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判断句例句
① 判断文言文句式
判断句抄、省略句
这句话应袭该译为:(某某人)果然是个超过平凡人的英雄,都是平生所学的东西。
1、译出“是”就是判断句。
2、省略句省略成分。
3、被动句:见——于,为——所两式
4、宾语前置:疑问句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如:何厌之有?
否定句,有否定副词,代词做宾语前置,如:忌不自信。
5、定语后置:之,之——者,者,而——者,四种形式。
6、状语后置:于——,以——,两种形式。
以上是简便的记忆方法,不烦琐,以后在学习过程中慢慢体会吧。
一、判断句的定义:
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理解判断句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 动词谓语句不是判断句
尤其是用“为”构成的句子有时与判断句十分相似.例如: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夫执舆者为谁?”
这两句中的“为”似乎都可以译成“是”,因此有人把这样的句子理解成判断句.这是一种误解.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汉语里,“为”是一个意义十分广泛的及物动词,对它的解释应该根据文意而定.用“为”的句子属于叙述句.有些意思上很像是判断句的“为”字句,如上面所列例句,其实都还是叙述句.
2、 语义上不表示判断的句子不是判断句
例如下面的文句: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蟹六跪而二螯.”
这两句都是名词充当谓语的句子.但是很显然,这两句的意思并不表示判断,而是进行描写.因此尽管它们是名词谓语句,但却不是判断句.
二、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特点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和现代汉语 不同,一般不用系词“是”,而是用名词性谓语直接表示判断.在句子的末尾,常常可以加上语气词“也”加强判断句的肯定确认语气.
例如:
“南冥者,天池也.”
“是社稷之臣也.”
后句的“是”是句子的主语,而不是判断词.
“是”在古代汉语里本是一个指示代词,它的基本意思是“此”(这).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语、谓语、定语等.
“是”充当主语的如上句.
“是”充当谓语的如:
“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是”的意思是“认为……是对的”,即认为汲黯的意见是对的.
“是”充当定语的如:
“是岁,元和四年也.”
作为系词的“是”,是后来发展而成的.判断“是”成为系词的标准是,在“是”的前面另有名词性(或代词)成分存在.
“此是何种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这是战国时期的用例.
“是是帚彗,有内兵,年大孰.”(《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这是汉代的用例.
很显然,这两句的“是”已经成为系词.
三、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
构成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条件是名词性词语直接充当谓语.并且,可以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加强判断语气.还可以在主语后面用代词“者”复指主语.这样,根据用不用“者”、“也”的各种情况来看,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共有四种基本形式.
1、 主语,谓语+“也”.(“制,岩邑也.”)
2、 主语+“者”,谓语+“也”.(“兵者,凶器也.”)
3、 主语+“者”,谓语.(“兵者,凶器.”)
4、 主语,谓语.(“兵,凶器.”)
在判断句的主谓语之间还经常出现副词充当状语.例如,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否定判断例如:“身非草木”;“是非君子之言也”.这里的“非”虽然可以译作“不是”,但它的词性为副词,而不是系词.
又如用语气副词“则”、“即”、“诚”、“乃”等加强判断语气,用范围副词“皆”表示判断的范围等,也是判断句常见的情况.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梁父即楚将项燕.”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吾乃梁人也.”
“是皆秦之罪也.”
有个别带动词“为”的句子也表判断,如:“余为伯儵”
四、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1、 表示类属关系.
“滕,小国也.”
2、 表示等同关系.
“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
3、 表示比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4、 表示主语同谓语之间有某种逻辑关系.
“夫战,勇气也.”“曹公,豺虎也.”
