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之母文言文答案
❶ 请大神翻译下面一段文言文,在线等,有加分,谢谢!
1、第一段出自《宋史·卷四百五十六·列传第二百一十五·孝义·洪文抚传》。
试译如下:
洪文抚是南康军建昌县人,本姓弘,因为犯宋太祖赵匡胤父亲赵宣祖赵弘殷的偏讳,改姓洪。曾祖弘谔是唐代的虔州司仓参军,子孙众多,因为孝顺父母兄弟友爱而著称。六世同堂,没有分家。在他所居住的雷湖北边创建书舍,招来求学的人。宋太宗至道年间,南康军官员把他的事迹报告给了朝廷,(于是朝廷)派内侍裴愈赏赐皇帝御笔亲题的书法一百幅给他家。洪文抚派他的弟弟洪文举到朝廷贡献土特产表示感谢,宋太宗又亲笔题写了一幅飞白书“义居人”来赏赐他家,任命洪文举做江州助教。至道三年八月,又下诏表彰他的门庭。从此每年派子弟入京进贡,(皇帝)必定赏赐丰厚来答谢他。洪文抚哥哥的儿子洪待用,咸平二年考中进士,官至都官员外郎。
注释:
偏讳:名字有两个字的,偏举其中的一个字,也要避讳,称“偏讳”。《礼记·曲礼》:“二名不偏讳。”郑玄注:“谓二名不一一讳也。孔子之母名徵在,言在不称徵,言徵不称在。”《南齐书·薛渊传》:“(薛渊)本名道渊,避太祖偏讳改。”按太祖指齐高帝萧道成。宋洪迈《容斋三笔·帝王讳名》:“唐太宗名世民,在位之日不偏讳。故戴胄、唐俭为民部尚书,虞世南、 李世勣在朝。”
义居:旧指孝义之家世代同居。
异爨:分开起灶。指亲属分家。诣阙:指赴京都或赴朝堂。
飞白:亦作“飞白书”。一种特殊的书法。相传东汉灵帝时修饰鸿都门,匠人用刷白粉的帚写字,蔡邕见后,归作“飞白书”。这种书法,笔画中丝丝露白,像枯笔所写。汉魏宫阙题字,曾广泛采用。
门闾:这里指家门;家庭;门庭。
2、本段文字出自《宋史·卷四百五十六·列传第二百一十五·孝义·易延庆传》。试译如下:
易延庆字余庆,筠州上高县人。他的父亲易赟,凭借勇武有力出仕南唐,官至雄州刺史。易延庆年幼聪慧,(广泛)涉猎经史典籍,尤其擅长声律,凭借父亲的庇荫做了奉礼郎。显德四年,后周军队攻克淮南,易赟归顺本朝(这里指后周),被朝廷授予道州刺史的官职;易延庆也被朝廷授予大名府兵曹参军的官职,后来做了大理寺评事,兼管临淮县。乾德末年,易赟去世,葬在临淮县。易延庆在守孝服丧期间,悲伤过度以致损伤了自己的身体,他在父亲的墓旁修建庐墓,亲手栽植几百棵松柏,早晨出来守护陵墓,傍晚回家侍奉母亲。后来在父亲陵墓的西北方长出了紫芝,几年后又生出十八根玉芝。筠州的官员要上奏他的孝行,易延庆恳切地推辞。有人画下他父亲陵墓上生出的灵芝来到京师,朝廷里的士人官员很多都做作诗作赋,称颂他的孝行感动天地。服丧期满后,易延庆因为母亲年老称病不赴任做官。母亲死后,殓而未葬,服孝几年,后来易延庆出任大理寺丞。曾经主管建安郡市场税收,等到他的母亲母下葬日期确定下来,私自回家办理丧事,将母亲的棺木下葬后回到任所。知军扈继升上书弹劾他擅自离职,因此而免除了所任的官职,(于是易延庆)又在母亲的墓旁修建了庐墓守孝几年。(他的)母亲平生嗜爱吃栗子,易延庆就在母亲的墓旁栽植了两棵栗子树树,后来这两棵树枝干连生,交缠在一起了。苏易简和朱台符二人为此赞美易延庆的孝行。后来做了端州知州,死在任上。他的儿子易纶,在大中祥符元年考中进士。
注释:
父荫:谓因父辈之官爵而得官职。荫,庇荫。
居丧:处在直系尊亲的丧期中。犹守孝。
摧毁:谓悲伤之极而损及身体。
庐:即庐墓。古人于父母或师长死后,服丧期间在墓旁搭盖小屋居住,守护坟墓,谓之庐墓。也指指服丧期间居住的墓旁小屋。这里作动词用。
服阕:守丧期满除服。阕,终了。汉蔡邕《贞节先生陈留范史云铭》:“举孝廉,除郎中君莱芜长,未出京师,丧母行服。故事,服阕后还郎中君。”
藁殡:殓而未葬。《宋史·吴充传》:“士大夫亲没,或藁殡数十年,伤败风化,宜限期使葬。”亦指草率埋葬。苏轼《与孙叔静书》之六:“(元修)闻某谪海南,徒步万里,来相劳问,至新兴病亡,官为藳殡,录其遗物于官库。”
市征:市场税收。汉刘向《说苑·尊贤》:“赵简子曰:‘吾门左右客千人,朝食不足,暮收市征;暮食不足,朝收市征,吾尚可谓不好士乎?’”
