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美术起源

美术起源

发布时间: 2020-11-19 06:24:27

1. 原始美术的起源

大象通过绘画得到了饲养员更多的香蕉,对它来说就是‘工作’解决了‘生存’,得不到吃的,它还会画么?

原始的美术更象是一种记录,记录劳作,记录时间,记录数量。在以生存下来为基本追求的原始人眼中,任何的艺术,都应该是源于‘劳动’,并服务于‘劳动’。而后才衍化成所谓的‘美术’。

2. 中国美术的起源与发展

史前时代—汉朝时期
旧石器时代的粗石器,已能磨光、雕琢、钻孔,符合对称、均衡等形式美法则,初具节奏和线条的韵律美。
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中,可以找到中国美术的早期形式,这种形式一直延续直公元前6世纪。早在红山文化时期,就已经有玉雕的龙形及其他佩饰作品出土,从半坡遗址中可以发现,仰韶时期已经有陶艺存在。早期的陶瓷制品没有画上去的图案,但是有滚花。有很多画有以对称形式展开的鱼或者人的面部的图案。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从几何纹饰进展到动植物纹样,其中以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纹样最为丰富生动。除彩陶之外,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人像、动物陶塑也同时出现。
商、周和春秋时期以富有想象力和装饰性的青铜器作为这一时期美术成就的标志。中国目前已经发现最早的绘画为长沙楚墓出土的帛画《龙凤仕女图》以及战国时期的《御龙图》。
汉时画迹今已几乎无存,最完整的为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描绘了墓主人的地上和地下生活。山东肥城孝堂祠、嘉祥武梁祠石刻尚存,可窥见汉时古拙有力的绘画风格特征。
战国、秦汉,以秦始皇陵兵马俑和霍去病墓石刻为代表,雕塑艺术成就卓著。绘画品类繁多,帛画、壁画、画像石、画像砖,异彩纷呈。篆隶形成中国书法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
佛教公元1世纪进入中国。到8世纪,它在艺术领域已经展现了卓著的效应,尤其在大型宗教塑像方面。魏晋、南北朝,佛教艺术勃兴,敦煌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等相继开凿,大量的壁画和泥塑,在描绘宗教内容的同时,反映着现实的生活;除民间画工外,士林画家大量涌现。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现存摹本)是早期人物画的代表作,该画用笔如春蚕吐丝,紧劲连绵,形神兼备,格调古逸,内容是宣传封建女性的德行修养。中国传统人物画注重“成教化,助人伦”的教育功能,由此可见一斑。
隋唐时期
隋唐则“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艺,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尤以绘画、雕塑成就辉煌。就绘画而言,唐代周昉、张萱的仕女画标志着人物画的进一步完善。山水画已摆脱了作为人物画背景的附属地位而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隋代展子虔的设色山水《游春图》,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幅以风景为主题的绘画,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泼墨山水,已经形成了中国画山水画的北派和南派的雏形。唐代薛稷的鹤,边鸾的孔雀,刁光胤的花竹,也说明花鸟画已开始兴起。隋唐雕塑最引人注目的当推陵墓雕刻。昭陵石刻中那组以描绘李世民生前所骑六匹战马的浮雕像(习称“昭陵六骏”)雕工精细,形体准确,造型生动,是中国雕塑史上的杰作。
五代两宋时期