5、 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③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多少种类型
“者也”句式制
南冥者 ,天池也 。“皆”“乃”句式
吾乃常山赵子龙。“为”“是”句式
余为伯儵。
“非”“否”“莫”否定判断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
语意判断句
刘备天下枭雄。
在判断句的主谓语之间还经常出现副词充当状语。例如,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否定判断例如:“身非草木”;“是非君子之言也”。这里的“非”虽然可以译作“不是”,但它的词性为副词,而不是系词。
又如用语气副词“则”、“即”、“诚”、“乃”等加强判断语气,用范围副词“皆”表示判断的范围等,也是判断句常见的情况。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梁父即楚将项燕。”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吾乃梁人也。”
“是皆秦之罪也。”
有个别带动词“为”的句子也表判断,如:“余为伯儵”
④ 文言文中的各种句式及例句
文言文的句式
一、判断句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用“是”作谓语,连接前后的名词、代词以及相应的短语进行判断,形式简捷单一;可是古汉语中的判断句的形式就比较多,有助词判断句、副词判断句、词序判断句以及动词判断句等。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一)助词判断句
这类判断句就是所谓的“‘者’‘也’判断句”,实际上它是用词序来表判断的,助词“者”“也”只是用来表停顿和语气的,我们也可以把“者”“也”看作是这类判断句的标志。
1、前“者”后“也”句。“……者,……也。”
主语后面用“者”表提顿,谓语后面用“也”表判断语气。这是古汉语判断句的最基本格式,后面介绍的三种形式,都是这种句式的变形。翻译时在主谓之间加“是”。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个句子的主语谓语都是名词。译为: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谋攻》)
这个句子的主语是数词。译为:这五点是预测胜利的方法。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主谓短语加“者”作主语,判断原因或解释情况。译为:强大的秦国不敢出兵侵略赵国的原因,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啊。
2、有“者”无“也”句。“……者, ……”
主语后加“者”,谓语后无“也”。如:
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记•魏其武侯列传》)
主语是名词充当的。译为:天下是高祖的天下。
至如信者,国仕无双。(《史记•淮阴侯列传》)
主语是动宾短语充当的。译为:至于像韩信,是国家独一无二的人才。
3、无“者”有“也”句。“……,……也。”
主语后“者”省去,谓语后用“也”煞尾。主语一般是名词、代词、动词,谓语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翻译时主谓间加“是”。如: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译为:打仗,靠的是勇气啊。
我,子瑜友也。(《赤壁之战》)译为:我是子瑜的朋友。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和氏璧是天下所公认的宝贝。
此谋攻之法也。(《谋攻》)译为:这是用谋略攻取的方法。
4、“者”“也”在后句。“……,……者也。”
主语后的“者”,移到谓语后和“也”连用,加强了语气。翻译时主谓间加“是”。如: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晏子春秋》)译为:晏子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城北的徐公是齐国最漂亮的人。
(二)副词判断句
主要有副词“乃”“即”“则”“诚”“本”“非”等等。实际上这类判断句仍旧用词序来表示判断的,这些副词只是起了强调作用或否定作用。我们也可以把这些副词看作是这些判断句的一个标志。
1、“乃”字判断句
用副词“乃”放在主谓之间,强调肯定性判断。翻译时把“乃”换为“是”。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史记•陈涉世家》)译为:应该被拥立为皇帝的是公子扶苏。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译为:如果事情不成功,这是天意啊。
2、“即”字判断句
“即”是副词,放在主谓之间,表示肯定判断,译为“就是”。如: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译为:项羽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大将项燕。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记》)译为:就是现在一个挨一个地在墓中的这五个人。
3、“则”字判断句
用“则”这个副词,放在主谓之间,加强肯定判断。译为“就是”。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译为:这就是岳阳楼的宏大景观啊。
此则余之罪也。译为:这就是我的罪过呀。
4、“诚”字判断句
用“诚”这个副词,放在主谓之间,强调肯定判断。译为“确实是”。如: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译为:这确实是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我确实知道不如徐公漂亮。
5、“本”字判断句
用“本”放在主谓之间,表示追本求原的判断。译为“本来是”。如:
臣本布衣。(《出师表》) 译为:我本来是一个平民百姓。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琵琶行》) 译为:问她是什么地方的人,她回答说她本是长安的歌女。
6、“非”字判断句
用“非”放在主谓之间,否定谓语,形成一个否定判断句。译为“不是”。如: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译为: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此物固非西产。(《促织》)译为:蟋蟀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的出产。
此外,副词“固”“皆”“亦”有时也用于判断句中帮助判断,我们可以从上下文的关系中来判断。
(三)动词判断句
1、“为”字判断句
“为”,动词,一般用在不以“也”字煞尾的判断句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译为:如今人家正好是刀和案板,我们是鱼和肉,还告辞什么呢?
此为何若人?(《公输》)译为:这是怎么样的人?
