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海瑞传文言文翻译

海瑞传文言文翻译

发布时间: 2020-11-25 14:22:24

文言文“时世……两人并获释”翻译

节选自《明史·海瑞传》的原文: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曰:“海瑞言俱是。朕今病久,安能视事。使朕能出御便殿,岂受此人垢詈耶?”遂逮瑞下诏狱,寻移刑部,论死。户部司务何以尚疏请释之。帝怒,命锦衣卫杖之百,锢诏狱,昼夜榜讯。越二月,帝崩,穆宗立,两人并获释。
翻译:
那时明世宗在位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他不上朝理政,朝廷大臣没有人敢上书议论当朝朝政。海瑞给皇帝上了奏本,世宗看了海瑞的奏本,火冒三丈,把奏本掷到地上,吩咐左右侍臣说:“快去逮捕海瑞,不要让他跑了。”宦官黄锦在一边对世宗说:“海瑞这个人向来有痴名。听说他上奏本时,知道自己冒犯皇上必死无疑,就买了口棺材,与妻儿家人诀别,在朝堂上等供发落,家僮仆人都奔走离散,没有留下来的,这说明他是不会逃的。”世宗听了一言不发。过了一会儿,世宗又把海瑞的奏章拿过来看,一天读了三遍,为此感动叹息说:“海现的话全对。如今我病得久了,又怎能上朝理政呢。假使我能到偏殿上走动走动,哪能受他的污辱?“于是逮捕了海瑞并下令关起来,不久移送形部,定他死罪。户部的何以尚上书请求释放海瑞。世宗大怒,命令锦衣卫将何以尚打了一百大板,关进监牢,日日夜夜对他拷打刑讯。过两个月,世宗死了,穆宗继承大统,海瑞和何以尚一起获得释放。

② 《明史 海瑞传》译文

海瑞抄,字汝贤,琼山(今海南)人。乡试中了举人。进入京城,上奏《平黎策》,建议在海南设置县衙,来开化自己的故乡。知道这事的人都认为他志气豪壮。朝廷任命他南平教谕(学官名)。御史(官职名)到学府里去,下属官吏都要跪地免见,只有海瑞只作长揖(行礼的一种动作,抱拳鞠躬),说:“再御史府上拜见大人应该行下属的礼节,这里是学堂,师长教学生读书的地方,不应该下跪。”改任淳安知县。穿布袍,吃粗饭,让老仆人种菜自给自足。总督(官职名)胡宗宪曾经对人说:“昨天听说海县令为母亲作寿,买了两斤肉。”胡宗宪的二子经过淳安县,被驿馆的官员惹恼,把官员倒挂起来。海瑞说:“从前胡大人公管理部下,明令所经过的地方,地方官员招待他们不要铺张。如今此人行李装备很丰厚,一定不是胡公子。”罚了他好几千两银子,收在官库里,派人骑马禀告胡宗宪,胡宗宪无法给他施加罪名。都御史(官职名)鄢懋卿从淳安县经过,海瑞对他们的招待都很简陋,说淳安县地方太小容不下车马。鄢懋卿非常愤恨。但是一直都听说过海瑞的名声,只好收敛威风离开了。

③ “开”字在文言文翻译成什么意思

“开”是会意字。意思是: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

词义


1、本义:开门。开我东阁门。——《乐府诗集·木兰诗》

2、打开,开启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

3、开放;舒放。千树万树梨花开。——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创立,建立,开创,设立。欲开置县。——《海瑞传》

5、 摆开。添酒回灯重开宴。——白居易《琵琶行》

6、开掘;开通。天门中断楚江开。—— 唐· 李白《望天门山》

7、 教导,启发。移风易俗之本,乃在开其心而正其精。——王符《潜夫论》

8、开拓,扩展。开地数千里。——《韩非子·初见秦》

9、开始,开端。开八(十年一秩,七十一岁为八十纪数的开始,称为开八。同此,五十一岁称开六,六十一岁称开七)

10、戏剧开场角色的说白。外扮老夫人上开。——元· 王实甫《西厢记》

11、释放;赦免。如:开释(赦免,释放)

12、解除,免去。如:开复(官员被降职、免官,后又免除处分恢复原职)

13、分离,分开。连月不开。——《后汉书·列女传》

14、 书写,开列,填写。如:开报(开列呈报)

15、放晴。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16、量词∶冲茶一次,叫做一开。吃过五六开茶,朴斋将一角小洋钱会了茶钱。——《海上花列传》

④ 古文《海瑞传》中“抵之地”的“之”的意思和用法跪求↗

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
那个之的意思就是代奏章
望采纳,谢谢!

⑤ 客斋续笔卷八古文翻译

手,从収(,双手),最上面像一串玉或树盖子。是用手捧物的意思。本义:两手恭敬地捧着。后作“捧”)

同本义 [hold in both hands with respect]

奉,承也。——《说文》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礼记·檀弓下》
常山王奉头鼠窜。——《汉书·蒯通传》
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史记·项羽本纪》
臣愿奉璧往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战国策·燕策》
又如:奉书;奉地图;奉手(捧握长者之手)

恭敬地接受 [receive with respect]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资治通鉴》
又如:奉教(接受教导);奉委(接受委任);奉制(接受天子的命令);奉玄(信奉道教)

进献,下对上送东西 [offer;present]

请奉盆缻秦王,以相娱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奉上新书一册;奉纳(交纳);奉呈(奉献,献上);双手奉上;奉贽(进献见面礼品)

送;给予,赐予 [give;grant]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庄子·说剑》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宋·苏洵《六国论》
奉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者,岁以百万计。——宋·苏轼《教战守》
为…效劳,侍候 [serve]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孟子》
又如:奉执箕帚(给你料理家务;许配于你);奉从(奉陪侍侯);奉巾栉(伺候洗沐梳发);奉问(侍奉问候);奉候(恭候)

奉承 [flatter]

虽则他神通广大,却好奉承。——《西游记》
又如:阳奉阴违;奉附(奉承依附);奉喜(奉承而讨人喜欢);奉顺(奉承顺应);奉循(奉承遵循)

贯彻,执行 [carry out]

谨奉法令。——《史记》
又如:奉天(奉行天命);奉元(遵奉天道);奉修(奉行);奉宪(奉行法令);奉法(奉行或遵守法令)

尊奉 [respect and worship]

子奉君命以会大事,而背宋盟,无乃不可乎?——《左传·昭公十一年》
如:奉辞(奉命);奉天承运(尊奉上天的命令,承受兴盛的时运);奉遵(遵守;遵从)

供奉,供养 [supply]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清·黄宗羲《原君》
张文节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持,拿 [hold]

奉甲执兵。——《墨子·非攻中》
辅助,拥戴 [assist;support]

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左传·隐公十一年》
词性变化
〈名〉
通“俸”。俸禄 [salary]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战国策·秦策》
吏皆送奉钱三。——《史记·萧相国世家》
列侯幸得赐餐钱奉邑。——《汉书·高后纪》
其令公奉舍人赏赐皆倍故。——《汉书·王莽传上》
今小吏皆勤事而奉禄簿。——《汉书·宣帝纪》
又如:无劳之奉;奉粟;奉稍;奉饷;奉禄(俸禄)

