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古铜色的老脸,艰辛岁月耕耘出的那一条条车辙似的皱纹;犁耙似的手,曾创造了多少大米、白面?那缺了牙的嘴,又扒进多少粗粮糠菜?他身后是经过辛勤劳动换来的一片金色的丰收景象,他的手中端着的却是一个破旧的茶碗。
画家以深沉的感情,用巨幅画的形式,借超写实主义手法,刻画出一个勤劳、朴实、善良、贫穷的老农的形象。他咄咄逼人,发人深省。多少人曾在他面前黯然神伤。因为这位老农的形象已经远远超出了生活原型,他所代表的是中华民族千千万万的农民。正是他们辛勤的劳动,才养育出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他是我们精神上的父亲!
此画问世后,便引起强烈反响。尤其是在我们整个民族经历了十年浩劫这个重大灾难之后,它所激起的不只是观者对老农个人身世的悬想,更是对整个中华民族这个农业大国命运的深深思索。
根据有关资料,对这副油画做简略的介绍:
一、关于《父亲》的作者
1948年出生于重庆郊区,幼年在父亲影响下学画, 1968年从四川美院附中毕业后主动到大巴山农村生活10年。1980年在四川美院学画,以一副超级写实主义作品《父亲》而一举成名,该作品以纪念碑式的宏伟构图,饱含深情地刻画出了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深深的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也由此被誉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画坛的一面旗帜。 1982年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美术学院院长.
曾获第二届中国青年美展金奖、四川优秀作品奖。作品收藏于中国美术馆、比利时国家历史博物馆、台湾山美术馆。出版画册有《罗中立油画集》、《罗中立油画选》。
二、罗中立谈《父亲》的创作过程和创作意图
罗中立在完成了《父亲》一画的创作之后,曾给《美术》编辑部去过一封谈创作经验的《信》。现摘录如下。
"那是75年的除夕之夜,雨夹着雪粒不断地向人们扑来,冷极了。在我家附近的厕所旁边,守候着一位中年的农民,早晨我就注意到他在雪水中僵直的动态,他用农民特有的姿势,将扁担竖在粪池坑边的墙上,身体靠在上面,双手放在袖里,麻木、呆滞,默默无声叼着一支旱烟。一直到晚上,他都呆在那儿,不同的只是变换着各种姿势"夜深了,除夕欢闹的声逐渐安静下来,我最后一次去厕所,只见昏灯之下他仍在那儿,夜来的寒冷将他'挤'到粪池边的一个墙角里,身体缩成了一个团,而眼睛,一双牛羊般的眼睛却死死地盯着粪池,如同一个被迫到死角里,除了保护自己之外,绝不准备作任何反抗的人一样。这时,我心里一阵猛烈的震动,同情、怜悯、感慨……一起狂乱地向我袭来,杨白劳、祥林嫂、闰土、阿Q……生活中的、作品中的、外国的,乱糟糟地挤了我的眼前。我不曾知道他今天吃了些什么度过的,我回家取了两块月饼给他送去,好久他说不出一句话,真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一定因他太老实,才叫他来干这份苦差。事情常常是这样的,老实的农民总是吃亏,这,我知道。'我要为他们喊叫
⑵ 高中鉴赏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教案怎么写
活动目标:
1、认识救护车的外形和用途;
2、知道打特殊电话120找救护车。
活动过程:
一、认识救护车
⑶ 来人加分!!!适合美术课的音乐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那课
维瓦尔第的 <四季> <春> 第一乐章,这个曲子很有意思,有别于其他的古典乐曲,
有一种版清新的春风扑权面而来的感觉,而且一般人听了不像卡农那样大家都听吐了.