2、“是”字判断句
“是”,在古汉语中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动词很少见,仅在接近当时口语的文学作品中出现,汉魏以后渐多。如:
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吴)巨是凡人。(《赤壁之战》)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辞》)
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翩翩两骑来是谁?(《卖炭翁》)
自言本是京城女。(《琵琶行》)
二、被动句
被动句的最大特点是,它的主语是受事。即谓语动词所发出的动作行为要涉及到主语,要落实到主语的头上,主语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如:球被我打。“球”这个主语承受了谓语“打”的动作。)这个特点和现代汉语是完全相同的,只不过古汉语被动句的形式要多得多。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一)“见”“于”被动句。
1、见+动+于+施动者。
这是“见”“于”被动句的基本格式。“见”,助词,用在动词谓语前;“于”介词,用在动词谓语后引出施动者,和施动者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翻译时一般要挪到动词谓语前。如: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我确实担心被您欺骗而辜负了赵国。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译为:我常常被内行的人耻笑。
2、见+动。
“见”,助词,用在动词前表被动。这是“见”“于”被动句基本格式的一种变形。如: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众人都醉了惟独我醒着,因此被流放。
3、动+于+施动者。
“于”介词,用在动词谓语后引出施动者,和施动者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翻译时一般要挪到动词谓语前作状语。这是“见”“于”被动句基本的另一种变形。如: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译为:劳心的人统治别人,劳力的人被别人统治。
外欺于张仪,内惑于郑袖。(《屈原》译为:在外被张仪欺骗,在内被郑袖迷惑。
4、受+动+于+施动者
也是“见”“于”被动句基本格式的一种变形,只是用“受”替换了“见”,其它未变。如: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译为:我不能拿整个吴国的土地,上十万的军队,被人控制。
(二)“为”“所”被动句
1、为+施动者+所+动
这是“为”“所”被动句基本格式,“为”是介词,引出施动者,“所”是助词,用在动词谓语前,翻译时“为”翻译为“被”,“所”删去不译。如:
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译为: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
汝等怯懦,为蛇所食。(《搜身记•李寄》)译为:你们这些人怯懦软弱,被蛇吃掉。
2、为+所+动
这是“为”“所”被动句基本格式一种变形,“为”“所”连用,并不引出施动者。如: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译为:你们都将被俘虏。
官军加讨,屡为所败。(《旧唐书•黄巢传》)译为:官军讨伐他们,但多次被打败。
3、为+施动者+动
这是“为”“所”被动句基本格式另一种变形,“为”是介词,引出施动者,用在动词谓语前,翻译时“为”翻译为“被”。如: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列传》)译为:他自己客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
4、为+动
这是“为”“所”被动句基本格式又一种变形,“为”是介词,直接用在动词谓语前,翻译时“为”翻译为“被”。如: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译为:情节重大的被杀掉,情节轻微的被怀疑。
(三)被字被动句
被字被动句先秦时比较少见,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现代汉语被字句的主要形式。
1、被+动
“被”是介词,直接用在动词谓语前,不引出施动者,用法和现代汉语相同。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译为:诚信却被怀疑,忠诚反被诽谤,能不怨愤吗?
2、被+动+于+施动者
“被”是介词,用在动词谓语前;“于”也是介词,用在动词谓语后引出施动者,和施动者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翻译时一般要挪到动词谓语前。如:
燕以万乘之势被围于赵。(《战国策•齐策》)译为:燕国凭着万辆战车的实力,却被赵国围困。
(四)意合被动句
这类被动句不借助任何表被动的介词,完全以主动句的形式表达被动句的内容,我们只能通过“主语是受事”这一被动句的特点来判断它。翻译时加“被”就行了。如: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史记•屈原列传》)“屈原”这个主语承受了谓语“放逐”这个动作,主语是受事。所以这个句子是被动句。全句译为:屈原被放逐,才写出了《离骚》。
帝感其诚。(《愚公移山》)主语“帝”可以发出“感”这个动作,但我们往后分析一下,“其诚”这个宾语不是“感”支配的对象,而是“感”的施动者,由此可见,主语“帝”是受动者,即主语是受事。所以,这个句子是被动句。译为:天帝被他的诚意所感动。
三、变式句
变式句就是倒装句,现在讲一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倒装句,常见的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后置等等。
(一)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就是把动词的宾语提到动词之前或把介词的宾语提到介词之前的一种句式。有以下四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前置。如: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本句有否定否词“不”,说明它是否定句,代词“我”是宾语,两个条件都符合,那么代词宾语“我”就提到了动词谓语“与”前。译为:时间一天
天地流逝,再也不会有更多的光阴给我。
诸侯之礼,我未之学也。(《孟子•滕文公上》)译为:诸侯的礼仪,我没有学过它。
世溷浊而莫余知也,吾方高驰而不顾。(《涉江》)译为:社会一片混浊,没有人了解我啊,我将昂首阔步,不予理睬。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礼记•大学》)译为:所说的让一个人思想诚实,就是不欺骗自己。
2、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前置。如:
这条规则是比较严格的,在古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或介词的宾语一般都要前置。如:
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这个句子是疑问句,疑问代词“安”提到了动词“在”之前,常式句应是“在安”,这个句子却变成了“安在”。译为:项王问:“沛公在哪里?”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何操”即“操何”。译为:大王来带了什么礼物?
