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对话
『壹』 有什么对话的短古文
1.两小儿辩日
原文: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同“智”)乎?”
(1)辩斗:辩论,争论。
(2)故:原因,缘故。
(3)以:以为,认为。
(4)去:离。
(5)日中:中午。
(6)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7)及:到了。
(8)则:就。
(9)盂: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
(10)为:是。
(11)沧沧凉凉:阴阴冷冷,天气凉爽的样子。
(12)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意思是天气很热。
(13)决:裁决,判断。
(14)孰:谁,哪个。
(15)汝:你。
译文: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第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儿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
第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定他们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2.瞳子何必在大
原文:嵇中散语赵景真①:“卿瞳子白黑分明,有白起之风②,恨量小狭③。” 赵云
:“尺表能审玑衡之度④,寸管能测往复之气⑤。何必在大,但问识如何耳⑥。”
①稽中散:嵇康,嵇康曾任中散大夫。赵景真:赵至,字景真,曾随嵇康学习,
有才气。
②白起:战国时秦大将。
③恨:遗憾。小:稍微。
④表:古代测量太阳影子来计算时间的标竿。玑衡:古代观测天象的仪器。
⑤管:古代校正乐律的工具。
⑥识:才智。
译文:稽中散(嵇康)对赵景真说:“你的眼睛黑白分明,有大将白起的风采,遗憾的是器量狭窄啊。”“赵景真说:“尺长的标杆可以测定太阳运行的精确度,寸长的竹管可以测定音乐的高低。何必要大呢,只看才智如何就可以了。”
『贰』 古人在平时的交流对话中说的是文言文吗
文言指在“五四”之前通行的以古汉语为规范的汉语书面语。很明显,文言是别于白话的古汉语书面语。这里强调的是书面语,只用于写作,不用于口语交流。
中国古代自文字产生,“书面语”就自成一套系统。在古人的生活中,阅读,是文言文,说话,是口语与方言。古人的口语(白话)另成系统,与文言不尽相同,倒和我们今天所通行的口语有相似之处。
文言文的最大特点,是异常简洁,概括力非常强;缺点是表达上容易概念化,不容易写出丰富的层次和细腻饱满的细节。所以古书长于约略记事,而十分缺乏场景及人物心理的详细描写,更没有出现像《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那样的史学巨著,古书读来,并不那么够味。明清时期,小说创作主要使用白话文,才在艺术上达到新的高峰,如果沿用文言,那就很难了,而且不大会出现长篇小说。
但由于文言简洁,规范性强,是一种易于推广的标准化文字,这对于我们这个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的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与维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中国方言太多了,俗话说“三里不同音”,然而不论走到哪里,文字都是相同的,大家读的书是一样的,而且这些书一读几千年,先秦时人写的书,明清时代的人照样认得,这是异常神奇的!而中国统一的共同文化及心理基础,由此而形成。
例如《孔雀东南飞》是南北朝广泛传颂的民歌,因此其中的语言也就和当时的口语极为接近,请看第一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句比较浅显,虽和今天的口语虽有差异,但不大。这就能反映出但是口语的特点。
另外,四大名著除了《红楼梦》之外,其它三部都是在民间故事或说书艺人说书的基础上创作的,其语言特点也带有一定的口语性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半文半白”。
五四之后直接用口语进行创作,其书面语与口语是基本保持一致,所以我们可以从今天,或者是解放前的书面语去判断我国近现代的口语和我们今天的口语是相近的。
举一个误解的例子,好比“朕”。不少人会说,朕当然是口语,皇帝都是自称为“朕”的,其实,“朕”是书面语,而且是历史非常悠久的文言。这个词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最先用于一般人,从秦始皇起,才为皇帝的专用词——是书面的专用词。