待遇,事奉 [treatment]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孟子》
奉天的省称 [Fengtian]。1929年改名沈阳市



〈副〉
[敬词] ——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 [I beg to, I have the honor to]。如:奉款(款待。敬词);奉恳(谦词。拜托);奉揖(作揖;拱手为礼);奉屈(屈尊。奉:敬辞)


zuò
<动>
(会意。《说文》古文作象形字,象两人坐在土上。本义: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

同本义 [sit]

像二人对坐土形。——林义光《文源》
坐而迁之。——《礼记·曲记》。疏:“坐通名跪,跪名不通坐也。”
退而坐,取屦。——《礼记·玉藻》
受立、授立,不坐。——《礼记·少仪》
武坐致右宪王。——《礼记·乐记》。疏:“坐,跪也。”
坐行而入。——《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膝行也。”按,坐者,尻也,处也。古席地而坐,膝着席而下其臀曰坐,耸其体曰跪。跪,亦谓之启。跪可言坐,坐不可言跪也。
侯生坐上坐。——《史记·魏公子列传》
坐以待旦。——《书·太早上》
坐如尸。——《礼记·玉藻》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夫南向坐。——《史记·项羽本纪》
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喻矣。——《战国策·魏策》
席不正不坐。——《论语·乡党》
坐语未讫。——《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现代在椅、凳出现后,凡将臀部置于椅、凳以支持身体的重量者皆为坐 [sit]

坐看霞色晚,疑是赤城标。——孟浩然《舟中晓望》
又如:坐地(坐下;坐着;坐在地上);坐堂(坐在堂上);坐上客(原指在坐宾客。后称受人礼遇为坐上客);坐啸(闲坐吟啸,无所事事);坐拜(跪拜);坐右(曲右足而坐);坐列(排列而坐。形容无斗志;坐在店铺内);坐思(坐着思念);坐起(安坐或起立;起身而坐);坐静(静坐修持);坐饮(入座宴饮);坐催(坐等催取)

引申为就坐,就任,包含“主持”、“掌管”的意思 [be seated]

二子在幄,坐射犬于外,既食而后食之。——《左传》
就打止灵霄宝殿,教他龙床坐不成。——《西游记》
又如:坐膺(荣膺;受封);坐办(清制,非常设机构中负责日常事务者);坐馆(任塾师或幕客)

定罪,由…而获罪 [be punished]

使与邾大夫坐。——《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注:“讼曲直也。”
坐,罪也。——《苍颉篇》
遣郭威招诱白承福入居太原城中,以谋叛坐之,并其部属四百余口尽杀之,不留一个。——《新编五代史平话》
又如:妄坐(受冤枉而误判其罪);坐大辟(判为死刑);坐假(因受诬而获罪);反坐;连坐;坐法(犯法获罪);坐死(坐罪而被处死)

广汉虽坐法诛。——《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广汉竟坐要斩。
禹坐要斩。
因…犯罪,触犯法律 [commit a crime]

又坐贼杀不辜、鞠狱故不以实、擅斥除骑士乏军兴数罪。——《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居留,停留 [stay]

坐,止也。从土,从畱省。会意。土所止也。此与留同意。——《说文》
父子坐旅中,惝恍累日,因留过岁。——清·归庄《黄孝子传》
又如:坐窝子(留在原处)

守,防守 [guard]

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左传·桓公十二年》
省外各府州县,皆有坐省家丁。——徐珂《清稗类钞》
又如:坐索(守候索取;守候催促);坐阵(守卫阵地);坐铺(守卫本铺。谓警戒);坐夜(守夜)

枪炮发射时由力的反作用而使枪炮向后移动 [recoil]。如:步枪的坐劲不小

建筑物由于基础不稳固而下沉 [sink]。如:这房子向下坐了

置放。放在或摆在指定的位置上 [put]。如:坐一壶水;坐垫(安放在椅子、凳子上的垫子);坐钟(放在桌案上的时钟);把壶坐上

乘,搭 [机、船、车等] [travel by]。如:我走旱路坐车,走水路坐船,走泥路坐撬,走远路坐飞机、坐火车;坐马(供骑坐的马)

词性变化
<名>
坐儿,坐位。后来写作“座” [seat]

坐中数千人。——《乐府诗集·陌上桑》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史记·项羽本纪》
置之坐上。
设一虚坐。——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满坐宾客。——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满坐寂然。——《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又如:满坐儿;这个剧场有五千个坐儿;坐上(座席上);坐上客(座席上的宾客)

一次连续坐着的时间 [sitting]。如:一坐就读了一本书

<连>
因为;由于 [because]

停车坐爱枫林晚。——杜牧《山行》
但坐观罗敷。——《乐府诗集·陌上桑》
坐谪兴国州判官。——《明史》
又如:坐此解职;坐是(因是之故,因此);坐怀(因念,因而想到)


shǔ

<名>
(形声。从尾,蜀声。“尾”与身体相连。①()本义:连接。②类,族)

种类。亦特指牲类 [category]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左传·庄公十年》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又如:金属;属禽(分别飞禽的种类)

亲属 [kins folk;dependent;family members]

是疾易传染,遘者虽戚属,不敢同卧起。——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家属(户主外的家庭成员);军属;眷属;属从(指按亲属关系而从其丧服);属党(亲属);属姓(同宗);属疏(宗族关系疏远)

侪辈。指同一类人 [fellows;associates]

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汉·贾谊《过秦论》
官属;部属 [subordinate]

徒属皆曰:“敬受命”。——《史记·陈涉世家》
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书·周官》
台谒当以属礼。——《明史·海瑞传》
又如:下属(部下);属名(南北朝时,壮丁为了逃避繁苛的赋役,多投身于豪门势族为附隶,称为属名);属别(下属的类别);属官(属下的官吏);属佐(指下属佐助人员);属役(仆役,佣人);属部(部下,部属)

生物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 [genus]。动植物分类以种为单位,相近的种合为属,相近的属合为科

特指在十二属相中的归属 [be born in the year of (one of the twelve animals)]。如:属相


zhǔ

<动>
继续;连接(侧重于互相衔接) [join;combine]

亡国破家相随属。——《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冠盖相属。——《史记·魏公子列传》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水经注·江水》
挽炮车者,络绎相属。——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属纩(用新棉放在临死病人鼻前,验其是否有气);属界(毗连地带);属连(相连缀);属志(犹连心);属引(连续不断);属文(连缀字句为文章);属读(连读);属聚(聚集);属丝(连续之丝);属好(结好);属怨(结怨);前后相属

缀辑;撰写 [compose]

屈平属草稿未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衡少善属文。——《后汉书·张衡传》
又如:属文(撰写文章。属句;属章;属笔);属辞(撰写诗文。属咏);属书(著作);属对(诗文对仗);属缀(著作);属稿(起草文稿);属诗(作诗)

