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科普
① 如何正确的认识易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视频加载中...
近年,人们认识传统文化的能力有所上升,但对易经的认识仍存在薄弱环节。部分学者将“易”定义为论述变化的理论和占卜之书,未能透彻理解易论述的变化之道是对自然法则的模拟和抽象,未能明确“易”对社会规律的探索依据是自然法则。
说到易经,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算命,正是因为易经具有预测人生的功能,易经两字才深深地打动人心。当然,读过易经的朋友,会发现易经是一些很晦涩的文字,很难懂。即使后来有很多的学者给予了很多注释,仍然免不了一头雾水,就跟天书一样。除了易经这个词,还有不少相关的词,比如周易、八卦、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文王八卦等等。我们的节目已经播出11期了,实际上是试图用一种更加通俗的方式来帮助大家了解中国的易文化。
《易经》原文只有十几页,大概5000字。而各位从书店里买到的厚厚的《易经》,都是几千年来学者对这本小书的注释。什么叫“经”呢?只要叫了经,就一定都是由文字组成的,是在文字发明之后对前人智慧的文字解读。
什么是易呢?易,就是我们一直给大家展示的《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就是这张图,这张图就是易。外面一个圆图有64卦组成,里面一个方图也有64卦。方圆在形式上不同,但是所含的64卦完全一样。这张图的方向是左东右西上南下北。为什么这个方向和我们通常理解的方向正相反呢?大家概念中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实际上是国际通用地图的标准。和自古以来我们中国的地图上的方向正好相反。
在没有文字之前,古人用这些符号来说明和解释宇宙和自然面临所有问题。因为这张图包罗万象,仅仅有64卦和64卦的名称是不足以解释清晰的,就需要进一步的对这些符号进行注释,于是日积月累就有了卦辞,每一卦后面都有一句话来解释,后来又有了爻辞,每一卦的每一爻都有一句话来解释,这样就形成了《易经》的基础。所以,《易经》本质上由4部分组成:卦符号、卦名称、卦辞、爻辞,总共5000多字。《周易》是《易经》的一个阶段应用,在当代已经不适用了。
这套符号系统从3000年前的西周开始被称为“易”,在西周以前的夏商时期,这张图被称为“中”,就是我们中国的中的来历,在更远的三皇五帝时代,曾经被称为“图”。所以,我们要想真正理解易就应该从这个最原始的版本出发。
我们应正确认识易学与科学间和谐关系。目前,将易经误认为是封建迷信的现象仍客观存在。在人类文明史中,文化先于科学而生,科学发展与优秀传统文化本就水乳交融,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均包含了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即所谓大道同源。易经与科学不同,但两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具有相通性和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将易经在以往历史中沾染的糟粕等同易经智慧,将易经与科学对立的现象的根本原因恰恰正是误读易经。
② 易学是科学吗
易学是科学。易学源于易经之学,简称易学,它起始于占卜但高于占卜,易经内中记容录了很多上古的古代历史事件,因此易经本于实践。《易经》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典籍,是中国人文文化的基础。易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分成易理易学、象数易学、数理易学、纳音易学几大类。
③ 周易是迷信还是科学
《周易》科学吗?看了下文你就懂得。
《西方哲学史》里面,罗素有这样一个定义:一切可以解释的事情是科学,一切不可以解释的事情是神学,介于两者之间的是哲学。所以从罗素的角度看,科学≠哲学≠神学。
《易经》是群经之首,是中国第一本哲学书。无论是后来的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其思想都起源于《易经》。《易经》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说明了世间万物的道理和自然的规律是相同的。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某些理论已经被科学证伪,那么我们可以说它是错的。然而这样的错误理论其实很有限。科学理论并不比科学之外的理论更正确,只是更可靠,而科学之外的理论也不一定是错的。所以《易经》千百年来对人类存在的积极影响远大于我们的争论,它到底科学不科学的问题。
④ 易经说的是什么 有科学依据
易经的道来理包含天地万物,非常源科学,如果仔细研究会发现它要比我们的通常所说的科学研究要严谨很多,智慧很多。
如果要我们易经说的是什么,我是不敢说的,也说不好。但以我学习的经验感受,可以用句句真言一形容,毫不为过。
有没有科学依据?可以这么说,在我们可以理解的范围以内,它教的就是严谨的科学,以外的,我不知道……
⑤ 周易与科学的关系
4月26日 09:55
《周易》本来是一部上古筮占记录的汇编。我们现在看到的通行本《周易》或《易经》由六十四卦和不到五千字的卦辞和爻词组成,它的最初的功能就是用来占卦。后来引入了哲学领域,与科学似乎不沾边。因此,可以说《周易》本来是不讲科学的,当然这并不否定《周易》本身包含了科学的因素。
(一)《周易》与数学
《周易》与中国古代数学联系的主要纽带就是它独特的卦画符号系统。这一点同它的筮占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有两个地方后来常常作为数理问题来讨论,一个是所谓的“大衍之数”,另一个是所谓的“河图”和“洛书”。
由此看来,《周易》与数学的关系,实际上可以认为是后人在注解《周易》的过程中将古代的数学成就附会到《周易》上的一个结果。我们很难断定,《周易》本身就有这些数学理论。比如“大衍之数”,本来就是出自战国时期的《易传》,在此以前的占筮是否运用这一套程序还找不到文字根据;即使是“古已有之”,也只能反映《周易》在殷周时代就得到了当时的数学成就的支持。至于“河图”、“洛书”就更是如此。
(二)《周易》与天文历法
《周易》与天文历法结合的典型事例莫过于汉代发明的“卦气说”、“爻辰说”和“纳甲说”。这些学说在汉代都属于“今文经学”的范围。卦气说在汉代易学中影响最大。它是将卦画(卦)同二十四节气(气)以及方位相结合的产物,易学家孟喜和京房对它的贡献最大。其实,无论是卦气说、爻辰说还是纳甲说,这些理论在《周易》本文中都找不到根据。除了《周易》上的二十四卦外,其他如季节、方位、节气、日数、十二生肖、乐律、八宫等,都是汉代当时发明的或者已经发明的知识,因此,这可以看成是汉代一次知识的大综合,而这些综合又是围绕《周易》这一部儒家经典展开的。它们越来越烦琐,越来越神秘,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变成了神学的婢女。
(三)《周易》与中医学
《周易》与中医事实上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上古时代医巫不分,巫既占筮祈祷,又采药治病。我们讲《周易》与中医的关系,只能在中医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之后,即从秦汉时代起作为中医的基本理论支柱的《黄帝内经》成书之后。如果认为《周易》与中医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的话,这种情况至少在唐朝才成为可能。唐代名医孙思邈有“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的论断,他说:欲为太医,“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医易的结合是中医在已经建立了自身的体系的基础上,将已有的概念、理论同《周易》特别是《易传》的有关思想相调和、相比附的结晶。