这个曲子很多公家的东西会用到,可一般性的场合很少人用.绝对适合你,
巴洛克的风格很艺术,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⑷ 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美术所专门使用的、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形象和形式就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其特征就是具体性和形象性。 广义地说,美术作品中参与作品表达的一切都具有语言的属性,而狭义的则是指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两个方面。东西方美术形成各自的语言系统。 2、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的特征和作用: 3、美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列举三种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让学生讨论并评价,老师最后归纳: (1)具象艺术:具象艺术的目的在于真实地再现现实。例如《韩熙载夜宴图》 (2)意象艺术:意象艺术不以纯客观再现为目的,而是重在表达艺术家主观的精神世界。例如《泼墨仙人图》 (3)抽象艺术:运用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进行独立创作的美术类型。例如《即兴》、《构成》三、鉴赏实践,口头表达 (活动四)探究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 (老师指出:美术作品的表达就是“创造美术形象、传达思想感情、表现审美理想”的艺术活动)。 找一位学生叙说王二小的故事,启发学生对油画作品《王二小》的艺术语言进行感受、分析、讨论和评价。学生体会美术鉴赏是“被动接受和主动参与的综合性‘再创造’的审美活动”。共同总结用“语言”表达艺术语言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鉴赏美术作品的实际能力。 (原创:《王二小》2005年)
四、课后拓展,尝试表达 尝试用不同形式的美术语言构成三种不同的美术形象,或用美术的本体语言传达不同的意图和情感。
⑸ 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就是
美术的基本元素就是点、线、面、色,任何美术种类的任何语言表达方式都是在这四个基本元素的基础上形成和演化开来的。
美术语言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面、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
(5)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扩展阅读:
相关特点:
1)美术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他主要由形体、明暗、色彩、空间、材质、机理等视觉语汇组成。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不同与文学语言,在文学中,每个词都有自己的独立意义,比如“美丽”“漂亮”,而美术语言就必须经过艺术家的有机组合才能成为艺术语言。
比如一条圈,一条不规则的曲线或一条直线,这是毫无意义的,但是如果通过一定的创造法则,那么就完全不一般了。(见课件)象马蒂斯的《女人像》,就是用有变化的线条为艺术语汇,通过画家的组合,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
可以看到,线条具有惊人的抽象能力,色彩,明暗等一些艺术语汇全被省略掉了,线和点主宰着一切,富有弹性的线条和形象紧密的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俊美、靓丽的妇女形象。
与此同时,弹性有变化的线条产生了一种节奏感和生命活力感,传达了一种跃然纸上的欢乐之情。如果在其中抽出一条线条,他将变得毫无意义。
(2)另外,由于画家的性格情感的不同,他们选择的艺术语言也会有不同。在十九世纪外国出现了许多的美术流派。什么立体派、野兽派、抽象派等等。作品欣赏:委拉斯凯滋和毕加索《宫女》《第一次圣餐式》(略)
(3)由于社会的人文条件的不同,美术的语言也会有所差别,象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绘画特点就有明显的差别。(作品欣赏)。
⑹ 形容美术作品的词语
1.水墨画:
悠远 、清新复 、脱俗、 江南制烟雨 、云雾缭绕、 时现谜影、 动感水墨 、构图巧妙
2.油画:
色彩丰富、 色调幽暗、 色调柔和 、对比强烈、 肌理感十足、 节奏明快 、古典韵律
3.素描线描画:
线条流畅、 线条变化丰富、 运笔时快时慢 、明暗关系清晰 、塑造的形体优美、 空间层次分明 、三角形稳定构图 、线条刚柔相济
4.风景类动植物画:
大自然的奇妙之作、 形似 神似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活灵活现、 跃然纸上 、身临其境、 置身其中
5.形容艺术家:构思独特 匠心独运 很高的艺术造诣 观察入微 眼光独到 超群绝伦 具有艺术的灵魂
拓展资料
形容词:
形容词(Adjective),很多语言中均有的主要词类中的一种。形容词主要用来描写或修饰名词或代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或属性,常用作定语,也可作表语、补语或状语。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形容词
⑺ 不同的美术作品中,美术家运用艺术语言的方式是不同的,可分为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 )。
抽象艺术
⑻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特征是
特征,2个空 :具体性,形象性
3个空 :感性的,表象的,感情化的
⑼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特征
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板书):
(!)美术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他主要由形体、明暗、色彩、空间、材质、机理等视觉语汇组成。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不同与文学语言,在文学中,每个词都有自己的独立意义,比如"美丽""漂亮",而美术语言就必须经过艺术家的有机组合才能成为艺术语言。比如一条圈,一条不规则的曲线或一条直线,这是毫无意义的,但是如果通过一定的创造法则,那么就完全不一般了。(见课件)象马蒂斯的《女人像》,就是用有变化的线条为艺术语汇,通过画家的组合,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我们可以看到,线条具有惊人的抽象能力,色彩,明暗等一些艺术语汇全被省略掉了,线和点主宰着一切,富有弹性的线条和形象紧密的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俊美、靓丽的妇女形象,与此同时,弹性有变化的线条产生了一种节奏感和生命活力感,传达了一种跃然纸上的欢乐之情。如果在其中抽出一条线条,他将变得毫无意义。
1)形体:包括点、线、面、体。,
在美术的艺术语言中,点则 具有大小不同的面积或体积, 在平面上的点,由于大小、位置的不同, 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给人以不 同的情绪感染。在工艺美术的图案设计中, 可以利用点构成各种优美的图形。中国山 水画中传统的点苔法就是以各种形状的点 来表现山石、地坡、枝干上和树根旁的苔 藓杂草。这些点既是表现具体物象,又具 有一种独特的美。在三维空间中,线是塑造形体的外轮廓线和标明形体 内部结构的结构线。所以,线在造型中具 有很重要的作用。线条能表现为一种心 理和情感的效果。(见课件:由学生选择并简单的讲理由)水平直线给人以 平静、沉稳、舒展、安宁的感受;垂直线 给人以挺拔、刚毅、庄严的感受;自由曲 线给人以自由、活泼、流动与愉悦的感受。 此外,线条还能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关系。 例如两条粗细不同的水平直线位于同一平 面时,粗的线使人感到它离人比较近,细 的线则使人感到离人比较远。以线条作为 最基本的造型手段的中国传统绘画,在运 用线条这一艺术语言方面积累了极其丰富 的经验。例如,以墨线勾描物象、多不着 色的白描,仅凭简练的线条就可创造出动 人的艺术形象,如宋代著名的《朝元仙仗 图》,或称《八十七神仙卷》。中国古代 人物画创造的"十八描" 就是为了表现中国古代人物衣 物褶纹而创造的用线方法。
面在美术的艺术语言中,比点、线更显示 出具体的形,所以,谈面实际上涉及到形。 各种几何形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例如 方形给人以方正、坚实的感觉;横长方形 给人以平静、沉重的感觉;竖长方形给人 以高耸、伟岸的感觉;等腰三角形给人以 向上与稳定的感觉。 以造型为主要特征的美术,形的重要性远 胜过于其他艺术,因为没有形,也就没有 美术。具有造型实体的建筑艺术,其重要 艺术语言就是形。通常所说的一座建筑的 立面,如希腊帕底农神庙和我国山西五台 山佛光寺大殿的正立面,体现了两种不同 风格的建筑美,同时,在立面的处理上都 运用了诸如对称、均衡、比例、节奏、韵 律、虚实等一系列形式美法则。
体即体积,因此,体与形状 体积是密不可分的。人对大小形体的感觉 是绝不相同的,大的体积,给人以雄伟、 沉重等感觉;小的体积,给人以灵巧、轻 松的感觉。例如,现今分布在江苏南京及 其邻近的许多南朝陵墓石刻,大多是表现 传说中的瑞兽,它们都具有形体硕大,气 势逼人的特点,人们远远望去,其鲜明有 力的体形便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使人产生 一种敬畏的心理。再如,中国古代的楼阁 式佛塔和欧洲中世纪的哥特式教堂,两者 都有高耸的体形,但体形并不完全相同, 中国佛塔的层层屋檐形成了许多水平线, 轮廓饱满而富有张力;哥特式教堂的立面 充满了垂直线,呈现出一种强烈的升腾之 势,借此体现了基督教徒向往"天国"的 精神。
(2)明暗:明暗是自然界的物理现象,有光必然会造成物体接受光的不规则性,从而产生了明暗变化。自达芬奇总结出"明暗转移法"后,他就成为西方绘画表现立体感主要艺术语言之一。他强调画面上的明暗的过度是连续的,像烟雾一样,没有截然的分界线。