使聚集在一起;集合 [gather]

齐师将兴,陈成子属孤子,三日朝。——《左传》
又如:属民(聚集民众);属兵(调集士兵);属役(聚集下役);属神(会聚群神);属游(聚游);属行(集结军队)

通“嘱”。托付;委托 [entrust]

属孟尝君。——《战国策·齐策四》
属予作文以记之。——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属巡盐御史。——《明史》
又如:属请(请托);属调(寄托的情调);属累(托付);属国(委托国事);属邦(付托国事);属任(委任,任用);属寓(寄托);属吏(交给执法官吏处理);属命(委身托命);属情(寄情)

叮嘱;告诫。后作“嘱” [enjoin]

属儿善藏之,勿遣俗子见。——陆游《北窗试笔》
又如:属付(叮嘱);属令(告戒)

推托;借口 [excuse]

[房法乘]常属疾不治事。——《资治通鉴》
又如:属国(委弃国家;委托国事);属疾(托病;生病)

通“瞩”。关注 [concentrate one's attention on]

师属之目。——《左传·定公十四年》
则恐国人之属耳目于我也。——《国语·晋语五》
坐者皆属目卑下之。——《汉书·盖宽饶传》
佩带 [wear]

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橐鞬,以与君周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关连 [be related with]神情与苏、黄不属。——明·魏学洢《核舟记》

跟随 [follow]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史记·项羽本纪》
通“注”()倾注。 [pour]

酌玄酒,三属于尊。——《仪礼·士昏礼》
水属不理孙。——《周礼·考工记·匠人》。郑玄注:“属,读为注。”
是时天雨,虹下属宫中。——《汉书·燕剌王旦传》
另见
词性变化

<动>
归属;隶属 [be under;be subordinate to;belong to]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小孤属舒州宿松县。——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又如:属邦(附属国);属心(诚心归附);属车(随从的车辆。也称副车);属城(隶属的县城);属妇(指妾);属僚(属下,部下)

系;是 [be]

今营中枪弹火药皆在荣贼之手,而营哨各官,亦多属旧人。——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查明属实

另见

shèng

<动>
(形声。从力,朕()声。本义:胜任,禁得起)

同本义 [can bear]

胜,任也。——《说文》
胜,克也。——《尔雅》
莫之胜说。——《易·遯》。虞注:“能也。”
武王靡不胜。——《诗·商颂·烈祖》。传:“任也。”
子有幼弱不胜养为累者。——《管子·入国》。注:“堪也。”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唐·杜甫《春望》
言讫,歔欷流涕,悲不自胜。——唐·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不胜其苦(苦得受不住);胜任愉快(有能力承担并能愉快地完成任务);胜兵(能充当士兵参战的人)

战胜,打败 [defeat]

胜殷遏刘。——《诗·周颂·武》
胜,克也。——《尔雅》
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势。——宋·苏洵《六国论》
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汉·贾谊《论积贮疏》
又如:以弱胜强,以少胜多

胜过;超过 [surpass;prevail over]

日出江花胜红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又如:胜常(超过平常);胜却(胜过)(略胜一筹)

一说通“称”。相当;相称 [be equal to]

为礼而不终,耻也;中不胜貌,耻也。——《国语·晋语四》
调乃三体相胜。——《礼记·学记》注
克制;制服 [exercise restraint;check;sube]

凡令之行也,必待近者胜也。——《管子》
又如:胜残(遏制残暴的人)

通“升”。上升 [rise]

卿当日胜贵。——《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词性变化

<名>
特指名胜古迹 [scenic spots and historical sites]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又如:胜迹

通“升”。容积单位 [liter]

县前已窖八千斛,率以一胜完一亩。——宋·苏轼《次韵章传道喜雨》
古代妇女首饰 [jewelry]

胜里金花巧耐寒。——杜甫《人日》
又如:蓬发戴胜




<形>
胜利 [victory]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孙子·谋攻》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宋·苏洵《六国论》
又如:胜负兵家之常(胜利或失败是作战的人常碰到的事);胜期,胜日(胜利之日)

非常美好;美妙 [wonderful]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明·徐宏祖《游黄山记》
又如:胜异(奇妙出众);胜绝(绝妙);胜妙(佳妙);胜情,胜致(高雅的情趣);胜否(善恶);胜侣(良伴);胜语(出众的言语,警句);胜谈(高明的言论);胜处;胜气(不平凡的气质、气度);胜士(佳士,才识过人的人士);胜致(优美的景致);胜事(美好的事情)


<副>
尽;完 [exhausted;completely]

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三国志·诸葛亮传》
何可胜道也哉!——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wéi
为、为
<动>
(为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do;act;make]

我生之初,尚无为。——《诗·王风·兔爰》
子为不知,我将不坠。——《左传·定公十二年》
为善者,非善也,故善无以为也。——《管子·枢言》
变化则为生,为生则乱矣。——《管子·心术上》
为,施也。又,成也。——《广雅》
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世说新语·巧艺》
为之难。——《论语》。皇疏:“犹行也。”
可以为师。——《论语》
人之为学。——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推为长。——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为之者较少。——蔡元培《图画》
又如:为事(办事;成事);为诈(作假);为薪(取薪);为善(做善事);为道(学道,实践圣道);为头(居首;从头开始);为人(做人);为后(立后);为底(治足茧)

制作;创作 [make;compose]

造作,为也。——《尔雅》
以为乐器。——《周礼·春官·典同》。注:“为,作也。”
其为衣裘何?以为冬以圉寒,夏以圉暑。——《墨子·节用上》
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见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为棺椁。——《庄子·人间世》
应声便为诗。——《世说新语·文学》
治理 [administer]

为,治也。——《小尔雅》
诸葛瑾为豫州。——《世说新语·排调》
又如:为国(治国);为政(治理国家;执掌国政)

变成,成为 [become]

何遽不为福。——《淮南子·人间训》
不能为祸。
终为忠臣。——《世说新语·自新》
而改为入。——宋·洪迈《容斋续笔》
又如:由徒为师

是 [be]

不为远者小。——《列子·汤问》
不为近者热。
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谓为三横。——蔡元培《图画》
又如:十尺为一丈

学习,研究 [study]

群臣为学,门子好辩,商贾外积,小民右仗者,可亡也。——《韩非子》
种植;营作 [plant]

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东周患之。——《战国策》
设置;建立 [establish]。如:为法(制定法律;成为法律);为命(撰写政令、盟会的文辞);为山(建立功业)

使 [let]

井渫不食,为我心恻。——《易·井》
以为;认为 [think;bilieve;consider]

为汝多智。——《列子·汤问》
惊为生人。——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我将为无人会使此法。——《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演奏 [play]。如:为乐(奏乐;作乐)

<名>



wèi
为、为
<动>
(为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帮助;佑助 [help]

福禄来为。——《诗·大雅·凫鷖》
又如:为虎添(傅)翼

通“谓”。言说;告诉 [tell;speak]

