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美术试讲
在网上下载一个教案,并且最好看看教课视频。自己按照程序试讲一下,要有板书和现场绘画展示
⑵ 我应聘了中专还有技校等平面设计方面的老师,都是需要试讲的,但是请问,这种试讲到底讲理论好一些还是实践
像计算机方面的课程,都是理论加实践的好,这样不仅学到理论还能锻炼动手能力,积累经验,这是最好的一种教学方式,关于计算机的视频教程在网上有很多,都是这种教学方式的。
⑶ 中专美术试讲
我们试讲课的要求是:首先,得有一节课的基本构成。其次,对课程的内容是否熟悉,是否能精彩的在课堂传授给学生。(上课要的资料要准备充分,最好是脱稿绘声绘色的讲)再次,板书是否工整,结构是否完整、有创意。最后,教案和说课稿的完整,内容是否合格,是否可圈可点。
但根据不同的要求我们试讲也要求过说课,这个时间也就是15~20分钟,讲述如何上这一门课,你的思路。这个是我原来写过的说课稿模版希望对你有用。
题目
一、对教学内容的分析
·····························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情感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
··························································
二、教法
·····················
三、学法
·················
四、教学过程
1.········
2····
······
总结········
五、延伸活动
··············
因为我是师范类美术,这个是我平时的课程。最好打听清楚你所应聘的学校要求的是说课,还是讲课。应聘嘛,扬长避短!按照你所应聘的学校所要求的会事半功倍!祝你成功!
⑷ 中专的艺术类面试内容是什么呢
答:高职院校是职业中专、职业高中学生进一步提升自己、接受高等教育的学习家园;也是一切有志于学习技能技术的人士的进修提升自己本领的场所。2:你为什么选择该专业?答;选择专业的原因可从几方面谈:一是热爱该专业,从小向往;二是就业前景较好,市场欢迎;三是适合自己的发展,将来有一定发展空间
4:你对这次单招的认识?答:有这么多院校和专业面向职业高中或职业中专学生招生,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极好的机会,当全力以赴准备和参加考试,力争取得好成绩
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生命奏响时代的强音。当我们抛弃了迷茫,把握了航向。当我们共同努力,不懈的摇桨,和谐校园的乐章终将奏响。
7:请你谈谈对所报专业的认识? 答:对自己所报专业的认识,问题可以这样问吗?“所报专业在自己所报学校的地位”,如果可以这样,我下面的回答你可以看。除非是报本省的大学,而且是自己所在城市的大学,我们对他的专业才可能有点了解。又或是有人告诉你(比如说学长)。
8:你认为英语对你所报专业是否有用? 答:在学校,英语对我们的帮助就是解决考试问题。那么出了学校以后呢,国企需要CET证书,所以英语还是考试工具。如果进外企或是出国,那英语就变成了交流工具。
12:紫色让你联想到了什么?你对环保有什么看法?答:1.紫色(purple)是代表着很多的意思,和西方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紫并非正色,乃为红色加蓝色组合而成。有关紫色的最早运用。当首见于《论语》,《论语·阳货》中有“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也,恶利口之覆邦也”。由于《论语》这一典故,人们往往把以邪犯正,以下乱上比作以紫夺朱。王莽篡汉,《汉书·王莽传赞》则书为“紫色蛙声,余分闰位”,把王莽篡汉说成是以紫夺朱,蛙声打鸣。清时之文人曾骂满清王朝为“夺朱非正色,异姓尽称王”,这也是以紫夺朱的运用 2:环保,人人从自己做起,首先自己要做到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向自己身边的人宣传环保教育;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3:是否愿意一边上学,一边打工?答: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我愿意去做一些兼职,帮助父母减轻一些负担。体验一下社会,锻炼自己的能力。
