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小学生的美术

小学生的美术

发布时间: 2020-11-25 03:00:32

❶ 小学生几种美术能力的培养

定安县龙河镇中心学校 王会德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欣赏是学生审美经验形成的首要途径,赏析绘画艺术的主题,可以从中了解和感受经典作品的内涵、材质和形式,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在赏析过程中,老师通过情感的导入,把健康的审美观念灌输给学生,陶冶学生情操,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每个学生的审美观都会不同,要允许学生对作品表现形式提出异议,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疑问。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关注课本中图片下的文字,采取比较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感知其艺术美的特征,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即如何去读画。通过读画分析作者的所思所想及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了解了毕加索作画的思想:我是依我所想来画对象,而不是依我所见来画的。理解毕加索通过夸张,象征性的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学生通过欣赏,懂得了如何去读画、分析画,发现作品的震憾点,欣赏的次数多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得到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型是美术教育的基础,也是美术的根本内容和主要手段。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美术作品的好坏,一幅好的美术作品肯定有一个好的造型。而这个造型又包括了两种情况。一种是整幅的结构造型。这是一种比较大范围的造型,就如我们写作文用什么内容来表达思想感情一样,同样的思想内容可以用不同的形状物体来表示。如:同是表达人的愤怒,可以用一个人的面部表情直接表达,也可以用人的举止和周围的物体组合来表达。不同的内容、物体就有不同的结构造型,也有不同的组合造型。怎样把这些物体组合在一起才美呢?这是我们教师必须要强调的问题。一种是单个物体的造型。每一个物体都有不同的形状,但我们可以归纳成几种几何图形。如:长方形(长方体),正方形(正方体),三角形、圆形等。在实物中我们可以把现实中的大部分房子、书本、课桌看作长方体;我们的手脚支、树木的支干可以看作圆柱体;我们的整个头可以看作是蛋形的圆;牡丹花可以看作圆形的等。这是物体的整体形状,在我们学习画画时。教师必须先教会学生了解物体的大体造型,然后再去分小的部分造型。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不要给学生过多的约束,允许他们随心所欲地画,不要轻易否定他们绘画时的随意性。随意涂鸦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途径。小学低年级是学生利用美术这种符号表达自己感情的时期。对于这个时期儿童的作画,教师不能一味要求其真实性,而应肯定他们表现的合理性,允许他们随意地想象、创造。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绘画可能受到一定的条框限制。作为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其想象力:如:随意泼墨。要求学生上课时准备好自己喜欢的颜料水,在白纸上随意泼洒,泼后认真观察纸上的形象与什么相似(动植物或风景),并为其命名。随意泼墨能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想象力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想象力的培养在美术教育中有较多的体现,如根据一个场景、一种现象、一个季节、一首诗歌,让学生画一幅想象画等。同时在实物绘画中,我们也要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尤其是我们小学生,不可能画得和物体一模一样,也不要求画得和物体一模一样,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的想象力。
四、培养学生的色彩能力。
色彩是美术教育中绘画的基础。要想学好绘画,色彩知识是少不了的。让学生在水粉活动中产生对色彩的浓厚兴趣,重视活动室壁画设置的色彩效果,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在水粉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色彩的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的色彩的能力。色是审美信息中之一。因此必须培养学生对色彩性质的了解。在美术教育中,发展学生认识颜色的能力,通过美术活动提示以颜色的规律性为基础的色彩学规律,有助于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就培养学生的色彩能力来说,我认为:在水粉画活动中,对学生在色彩上的认知,感觉有较大的帮助。教师自身要有丰富的水粉色彩知识,让学生在水粉活动中产生对色彩的浓厚探索兴趣。了解色彩的规律性对教师至关重要。教师本人要对色彩有深切的认知,具备一定的色彩素养。色彩就是具有鲜艳的颜色,色彩有原色、间色、复色、明度、色相、饱和度等,明色、色相、饱和度是色彩的三要素。小学生主要学习分辨和使用基本色原色和间色,也可以有几种复色,如棕色、紫红色及无彩色,进而学习分辨色彩的明度及饱和度。对色彩的辨别认识有助于学生更有意识对色彩加以使用。当然,在美术活动中,更重要的是利用学生自发本能的感情冲动,让全心全意自由选择色彩的使用,引导他们对色彩的追求,发展他们的色彩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坚信儿童与生俱来就有无限向上和向善的潜能,在其作画时,多用你的想法很好,想象丰富、你设计得与众不同,有创意等的语言,鼓励学生创新,。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应从以教师为中心的直观教学变为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教学。儿童美术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靠表象作画,表象取决于感知,感知离不开观察,多让学生观察生活原形,用他们具有个性化的方式去表现,多从小学生心理需要出发,激发学生内驱力,推动学生学习美术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作画,自由展示才能,作为一个美术教师,不能只顾自己的教法,单一地示范,直观地传授课本中的内容,我们应发挥教材中潜在的发展性内容,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的认识能力和感知能力。让学生在一种平等、开放、自由、民主、协调的环境下学习,使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加广阔。人的学习活动有三种形式,一是体验学习,二是接受学习,三是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最重要的一种学习,也只有这第三种学习才具有充分发掘学习者主体意识与创造精神的土壤。这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决定着学习者主体意识的发挥和创造精神的培养。美术教学应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有利条件进行发现学习, 教师要有意识的把美术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通过指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对美术创造性的学习与实践的机会。
当然小学美术教育不只单单是要培养学生的这几点能力,但我认为这几点是我们急需培养的。