营葬:办丧事。
掩圹:《佛学大词典》:掩土:通称土葬。即全身埋葬于土。掩土之法,掘地作窖,切石铺底,且随龛样侧立,其畔岸涂以泥粉,塞其孔隙,深埋后,立石浮图而为表。又与“掩圹”同义,圹为墓穴;掩圹,即死者入墓以土掩覆之意。《汉语大词典》:掩圹:将棺木放入墓穴内,加土掩埋。
连理:异根草木,枝干连生。旧以为吉祥之兆。汉班固《白虎通·封禅》:“德至草木,朱草生,木连理。”《南史·垣崇祖传》:“后为竟陵令,惠化大行。木连理,上有光如烛,咸以善政所致。”
❷ 要文言文的答案
1:世态炎凉:
〖解释〗世态:人情世故;炎:热,亲热;凉:冷淡。指一些人在别人得势时百般奉承,别人失势时就十分冷淡。 指看人的起落做事.形容世界冷淡
〖出处〗元·无名氏《冻苏秦》第四折:”也索把世态炎凉,心中暗忖。
用 法 主谓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2:曲突徙薪:
选自《汉书·霍光传》。
原文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积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其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弗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邪?”主人乃悟而请之。
注释
⑴过:拜访。⑵傍:同“旁”,旁边。⑶不者:如果不这样的话。⑷嘿(m ò)然:不说话的样子。嘿,同“默”。⑸息:同“熄”,灭。⑹灼(zhuó )烂者:被火烧伤的人。灼,烧。⑺而不录:却不邀请。而,却;录,录用,此处指邀请。⑻乡(xiàng)使:当初如果。乡,同“向”,从前;使,假如。⑼寤:同“悟”,醒悟,觉悟。 (10)亡(wú):同"无",没有.
译文:
有一个拜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把烟囱改为拐弯的,使柴草远离(烟囱)。不然的话,将会发生火灾。”主人沉默不答应。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于是,(主人)杀牛置办酒席,答谢邻人们。被火烧伤的人安排在上席,其余的按照功劳依次排定座位,却不邀请提“曲突”建议的客人。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也不用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也不会有火患。现在评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提‘曲突徙薪’建议的人没有受到答谢、恩惠,而被烧伤的人却成了上客呢?”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位客人。
寓意:
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应防患于未然,消除产生事故的因素 ,还应该多多听取别人正确的建议,问题解决时也不要忘了恩人.
3:寒之于衣,不待轻暖:出自《论贵粟疏》 〔西汉〕晁 错
原文: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众〕多。
〔不避〕不让,不亚于。
〔遗利〕余利,这里指未经开发的潜力。
〔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意思是山林湖泊的财富没有完全开发出来。
〔游食之民〕不以农业为生的人,包括从事手工劳动、商业的人与学者。
〔归农〕回归农业生产。农,用如动词,从事农业生产,务农。
〔不地著(zhuó)〕不著于土,即不在一个地方定居。著,附着。
〔民如鸟兽〕老百姓如鸟兽一样[四处奔走求生]。
〔之〕助词,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轻暖〕指轻柔而暖和的衣服。
〔甘旨〕味美可口的食物。
〔不顾〕不考虑。
〔人情〕指一般人的情况。
〔再食〕吃两顿饭。再,两次。
〔终岁〕整年。
〔保〕抚养,养育。
〔务〕用作使动用法,使……致力于。
〔薄赋敛〕减少田赋税收。
〔仓廪(lǐn)〕仓,谷仓。廪,米仓。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择也。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其为物轻微易臧,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亡饥寒之患。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②,非可一日成也;数石之重,中人③弗胜④,不为奸邪所利⑤,一日弗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在上所以牧之〕意思是老百姓在于国君如何管理他们。上,指国君。牧,牧养,这里指治理。所以牧之,指用以统治老百姓的方法。
〔趋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择也〕就像水往低处流,不选择方向,哪里有利,就奔向哪里。
〔贵〕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贵。〔臧(cáng)〕通“藏”,保藏。
〔在于把握〕可以放在手里拿着。
〔可以周海内而亡饥寒之患〕可以周游全国而不会有挨冻受饿的顾虑。
〔劝〕鼓励,这里指诱惑。
〔轻资〕便于携带的轻便物资。
〔长于时〕按一定的时节生长起来。
〔聚于力〕靠一定的人力积聚。
〔中人〕平常的人,一般的人。
〔胜(shēng)〕胜任,拿得动。
〔不为奸邪所利〕不会为奸邪的人所贪求。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畮;百畮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臧,伐薪樵,治官府,给繇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伯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执,以利相倾。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服役〕给官府从事劳役尽义务的人。
〔畮(mǔ)〕同“亩”。