(3)色彩是最具有感染力的美术语言,例如,凡是偏向于红、橙、黄的 色相,由于能引起人对太阳、火光等的联 想,给人以暖和的感觉,被称为"暖色"; 偏向于青、蓝、绿的色相,使人联想到天 空、海洋等,使人产生寒冷的感觉,这些 色相就被称为"冷色"。明度和纯度均高的色彩给人以 华丽的感觉;明度、纯度均低的色彩使人 感到朴实。美术家们正是利用色彩的这些 特性结合其他艺术语言,创造出富有感染 力的艺术形象。
(4)空间:是指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 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各个门类 的美术总是存在于一定空间之中,所以, 美术又称"空间艺术"。在美术中,因其 种类不同,空间性质不尽相同。一般说来, 空间意识产生于视觉、触觉和运动觉中。 这些由人的感觉感知的空间,其性质也是 不同的。一般地说,绘画、书法篆刻、摄 影艺术的空间性质依靠视觉;雕塑、工艺 美术和建筑艺术,除视觉外,还依靠触觉 与运动觉。具体地说,绘画是通过透视、 色彩、明暗等手段,在平面上产生现实空 间的假象。绘画、摄影艺术和雕塑艺术中 的浮雕上形成的空间的错觉,使画面上的 空间分为近景、中景和远景 3个层次。具 有真实的体积感的空间是真实的实体。特 别是建筑艺术,"空间是建筑的主角"。 建筑与其他艺术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具有 可供人使用的空间而且空间的形状、大小、 方向、开敞或封闭、明亮或黑暗,对人具 有强烈的情绪感染的作用。例如,一个宽 阔高大而又明亮的大厅,令人感到开朗舒 畅;小而平易的空间给人以温馨,大而变 幻的空间使人感到迷惘;开阔的广场令人 振奋, 四周围有高墙的小广场给人以威 慑……这些都说明建筑的空间具有一种艺 术感染力量。
(5)材质和肌理:任何艺术都要依靠一定 的物质材料,如写小说需要笔、纸和墨水, 但是,这些材料对于创造小说中的艺术形 象没有多大的关系。然而,美术则不同, 各个门类的美术所创造的艺术形象与它使 用的物质材料密切相关。中国画、油画、 版画等画种的特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 使用的物质材料,用质地细腻、洁白的汉 白玉或大理石塑造的少女的雕刻,显然比 用陶土塑造的形象更动人;现代流行的玻 璃幕墙建筑显然比使用一般材料的建筑更 使人赏心悦目;中国传统的书法、篆刻艺 术离开了它使用的物质材料是很难想象的; 摄影艺术更是与它使用的胶卷、洗印药品 等物质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密切相关。所以, 物质材料在美术创作中的运用,不仅是创 造艺术形象的手段,而且物质材料的性能、 质量的好坏也与审美价值密切相关。
所谓肌理,是指美术作品表面的质感, 具体地讲,就是美术作品表面的纹理,经 触觉和视觉所感受到的起伏、平展、光滑、 粗糙、精细的程度。在绘画艺术中一般称 为笔触,即绘画中之笔法。例如,在油画 中,画家常用稀薄的颜料、轻匀柔润的笔 法渲染出缥缈的云天和明净的水面,而用 浓重的颜料,重叠堆砌的笔触画出坚硬的 岩石和厚实的土地。在工艺美术作品中, 光滑的绸缎与粗毛线的编织物呈现出两种 不同的肌理美。所以,合理运用材料的肌 理效果,也可以增强美术作品本身的审美 价值。正因为如此,材质和肌理也是美术 的艺术语言之一。
⑽ 《美术鉴赏》 试题
《竹影》教案
安徽省广德县独山中学 吴昊
教学目标:1、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
2、初步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
教学难点:体会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
教学方法:
采用“感知一品读一迁移—小结”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查找收集资料。倡导教师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板书:
童真童趣
画竹影
艺术体验
读——品——想——结
一、 导语
有些同学看到我,可能会在心里说,这个老师怎么长得这么小巧啊?我的回答是:因为我还保留了一颗童心,一颗热爱自然热爱艺术热爱孩子的童心。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自然有关孩子有关艺术的课文《竹影》。
二、 、初读课文
a) 有多少同学阅读过这篇文章?请这位没有读过的同学猜想一下,这篇文章到底是写什么的,是写景的吗?是写人的吗?还是写事的?为什么要以竹影为题呢?
b) 由于这是篇自读课文,需要同学们以自己的能力去完成这一课文学习。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地阅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扫读等,只要是自己喜欢,怎样的阅读方式都可以。
不动笔墨不读书,请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明白的词可以做下标记,并把自己认为写的好的地方,或是和你产生了共鸣的地方,作下标记,可以划线,可以作批注,简要地记录下你读书时的情感体验。读完了,我还想请同学们对这篇文章进行简单的概括。
c) 同学们读得很仔细,现在请你们中说话最精练最简短的同学来概括这篇文章。
他概括得好不好呢?你来评价一下吧,你认为怎么概括才又简短又深刻呢。可不可以用更简练的词语来概括呢?
