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美术
⑴ 美术人的思维方式
学美术的人和正常人的思维相差是有一些的.但也不是完全不一样.即使是学美术的人之间也是有差异的。但如果从大的方面来看,还是大概可以找出一些与普通人不一样的地方。
主要是:
1 形象思维敏感。因为美术是表性造型艺术的,所以,专业的直觉使学美术的人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模式。看事物,看人,甚至对一些抽象概念都是“形象”为出发点。比如,马路上的一些自然痕迹,对普通人来说,他什么都没看见,但对画家来说,他可能看见了高山,河流,甚至是动物人物的形象。这对启发创作灵感是有直接帮助的。
2 与众不同的个性。因为艺术创作贵在创造,也就是不能重复别人的创造,所以,他们自然就以独创性作为追求的目标。包括行为举止,衣着打扮,说话谈吐,甚至做事的方式等等,都可能与常人不同。
3 感情的独特表达。学美术的,包括整个学艺术的(包括音乐),以独特的情感表达来展示自己,这也是艺术家个性化的体现。
4 至于外表,不是所有艺术家都一样的,也不是学美术的都是一个模式。其实,真正的艺术家是不刻意在外表强调自己的个性的,而往往是一些打着“搞艺术的"幌子,一瓶不满半瓶晃的人才注重外表的标新立异。
音乐和美术在艺术原理上很多是相同的,这也决定了画家和音乐家在某些气质和思维方式上的一致。只是艺术表现手法不同使得他们有所区别。对外在事物的感觉上,画家对形感觉好,音乐家对声音感觉好。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画家由于整天和颜料打交道,大都不拘小节,穿衣较随便。而音乐家要演出,要登台,大多衣冠楚楚,整洁。但搞音乐的人本身也区别很大的,比如搞古典音乐和搞摇滚的人就截然不同,后者和搞美术的人似乎更接近些。
这些都是我个人的多年体会,不是哪里抄来的,不一定对,仅供参考,呵呵~
⑵ 思维绘画与传统少儿美术培训有哪些区别
为什么说思维绘画比传统的少儿美术培训更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少儿美术培专训是很多家长属首选的儿童培训项目之一。不过,近年来,人们对传统少儿美术培训的关注有所转移,而关注转移的方向则是有别于传统少儿美术培训的思维绘画培训。思维绘画之所以能使人们的关注目光发生转移,其必然与传统的少儿美术培训有所不同。事实上,数百万个家庭也用事实证明了这一点,思维绘画不仅与传统的少儿美术培训不同,并且思维绘画更优于传统的少儿美术培训。思维绘画与传统的少儿美术相比,它究竟好在哪里呢?
首先,思维绘画与传统少儿美术的区别在于教学方法上的不同,传统的少儿美术教学更多的是侧重临摹或模仿,传统的少儿美术培训,很多时候是老师提供作品给孩子,然后让孩子照着现有的作品画,这种教学方法虽然提高了孩子的临摹和观察能力,但却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创造和想象力的发挥,对孩子的思维造成了束缚;而思维绘画与之完全不同,思维绘画注重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鼓励孩子想画什么就画什么,真正解放孩子的思维,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一点东方娃娃就做的很好
⑶ 绘画专业如何利用计算思维
如今的美术创作加入计算思维的元素而变得更为丰富而有趣.计算思维的分析问题、收集数据、建立模型,并通过算法和程序可以解决问题的批量化.它强大的教学容量,可以开阔视野,诱发学生思维;
⑷ 浅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育与创造》中提出:“只有创新才能使世界更美好,只有创新,才能为人类增加新知识,为世界带来新的幸福。创新成为教育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
二十一世纪是“创造的世纪”,不少专家学者提出“创造力就是国力”的观点,而艺术教育对培养包括科技人才在内的任何优秀人才都是必不可少的。由此可见,创造性艺术教育对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力这些备受推崇的人类智慧要素具有重要作用,而通过美术教育能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基本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
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根据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在美术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选择能够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学习心理、能够正确把握学生创造力特点和突出学科特点、易被学生接受、行之有效、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保证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一、激发兴趣、创新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兴趣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激发兴趣是为了启发思维,是为了实现创新。如果说创新是永恒不变的话题,那么兴趣就是创新得以实现的永恒动力。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动机。当学生对学习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就会对学习活动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就会主动地参与和实践,那么其中就会随之迸发出难以想象的创新能力。
老师欣赏或肯定学生作品的某些方面,学生就会对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大的动力,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美术课感兴趣,才能吸收美术知识和培养美术技能。对美术兴趣盎然的学生,思想活跃,信心十足,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和热情。
二、树立自信,增强勇气
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初中生虽年纪小,但他们都希望受到尊重,尊重学生、热爱学生,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我,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开发自己的潜能。营造民主平等的气氛后学生敢于表现了,但他们表现时有时会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教师要帮助学生消除这种心理,增强学生创新勇气和自信,教学中以表扬为主,鼓励学生大胆创造,使学生增强自信心,从而将其引入创造性教学轨道。