〔耘(yún)〕除草。
〔伐薪樵〕砍伐柴草。
〔治官府〕修理官府的建筑物。
〔给(jǐ)繇(yáo)役〕应官差。
〔私自〕私人之间。
〔送往迎来〕指人际往来。
〔吊死问疾〕悼念死者,探望病人。
〔长〕用如动词,养大。
〔在其中〕(以上各种费用)从这不过百石的收入中(支出)。
〔急政〕急政,指紧急征收赋税。政,通“征”,征税。
〔赋敛不时〕不定期征收田赋、税款,毫无节制。
〔当具〕这里指当缴纳赋税的时候。具,交纳。
〔半贾(jià)而卖〕汉初各种赋税都以钱缴纳,由于征收无定期,农民只好半价出售粮食。贾,价钱,这个意义后来写作“价”。
〔亡者,取倍称(chèn)之息〕没有粮食的人,(要向人借贷),任其收取极重的利息。倍称,借一偿二为倍称。称,举债,借贷。
〔责(zhài)〕债务,这一意义后来写作“债”。
〔商贾(gǔ)〕泛指商人。
〔积贮倍息〕囤积货物,获取加倍的利息。
〔坐列贩卖〕摆设货摊,贩卖货物。
〔操其奇(jī)赢〕牟取余利。奇,余物。赢,余财。
〔上〕政府,朝廷。
〔所卖必倍〕所卖之物的价格一定要加倍。
〔衣必文采〕穿的一定是华美的衣服。
〔粱〕上等米。
〔有仟伯之得〕有比农夫多千倍百倍的收入。有的本子“仟伯”作“阡陌”,意谓享有田地里的收获。
〔因〕凭借。
〔交通〕结交,来往。
〔力过吏执〕指大商人和地方势力相勾结,其势力超过了朝廷委派的官吏。执,同“势”。
〔相倾〕互相排挤。
〔游敖〕即“遨游”,游玩。敖,通“遨”。
〔冠盖相望〕冠,帽子。盖,车盖。相望,指前后相望、相向,这里指接连不断。
〔乘坚策肥〕坐好车,乘肥马。坚、肥,这里形容词用作名词,指坚固的车、肥壮的马。
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
〔今法律贱商人〕汉代本来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比如汉初曾禁止商人穿丝绸衣服和骑马。贱,意动用法,轻视。
〔乖迕(wǔ)〕违背,不谐调。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②,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③。
〔方今〕当今。
〔莫若〕没有什么比得上。
〔以粟为赏罚〕以粮食作为赏罚的依据。
〔募〕招募,这里指号召。〔县官〕官府朝廷。〔得以拜爵〕通过“入粟县官”可以获得朝廷爵位的封赏。拜爵,封爵位。拜,授给官职。〔除罪〕免罪。
〔渫(xiè)〕疏通,分散。
〔损〕减轻,减少。
〔劝农功〕鼓励农业生产。
今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车骑者,天下武备也,故为复卒。神农之敎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亡粟,弗能守也。”以是观之,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复一人耳,此其与骑马之功相去远矣。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亡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夫得高爵与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
〔今令〕现在的法令(规定)。
〔车骑马〕战马。
〔复卒三人〕免除三个人的兵役。复,免除。卒,兵,这里指兵役。
〔武备〕军事装备。
〔神农〕传说中的古代帝王,始教民为耒耜,务农业,故称神农氏。又传他曾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人治病。也称炎帝。下面的话当为先秦时代农家学者假托神农的言论。
〔汤池〕贮满沸水的护城河。
〔步〕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约等于当时的六尺。
〔带甲〕披挂铠甲的人,这里指军队。
〔以是〕由此。
〔大用〕大有用处的东西。
〔本务〕根本的大事。
〔五大夫〕汉朝沿袭秦朝制度,爵位自侯爵以下共分二十五级,五大夫是第九级的爵号。
〔乃〕才。
〔此其与骑马之功相去远矣〕意思是,入粟多而复卒少,入马少而复卒多,二者相去甚远,可见,以粟为赏罚,对国家来说是非常划算的。此其,代词连用,指入粟受爵之功。
〔擅〕专有。
〔出于口而亡穷〕爵位出于皇帝之口,无穷无尽。意谓只要皇帝开口,爵位要封多少有多少。
〔塞下〕边防地区,边塞。
有这样一句话:“谷贱伤农”,意思就是说,粮食太便宜了,就会挫伤农民种粮食的积极性,导致产量减少,这对国家的长治久安是有很大影响的。因为我国在历史上一直就是一个农业国,所以历代的统治者都很重视农业的发展问题。西汉初年,久经战乱,生产凋敝,人民生活贫困,四处流亡,影响到了汉王朝的安定。针对这种情况,晁错上书提出了自己的对策,他认为蓄积多,则民心稳,统治稳固;而要增加蓄积,必须想办法使农民尽心于农业生产。但现状是农民忙活了一年,到头来却只有很少的收益,为了应付各种赋敛,有的甚至“卖田宅,鬻子孙”;而商人无农民之劳,却能“衣必文采,食必粱肉”。这种差距不可能使农民安心于农业,作者由此提出“欲民务农,在于贵粟”的观点。应该说他的观点对于扭转“谷贱伤农”的状况是有好处的,对我们今天解决“三农”(指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也是有借鉴意义的,但他尊崇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对待商业和商人也有一些偏颇和不公正之处,阅读时要注意。
【译文】
贤明的君主在上面(管理国家),老百姓之所以没有受冻挨饿,并不是君主能种出粮食供给老百姓吃,织出布帛供给老百姓穿,(而是能够)为百姓开发那物资财富的途径。所以尧、禹的时代有过九年水灾,汤的时候有过七年旱灾,但国内没有被遗弃和瘦得不成样子的人,(是)由于粮食储备得多,防备的措施事先就做得很充分。如今全国统一,土地、人口之多不亚于汤、禹的时代,加上没有接连几年的水旱灾害,但粮食储备赶不上禹、汤的时代,是为什么?土地还有遗留下的利益(即土地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百姓还有多余的潜力,能生产粮食的土地没有被完全开垦,山林湖泽的资源没有被完全利用起来,游荡寄食的百姓(指商贾、技艺、游说等为业谋生而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还没有完全归到农业生产上来。