❷ 小学生美术考级有用吗

我们考级了,是对自己所学内容的一个总结。
现在看起来无用,等到初高中面试更好的学校了,就有用了。

❸ 如何教小学生欣赏美术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是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学习领域,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它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欣赏使学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间来回碰撞,从中升华出各种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懂得了很多道理,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能力。雕塑大师罗丹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用慧眼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这一点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教师要不断地丰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采取多种形式搞好美术欣赏教学。
一、充分运用多媒体创造别样的美术欣赏意境
欣赏本身需要以强烈而直接的视觉感受为基础,而多媒体具有强大的图形功能、丰富的色彩和逼真的音响效果,能以多种方式传播信息,并能提供友好便利的交往方式。通过视觉、听觉、乃至触觉等多种方式,多媒体可以将多种感官活动融为一体,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美的氛围,更易让学生进入创造的情境中去。
如在上二年级《雄伟的塔》这一课时,课前几分钟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多媒体大屏幕循环滚动播放各种塔的图片,我和学生一起美美地欣赏图片,并提出问题。然后,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从而为他们营造了一个快乐、轻松的学习空间,也为下面的新课讲解做了铺垫。在上《会变的线条》这一课时,我用一段线条魔术动画来导入,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魔术动画更为直接形象,声形并茂,为下面更好地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做了铺垫。随着轻松的音乐,小小线条在屏幕上奇妙地变化着,学生时时发出赞叹声,这一段线条魔术动画用多变的线条来展示教学内容,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花”。
二、引导学生从画面和情感两个方面去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
在欣赏美术作品尤其是名家名画时,教师应从画面和情感两个方面去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教师可采用讨论法、发现法、探究法、讲授法等方法来进行教学,并提出问题,学生小组合作探究,针对教师设置的问题进行赏析和交流探讨,从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民主、轻松、舒畅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体会到课堂是自己活动的天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在六年级美术欣赏教学中,我让学生赏析刘文西的国画作品《黄土情》,结合画面我用诱导性的语言、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欣赏、去发现、去思考,由浅入深,逐层深入。我先通过出示该幅作品,创造了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视觉上对作品有了初步的感受。然后,我提出问题:画家笔下的安塞腰鼓是怎么样的呢?学生根据教师有针对性的设问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赏析和探讨。接着,我从这幅画的构图、画中线条的用笔、墨色的变化、线条的粗细等方面去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围绕画的一些表现技法、内容、形式等方面来进行问题设置,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可以加强学生对美术专业知识特别是对国画的理解。在互动式的交流中,教师还应倾听学生的见解,循循善诱,耐心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学习中,提升了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设计让每个学生都有效地参与到了课堂教学中,体现了生态课堂的教学理念。
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画家在创作绘画作品时,定会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所创作的作品也一定蕴涵着当时的历史文化和时代背景等内涵。在美术欣赏教学时,教师不能单讲技法,要把作品放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去让学生体验感受。因此,赏析环节中的情感分析的设计也是非常必要的。如在教学《我喜欢的鸟》这一课时,我让学生欣赏了齐白石的国画《和平鸽》。在情感分析设计中,我提出问题:画家齐白石笔下的鸽子多么生动啊,你们知道这幅画的寓意吗?他为什么要画这幅画?然后,我让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探讨来理解作品的内涵,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同时,我还创造了一些教学情境,如作者生活经历的介绍,来帮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境,体会画家传达给我们的情感,体会齐白石想要表现的思想内涵。这样的情感分析设计唤起了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达到了艺术审美与道德教育的统一,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发展。最后,我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了总结性的评价,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欣赏绘画作品是一个怎样的过程,需要从哪些方面去观察、思考、讨论,从而使学生真正学会了欣赏绘画作品的方法。
三、欣赏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欣赏过程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原则,教师不能一味地注重欣赏的结果,而是要特别关注学生审美欣赏的过程。欣赏并非是单纯的观赏,它同时也是一个寻找、发现、探索和思考的过程。欣赏环节的设计要关注学生主体的审美情趣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审美参与、主体体验和主体评析,从而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掌握了该从哪些方面去欣赏、评价一幅画的方法,这种由学生自己在相互的交流合作和探讨中得出的结论,远比教师直接告知的更为有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孩子的眼光和角度都是不同的,他们的看法也许是幼稚和片面的,但只要是真切的感受,我们就应该给予尊重和认可。在欣赏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以一种平等、博爱、宽容、引导的心态来对待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够得到自由的表现和舒展。教师不能轻易批评学生的审美观点,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位学生都能轻松地讲出自己的感受和观点,从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总之,美术欣赏教学极为重要。欣赏的过程是一个开放的、互动的、愉悦的过程,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用“智慧”收获着知识。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我将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为指导,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欣赏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从而真正达到欣赏教学的目的,并使美术欣赏教学成为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促进学生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

