地质工程学科
1. 环境地质工程技术专业属于理工类学科吗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抄,在一级学科分类中属工学类,在二级学科分类中属计算机科学类分支学科。在教育部颁布的学科分类中,学科门(也称学科门类)是最高父系统。学科门共有12个: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
2. 请问谁可以回答我环境地质工程专业都学什么
环境地质工程
所属门类:资源开发与测绘
所属学科:地质工程与技术类
主要专业课程:
环境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及地貌学、构造地质学、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力学、计算机绘图、工程测量、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估、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等。
就业方向:
国土资源局等政府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治、矿区环境监测及治理;水务局、环保局、建设局等政府部门的地下水资源监管、环境监测;市政、水利、土木、电力、交通、铁路等行业的工程地质勘察,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地质灾害调查、评估与治理,环境地质评估;岩土工程、基础工程、工程地质勘察、环境治理等企业的工程施工、管理、测绘。
3. 地质工程学科中的。地质灾害及防护工程专业硕士。的就业方向
还就业方向呢,你还有没有机会改行?能改赶紧改,地质行业走下坡路了,干了专十年了,工属资反而没有刚毕业的时候拿的多了(物价却上涨了n倍)。哪个行业不比干地质的拿得多?你能说出来一个吗?端盘子都比我们挣得多,还tmd天天加班,各种出野外,最后媳妇都跟人跑喽,你好好想想吧
4. 应用地质学科的发展
(一)煤炭地质
经过我国煤炭地质工作者数十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煤炭地质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在聚煤规律研究和构造控煤作用研究两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煤系高分辨层序地层模式、陆相成煤模式、海侵成煤模式、幕式成煤作用等新观点的提出,深化了对聚煤规律的认识;盆地动力学分析、煤田滑脱构造研究、控煤构造样式的划分等新成果推动着构造控煤作用日趋深入和实用化(徐水师等,2009;贾建称等,2010)。与此同时,以三维地震和3S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手段推动煤炭地质勘查向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发展,形成了一个以煤炭资源遥感技术、高精度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快速地质钻探技术、煤炭资源勘查信息化技术、煤矿区环境遥感监测技术为主体的中国煤炭资源综合勘查理论与技术新体系。该体系集理论研究、工作方法、技术装备于一体,涵盖了从煤炭资源勘查→采前建设→开采→采后治理的多个方面,实现了我国煤炭地质勘查理论和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二)石油及天然气地质
我国石油天然气地质理论在以下5个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第一,中国海相油气藏成藏理论得到发展和完善。随着一批新的油气田的发现和探明,深化了我国海相油气藏成藏控制因素和规律的认识。一是古隆起及古斜坡控制油气运移、集聚与成藏。古生代克拉通盆地和中新生代前陆盆地的叠合盆地,环古生代大型克拉通生油坳陷的古隆起、古斜坡是油气聚集成藏的有利部位。二是古岩溶储集体提供了有利储集空间。三是长期的低温背景是长期生烃、多期成藏的重要条件。四是成藏封闭系统的演化控制了成藏特征。早期封闭系统的演化,形成了重质海相原生油藏;晚期封闭系统的重建,则是轻质油气藏尤其是天然气藏形成的重要条件。第二,在盆山耦合关系及中国陆内前陆盆地勘探与地质认识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中国前陆盆地构造背景、形成演化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中国学者称之为陆内前陆盆地,由于其复杂的构造背景和演化历史,导致中国主要发育有叠加型、改造型、早衰型和新生型4种类型的前陆盆地,在此认识基础上,确立我国中西部前陆盆地下部“近源自生”和上部“远源它生”两大成藏体系,上部“远源它生”成藏体系比下部“近源自生”成藏体系更具高效性;受4类前陆盆地演化控制,有4种相应的油气聚集模式。第三,隐蔽油气藏成藏理论和研究思路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的认识和概念。在东部断陷盆地形成的断坡控砂、复式输导和相势控藏为核心的隐蔽油气藏成藏理论基础上,针对西部地层油气藏提出了富油气凹陷“满凹含油”、“三面控藏”和“构造-层序成藏组合”等认识。第三,在我国南方、中西部海相盆地为主的叠合盆地油气勘探和地质理论方面有重要进展,提出了“叠合盆地多期构造叠加控制的多元生烃和多期生烃模式”,沥青裂解可能成为叠合盆地深层天然气的一种来源。第四,在天然气理论方面,建立了高效天然气藏形成的地质认识框架。包括天然气生成理论(生物气-低熟气成因、海相有机质和煤系气源岩高演化阶段生气潜力),大气田成藏过程示踪研究(海相叠合盆地深层、陆相深层砂岩和火成岩大气田),非烃气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CO2等H2S),非常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致密砂岩气、页岩气和煤层气),天然气实验新技术和新方法等,这些研究进展丰富了天然气地质学理论,促进了中国大气田的发现。第五,我国油气勘探的配套技术方法取得了显著进展。包括: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处理技术、三维资料处理技术、储层地震描述技术和井筒工程配套技术为核心的隐蔽油气藏勘探技术系列,以三维地震联片处理技术、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技术、超深层复杂地层钻井技术、测井解释与评价技术、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改造技术为主的碳酸盐岩古岩溶缝洞型油藏勘探的方法技术系列等(朱立新等,2007;宋岩等,2012)。