吾谁敢怨?(《左传•昭公二十年》)“谁敢怨”即“敢怨谁”。译为:我敢怨恨谁呢?
子归,何以报我?(《左传•成公三年》)“何以”应是“以何”。这个句子是介词“以”的宾语“何”前置了。译为:您回去后,用什么报答我?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谁与”应是“与谁”。这个句子也是介词“与”的宾语“谁”前置了。译为: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是同道呢?
3、助词“之”或“是”提宾。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何罪之有”即“有何罪”。“之”,助词,放在动词“有”前作提宾标志,把宾语“何罪”提到动词“有”之前。译为:宋国有什么罪过?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句读之不知”即“不知句读”,“之”助词,将宾语“句读”提到动词“知”之前。“惑之不解”同样。译为:不懂得文章的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孟子•滕文公下》)“戎狄是膺”即“膺戎狄”,“荆舒是惩”即“惩荆舒”。译为:攻击戎狄,惩罚荆舒。
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将罚颛臾》)“尔是过”即“过尔”。“过”,责备。译为:求呀!恐怕该责备你吧?
另外,用“之”“是”提宾后,又常常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副词“唯”,以强调语气,构成“唯……是(之)……”的格式。翻译时调顺语序,“是(之)”不译,“唯”译为“只”,有时也可不译。如:
唯陈言之务去。(韩愈《樊绍述墓志铭》)译为:只务必去掉陈言。
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译为:只看我的马头。
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求贤令》)译为:只推荐有才能的人,我得到他们并且重用他们。
有时,“之”提宾时,在“之”和动词之间加上一个“为”字。如:
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孟子•尽心上》)译为:聪明的人没有不应该知道的,但要急于知道当前最重要的事。
4、其它
有时,为了强调宾语或诗歌中音韵的需要,也把宾语前置。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一言以蔽之”即“以一言蔽之”。译为:《诗经》有三百首,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叫做“思想上不邪恶”。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史记•项羽本纪》)“一以当十”即“以一当十”。译为:楚国的战士没有不用一个人抵挡十个敌人的。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念奴娇•赤壁怀古》)“多情应笑我”即“应笑我多情”。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即“无觅英雄”。
(二)定语后置句
古汉语中的定语一般放在中心词之前,但有时为了强调或行文的需要而把强调的定语或较长的定语移到中心词之后,这种情况就叫定语后置。定语后置也有一定的格式。
1、“之”“者”后置句。“中心词+之+定语+者”
这是定语后置句的主要格式。“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者”放在定语的后面。翻译时要调过来。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石之铿然有声者”即“铿然有声之石头”。译为: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这样。
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冯婉贞》)“少年之精技击者”即“精技击之少年”。译为:于是召集谢庄的精通武术的年青人。
2、“之”字后置句。“中心词+之+定语”
借助“之”,把定语移到中心词之后,以起强调作用。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爪牙之利”即“利爪牙”,“筋骨之强”即“强筋骨”。译为:蚯蚓没有锐利的爪牙,也没有强壮的筋骨。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惠之百亩。(屈原《离骚》)“兰之九畹”即“九畹兰”,“惠之百亩”即“百亩惠”。译为:我已经培育了九畹兰花啊,又栽种了百亩惠草。
3、“者”字后置句。“中心词+定语+者”
定语带上“者”,直接放在中心词之后。如: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孟子•离妻上》)“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即“有一妻一妾而处室人”。译为:齐国有一个与妻妾同住一室的人。
亦雁荡具体而微者。(《梦溪笔谈•雁荡山》)“雁荡具体而微”即“具体而微雁荡”。译为:也是形体完备而微小的雁荡山。
4、“而”“者”后置句。“中心词+而+定语+者”
“而”是定语后置的标志,“者”放在定语的后面。翻译时要调过来。如:
有一言而可终身行之者乎?(《论语•卫灵公》)“一言而可终身行之者”即“可终身行之之一言”。译为:有可以终身实行的一句话吗?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穷民而无告者”即“无告之穷民”。译为:这四种人,是天下走投无路而又无依无靠的老百姓。
(三)介宾后置句
从严格意义上讲,介宾后置并不是变式句,只不过是古人习惯用介宾短语作补语,而今人喜欢用它作状语罢了。因此,翻译时,我们把古人的介宾短语补语挪到状语位置就行了。如:
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拘于时”即“于时拘”,“学于余”即“于余学”,介宾短语补语调到状语的位置。译为:李家的孩子蟠……不[受时俗]约束,[向我]学习。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取之于蓝”即“于蓝取之”,“青于蓝”即“于蓝青”。译为:靛青,[从蓝草中]取得,却[比蓼蓝]更深。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树之以桑”即“以桑树之”。译为:五亩住宅大的土地,[把桑树]种在上面。
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申之以孝悌之义”即“以孝悌之义申之”,“负戴于道路”即“于道路负戴”。译为:[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
(四)主谓倒装句
这类句子和现代汉语相同,一般在感叹句、疑问句中出现,翻译时仍保留倒装语序,不调整。如:
贤哉,回也!(《论语•雍也》)谓语是“贤”,主语是“回”,把谓语提到了主语前,强调
谓语。译为:多么高尚啊,颜回!
谁欤,哭者?(《苛政猛于虎》)译为:谁呢,哭的人?
四、省略句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只要不发生歧义,就可以省去句子的某些成分。这些省去了某些成分的句子就叫省略句。
古汉语省略句的省略方式和现代汉语相同,都是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但省略的成分却要广得多,如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兼语省略、介词省略、分句省略等等。
(一)主语省略
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之”不能作主语,当需要第三人称作主语时,或重复前句名词,或干脆省略,所以古汉语中主语省略就比较多。
1、承前省。如:
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是承前主省主。译为:病发生在皮肤,是汤熨所能治好的;(病)发生在肌肉;用针砭就能治好;(病)发生在肠胃,可以用火剂汤药来治疗。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是承前宾省主。译为:永州的野外出产怪蛇,(蛇)身黑色的底子上有着白色的花纹。
2、蒙后省。如: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蒙后主省主。译为:(您)估计我到了咱们军营中,您再进去。
3、对话省。如:
蔺相如固止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廉颇蔺相如列传》)由于是对话环境,对话的主语都省略了,甚至连对话内容里的主语也省略了。译为:蔺相如坚决制止住他们,(蔺相如)说:“你们比一下廉将军和秦王,谁厉害?”(舍人们)说:“(廉将军)不如秦王。”
(二)谓语省略
一般情况下,谓语省略较少,但古汉语时有所见。译时一般要补出。
1、承前省。如: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承前谓省谓。译为:陈胜封自己为将军(封)吴广为都尉。
2、蒙后省。如: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蒙后谓省谓。译为:杀人(唯恐)不能杀尽,处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
3、对话省。如:
齐威王欲将孙膑,孙膑谢曰:“刑余之人不可()。”(《孙膑》)对话环境中省略谓语“将”。译为:齐威王想拜孙膑为主将,孙膑推辞说:“我是受过膑刑的人,不能(担任主将)。”
(三)宾语省略
1、动词的宾语的省略
动词宾语的省略,一般都是承前省,省略的往往都是多次“之”。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叶公好龙》)承前宾省宾。译为:叶公看见它,连忙躲开(它)逃走。
如果动词后已有介宾短语作补语,它的宾语(代词)也往往省略。如: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译为:孙权起身上厕所,鲁肃追(他)到檐下。
否定句中,代词作的宾语也常省略。
如: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指南录〉后序》)译为:在扬州城下,进退不由(自己)。
2、介词的宾语的省略
介词“以”“与”“为”等之后的代词宾语常常被省略。(“于”后的不省。)如: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孙膑》)译为:齐国的使者把(他)当作奇才,秘密的用车子载着,同(他)一起到齐国。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在这种情况下,秦王很不高兴,给(赵王)敲了一下缶。
(四)兼语省略
在兼语句中,使令动词“使”“令”等后的代词兼语常常省略。如: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译为:扶苏因为多次劝谏的缘故,皇上就派(他)到边境去带兵打仗。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译为:就邀请(渔人)到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来招待他。
(五)介词省略
现代汉语的介词一般不省略,但古汉语的“以”“于”在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时,常被省略,如果同时有宾语,更易于被省略。
1、介词“于”的省略。如: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于咸阳”作“聚”的补语,同时有宾语“之”,因此,介词“于”省略。译为:收没天下的武器,把这些武器集中(到)咸阳。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现在我到了,大王(在)偏殿接见我。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译为:屈原来到江滨,披散着头发(在)湖边,一边走着一边吟诗。
2、介词“以”的省略。如: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战国策•燕策》)译为:死马尚且(用)五百金买它,何况是活马呢?