五代、两宋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鼎盛期。随着画院的设立,宫廷绘画呈现兴旺活跃的景象,后世文人画通常将绘画传统回溯至此时。新的绘画内容如民俗画也开始出现,如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长卷式构图,生动地描绘汴京(今开封)的繁华景象,如实地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风貌。这一时期山水画最后人着墨最多的部份,五代时生活在中原的荆浩、关仝,活动于江南的董源、巨然,分别以不同的笔墨技法描绘不同地域的山川景象,画风各异,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北宋李成的平远画风,范宽的崇山峻岭,许道宁的林木野水,郭熙的巨嶂高壁,惠崇、赵令穰的抒情小景,米芾、米友仁父子的云山墨戏,使北宋山水画呈现高度成熟的状态。到了南宋,大山堂堂的绘画风格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留白的绘画方式,李唐继承前朝,但开展出了独特的斧劈皴技巧来画山石,后来的院画家如马远、夏圭基本上追随李唐的风格,然而在画面上注重剪裁、大片留白渲染,呈现空气感,被称作是诗意山水,一变为纤巧,反映了山水画的不断变革和发展。
花鸟画也有着长足的进步。五代时徐熙的汀花野竹,黄筌的奇花异鸟分别具有野逸和富贵两种不同的风格。到了北宋,花鸟画从对称的装饰性转变为写实生动,强调拟真,赵昌的折枝花卉,易元吉的猿猴,崔白的败荷凫雁可以看作是北宋早中期的代表。到了赵佶主政,刻意经营画院,仿效科举考试纳才,增加画院的待遇,让徽宗朝成为宋代绘画的高峰,其院体花鸟画,强调精细写实,栩栩如生。南宋梁楷、法常的花鸟画已水墨写意之先河,文同的墨竹可说是最早没骨花鸟的杰作。
陶瓷方面,宋代亦到高峰。此时的单色瓷工艺到达极致,北宋末期所烧制的汝窑是迄今认为单色瓷发展的极致,色泽温润,有珠玉光泽,以枝钉满釉烧造,工艺技术高超,今日传世品稀少,不足一百件。其他如定窑、耀州窑、磁州窑、建窑都有非常高度的发展,并有大量外销,影响周边东亚等地。南宋官窑则被认为是继承汝窑,供给宫廷使用的高级瓷器,龙泉窑与景德镇此时也有大量生产,供应外销,考古发现的海底沉船可为佐证。
辽金西夏
辽、金、西夏是中国北方民族所建立的国家,控制华北自10世纪到13世纪,直到忽必烈统一中国为止。传统中国史学以宋代为正统,对北方政权并不在意,然而他们对中国绘画史的影响力,应该要加以重视并深入研究。
辽代起于唐末混乱,五代十国之际,与后来的北宋分庭抗礼。在艺术表现上,传世的艺术品不多。然而透过不断出土的重要墓葬,如辽庆陵、陈国公主墓、叶茂台辽墓等,帮助我们对辽代美术有更多了解。辽代美术在某种程度上,比宋代美术更多的继承唐代美术的风格,兼具契丹北方古朴浑厚的气质。
金代辽而起,灭北宋之后,与南宋南北对峙。由于金代接收北宋首都汴京,并改为南京,可以推测大量北宋内府收藏进入金的宫廷,大幅提高金代皇室的文化与艺术素养。最为著名的皇帝为金章宗,不仅其书法刻意模仿宋徽宗的瘦金体,甚至学习宣和年间的内府收藏机制,其收藏印是后代鉴别古画的一个重要的根据。
金代画家于中国绘画史常被人忽略,但欧美学者很早就发现,古代书画中许多佚名的宋代山水作品,可能是金人所作。而如今存有名字的画家,如武元直、李山、王庭筠等,其山水竹石画作,比起同时南宋院画家的作品,似乎更显出“文人”的品味。
元代
元代未逾百年,然在中国绘画发展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山水画方面,由于蒙古朝廷轻视汉人,多所贬抑,汉人知识分子有不愿出仕异族朝廷者,多避居山林,与友朋往来,其中不乏有以书画交谊。此时的绘画脱离了宫廷气氛,文人画获得了突出的发展。文人画多取材山水、花鸟,借以抒发“性灵”和个人抱负。画家标举士气,崇尚品藻,讲究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并开启重视诗、书修养的文人条件。此类画家以“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为代表,并开启后来中国山水画主流。