《周易》的符号系统包含了较科学的宇宙观。这个科学的宇宙观就是它的阴阳观念。《周易》的方法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这个方法论就是取类比象。正因为《周易》能够发挥宇宙代数的“空套子”作用,将任何事物都可以“套进去”,才使得它于中国古代的各门学科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也正因为此,现代的一些易学研究也常常被“套”进去了。
作为中国文化智慧的象征,《周易》的价值是不朽的。它的深邃的哲理和独特的思维视角,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科学的发展,而且也应该能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思维和方法论的启示,这是毫无疑问的。因此,现代易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实现《周易》价值的现代转换。但这种转换需要的是创造而不是牵强附会。只有这样,周易这一古老的中华智慧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⑥ 周易为什么这么准科学依据是什么
易学非算命
我们大多数人应该都见过算命先生在路上走的时候,,他们的流派是江湖派,基本技巧都说一百句等于一句。而我们今天说的是周易,你应该剔除这些人,这些人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之内。在这个世界上,桌子应该放在地上。人们在路上行走。如果你把树砍倒,树就会掉下来。但事实上,世界至少有四个纬度。为什么时间维度有如此少的存在感?把时间扩大到一百年,每个人的生活都只是一条固定的轨迹。从上帝的角度来看,朝代更替都是一样的。所以我坚信这种归纳可能是有意或无意地发现了一些规律性。这条规则可以洞察历史,展望未来。虽然我不能解释它的存在,没有人能解释它,它被称为形而上学。
⑦ 如何研究易学中的科学思想
20世纪,随着世界各个文化体系的交互运动被动性,原有的文化和经济基础随之发生动摇和裂变。这些改变迫使原先支撑整个中国社会精神和文化的传统哲学不得不面对一个新的语境的“甄别”,因此,在新的语境下“更新”话语就成了20世纪中国思想界的一个重要“时尚”。易学也不例外,其中最具时代特征的就是被称为“科学易”的新易学的勃兴。
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应该说产生于近代欧洲。但是,无可否认,科学的历史起点与人类文化的起点同出一源。文化人类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在原始社会时期,科学与巫术并没有明显的界域分野,并且,“巫术与科学在认识世界的概念上是相近的,都认定事件的演替是完全有规律的和肯定的,并因而是可准确地预见到和推算出来的。对那些深知事物起因并能接触到宇宙奥秘的人,巫术与科学这二者似乎都为他开辟了有无限可能性的前景。于是,巫术与科学都强有力地刺激着对于知识的追求”。巫觋是人类知识最早的总结者和掌握者,他们的职业与天象和地形有关,而关于天象和地形的种种知识构成了人们精神世界中时间与空间的基本框架;他们的关注和相关的实践活动促成了早期中国的知识系统的形成。这些知识包括:与“天”有关的天文历算、占星望气、式法选择、龟卜筮占、风角五音;与“地”相关的形法;与“人”相关的占梦、招魂、厌劾、服食、房中、导引等等。显而易见,这些知识也就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地质学、医学、数学等学科的最初源头,而《周易》则是对这些具体知识所体现的宇宙观和方法论的一个哲学化的总括。
《周易》,特别是《易经》的性质,古往今来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这与《易经》本身内容的丰富和杂驳有很大关系。就《易经》的卦、爻辞而言,无论选择怎样的诠释角度,都无法否认和忽略其中明显的占卜成份,结合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和古代文献的研究成果,有理由认为:历代围绕《周易》所展开的多层次、多向度的诠释和衍说——易学是作为华夏文明的精神起源和内核的巫史传统的典型体现。所谓“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易者又援以入易,易说至繁”[2]。今天这个被称为“易学”的知识体系如果按照现在的学科分类标准,很难将其归入某个界域分明的专门知识之中,究其原因,乃是由于以“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为方法论基础的“易道”“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包含了先民在人生、社会、自然各方面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经过具有高度智慧的哲人的加工和提炼,最终形成了一套以阴阳五行八卦的流转迁化、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为核心内容的,关于人与其生存所依托的世界关系的“图示”结构系统。这样的一个“图示”结构系统是植根于华夏民族精神深层的“天人合一”观念的具体反映,并且与巫史传统紧密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模式。两汉以后,随着作为中国思想元典的“五经”在话语权力的霸主地位的确立,“五经”之首的《周易》中所蕴含的上述思想和结构模式得以延续和发展,并在更广的范围内影响到其它各个知识门类的形成和发展。
从易学发展的历史来看,易学与其它门类知识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互动关系。宋代易学的数学派、理学派、气学派之间关于数与象、数与理、数与物或气的讨论中所发展出的数理哲学,作为宋元数理科学家创造性思维的一部分,成为把数学和物理学推向中国传统科学最高峰的一大动力源泉。明代中国科学技术的一些重要成就,如李时珍的本草自然分类法、朱载 十二平均律的发明、徐霞客的地形观察与分析学说,以及宋应星在声学、方以智在光学等方面的重大发展都与之密切相关。
近代以来,虽然中国文化已经与西方文化正面遭遇,但中国文化的根基尚很稳固,以儒学为代表的主流话语依然能够控制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因此,这个时期的中西文化会通不可避免地只能在“西学中源”、“中体西用”之类的观念指导下进行。由于易学在传统思想领域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将易学与近代西方科学进行会通一直是人们努力的主要方向。这其中以徐光启、方以智、江永、焦循为代表。譬如方以智,他像牛顿那样,从科学实践中去寻求三大定律式的科学观,只能从《周易》、《河图》、《洛书》中检出神秘主义作为改进西学的武器,所以他的尝试归于失败”[3]。从现代角度来看,方以智的失败是中西文化内在差异相互冲突的深刻体现,其个人身上所反映出的不足是整个文化某些缺陷的折射,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从目前科学易的研究状况来看,大致有三种倾向:一是研究易学与古代科学技术的相互关系;二是用现当代科学的某些成果重新解释传统易学;三是用现代科学比附传统易学。