对于艺术创作,学生总会产生一种畏惧心理,即认为这些艺术作品不是一般人所为,我们是不可能表现出来的。殊不知这种认识阻碍了我们创造性的发挥以及创新的激情与动力。而创新,首先应该养成善于创新,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精神,要让学生务必形成“创造力人皆有之”的概念,形成创新活动并非局限于科学家和艺术家等少数人身上,创新活动应成为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事的一种活动,要让每个学生明白,发明创造并非局限于发明创造新产品、新理论、新定理,发明创造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处。生活中的每一处景物、每一件事物都可能成为艺术表现的素材,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勤于动脑、敢于创新,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成为艺术家。只有使学生能够大胆、自信、有个性地表达,想象力和思维创造能力才能得到丰富的发展。
三、创设情境,引导欣赏
好的导入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以此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使其在头脑中形成画境表象,从而产生创作激情和强烈的表现欲望。再就是欣赏范画,课本中出现的范画一般为较优秀的作业,或较具代表性的作品,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欣赏,学生往往会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打开创作思路,有利于发散创造性思维。再加上教师在课外多找一些具有创意的范画,拓宽学生思路,让学生创新。学生吸收画中好的地方,融入自己的作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说说他们的感觉、他们的见解,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应适当引导,这样学生就能自己发现优点,培养他们审美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四、多种感官参与,鼓励讨论
美术课具有开发右脑的功能,它以其形象的可视性、动作的操作性、非语言的物质造型性和造型表达的情感性,对人的右脑的智力开展具有独特功能,在美术课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利用其他器官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想象力,在讨论中促进创造性思维扩展,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互相补充、互相提醒、互相帮助,使创造性思维活跃起来。而且通过讨论,各种意见争锋,可以帮助学生改变那种已形成的思维习惯,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最有发言权的,这样创造性思维才能在一种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得到充分发展。
总之,美术课的学习应是一个喜欢创新、学会创新和实现创新的过程。美术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方法是很多的。当然,要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需要美术教师不断努力、不断摸索。美术教师只有在传授美术知识的同时,积极探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才能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独特价值。
⑸ 西安童心思维美术怎么样呀
孩子之前绘画兴趣一般,我们当初把孩子送到童心思维美术学习绘画也并没有想着非要让孩子学到什么,主要是我们工作忙,将孩子放到这里学习绘画一来我们也省心,可是后来,我发现孩子学习绘画,改变了很多,以前小孩腼腆不愿意与人交流,现在孩子性格也变得开朗了很多,很多次绘画作品都获奖了,去年春芽杯我娃获得一等奖,谢谢陈老师张老师!
⑹ 美术教学中如何开发孩子的创意思维
美术工作者指导儿童绘画应该不以培养少数画家、画匠为目的,而是以培养具有创造力、想象力,并乐于、敢于表现自我独特价值的有思想的人为宗旨,应该丢掉功利目的,抛弃成人的眼光,以孩子的成长快乐为己任。
如果过早教儿童的一些绘画技法和进行机械化训练,那样培养出的孩子可能有眼前的效果,但不利于孩子的长期发展,
如果我们对儿童创意思维的早期开发,并用创意绘画的方式引导他们作画,对他们思维能力、才智的发展是大有好处的。
思维训练
★发散思维训练
绘画并非是所有的人都喜爱的一种艺术表达手段,但几乎所有的儿童都喜欢画画,它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某一阶段。在借助绘画这一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情,画画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某种阶段,对于开发儿童的智力很有益处,不要以为儿童长大后不见得就能成为画家,小时候画画便是多此一举。
当儿童画画的时候,他的大脑和手无疑都受到了锻炼,绘画对他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及阅读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许多学校的老师都反映,爱绘画的学生,一般都思想活跃、思路开阔,逻辑性强,他们不光画画好,其他功课也好,尤其语文表达能力比其他学生好。所以,用绘画语言来训练儿童的思维是非常必要的。
发散思维训练其价值在于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种多样可能性的答案,是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它有利于排陈出新,产生大量的奇思妙想,被认为是创造思维的核心。在儿童美术绘画中,应当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俗话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有让儿童成为那种拥有思想灵动的人,他们才会真正地感受到思维自由驰骋的幸福!