入仕元朝的画家也对中国绘画有重要影响。如赵宋后嗣的赵孟頫,官拜刑部尚书的高克恭,以及如朱德润、柯九思、任仁发、唐棣等。赵孟頫提倡复古,主张青绿设色和古朴的山水构图,著名的作品如《鹊华秋色图》可为代表。而由于道教艺术在元代颇为活跃,多有壁画及外销画作流传,《永乐宫壁画》是此类绘画的代表作。
元代是景德镇真正驰名的时期,最著名的瓷器即为青花瓷和釉里红。此时的瓷器外销极为畅行,所以有研究认为青花的纹样是伊斯兰教客户的要求而出现。龙泉窑的青瓷也非常著名,外销日本与朝鲜半岛的数量甚多,亦大量外销到东南亚一带。
明代
明代初期,宫廷画家师承南宋院体风格,称之为“浙派”(代表画家为戴进和吴伟),虽然被晚明董其昌等人贬低,但是影响范围广及日本朝鲜等地,并一直透过民间画师的传承下来,今日台湾地区庙宇壁画仍是浙派的延续。
另一方面,文人官僚以元四大家为学习对象,出现后来成为文人画传统的“吴派”(代表画家是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与浙派为明代画坛的两大主要派别。由于晚明崇尚吴派而贬低浙派,致使吴派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成为山水画的主流,影响力一直持续到民国初年,甚至国民政府迁台初的绘画教育,依然以吴派绘画为主。
此外,陈淳、徐谓的大写意花鸟,创泼辣豪纵一格,给中国传统绘画带来了新的活力。陈洪绶和崔子忠是明末有名的人物画家,号称“南陈北崔”。前者作品,形象夸张甚至变形,格调高古,对版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此一画风,后世学者常称为变形主义。
清代
清代延续晚明以来尊崇吴派的传统,出现所谓四王,称其画风为“正统画派”。然而民间出现一种崭新的画风,构图大胆,别开生面,以前朝遗民八大山人及石涛最为人所知。清代中叶江南地区富裕,扬州一带出现以卖画为生计的文人画家,书画均不落俗套,奇特新颖,后来学者将其中重要的八位称之为扬州八怪。
清代亦为西方绘画逐渐进入的时期,最著名的就是乾隆时期任职于宫廷的郎士宁,然而这种西方的风潮并没有影响到民间。但中国当时唯一对外的口岸广州,出现专门替欧洲商人以油画作画的画工,此是西方绘画进入中国民间之始。晚清上海辟作通商口岸,由于地处辐辏,成为重要港口,也带动油画的需求与发展,中国画家逐渐学会透视法等西洋绘画方式,并使用进口颜料作画,影响传统绘画的风貌。
清末上海取代扬州为商业中心,职业画家群也从扬州转移到上海,出现了海派风格,可谓中国传统绘画的最后一脉。民初高剑父兄弟吸收日本画的西洋式画风,开创出岭南画派。两者均代表了中西结合的新画风,为中国画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尝试。清代民间美术的兴隆值得称道。木版年画这一传统民间美术品种在清代获得了前所末有的发展。其制作地区遍及大江南北的一些城镇乡村,并形成了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潍县杨家埠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年画。与此同时,南京诞生了中国最早的美术高等教育院校。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传统的中国美术又随着时代的骤变而发展。
民国以后
民国美术大体延续清末发展,但是西化潮流因为政治变动而加速,中国开始有画家留学西方,与欧洲绘画直接接触,如徐悲鸿、林风眠等人。新式绘画学校的建立也带动中国绘画西化的发展。相较之下,传统中国绘画则因为知识份子的抨击而趋于衰微,如康有为对中国绘画的强烈批评。