所谓的科学,其本质特征在于运用诸如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属性和规律,是人类的一种知识体系。科学的发展,如爱因斯坦所指出的那样:“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德几何学中),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能找出因果关系”[4]。逻辑思维是科学的基本思维模式,它以抽象出事物的特征、本质而形成概念,并在认识过程中借助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来反映现实过程为其特征。因此,如果撩去人为笼罩在科学上的种种神圣光环和面纱,“科学只不过是知觉的显现、意图的说明、常识的完善和精确的语言表述”。换言之,科学是人类的认知结构模式之一。
正如本文开篇所指出的,二十世纪是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个百年,科学观念在强大的物质力量的裹挟下迅速登陆中土,并且随着中国社会原有经济基础的瓦解而在新诞生的社会意识形态中占据统治地位。在这样一种态势下,原有的一些思想和话语为了求得生存,或主动或被动地进行话语的“更新”以求在新的语境下得到新的“共识”也就很自然了。从这个角度说,二十世纪易学所取得的许多发展,包括文字和历史的考据在内,与科学易试图以科学重新诠释易学(这与方以智等以易学诠释西学的努力方向已有了根本的改变)的尝试一样,自觉不自觉地都是在科学求真务实的观念指导下为易学在新的话语体系中重新定位的一种努力。
虽然科学易的研究方法得到很多人的积极响应,虽然科学和易学一样有着共同的古代巫术的源头并且两者之间确有不少可以相互契合互释的领域,但是必须正视这样一个具有本质意义的差异:易学和科学严格说来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下两种不同的认知结构,它们是人类看待世界所选取的不同的视角。科学思维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对观察结果的逻辑分析,这种分析是在一系列严格的规则引导下进行的,这些规则经过了最大限度的共识检验因而保证了分析推理结果在共识中的可验证性。与之有着本质不同的,代表易思维最典型特征的易象思维是意象性的,它在很大程度上不可解析,其演化的结果具有很强烈的个人色彩,是思想者个体在某种目前尚不能解释的特殊心理状态下所获得的认识。《易传》中所谓“《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说的正是易象思维这种与众不同的“感通”特征。这种思维模式是“天人合一”观念最根本的体现,而“天人合一”本身与其说是一种观念,不如说是一种“境界”,所以《易传》的作者才接着说:“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传统易学中有许多今天看来是神秘主义的东西,一定程度上就在于易象思维所达到的境界是独知性的,某种现象、状态或感受之所以“神秘”,就是因为它们超出了受现实局限的“共识”可以理解的范围。
有了“独知”和“共识”这样的一个视角,我们对科学易也就有了一个相对客观的认识。应该说,科学易是在新的语境下重新诠释传统易学,以期为易学建立一个新的“共识”基础。这其中虽然有生拉硬扯甚至生吞活剥的成分,也有被学者批评的“丑科学”、“伪科学”现象出现,但它毕竟使得易学在新的形势下获得一个新的立足点,并且为越来越多在科学话语中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人们了解和认识易学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入门之道,并为中西文化的交融提供了新的途径。
⑧ 周易有什么科学道理
《周易》是一座神秘的殿堂,作为中国最古老、最著名的典籍之一,它的流传,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虽然人们对它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我们却都时刻感受到它的影响,不仅中国文化高深层次的思维模式、伦理观念、审美意识、价值系统、哲学思想等要素,可以从《周易》里找到自己的根.而且民间文化、风俗习惯、日常言行、生活准则、天文历法,也可以从它那儿寻到自己的源.它如此深奥古涩,又是那么的神秘莫测,至今仍然散发着诱人的光彩.
那么,《周易》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它有什么内容?竟会造成那么浓厚的神秘感?请让我们举起理智的火炬,打开它沉重的大门,迈步跨入这座神秘的殿堂吧!
一、《周易》是中国文化的源泉和象征
中国人最善于临机决断,以不变应万变,中国哲学认为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是人的一部分,那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是再平常不过的了.人们也就的理由相信,人类可以依据自然的变化来预告人类的前景.《周易》一书正是这一文化倾向的最佳的实例.
正因为《周易》有着如此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春秋战国时代,它就已经被人们看作“圣人之书”人们通过对《周易》的研究,既汲取了许多有价值的因素,也逐渐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易学.年复一年,代复一代,易学研究经历了不同的阶段,繁衍出种种流派,《周易》一书也得到了长期流传,而且久盛不衰.
同时,《周易》在民间的流传也更是如火如荼,绵延不绝,它已经成了指导人们生活,规范人类言行的准则,成为人们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指南,长期以来,中国的知识界的文化人,往往以《周易》中所体现出来的世界观去认识和解释这个周流多变,而又异彩纷呈的世界,而下层民间,更多的是从“易用”角度,用之卜疑断惑,寻求行动上的引导,所以,每一位中国人,不管你对《周易》抱有何种态度,“科学”也好“迷信”也罢.你都不得不承认,《周易》在中国人中所具有的广泛影响.它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人和任何一本书.这样一种大规模的文化现象,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推究和沉思吗?
直到今天,《周易》在我们的生活中,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有人称它是“生命的学问、宇宙的真理、文化的智慧、价值的源泉.”有人赞其为“宇宙代数学”“科学皇冠上的明珠”
总之《周易》在其卜筮的形式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在它晦涩的言辞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它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源泉,又是中华文明的典型象征,如果以为弄懂了《周易》就会一懂百懂,那当然是毫无根据的,但如果无视其价值,而一味斥之为封建迷信,则恐怕更为愚蠢无知.
二、《周易》独具一格的成书结构
《周易》难懂,人们视其为天书,这当然与它的历史古老和文字简约有关,同时也与结构不同和所表达思想的高度概括有关,《周易》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古代典籍都是经传分开的,传是对经的解释与发挥,自然不能算是经.如《春秋》一书大约有一万六千多字的经文,而解释它的有《公羊传》,《谷梁传》,《左传》被合称《春秋三传》.但易经却不同,把经传都当作经看待!例:六十四卦中 略作说明.
由于《周易》以上的特点,它内容的多义性、表达词语的简约性、思想的深刻性.都为研读者提供了联想、发挥的广阔天地,这也是它千百年来长盛不衰的魅力所在.我只是想老老实实地为《周易》的传播做些通俗的宣传工作,所以不再赘述.如果哪位朋友竟会因此而发生兴趣,将来成为有关方面的专家,那么我肯定是感到十分幸运的.
