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
A. 小学四年级科学小实验题
热传递必须有温度差,当水一起达到100摄氏度,就不再热传递,而水沸腾必须不断加热,故不会沸腾,换成沸点高的就不一样了。
2.不会,你知道大气压吗,这就是大气压的厉害。
3,在阴凉环境下即可
第一单元 天气
1 我们关心天气 我们关心天气 天气符号卡片、记录本、笔等 分组
2 天气日历 天气日历 温度计和记录温度的纸、笔等 分组
3 温度与气温 温度与气温 温度填充图、温度计等 分组
4 风向和风速 风向和风速 吸管、硬纸板、橡皮、铅笔等 分组
5 降水量的测量 降水量的测量 塑料杯、刻度尺、透明胶带 分组
6 云的观测 云的观测 硬纸板制成的圆面、白纸等 分组
7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表等 分组
第二单元 溶解
1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烧杯、食盐、面粉、沙等 演示 分组
2 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烧杯、高锰酸钾、钥勺等
3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烧杯、油、醋、酒精等 演示 分组
4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烧杯、食盐、小苏打等 分组
5 溶解的快与慢 溶解的快与慢 烧杯、冷热水、盐、方糖等 分组
6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烧杯、食盐、搅棒、钥勺等 分组
7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烧杯、盐水、蒸发皿、酒精灯 演示 分组
第三单元 声音
1 听听声音 听听声音 各种物品、乐器等 分组
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锣鼓、钢尺、皮筋等 分组
3 声音的变化 声音的变化 音叉、水槽、水等 分组
4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钢尺或塑料尺、硬皮书等 分组
5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大鼓、“听诊器”、水槽等 分组
6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玻璃钟罩、闹钟、抽气枪 分组
7 保护我们的听力 保护我们的听力 易拉罐、黄豆、棉花、毛巾等 分组
第四单元 我们的身体
1 身体的结构 身体的结构 观察记录单、气泡图等 分组
2 骨骼、关节和肌肉 骨骼、关节和肌肉 重物、记录纸等 分组
3 跳动起来会怎样(一) 跳动起来会怎样(一) 记录、塑料口袋、粗吸管等 分组
4 跳动起来会怎样(二) 跳动起来会怎样(二) 水盆、水、洗耳球、塑料管等 分组
5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牙齿的分布图、结构图等 分组
6 口腔里的变化 口腔里的变化 牙齿的分布图、结构图等 分组
7 呵护我们的身体 呵护我们的身体 画图纸张若干、笔等 分组
C.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面包发霉》的实验答案
物品在空气中保留可以腐烂
D. 洪洞县实验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高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操作(教科版)
1.体验静电现象(P2)
实验目的:让学生亲身体验静电现象
实验原理 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实验器材:塑料梳子或笔、碎纸屑
操作步骤:1、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碎纸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再一次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
生。
实验结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2实验名称 ;不一样的电荷
实验目的 :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 实验器材 :气球、羊毛制品、木尺
步 骤 : 将两个充气气球挨着悬挂在约1米长的木尺,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
两个气球相互接触部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实验名称:小灯泡的构造
实验目的 了解小灯泡的构造是怎样的 实验器材 小灯泡
实验步骤 展示小灯泡,让学生看清灯泡的构成
实验结论 小灯泡是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构成的
4让小灯泡发光(P5)
实验目的: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
实验原理 只有电流通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实验器材:导线1根、电池1节、小电珠1个。 实验步骤:选择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
2、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观察现象。
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接触,观察现象。 4、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小灯泡亮了。
5连接带灯座的电路(P7)
实验目的:连接带灯座的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实验原理 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能点亮一个小灯泡
实验材料: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各1个、导线2根。 实验步骤:组装电路
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
E.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题: 在家做实验。“自动鼓起的气球”. 在一个塑料瓶中倒入4—5勺食用醋,在一
酸碱中和产生气体 气球变涨
F. 小学生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视频雾的形成
雾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的凝结现象。雾的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充沛,二是地面气温低。
雾主要有辐射雾及平流雾两种。
辐射雾的形成,是由于夜间时地面辐射不断散热,使近地面空气逐步冷却,较潮湿的空气很快便降温至露点,形成无数的小水珠悬浮于空气中。辐射雾多出现于晴朗而风力微弱的秋冬晚上或清晨,于日出后一至三小时或风力加强后,雾便会消散。
平流雾的形成,是由于湿暖空气流经较冷的地面或水面,气团底层降温至露点,水汽便凝结于尘粒之上。平流雾一般范围较广,持续时间较长,不分昼夜,以春夏较多。
G. 小学四年级的科学实验谁有啊
★筷子的神力
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著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
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
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
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瓶子赛跑
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
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
操作:
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
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
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
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
讲解:
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创造: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
★带电的报纸
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
1.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3.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
1.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
★ 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开呢?
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
操作:
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搅拌均匀。
3、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汤勺上。
5、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
6、盐巴后粘附在汤勺上。
讲解:
胡椒粉比盐巴早被静电吸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比盐巴轻。
创造:
你能用这种方法将其他混合的原料分离吗?
★带电的气球
思考:两个气球什么情况下会相互吸引,什么情况下会相互排斥?
材料:打好气的气球2个、线绳1根、硬纸板1张
操作:
1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2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
5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讲解:
1一个气球上的电排斥另一个气球上的电。
2两个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创造:你能用其它小实验说明气球带电吗?