1931年鲁迅在上海倡导发起了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新兴木刻从诞生那天起,便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紧密相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血肉相连。他是中国革命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统区美术的主力军。当时的版画是以艺术家和革命者的双重身份出现,以艺术作为战斗武器,在思想教育战线上发挥了它的巨大作用。由于鲁迅的倡导,进步的艺术青年拿起了木刻刀,组织起木刻团体,1931年初春被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开除和退学的“一八艺社”社员张眺(耶林)、于海(于寄愚)、陈卓坤(陈广)、陈耀唐(陈铁耕)等联合上海的周熙(江丰)等人在上海成立一八艺社研究所。6月,在虹口每日新闻社楼上举行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展品180幅,其中有油画、雕塑、图案及木刻。这是新兴木刻版画首次在展览会上展出,并出版了画册,鲁迅为之作序。从此在鲁迅的领导下,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国统区(白区)新兴木刻版画代表人物有:胡一川、陈铁耕、陈烟桥、沃渣、马达,黄新波,李桦,杨可扬,江丰,王琦,黄永玉,郑野夫,朱宣咸,汪刃锋,王麦秆,邵克萍,钟步青,苗勃然,陈铁耕,力扬,荒烟,王树艺,余白墅,陈珂田,赵延年,李志耕,丁正献,徐甫堡等。后来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似星星之火燎原了整个中国大地,以延安为代表的解放区(红区)新兴木刻版画也蓬勃发展了起来,代表人物有:古元,力群,马达,彦涵,石鲁,夏风,李少言等等。许多进步美术家在当时在报刊、杂志发表了大量的揭露社会黑暗,反对专制统治,追求民主自由的文章和美术作品。引起了国民党政府的不满。40年代后期国共战争进入白热化,国民党的统治也日趋专制化。1948年12月蒋介石亲自下令查封由知名人士储安平在上海创办《观察》社并逮捕《观察》进步人士,这就是近代史上被称为“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最后的绝唱” 的“《观察》事件”。此后,著名的“七君子”之一王造时先生亲自出面多方奔走以自己的影响力给当局施压。并于次年2月亲自担保和营救了包括美术家朱宣咸在内的数位《观察》进步人士出狱。1949年5月29日刘开渠、杨可扬、张乐平、(郑)野夫、庞薰琹、朱宣咸、温肇桐、陈烟桥、邵克萍、赵延年等国统区美术先驱代表上海美术界在《大公报》发表迎接解放的“美术工作者宣言”。该“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统区美术和上海近代美术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不过,相较于欧洲已经开始从印象派之后新一波的绘画革命,中国对于西洋绘画的理解,仍强调古典写实的训练。此种训练在中共建国后由学习苏联的社会写实主义所继承。另一方面,透过引入的新兴木刻版画,同样影响了中共建国之后的美术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此两种绘画风格主导中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之后,西方的当代艺术才大量进入中国,影响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
台湾在国民党统治之后,艺术发展附属在教育体制之下,直到1955年才有专门培养艺术人才的国立艺术学校。但在同一时期,以李仲生为首的一群大陆来台画家,成立东方画会,试图将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与中国文化结合,称作现代中国绘画,稍晚五月画会也有类似的举措。然而1971年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会员国及常任理事国的席次,引起台湾社会极大的波动,关怀台湾本土的文学乡土主义开始盛行,影响到美术发展。当时如席德进描写台湾乡间风景,并关注台湾传统建筑民居,开启台湾古迹保护的发展。