❹ 小学生美术绘画图作品图片

你好,这里有很多作品,具体的你可以进行选择,给好评哦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nc=1&word=%E5%B0%8F%E5%AD%A6%E7%94%9F%E7%BE%8E%E6%9C%AF%E7%BB%98%E7%94%BB%E5%9B%BE&ie=utf-8

❺ 如何教小学生美术

一、充分地学习,掌握与教材相关的知识
教师在备课前要先通读全课,初步了解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可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如果只有一桶水已经远远不够了。学生见多识广,小脑袋中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知识,所以教师不能只有一桶水而是要有一口井,以备学生所需。因此,教师一定要多学习,多充实自己,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与本课有关联的内容。
二、备好教材,备好学生
教师在备课时,要对教学内容优化,即对教材的优化。在这节美术课上要教学生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教者心中要有底,要培养学生什么方面的技能,这就要备好课教师要灵活地运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中一些不适合本地学生或深浅不太合适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删减,这就要备好课。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准备好范画,调动起学生的创作灵感,为下面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在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一定要注意从学生的思维和年龄等特点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讲、多说、多谈感受,并作适当的引导与补充。教师教得多了,学生极易成为教学内容与教师偏好下的奴隶,难以挣脱,即使有幸挣脱,亦已身受伤害。教师教得少了,期待自然开花的结果,却常见学生为技艺不足而被挫折所苦,学习的过程空有刺激而没有收获。
三、激发兴趣,注重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
在培养兴趣的同时,可给学生一个当小老师表现自我的机会,此时,教师的作用就是给予肯定和补充不足,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产生发挥与表达的愿望,趁热打铁让学生作画,把自己最想表达的东西画出来。教师要注意巡视指导,特别关注基本技能较弱的学生,可以动手给他改一改,并告诉他为什么要这样改,久而久之就能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使全体学生一起进步。教师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相信他们都能在各自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四、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学生在绘画创作时,开始不知该画什么,好似斗大的馒头无从下口,这时你千万不要告诉学生什么东西怎么画,而是告诉他们所有的东西都是美的,让他们尽情的画,小学阶段不需要画出多好的素描、速写,而是培养好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❻ 小学生学画画应该怎样培养