14:你对大学生谈恋爱的看法?答:这也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吧,只要能正确处理好恋爱、学业、事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恋爱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大学生应该以学业为重,因为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目的。事业高于爱情,主张事业为主,不宜过早地恋爱。但也不要认为爱情是事业的绊脚石,处理得好的话,爱情也能对事业起到催化作用。 反之,过分的依赖于注重于这个方面,一味的寻求刺激,那就脱离了恋爱的初衷,这样就会反其道而行了。 不过,还是真正体验了,才会明白的
16:你对勤俭节约的看法?答: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自觉养成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分话费的良好习惯,提高成本意识,加强物资的使用和管理,努力在降低消耗上下功,营造勤俭节约的浓厚氛围,建设节约型社会。
22:花甲指的那个年龄?维也纳是哪个国家的首都?答:60岁;奥地利
23:刘邓大军中指的刘、邓指的那两个人物?答:刘伯承 邓小平
26:一个自行车的两个轮子的摩擦力是否一致?为什么?答:后轮是动力轮,前轮是阻力轮。后轮承重较大,还要克服前轮的阻力,所以后轮的摩擦力大一些。车才能前进,理论上在行进中,后轮小于前轮时,做减速运动;后轮等于前轮时,匀速;大于前轮,加速。实际中,后轮要是等于前轮,车就减速停下了;所以无论车是加速还是匀速,后轮的摩擦力都是大于前轮的。为了减小前轮的阻力,可以把前轮换成光头胎。 而后轮可以根据道路情况使用。
29:体重相同的两个人,1.6m和1.7m两个谁更容易被吹到?答:通常情况下1.7的应该更容易被吹到 (因为体重相同,身高的肯定更瘦小,中心相对会高一些,而重心低会比较稳) 但也有特例,比如——身材因素,一些怪异的身材会导致结果不同。
30:请你用三个词语来描述自己的个性。答:根据自己本身说出 三个词语;如大方,坚强,乐观 ,文静,随和,善良
31:请你用最简要的语言来作自我简绍或评价。答:同上,根据自己说一下 ,评价自己需要谦虚一点,真诚
32:请你用简要的语言来简绍自己家乡的土特产或名小吃答:同上
34:请你从北到南说出中国的省份(直辖市)中国有23个省 4个直辖市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 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1997.7.1;澳门特别行政区1999.12.20) 华东地区——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 华南地区——广东、广西、海南 华中地区——湖北、湖南、河南、江西 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西北地区——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 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 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 台港澳地区——台湾、香港、澳门
⑸ 上海教师资格证,申请的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美术绘画,试讲该怎么准备啊
建议你多看些教学试讲和说课的视频,多学习些经验,其实现在很多学校还是比较注重上课经验的,所以在这方面你要多练习,另外可以带几副你自己的作品过去,从另一方面展示你的能力
祝你成功!
⑹ 中职教师资格认定试讲_美术设计与制作学科
中职美术设计与制作学科认定的试讲资料目前网上没有,试讲的内容就是与中职美术设计与制作学科相关的内容,课本就是当地中职学校现行的课本,试讲的题目会从课本中现场抽签确定。
⑺ 参加一个中职学校的面试,设计专业,要求试讲20分钟,给了课本材料要求设计两个课时的教案
只需要写一个教案,但是你的课要分成两部分来上,但是二十分钟内必须全部讲完,你是面试讲课还是说课?