3. 中国美术史美术起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跟艺术的起源一样,是一个很难说的特别清楚的问题。
目前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法:
1、巫术说
2、劳动说
3、游戏说
等等。
美术起源,最初是来自工具的合乎人机的使用,人们逐渐找到了规则和对称的表现,逐渐积累了合乎美的法则。在满足实用的前提下,也逐渐开始追寻美。

4. 美术片的历史起源

动画片最早诞生于法国。1877年,巴黎的光学家兼画家E.雷诺根据“视觉暂留”的原理,制成一种新的玩具活动视镜。1878年在巴黎世界博览会里获奖。1879年他对活动视镜又作了改进,根据动画片的基本原理,利用一只饼干筒,发明了活动视镜影戏机,可以使连续图画的画带无限地延长,能够表现更长的活动图画。雷诺绘制了《喂小鸡》、《游泳女郎》、《猴子音乐家》等20多个动画小节目。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原始动画片。随着后来幻灯放映机的发明,1888年10月,雷诺运用幻灯机的技术,制成了光学影戏机。他绘制的动画片《一杯可口的啤酒》,成为在电影发明以前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动画片。此片描写一个游客在乡下一家小酒店里胡闹的故事,共有 700多幅画面,画带长32米,以每秒 3个画面的速度放映,可放12~15分钟。之后,他又绘制了许多动画片。1892年10月,雷诺将这些片子在巴黎格雷万蜡像馆公开演出,获得成功。雷诺以他非凡的创造,成为世界动画片的最早创始人。他在动画片制作技术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人物和布景分开绘制,每张画面上打两个洞眼使人物位置得到固定,用透明纸叠在一起描绘人物动作演变及动作重复等等,为后来动画电影的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电影发明以后,动画片随着电影技术的进步而发展。1906年,美国的J.S.勃拉克顿摄制了第一部拍摄在胶片上的动画电影《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从此,动画电影首先在美国发展起来。W.迪斯尼可以称为美国早期最有代表的著名动画艺术家。1923年,他拍摄了动画片《爱丽丝漫游仙境》,从此走上了动画艺术的道路。他的大量作品,不仅在美国,而且在世界上都有很大影响。法国动画先驱者E.科尔于1917年根据福尔顿的有名漫画摄制了动画系列片《镀镍的脚》,漫画家B.拉皮埃摄制了《糖果》,沃迦洛普摄制了《小山鸡》等,开创了法国动画片的历史。苏联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动画片发展迅速,1922年在莫斯科国立电影专科学校成立动画片实验工作室,同年,摄制了苏联第一部动画片《炮火中的中国》,这是一部政治杂文式的动画片。30年代初期,苏联产生了有声动画片。1936年以后,开始摄制彩色动画片。40年代初期,布伦别尔格姐妹导演的《沙皇萨尔坦的故事》,是苏联早期动画片中一部有影响的长片。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动画片迅速发展起来,在数量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手治虫导演的系列片《铁臂阿童木》、松本零士导演的《宇宙战舰大和号》、大康生导演的《太阳王子》、浦山桐郎导演的《龙子太郎》等,都是有影响的影片。此外,南斯拉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的动画片创作都很发达。
中国动画电影开始于1920年。动画先驱者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从中国的走马灯、皮影戏和美国卡通中得到启发,试制动画广告片。1926年完成了他们的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34年他们拍摄了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在技术上有了较大进步。1941年万氏兄弟摄制了大型动画片《铁扇公主》,片长80分钟。它根据中国神话小说《西游记》改编而成,曾在日本、东南亚地区产生较大影响东北电影制片厂1947年和1948年先后完成的木偶片《皇帝梦》和动画片《瓮中捉鳖》是标志中国美术片复兴的代表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术电影得到迅速发展,并在国际影坛上产生重要影响。中国漫画家特伟从1949年开始从事美术电影工作,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美术电影的主要开拓者和领导人之一,也是动画片的著名导演。1954年和1956年,他先后导演的《好朋友》和《骄傲的将军》,是50年代有代表性的动画片。