宋,所为无雉兔孤狸者也。——《墨子·公输》
管仲,曾西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孟子·公孙丑上》
孰为盾而忍弑其君者乎?——《谷梁传·宣公二年》
太子怒,入为王泣曰…——《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词性变化

<介>
被 [by]——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不为酒困。——《论语·子罕》
为乡里所患。——《世说新语·自新》
为予群从所得。——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为操所先。——《资治通鉴》
悉为逆据。——《广东军务记》
又如: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为贼所盗;为敌所败

于,在 [in]——表示时间或处所

今之时人,辞官而隐处为乡邑之下。——《淮南子》

<连>
和 [and]——表示并列关系

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孟子·公孙丑下》
犀首以梁为齐战于承匡而不胜。——《战国策》
则,就 [then]——表示承接关系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
如,若 [if]——表示假设关系

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史记》
或,抑 [or]——表示选择关系

助教顾良戏之曰:“汝姓何,是荷叶之荷,为河水之河?”妥应声曰:“先生姓顾,是眷顾之顾,为新故之故?”——《北史·何妥传》
《太誓》之注不解“五至”,…不知为一日五来,为当异日也。”——《诗·周颂·思文》疏
不审先生梁朝出仕,为复隐居?——《太平广记》
又如:为复(还是,抑或);为是(抑或;还是);为当(抑或;还是)


<助>
的,之 [of]——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岂弟君子,四方为则。——《后汉书》
宾语前置的标志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孟子》
附于单音形容词后,表示程度、范围的加深或扩大。如:大为高兴;广为宣传

附于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意。如:广为流传;更为重要


<语气>
用于句尾,表示反诘、疑问,多与“何”相配合使用。如:何乐而不为

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予无所用天下为。——《庄子》
何命焉为。——《墨子·公输》

相为倚伏。——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相为应答。——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另见
词性变化

<介>
因为,由于 [because;for;on account of]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为是(因为是,为的是);为甚(为什么)

替,给 [for;for the benefit of]

为王吹竽。——《韩非子·内诸说上》
为长安君计短。——《战国策·赵策》
为楚王作剑。——晋·干宝《搜神记》
为王作剑。
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又如:为容(替人美言推荐);为我去商店买东西;他的律师为他处理这个事件;为人谋而不忠乎?

为了 [for;for the sake of]

为市鞍马。——《乐府诗集·木兰诗》
则众何为。——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不为怨者故。
生为之饱。——清·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为国捐躯(为国家献出生命);为好成歉(将好事变成坏事);为许(为此)

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facing to;toward]

为具言所闻。——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不足为外人道。
为弟子说前代事。——清·周容《芋老人传》
另见
······································

说行天下:小说网站上千个,总有一个适合您。 说行天下 最给力.

⑥ 《包拯》和《明史海瑞传》的阅读答案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素疾大户兼并 疾:憎恶、痛恨
B.署南平教谕 署:委任
C.墨者多自免去 墨:古代刑法之一,在脸上刺字后涂上墨
D.执政阴沮之 阴:暗中,秘密
9.下列句子全部直接表现海瑞正直刚毅、敢作敢为的一组是 ( )
①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
②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
③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④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
⑤力摧豪强,抚穷弱
⑥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
A.②⑤⑥ B.③⑤⑥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海瑞再次上任后,仍然刚正果敢,提学御史房寰害怕被检举揭发,恶人先告状,上疏诽谤海瑞。海瑞也多次上疏请求退休,但皇帝没有同意。
B.海瑞迁淳安知县时,为政清廉,洁身自爱,平时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自足。听说他为老母亲祝寿,才买了二斤肉。
C.明世宗在位久了,不理政务而修斋醮,无人敢言,海瑞独自上疏。皇帝读了奏章,十分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下令左右把他逮起来。
D.海瑞推行政令气势过于猛烈,有些奸民乘机告状,世家大姓有被诬受冤的。朝中多名官员上书陈述他的罪状,皇上迫于压力让他解职而去。
11.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2)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
参考答案:
8.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C项"墨",指贪污,不廉洁.
9.A[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①说明海瑞廉洁为官;③和④分别是从皇上和任江南织造的宦官的反应来间接表现。均不符合题意。排除①③④,故选A项。
10.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D项中“皇上迫于压力让他解职而去”的说法有误,原文中“帝犹优诏奖瑞”……瑞遂谢病归”可作为佐证。
11.[思路探究]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于的能力。(1)句中,“忤”译为“冒犯”;“市”译为“买”;“遁”译为“逃跑”。(2)句中,“已而”译为“不久”;“劾”译为“弹劾”;“鱼肉”,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把……当作鱼肉”,也可引申为“迫害”之意;“缙绅”,借代用法,译为“士大夫”。
[参考答案](1)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该死,买了一个棺材,和妻子诀别,在朝廷出心裁听候治罪,奴仆们也四处奔散没有留下来的,是不会逃跑的。
(2)不久,给事中戴凤翔弹劾海瑞庇护奸民,迫害士大夫(把土大夫当作鱼肉),沽名钓誉破坏政事,于是改调海瑞去任南京粮储之职。
[方法提炼]准确理文言文中的语句,一定要学会把握句中的关键词语,并要注意特殊的古文句式,如主谓倒置、宾主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

⑦ 《明史 海瑞传》全文译文

海瑞,字汝贤,琼山(今海南)人。乡试中了举人。进入京城,上奏《平黎策》,建议在海南设置县衙,来开化自己的故乡。知道这事的人都认为他志气豪壮。朝廷任命他南平教谕(学官名)。御史(官职名)到学府里去,下属官吏都要跪地免见,只有海瑞只作长揖(行礼的一种动作,抱拳鞠躬),说:“再御史府上拜见大人应该行下属的礼节,这里是学堂,师长教学生读书的地方,不应该下跪。”改任淳安知县。穿布袍,吃粗饭,让老仆人种菜自给自足。总督(官职名)胡宗宪曾经对人说:“昨天听说海县令为母亲作寿,买了两斤肉。”胡宗宪的二子经过淳安县,被驿馆的官员惹恼,把官员倒挂起来。海瑞说:“从前胡大人公管理部下,明令所经过的地方,地方官员招待他们不要铺张。如今此人行李装备很丰厚,一定不是胡公子。”罚了他好几千两银子,收在官库里,派人骑马禀告胡宗宪,胡宗宪无法给他施加罪名。都御史(官职名)鄢懋卿从淳安县经过,海瑞对他们的招待都很简陋,说淳安县地方太小容不下车马。鄢懋卿非常愤恨。但是一直都听说过海瑞的名声,只好收敛威风离开了。

⑧ 抱拳!请问考试文言文的一些基本句型翻译有哪些

文言句式

1、判断句式

1)“……者,……也”式

l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世家》)

l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l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厘王异母弟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l 战者,必然之势也。(《教战守策》)

l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阿房宫赋》)

l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屈原列传》)

l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l 臣之所好者,道也。(《庖丁解牛》)

l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l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游褒禅山记》)

l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l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也”式

l 曹公,豺虎也。(《赤壁之战》)

l 是故武王,圣人也;孟子之言,圣人之言也。(《原君》)

l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鸿门宴》)

l 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l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l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齐桓晋文之事》)

l 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冯谖客孟尝君》)

l 吾非悲刖也;悲天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韩非子·和氏》)

l 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治平篇》)

l 此不知人之祸也。(《屈原列传》)

l 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报刘一丈书》)

l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l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l 此谋攻之法也。(《谋攻》)