⑻ 美术教师试讲时要注意些什么
做为一名美术教师,在试讲时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是大家一定要注意到的,相信还是会有考生们问到美术教师试讲时要注意些什么?为了让大家能够注意到这些内容,在这里我就来给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这个问题,一起来看看吧。
一、要正确的定位面试的形式与内容在招教考试与教资考试中主要的就是进行情景模拟,即真正的模拟课堂,面对没有学生的试讲,很多人都进入不了状态,很多人会陷入矛盾与困惑,所以说这要求考生对没有学生的试讲进行一个很好的定位,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在试讲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保证整个课堂的完整性,也就是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巩固提高以及小结、作业、评价,这四个环节都要一一的体现在整个短短的试讲过程中,缺一不可。
其次,对教学内容进行一个细化并且找出重点进行着重的讲述,不能每个知识点都做到面面俱到,一定要把握重点,这样才不至于把课程讲“散”。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统考大备战
第三,一定更要注意导入的设计。一个好的导入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样的也会引起考官的兴趣,也更有利于自己下面课程的讲述。
最后,在课程的组织中一定要体现互动环节。新课标中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所以整个的试讲也需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新课标中也强调学生要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这些学习方法在试讲过程中就通过互动的环节来进行,比如:小组讨论、学生自主的搜集材料和阅读材料以及提问。
二、调整心态
对自己要充满信心,绝不能心里奔溃,想想这么多人,这么复杂的考试程序,坚持到底,相信自己是最棒的,相信自己是肯定可以的。做到礼仪有节、眼神沟通、手势自然、语言流畅、穿着得体。我们应该考虑和训练如何在考试时给评委们良好的第一印象,从进门出门的动作显示个人的文明礼貌,从自己的神情的标榜与眼神的交流表现自己的谦虚与自信,从得体且提前适应的着装增加自己的从容。
给自己设计一下进门、出门的动作,设计简明且有特点的开场白和结束语,并熟练准确的表达。设计讲课时如何表达自己与评委与“学生”交流互动的眼神,如何消除自己紧张的情绪。而对于面试服装,一定要以自己感觉舒服、得体而且要提前穿着适宜,切不可将崭新的服装成了你的心理负担。
三、如何高效率的准备
第一,熟悉美术的课型,义务阶段的美术课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与综合探索四个领域。高中美术分为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应用、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五大模块。所以在准备时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准备,针对不同的领域、模块进行分别的练习,做到每个领域和模块的课题都会讲。
第二,设计一到两节精细化的课例,完全按照考试的要求,兼顾每一个细节,对开场白、结束语及中间各环节的过度语都用心去设计,并把这节课做为模式供其他课参考使用,当然如果时间允许多设计几节更好。
第三,反复试讲,在不断的优化中提高。对于面试尤其是试讲,重复是最大的力量,熟练是最大的资本。所以教案准备的再充实都不如实战演练,而且最好是有观众的演练,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征得别人的意见,同是也可以增加演练的真实性。如果在正式考试前能有不低于10次的正式演练的话,相信面试就成功一半了。
四、注意事项
首先,试讲的导入要精彩,因为很多评委在你结束之前就已经将分数打出来了,所以尽量将自己最精彩的部分在前面表现出来。
第二、切不可因为没有学生而满堂灌,即使是没有学生也必须通过不同的渠道来体现课堂是学生为主体的。
第三,切不可超时,像全国统考的教资试讲10分钟,尽量让你的试讲在9分钟内结束,保证期完整性。
⑼ 急需中专美术课的教案~!
一、引 言
美术欣赏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传播知识,让学生看懂几幅美术作品。它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有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的高素质的人。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加强对美术欣赏教学中一些具体而微观的欣赏策略如感觉能力、描述能力、言语交流与阐释、美术评论短文写作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与作品的对话,与作品的交流,从而体现学生审美的发展,学生审美个性的流露,学生良好的审美情绪的表达。