百姓贫困,就会出现犯上作乱、违法乱纪的坏人坏事。贫困是由于粮食不足,粮食不足是由于没有从事耕种。不从耕种,就不会在农村长期安家落户。不在长期在农村安家落户,便会离开家乡把家看得轻。老百姓象鸟兽一样四处流窜、飞翔,不受约束。即使有高高的城墙,深深的护城河,严格的法律,很重的刑罚,还是不能禁止。人在寒冷的时候,对于衣服的要求,不一定要有了既轻便又暖和的(衣服)才穿;人在饥饿的时候,对于事物的要求,不一定要有了美味才吃(即饥不择食)。人在饥寒的时候,就不顾廉耻了。人们的常情是一天不吃两顿饭就会饥饿,年终不添做衣服就会受冻。肚子饿弄不到食物,身子冷弄不到衣服,即使是慈爱的母亲也不能保有自己子女(意谓子女也不得不离开父母而去),君主又怎么能拥有他的百姓呢?英明的君主知道那道理是这样的,所以使百姓尽力从事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增加积蓄,用来充实粮仓,防备水旱灾害,因此可以得到百姓并拥有人心(按,前者侧重于得人而言,后者侧重于得心而言)。
老百姓,在于皇上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治理他们,奔赴财富的地方,就像水奔流向低下的地方,对于东西南北是没有选择的。那珠玉金银,饿了不能吃,冷了不能穿,但是众人以之为贵,(是)因为君主使用它的缘故。这些东西作为物品,轻小容易收藏,(可以)放在手掌里,可以走遍全国也没有挨饿受冻的忧患。这使臣子轻易地背离自己的国君,而百姓轻易地离开自己的乡土,盗贼受到鼓励,逃亡的人得到容易携带的轻便资产。粮食桑麻之类的农产品生长在地里,成长起来在于天时,积聚起来在于力气,不是一天可以完成的。几石的重物,一般人不能担负起来,(因而)不被坏人看重,(但)一天得不到它,饥寒就产生了,因此英明的君主把五谷看得很贵重而把金玉看得很轻贱。
现在一个五口人的农民家庭,他家为官府服役的人不会少于二人,他们能耕种的田不会超过一百亩。一百亩田的收成,不超过一百石。春季播种,夏季中耕锄草,秋季收获,冬季贮藏,砍伐柴草,修治官府的房舍,服劳役。春不能躲避风沙尘土,夏不能躲避酷暑炎热,秋不能躲避阴雨,冬不能躲避寒冷冰冻,一年四季,没有哪一天休息过。又有私人方面(相对公家而言)的送往迎来,吊念死者、慰问病人,抚养孤儿弱子等事都得包括在无日休息的四季之中,像这样辛勤劳苦。还又遭受水旱灾害,急迫地抽税,残酷地压榨,征收赋税没有一定的时间(按,意谓征收非常频繁,常常不在一定的时期来征收),早上命令,晚上修改。遇到备办,手头有粟米的就半价卖出,没有粮食的农民被索取与本钱相等的高利息。于是有卖田卖屋、卖子孙来还债的人。而大的商人屯积货物,使利润成倍增长(即牟取暴利),小的商人开设店铺坐店贩卖,控制那些多余的,每天在市面上到处窥伺物价行情,趁着朝廷官府的急需,出售商品的价格必然加倍提高。所以他们男的不从事农业生产,女的不养蚕织布,穿的一定是华丽的锦绣衣服,吃的一定是精米鱼肉,没有农民的辛苦,却坐享种地所获得的利益。凭着富有,与王侯权贵交结往来,能力超过一般官吏的权势,(商贾之间)凭着个人的财力相互竞争。遨游千里,商人乘坐于马车往来于道路,络绎不绝,乘坐着坚实的车子,鞭赶着肥壮的马匹,脚穿丝鞋,身披丝绸长衣,这就是导致商人兼并农民,农民流离失所的原因。现在法律上把商人看得卑贱(即轻视之意),可是商人已经富贵了;把农民看得尊贵,可是农民已经处于贫困、卑贱的境地了。所以世俗社会所看中的(商贾),正是国君所轻视的人;官吏所瞧不起的(农民),却是法律所尊重的人。上下相反,上、下对务农、经商的爱憎态度相冲突,却希望国家富强、法制建立,这是不可能的。
当今的重要事情,没有什么能比使百姓从事农业生产更为重要的。要百姓从事农业生产,在于使粮食贵重。重视粮食的方法,在于利用粮食来体现赏罚。如今号召全国人民把粮食献给朝廷,使献粮的人得到受封爵位,可以免除罪刑。这样,富人有了爵位,农民有了钱,粮食得以流通。能够献出粮食得到爵位的,都是有多余粮食的人。从有多余粮食的人手中得到一些粮食,供政府使用,那贫穷农民的赋税就可以减少,这就是所谓削减有余的来弥补不足的,命令一出,老百姓就会得到好处。(这样)符合老百姓的心愿,增加的好处有三点:一是国君需用的东西(这里指粟米之类的粮食)充足了,二是老百姓的赋税少了,三是鼓励农业生产。现在的法令规定:老百姓有战马一匹的人家,可以免除三个人的徭役。车骑,这是国家的军备(战争需要的物资),所以给(他们)免除徭役。神农教导说:“有十仞高的石头砌的城墙,贮有沸水的城壕百步之遥,身穿甲衣的兵士百万,可是没有粮食,不能守住。”由此来看,粮食是治理天下的人最需要的东西,是治国安邦的根本要务。让老百姓交纳粮食,授予他五大夫以上的爵位,才免除一个人的徭役,这与为国家提供战马所获得的功效相差太远了(意谓入粟比入马更重要)。爵位这东西,是皇上所专有的,只要皇上开开口,就可以无穷无尽地拿来封赐给人们。粮食,是老百姓种出来的,生长在地里也没有穷尽。而得到高的爵位与免除罪刑,人们非常希望获得的。让天下的人将粮食送到边地,用这来得到爵位、免除罪刑,不超过三年,边塞的粮食就一定会多起来。
《论贵粟疏》主旨:本篇从正反连论说了重农贵粟对于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安定生活所具有的决定性意义。特色:作者在说明问题时运用古今对比,农夫与富商大贾的对比,法令与实际情况的对比,使自己的主张得到更鲜明的表现,让统治者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其中特别是对农民现实生活的贫困穷苦的描写,揭露性很强。
4:孔子闲居原文:
孔子闲居,喟然而叹曰①:“铜鞮伯华而无死②,天下其有定矣③!”子路曰④:“愿闻其为人也何若⑤?”孔子曰:“其幼也,敏而好学⑥;其壮也,有勇而不屈;其老也,有道而能以下人⑦。”子路曰:“其幼也敏而好学则可,其壮也有勇而不屈则可,夫有道又谁下哉⑧?”孔子曰:“由不知也!吾闻之:以众攻寡,而无不消也⑨;以贵下贱,无不得也。昔者周公旦制天下之政⑩,而下士七十人,岂无道哉?欲得士之故也。夫有道而能下于天下之士,君子乎哉!”
——《说苑》
翻译:
孔子隐居在家时,有一天感叹道:“如果铜鞮伯华还没有死,天下就能够安定了。”子路说:“希望知道他们都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他们小时候聪敏好学,壮年时有勇气有骨气,老的时候虽然明白事理但也愿意亲近别人。”子路说:“小时候聪敏好学也就罢了,壮年时候有勇不屈也就算了;可得道后还怎么亲近不如自己的人呢?”孔子说:“这你就不知道了。我听说,以多数人攻打少数人没有不胜利的;以尊贵的身份去亲近不如自己的人,没有不得到他们尊重的。过去周公旦执政天下的时候礼贤下士七十多人,难道能说他不是明白事理的人吗?这是因为他希望得到士的帮助啊!所以说能礼贤下士的有道之人是真正的君子啊!”