3) “者”“也”都不用式

l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l 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赤壁之战》)

l 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雁荡山》)

l 秦,虎狼之国,不可信。(《屈原列传》)

l 夫鲁,齐晋之唇。(《左传·哀公八年》)

l 若所追者谁?(《史记·淮阴侯列传》)

l 四库七略,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4) 用“皆、乃、为、即、则”表示判断。

l 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山之类,皆名天下。(《过过小孤山大孤山》)

l 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l 环村居者皆猎户。(《冯婉贞》)

l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l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l 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l 胡乃荣之私人。(《谭嗣同》)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与妻书》)

l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l 此为何若人?(《公输》)

l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黄生借书说》)

l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l 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治平篇》)

l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l 自下望之则高岩峭壁。(《雁荡山》)

l 至于斟酌损害,进尽忠言则攸之、允之任也。(《出师表》)

5) 用“是”直接表示判断

l 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

l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l 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赤壁之战》)

l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琵琶行》)

l 翩翩两骑来是谁?(《卖炭翁》)

2、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就是宾语移置在谓语之前。在文言文中,宾语前置有下列五种情况:

1)、疑问句宾语前置——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放在谓语之前。

l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l 卿欲何言?(《赤壁之战》)

l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l 客何好?(《冯谖客孟尝君》)

l 沛公安在?(《鸿门宴》)

l 尔何知?(《淆之战》)

l 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淆之战》)

l 若街亭失守,吾等安归?(《失街亭》)

l 今方来,我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

l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l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

l 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子路》)

2)、否定句宾语前置——在否定句中,如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

l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l 及里城,亦然,城中皆不之觉。(《李朔雪夜入蔡州》)

l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

l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l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论积贮疏》)

l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l 居则曰:“不吾知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l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涉江》)

l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l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3)、叙述句宾语前置——叙述句宾语前置,一般用“之、是”等助词作标记。

l 宋何罪之有?(《公输》)

l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l 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齐桓晋文之事》)

l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l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l 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卖柑者言》)

l 唯命是听。

l 唯命是从。

l 皇天无亲,惟德是依。

l 不私于物,唯善是与。(《十渐十不克疏》)

l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l 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求贤令》)

l 鸡鸣而架,塞井夷灶,唯予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4)、介词宾语前置——把介词宾语移到介词之前,起强调作用。(注:一般出现在疑问句中)

l 何以言之?(《赤壁之战》)

l 然则何以慎?(《察传》)

l 王曰:“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l 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l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苏武传》)

l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l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庄暴见孟子》)

l 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

l 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孟子·滕文公上》)

l 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赵策》)

l 其有不合者,仰面思之,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下》)

5)、方位词宾语前置

l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鸿门宴》)

l 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坐。(《鸿门宴》)

l 瞬南面而立,尧帅领诸侯北面而朝之。

3、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

l 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l 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l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l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l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l 使野无闲田,民无剩力,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治平篇》)

l 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从道旁私语……(《柳敬亭传》)

l 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治平篇》)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l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l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l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倾之茫然。(《前赤壁赋》)

l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伶官传序》)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l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l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l 吏二缚一人诣王。(《晏子使楚》)

4、谓语前置

1) 感叹句谓语前置

l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l “若何为生我家?”痛哉斯言!(《原君》)

l 死矣盆成括!(《孟子·尽心下》)

l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l 善哉论事!(宋玉《风赋》)

l 异哉言乎!(范缜《神灭论》)

2) 疑问句宾语前置

l 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论语·颜渊》)

l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l 子邪,言伐莒(jǚ)者?(《吕氏春秋·重言》)

5、介词结构

——在古汉语中将介词结构放在谓语之后的现象,一般由“与、以、为、自、于、”等为标志。

l (将军)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l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l 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l 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促织》)

l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l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赤壁之战》)

l 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信陵君窃符救赵》)

l 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l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l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孙子吴起列传》)

l 备南走,肃径迎之,与备会于当阳长坂。(《赤壁之战》)

l 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l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游褒禅山记》)

l 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进行观察,往往有得。(《游褒禅山记》)

l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l 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王从孙叔敖于沈尹筮。(《察传》)

l 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与陈伯之书》)

l 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精,雕琉璃于翠楣,饰琥珀于虹栋。(《柳毅传》)

l 青,去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l (地动仪)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l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

l 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教战守策》)

6、省略句

1)主语省略

l 自述或对话时,主语往往省略。

例:“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孔子问):“赤,尔何如?”(公西赤)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l 前句中已出现主语,后面句中的主语就可省略。

例: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淆之战》)

l 前几句中不出现主语,直至后面才出现主语。

例: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七月》)

2)谓语省略

例:①一鼓作气,再(击鼓)而衰,三(击鼓)竭。(《曹刿论战》)

②人有亡铁者,意其邻人之子。视其行步,窃铁也;(视其)颜色,窃铁也;(视其)言语,窃铁也;(视其)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铁也。(《列子·说符》)

3)宾语省略

l 动词宾语的省略

例:屠惧,投(之)以骨。(《狼》)

l 介词宾语的省略

例:旦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邹忌讽齐王讷谏》)

4)介词省略(以省略“于”最为常见)

例:(赵王)遂与秦王会(于)渑池。(《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7、 被动句

1)“……于……”式。例如:

l 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训俭示康》)

l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l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孟子》)

2)“……见……”式。例如:

l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l 武帝使中郎将苏武使匈奴,见留二十年不降。(《汉书·燕刺王传》)

l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

l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

3)“……见……于……”式。例如:

l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l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为……”式。例如:

l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l 炮台悉为逆据。(《三元里抗英》)

l 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海瑞传》)

l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5)“……为……所……”式。例如:

l 为乡里所患。(《周处》)

l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l 高祖击布时为流矢所中。(《高祖本纪》)

l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屈原列传》)

8、 固定句式

——在文言文中,常常将某些虚词结合在一起使用,形成一种固定的表达方式,这种习惯使用的句式称之为固定句式。常见的固定句式如下:

1)“以为、以……为……”意思是“以为、认为、把……当作、用……做……”。例如:

l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l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l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l 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l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l 至丹以荆轲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2)“……之谓也、其……之谓也(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例如:

l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l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3)“孰与、……与……孰……”意思是“和……相比,谁……”例如:

l 我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讷谏》)

l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4)“如何、若何、奈何”意思是“怎么、怎么样、怎么办”例如:

l 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失街亭〉)

l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5)“奈……何、如……何、若……何”意思是“对……怎么办、对……怎么样”例如:

l 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与妻书》)

l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l 寇深矣,若之何?(《左传·僖公十五年》)

6)“得无……乎(耶)、无乃……乎”意思是“该不会、莫非、恐怕(只怕)……吧”例如:

l 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

l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l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淆之战》)

l 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勾践栖会稽》)

7)“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例如:

l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察今》)

l 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

8)“何为、何……为、何以……为”可译为“用(要)……干什么?”例如:

l 客何为者?(《鸿门宴》)

l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本纪》)

l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阮玉焚车》)

9)“与其……孰若……、与其……宁……”可译为“与其……不如(宁可)……”

l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鸿门宴》)

l 与人刃我,宁自刃。(《鲁仲连传》)

10)“岂……哉(乎)、独……哉”意思是“难道……吗”例如:

l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l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11)“尚……况……、且……况……”意思是“尚且……何况……”例如:

l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望能帮上你!!!