目前中小学美术教育研究正蓬勃开展,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研究已有一定的深度,但涉及具体的微观角度而又牵系学生美术素质根本发展的学习策略指导则较为薄弱,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这样的缺失表现在:1、美术教育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当作自己的职责,而审美能力首先是从感觉开始的。培养学生的感觉能力,理应是欣赏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在现实的欣赏教学中,常有部分教师忽视学生的存在,不给学生充分感觉的时间和机会,而是以教师的感觉作为结论,从而使欣赏教学变得简单、肤浅;2、过分注重对作品表现形式中色彩、形体、光线、线条、肌理等因素的分析和体味,缺乏欣赏过程中对作品整体审美意味的体验和理解;3、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欣赏,体现在一方面只听教师的讲解,另一方面总想以作者表达的思想作为理解的准则。如果年代久远无法查阅作者的想法,就以美术史论的结论作为依据,这种“标准答案”式的欣赏,忽视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忽视了对作品的有意味的品味和语言表达,更谈不上描述、对话、阐释等支柱性欣赏能力的提高,创造性欣赏能力的培养更无从谈起。
二、欣赏中的人文与对话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人文性,是《艺术课程标准》、《美术课程标准》基于对艺术包括美术课程的学科性质的基本定位。它反对任何功利性目的,要求课程的全部重点,必须从事物的世界转到人格的世界,强调人文学科的价值。在广泛的文化情况中认识欣赏这一理念,明确指出“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的观点。唯有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去学习美术、感悟美术、理解美术,才能真正扩大和加深学生对美术的体验、对生活的体验、对人类社会及文化的体验,才能让学生体悟到美术、文化及生活的多样和丰富的内涵。有了深刻体验支持的美术学习,才能突破滞留于纯粹的技能技巧训练的局面,将人类的精神财富深化至人的内在世界,确确实实地促成学生人格的完善,在这个基础上,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完善才产生具体实际的意义。
,美术论文,美术课件,美术教案,美术课例,美术课题研究,素描作品,水粉作品,油画作品,国画作品,手工制作
美国教育家列维认为美术教育应以人文学科为基础,创作过程就是将形式赋予物质的过程,该过程从一个理念入手,通过一种媒介来表现这一理念,如果忽略了作品的形式和作者理念,人文精神就势必被忽略,所以在欣赏教学中,从技能性的传授提高到美术文化的层面中,就更能反映素质教育中变专业教育为通才教育的改革思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主要途径,突出人文关怀,与儿童的年龄特点相结合,掌握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就十分必要。
而有效的言语对话、画面阐释、美术评论是学生欣赏能力得到切实提高的关键。“接受美学”认为,并不是画家创作了作品就是作品的终结。相反,读者才是决定作品命运的决定因素,没有读者的参与,任何优秀的艺术只是一堆物质材料而已。在欣赏课上最有价值的不是美术作品本身,而是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因为在理解的过程中,渗透着学生的想象与创造。而这些,无不需要学生通过有效的言语阐释与美术评论加以表达。“人的语言表达之质量的提高,展现出人自身存在之质量的提高”(滕宋尧《文化的边缘》)。因此,欣赏过程中学生有质量的言语阐述与美术评论,对一件作品的形式与内容、意义与价值上的探讨,在学生没有建立起历史概念的情况下,对提高欣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三、对话平台上的欣赏流程设计与运用,美术论文,美术课件,美术教案,美术课例,美术课题研究,素描作品,水粉作品,油画作品,国画作品,手工制作:
以欣赏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造性欣赏行为的策略指导为中心,研究者把指导的步骤拟定为下列三个阶段
1、教学观察、师生沟通阶段:此阶段的主要任务为通过教师在欣赏教学过程中的观察研究,摸清学生对欣赏信息的特点与缺点,有意识地创设良好教学氛围,师生在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达到情感的交流与沟通。
2、分析改进、策略指导阶段:此阶段的主要任务为根据教师在欣赏过程中对学生欣赏行为的观察,师生一起分析存在问题或缺陷的原因,教师进行欣赏过程中的策略指导,有针对性地满足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对提高欣赏能力的“需要”。
3、创设欣赏流程,强化创造性欣赏行为阶段:此阶段的主要任务为创设具体可行的欣赏流程,沿用研究者自己获奖的结题成果《中国画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研究》(全国二等奖、杭州市一等奖)中的欣赏流程(观察感受——分析理解——阐释交流——价值判断),在流程中强化学生对创造性欣赏行为的灵活运用能力。