【转自网络】
从事小学美术教学已经有十多年了,我觉得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在美术教学上至关重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培养小学生美术的兴趣我觉得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为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
积极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能诱发小学生的绘画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展开思维的翅膀。
1、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空间,给学生们一个天地。学生作画时,积极去帮助他们学会用颜料与用笔,积极培养他们良好的绘画习惯,开心绘画。
2、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为学生在绘画材料上准备充分,并及时更新,尽可能做到家长、老师、学校、家庭同步营造一个提高学生绘画发展的物质上的准备。
3、环境造就人才,良好的环境能陶冶学生的美术情操。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艺术环境,以境育趣,美好的环境使学生产生奋发进取的学习风气,可以把愉快的情绪组织起来,调动起来,让学生学而有“获”,养成良好的求知欲。
4.以知育趣,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开展一些活动,参观画展,欣赏名家名画,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
二.在各种生活中,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绘画的激情。
.现实生活中,学校、社会上有很多的美术活动,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在这些活动中增长知识,不断锻炼自己,使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优势,对美术兴趣更加浓厚。
1、善于抓住契机,激发他们绘画的热情。可以利用节日或者生日这些机会,让学生画一幅画,作为礼物送给他们,使学生的学习更热情。
2.鼓励支持他们积极踊跃向学校校刊投绘画稿,使他们把繁重的学习当作一重乐趣,从而产生内部推动力。
3.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绘画竞赛活动,给小学生举办美术绘画展,把学生的优秀绘画作品展出。当同学们看到自己的作品有机会展出,就会信心大增,进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学生可以通过观看画展,从中吸取知识而受到熏陶,既丰富了校园的文化生活,也使学生受到艺术美的感染。
三.在教学活动中,增强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探索构建优化的教学模式,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
1.教学发法的灵活性: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师生进行有序的相互联系的种种活动的方式。教学方法选用,主要取决与学生活动和教师教学活动的认识逻辑程序、思维和管理等方面。教学方法的准确应用,能体现出教师对教学的目的、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等一系列教学基本问题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科学地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使其符合教学目的、教学原则和内容,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现代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教学内容综合性的前提下,摈弃那种“单一化”,“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力求做到“新”、“奇”、“美”。各种方法有机结合,并保证运用得当。
2.教学材料多样性。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媒体的综合应用,使用的教材和工具也应该经常更新。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稳定性较差,如提供的材料保持不变,久而久之,他们会感觉乏味厌倦。
3.教学结构的新颖性:常见的美术教学结构是——组织教学,导入、讲授新知,作业练习、小结。这种单一的模式,学生对美术课容易形成思维定式,难以激发兴趣,我们应通过改变时间、序列,强调重点等方式。
四.充分利用表扬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信心。
盖杰和伯令纳在《教育心理学》中指出:“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的最有效也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
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多表扬,少批评,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绝大多数学生都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必须做到恰如其分。因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挥者又是其作品的欣赏者,所以学生的作品不管是好是坏,都是他们一笔一画努力的结果,是他们经过自己的构思,设计而画出来的。小学生作画固然幼稚,但是他们的画保留了对大自然的初始感觉。学生的每一件作品都凝结着小学生的兴趣与天真的一面。教师在评价作品时,要看到学生绘画能力的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要求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去评价。在学生作品中找到它的闪光点,进一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意识,树立自信心。所以对于每位同学的作业,我们老师都要认真批改,打上分数,写上评语,并在上课的时候进行评价,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对有进步的学生要加以肯定和鼓励,对其作业的缺点,尽可能巧妙的表扬其有进步,使他觉得老师肯定了他的成绩,这样他以后的训练会做的更认真,而且效果越来越好。孩子的作品总是独特心灵的表现,让孩子来解说他们自己的作品,你会惊讶他们的想象力,佩服他们的创造力。
.我们还可以把各种艺术形式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把同一种艺术形式各个方面融会在一起,把美术学科和其他学科融会在一起,将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活动中的艺术情趣,增进学生的美术兴趣,拓展学生的艺术审美空间,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兴趣不是天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一定条件下变化发展的。教师不仅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随时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趋势,及时采取措施,使他们的兴趣长久地发展下去,一切学习活动具有强大的兴趣作“药引子”后,就有了不竭的动力。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艺术本质不单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绘画兴趣,是一项艰苦持久的工作,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的摸索和探讨。我将进一步挖掘激发培养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学习兴趣,使美术教学真正发挥它美术的特有价值,使它真正成为传递文化和促使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课。最大限度地发挥美术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❼ 怎样让小学生学好美术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从小培养儿童对本民族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目前国画教学在小学阶段开展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改变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当务之急。特别是在国画教学中,因受到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就有必要在应有的传统方法教学的基础上,努力地去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在小学阶段国画教学中,一是由于孩子年龄小,对笔墨的运用技巧较难掌握;二是在小学国画教学中,存在着以小托大的成人化教学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也必须探索一些新的教学方式。注重儿童“观察----思考----动手----创造的心理发展过程。尊重儿童良性的个性发展,让儿童自由自在地表现自己的愿望。从而达到创新思维,创新教学,进而达到创新生活实践的目的。
小学中国画是我国传统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深受国内外广大人民的喜爱。在世界美术领域内自成体系。
由于历史文化的影响,以及传统教学模式长期的作用下,小学国画教学还是以临摹范画或教师画一笔学生练习一笔的现象,一节课下来,全班同学都完成的是同一幅画。教师、学生家长在评价作品时都是拿与教师范画是否相近为标准,作业作品都是教师创造出来或选择来的东西,这样一来,基本是成人化、模式化的内容,硬是让小朋友跨越几十年的年龄界线,去适应成人眼睛里的世界,孩子怎么可能接受?结果不外乎两种,好的结果是少数痴迷于美术的孩子学“进去了”,成了“小大人”,而一些先天不足地、过早地、人为地导致进入到一个莫明其妙的专业美术圈子里,成为美术教育的牺牲品;而这样所带来的结果是绝大多数孩子认为美术太难学,索性与美术绝缘。他们与生俱来的爱美之心与天生的美术表现潜能以及由此引导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被扼杀。
所以,改变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当务之急。特别是在国画教学中,受到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就有必要抛弃传统的方法,努力地去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我在国画教学中,注重儿童“看----想----画----创的心理发展过程。尊重儿童,让儿童自由自在地表现自己的愿望,探索几种教学方式。主要表现如下:
一.细致观察,提高儿童的兴趣。