(这篇文章以几个少年描描画画的游戏,,及爸爸给我们讲画画的知识,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
三、 品味文章
一个苹果两个人分,一个苹果只剩下半个。而一种思想两个人分,一种思想会变成两种。现在请同学们将你读到的记下的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学生们读一读自己划的好句子,或是自己作的批注。他们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1、 文章对孩子们的活动写得很有童趣很真实:
如:弟弟发现一个只有孩子才能注意的问题:………成年人也许不会注意这样的事情,谁又有这样的细心这样的时间去注意月光下的人影头上冒出烟气?这样的问题成年人听了,也许不以为然地一笑了之,而孩子们却会追根究底的。大家争论了一会儿,没有解决。
如果成年人争论一个问题,一定会水落石出的。华明的注意略去了转向了别处,水门汀上热心地描写自己的影。如果是成年人一定挨批评,做事三分钟热情,但是孩子的天性如此,他们对世界如此好奇,不可能要求他们像成年人那样专注某件事。搞不明白不一定非弄明白,吸引他们的事多着呢。作者把孩子的心理和性格写得真实恰当。
作者并没有一味地写孩子新一轮的热情,他们用木炭描这些天然的国画,并联想到平时见到的画图。孩子由童心童趣,不由得走到艺术的殿堂门口。于是领路人——爸爸出现了,他给孩子们讲了一番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因势利导地给孩子们上了一堂艺术入门课。
2、 一些句子很生动,也是用孩子的眼光用艺术的眼光来看待景物。
略见教参.
3、 爸爸很会引导。经过爸爸的引导,你了解了哪些绘画的知识?
(1)爸爸没有批评他们在水门汀上画画,而是引导他们走进艺术的殿堂。爸爸和他们一起画画。
(2)爸爸在讲中国画和西洋画的时候,打了个比方,“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讲授二者的区别:西洋画注重写实,画人则要按解剖学来画,画景要画出立体感,而中国画则不讲究这些,画人,则张扬人物的特点,画景则山水重重叠叠,象是飞机中所见的,而且又不是一时所见,却是飞来飞去,飞上飞下,几次所看见的。想到哪画到哪。而且很多中国画只有寥寥数笔,却传达出画者深刻的思想和感情。所以,西洋画更讲究形式,画出的画和照片一模一样,而中国画讲究神似,如做文章一样,只突出主题)
(1) 爸爸在讲中国画时,没有用专业的术语,也没有长篇大论,只是用了几句话就概括了竹画也是中国画的要点:讲究画意(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等)表现着一种美的姿态,一种活的神气。
(2) 请绘画最好的同学上黑板画一幅竹影,大家按课文中的标准评价。
4、你还在文中读到了什么?为什么以竹影呢?
意境很美。几个小伙伴,借着月光画竹影,你一笔,我一笔,参参差差,明明暗暗,竟然有几分中国画的意味。艺术和美就蕴含在孩子的童稚活动中。
四、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快乐的童年,也做过许多充满童趣的游戏。但当时没能像作者那样从中获得艺术美的体验,所以大多已成了过眼烟云,学了这篇文章,你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你儿时做过的哪一个充满童稚的游戏也是可以让你获得类似的发现、体验的?后来它发芽成长了吗?
五、学习语文,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善于小结。现在我们请同学们将自己在这节课中所学的所想的小结在作业中。
作业一:用一句话概括这节课的收获。再分项写出从内容上、思想上、写法上的体会。
作业二:课后自己进行一次艺术上的创造,将自己的创造的过程、体验用语言表达出来。字数300左右。
六.结全文。这节课,我们运用了:读——品——想——结的方法,自己学习了这篇散文。以后,同学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学习课本上的自读课文、课外书上的美文。至于文中的一些细小的知识点如作家作品介绍,词语解释等,请同学们课后自己查资料,互相交流。最后,引用一下丰子恺在《艺术三昧》中的话来结束这节课:宇宙是一大艺术。人何以只知鉴赏书画的小艺术,而不知鉴赏宇宙的大艺术呢?人何以不拿看书画的眼来看宇宙呢?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吗?
