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关于奋斗的文言文

关于奋斗的文言文

发布时间: 2020-11-25 02:39:49

『壹』 关于“奋斗、理想抱负”的文言文哪些

1、桃花源记

魏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 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饮酒·其五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大道之行也

先秦:佚名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4、长歌行

唐代:李白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
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
桃李务青春,谁能贳白日。
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
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
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
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5、念奴娇·天南地北

元代:施耐庵

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绛绡笼雪,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
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连八九,只待金鸡消息。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离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

『贰』 关于奋斗的古文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蒲松龄: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灭吴.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曾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涉江>>
伏久至,飞必高!寇可往,吾亦可往!
孟子: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知道这句算不算-_-)
最后:求采纳!

『叁』 努力奋斗以图有所进步文言文词汇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4、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5、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6、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0、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12、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1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1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1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16、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17、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1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19、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

20、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21、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2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23、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24、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26、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

2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8、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29、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30、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3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32、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刘勰

从古至今最经典的励志语句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明·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5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52.学不可以已。 ——《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5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5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5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5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5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58.学而不化,非学也。 ——宋·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59.好学而不贰。 ——《左传》

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6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秦伯》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6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6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6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晋·葛洪

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6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6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66.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宋·陆九渊

译: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晋·陶渊明

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6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6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

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7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7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7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7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7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7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7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8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8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82.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83.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左企弓语

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8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武则天

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8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8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8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8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晏子春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89.读书本意在元元。 ——宋·陆游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9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

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9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92.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9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9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汉·陈蕃语

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9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9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97.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98.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9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史记》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10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增广贤文》

『肆』 努力 奋斗 用一个字表达,或者文言文。(一个字)

『伍』 找一些关于理想,奋斗的古诗文名句

1、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没有虚心,怎么可能得到贤者呢?

2、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年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对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丝毫放松自己的努力。

3、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习知识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

4、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一本书可以不厌其烦地读上好多遍,读的遍数多了,深入思考了,自然了解书中的意思。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陆』 奋斗,用文言文

孟子及其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篇描写奋斗的文言文。

原文如下: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先秦·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柒』 有关“努力奋斗”的文言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

(7)关于奋斗的文言文扩展阅读:

全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翻译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任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

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

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捌』 十句勤奋励志的话(古文)

1、朱熹《劝学诗》: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2、明 杨继盛《言志诗》: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

3、宋 刘过《书院》: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4、汉乐府《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晋 陶渊明《杂诗》: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6、唐 杜荀鹤《闲居书事》: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成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7、唐 王贞白《白鹿洞诗》: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8、荀子 《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9、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10、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8)关于奋斗的文言文扩展阅读:

1、励志不仅仅是要激活一个人的财富欲望,更要激活一个人的生命能量,唤醒一个民族的创造热情。

2、励志便是让一个人重新焕发起这种力量。并不是让弱者取代另一个人成为强者,而是让一个弱者能与强者比肩,拥有实力相当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惟有从内心深处展开的力量,用心灵体验总结出的精华,才是一个人真正获得尊严和自信的途径。

『玖』 激励,奋斗的文言文.有哲理的文言文.

多行不义必自毙。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左传》

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国策》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楚辞》

客有歌于郢中者,
其始曰下里巴人,
国中嘱而和者数千人;……
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嘱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管晏列传》
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滑稽列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货殖列传》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太史公自序》
——以上司马迁《史记》

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司马迁《报任安书》

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
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者也。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滕王阁序》

人非尧舜,谁能尽善。
——李白《与韩荆州书》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原道》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业精於勤,而荒於嬉;
行成於思,而毁於随。
沉浸浓郁,含英咀华。
——韩愈《进学解》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韩愈《送孟东野序》
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柳宗元《种树郭橐tuo驼传》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
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草木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是灵。
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
有动乎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
忧其智之所不能。
——欧阳修《秋声赋》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变,
麋鹿兴於左而目不瞬。
——苏洵《心术》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
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
凡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佞。
——苏洵《辨奸论》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苏轼《前赤壁赋》

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
松柏生於山林,其始也,困於蓬蒿,厄於牛羊,
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
——苏轼《三槐堂铭》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道何亲,惟德是亲。
鬼神何灵,因人而灵。
夫蓍shi,枯草也;龟,枯骨也,物也。
人灵於物者也,何不自听,而听於物乎。
昔日之所无,今日有之,不为过;
昔日之所有,今日无之不为不足。
是故一昼一夜,华开者谢。一春一秋,物故者新。
急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深谷。
——刘基《司马季主论卜》

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方孝孺《深虑论》

『拾』 “努力奋斗以图有所进步”文言文词汇有哪些

  1.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释义;时间像江河东流入海,一去不复返;人在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龄大了,那就只好悲伤、后悔。

  2.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释义:年纪老迈而情怀更加豪壮,岂能因白发而改变人的心愿?境遇艰难而意志越发坚定,决不会坠掉直凌青云的志向。 “宁”字表反问语气,意思是:岂能、哪里、怎么等。 “移”字为改变、更改等义。 “白首”直译为头发白了,借指年老。 “心”指志向、志愿等。

  3.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释义: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释义: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5.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释义:好学的人,离智者也就不远了;无论何事都竭尽所能去做的人,离仁者也就不远了;时时刻刻把“荣辱”二字记在心上的人,离勇者也就不远了。

热点内容
辅助教学 发布:2024-11-02 05:51:57 浏览:246
英语见证 发布:2024-11-02 05:41:05 浏览:991
绿色苗圃教育网 发布:2024-11-02 05:33:43 浏览:579
元江县地理 发布:2024-11-02 05:28:02 浏览:534
星妈教学 发布:2024-11-02 05:21:45 浏览:652
优胜教育网 发布:2024-11-02 04:31:43 浏览:460
教师资格历年真题及答案 发布:2024-11-02 03:49:24 浏览:119
破坏生物膜 发布:2024-11-02 02:29:55 浏览:730
四年级书法教学计划 发布:2024-11-02 00:36:41 浏览:240
陈亮老师 发布:2024-11-01 23:42:58 浏览: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