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次学科
学科建设,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从实力上期望突飞猛进出现什么“黑马”,是不客观的。但由于第五次学科评估各学科参加的高校数量增加、各高校学科整合的策略不同,以及与国家重点发展战略契合度等因素,部分“四非”高校脱颖而出也肯定会有的。
立足于科学分析,前瞻第五次学科评估:
一、学科参评高校数量增加的影响。参加第五轮学科评估较上一轮增加数量较多的学科有数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化工、信息与通信工程、应用经济学、基础医学、材料科学、冶金工程等,由于A+高校评定的规则是前2%,任何一个学科参评学校数量的增加,都意味着会增加A+高校的数量。也就是说,原来学科评为A类的高校,最有望进入A+,并凭此进入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从上述学科情况看,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均有可能新增3——5个A+学科点,而东北大学、南开大学有望打破A+荒。至于非双一流高校中,东北财经大学(若应用经济学前进一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等较有希望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二、高校参评策略。通过学科整合,可以集中增加某一个学科的评估得分。如江苏大学上一轮学科评估中农业工程位居全国前三、食品科学前八,且农业机械方面实力不俗,整合后将使农业工程实力大增,欲望成为一匹“黑马”。
三、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结合当前形势,芯片、药学、航发、人工智能等领域是重点,如果某一高校在这方面有较强的实力基础或近几年有突出科研表现,有可能“黄袍加身”。沈阳药科大学(药学)等,有很大希望进入一流学科高校。
『贰』 小学音乐教师资格证学科答辩:《青蛙合唱》
【导读】《青蛙合唱》是教师资格面试中音乐科目常考资料,教师资格面试答辩大多会围绕设计思路、教学实施和教师结构化等题目发问。小学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答辩在教师资格证面试中非常重要,面试中会有两个方面的考察,分别是试讲和答辩,答辩在试讲之后进行,对于试讲的结果会产生一些影响,所以想要面试取得比较好的分数,答辩也是很重要的,我们需要提前把考官可能问到的问题进行汇总,组织好作答思路,保证遇到此类问题能够很好的作答,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小学音乐教师资格证学科答辩:《青蛙合唱》,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题:请简单介绍歌曲。
【参考答案】
《青蛙合唱》是小学音乐一年级的一首教唱歌曲,选自《汤普森》钢琴曲。歌曲为D调,3/4拍,速度稍快,旋律轻快活泼,描绘了自然界中小青蛙和老青蛙的歌声,体现了一篇大自然的美好风景。
第二题:音的性质有哪些?分别由哪些因素决定?
【参考答案】
音高——发音体在每秒钟内振动次数的多少(频率);
音值——发音体振动时延续时间的长短;
音量——发音体振动时振幅的大小;
音色——发音体材质和振动时泛音的多少以及出现的次序等多种因素。
第三题:教学设计中采用了什么导入方式?为什么要用这个方式进行导入?
【参考答案】
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了情境创设的导入方式,模仿青蛙的叫声,提问学生这是哪一种动物的叫声?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思考,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应该能说出是青蛙的叫声,所以我可以联系学生的回答,提问学生有没有仔细聆听过青蛙的叫声呢?从而顺势引出新课题《青蛙合唱》。
通过这样设计既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着手,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又将课堂思路引领到了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中,从课下到课上形成了一个自然地、生动的过渡。
第四题:教学设计中教学重难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设置?
【参考答案】
对于本节课重点的设置是能够完整地演唱歌曲。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对于唱歌课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学唱环节,通过层层递进的学唱环节,学生能够完整演唱歌曲。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刚刚步入小学,对于识谱读谱没有太多经验,所以能够完整学唱这首歌曲应该是更为重要的内容,当学生对于歌曲的学唱有了一定经验后,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表情或者更加自信的学唱歌曲。
对于本节课的难点设置是模仿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声音,感受大自然中的音响,并了解音的高低。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根据生活经验学生应该知道青蛙的声音,但是对于小青蛙和老青蛙声音的区别,可能并不了解。所以能够模仿小青蛙和老青蛙的不同叫声,这样的难点设置能够更加深刻的体会自然界中的音响,同时了解音的高低也能够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五题:教学重点如何突出?教学难点是如何突破?
【参考答案】
关于教学重点的突出,我主要采取了如下教学步骤:
(1)先引导学生初步聆听歌曲,通过初步感知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后,更有利于学唱环节的展开;
(2)我会进行范唱,请学生小声哼唱,同时身体跟随旋律律动,感受音乐结构;
(3)弹奏钢琴,请学生跟琴学唱乐谱,提示学生注意旋律的走向,并请学生在学唱后自主讨论歌曲的旋律是怎么进行的;
(4)引导学生完整学唱歌谱;
(5)引导学生模仿歌词中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声音来朗读歌词;
(6)引导学生词曲结合完整演唱歌曲;
(7)分两组分别演唱小青蛙、老青蛙以及合唱部分,并进行分组评价。
关于教学难点的突破,我主要采取了如下教学步骤:
(1)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琴学唱乐谱,提示学生注意旋律的走向,并请学生在学唱后自主讨论歌曲的旋律是怎么进行的。
(2)学生自主讨论后,教师讲解旋律中的音分别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进行。
(3)教师在钢琴上弹奏1和5的音,引导学生仔细聆听,说一说哪个音比较高,哪个音比较低。
其实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他们现阶段的情况来进行的,所以这样的设计既是他们能够接受的,又能够在此基础上学习领会到新的东西。
关于小学音乐教师资格证学科答辩:《青蛙合唱》,就说到这里了,以上的这几个问题希望大家好好准备,把教师资格证面试要点提前了解,提前做好必要准备,保证考试成功!
『叁』 1+1=多少
在数学角度来说,1+1等于2。
在1742年给欧拉的信中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于2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因现今数学界已经不使用“1也是素数”这个约定,原初猜想的现代陈述为:任一大于5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欧拉在回信中也提出另一等价版本,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今日常见的猜想陈述为欧拉的版本.把命题"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个的数之和"记作"a+b"。
1966年陈景润证明了"1+2"成立,即"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二个素数的和,或是一个素数和一个半素数的和"。
(3)第5次学科扩展阅读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福州,当代数学家。
1973年他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 1981年3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1992年任《数学学报》主编。
『肆』 首都医科大学第五次学科评估能进步吗
首都医科大学第五次学科评估,
当然能进步。
只要努力付出过,
就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