(1)描述阶段的指导:对作品的第一印象是一种瞬间的强力感受,一种单纯的视觉快乐,是儿童直觉地面对作品产生闪光式的认识。对第一印象的描述,就是要儿童说出美术作品外在的、可立即指出的视觉对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包括三方面的指导:一是给学生足够的观察欣赏时间,让他们用简洁的语言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二是耐心倾听学生的描述,让学生充分表达;三是教师用启发、提问的方式给予线索,引导进一步观察、想象、陈述。
(2)形式分析阶段的指导:形式分析就是分析作品所表现的美的形式,是加深学生的审美经验、提高审美理解能力的关键环节。在分析阶段,要求学生表达对作品的感受。教师要用启发诱导性的语言,如"你喜欢什么?为什么?"引导儿童反复多次地深入感知、体验作品,理解艺术语言与形式美原理的内涵,适当地用欣赏所得的体验进行创造性形式模仿,帮助学生
(3)解释阶段的指导:解释就是学生通过探讨一件美术作品所蕴含的内在意义。把握欣赏作品的所再现、表达出来的情感、意义。在这一阶段的指导中,着重于两个方面:一是适当地介绍作者的小故事、作品的创作背景等,扩大学生对作品欣赏的人文底蕴,形成一个或多个合理的解释。二是鼓励学生不拘泥于教师的解释,不拘泥于作者的原有创作意图,对作品所传达信息的体验和理解,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发表自己的见解
(4)评价阶段的指导:评价是判断欣赏作品的价值。对小学生来说,如果学生能够对优秀作品说出自己的喜欢之处,说出自己对作品含义的某些理解,或欣赏作品的某些方面能积极影响自己的创作,那么这种评价的作用是必要而且是非常有用的。
四、引导学生创造性欣赏的策略指导,美术论文,美术课件,美术教案,美术课例,美术课题研究,素描作品,水粉作品,油画作品,国画作品,手工制作
(一)文化心境的激发
在美术欣赏过程中,学生接触到不同历史年代和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既是从艺术的角度进行审美欣赏的材料,也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了解历史事件、社会生活、东西方文化差异和人类复杂感情的材料。这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其知识面,使他们在欣赏名家名作的同时,也得到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在这欣赏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欣赏情境,有助于学生在审美的同时,学到优秀的人类美术文化,培养人文精神。欣赏心境的创设可分为:
(1)主题式心境:根据某一主题,在欣赏活动开始前或开始时有意识地营造一种情境,学生在这一情境中身临其境地对作品展开欣赏,如以美术作品所展现人类情绪(喜、怒、哀、乐)为主题的欣赏活动等。
(2)专题式心境:根据一个鲜明的专题,罗列归属于这个专题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如画家笔下的“树”为专题展开的欣赏等。,美术论文,美术课件,美术教案,美术课例,美术课题研究,素描作品,水粉作品,油画作品,国画作品,手工制作(3)背景式心境:在美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为了达到深化主题,突出欣赏作品的鲜明时代、民族个性特征,借助于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等创设的情境。如欣赏中国古代山水专题时,借助于《高山流水》、《雨打芭蕉》等民族名曲作渲染的背景,引发一种古典的心境。
o (4)引导式心境:在美术作品的欣赏中,借助于语言、音像、动画等媒介,为即将欣赏的作品作必要铺垫的情境、氛围。如讲述耶酥与弟子的故事,就耶酥在晚宴上的一句话:“你们中的一个人背叛了我”而引发的名画欣赏《最后的晚餐》。
(二)感觉能力的诱导
“ 审美主体通过感官(主要是视听感官)对审美对象的感觉,是审美的起点。”(《美学:审美理论》戚廷贵)美学既然是审美理论的科学,我们的美术教学就应当遵循美学理论,把学生的感觉做为审美的第一步,给予重视和培养。研究者在具体欣赏中对感觉能力的培养方法从以下几种入手:
1、增加感受、体会欣赏对象的机会和时间。良好的感受能力的培养有赖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没有一定的教学活动做保障,能力的培养就成为一句空话,感觉能力的培养尤其如此。现在学生花在感觉能力培养上时间和机会不多,研究者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宁可放慢教学的速度,也要多设计一些感受审美对象的活动。如在欣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能倾听一下《伏尔加河船夫曲》,就会从听觉上加深对作品的认识。在上《树皮的花纹》一课时,把学生带到室外,去摸一摸生长校园内的大树的树皮,以触觉亲自感受树皮的纹路变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只有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对作品有充分的感受和体会,欣赏才会更现实、生动。美术论文,美术课件,美术教案,美术课例,美术课题研究,素描作品,水粉作品,油画作品,国画作品,手工制作
2、以视觉为主,听觉、触觉、嗅觉相互作用培养通感能力