注释:
①喟(kuì)然:长叹的声音。然,词尾。②铜鞮(tí)伯华:春秋时晋国大夫羊舌赤,铜鞮是他的封地,伯华是他的字。而,如果。③其:大概。表揣度的语气副词。④子路:孔子的弟子,姓仲,名由。⑤何若:何如,怎么样。⑥敏:聪明。⑦下:对......谦下,意动用法。⑧谁下:对谁谦下。谁,疑问代词作宾语而位于动词"下"的前面,属宾语前置。⑨消:消灭。⑩昔者:从前。"者"助词,与时间词构成双音词。周公旦:姓姬,名旦,周武王的弟弟,成王年幼,他摄政。制:掌握。
❸ 《孔子之母》文言文该如何翻译
《孔子之母》翻译:
孔子的亲生母亲,十七岁时嫁给六十六岁的叔梁纥为妾。内其时叔梁纥妻子容施氏生有九女,一妾生一子孟皮(又名伯尼,脚有毛病)。
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征在卒。
《孔子之母》原文
叔梁纥娶鲁之施氏,生九女,无子。有一妾,生男曰孟皮,病足,为废人。乃求婚于颜氏。颜氏姬姓,与孔氏家同在郰邑尼丘山麓,相距近,素相知。颜氏季女名征在,许配叔梁纥,生孔子。
(3)孔子之母文言文答案扩展阅读:
颜徵(zhēng)在(前568-前537年),今作“颜征在”,孔子的母亲。其被后人加封为启圣王夫人。
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九女而无子;又娶妾,得一子,名孟皮,有足疾;依当时礼仪不宜继嗣。于是与颜徵在野合生孔子,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徵在15岁。颜徵在生孔子时,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故起名为丘,字仲尼。
孔子3岁时,叔梁纥去世,孔子17岁时,32岁的母亲去世。
❹ 孔子描写母亲的文言文是什么怎么翻译
孔子长十尺,海口尼首方面,月角日准河目,龙颡斗唇,昌颜均颐,辅喉骈齿,龙形龟脊虎掌,
胼肩修肱参膺,圩顶山脐林背,翼臂汪头阜,堤眉地足,谷窍雷声,泽腹修上趋下,末偻后耳,面如蒙共,手垂过膝,耳垂珠庭
眉十二采,目六十四理,立如凤崎,坐如龙蹲,手握天文,足履度宇,望之如林,就之如升 腰大十围,胸应矩,舌理七重,钧文在掌。
胸文曰:‘制作定世符运’。
孔子之母:孔子的亲生母亲,十七岁时嫁给六十六岁的叔梁纥为妾。
其时叔梁纥妻子施氏生有九女,一妾生一子孟皮(又名伯尼,脚有毛病)。
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
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
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征在卒
❺ 上编,孔子之母文言文翻译
《孔子之母》文言文的翻译为:
孔子的亲生母亲,十七岁时嫁给六十六岁的叔梁纥为妾。其时叔梁纥妻子施氏生有九女,一妾生一子孟皮(又名伯尼,脚有毛病)。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征在卒。
❻ 孔思晦文言文以及答案
孔思晦(1267年-1333年),字明道,山东曲阜人,孔子五十四代孙。生于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少年天姿颖秀,从孔颜孟三氏学教授张篆,讲求义理,尊尚德行,不拘泥于词章之学。至元二十年(1283年),其父孔浣去世,家贫,下田亲耕而不废学业,深受张篆器重。 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游学于京师,得国子监祭酒耶律有尚赏识,欲举为官,以老母年高为由,谢绝耶律氏好意。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居母丧期满,荐为孝廉,授范县(今属河南)儒学教谕。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转任甯阳县(今属山东)教谕,俭约自律,尽职尽责,深受生员爱戴。
翻译:孔思晦,字明道,元曲阜人,孔子第五十四代孙。他天姿颖秀,少年人三氏学,受业于浔江张受,讲求义理,尊尚德行,鄙薄词章之学。至元二十年(1283),其父亲孔浣去世,孔思晦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一边坚持学习,一边下地耕种,一边侍奉母亲。大德七年(1303),孔思晦游学于京师,得国子监祭酒耶律有尚赏识,欲推举他出来做官,孔思晦以老母年事已高,身边无人照料为由,谢绝了耶律氏的一番好意。至大三年(1310),孔思晦居丧期满,被荐举为孝廉,授范县(今属河南)儒学教谕。延右二年(1315),又调至宁阳县(今属山东)做教谕。孔思晦则俭约自律,尽职尽责,深受生员们爱戴。
❼ 求几个文言文答案
三、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通‘汝’)还,顾反为女杀彘(读音四声,猪)。”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
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翻译:曾子(孔子的弟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跟着她哭。他的母亲说:“你回去,回来给你杀猪(吃)。”
妻子从集市回来,曾子(正)准备抓猪来杀。妻子制止他说:“只是跟孩子的戏言吗。”曾子说:“孩子不能对他
戏言啊。孩子什么都不懂,是向父母学习的啊,听父母的教导的。今天你欺骗他,是教导他欺骗。母亲欺骗儿子,儿子
就不相信他的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于是煮猪肉(吃)。
感:所谓言传身教吗!语言只能是传达意思,真正教导孩子做人的办法,还是自己身体力行啊!世人都像曾子这
么教孩子,这个世界上恐怕就没有丑恶了。世上大、小尔虞我诈实在是太普遍了,孩子即使不从父母那受这种影响,也
难以摆脱受周围众多人的影响。
突然想到:一个人不可能一生不说谎,根本的是他是否能保持善良的心。再就是能否有足够的智慧和自制力面对
谎言。
四、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得,而身为宋国笑。
注释
耕——耕田种地。耕者,耕田的人,农民。
株——树木被砍伐后,残留下来露出地面的树根。
走——跑的意思。
颈——音井,脖颈,就是脖子。
释——释放,把东西从手里放下来的意思。
耒——音累,耒耜,古代耕田用的农具,就是犁耙。
冀——音计,希冀,就是希望的意思。
评点
这个故事包含着两种意义,既讽刺了懒汉思想,也批判了经验主义。这告诉我们,切不可把偶然的侥幸作为做事的根据,如果抱着侥幸的心理,片面地凭着老经验去办事,一般是不会成功的。
宋国有个农夫种着几亩地,他的地头上有一棵大树。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奔过来,猛的撞在那棵大树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断了,蹬蹬腿就死了。这个农夫飞快的跑过去,把兔子捡起来,高兴地说:“这真是一点劲没费,白捡了个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了。”他拎着兔子一边往家走,一边得意地想:“我的运气真好,没准明天还会有兔子跑来,我可不能放过这样的便宜。”