三、《周易》是占卜书,还是哲学书?
了解了周易这后,我们自然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周易到底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书呢,周易本质为卜筮之书,自然不会错,问题在于《周易》书中也确实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一种意见认为周易是纯粹的卜筮书,研究《周易》就是为了弄懂卜筮,进行占卜,也就是为了算卦,就是为了预测前途和吉凶祸福,另一种意见认为,周易实质上是一部哲学书,占卜只是它的躯壳,外壳里面才是它有生命的活的灵魂,研究周易就是为了弄清它的哲学内涵.持前一种意见的,就是所谓的象数派,持后一种意见的就是称为义理派.
象数、义理两派纷纷纭纭,互争短长,其余波流衍,至今犹在,今天我们不想对两派成败得失去枉作评论,我们只希望人们能以更为宽容的心胸、更为理智的精神状态安全观认识它,如果我们不作违心这论的话,我们大概不能不承认,不管是在人类历史上蒙昧初创的远古,还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占卜以它特定的行为,似乎从就没有绝迹过!正如老子所言“人之迷,其曰固久”
过去,我们可以堂而皇之地把“迷信”行为归源于人们的愚昧无知,归源于统治者的愚民和欺骗.但是越来越多的事实面前,这种说法似乎已经是不攻自破了,从更深的层次来观察,人类生活在一个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之中,每一代人,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他们必定有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时刻,也有自己的知识、理智无能为力做出正确的判断的棘手之事,每到这各种时刻,个人的自由意志往往无济于事,人们便不得不归结于一种不可捉摸的命运!
当人类的智慧不足或毫无用场的时候,人们行事也就丧失了所谓的理智标准,他们便只能借助于某一种偶然的东西去作为自己是与否、行与止的指南,各种精致的或简单的占卜之类的东西便成为最好的决定工具,所以占卜的行为存在,如果作为一种文化的和社会学的现象去思考,它的主要作用或深刻意义,并不在于卜筮的结果的准确与否,而在于卜筮的行为本身,即它所具有的文化咨询功能.当你彷徨歧路无所适从的时候,当你在苦苦的思虑犹豫不决的时候,你偶尔会依靠卜筮的力量在增强自己的信心,你会获得鼓励,形成对某件棘手事件的判断和决定,决断是否正确我们暂不考虑,关键是由此而改变了犹豫不决的状态,摆脱了那种难下决心的焦虑和痛苦,因此,只要人类的知识、理智和智慧对现实问题还存有局限性的话,占卜行为就有其存在的土壤与市场,古代卜筮完毕,往往要追踪休咎之验,官方卜筮要记录存档.可见卜筮之事自古就是认真而严肃的.在实际的卜筮活动中,人类自己的心灵深处,也不完全视卜筮为神灵的启示,试想一下,如果千百年来,那些卜筮者都在一味地迷信鬼神,都在毫无根据的信口开河,胡说八道,那么何以会拥有那么多热心的信徒,事实上,许多高明的占卜者,对事物的预料往往带有相当高的准确率,当我们把占卜活动作为封建迷信的时候,我们却常常对它的准确性感到困惑莫解,做不出合理的解释.
⑨ 易经有什么科学原理吗
易经其中一部分有一定科学道理的,是先人根据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年代久远,其中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需要辩证的去对待。
《易经》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其是我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为一体的哲理性很强的著作。
(9)易学科普扩展阅读:
一、《易经》与《周易》
1、很多人误以为《易经》就是《周易》,《周易》就是《易经》。其实是错误的,简单的说周易和易经的区别就是从属关系上的不同,《易经》包含了《周易》。如《周礼‧春官‧大卜》所说:“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2、按照南怀瑾先生的说法周易和易经的区别在于:《周易》相传是周文王在坐牢的时候,他研究《易经》所作的结论。我们儒家的文化、道家的文化,有部分是从文王著作了这本《周易》以后,开始发展下来的。所以诸子百家之说,都渊源于《易经》所画的这几个卦。其实易经有三易之说。一、《连山易》,二、《归藏易》,三、《周易》。
二、《易经》的历史地位
1、《易经》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群经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经典。
2、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势力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
3、《易经》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
⑩ 西游记中的易学知识
《西游记》教给我们的不仅是神话故事,更主要的是易学知识。易学是中国文化生活的根源,深刻地影响和决定着中华文明的历程,对中国文史学的发展,同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把《西游记》当作是一本普通小说来读,实在是脱离了该书的本意,浪费了作者的智慧。按照小说的写作要求而言,该书写了太多的和故事内容无关的东西,显得十分累赘。但是,如果我们用科学的观点看《西游记》,那么这些内容就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很必要讲的。