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促织》)译为:又(用)鸡试验斗蟋蟀,果真像成名说的。
(六)分句的省略
古汉语中,有时也出现分句省略的情况,要通过上下文来分辨,翻译时要补出来。如:
哗然而骇者,( ),虽鸡狗不得宁焉。(《捕蛇者说》)译为:吓得乱叫乱嚷的,(不仅是人),即使是猪狗也不得安宁呀。
项伯杀人,( ),臣活之。(《鸿门宴》)译为:项伯杀了一个人,(按律当斩),我救活了他。
五、比较句
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人或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下叫比较,这样的句子就叫比较句。
比较句由比较的前项——比较者、比较的后项——参照系、比较动词——比、于、视、比较的标准这四部分组成。
————————
贴吧原帖中还有些练习。
⑤ 高中文言文句式, 例句.、、
一、判断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汝是大家子
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梁将即楚将项燕。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且相如素贱人。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予本非文人画士。 二、被动句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不能容于远近。” (张溥《五人墓碑记》“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三、省略句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倒置
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译文:“你太不聪明了”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译文:“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时人莫之许(《隆中对》) 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 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译文:“张良问公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问女何所思?(《木兰辞》) 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王见之曰:“牛何之?” (《晏子使楚》)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何伤乎? (《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妨碍什么呢(有什么妨碍呢)?”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译文:“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吾谁敢怨?(《捕蛇者说》) 译文:“我敢埋怨谁呢?”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 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蟹龙说赵太后》)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 译文:“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余是以记之 (《游褒禅山记》) 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一言以蔽之 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 译文: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的作战的。成语有:夜以继日
⑥ 怎样辨别文言文中的判断句请说明。
一、判断句的定义:
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理解判断句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 动词谓语句不是判断句
尤其是用“为”构成的句子有时与判断句十分相似。例如: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夫执舆者为谁?”
这两句中的“为”似乎都可以译成“是”,因此有人把这样的句子理解成判断句。这是一种误解。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汉语里,“为”是一个意义十分广泛的及物动词,对它的解释应该根据文意而定。用“为”的句子属于叙述句。有些意思上很像是判断句的“为”字句,如上面所列例句,其实都还是叙述句。
2、 语义上不表示判断的句子不是判断句
例如下面的文句: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蟹六跪而二螯。”
这两句都是名词充当谓语的句子。但是很显然,这两句的意思并不表示判断,而是进行描写。因此尽管它们是名词谓语句,但却不是判断句。
二、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特点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和现代汉语 不同,一般不用系词“是”,而是用名词性谓语直接表示判断。在句子的末尾,常常可以加上语气词“也”加强判断句的肯定确认语气。
例如:
“南冥者,天池也。”
“是社稷之臣也。”
后句的“是”是句子的主语,而不是判断词。
“是”在古代汉语里本是一个指示代词,它的基本意思是“此”(这)。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语、谓语、定语等。
“是”充当主语的如上句。
“是”充当谓语的如:
“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是”的意思是“认为……是对的”,即认为汲黯的意见是对的。
“是”充当定语的如:
“是岁,元和四年也。”
作为系词的“是”,是后来发展而成的。判断“是”成为系词的标准是,在“是”的前面另有名词性(或代词)成分存在。
“此是何种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这是战国时期的用例。
“是是帚彗,有内兵,年大孰。”(《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这是汉代的用例。
很显然,这两句的“是”已经成为系词。
三、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
构成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条件是名词性词语直接充当谓语。并且,可以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加强判断语气。还可以在主语后面用代词“者”复指主语。 这样,根据用不用“者”、“也”的各种情况来看,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共有四种基本形式。
1、 主语,谓语+“也”。(“制,岩邑也。”)
2、 主语+“者”,谓语+“也”。(“兵者,凶器也。”)
3、 主语+“者”,谓语。(“兵者,凶器。”)
4、 主语,谓语。(“兵,凶器。”)
在判断句的主谓语之间还经常出现副词充当状语。例如,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否定判断例如:“身非草木”;“是非君子之言也”。这里的“非”虽然可以译作“不是”,但它的词性为副词,而不是系词。
又如用语气副词“则”、“即”、“诚”、“乃”等加强判断语气,用范围副词“皆”表示判断的范围等,也是判断句常见的情况。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梁父即楚将项燕。”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吾乃梁人也。”
“是皆秦之罪也。”
有个别带动词“为”的句子也表判断,如:“余为伯儵”
四、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1、 表示类属关系。
“滕,小国也。”
2、 表示等同关系。
“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
3、 表示比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4、 表示主语同谓语之间有某种逻辑关系。
“夫战,勇气也。”“曹公,豺虎也。”