好比朝廷发诏令,都是以皇帝的名义发布,通篇文言,怎么可以夹杂一个口语“我”?皇帝在诏书中就自称“朕”。古代的诏诰敕谕都不是皇帝本人写的,而是由大臣代笔,不过他们需用皇帝的口吻,所以归了包齐,“朕”是皇帝本人和大臣都可以用的字眼,但它只在具有法律地位的朝廷文书中使用。为了凸显皇帝的金口玉言,多数古书在引述皇帝之言时,也用“朕”这个字。
可见古人主要用书面语写作、记事时,给今人造成很大的困惑。
谈诗论道的时候可能会用较文言的话,但平时和人交谈肯定不会。古代文人平时对话虽然用的文辞比较优雅,但也是平常人能听懂的古白话。所谓古白话,也不过是大白话中夹杂一些我们现在看不太懂的几个字词而已。我们看明代的许多圣旨甚至都用的最通俗易懂的白话。
即使是文人,日常使用的语言也不会过于文言化。譬如宋代朱熹,是典型的儒者,平日里和学生们讲话是这样的:
圣人教人,大概只是说孝弟忠信日用常行底话。人能就上面做将去,则心之放者自收,性之昏者自著。如心、性等字,到子思孟子方说得详。
这也不太用翻译,如果非要翻译,就是说“底”是现在的“滴(的)”:
圣人教人,大概只是说孝、弟、忠、信,日用常行滴话。人能就上面做将去,则心放者自收,性之昏者自著。如心、性等字,到子思、孟子,方说得详。
因此古代人日常交流时使用与我们现在的口语相近的语言,只是写文章时才用那些之乎者也的文言文,以示很有学问,区别于普通的、没读过书的老百姓。
『叁』 有对话的文言文是说明文吗
不是的。很多有对话描述的文言文其实是记述文。
例如:两小儿辩日
孔子专东游,见两小儿辩斗,属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肆』 关于对话的现代文言文
老师要我们回家写一
段孔子与老子先生对于
和平的看法的对话。
我很认真地写了可是却没过。
老师给的评价:
“请用文言文对话”
你妹啊
『伍』 文言文《枭与鸠对话》的全文翻译
枭逢鸠,鸠日:[子将安之?]枭日:[我将东徒。]鸠日:[何故?]枭日:[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徒。]鸠日:[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徒,犹恶子之声。]
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说:[你要到那裏去?]猫头鹰说:[我要搬到东面去。].斑鸠说:[为甚麽缘故呢?] 猫头鹰说:[村裏的人都讨厌我叫的声音,为了这个缘故,我要搬到东面去。]斑鸠说:[你要是能改变了叫的声音,那就好了; 要是不能改变叫的声音,就是搬到东面去,人还是讨厌你的声音的。]
《枭逢鸠》又名《枭将东徙》,是一则动物寓言。“枭”即猫头鹰,是传说中的一种不吉祥的鸟。因其鸣声多在夜半时分,而且叫声凄厉,故而不受人们喜欢。枭意识到这一点于是决定搬家。可是斑鸠告诉它:除非它改变自己的叫声,也就是改变它们的生活习性,否则不管搬到哪里,都不会受到别人的欢迎。
【说明】这则寓言故事告诫人们,对待自己的重大缺点和某些重大问题,要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不能像猫头鹰搬家那样,就事论事,回避矛盾,这样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陆』 有趣的古文对话
《世说新语》,对白都是机智诙谐的,应该是你想要的。
举一则给你吧:
晋明帝年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宴群僚,又问之。对曰:“日近。”元帝失色,曰:“何故异昨日之言邪?”对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柒』 文言文对话,很搞笑
卖
糕
有叫卖糕者,声甚哑,人问其故,曰:“我饿耳。”又问:“既饿,何不食糕?”
曰:“是馊的。”(两曰皆低声而说)
——(明)浮白主人辑《笑林》
『捌』 古代人平时说话都是文言文吗
中国古人是很聪明的,为了让文化不流失,所以写文章的时候用文言文做记内录,不管你口头怎么说话记录容的都是文言文,这样免去了很多麻烦,不会因为文化的变迁而导致记录发生变化。还有关于唐以前或者再以前他们说话是否是只说文言文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不必深究,因为我们只有记载,也穿越不回去,或者说穿越回去了也回不来,而且中国的古代很少词汇量,都是单字为主,好多白话文其实来源于日本,还有好多词来源于佛经等等,中国文化包容性很大。但是文言文,是祖宗的笔记却不是说话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