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干活,只守着那棵大树,等着兔子撞过来。结果,等了一天什么也没等到。他却不甘心,从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树下等着兔子来撞死。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连个兔子影也没有再见到。
“守株待兔”的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人们用它来比喻不想努力,而希望获得成功的侥幸心理。
五、嗟来之食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年,齐国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饥荒,一大批穷人由于缺粮少食,而被活活地饿死。
有一位名叫黔敖的贵族奴隶主在大路旁摆上一些食物,等着饿肚子的穷人经过,施舍给他们。
一天,一个饿得不成样子的人用袖子遮着脸,拖着一双破鞋子,摇摇晃晃地走过,黔敖看到后,便左手拿起食物,右手端起汤,傲慢地吆喝道:“喂!来吃吧!”那个饿汉抬起头轻蔑地瞪了他一眼,说道:“我就是因为不吃这种‘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的。” 黔敖也觉得自己做得有点过分,便向饿汉赔礼道歉,但那饿汉最终还是不肯吃而饿死于路旁。
这个成语来源于《礼记·檀弓》: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屡,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饿者)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解释
"嗟来之食"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带有侮辱性的或不怀好意的施舍。嗟:不礼貌的招呼声,相当于现在的"喂"。
六、这是成语“叶公好龙”的出处。
解释: 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出处: 汉·刘向《新序·杂事》记载: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器物上刻着龙,房屋上也画着龙。真龙知道了,来到叶公家里,把头探进窗子。叶公一见,吓得拔腿就跑。
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叶地诸侯子弟沈诸梁自称叶公,他特别喜欢龙,他的屋梁、柱子、门窗及所有家具甚至连衣服上都雕刻或绣制龙的图案。天上的真龙得知后,专程去探望叶公,从窗户上探进头去。叶公一见真龙,吓得魂不附体,连忙逃跑.
七、【译文】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启示:文言文‘凿壁借光’表现了匡衡人穷志坚,发奋读书的精神
这段记载的意思是,西汉时著名的经学家匡衡,幼年时期,家里贫穷,买不起蜡烛,他常常读书读到黄昏日暮,才遗憾地收起书本。有一天晚上, 他突然感到什么地方有微弱的光亮射来。睁眼搜寻,他发现原来是自家墙破,邻家烛光由墙的缝隙中透出。于是他找来凿子,把墙上的缝隙凿大,果然有了一束亮光。他拿书就着光束去看,直读到邻家熄灯之后。由于勤学苦读,匡衡的学问长进很快,后来受到汉元帝赏识,被封为安乐侯,当上了宰相。
❽ 文言文孔子劝学的答案啊,急!!!!
原文
子路见孔子,孔子问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①可及乎?”子路曰:“学岂②益哉也?”子曰:“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不释③策,操弓不反檠④。木受绳则直,人受谏⑤则圣,受学⑥重问,孰不顺哉。毁仁恶仕,必近于刑。君子不可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弗揉⑦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⑧。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⑨而羽之,镞⑩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⑾受教哉。” 选自<孔子家语.子路初见篇>
编辑本段注释
①岂:同“其”,代词,相当于“谁”。 ②岂:表示反诘语气,相当于“难道”。 ③释:放。策:马鞭。 ④檠:(qíng)矫正弓弩的器具。反:反对,引申为“丢弃”。 ⑤谏:直言规劝,批评。圣:通达,明智。 ⑥受学:从师学习。重:重视,注重。 ⑦揉:加工。 ⑧犀革:犀牛的皮制品。 ⑨括:箭的末端。羽:作动词用,指装上箭羽。 ⑩镞:(zú):箭头,用作动词,指“装上箭头”。砺:磨刀石,作动词用,即“磨砺”。 ⑾敬:感谢。
编辑本段译文
子路拜见孔子。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个,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应该能有好的才能。”子路说:“学习能够增长我们的能力吗?”孔子说“好比君王如果没有敢进谏的大臣,政事就会有错失;读书人如果没有能够指正自己缺点的朋友,品德就容易有缺失。对性情狂放的马不能放下鞭子,操弓射箭则不能随便更换辅正的檠。树木如果以墨绳来牵引就能长得笔直,人能接受善言规劝就能品格高尚。接受教导认真多问,没有什么学不成的。违背仁德专行恶事的人,随时要接受国法的制裁。所以说君子不能不学习。”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些东西天赋异秉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编辑本段简析
本篇选自《孔子家语》,记载了孔子与子路最初相见时的一段对话,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孔子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育思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面对子路的疑惑和反问,孔子因利势导,语言简明而深入地纠正了子路的观点,让人无可辩驳。孔子的教育家、思想家之谓由此可见一斑。 寓意:人不能光凭天资,还要勤奋学习,多加实践,才能提高自我! 在开篇中,孔子的学生就把一段貌似前言不搭后语的话摆出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要表达什么思想呢?在初中时,老师把三句话分开讲,通俗易懂:常复习学过去的东西,朋友从远方来看我,都是快乐的事;有人不了解自己,但是自己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所为?更值得高兴。的确,能成为君子在孔子看来是很荣耀的,尽管现在看来可能有点傻。实际上,中国人做学问很多时候是善于分析的,但是综合能力往往欠缺。南怀谨先生的《论语别裁》中对这句话作了一番解释,听起来更符合逻辑,只不过是否与本意相符就不得而知了。他说,这是因果相连的三间事:复习以使英名渊博,远方的朋友慕名前来,不料,朋友的观点与自己的不合,我也不着急上火。这样在高兴中成了君子,“不亦乐乎”? 学习要有两个行为——学与思。《为政篇第二》中,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思考不学习就会懈怠而无所得。这是学习过程中的两个极端。高中时,这句话一直是我的座右铭。