5、 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⑦ 文言文判断句详细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有: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④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⑤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⑦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⑧此三者,吾遗恨也。
⑨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⑩斯用兵之效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④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⑥非死,则徙尔。
⑦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⑧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⑨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⑩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有: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4、语义上主谓直接判断:
①刘备天下枭雄。
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⑧ 在文言文中,怎么判断句子是判断句
……者……也
此乃……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第一、“......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
“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陈胜是阳城人。
第二、“......,......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第三、“......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第五、“......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第六、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第七、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廉颇蔺相如列传》)
“翩翩两骑来是谁?”(《卖炭翁》)
第八、用动词“为”“是”表判断。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是,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
第九、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⑨ 文言文中判断句的翻译或讲解
一、……者,……也。
这是古汉语里最典型的判断句式,它相当于现代汉语“……是……”。如: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2.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苏轼《石钟山记》)
——那噌吰的声音,象是周景王的无射钟发出的钟声啊。
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司马迁《鸿门宴》)
——楚的左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教师是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5.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现在叫做慧空禅院的地方,就是慧褒和尚的房舍和坟墓了。
6.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现在念“华”字念成“华实”的“华”,大概是读音读错了。
二、……,……也。
主语后面不用“者”,只在谓语后面用“也”来表示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如: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官传记》)
——忧虑操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2、此世所以不传也。(苏轼《石钟山记》)
——这就是(石钟的真像在社会上)不能流传的原因了。
3.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苏洵《六国论》)
——所以燕虽然是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武力抵抗的成效啊。
4.和氏璧,天下所供传宝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和氏璧是天下共知的宝物。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君子不是本性和一般人不同,只是善于利用外啊也。
6.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杜牧《阿房宫赋》)
——一个人的心,也是千万人的心啊。
三、……者,……。
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 “者”表示停顿,在谓语不用“也”,也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不过,这种句式比少。如:
1.粟者,民之所种。(晁错《论贵粟疏》)
——粮食是老百姓种的。
2.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同游的四个人,就是庐山陵的萧圭,字君玉;长乐的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
四、……,……者也。
在谓语后面“者也”连用,也相当于“……是……”。如:
1.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司马迁《鸿门宴》)
——他是沛公车旁任警卫的樊哙。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城北的徐公是最美丽的人。
3.晏子,齐之习辞者也。(《晏子•晏子使楚》)
——晏子是齐国最善于辞令的人。
这种句式,有时前面也用“者”。如:
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那些孩子的老师,只是教他们念书,学习书上的句读,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和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
⑩ 文言文判断句
亦
yì
〔副〕
(1) 也;也是 [also]
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也不过是摘了帽子,光着脚回,把头往地上撞罢了。答抢,撞。)——《战国策·魏策》
亦盛矣哉。(也真是盛大隆重的事啊!)——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亦以明死生之大。(也就是为了用它表明死生的重大意义。以,用,后面省略了宾语“之”)。——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攻一时,敌退,三保亦自喜。——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亦许(也许);亦然(也是这样)
素:
一向,向来。古文中常后跟事实表肯定。
“单于素闻广贤”
“且相如素贱人”
“匈奴素闻郅都节”
“延年素轻霸为人”
“汤数行丞相事,知此三长史素贵,常凌折之。”
即:就是。
例句:
那就是说,那就是 [that is;namely]
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左传·襄公八年》
梁父即 楚将 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即此爱汝。——清· 林觉民《与妻书》
即如忠烈遗骸。——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身外即战场。——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