事实上《西游记》是一本难得的很有影响力的易学科普名著,是为了普及易学知识而写的。它借助一些历史故事和神话人物,通过拟人化的写作手法,把复杂难懂的易学知识比较全面地介绍给广大读者,对普及易学文化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西游记》的作者是明朝的吴承恩(1520-1580),他是一代大文豪,他博览群书,应该猎读过不少易学著作,因此受到了中华易学的巨大影响。由于易学知识博大精深,一般的人根本看不到也看不懂,更看不完,因此他产生写作一本介绍易学知识的科普著作的想法是很自然的事。易学的智慧就是现代人也读不懂啊!要不然人们就不会把易学看作是“封建迷信、伪科学假科学、玄学、神秘玄奥的东西”了,事实不是这样吗?至今外国人还不接受中医呢,就是中国人自己也在批评气功、风水、易卜、算命看相呢!然而,现代科学研究日益证明了易学的真理。书中所讲的东西,都是符合易学理论符合易学原理的,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东西。
《西游记》讲述了师徒五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共五圣。一百回“五圣成真”讲五圣得道归真)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历经十四年(贞观十三~二七),途经十一国,行程十万八千里(刚好是孙悟空翻一个筋斗云的路程),苦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得成正果的故事。师徒五人就是“五行”的代表:唐僧为水(江流、玄奘,是金蝉子转世。取经有功)、孙悟空为金(金公、心猿、心主、心君、行者。护驾有功)、猪八戒为木(木母、悟能、木龙,天河水神临凡为猪妖。挑担有功)、沙僧为土(悟净、弱水河神、刀圭、黄婆。牵马有功)、白龙马为火(白龙、意马。负人有功。在化龙池化回真身,水火既济之意。这些分工、命名都是有意义的,不是胡乱安的,各位不妨细品,自有心得)。
例如: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讲唐僧救出和收服悟空;十五回“鹰愁涧意马收缰”讲唐僧收沙僧为徒;十九回“金性刚强能克木,心猿降得木龙归。金从木顺皆为一,木恋金仁总发挥”讲悟空降服八戒,共同保护唐僧到西方取经;二十二回“只因木母克刀圭”讲八戒和沙僧相斗;三十回“邪魔侵正法,意马忆心猿”讲妖怪把唐僧变成老虎,龙马救唐僧失败,叫八戒去求悟空。“意马心猿都失散,金公木母尽凋零。黄婆伤损通分别,道义消疏怎得成?”讲悟空龙马皆不见了,悟空八戒帮不上,又损失了沙僧(被魔抓了);三十二回“莲花洞木母逢灾”讲八戒被抓;三十四回“魔王巧算困心猿,大圣腾挪骗宝贝”讲魔王抓住悟空,悟空骗得魔王的法器;三十五回“心猿获宝伏邪魔”讲悟空获得魔王的法器,降服了魔王;三十八回“金木参玄见假真”讲悟空和八戒救国王的事;四十回“猿马刀圭木母空”讲四徒失去唐僧;四十一回“心猿遭火败,木母被魔擒”讲悟空被火烧昏死和八戒被魔擒;四十七回“金木垂慈救小童”讲悟空和八戒救小孩的故事;五十三回“黄婆运水解邪胎”讲沙僧取落胎泉水;五十七回“黄婆别主求金老,木母延师奈病颜”讲沙僧去求悟空,八戒照顾唐僧。
“土木无功金水绝,法身疏懒几时成?”讲唐僧赶走了悟空后,八戒和沙僧弄不到水和饭,唐僧忍饥挨渴的惨状;六十五回“黄婆盲目同参礼,木母痴心共话论”讲沙僧和八戒同唐僧参拜假雷音;六十九回“心主夜间修药物”讲悟空配药事;八十二回“心猿里应降妖怪,土木司门接圣僧”讲悟空入洞救唐僧,八戒和沙僧在外面接应;八十八回“心猿木土授门人”和八十九回“金木土计闹豹头山”讲悟空、八戒和沙僧授徒和夺回武器的事。八十八回“金木施威盈法界,刀圭展转合圆通”讲悟空、八戒、沙僧卖弄神通。……八十一难为修仙(修炼长生术)所经历的八十一种心魔幻象,读者不妨参考《镜花缘》一书或者其他气功书对练气功入定产生的心魔形象的描述。所谓“九九归真”,才能得到“九转大还丹”,九九八十一也,暗示了修仙的艰难不易。
《西游记》的写作内容。“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可见《西游记》是写造化会元功的。什么是造化会元功?就是万物的生成和演化以及养生的学问。该书围绕“长生不老”这一命题作为主线,全面介绍了易学在生命学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长生学知识,其写作方法通俗易懂,生动全面,有理论有技术。具体有长生的基础理论(易学的基本知识)、长生理论、长生技术、长生食物和药物、长生人、长生功能、返老还童、起死回生,有影响生命的其他易学知识,如中医学、气功学、武功学、风水学、命运学、算命学、金丹学、宗教学、文史学、兵法学、占卜学、姓名学、相学、星相学、道学、法术学(特异功能学)等。
关于该书的写作手法。“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猿猴道体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牢拴莫外寻。意马心猿金公木母”,该书用借喻的写作手法,介绍了易学知识。把能量现象和产生该能量的物体用人格化的语言(鬼神、神煞理论。阴为鬼为煞,阳为神为仙)表示,这是易学经常使用的语言手法,在各种易学著作里经常能看到。例如在该书里把星宿天体(日月星辰和地球)和海洋的人格化:……(银河)玉帝、河汉群神、河汉群臣、天将仙卿。……(太阳、月亮、太阳系五行星)太阳太阴水火木金土七政。
月宫太阴星君。七衣仙女(太阳的七个女儿,太阳的七色光,七彩虹)……(星辰)普天星相、普天神圣、满天星斗、南斗六司、北斗七元、五斗星君、文武仙卿、文曲星官、武曲星君、木德星官、荧惑火德星君、南方三炁火德星君、五炁真君、水德星君、西方太白星仙(太白金星)、二十八宿(亢金龙、女土蝠、房日兔、虚日鼠、昂日鸡、星日马……罗猴星、计都星、太阴星、太阳星、五行星、元辰星子午卯酉、六丁六甲、六丁神将、东七宿西七宿南七宿北七宿)、十二元辰、九曜星(九曜星官、九曜恶星、九曜真君)、东西星斗、南斗星君、火部众神、雷部众神、东天门光明宫昴日星官、昴宿现出本相原是一只大公鸡、凶星恶曜、四大天王、四大天师、九天仙女、五方将、五方揭谛、年月日时四值功曹、天丁巨灵神、鱼肚将、药叉将、雷公电母风伯云童。四帝。风伯雷公云童电母、上界天堂。天上有三十三座天宫,七十二重宝殿。