★逆向思维训练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逆向思维要求学生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按要求在活动时,从两个相反的方向去观察和思考,避免单一正向思维和单向认识过程的机械性,克服认识物体表面现象的简单化。
从相向视角来看待和认识客体,往往别开生面,独具一格,如蚂蚁比人大,人比建筑物高大等。从纵向限定延伸想像,反向多边思维展开想像,效果也不同凡响,如:传统概念太阳是圆的,在这里,教师可以让学生想像画成方的、三角的、棱形的等任何形状。太阳的颜色是红的,在这里可以圆形内自然分为几块不同的区域分涂红色、蓝色、绿色等不同颜色,即给学生带来这样一种观念“画太阳不一定画成圆的,不一定是一种红的颜色”的逆向多元思维观念。
太阳可以画成红、蓝、绿集合体,或者三色、多色、多边分割,绘成不同色块的集合载体。同时色彩运用上,也不是随意涂画,而是采用阴阳冷暖的自然法则规律而遇物分割,如:一片树叶,不要涂上绿色,而是必分两色,画成一半绿,一半紫。一个太阳分红、绿、兰三色,按此即定规律,使色彩、形式分割趋向复杂化,并穿插组合变化,随意无限循环展开,借以表现学生的各自不同的情感、意念和色彩感受。
2.应用于美术创意绘画训练中去
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性思维将是新世纪的训练新一代儿童的思维方法,而美术创意训练最能体现这种思维的训练。注意创意并不是标奇立异,创意的训练是有门有路,创意可以来自生活、自然,创意可以从创新造形、创新组合、创新功能方面入手,创意并不一定要求合情合理,先从不合理出发,想象力才会无限奔驰,不能以不合理来否定孩子的思路。
当然联想并不是空想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先提供一定数量的视觉元素,可能简单到是一条线、一颗点、一个小文具,并要提供联想思考的方法,从造型方向联想、从相似性方向联想、从组合方向联想、从功能方向联想……,联想的结果是自由,永远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对与错区别。
下面就谈谈几种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绘画兴趣的思维训练方式。
★形体变形
“形”是美术的基础要素, 因为美术诉诸于人的视觉,
而视觉所感受的对象则是“形”。教会学生怎样感受、理解、运用和创造“形”是美术课的一个重要目标,
变形法是围绕“形”而展开的创造性活动。变形法是启发学生通过夸张、添加、装饰等手段,使一个基本形变成另一个新形体。如:教师先画一只兔子的基本形,然后通过夸大、缩小、增加或减少的办法,启发学生画出方形兔、长脖子兔、多头兔、巨型兔等。变形创作课能发展儿童的求异思维,而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出发点,所以美术创造性活动也可以从变形创作课开始。
★形体假想法
世界上许多美好的事物是通过假想来实现的。儿童只有通过大胆的设想,才会使创造性思维得到畅通。而假想法不受任何科学事实所限制,假想能使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思想,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如再启发学生通过兔子的基本形创作出《长脖子兔争食》、《飞行兔比赛跳伞》、《太空兔飞向天空》、《巨型兔是保护地球的卫士》等。
★ 形体拟人化
同时,可采用形体拟人式表现,借以表现绘画过程的情趣性和生活的亲情感。即把太阳、雨伞、水果等想像成一个个人物形
⑺ 如何用绘画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思维
儿童绘画不应该像画家作画,画家作画很讲究,在作画之前有好多方法技巧方面的追求。而儿童绘画是天真朴实的,心灵是纯净的,儿童的心理没有受到任何污染,不包含任何功利性的因素。应该说,看儿童的绘画,会使人赏心悦目,使人产生愉悦、轻松、充满活力的感觉。
而在现实中,我们看了不少我区各校的“六一”儿童节绘画展览给人的感觉确实缺乏生气、千篇一律,绘画的风格、内容非常雷同,相差无几,基本上可以看出那些画和手工艺品决不是出自一个不谙世事的儿童之手,也不是儿童自己的思想。这些艺术作品有着成人的痕迹,有着未老先衰的印记,儿童创作的过程我们可以窥见其中的奥秘——任务布置下去后,教师先做一番指导,然后孩子拿回家请自己的家长帮着创作,家长的越庖代俎剥夺了儿童自己运用绘画语言创作的机会,使儿童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小大人的“老气横秋”,而是展现的儿童家长的艺术展演。试问这样的画展有什么看头,这样的画展能达到什么目的,这样的画展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纵观我们小学的美术教学可以看出,现在很多美术教师不管儿童想画什么,只是生硬地把一幅画画在黑板上,进行一些技术上的指导,比如,先画什么,再画什么等等。然后让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临摹,依葫芦画瓢就可以了。在绘画的要求上只注重学生涂颜色是否均匀,线条是否平直,然后看颜色搭配是否和谐,甚至有的教师在绘画之处连颜色都帮着学生指定好了。比如,在一幅作品中,天空只能是蓝色的,云只能画上白色,树木只能着上绿色……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势必束缚了儿童的形象思维。这样儿童画出来的作品,必定会千人一面,绘画的风格一样,主题一样,甚至连细节都出奇的一样,风景的格调一致,人物的着装一致,甚至连人物的服装的颜色都一个颜色,红袄、绿裤子、蓝袜子,千篇一律,画出的人物都是孪生姐妹。我们可以想象这样教出的儿童,他们画出的作品其中有什么自己的思想,这些作品都是成人的复制品,没有创造性,因此也就没有艺术性。