通过造型视觉表达绘画艺术,首先给人的最直观的影象是通过“看”来直接在脑海留下的。认真地发现性地“看”即为观察,地质学家李四光说:“观察是取得知识的重要步骤。”观察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他们往往看得少,对事物极其生疏。通过观察事物,了解事物来培养学生浓烈的兴趣,反过来,通过兴趣培养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当学生刚进入课堂,教师进行教学时,由于学生对水墨画十分地生疏。若以传统的模式进行教学,机械地临摹老师的范画,学生易产生厌烦,从而讨论画画,使他们失去一次良好的学习机会。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听一则有趣的故事,即:“吴大帝孙权,让曹不兴画屏风,曹误将笔掉在了画上,因此就将笔落在画上留下的墨点画成了一只苍蝇,当献给孙权之后,孙权以为是上面落了只苍蝇,抬手就想弹掉苍蝇。”来调动兴趣,然后在纸上示范点上一点墨,让学生想可以画些什么?(如蝌蚪、甲虫等)再进行合理的示范,随即让学生来尝试。这样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学生也乐意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进行绘画,从学生的作业中可看到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也让学生体会到水墨画的优越所在。
中国画与蜡笔画、水彩画等不同,一瓶墨水一张宣纸就可以产生变化无穷的迹象。刚开设国画课时,我引导儿童通过玩墨,玩笔让其观察笔的运用,如侧画,坚画会产生不同笔迹,墨加水量多、少会产生浓墨,焦墨,湿墨等多种不同观赏感观效果。儿童对笔、墨、水、纸产生兴趣后再引导儿童掌握国画几种常用的用笔方法,如运笔有中峰、测峰、拖笔等。
我们中国画发展的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名人轶事也多,这对提高学生的知识面,领略国画艺术的优秀有着很大的作用,让学生感受中国画艺术的博大精深,以及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和笔墨的巧妙之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画画的影响,让他们感受到学国画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广,促进儿童发展思维。
中国画十分重视对本质的表现,讲究形式美,要求画面具有“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构图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也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处理空间具有及极大的灵活性。著名画家米罗曾说,“孩子天生就是艺术家”。他们画画是用心在描绘生活,画面自然会呈现孩子具有的形、神以及气韵。因此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尽量贴进儿童生活并注重活动的可操作性、启发性。我在指导儿童学习用笔及用墨时,鼓励他们多学习,多观察,多思考,把自己认为最有意思的画法表现出来。且给儿童充分的探索空间,培养自主进行思考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来临习梅、兰、竹、菊等花卉、山水、鱼虫等,一节课是临习为主,而学生自己主观意念受到限制,只能根据老师的要求做着机械的练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我在课堂教学上采用多元化的内容供学生选择,这样既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也为学生的自由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如画“脸谱”,我让学生先看几十种不同的京剧脸谱和其他不同形式的脸谱,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进行绘画,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创作出来的作品吼十分新颖。再如画“猴子”,先讲清猴子的结构,老师进行示范,强调用笔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各种猴子的动作表演,再讲述有关猴子的有趣的事情,如母子情等,可观看录像让学生对猴子有更深的了解,再让学生进行创作,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一个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到了知识,也表现了自己的长处,使得每个学生都看到了自己的进步。
在玩中学,玩是每一个儿童的天性,他们生性好动,敢于去画,教师应抓住他们这一特点,巧妙地进行利用,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技能,拓展思维空间。如:画“瓶花”利用破墨的方式进行教学,先用浓墨(或色)画各种不同的线描的画,然后用淡墨或水(色),点在画的中间,利用水的张力,以及宣纸的特征,使画产生了漂亮的肌理效果,由于水份的多少或时间的长短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学生对这种效果,表现得非常兴奋,而且胆子也大,在这个玩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水份的多少对画面产生的效果的作用。再如,利用写字的游戏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锻炼中,侧、逆、顿锋的应用以及色彩知识的掌握。即,让学生用平时写字的方法在宣纸上用墨写上字,可以把字拆开、叠加、拼合等方法进行书写,写时也可用各种运笔方法,然后在不同的空间填上颜色。通过训练学生对各种用笔、色彩间的关系、疏密关系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样,进行潜在的引导思维拓展的教学,学生的主动性很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发挥的余地。
三、让儿童动手勤,体验绘画的乐趣。
在画“老虎头”这一课,老师对老虎的各个结构分析清楚,然后让学生感受分析不同情况下老虎的各种神态,再让学生进行创作,这时学生表现出来的老虎各不相同,发火的老虎用红色。也有用各咱颜色,如在画老虎头四周的毛时,有的学生用干笔来画,体现出了笔的质感,这说明他们是用自己的感受来进行创作。每个学生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们能够用笔墨来体现自己内心的感受,利用各种不同的范例的比较,让学生选择自己较满意的作品,从而传授些构图等知识,让学生较容易地接受绘画的基本知识。
如《可爱的水墨昆虫》一课,首先是让学生观看课本的图片或让学生讲述一些有关昆虫的故事等,在学生了解了有关昆虫的结构后讨论一下用墨的处理。再让学生分析学生常见的个别昆虫生活习性,或者讲述昆虫有关的动画片等,最后把自己所想表现的形象以及周围环境作进一步的练习,并且完成一幅作品,这样学生有一个自由发挥的创作余地,同时对周围环境的联系思考,使其能够扩大思考的空间,给予其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
四、多渠道,培养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意识,首先需要以下几个条件:①创设一种宽松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充分开展创造认知活动,产生乐于创造要求;②民主、亲密、平等与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创造教学、培养儿童创造性的前提;③在创造教学的内容安排上,必须具备准确的有利于产生联想的指导理论和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充分活动。
我在课堂教学中是这样安排的:1、如:学生之间或师生间共同讨论如何完成一幅画,例《公鸡》一课,在表现了公鸡以后,作为背景的处理可让学生各抒已见,进行讨论,教师尊重学生的选择,肯定学生想法,这样学生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2、采用国画中的各种表现方法,如:①揉纸法,作画前先将纸揉成一团,然后轻轻展开,使皱纸平整后才能作画,也可有部分利用揉皱,用这种方法画出来有一种肌理效果,例如画树干、矮树丛等。②没骨法、填色法、点染法、晕色法、平涂法、擦染法、洒落法、拓印法、加剂法等等,这样使学生能利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对心中的事物进行描绘,使之能获得得成功感,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另外,多更新工具材料,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受到传统国画的影响,学生头脑中绘画国画的材料是毛笔、墨汁、国画颜料。而我在教学中允许学生用水粉颜料,并且能用水粉画的方法作画,还可以用油画棒等材料来作画,这样学生在材料的应用上是多种多样的,学生乐意利用其它各种材料来进行绘画,效果也十分理想、兴趣很高。五.
生活见,个性展
美术是一种艺术,在艺术教育中,艺术中介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运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完成。所在儿童水墨画教学中,扩展学生表现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传统的教学不外乎临摹、写生、创作三体合一,这是历代画家实践证明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内容也是常规的花鸟、山水等,而目前相当数量的儿童国画班,也施行依样画葫芦的教学模式,有的更以前辈画家成名作品为范画,此现象已引起众多美术界有识之士的忧虑。我在教学中让学生深入生活,表现生活中的某一事物,如鞋、自行车、花瓶、田野的树等静物外,还可以表现生活中的某一场景,如卧室的一角、我的窗前等,也可以表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如愉快的星期末、乘凉晚会等等。这样的作品在实际教学中几乎是没有完全相同的两幅,充分体现出儿童不同的个性特征。
从我国的美术课程改革的目标来看,更多的是一种导向性目标,而非标准性目标,这就意味着在美术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未必达到一个标准,在自己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的发展,这实际上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保护个性本质特征的独特性,也就是保护学生的差异性,因为差异不仅是美术教育的基础,更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尊重个性、重视其良性的个性发展。
通过对中国画的学习,培养了儿童的观察、思考、动手、创作能力,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热爱生活,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美术课程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艺术课,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总之,小学生的国画童稚味浓厚,彩墨效果强烈,与其工具勾线填色相互间更为自由舒展地运用,对其绘画语言的应用及表达能力均有进一步的提高,同时加强儿童对祖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接触、理解、为进行其它形式的教学奠定必要的认知基础。