⑨ 文言文翻译


fèng
〈动〉
(会意。小篆字形,从手,从収({gǒng},双手),最上面像一串玉或树盖子。是用手捧物的意思。本义:两手恭敬地捧着。后作“捧”)

同本义 [hold in both hands with respect]

奉,承也。——《说文》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礼记·檀弓下》
常山王奉头鼠窜。——《汉书·蒯通传》
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史记·项羽本纪》
臣愿奉璧往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战国策·燕策》
又如:奉书;奉地图;奉手(捧握长者之手)

恭敬地接受 [receive with respect]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资治通鉴》
又如:奉教(接受教导);奉委(接受委任);奉制(接受天子的命令);奉玄(信奉道教)

进献,下对上送东西 [offer;present]

请奉盆缻秦王,以相娱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奉上新书一册;奉纳(交纳);奉呈(奉献,献上);双手奉上;奉贽(进献见面礼品)

送;给予,赐予 [give;grant]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庄子·说剑》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宋·苏洵《六国论》
奉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者,岁以百万计。——宋·苏轼《教战守》
为…效劳,侍候 [serve]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孟子》
又如:奉执箕帚(给你料理家务;许配于你);奉从(奉陪侍侯);奉巾栉(伺候洗沐梳发);奉问(侍奉问候);奉候(恭候)

奉承 [flatter]

虽则他神通广大,却好奉承。——《西游记》
又如:阳奉阴违;奉附(奉承依附);奉喜(奉承而讨人喜欢);奉顺(奉承顺应);奉循(奉承遵循)

贯彻,执行 [carry out]

谨奉法令。——《史记》
又如:奉天(奉行天命);奉元(遵奉天道);奉修(奉行);奉宪(奉行法令);奉法(奉行或遵守法令)

尊奉 [respect and worship]

子奉君命以会大事,而背宋盟,无乃不可乎?——《左传·昭公十一年》
如:奉辞(奉命);奉天承运(尊奉上天的命令,承受兴盛的时运);奉遵(遵守;遵从)

供奉,供养 [supply]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清·黄宗羲《原君》
张文节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持,拿 [hold]

奉甲执兵。——《墨子·非攻中》
辅助,拥戴 [assist;support]

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左传·隐公十一年》
词性变化
〈名〉
通“俸”。俸禄 [salary]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战国策·秦策》
吏皆送奉钱三。——《史记·萧相国世家》
列侯幸得赐餐钱奉邑。——《汉书·高后纪》
其令公奉舍人赏赐皆倍故。——《汉书·王莽传上》
今小吏皆勤事而奉禄簿。——《汉书·宣帝纪》
又如:无劳之奉;奉粟;奉稍;奉饷;奉禄(俸禄)

待遇,事奉 [treatment]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孟子》
奉天的省称 [Fengtian]。1929年改名沈阳市



〈副〉
[敬词] ——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 [I beg to, I have the honor to]。如:奉款(款待。敬词);奉恳(谦词。拜托);奉揖(作揖;拱手为礼);奉屈(屈尊。奉:敬辞)


zuò
<动>
(会意。《说文》古文作象形字,象两人坐在土上。本义: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

同本义 [sit]

像二人对坐土形。——林义光《文源》
坐而迁之。——《礼记·曲记》。疏:“坐通名跪,跪名不通坐也。”
退而坐,取屦。——《礼记·玉藻》
受立、授立,不坐。——《礼记·少仪》
武坐致右宪王。——《礼记·乐记》。疏:“坐,跪也。”
坐行而入。——《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膝行也。”按,坐者,尻也,处也。古席地而坐,膝着席而下其臀曰坐,耸其体曰跪。跪,亦谓之启。跪可言坐,坐不可言跪也。
侯生坐上坐。——《史记·魏公子列传》
坐以待旦。——《书·太早上》
坐如尸。——《礼记·玉藻》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夫南向坐。——《史记·项羽本纪》
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喻矣。——《战国策·魏策》
席不正不坐。——《论语·乡党》
坐语未讫。——《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现代在椅、凳出现后,凡将臀部置于椅、凳以支持身体的重量者皆为坐 [sit]

坐看霞色晚,疑是赤城标。——孟浩然《舟中晓望》
又如:坐地(坐下;坐着;坐在地上);坐堂(坐在堂上);坐上客(原指在坐宾客。后称受人礼遇为坐上客);坐啸(闲坐吟啸,无所事事);坐拜(跪拜);坐右(曲右足而坐);坐列(排列而坐。形容无斗志;坐在店铺内);坐思(坐着思念);坐起(安坐或起立;起身而坐);坐静(静坐修持);坐饮(入座宴饮);坐催(坐等催取)

引申为就坐,就任,包含“主持”、“掌管”的意思 [be seated]

二子在幄,坐射犬于外,既食而后食之。——《左传》
就打止灵霄宝殿,教他龙床坐不成。——《西游记》
又如:坐膺(荣膺;受封);坐办(清制,非常设机构中负责日常事务者);坐馆(任塾师或幕客)

定罪,由…而获罪 [be punished]

使与邾大夫坐。——《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注:“讼曲直也。”
坐,罪也。——《苍颉篇》
遣郭威招诱白承福入居太原城中,以谋叛坐之,并其部属四百余口尽杀之,不留一个。——《新编五代史平话》
又如:妄坐(受冤枉而误判其罪);坐大辟(判为死刑);坐假(因受诬而获罪);反坐;连坐;坐法(犯法获罪);坐死(坐罪而被处死)

广汉虽坐法诛。——《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广汉竟坐要斩。
禹坐要斩。
因…犯罪,触犯法律 [commit a crime]

又坐贼杀不辜、鞠狱故不以实、擅斥除骑士乏军兴数罪。——《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居留,停留 [stay]

坐,止也。从土,从畱省。会意。土所止也。此与留同意。——《说文》
父子坐旅中,惝恍累日,因留过岁。——清·归庄《黄孝子传》
又如:坐窝子(留在原处)

守,防守 [guard]

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左传·桓公十二年》
省外各府州县,皆有坐省家丁。——徐珂《清稗类钞》
又如:坐索(守候索取;守候催促);坐阵(守卫阵地);坐铺(守卫本铺。谓警戒);坐夜(守夜)