(三)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规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地下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的不利影响及其防治等。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地下水系统理论、非稳定流理论的输入,以数值解或解析解为代表的现代应用数学以及计算机系统的广泛应用,使地下水资源的研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把重点从传统研究方法转入模型研究方面,研究范畴也由单纯研究地下水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扩大到研究与社会经济系统的相互关系。冉全等以华北平原为研究区,提出了利用GRACE卫星反演区域地下水开采量的新方法。
20世纪90年代的岩溶研究取得了较系统的理论成果,采用现代技术获得保存在岩溶形态中的古环境变化的信息,提出了岩溶环境系统的概念,使岩溶地质学发展成为水文地质学中的一个新的分支。
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施西北找水计划,1999~2004年实施西部严重缺水区人畜饮用地下水勘查示范工程。与此同时,建立了水文地质数据库和数据处理系统,建立了城市地下水资源-环境管理专家系统。水文地质学进入信息时代和地下水资源管理时代(中国地质学会,2010)。
21世纪前10年,水文地质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完成了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重新评价了我国地下水量及其分布,评价出全国地下水天然补给量多年平均为9235亿立方米,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3500亿立方米;实施了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调查计划,尤其是对华北平原地下水形成、演化和更新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圈定了一批大中型地下水资源勘查远景地段(朱立新等,2007)。
(四)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学是20世纪建立发展起来的一门地球科学。工程地质学主要研究建设地区和建筑场地中的岩体、土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工程地质性质,控制这些性质的岩石和土的成分和结构,以及在自然条件和工程作用下这些性质的变化趋向;制定岩石和土的工程地质分类等。
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从苏联引进了工程地质学。60多年来,中国工程地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获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工程地质在治淮和治理海河的系列工程,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四大流域的水利水电开发,宝成、成昆、襄渝、湘黔、兰新等铁道干线的建设,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和黄河大桥的修建,鞍钢、武钢、攀钢、金川、白银等矿山开采,以及石油、煤炭基地的建设,港口和海岸工程、国防及尖端技术工程建设,攀枝花、嘉峪关、白银、三门峡、金昌、大庆等新兴城市和大量城市的扩建改建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改革开放后,工程地质在龙羊峡、乌江渡、鲁布格、天生桥、五强溪、二滩、三峡、南水北调等水利水电工程,秦山、大亚湾核电站,焦柳线、黔桂线、大秦线、京九线等铁道线路以及许多大桥、长隧道工程,新的大型矿山油田建设,深圳和一大批经济开发城市建设,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高层建筑、立交桥的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工程地质实践中,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岩土工程学。这是在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体力学和水文地质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以谷德振为首的工程地质研究集体在地质力学和岩体力学的基础上,将裂隙岩体的结构面作为研究核心,提出岩体结构力学的概念,创立了岩体工程地质力学和岩体结构控制论,强调岩体结构及其对岩体稳定性的控制作用,充分论述岩体结构类型及其力学性质和变形破坏机制、岩体质量及其稳定性评价等(中国地质学会,2010)。
此外,在土体研究方面,对土的微结构开展了广泛研究,有了深入了解;在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方面,发展了相对稳定区和“安全岛”等理论。其核心问题是断层发育情况与活动性,地应力状况,以及区域地震危险性分析,据此做出区域地壳稳定性的分区和评价;在地质灾害意识和研究方面,把过去工程动力地质现象的研究引向偏重地质灾害方面,并与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结合起来,进行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测预报及防治措施;在工程地质勘察质量方面,在详细可靠的基础地质工作和大量勘探试验工作的基础上,使用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做了较充分的地质分析和定量评价。
(五)环境地质
环境地质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和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其研究内容为自然和人为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国开始探讨环境地质学的范畴、理论和方法,组建研究机构,到70年代中期,发展成为一门较系统的新学科。