❽ 小学生学习美术应该从什么开始

学习是件快乐事情。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但是,当前的教学并不是这样的快乐,孩子们不喜欢学习,有的更是讨厌学习,就其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习的兴趣。而让他们乐学,促进他们快乐、和谐地发展是当今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此,我来谈谈在美术教学中积极探索、培养孩子们学习兴趣的愚见,和各位共勉。
首先、兴趣是启发孩子想象的最好老师。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大的动力,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学生对美术感兴趣,才能主动去吸收美术知识和技能,并更多地接触优秀的美术作品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兴趣也是信心的推动力,对美术兴趣盎然的儿童,总是信心
十足敢于大胆表现,他们思想活跃,经常表现出高度的创造欲望和热情。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去感受事物并对事物产生充分的联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儿童的好奇心强,好动,他们喜欢各种各样富于乐趣的“游戏活动”,可以说喜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生活是游戏的生活,儿童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因此,在平时的美术活动中,我寓教于乐,常常采用游戏教学法,利用乐趣来激发兴趣,启发孩子的想象。在教学中,我还经常用猜谜语、脑筋急转弯、贴五官等游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学生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约束,心情舒畅地即兴作画,对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张扬学生的个性,挖掘内在的潜力,具有很大的帮助。
如:在讲《美丽的蜗牛》一课中,为让学生对蜗牛产生兴趣,我首先用谜语引出课题:“身小力气大,背着房子走天下,是什么?”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蜗牛”时。我高兴地说:“你们想不想把这背着房子走天下的蜗牛画出来?”同学们异口同声:“想!”我再出示范画,让学生观察所用工具及蜗牛的形状特点、色彩等。学生观察后积极发言,各抒己见,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大胆构思。其结果,令执教者意想不到,有的孩子大胆地采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蜗牛,有的利用特殊技法,把蜗牛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有的……实践再一次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想象力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它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欲望,从而激起学生的变新行动,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感受学习的快乐。
对于小学生来说,营造一个快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当学生走进具有浓厚的艺术氛围中,他们时时会被感染,他们的想象、灵感会被激发,这时的我是骄傲的,因为是我为他们布置了这个环境,一个摆满了学生及老师创作品的教室。除此之外,美术馆、文化馆、图书馆、操场、陶吧、花圃……都是最佳的课堂,他们在不受约束的环境下,给了他们自由的创作空间。他们的这些作品,可以设计一个作品展,满足他们的自豪感,激发他们的再创作欲望。你想,有了如此丰富的学习环境,学生能不“乐学”吗?
三、运用愉快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学习的兴趣。
1、游戏营趣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也是一种愉悦身心的学习,在学习《动物面具》的时候,在导入部分请学生上台做游戏“小熊请客”,学生们带着面具把每个小动物们表现的非常完美,台下学生争先恐后的想上台玩,这时,我就提出了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在游戏的诱惑下,学生创作面具的积极性更高了。等他们制作完以后,教师学生融为一体一起继续游戏,这样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快乐地学习。
恰当地运用游戏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和创造力,使学习活动变得积极、主动,扬起学生前进的风帆。
2、音乐激趣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人类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幻想是孩子的天性,音乐增进幻想,发展学生的心智能力,使他们的画面绘制得更加丰富、和谐、完美。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画种的不同借助音乐的渲染增强学生的绘画欲望。画中国画,可以播放一些悠扬的民族乐曲,让他们感受那种素淡、轻远的韵味;画儿童画则可以用轻松活泼的儿童歌曲作背景烘托。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又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完成创作。
3、故事导趣
孩子都很爱听故事,教师可以抓住他们这一心理特征,在美术教学中导入小故事。例如在上想象画《奇思妙想》的时候,我讲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非常喜欢旅游的美国人,他希望自己能游遍整个世界,而且也非常非常希望能够去古代一探究竟,但是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钱、时间、现实……他很难完成自己的心愿,这时他又想,“如果我有一双神奇的靴子,只要我一声令下,想去哪就到哪那该多好呀……”一个童话般的故事,带给了我们启发,每个人的心里都有着神奇的点子,哪怕是无法完成的,但是,幻想是美妙的,我们可以用手中的画笔来实现我们心中的梦想。当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孩子们都感叹时间过得太快了,因为他们都还沉浸在他们的奇思妙想中呢!
教师巧用故事既拓展了课本知识,又培养了学生想象创作能力,使他们深切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小学美术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独创性,但是,作为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加以改变,让学生共同合作。这种有分工、有协作的合作练习,教会学生如何与人相处,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我上四年级《瓶子变变变》这课时,就让学生分小组共同合作,他们变出的“瓶子”新奇、有创意。当作品展示时,一会儿是用酸奶瓶子做的小老鼠一家子,一会儿是用酒瓶子做的美丽城堡,你瞧,那边还有用可乐罐做成的多功能军事武器呢……在这些作品中,有每个同学的点子与创意,他们互相启发,共同创新,力求独特。
四、采取快乐的评价方式,巩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对学生美术作品评价的时候,评价手段与形式应多样化,应重视过程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为此,我们应该不断创新评价的方式方法。评价作品是可以采取自评和互评相结合,教师和家长评价相结合等。只有促进学生向正确、恰当目标发展的评价才是有价值的,否则,其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呈现对学生作品评价的时候,评价语以调动、激励的话语为主,诸如“你的想法真棒!”“某组同学在制作中能相互合作、积极参与!”等,让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在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快乐。对于进步大或者一直很优秀的学生,除了给他们打上相应的等第进行评价外,我们可以在他们的作业纸上给他画了星号。对于学生的独特想法,我会毫不吝啬地奖给他们一个翘起的大拇指。
让快乐无时无刻不融入美术活动,带着学生踏入快乐的美术世界,积极开展校内外美术活动,带着学生去装点学校的板报、橱窗……让他们的创作设计得到赞赏;带着学生去利用网络,利用一定的条件制作学校美术网页,进行学生作品交流。带着学生融入快乐的大自然,蔚蓝的天空,奇特的云朵,艳丽的花儿,挺拔的树木,害羞的小草,美丽的小鸟,高耸的山峰,澎湃的海浪……汇成了一幅幅充满生机的画面,它们给了孩子们灵感,给了孩子们创作的欲望,大自然的蓬勃生机激励着孩子们,让他们乐于发现,乐于表现,乐于创作……