课上的感觉培养,应以视觉为主。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给学生创造充分感受作品的机会,引导他们认真分析画面上的形式语言、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画面线条的粗细,色彩的冷暖,造型的写实与象征。同时加强听觉、触觉、嗅觉与视觉的相互作用,有效而完整地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
(三)作品形式分析的指导
美术是一种能够学习和弄通的语言,也是一种通过学习和实践可以会“读”与“说”的交流方式。“读”指的是作品的视觉表述,“说”指的是创作出视觉表述。对作品形式分析的指导,主要是从色、形、构图等艺术手法角度出发,理性地探讨与分析作品造型的特征与特点。在欣赏过程中对提高学生作品形式分析能力的策略指导大致有以下几种:
中国 1、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营造作品形式分析的学习平台。
现代教育技术形、声、色并茂,教育表现手法多样,富于变化的多样性,对欣赏过程中付诸于视觉形式的美术作品,都能在现代教育技术作用下,完成形象、线条、色彩、肌理、质感、空间视觉直观性的再现,易于营造良好的欣赏教学的氛围,宜于在此种氛围中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作品的欣赏。
2、利用比较欣赏把相关的美术作品置于同一欣赏环境中,提高分析能力,加深理解。
作品的比较能产生雄辨的说服力,有较强的针对性。在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把同一画家不同时期相关题材的作品、不同画种同一题材的作品、不同民族、国家同一题材的作品、同一绘画内容不同处理样式的作品置于同一欣赏环境中,课题研究者将对欣赏作一分析与比较的深度思考。,美术论文,美术课件,美术教案,美术课例,美术课题研究,素描作品,水粉作品,油画作品,国画作品,手工制作 (四)画面阐释与对话交流的引导,美术论文,美术课件,美术教案,美术课例,美术课题研究,素描作品,水粉作品,油画作品,国画作品,手工制作
阐释学运用到美术欣赏教学中,一方面可以改变传统欣赏课堂中教师“霸占”讲台一统天下的“教”,转到学生对美术作品真正的“学”上;另一方面阐释学的运用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欣赏课主要培养学生的视觉能力和语言能力,学生不但要会用眼睛分析美术作品,还要学习用语言表达理解,如果教师重视学生对画面描述能力的培养,重视对观看作品后感觉的表达,重视对作品作出评价能力的培养,那么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作品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就可能成为现实。提高的将是包括思维、创造、感觉、人文精神在内的学生的整体素质。本课题在欣赏过程中对提高学生阐释交流能力的培养策略基本从以下几方面开始:
1、对话氛围的创设:对话是人类的一种特殊语言交流方式。
在对 话中,交流双方很快达到视野融合。在融合中,相互扩大眼界,使精神生活进入新的更高的层次。这里说的“对话”不是日常生活中的随便交谈,而是在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创设的一种平等、开放、自由、民主、协调的具有情趣和美感的氛围。能够在此间激发学生对作品发表有新意的见解,能够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作品之间产生多向交流,成为真正有“人”、以“人”为主的欣赏学习。
F 新课程标准使我们认识到,教学本质之一是交往,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那么,如何实现这种交往?合作学习不失为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式。在美术欣赏过程中,无论是对作品主题等的描述,还是对作品的形式分析,或者是对欣赏作品的价值判断,合作学习都可能开启学生的新思路,带给学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增强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2、描述能力的培养:在欣赏活动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用语言对作品进行描述。一方面教师有目的的对作品的适当描述可以唤起学生审美的体验;另一方面描述能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艺术作品,能有力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学生对作品进行美术评论的一个重要基础和途径。本课题在欣赏中通过教师半成品式的描述引导来培养学生的描述能力。比如:妈格利特的《比利牛斯山之城》,是一幅超现实主义绘画,对儿童来讲,接受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一个学生对这幅作品的描述,非常漂亮地道出了超现实主义绘画之美“……白云漂浮的蓝天,浪潮拍岸的大海,城堡高距的巨岩,这些寻常的景物重新在一起,构成了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另一个世界,不免令人惊异。在画家妈格利特的想象世界里,可以违反地球引力的存在,而让巨岩好象白云一样漂浮在空中!”