十万天兵,布一十八架天罗地网。……(地球、海洋)五岳四渎、五岳神兵、五方五老(东西南北中。西天佛老、菩萨、圣僧、罗汉,南方南极观音,南海观世音菩萨,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四海龙王(东西南北海龙王:敖广、敖闰、敖钦、敖顺)、黄河水伯神王。上八洞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四帝四御太乙天仙,中八洞玉皇九垒海岳神仙,下三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十代冥王、地藏王菩萨(冥司幽冥教主)。天有神而地有鬼。地府天宫。
易学的科学预言变成事实。易学里有很多根据易学理论所预言的东西,并指出用养生的方法可以使人体具有这些功能(特异功能,生命潜能),但是现在终于用物理学的方法也可以实现了。例如千里眼(望远镜和遥感技术)、顺风耳(无线电波接收器,如收音机、电视机)、照妖镜(透视技术)、悬丝诊脉(脉谱诊病技术)、长生不老(气功养生、炁体养生技术)、风水(特异真空技术)、飞天(飞机、火箭、飞艇、热气球、飞碟、炁机技术)等等。
一、在《西游记》里几乎讲到了所有的易学的基本理论,有:
★精气神。“神元。把石狮变作本身,出了元神。(白骨精)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假尸首留下。他的真身出了元神。真身出一个神。真身出神。形脱神衰。唬得三尸神散七窍烟生。成仙的人,神满再不思睡。元气流通天地远。元阳真气。真元不昧。(神气)全气全神万万慈。口开神气散。灵猴虽然睡下,只是存神炼气。魂消神气泄。神气泄。清气令人神气爽,斋心自觉道心闲。聚则成形,散则成气。那君王气聚神归。(精气神)保神养气谓之精。山以石为骨,石作土之精。都来总是精炁神,谨固牢藏休漏泄。养精炼气存神,调和龙虎,捉坎填离”。★经络穴位。“周流肾水入华池,丹田补得温温热。呼的一口气吹入咽喉,度下重楼,转明堂,径至丹田,从涌泉倒返泥垣宫,呼的一声响亮,那君王气聚神归。被冷水冰了气阻丹田,不能出声。上至顶门泥丸宫,下至脚板涌泉穴”。
★阴阳(鬼神)。“阴阳轮转。整理阴阳。阳间人王,阴间鬼王。惊天地振鬼神。千变万化,统摄阴阳。婴儿姹女配阴阳,铅汞相投分日月。左右阴阳分日月。身中自有好阴阳。按阴阳分九曜。五行联络如钩,阴阳和合上云楼。(铁扇仙的芭蕉扇是)纯阴宝扇。魏征识天文知地理辩阴阳。阴阳二气瓶。心猿钻透阴阳窍,魔主还归大道真。阴阳二气之宝,内有七宝八卦二十四气。把阴阳之气泄了。采阴补阳诚为谬语。阴阳交媾的好水。天无阴阳,日月不明;地无阴阳,草木不生;人无阴阳,不分男女。此阴阳之道理也。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天地包乎阴阳。阴阳处乎天地而难穷者以其无形也。人生于天地之间禀阴阳而资五行。“月家之意乃先天法象之规绳也,月至三十日,阳魂之金散尽,阴魄之水盈轮,故纯黑无光,乃曰“晦”。晦朔两日之间感阳光而有孕。至初三日一阳现,初八日二阳生,魄中魂半,其平如绳,故曰“上弦”,至十五日三阳备足,是以团圆,故曰“望”。至十六日一阴生,二十二日二阴生,此时魂中魄半,其平如绳,故曰“下弦”,至三十日三阴备足亦当晦。此乃先天采炼之意。弦前属阳,弦后属阴,阴中阳半,得水之全” 。
★五行和脏腑。……(五行)攒簇五行颠倒用。三界坎源山,滋养五行水脏洞。我老孙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中。超升三界之外,跳出五行之中。五行匹配合天真。那水(观音的甘露水)不许犯五行之器。玉器不在五行中。五辆车儿合五行,五行生化火煎成。中道分离乱五行。五行联络如钩,阴阳和合上云楼。心神无主五行枯。五行山下定心猿。未超三界外,见在五行中。五行瑞气合三元。经卷原因配五行,苦炼凶魔种种灭。五行论色空还寂。攒族五行皆别异。三皇治世,五帝定伦(这个宇宙世界是由天皇、地皇和人皇一起统治管理的,这就是易学的天人地三才理论。五帝就是水木火土金五行的管理者)。……(水木火土金)如来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行山。土乃五行之母,水乃五行之源。
无土不生,无水不长。心猿降得木龙归。金从木顺皆为一,木恋金仁总发挥。先将婴儿姹女收,后把木母金公放。明堂肾水入华池,重楼肝火投心脏。金来归性还同类,木去求情共复沦。二土全功成寂寞,调和水火没纤尘。木母金公原自合,黄婆赤子本无差。意马心猿金公木母。这果子(人参果)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金顺木驯成正果,心猿木母合丹元。用芭蕉扇望东南丙丁火,正对离宫一扇,只见那地就火光焰焰,乃是五行中自然取出的一点灵光火。水火相搀各有缘,全凭土母配如然。炼成三昧真火。乃是修炼成真三昧火。
水火无功难炼魔。土木无功金水绝。用芭蕉为水意,焰火消除成既济。黄婆矢志扶元老,木母留情扫荡妖,和睦五行归正果。水火相联性自平。坎离既济真元合,水火均平大道成。水火既济,本性清凉。龟蛇生水火。……(生克)肝木能生心火旺,心火致令脾土平。脾土生金金化水,水能生木彻通灵。生生化化皆因火,火遍长空万物荣。相生相克秉恒沙。土克水,水干见底;水生木,木旺开花。土是母,发金芽,金生神水产婴娃;水为本,润木华,木有辉煌烈火霞。五行生克情无顺,只待心猿复进关。木生在亥配为猪,牵转牛儿归土类,申下生金本是猴。意马胸头休放荡,心猿乖劣莫教嚎。明堂肾水入华池,重楼肝火投心脏。肝木能生心火旺,心火致令脾土平。脾土生金金化水,水能生木彻通灵。吃了定风丹,五脏皆牢皮骨皆固”。
★天干地支。“取出芭蕉扇子,望东南丙丁火,正对离宫一扇,只见那就地上,火光焰焰,乃是五行中自然取出的一点灵光火。天时不正,秋行夏令。太阳星原贞有十,后被羿善开弓,射落九乌坠地,止存金乌一星,乃太阳之真火也。天地有九处汤泉,俱是众乌所化。那九阳泉乃香冷泉、温泉、东合泉、潢山泉、孝安泉、广汾泉、汤泉、濯垢泉。……木生在亥配为猪,牵转牛儿归土类,申下生金本是猴。运遍了子午周天。一盘子午安排定,满腹星辰布列清。子酉星法。鬼乃阴灵也,交申酉戌亥时方出。寅时、巳时。
★甲子。“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一元分为十二会(十二支),一会为一万八百岁。玉皇大帝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岁,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一劫即一元)。一元的年数是怎么来的?易学是用甲子历纪时的,“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甲子任翻腾”,甲子就是六十甲子花,共有四柱,每一柱共有六十甲子,四柱共60连乘四次=12960000年,除去人之数100年(人的正常寿命以百年为限。《左传》:“上寿百二十年,中寿百岁,下寿八十”),剩下的就是天地之数129600年。“天上一日,就是下界一年。天上一日,即在下方一年也。天宫方一日,凡世就是一年。山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周天甲子难拘管,大地乾坤抵自由。甲子周天管不着。