❾ 小学生美术心得

小学生学美术,很多人认为只要学会画几个人,画几只动物,涂涂颜色就行了,其实不然。如果学生不喜欢学或学得很累,就会以致于一见上美术课就头痛,甚至在美术课无聊地打发着时间,美术教学就很难顺利地进行下去。在课前和课后,我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既能学习美术基础知识,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造就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气氛。
小学美术教科书上,每一课都只有几张插图,其他的内容就比较少,所以我们上一堂课就需要很多的准备。在备课中,我力争以充实的内容来吸引学生,通过听听、说说、玩玩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比如,六年级“纸工饰物——冬眠的动物”这一课中,我结合现在的天气情况,说说青蛙是因为冬天到了,它要去冬眠,所以分外的着急,它要到小石洞去冬眠了。学生制做好了以后,我让学生思考小青蛙能否站立呢,请他们发挥想像力。问他们如何做到这一点?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并且将好几种方案都列了出来,然后我再让他们将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案制作出来。小青蛙做好后,我们又可以做其他要冬眠的动物了。这些作业,所花的时间不多,但都是跟现实有关的事物,在学习的同时也帮他们解开了心中的迷雾,所以学生很感兴趣,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最后,我叫他们都带领动物去冬眠,童趣一点的语言原来以为六年级学生难以接受,但我的顾虑却是多余的了,一堂课,既轻松快乐又严谨地完成了。
二、 增加练习的趣味性。
这个学期,五年级的美术课有一部分有关“戏曲人物”方面的训练,我们南方的孩子,普遍对京剧感到陌生、遥远。在进行授课时,学生会对京剧人物的“老生”、“花旦”、“小生”等等角色觉得陌生而枯燥。我给他们讲了杨门穆桂英这位女将的故事,及时放了一段穆桂英挂帅的京剧影片给他们看,并把讲台变成舞台,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模仿着京剧英雄人物的动作,一个个表演得非常认真,积极性高涨。我当场示范了一幅“武生”的戏曲人物图,故意弄得比较幼稚,让他们也勇敢地进入了创造领域,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这样的课安排得当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使他们开阔了视野,激发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促进了小学美术的教学效果,提高了他们自觉的艺术创造力。教学反思《小学美术教学的点滴心得》