枪炮发射时由力的反作用而使枪炮向后移动 [recoil]。如:步枪的坐劲不小

建筑物由于基础不稳固而下沉 [sink]。如:这房子向下坐了

置放。放在或摆在指定的位置上 [put]。如:坐一壶水;坐垫(安放在椅子、凳子上的垫子);坐钟(放在桌案上的时钟);把壶坐上

乘,搭 [机、船、车等] [travel by]。如:我走旱路坐车,走水路坐船,走泥路坐撬,走远路坐飞机、坐火车;坐马(供骑坐的马)

词性变化
<名>
坐儿,坐位。后来写作“座” [seat]

坐中数千人。——《乐府诗集·陌上桑》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史记·项羽本纪》
置之坐上。
设一虚坐。——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满坐宾客。——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满坐寂然。——《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又如:满坐儿;这个剧场有五千个坐儿;坐上(座席上);坐上客(座席上的宾客)

一次连续坐着的时间 [sitting]。如:一坐就读了一本书

<连>
因为;由于 [because]

停车坐爱枫林晚。——杜牧《山行》
但坐观罗敷。——《乐府诗集·陌上桑》
坐谪兴国州判官。——《明史》
又如:坐此解职;坐是(因是之故,因此);坐怀(因念,因而想到)


shǔ

<名>
(形声。从尾,蜀声。“尾”与身体相连。①({zhǔ})本义:连接。②类,族)

种类。亦特指牲类 [category]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左传·庄公十年》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又如:金属;属禽(分别飞禽的种类)

亲属 [kins folk;dependent;family members]

是疾易传染,遘者虽戚属,不敢同卧起。——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家属(户主外的家庭成员);军属;眷属;属从(指按亲属关系而从其丧服);属党(亲属);属姓(同宗);属疏(宗族关系疏远)

侪辈。指同一类人 [fellows;associates]

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汉·贾谊《过秦论》
官属;部属 [subordinate]

徒属皆曰:“敬受命”。——《史记·陈涉世家》
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书·周官》
台谒当以属礼。——《明史·海瑞传》
又如:下属(部下);属名(南北朝时,壮丁为了逃避繁苛的赋役,多投身于豪门势族为附隶,称为属名);属别(下属的类别);属官(属下的官吏);属佐(指下属佐助人员);属役(仆役,佣人);属部(部下,部属)

生物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 [genus]。动植物分类以种为单位,相近的种合为属,相近的属合为科

特指在十二属相中的归属 [be born in the year of (one of the twelve animals)]。如:属相


zhǔ

<动>
继续;连接(侧重于互相衔接) [join;combine]

亡国破家相随属。——《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冠盖相属。——《史记·魏公子列传》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水经注·江水》
挽炮车者,络绎相属。——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属纩(用新棉放在临死病人鼻前,验其是否有气);属界(毗连地带);属连(相连缀);属志(犹连心);属引(连续不断);属文(连缀字句为文章);属读(连读);属聚(聚集);属丝(连续之丝);属好(结好);属怨(结怨);前后相属

缀辑;撰写 [compose]

屈平属草稿未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衡少善属文。——《后汉书·张衡传》
又如:属文(撰写文章。属句;属章;属笔);属辞(撰写诗文。属咏);属书(著作);属对(诗文对仗);属缀(著作);属稿(起草文稿);属诗(作诗)

使聚集在一起;集合 [gather]

齐师将兴,陈成子属孤子,三日朝。——《左传》
又如:属民(聚集民众);属兵(调集士兵);属役(聚集下役);属神(会聚群神);属游(聚游);属行(集结军队)

通“嘱”。托付;委托 [entrust]

属孟尝君。——《战国策·齐策四》
属予作文以记之。——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属巡盐御史。——《明史》
又如:属请(请托);属调(寄托的情调);属累(托付);属国(委托国事);属邦(付托国事);属任(委任,任用);属寓(寄托);属吏(交给执法官吏处理);属命(委身托命);属情(寄情)

叮嘱;告诫。后作“嘱” [enjoin]

属儿善藏之,勿遣俗子见。——陆游《北窗试笔》
又如:属付(叮嘱);属令(告戒)

推托;借口 [excuse]

[房法乘]常属疾不治事。——《资治通鉴》
又如:属国(委弃国家;委托国事);属疾(托病;生病)

通“瞩”。关注 [concentrate one's attention on]

师属之目。——《左传·定公十四年》
则恐国人之属耳目于我也。——《国语·晋语五》
坐者皆属目卑下之。——《汉书·盖宽饶传》
佩带 [wear]

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橐鞬,以与君周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关连 [be related with]神情与苏、黄不属。——明·魏学洢《核舟记》

跟随 [follow]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史记·项羽本纪》
通“注”({zhù})倾注。 [pour]

酌玄酒,三属于尊。——《仪礼·士昏礼》
水属不理孙。——《周礼·考工记·匠人》。郑玄注:“属,读为注。”
是时天雨,虹下属宫中。——《汉书·燕剌王旦传》
另见{shǔ}
词性变化

<动>
归属;隶属 [be under;be subordinate to;belong to]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小孤属舒州宿松县。——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又如:属邦(附属国);属心(诚心归附);属车(随从的车辆。也称副车);属城(隶属的县城);属妇(指妾);属僚(属下,部下)

系;是 [be]

今营中枪弹火药皆在荣贼之手,而营哨各官,亦多属旧人。——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查明属实

另见{zhǚ}

shèng

<动>
(形声。从力,朕({zhèn})声。本义:胜任,禁得起)

同本义 [can bear]

胜,任也。——《说文》
胜,克也。——《尔雅》
莫之胜说。——《易·遯》。虞注:“能也。”
武王靡不胜。——《诗·商颂·烈祖》。传:“任也。”
子有幼弱不胜养为累者。——《管子·入国》。注:“堪也。”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唐·杜甫《春望》
言讫,歔欷流涕,悲不自胜。——唐·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不胜其苦(苦得受不住);胜任愉快(有能力承担并能愉快地完成任务);胜兵(能充当士兵参战的人)

战胜,打败 [defeat]

胜殷遏刘。——《诗·周颂·武》
胜,克也。——《尔雅》
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势。——宋·苏洵《六国论》
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汉·贾谊《论积贮疏》
又如:以弱胜强,以少胜多

胜过;超过 [surpass;prevail over]

日出江花胜红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又如:胜常(超过平常);胜却(胜过)(略胜一筹)

一说通“称”。相当;相称 [be equal to]

为礼而不终,耻也;中不胜貌,耻也。——《国语·晋语四》
调乃三体相胜。——《礼记·学记》注
克制;制服 [exercise restraint;check;sube]

凡令之行也,必待近者胜也。——《管子》
又如:胜残(遏制残暴的人)

通“升”。上升 [rise]

卿当日胜贵。——《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词性变化

<名>
特指名胜古迹 [scenic spots and historical sites]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又如:胜迹

通“升”。容积单位 [liter]

县前已窖八千斛,率以一胜完一亩。——宋·苏轼《次韵章传道喜雨》
古代妇女首饰 [jewelry]