我国环境地质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围绕着城市快速发展,开展了全国330个地级城市,北京、天津、上海三大城市群和巨型城市的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以及环渤海环境地质调查,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②对大江大河(长江、黄河)开展了新一轮环境地质调查。如对长江上游斜坡的稳定性开展了脆弱性评价;对长江中游,特别是三峡水库蓄水135米、175米岸坡的稳定性与斜坡变形做了专门调查与监测;对长江中游水患区,即江汉湖群、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地区开展了调查。③开展了新一轮东南沿海及重要经济区环境地质调查。④全国矿山环境地质调查,弄清了矿山现状,初步查明了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分析了潜在危害,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保护矿山环境和实现矿山整治、生态恢复与重建,以及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⑤专门开展了北京地区、苏锡常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浅层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初步查明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加油站几乎都有油罐渗漏现象,导致浅层水烃类污染严重(哈承祐,2006)。
我国的环境地质学参与了地方病防治调查、环境水文地质和环境工程地质调查、地质灾害调查、地下水污染调查等,通过调查和研究提出对策,特别是对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等问题,在广发调查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治的措施。同时,编制了1:600万比例尺的《中国环境地质图系》(11幅),编写了《中国地质灾害》(中国地质学会,2010)。
5.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与‘地质工程’这两个一级学科有什么区别
你是地大的吧,地质资源和地质工程是资源学院的,而地质工程,除了资源学院外,还有工程学院和地空学院
6. 长安大学的地质工程是重点学科吗
长安大学是全国211工程院校之一,一直以来以道路桥梁等土木工程为重点专业。在所有的学们课类中,以地矿类和土建类位最好的系类。地质工程是工学学们地矿类,在全国有开办这个专业的33所本科院校中排在b+等级,属于长安大学的中上专业,全国可以拍到第6到10名之间。地质工程目前的就业率在97%左右,是目前非常热门的专业之一。就业去向基本上集中在西北地区,而单位集中在国企了。
7. 地质工程专业中国排名。
中国各大学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在全国范围内的排名问题,你可以参考“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2012年 学科评估结果》。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学科评估,是按照《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的学科划分,对具有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资格的一级学科进行的整体水平评估。
《2012年 学科评估结果》中的0818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的全国高校排名如下: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高校共19所,本次有15所参评;还有部分具有“博士二级”授权和硕士授权的高校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20所。 注:以下相同得分按学校代码顺序排列。
学校代码及名称 学科整体水平得分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92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87
10616 成都理工大学 86
10183 吉林大学 84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84
10284 南京大学 78
10533 中南大学78
10697 西北大学 77
10710 长安大学77
10247 同济大学 74
10294 河海大学 71
10489 长江大学 68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68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68
10730 兰州大学68
10460 河南理工大学 67
10704 西安科技大学67
10596 桂林理工大学 65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63
10386 福州大学63
资料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 学科评估结果》
8. 工程地质学的相关学科
地质学抄概述、构造地质学、板块构造学、矿物学、成因矿物学、矿床地质学、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地震地层学、生物地层学、事件地层学、冰川地质学、地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海洋地质学、火山地质学、煤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区域地质学、宇宙地质学、地史学、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古地理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岩石学、实验岩石学。
9. 属于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的专业有什么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的建设目标:面向国家资源需求目标和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以资源勘查和工程建设中重大战略性问题为重点,深入开展固体矿产和能源矿产的形成机理、分布规律和预测与评价研究,复杂条件下资源的勘查、探测、开发和钻探工程新方法、新技术研究,岩土钻掘与防护工程、环境与工程探测技术和地质灾害防治研究,产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建设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使本学科在国内继续保持领先地位,部分领域和方向赶上国际先进水平。主要专业有: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矿产普查与勘探(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地质工程(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