我们来猜个谜语: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影子。)
请同学们再来听首儿歌: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是个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个好朋友,常常陪着我。
每当我们唱起这样的儿歌,就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和儿时的伙伴玩影子、玩各种有趣的游戏,从中获得了对生活的美好体验。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影子的文章—一《竹影》,希望今天的学习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猜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充满童稚的儿歌,更能激发他们对童年趣事的美好回忆,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本文的热情,为下面环节的展开作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
二、作者介绍
(学生交流收集的丰子恺的资料,讲述有关作者生活创作的故事。)
师:丰子恺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师,在绘画、散文创作方面成就颇丰,这些成就与他从小就爱在生活中去发现、思考是分不开的。下面,就让我们从阅读作者的文章开始,走近丰子恺。(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作者,突破传统的介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也检验了课前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三、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配以轻音乐,学生轻声朗读。学生回答有因难,教师可提示,文题是“竹影”,它是以写景为主,还是以写人物活动为主?)
明确:叙述几个少年描竹影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游戏。从中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从中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
(朗读是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过自读,学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为品读课文作好铺垫。)
四、品味朗读,体验童趣
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游戏,却有了艺术美的发现。那么,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生动地表现了童趣?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找到后在小组内朗读,然后教师点名朗读得好的学生示范朗读,也可鼓励学生自告奋勇来朗读。)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对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品读交流中,让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引起共鸣,产生更多的火花,当学生有了心得之后,读相关的语段时感情就会充沛、真挚。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应鼓励、肯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拓展欣赏
在一位独具慧心的艺术启蒙人“爸爸”的引领下,“我”和伙伴们从一次无意的游戏,走进了艺术的殿堂,并领略了中国画与西洋画各自的魅力。下面让我们借这次语文课。也来简单欣赏一下东西方文化不同的艺术魅力。
(多媒体展示几幅中国画和西洋画,配音乐。)
(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是一个很专一的理论,教师如果过多解释,反而会“越描越黑”。借助多媒体的视听效果,加以音乐的陪衬,学生凭借自身的审美力、想像力,去感悟艺术的美。同时,扩充艺术的欣赏内容,也增加了语文课的容量,使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六、口语交流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快乐的童年,也做过许多充满童趣的游戏。但当时没能像作者那样从中获得艺术美的体验,所以大多已成了过眼烟云,学了这篇文章,你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你儿时做过的哪一个充满童稚的游戏也是可以让你获得类似的发现、体验的?后来它发芽成长了吗?
(语文学习要基于教材,但又不能仅局限于教材,应向生活延伸。由童年的游戏引发的体验,应避免围绕竹子品格的空洞的说教,而应注重对艺术发现的认识,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引导,对学生自身修养的培养。)
七、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用一句话来归纳一下你的感受、收获吗?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演示板书。)