年月日时四值功曹使者。鬼乃阴灵也,交申酉戌亥时方出。寅时、巳时。今朝乃是庚申日,当斋;明日就是辛酉,便开斋了”。我们知道,地球绕太阳一周是一年,这段时间里地球已经自转了365周,也就是过去了365日,这就是“天上一日,下界一年”。对“ 山中方一日,世上几千年”我还不能解释,是不是说,地球几千年就会发生一次毁灭性的大灾难呢?地球研究资料有没有这样的结论呢?望有识者告之。一劫之数为十二万九千六百岁,是不是说经过这些年,太阳系或者银河系就会发生一次毁灭性的大变化大灾难?★八卦。“九宫八卦。八卦炉中逃大圣。在八卦炉中以文武火锻炼。那炉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六爻神将按天条,八卦星辰依斗列。不生不灭三三行。阴阳二气之宝,内有七宝八卦二十四气。六爻熟谙,八卦精通。乾坤安靖,海宇清宁。乾坤黑宇宙昏。三界坎源山,滋养五行水脏洞。乾元亨利贞。泰极否还生,否极泰来。泰极生否,乐盛成悲,乐处逢悲。他将身钻在巽宫位下,巽乃风也,有风则无火。洞里乾坤任自由,壶中日月随成就。夜观乾象。回光内照宁心坐,身中日月坎离交。离龙坎虎用调和,灵龟吸尽金乌血。养精炼气存神,调和龙虎,捉坎填离。
周天甲子难拘管,大地乾坤抵自由。坎离既济真元合,水火均平大道成。捻起诀,念动咒语,向巽地上吸一口气,嘘的吹将去,便是一阵风,风沙走石。捻诀念咒望巽地山吸一口气,吹将去,一阵风起把火吹得烘烘乱发。那怪(黄风怪)急回头望巽地上把口张了三张,呼的一口气吹将出去,忽然间一阵黄风从空刮起。手捻诀口念咒词,往巽地上吸了一口气,呼的吹将去便是一阵狂风。吹得乾坤昏荡荡,日月暗沉沉。用芭蕉扇望东南丙丁火,正对离宫一扇,只见那地就火光焰焰,乃是五行中自然取出的一点灵光火。”
★色空无(空不是真的空,而是有物存在的,空中有色物质,即光能物质。色物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空的,是无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知空不空知色不色。色即空兮自古,空言是色如然。色色原无色,空空亦非空。五蕴皆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生物均有智慧。“古云:禽有禽言,兽有兽语”(在易学领域,记载有不少会动物语言的能人。现代人到现在还不知道这些呢)。
★事物的起源(气生精,精生气)。《西游记》开篇就说:“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可见《西游记》是写“造化会元功”的,也就是写万事万物的起源和演化过程的,主要是写养生术的。“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万事万物就是由灵根育孕生出来的,养生的方法说穿了就是修持心性。天地没有变化,无生无灭,只有循环往复的变化过程,也就是天地之数“十二会(十二地支)”的变化,“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原子构成分子万物的时候,只是原子核和电子的重新组合,量子数是守恒的。天地相继发生了凝结成日月星辰(星球天体)四象物质、凝结成水火山石土五行物质、凝结成生物的变化过程,其中变化最大的是人之数,就是生物的生死轮回变化。是什么物质凝结成这些物质的?
易曰:“大哉乾元!至哉乾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是乾元这种物质凝结成了以上这些物质。什么是乾元?乾元就是元气这种物质,“聚则成形,散则成气”。 天地之数就是天地的变化运动规律,“天开于子(会),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子会生日月星辰四象天体物质,丑会生水火山石土五行物质,寅会生出植物和动物等生物物质。混沌初分,轻清为天,重浊为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交合,阴阳交合,群物皆生。天是一团清气。天地再皆合,万物尽皆生”。“万相归真从一理”,万物都是由气生成的,这就是宇宙的真理。
★生命的起源和生命产生的机理(天地之精生气,天地之气交合生成人之精,即生命。孙悟空的出生过程阐述了易学的生命起源理论)“花果山山顶上有一块仙石,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内育仙胎,产出石卵,化作石猴”。地球上的无机物受到日月星辰天体产生的能量作用,久而久之就会感孕成有机物,最后生成生物。“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天地精华就是“日精月华、天真地秀”。“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此猴乃天地育成之体,日月孕就之身。生身父母是天地,日月精华结圣胎。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天地再皆合,万物尽皆生。天地生的。天地生成灵混仙”。易学的生命起源理论对我们有莫大的启发,研究成果表明,易学是符合宇宙真理的学问。我们已经知道,生物是由细胞、体液和经络之气构成的,非生物是由原子核、电子和电磁场(气)构成的,细胞和体液都是由原子物质组成的,而经络是由六气物质(虚物炁体)组成的。从体内细胞的生成和发育成为生命体的条件和过程,我们可以知道生命的起源情景应该是:地球某处的环境就象体内环境一样,符合细胞产生、生存和发育的条件,生命就这样产生了。这样的条件,用炁学技术完全可以用人工的方法做到,也就是说用炁学技术可以制造生命。《医学求是》一书对痘症的起源理论,其实也就是生命的起源理论。易学指出:“气生精”,任何实物(精体)都是由气凝聚而成的,生物也不例外。