因此我们认为,一幅儿童绘画作品能够客观地反映一个美术任课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体现一个合格的美术教师的教学成果,让我们了解到作为一个美术教师,在儿童美术教学中的教学思想、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是否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
首先,儿童在十岁以前的绘画是和他的心理发育同步进行的,因此,我们在绘画教学中应该高度重视儿童的思想,让他们运用自己的思想去绘画。在这个阶段,如果我们压制孩子,不过多地盲目指导,不尊重他们的儿童心理,就等于抑制了儿童早期的心理发育。大多说人错误地认为儿童绘画就是用临摹的方法去学习国画、卡通画、简笔画,去创造自己的形象。殊不知这种成人化的美术教学模式会极大地束缚儿童思想的发展,扼杀儿童自身所具有的绘画潜力。这就要求我们的美术教师应该适应儿童教学的需要,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发掘儿童自身所具有的绘画潜质,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拓展他们的思维,激励他们思考,鼓励儿童多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去发现生活中有意义的、感兴趣的事、人和动作、风景,让儿童在自由的王国里学会驾驭自己,然后把儿童自己的感受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画出来的作品会很耐人寻味,具有一定的艺术特质,不是工艺品,不可能千人一面,这些作品记录了儿童在绘画道路上的真实印记,体现了儿童的个性特征。儿童在认识和探索中学会绘画语言,教师在启发引导中对儿童进行了美的启迪,从而培养了儿童对美的感受力,提高了儿童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素质,这样才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适应儿童美术教学的要求,遵循科学的美育规律。
其次,儿童绘画时依靠的是第一直觉,把儿童自身体验的情感融入艺术创作之中,不受任何限制,没有任何顾忌,所以他们用笔大胆,一挥而就,线条稚拙而果断,具有无穷的韵味。他们在绘画中运用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扭曲的线条把物象表现到可笑的程度。我们在欣赏儿童作品时看到有些儿童作品会说“画得不像”,其实绘画的本质并非在于他是否精准地描画自然中的形体和细节,而在于表现作者的深刻思想感情。如果所有的作品都和自然中的事物一模一样,那还画它做什么呢,照下来算了?或者就看现成的,何必多此一举。那么不同的人,即使画的同一个事物,但是他们表现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大人画的线条流畅,天空是蓝色的,云是白色的,小树是绿色的;而儿童的线条稚拙,天空和云可能是彩色的,小树可能是非绿色的,但是这些才能表现出了儿童的天真浪漫,这才是儿童画。因为在儿童的世界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新鲜的、纯真的、美好的、主观的,都是有情感的,没有任何约束的,这就是一些成人喜欢儿童画的原因所在。
因此,儿童画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我们的小学美术教师要指导学生自己独立绘画,抒发自己的性灵。
教师要善于激发儿童的内在绘画动机。我们已经知道模仿绘画教学会危害儿童的绘画天赋,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引导儿童自主绘画。儿童都有绘画的爱好,这种爱好只是停留在“爱”和“喜欢”这样浅层次的兴趣,教师要给儿童创造轻松愉悦的绘画环境,协调家长为孩子准备充足的作画工具,为儿童作画提供物质准备。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将儿童浅层次的兴趣培养成内在的绘画动机,教师的环境布置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用环境唤起儿童的绘画欲望。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儿童讲一些绘画有关的故事——《神笔马良》《春雨的色彩》等激发儿童的兴趣,带领学生走出户外,亲近自然,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提高感性认识。
儿童在绘画时主要根据自己的感受、经验、体会和已有的经验,这些毕竟是有限的。教师要联合家长带领儿童走出去,亲近自然,观察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丰富儿童的绘画素材。