胜里金花巧耐寒。——杜甫《人日》
又如:蓬发戴胜




<形>
胜利 [victory]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孙子·谋攻》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宋·苏洵《六国论》
又如:胜负兵家之常(胜利或失败是作战的人常碰到的事);胜期,胜日(胜利之日)

非常美好;美妙 [wonderful]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明·徐宏祖《游黄山记》
又如:胜异(奇妙出众);胜绝(绝妙);胜妙(佳妙);胜情,胜致(高雅的情趣);胜否(善恶);胜侣(良伴);胜语(出众的言语,警句);胜谈(高明的言论);胜处;胜气(不平凡的气质、气度);胜士(佳士,才识过人的人士);胜致(优美的景致);胜事(美好的事情)


<副>
尽;完 [exhausted;completely]

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三国志·诸葛亮传》
何可胜道也哉!——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wéi
为、为
<动>
(为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do;act;make]

我生之初,尚无为。——《诗·王风·兔爰》
子为不知,我将不坠。——《左传·定公十二年》
为善者,非善也,故善无以为也。——《管子·枢言》
变化则为生,为生则乱矣。——《管子·心术上》
为,施也。又,成也。——《广雅》
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世说新语·巧艺》
为之难。——《论语》。皇疏:“犹行也。”
可以为师。——《论语》
人之为学。——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推为长。——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为之者较少。——蔡元培《图画》
又如:为事(办事;成事);为诈(作假);为薪(取薪);为善(做善事);为道(学道,实践圣道);为头(居首;从头开始);为人(做人);为后(立后);为底(治足茧)

制作;创作 [make;compose]

造作,为也。——《尔雅》
以为乐器。——《周礼·春官·典同》。注:“为,作也。”
其为衣裘何?以为冬以圉寒,夏以圉暑。——《墨子·节用上》
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见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为棺椁。——《庄子·人间世》
应声便为诗。——《世说新语·文学》
治理 [administer]

为,治也。——《小尔雅》
诸葛瑾为豫州。——《世说新语·排调》
又如:为国(治国);为政(治理国家;执掌国政)

变成,成为 [become]

何遽不为福。——《淮南子·人间训》
不能为祸。
终为忠臣。——《世说新语·自新》
而改为入。——宋·洪迈《容斋续笔》
又如:由徒为师

是 [be]

不为远者小。——《列子·汤问》
不为近者热。
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谓为三横。——蔡元培《图画》
又如:十尺为一丈

学习,研究 [study]

群臣为学,门子好辩,商贾外积,小民右仗者,可亡也。——《韩非子》
种植;营作 [plant]

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东周患之。——《战国策》
设置;建立 [establish]。如:为法(制定法律;成为法律);为命(撰写政令、盟会的文辞);为山(建立功业)

使 [let]

井渫不食,为我心恻。——《易·井》
以为;认为 [think;bilieve;consider]

为汝多智。——《列子·汤问》
惊为生人。——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我将为无人会使此法。——《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演奏 [play]。如:为乐(奏乐;作乐)

<名>



wèi
为、为
<动>
(为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帮助;佑助 [help]

福禄来为。——《诗·大雅·凫鷖》
又如:为虎添(傅)翼

通“谓”。言说;告诉 [tell;speak]

宋,所为无雉兔孤狸者也。——《墨子·公输》
管仲,曾西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孟子·公孙丑上》
孰为盾而忍弑其君者乎?——《谷梁传·宣公二年》
太子怒,入为王泣曰…——《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词性变化

<介>
被 [by]——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不为酒困。——《论语·子罕》
为乡里所患。——《世说新语·自新》
为予群从所得。——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为操所先。——《资治通鉴》
悉为逆据。——《广东军务记》
又如: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为贼所盗;为敌所败

于,在 [in]——表示时间或处所

今之时人,辞官而隐处为乡邑之下。——《淮南子》

<连>
和 [and]——表示并列关系

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孟子·公孙丑下》
犀首以梁为齐战于承匡而不胜。——《战国策》
则,就 [then]——表示承接关系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
如,若 [if]——表示假设关系

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史记》
或,抑 [or]——表示选择关系

助教顾良戏之曰:“汝姓何,是荷叶之荷,为河水之河?”妥应声曰:“先生姓顾,是眷顾之顾,为新故之故?”——《北史·何妥传》
《太誓》之注不解“五至”,…不知为一日五来,为当异日也。”——《诗·周颂·思文》疏
不审先生梁朝出仕,为复隐居?——《太平广记》
又如:为复(还是,抑或);为是(抑或;还是);为当(抑或;还是)


<助>
的,之 [of]——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岂弟君子,四方为则。——《后汉书》
宾语前置的标志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孟子》
附于单音形容词后,表示程度、范围的加深或扩大。如:大为高兴;广为宣传

附于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意。如:广为流传;更为重要


<语气>
用于句尾,表示反诘、疑问,多与“何”相配合使用。如:何乐而不为

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予无所用天下为。——《庄子》
何命焉为。——《墨子·公输》

相为倚伏。——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相为应答。——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另见{wèi}
词性变化

<介>
因为,由于 [because;for;on account of]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为是(因为是,为的是);为甚(为什么)

替,给 [for;for the benefit of]

为王吹竽。——《韩非子·内诸说上》
为长安君计短。——《战国策·赵策》
为楚王作剑。——晋·干宝《搜神记》
为王作剑。
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又如:为容(替人美言推荐);为我去商店买东西;他的律师为他处理这个事件;为人谋而不忠乎?

为了 [for;for the sake of]

为市鞍马。——《乐府诗集·木兰诗》
则众何为。——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不为怨者故。
生为之饱。——清·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为国捐躯(为国家献出生命);为好成歉(将好事变成坏事);为许(为此)

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facing to;toward]

为具言所闻。——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不足为外人道。
为弟子说前代事。——清·周容《芋老人传》
另见{wéi}

⑩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 ①

1.C
2.A
3.D
4.(1)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该死,买了一个棺材,和妻子诀别,在朝廷出心裁听候治罪,奴仆们也四处奔散没有留下来的,是不会逃跑的。
(2)不久,给事中戴凤翔弹劾海瑞庇护奸民,迫害士大夫(把土大夫当作鱼肉),沽名钓誉破坏政事,于是改调海瑞去任南京粮储之职。

热点内容
新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发布:2024-11-05 00:01:04 浏览:799
班主任口罩 发布:2024-11-04 22:16:36 浏览:970
什么是热键 发布:2024-11-04 19:55:58 浏览:683
细说中国历史 发布:2024-11-04 19:46:21 浏览:201
化学试题初中 发布:2024-11-04 19:45:38 浏览:442
2017语文选择答案 发布:2024-11-04 18:12:30 浏览:608
太原优优教育 发布:2024-11-04 18:07:41 浏览:347
瑞德英语 发布:2024-11-04 18:05:29 浏览:971
语文级六上 发布:2024-11-04 17:44:48 浏览:996
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发布:2024-11-04 13:33:25 浏览: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