1955年,钱家骏导演的《乌鸦为什么是黑的》,是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片。1960年摄制成功的水墨动画片是一项重大成就,它把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形式搬上了动画片银幕,由于水墨画没有明确的边缘线,打破了动画片历来的绘制方法,是动画电影史上的一个创举。特伟、钱家骏分别担任艺术和技术指导的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和1964年由他们导演的《牧笛》,在国际影坛上获得很高奖誉。1961~1964年万籁鸣导演的《大闹天宫》是一部长达 120分钟的动画片,分上下两集,绘制10万余张画面,是一部规模巨大的作品,它创造的孙悟空形像,闻名世界。1979年,王树忱、严定宪、徐景达导演的《哪吒闹海》(第一部宽银幕长片),1980年徐景达导演的《三个和尚》,1982年唐澄、邬强导演的《鹿铃》等动画片,都是有世界影响的作品。 木偶片是动画电影产生后发展起来的一个片种,它在创作方法和艺术形式上与动画片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20世纪初,美国动画电影的创始人J.S.布莱克顿曾运用动画片“逐格摄影”的方法拍摄了一把小刀自动切一条腊肠和一支钢笔自动进行绘画的镜头。逐渐变动小刀和钢笔的位置,拍成许多画格,连续放映时同样能获得动的视觉印象。这两个简单的实验,概括了拍摄木偶片的基本原理。1910年,法国的动画片先驱者E.科尔摄制了木偶片《小浮士德》。17世纪以后,木偶戏在捷克民间广泛流行。20世纪初,他们的木偶戏艺术已有较高水平。1929年,捷克的K.特律姆尔博士摄制了一部以舞台木偶戏明星卡许帕雷克为主角的木偶片,很有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捷克的木偶电影艺术居世界首位。J.特伦卡是捷克木偶电影家的主要代表,他导演的《好兵帅克》和《仲夏夜之梦》是优秀的代表作。H.梯尔洛娃和K.齐门导演的《圣诞梦》、梯尔洛娃导演的《玩具暴动》、B.波耶尔导演的《多喝了一杯》等。都是捷克木偶片发展史中的重要作品。苏联的木偶片也产生较早,1935年,A.普图什柯将木偶与一个真人演员组合在一起,摄制了《新格利佛游记》,是第一部木偶与真人合成的大型有声木偶片。此外,法国、德国、匈牙利、日本等,在木偶片创作上也较有影响。
中国木偶电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发展起来的。美术家靳夕是木偶片研制的领导人和著名导演。他导演的《神笔》(1956)、《孔雀公主》(1963)、《一只鞋》(1959)、《谁唱得最好》(1958)和《阿凡提》(1979,与刘蕙仪合作)等木偶片,在创造木偶艺术风格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尤磊导演的《半夜鸡叫》(1964),章超群、詹同导演的《奇怪的球赛》(1979),方润南导演的《愚人买鞋》(1979),虞哲光、章超群导演的木偶纪录片《掌中戏》(1962)等都是木偶片中的优秀作品。 剪影片起源于欧洲。受古老的人影戏影响。人在一块白色的幕布后面表演,通过灯光将演员表演形像投射到幕布上。这种艺术称为“人影戏”。动画电影发明后,产生了类似人影戏形式的剪影片。它只能通过一个黑影来演戏。艺术家们必须严格而精细地设计人物的每个动作和姿态,以表达角色的情绪。德国的动画先驱者L.赖尼格从1919年开始,拍摄了《阿赫迈德王子历险记》、《巴巴格诺》和《卡门》等著名的剪影片。法国的动画艺术家罗尔培克和歇伐从1920年开始合作,每月摄制一部名叫《电影中的鸭子》的剪影系列片。这是最早的一批剪影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民主德国摄制了如《魔鬼的名字》等一批有影响的作品。欧洲的剪纸片主要用于动画片,在绘画形式上与动画片基本相同,有时在一部动画片中采用一部分剪纸的方法,目的是运用这种简易方法来代替动画片中繁重的工作。
中国的剪纸片来源于中国皮影戏和窗花剪纸等民间艺术。皮影戏是中国古老的民间戏剧,相传在10世纪宋代以后已在民间流行。它用驴皮或牛皮镂刻成各种人物形像,在白色幕布上由人用支棒操纵表演。演出的节目都是中国传统戏曲,因此人物和布景的造型具有中国戏曲艺术的装饰美。中国民间剪纸是反映民间风俗的装饰图案。中国剪纸片开始于1958年。艺术家万古蟾是剪纸片的主要创始人。他导演的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一举成功。之后他导演的《金色的海螺》(1963)、《人参娃娃》(1961)等,在世界上获得好评。钱运达导演的《红军桥》(1964),胡雄华导演的《狐狸打猎人》(1979),周克勤导演的《猴子捞月》(1981),胡进庆导演的《鹬蚌相争》(1983),王桕荣导演的《火童》(1984)等。都是中国剪纸片的优秀代表。
中国折纸片开始于1960年。虞哲光导演的第一部折纸片是《聪明的鸭子》。它和1980年拍的《小鸭呷呷》,都是适合幼儿欣赏的作品。折纸片情节简单,具有儿童情趣。
中国台湾省的美术片自70年代后有所发展,1979年蔡明钦导演了动画长片《三国演义》。