艺术并非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就蕴含在孩子们童稚的游戏中。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拥有一颗童心,你就能拥有阳光般的快乐;只要你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你就会发现在平凡的生活中,美无处不在。罗丹也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希望同学们能走进生活这个语文大课堂,用你们的慧眼去发现、去描绘、去赞美生活的美。
(学要有所得。大家的合作交流,触动了学生的灵魂,就能让学生说出自己最深的体会,教师的寄语,让课堂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同时,让学生由课堂走入生活去进行语文学习,拓宽了语文课堂的宽度。)
一、《安塞腰鼓》赏析
这是一首生命的赞歌,力量的赞歌。
在文章里,安塞腰鼓,并非只是单纯地在作为人类生命力量的一个载体、一种象征;其自身,就是人类生命力量的凝聚物,最充分、最彻底的表现。这样,作者自然要倾注下全部的热情与笔力歌之、颂之,一歌二颂难以尽致,则有三歌之、三颂之。
在作者笔下,几乎分不出哪是形式与内容,哪又是客体与主体,两者真正地获得了无间的统一。
不取拖沓累赘、沉闷疲软的长型句式,而多简洁有力、脆生响亮的短句;也没有冗长繁复的段落,一言两语即自成起迄。
大量地运用排比,排比的形式又力求多样:既有句内的排比,更多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排比,又能连段而下,交错互出。
不独直接地描写这腰鼓释放的磅礴能量,也从人的感觉、人的联想和群山、大地等周围环境的回响上,多方位地渲染着它的奇特效应。
自始至终采用行进的、动态的描写,不作静止的形容,并使那人体的动作与腰鼓的声响,在共时态中互激互溶,合二而一,从艺术上组成一个表现着生命之源和力量之泉的整体。
——这一切形式上的追求,在文章中造成了一种快速跃动的节奏,炽热灼人的氛围,排山倒海般的气势,恰与作者所要歌之颂之的人的生命力量相辅相契。
安塞腰鼓,是属于黄土高原的。惟有生存于这方土地上的人群,才能创造出此等奇观,也才能凭借它而释放其内蓄的伟力。作者是陕西人,从其描写中,可以看到他对黄土高原和安塞腰鼓的无限神往与倾心爱恋。惟其如此,他也才能写得酣畅淋漓,曲尽其妙。
这一篇,与乔良的《高原,我的中国色》,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说,乔良的作品,是对中华民族性格特征的总体性的把握,那么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则是把它对象化和具体化。读者能把两篇作品一并阅读,相互比照,必将更深切地体察到我们民族性格的本色及其生命力量之表现。
(金梅,选自《中国散文鉴赏文库?当代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二、《安塞腰鼓》赏析
乐器往往是用来制造气势、渲染气氛、表达感情的,它因地域和民族等的不同而有“西洋”和“民族”之分类,更因构造和“玩”的方式的不同而有管乐、弦乐、打击乐等不同叫法,演奏出来的效果当然也是大不相同的。
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绝活儿”,它的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正与当地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离。另外一点也颇有意味:它是人、鼓合一的,没有一种乐器能够像它这样要求人和乐器的结合必须达到这样的高度。人的表演和乐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所以成功的表演是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
散文《安塞腰鼓》正是抓住了“安塞腰鼓”的这一特点,把对人和鼓的描写放在同等的位置上和盘托出。
一开始,人是静的,静得像一株株朴实的高粱。风吹叶动正衬托出他们的静。鼓也一样,“呆呆地”,“似乎从来也不曾响过”。这黄土高原上百十个以高粱为背景的鼓者是注定了要有一场不同凡响的表演的!
忽然之间就爆发了,爆炸了。作者用比喻的排比句来营造这“壮阔”“豪放”“火烈”的阵势:“骤雨”“旋风”“乱蛙”“火花”“斗虎”。腰鼓改变了人们的感觉,引发了人们的联想,而这一切的最高境界就是“挣脱了”——“束缚”,“冲破了”——“羁绊”,“撞开了”——“闭塞”。
真正的诗歌是需要反复咏唱的,这是《诗经》以来的传统。反复和排比是制造节律、渲染气氛、抒发感情的必要手段。需要提醒的是,“反复”不是“重复”,不是相同词、句、段的两次以上的简单出现。在《安塞腰鼓》里,每一句“好一个安塞腰鼓”的出现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内涵、新的情景。
“好一个安塞腰鼓”为全篇确定了基本的音高、色泽、氛围和主要的精神走向,无论上、下文怎样摇曳、生发、词采飞扬,都不会走得太远,这是作文常规之一,也是文章之所以“这样”而不是“那样”的根本。本文的“精神内涵”也在这里:“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两个紧密相连的段落是流动于所有动作、情景、章句里的不变的灵魂,以后的每一次感叹和议论都不曾离开它。
请注意以下几个地方:“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激情……”一段里,“阵痛的发生和排解……”一句表达的是对改革开放以后,祖国走进新时代的振奋和自豪之情;“除了黄土高原,哪里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可以理解为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辉煌的历史的比喻,是民族立足本土、再创辉煌的坚实前提和基础;四个“愈捶愈烈”领起的短段和短段里短句的出现起到了深化主题、热化感情、增强力度的作用。
开头是静悄悄的,结尾也静成了“另一个星球”,这种猛然爆发和戛然而止的安排显然别是一番匠心。它的直接效果是,主体部分因为首尾的安静变得更加火红、热闹、气势冲天了。
“安塞腰鼓”所表达的内涵是无比丰富的,但“诗无尽解”,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仅仅感受一下也行,这节奏、气势、色彩,这生命力旺盛的后生,这纯粹的阅读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