总之,教师要多方位、多元化地为儿童创造感知美,领悟美,创造美的环境,最大限度地给儿童提供绘画的机会,引导儿童自觉建立独立的审美系统,激发儿童的绘画欲望,让儿童自己用心绘画,画出美,画出精彩,画出自己美好的童年,描绘自己美好的人生。
⑻ 怎样通过绘画来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在少儿美术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摈弃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最大限度的拓宽和延伸少年儿童的发散性思维培养的广度和深度,采用开放性的课题来引导教学,针对同一个问题,尊重和鼓励儿童答案的多样性,避免千篇一律、按部就班的绘画作品,支持和鼓励儿童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展开想象,进行自主创作,为儿童的身心全面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
首先,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儿童观察力。传统的儿童美术教育理念,要求教师重在传授绘画的基本要领和绘画技巧,主张临摹式教学和通过重复训练获得直观形象的美术作品。这样的教育模式忽略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儿童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现代儿童美术教育理念,讲求艺术源于生活,鼓励儿童自由创作,通过绘画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儿童美术创作需要儿童对生活中的事物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发散思维,发挥儿童自身的想象力,对现实中的物象进行创意加工,从而形成丰富独特的美术作品。儿童的认知能力和记忆力发育还不成熟,因此,在实际的绘画过程中,往往是能够凭借记忆画出事物的大致形态,难以抓住事物的具体特征,加之儿童天马行空的想象,往往会画出“四不像”的作品。因此,在课堂上和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家长应该注重引导儿童对事物形象进行深入全面的观察,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在对事物的整体形象拥有一定认知的基础上,触发联想和想象,发散思维,创作出更加生动、有趣的美术作品。
第二,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有助于增强儿童艺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一个孩子天生都是喜爱画画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尊重和保护儿童内心最初的绘画兴趣和热情。现代儿童美术教育倡导趣味和互动式课堂,鼓励艺术教育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美术课程设置,培养儿童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儿童在美术创作中感受艺术的乐趣,增强学习兴趣。在儿童美术课程内容上,不仅仅局限于绘画的教学,还可以定期进行陶艺课、手工制作课、发明创造课、亲子互动课等等,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儿童的参与度。例如,在科技幻想画教学中,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搜集整理各种科幻题材的艺术作品展示给儿童,使他们获得启发。引导儿童大胆发散思维,展开想象,将心中构想的奇幻世界用画笔表现出来。
最后,儿童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要让孩子画出生动逼真的作品,熟练掌握绘画技能,而是通过艺术教育陶冶儿童的情操,绘画只是一种表达人类情感和情绪的工具,通过儿童美术教育,让儿童在绘画和艺术创作过程中获得无限的乐趣,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审美能力、想象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等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赋予儿童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能力,才是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
⑼ 给孩子报名传统美术,还是创意美术,或者思维美术
呵呵,作为美术专业的喔给你建议,如果只是兴趣班逗孩子玩的就去报什么创意美术,思维美术,说白了就是让孩子瞎画,乱画,如果想学点东西,就去传统美术,扎扎实实学素描,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