★可爱的浮水印
思考:宣纸上漂亮的图案不是画出来的,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材料:脸盆1个、宣纸1—2张、筷子1支、棉花棒1根、墨汁1瓶、水(约半盆)
操作:
1、在脸盆里倒入半盆水,用蘸了墨汁的筷子轻轻碰触水面,即可看到墨汁在水面上
扩展成一个圆形。
2、拿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二、三下。
3、然后轻碰墨汁圆形图案的圆心处,看看有什么现象。
4、把书法用纸轻轻覆盖在水面上,然后缓缓拿起,纸上印出什么图案呢?
讲解:
1、棉花棒碰触时,墨汁会被扩展成一个不规则的圆圈图形。
2、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所涂上的少量油,就会影响水分子互相拉引的力量。
3、水印会呈现不规则的同心圆图形。
创造:
试试其他的方法,改变水面上墨汁的图形。
★分合的水流
思考:多股的水流用手一抹,竟变成一股水流这是为什么呢?
材料:铁罐盒一个、锥子、水
操作:
1、在空的铁罐盒底部用一根钉子在上面钻5个小孔(小孔间隔只在5毫米左右)。
2、将罐内盛满水,水是分成5股从5个小孔中流出的。
3、用大拇指和食指将这些水流捻合在一起。
4、手拿开后,5股水就会合成一股。
5、如果你用手再擦一下罐上的小孔,水就又会重新变成5股。
讲解:
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流进行分、合。
★漂浮的针
思考:针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材料:一碗水、针、*子、液体清洁剂
操作:
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
2、用一个*子,小心地把一根针放到水的表面
2、慢慢地移出*子,针将会浮在水面上
3、向水里滴一滴清洁剂,针就沉下去了
讲解:
1、是水的表面张力支撑住了针,使之不会沉下。表面张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内聚性的连接。这种内聚性的连接是由于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间相互挤压,形成一层薄膜。这层薄膜被称做表面张力,它可以托住原本应该沉下的物体。
2、清洁剂降低了表面张力,针就浮不住了。
说明:针有危险,请家长帮助操作。
实验1 拨动梳子齿产生声音
稀疏的齿产生的声音低,细密的齿产生的声音高,利用纸卷的“喇叭”或一些硬东西可以放大梳子产生的声音。
实验2 利用水杯比较振动与发出声音的不同
为了增强可比性,可以只用一个杯子或瓶子做——指导学生在往杯中加水的过程中,用小木棒敲击杯子的杯口,比较声音的不同。(实验结果——随着杯中水的增多,声音越来越低。提示:为了防止加水的过程中产生气泡,最好用凉开水。)
实验3 利用身边的材料观察共振现象
利用两个水杯,先往一个水杯中加入三分之一的水,用铅笔敲打两个杯子的杯口,观察两个杯子发出的声音是否相同。然后往第二个水杯中慢慢加水(同时敲打两个杯子的杯口),直到两个杯子发出的声音一样为止(此时两个杯子达到共振状态)。然后,用胶条把一根金属丝粘在第二个杯子的杯口,敲打第一个杯子的杯口,就会发现金属丝轻轻振动。随着不停地敲打并使粘有金属丝的杯子慢慢靠近第一个杯子,就会发现金属丝的振动幅度越来越大,直到最后掉下来。(相关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支沙皇军队外出操练,随着当官的发出的口令,士兵们以整齐的步伐前进着。当部队行走在一座木桥上时,木桥忽然上下振动起来,最后随着哗啦一声巨响木桥塌了。经过检查发现,木桥的坍塌原因竟是士兵行进的节奏引起了桥的共振。从此以后,军队过桥时再也不敢以整齐的步伐前进了。)
实验4 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声音记录仪”
活动材料:没有盖子的罐头盒(或圆纸盒),圆纸片,胶水,钉子,粗铁丝,带尖儿的薄铁片,条形玻璃,蜡烛。
活动步骤:
⑴用合适的工具把罐头盒的底剪掉,于是罐头盒就变成了一个短粗的小圆筒。
⑵剪一个圆纸片,用胶水贴在罐头盒的一端,代替剪下来的盒底。
⑶待胶水干后,用水把纸喷湿。
⑷在圆筒侧面高度相同的位置,用钉子打出两个小孔。
⑸用老虎钳把铁丝窝成图中所示的形状,插到两个孔中。
⑹待用水润湿的纸底变干并像鼓皮一样绷紧时,在纸的中央滴一滴胶水,并把薄铁片粘到胶水上(铁片的一端是尖的,像针一样),放置一旁,直到干燥为止。
⑺点燃蜡烛,把玻璃放在火焰上烘烤,直到玻璃被熏黑。
⑻把玻璃条翻过来,使熏黑的一面朝上放在桌子上。
⑼把圆筒拿到跟前,使铁片上的针尖刚好够到熏黑的玻璃片。
⑽拉动玻璃片,观看针尖在熏黑的玻璃片上留下的运动轨迹。(对应周围物体发出的不同声音,针尖会留下不同的轨迹。为了避免记录情况发生混乱,每做一次实验需换一块熏黑的玻璃板,而且每次发出的声音也应控制为一种。)
H. 四年级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京口路老路进口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