3、差距欣赏的开发:学生与被欣赏作品之间存在着差距,差距妨碍着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在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利用学生与作品的差距,引导学生以自己的知识和体验,主动地去理解作品,充分利用这种差距的积极因素,鼓励学生努力探索的精神。在研究中通过学生生活实际差异与文化差异两方面来展开,使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理解落到实处。比如:学生有各种各样的的气质与个性,有的天真活泼,有的沉稳少语。欣赏艺术作品时,往往会受其影响。一位六年级的女学生性格开朗,喜欢色调明快的艺术作品,所以不喜欢拉菲尔的名作《椅中圣母》,虽然她知道这是世界名作,也承认画得非常出色。和那些准备把画挂在家中最明显位置的同学相比,她要把画藏在床下,因为她觉得“画面太暗,有点沉闷”。这不能被认为是一种格调低下的反映,恰恰是在理解中的主动选择。
4、人文精神的强化:在目前的欣赏课堂中,一些教师对作品的讲解只偏重于技能技巧方面的分析,忽视了人文精神的教育。欣赏中作品的形式因素与作者的理念之间内在的联系被忽略,人文精神势必被忽略,使学生造成这样的错觉:作品的技能技巧与作品的理念是毫不相关的。本课题通过欣赏过程中对人文精神的强化,提高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深层次思考。比如:欣赏米勒<的拾穗》,单从色彩、光线、构图等方面去分析画面,是远远不够的。这些色彩、光线、构图的处理,其实都是为了表现米勒对法国农民的深情热爱。
(五)欣赏与创作相结合的倡导
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我们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不是说教师不可以作任何背景知识的介绍和讲解。相反,适当背景铺垫是为了对话的进一步深入展开。在这过程中,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参与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同时引导学生指出作品存在的问题,允许学生对作品作各种符合自身要求的改动性创造,进一步提高和加深对被欣赏作品的理解和体会。如在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后,同学们对这幅名画的历史及艺术特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就趁热打铁,提倡学生结合现实进行自己心目中的蒙娜丽莎形象再创作,结果出现了《舞台上的蒙娜丽莎》《穿工作服的蒙娜丽莎》《象妈妈的蒙娜丽莎》《胖胖的蒙娜丽莎》等等。
(六)美术评论短文撰写的激导,美
艾斯纳的DBAE美术教学思想中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美术评论能力的培养。在DBAE教学中,美术评论决不是要学生寻求对一幅美术作品的标准答案。学生通过与美术作品的“对话”,增强了视觉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一方面体现在对作品的描述、阐释过程中,另一方面可通过书面形式表现出来。本课题通过欣赏后写评论短句、评论短文的策略指导,促使学生积极参加讨论,进行美术评论,并物化为文字形式,进一步深化了欣赏见识,提高了欣赏能力。如在欣赏补充教材《韩熙载夜宴图》时,学生立刻被整件作品五段式有机联系的形式相吸引,教师用录音根据画面内容分别播放琵琶演奏、舞曲、轻音乐、笛子和筚篥演奏,引导学生随音乐而感受夜宴图的具体内容。学生谈感受时,有的说:“夜宴图首尾统一了听琵琶演奏、观舞、休息、听笛和筚篥演奏、送别五个场面好象看小人书,是一个小小的故事。”有的说:“夜宴图中这么多人,或站或坐、或正或倒、或抑或靠或动或静,简直是生动丰富。”有的说:“画面颜色金碧辉煌而又古朴可爱,红绿色相穿插,大块黑白相间隔,有对比有呼应,色彩不多,却非常丰富。”
五、突出人文精神与创设对话平台的欣赏实践反思
1、有利于教师全面综合、完善的美术教育观的树立,美术论文,美术课件,美术教案,美术课例,美术课题研究,素描作品,水粉作品,油画作品,国画作品,手工制作
由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人文精神正在不同社会领域不断突显。当今美术教育界在人本主义理论的影响下,揉和了费德曼教授提出的探究型欣赏教学法与DBAE四阶段审美教学模式之优点,在美国已逐渐被“全面综合性的美术教育”所取代,成为一种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新思想、新模式。全面综合的美术教育关注的是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对学生的美术学科教育负责,同时对学生的整体发展负责。全面综合的美术教育标志着学校教育从美术学科教育向美术文化教育发展。美术文化教育最有魅力的地方是启迪人生,关怀生命,提倡审美——利于人格的健全发展。美术文化教育最有价值的超越是培养多元开放的文化胸襟——利于创造性学力的培养。“美术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综合性质的人类活动之一”(尹少淳《走近美术》),因此,提倡审美和人文精神教育,在欣赏过程中展开全面综合的完善人格的欣赏活动,必将促使学生人文教育观念的植根,有利于教师全面综合、完善的美术教育观的树立。