我能考上大学真该好好谢谢孔老夫子。而我的同桌落榜了,但他和我一样刻苦。不是我的运气比他好,我想就在这句话上。他很能问题,却很少独立思考。实际上,思考也是要学会的一项本事。我的同桌应该是迷茫了吧。学和思哪个更重要呢?《卫灵公篇第十五》中,子曰:“吾偿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草草地理解这句话,好像学比思重要。实则不然。孔子这样说,我也可以反过来说,吾偿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学,无益,不如思也。学和思是学问长进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 孔子很重视学习过程复习的重要性。“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亦。”复习学过的东西而获得新的体验,就可以做老师了。“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亦。”每天记住将要忘记的,每月不忘记所学到的,就可以说是好学的。在高中时,老师曾给我们谈及遗忘规律。学过去的东西要在24小时内温习一遍,才会记到脑子里形成长久性记忆。在第二天或第三天再看,就会记得更长一些。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天都省察自己是否做好了三件事:替别人谋划是否忠心?与朋友交往是否守信?老师讲的东西是否复习了?每个好学之人都在与遗忘作斗争,孔子在几十年的求学路上摸索到的方法毫无保留的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学习态度方面,首先,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知道的不如爱好的,爱好的不如以之为乐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注意引导学生培养学习的兴趣,这比学习本身更重要。态度决定一切。被强迫的学到知识不如自己喜欢去搞明白;喜欢又比不上以学习为乐。我们应该明白自己的兴趣在哪里,同时,要学会培养兴趣。孔子是个博学之人,他对自己的评价是:“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有了兴趣就会有行动的原动力。行动了就会有结果。其次,孔子对学习的目的有自己的见解。《宪问篇第十四》中,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说的是古人作学问是为了提升自己,而当今人为了向别人显耀。在孔子看来,人心不古,当今人的精神层面上有浅陋之处。《里仁篇第四》,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未可知也。”不担心没有地位,只担心凭什么有那样的地位;不担心自己不被别人了解,但求未知的学问。此类的话孔子说过不止一遍。这不仅是一种如海阔的胸怀,还是求学的精神。真能做到这点,可去浮躁之气,学问故能更扎实。 学习还要有谦逊的精神。曾子曰:“以能闻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孔子也提出“不耻下问”。这种谦逊的精神再学习的过程里十分常重要的。正所谓“满招损,谦得益”。谦逊并不是一味的收敛锋芒。生活不能缺少激情,也少不了竞争。《八佾篇第三》,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射”居六艺,所以也是学问,而对我们来说就是学习成绩了。君子不避争,但争也有争的风度。 关于学习的重要性,在《阳货篇第十七》中最明显。子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不好学可以毁灭一切美好的东西。谁还会不好学呢? 我不是偶像崇拜者,在我的眼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管是华盛顿、拿破仑,还是秦始皇、毛泽东,只要肯努力,任何人都可以达成一样的成就。所以,我一直在寻找着伟人的脚印。孔子是我寻找的一个。在学习过程中,我也得到过不少的启发。于丹说《论语》是想让人们过上快乐的生活。我不同意这个说法。孔子主张“克己以复礼”,怎么会快乐呢?在我看来,孔子像一个虔诚的苦行僧,赤足徒步化缘。他想得到施舍,但不能因为能得到施舍就说苦行僧是快乐的。当然,孔子化的是“礼”,是个人精神的升华。 孔子的一生是不平坦的,但是他依然乐观达世,终于成就伟名,成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是应该得到当代人的重视。于丹尽管有些地方误读了孔子,但是她把孔子的思想拿到电视前面,这个功劳是不小的。课程到此就结束了,但是,对孔子思想的思考是没有止境的。
❾ 孔子古文翻译
翻译如下:
孔子认为,颜回、子贡、子路都有他们过人之处,而且这些长处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他孔子所赶不上的(“丘弗如也”),但由于不善于守中,不善于掌握恰当的分寸,因而都未能尽善尽美。他自己则兼有众人之长,而又能无过与不及,因此,虽然在具体方面不及诸人,却有综合优势。
原文:《淮南子·人间》篇记载说:人或问孔子曰:“颜回何如人也?”曰:“仁人也。丘弗如也。”“子贡何如人也?”曰:“辩人也。丘弗如也。”“子路何如人也?”
曰:“勇人也。丘弗如也。”宾曰:“三人皆贤于夫子,而为夫子役,何也?”孔子曰:“丘能仁且忍,辩且讷,勇且怯。以三子之能易丘一道,丘弗为也。”
(9)孔子之母文言文答案扩展阅读:
出自《淮南子》,作者为淮南王刘安。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前179—前122)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哲学著作。内容原分为内中外篇,现仅存内篇21篇。书中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了儒法阴阳五行等家的思想,所以又一般认为它是杂家著作。书中保存了不少自然科学史料和神话寓言故事,也记载了不少秦汉间的轶事,内容比较丰富。
网络- 淮南子·人间训
❿ 《孔子劝学》文言文答案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子路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请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哉?".子路曰:“学岂益哉也?孔子曰:”夫人君无谏臣则失正,士无教友则失德。狂马不释其策,操弓不返于檠。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毁人恶士,且近于刑。君子不可以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栝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
①岂:同“其”,代词,相当于“谁”。
②岂:表示反诘语气,相当于“难道”。
③释:放。
④檠:(qíng)矫正弓弩的器具。
⑤谏:直言规劝,批评.
⑥受学:从师学习。
⑦揉:加工。
⑧犀革:犀牛的皮制品。
⑨括:箭的末端。羽:作动词用,指装上箭羽。
⑩镞:(zú):箭头,用作动词,指“装上箭头”。
⑾敬:感谢。
⑿失德:在品德方面有失检点。
(13)绳:绳墨。
(14)毁:毁谤.