★生育(生物界现象表明,阴阳雌雄是可以互相转变甚至是同体的,可以是有性生育,也可以是无性生育。西梁女国尽女人,靠子母河、成胎水、照胎泉、落胎泉控制生育)“吃了子母河水结成胎气,须解阳山破儿洞落胎泉水吃一口方能解胎气。气血生禽兽”。
二、在《西游记》里讲到了以下的易学学科:
★周易(八卦和六十四卦理论)。“易曰:大哉乾元!至哉乾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自古以来,《周易》之书极其玄妙,断尽天下吉凶,使人知所趋避,故龟卜蓍筮。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乾元亨利贞。泰极否还生,否极泰来。泰极生否,乐盛成悲,乐处逢悲。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政书二十四气,九宫八卦”。
★中医。“君臣佐使。脉气不正,虚而数,狂言见鬼,十动一代,五脏无气,七日内死。大展经纶手,微施三折肱。药不轻卖,病不讨医。我有手到病除之功。医门理法至微玄,大要心中有转旋,望闻问切四般事,缺一之时不备全:第一望他神气色,润枯肥瘦起和眠,第二闻声清与浊,听他真语及狂言,三问病原经几日,如何饮食怎生便,四才切脉明经络,浮沉表里是何般。就是神仙看病也须望闻问切。悬丝诊脉。《素问》《难经》《本草》《脉诀》。按寸、关、尺三部上……看了寸脉,看了关脉,看了尺脉。调停自家呼吸,分定四气、五郁、七表、八里、九候,浮中沉,沉中浮,辩明了虚实之端。陛下左手寸脉强而紧,关脉涩而缓,尺脉芤且沉,右手寸脉浮而滑,关脉迟而结,尺脉数而牢。
夫左寸强而紧者,中虚心痛也;关涩而缓者,汗出肌麻也;尺芤而沉者,小便赤而大便带血也。右手寸脉浮而滑者,内结经闭也;关迟而结者,宿食留饮也;尺数而牢者,烦满虚寒相持也。——诊此贵恙是一个惊恐忧思,号为“双鸟失群”之症。诊了脉,如今对症制药哩。病势已看出矣,但不知用何药治之?不必执方,见药就要。经云:药有八百八味,人有四百四病。古人云:药不执方,合宜而用。大黄味苦,性寒,无毒,其性沉而不浮,其用走而不守,夺诸郁而物壅滞,定祸乱而至太平,名之曰将军,此药利痰顺气,荡肚中凝滞之寒热。巴豆味辛,性热,有毒,削坚积,荡肺腑之沉寒,通闭塞,利水谷之道路,乃斩关夺门之将,此药破结宣肠,能理心膨水胀。锅灰名为百草霜,能调百病。兜铃味苦寒无毒,定喘消痰大有功,通气最能除血蛊,补虚宁嗽又宽中。乌金丹。六物汤、无根水(不落地的雨水)。三丸服下,不多时,腹中作响,大泻几次,病根(秽污痰延脓血,糯米饭块一团,尽是那三年前积滞之物)都行下来也,少顷,渐觉胸心宽泰,气血调和,就精神抖擞,脚力强健。药到真方病即除”。
★气功。长生法之一(修心法),是本书的重点,见后面。“嘘呵吸嘻吹呼”六字诀(一种气功方法)。
★武功。全书都是对武功的描述,孙悟空大闹天宫以及和妖魔斗法靠的就是武功。武功是长生功能之一,学了气功就自然有了武功,见后面。
★风水(神气比较多的地方即气体分子比较少的地方就叫做风水宝地,大利于健康。神气形成经络穴位系统,即脉络)。“(花果山)乃十洲祖脉,三岛之来龙……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山顶上有一块仙石……孕育成石猴。仙山福地。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起伏峦头龙脉好,必有高人隐姓名。灵福地。坚心磨琢寻龙穴,着意修持上鹫峰。灵山仙境。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藏风聚气的所在。接天河通地脉。昆仑地脉发来龙,有分有缘方受用。峦头高耸地脉遥长。龙脉悠长,地形远大。一起一伏远来龙,九曲九湾潜地脉。山脉重重接地龙。周围山绕翠,一脉气连城。活水迎前,通天叠叠翻波浪;高崖倚后,山脉重重接地龙。”
★丹药(专指炼外丹的方法。炼内丹用气功的方法,也就是修仙的方法)。“真铅若炼须真水,真水调和真汞干。真汞真铅无母气,灵砂灵药是仙丹。黄芽白雪神仙府,瑶草琪花羽士家。烧茅炼药,弄炉火,提罐子的道士。”
★易卜。“袁守诚善卜,能通天地理,无所不知:火珠林,郭璞数,谨对了台政新经。六爻熟谙,八卦精通。能知天地理,善晓鬼神情。一盘子午安排定,满腹星辰布列清。真个那未来事,过去事,观如月镜;几家兴,几家败,鉴若神明。知凶定吉,断死言生。开谈风雨迅,下笔鬼神惊。袖传一课卜天上阴晴。(为龙王卜的一课,卜出几时云,几时雷,几时雨,几时晴,几多雨,这一卜把龙王断送了头颅)。授仙术,善推算。错认了定盘星。我屈指一算知他走在此处。天开黄道日。黄道良辰。夜观乾象”。★释梦。(易学里有专门讲解梦的知识,《周公解梦书》就是其一)“满堂娇梦生儿子。那殷小姐原来夜间得了一梦,梦见月缺再圆,兆见亲人,果遇见儿子。夫人道:我昨夜梦见我女儿满堂娇来家,莫不是女婿有书信回来也。那婆婆当夜得了一梦,梦见枯木开花,屋后喜鹊频频喧嗓,想道:莫不是我孙儿来也?(果然如此)。夜梦金屏生彩艳玉镜展光明,喜兆也。”
★姓名。(中国人的姓名不是随便起的,而是很有学问的,有中国姓名学的特点)“姓猢,去兽乃胡。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姓狲,去兽乃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姓孙罢。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起个法名叫孙悟空。金光二字不好,不是久住之物;金乃流动之物,光乃闪灼之气,改作伏龙寺,教你永远长存。法国之名甚好,但只灭字不好;可改号钦法国,管教你海晏河清千代胜,风调雨顺万万安。
★算命看相(万事万物都是有命运由缘分主宰的,命运由算命、看相、易卜等易学技术推算出来)“(看相)龙种自然非俗相。丰姿英伟,像貌清奇,比寻常俗子不同。貌和身自别,心与相俱空。相恶人善。相法云:形容古怪,石中美玉之藏。形容丑陋古怪清奇必是天人下界。……(运气)今日方名显,时来大运通。大王若是这般远虑,真所谓道心开发也!也是他运至时来。福至心灵。些些狂妄天加谴,眼前不遇待时临。灾愆满日,自有人救他。苦尽甘来。今朝难满脱天罗。今日他的难满。有朝大限命终时,八难三涂悔不喋。命运拙。造化低了,白日里见鬼。一时晦气到了。只为命不该死,暗中有护法神祗保佑。造化低撞见日里鬼了。命倒禄绝。因见你气数还旺不敢害你。
你气数衰败时就害了你的性命。晦气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