,美术论文,美术课件,美术教案,美术课例,美术课题研究,素描作品,水粉作品,油画作品,国画作品,手工制作
2、有利于教师对美术课程教育理念的实践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阐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课程标准指出,我们应当相信每个学生都具备学习美术的能力,均能在自身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因而美术课程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形成其健全的人格。在课程内容上强调课程的基本内容必须具备基础性,是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用的,同时要注意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素质差异。美术学习应当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关注学生的欣赏学习,把教师情感因素添加到欣赏教学中去,保证思维、情感、行动的整合,欣赏内容与学生的基本需要及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在课题研究中得到了生动、活泼的个案例证,必将充实研究者对新课程教育理念的认识
3、有利于学生欣赏评价和合作交流能力的提高
美术欣赏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交往。“因为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余文森《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在欣赏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过于单调的局面。在欣赏过程中采用渗透自主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合作方式,在欣赏成果的阐述上本着“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评价”的理念,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欣赏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欣赏能力和艺术批评的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多方收集美术作品,对感兴趣的美术欣赏作品上得独特的见解,大大地提高了学生欣赏评价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4、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欣赏能力的发展
“培养创造性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天能得到这样广泛的重视,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创造性意义的拓展是不无关系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富有创造性是健康人格的表征之一,它赋予了创造性较之从前广泛和普遍得多的意义——创造性可以表现在人们所从事的任何活动之中。人们无论做什么,都应该以创造性的态度或精神去做,这种态度或精神是根植于人的本性特征中。创造能力不但包括创新的精神与意识,还包括将新的观念转化成为具体事物的能力。所以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提出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应多方面、多维度、多层次地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且要培养学生将创新观念转化成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鼓励学生主动进行综合性、探索性学习,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老子所著《道德经》的开篇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突出人文精神的美术欣赏教学强调对话与交流,可谓是“教可教,非常教;本可本,非常本。”这种美术欣赏学习中的教师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欣赏活动中的指导和点拨。教有课本,但已非传统意义上的课本,生活中到处是美术欣赏的内容。人的自信一半来自自己,一半来自别人。一个人如果从来就不欣赏自己,他就不会拥有自信;一个人如果从来没有被欣赏,他就不会获得自信。美术欣赏,欣赏名作,欣赏自己,被别人欣赏。对话可存,人文可存.
http://www.21blue.cn/e/List/List_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