(15)重:重视,注重.
(16)圣:通达,明智。
(17)反:反对,引申为“丢弃”。
(18)策:马鞭。
(19)砺:磨刀石,作动词用,即“磨”
(20) 徒:是,只是
编辑本段译文
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谁能比得上呢?子路说:学习能够增长我们的能力吗?孔子说:好比君王如果没有敢进谏的大臣,政事就会有错失;读书人如果没有能够指正自己缺点的朋友,品德就容易有缺失。对性情狂放的马不能放下鞭子,操弓射箭则不能随便更换辅正的檠。树木如果以墨绳来牵引就能长得笔直,人能接受善言规劝就能品格高尚。接受教导认真多问,没有什么学不成的。违背仁德专行恶事的人,随时要接受国法的制裁。所以说君子不能不学习。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些东西天赋异秉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编辑本段简析
简析:本篇选自《孔子家语》,记载了孔子与子路最初相见时的一段对话,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孔子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育思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面对子路的疑惑和反问,孔子因利势导,语言简明而深入地纠正了子路的观点,让人无可辩驳。孔子的教育家、思想家之谓由此可见一斑。
寓意:人不能光凭天资,还要勤奋学习,多加实践,才能提高自我!
在开篇中,孔子的学生就把一段貌似前言不搭后语的话摆出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要表达什么思想呢?在初中时,老师把三句话分开讲,通俗易懂:常复习学过去的东西,朋友从远方来看我,都是快乐的事;有人不了解自己,但是自己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所为?更值得高兴。的确,能成为君子在孔子看来是很荣耀的,尽管现在看来可能有点傻。实际上,中国人做学问很多时候是善于分析的,但是综合能力往往欠缺。南怀谨先生的《论语别裁》中对这句话作了一番解释,听起来更符合逻辑,只不过是否与本意相符就不得而知了。他说,这是因果相连的三间事:复习以使英名渊博,远方的朋友慕名前来,不料,朋友的观点与自己的不合,我也不着急上火。这样在高兴中成了君子,“不亦乐乎”?
学习要有两个行为——学与思。《为政篇第二》中,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思考不学习就会懈怠而无所得。这是学习过程中的两个极端。高中时,这句话一直是我的座右铭。我能考上大学真该好好谢谢孔老夫子。而我的同桌落榜了,但他和我一样刻苦。不是我的运气比他好,我想就在这句话上。他很能问题,却很少独立思考。实际上,思考也是要学会的一项本事。我的同桌应该是迷茫了吧。学和思哪个更重要呢?《卫灵公篇第十五》中,子曰:“吾偿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草草地理解这句话,好像学比思重要。实则不然。孔子这样说,我也可以反过来说,吾偿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学,无益,不如思也。学和思是学问长进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
孔子很重视学习过程复习的重要性。“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复习学过的东西而获得新的体验,就可以做老师了。“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亦。”每天记住将要忘记的,每月不忘记所学到的,就可以说是好学的。在高中时,老师曾给我们谈及遗忘规律。学过去的东西要在24小时内温习一遍,才会记到脑子里形成长久性记忆。在第二天或第三天再看,就会记得更长一些。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天都省察自己是否做好了三件事:替别人谋划是否忠心?与朋友交往是否守信?老师讲的东西是否复习了?每个好学之人都在与遗忘作斗争,孔子在几十年的求学路上摸索到的方法毫无保留的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学习态度方面,首先,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知道的不如爱好的,爱好的不如以之为乐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注意引导学生培养学习的兴趣,这比学习本身更重要。态度决定一切。被强迫的学到知识不如自己喜欢去搞明白;喜欢又比不上以学习为乐。我们应该明白自己的兴趣在哪里,同时,要学会培养兴趣。孔子是个博学之人,他对自己的评价是:“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有了兴趣就会有行动的原动力。行动了就会有结果。其次,孔子对学习的目的有自己的见解。《宪问篇第十四》中,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说的是古人作学问是为了提升自己,而当今人为了向别人显耀。在孔子看来,人心不古,当今人的精神层面上有浅陋之处。《里仁篇第四》,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未可知也。”不担心没有地位,只担心凭什么有那样的地位;不担心自己不被别人了解,但求未知的学问。此类的话孔子说过不止一遍。这不仅是一种如海阔的胸怀,还是求学的精神。真能做到这点,可去浮躁之气,学问故能更扎实。
学习还要有谦逊的精神。曾子曰:“以能闻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孔子也提出“不耻下问”。这种谦逊的精神再学习的过程里十分常重要的。正所谓“满招损,谦得益”。谦逊并不是一味的收敛锋芒。生活不能缺少激情,也少不了竞争。《八佾篇第三》,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射”居六艺,所以也是学问,而对我们来说就是学习成绩了。君子不避争,但争也有争的风度。
关于学习的重要性,在《阳货篇第十七》中最明显。子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不好学可以毁灭一切美好的东西。谁还会不好学呢?
我不是偶像崇拜者,在我的眼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管是华盛顿、拿破仑,还是秦始皇、毛泽东,只要肯努力,任何人都可以达成一样的成就。所以,我一直在寻找着伟人的脚印。孔子是我寻找的一个。在学习过程中,我也得到过不少的启发。于丹说《论语》是想让人们过上快乐的生活。我不同意这个说法。孔子主张“克己以复礼”,怎么会快乐呢?在我看来,孔子像一个虔诚的苦行僧,赤足徒步化缘。他想得到施舍,但不能因为能得到施舍就说苦行僧是快乐的。当然,孔子化的是“礼”,是个人精神的升华。
孔子的一生是不平坦的,但是他依然乐观达世,终于成就伟名,成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是应该得到当代人的重视。于丹尽管有些地方误读了孔子,但是她把孔子的思想拿到电视前面,这个功劳是不小的。课程到此就结束了,但是,对孔子思想的思考是没有止境的
夫人君无谏臣则失正,士无教友则失德。狂马不释其策,操弓不返于檠。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毁人恶士,且近于刑是原文中比喻说理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