❿ 如何上好小学生美术课

一、寻找创作的源泉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被纯技能、技巧的追求的所垄断,并将此放在教学目标之首位,用它作为衡量美术学科成与否的标尺,在这样一种教学动机的指导下,学生就会跟在教师后面去模仿,他们观察到什么?感受到什么?一切很难找到答案。我认为在美术教学中,首先应考虑的是孩子对生活经验的积累。没有对生活的密切接触、认识、体验,就如同盲人摸象,根本不能理解事物的构造、形象,又何谈有新的创造呢?我在教学“交通工具”一课时,发现有很多学生的作业上出现了多次抹擦的痕迹,还有学生在下面小声地自言自语:“ 我不画了,我不会画!”我感到很奇怪,开始他们一个个兴趣盎然,举着手,争先恐后地告诉我自己知道的交通工具。于是,我把一个原先要画摩托的小男孩找来,问他为什么不想画了,他指着自己只画了几笔的摩托告诉我,不知道那里该怎样画。这时,我才突然领悟:创作源于生活!没有生活中的接触与观察,学生怎么画得出原本的摩托的部件、构造都不明确,难道我还能要求学生凭空来设计、想象吗?那不是闭门造车吗?生活处处有美,艺术就善于从生活中捕捉。而孩子们还不是艺术家,就像一头刚刚学习捕食的小狮子,还必须在母狮的循循善诱下学习捕获,掌握时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潜在的能力需要教师的引导、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并从中捕捉到美,产生对美的表现欲望,以达到创造美的目标。二、激起创作的兴趣美术这门学科,从总体上看是大多数学生喜欢的科目。但具体到每一个学生对这节课有没有兴趣、感情有多深、持久性有多长,就要看老师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激起学生创作的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跨度相对大些。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般跨越两个阶段。低年级与中高年级的学生除了对色彩的敏感具有共同性,低年级的学生注重于外观形象,高年级则偏重于设计和制作。如五年级的《画脸谱》,假设简单地让高年级的学生仿造涂鸦,必定会兴趣大减。老师将课题稍稍一改,变成让学生来当京剧演员大师,顿时,场面马上变得热情高涨起来。脸谱上涂满了五颜六色的浓厚色彩,以前学生们只是在电视上观赏过,现在要他们自己动手,来给这些“演员”涂脂抹粉,立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教师再因时制宜地组织学生先观赏京剧录像片段,再借机把一些民族传统艺术的有关知识,诸如脸谱色彩的含义、脸谱的勾勒等知识介绍给学生。等到他们亲自动手时,一个个挥笔抹彩,似乎人人都像个化妆师。不过最后的作品如何,是否够标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至少在这堂课上学生的参与率达到100%,学生的兴趣激增,情趣高涨,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并了解了一些简单知识,提高了自己的知识面,并从中感受到艺术创作的愉悦。其次,电教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在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实践的操作中搭上桥梁。它声形并茂,色彩艳丽,生动直观,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让学生留恋、向往。再次,我们的教材中,有不少课题需要学生走出教室,实地写生,如四年级的《用色彩画风景》等,如果教师只在教室中讲,该画哪些部分是画面需要的、哪些不需要等等,这样的闭门造车,不如让学生去实地走走看看,感受一下小巷两边的商店、理发店、小饭店、行人及往日熟悉的地方,然而,现在要学生用画家的眼光去感受它,感觉生活一下子是一幅完整的画。学生在走进环境感受生活的过程中,感悟能力增强了,绘画能力提高了。三、用信心架起成功创作的桥梁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全部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个小小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构思之大胆,手法之自由,尽情宣泄之色彩不受约束,这正是儿童作品最动人、最精彩的价值。美术课上,我经常发现,学生的创作各有其独具魅力的地方,尽管有些创作上比较欠缺,但是,当你换一种角度去欣赏的时候,会发现,它也是很完美的。我看到这样一个学生,他的写生作品总是和实物相差甚远,有时还遭到同学的嘲笑。他害怕上美术课,害怕自己的画被人看见。其实,哪个孩子不想表现自己、展示自己,享受成功,这是孩子的天性。于是,我给他看了一张“凡高的自画像”。于是,那个孩子自信的举起了自己的“印象派”,这至少是个好的开端。我们在指导儿童创作的过程中,尽量让儿童作为画画的主体,让他们去发现其中的乐趣,画他们最想画的事物,老师只是事先做一些启发式的引导,让儿童自己想象,然后老师再作一些修正式的补充,这样能让他有一种成就感,树立自己的信心,孩子就不再畏难;有了自信,孩子就敢画了,有了自信,孩子就可以描绘自己的生活;有了自信,想象的翅膀就可以自由飞翔,创作出精彩的一幕。 作为学生走上美术创作之路的启蒙者,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用真诚去点亮孩子心灵的苍穹,燃起艺术的火花,使他们在人生的这段行程中,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个性,激发兴趣,展现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

热点内容
辅助教学 发布:2024-11-02 05:51:57 浏览:246
英语见证 发布:2024-11-02 05:41:05 浏览:991
绿色苗圃教育网 发布:2024-11-02 05:33:43 浏览:579
元江县地理 发布:2024-11-02 05:28:02 浏览:534
星妈教学 发布:2024-11-02 05:21:45 浏览:652
优胜教育网 发布:2024-11-02 04:31:43 浏览:460
教师资格历年真题及答案 发布:2024-11-02 03:49:24 浏览:119
破坏生物膜 发布:2024-11-02 02:29:55 浏览:730
四年级书法教学计划 发布:2024-11-02 00:36:41 浏览:240
陈亮老师 发布:2024-11-01 23:42:58 浏览: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