5. 人体美术的起源发展

人体美术起源于古希腊的竞技比赛,最初的形式是为获胜的裸体运动员塑像,即雕塑。后来涉及到了美术的诸多领域,如绘画、工艺设计等,上个世纪初西方美术传入我国,也包括令当时人们尴尬的人体绘画和雕塑。 “人体”是指人的自然肢体,属于自然界中生物的一部分,与其他生物处于并列的位置,不带有主观色彩倾向且客观存在的人的躯体。
“裸体”指人的身体中有男女性别特征明显的部位,不着衣物或不加以遮掩,属于社会意义范畴,在特定时空内带有道德倾向或人文色彩。
(摘自《人体美在哪里》 吴玉阳 文) 美有自然的美和社会的美,人体美属于自然美的范畴。人体与自然界中的万物一样,都是凝聚灵性的美。花草树木有它们的美,鸟兽鱼虫有它们的美,山川河流有它们的美,自然而然也就有他(她)的美了。天地间万物的自然美是通过毫无遮掩的本真显示出来的。如果给它们人为地加上包装,这种美就会大打折扣的。人与自然界中的万物一样,人体美也是这种本真的美。
人与自然界中的动物是有区别的,不同之处就是人类有文明。人不同于动物,也不同于其他的一切,人是自然界中最伟大的一族。人体的自然美与色情有本质区别的,人体美展现的是人自然之躯的形体美,而色情展现的是动物性的本能。人体与裸体也有共同点:都被用作创作者的模特,在一定程度上,人们不应该鄙视裸体,戴着有色的眼光去看它。
(摘自《人体美在哪里》 吴玉阳 文)

6. 中国美术史的真正起源

1976年山东诸城呈子遗址出土的龙山文化的蛋壳高柄杯:旧石器时代的粗石器,已能磨光、雕琢、钻孔,符合对称、均衡等形式美法则,初具节奏和线条的韵律美。
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中,可以找到中国美术的早期形式,这种形式一直延续直公元前6世纪。早在红山文化时期,就已经有玉雕的龙形及其他佩饰作品出土,从半坡遗址中可以发现,仰韶时期已经有陶艺存在。早期的陶瓷制品没有画上去的图案,但是有滚花。有很多画有以对称形式展开的鱼或者人的面部的图案。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从几何纹饰进展到动植物纹样,其中以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纹样最为丰富生动。除彩陶之外,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人像、动物陶塑也同时出现。
商、周和春秋时期以富有想象力和装饰性的青铜器作为这一时期美术成就的标志。中国目前已经发现最早的绘画为长沙楚墓出土的帛画《龙凤仕女图》以及战国时期的《御龙图》。
汉时画迹今已几乎无存,最完整的为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描绘了墓主人的地上和地下生活。山东肥城孝堂祠、嘉祥武梁祠石刻尚存,可窥见汉时古拙有力的绘画风格特征。
战国、秦汉,以秦始皇陵兵马俑和霍去病墓石刻为代表,雕塑艺术成就卓著。绘画品类繁多,帛画、壁画、画像石、画像砖,异彩纷呈。篆隶形成中国书法艺术。

7. 艺术的起源有那几种

1、模仿说

这是一个最古老的理论, 艺术的起源, 开始与古希腊哲学家。这一理论认为, 模仿是人类固有的本质和本能, 艺术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在古希腊哲学家看来, 所有的艺术都是模仿的产物。

2、游戏说

游戏说, 艺术源于游戏, 它是一个更有影响力的理论, 在艺术的发生理论, 包括艺术, 其代表性的特点是著名的德国美学家席勒和英国学者斯宾塞, 所以人们也称之为游戏"席勒-斯宾塞理论"

3、表现说

这一理论认为, 艺术源于人类表达和交际情感的需要, 情感表达是艺术最重要的功能, 也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力。这一理论主要由英国诗人雪莱、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等以及欧洲和英国的一些现代和当代美学家持有。

4、巫术说

巫术说是西方关于艺术起源的理论中最有影响、有势力的一种观点。这种理论是在直接研究原始艺术作品与原始宗教巫术活动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最早由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

这种观点用实用性来解释艺术的起源,认为在原始人心目中,最初的艺术有着极大的实用功利价值。

5、劳动说

人们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代表性人物: 比切尔、奇伦、麦克斯·德·苏、普列哈诺夫。正确性: 首先, 劳动是原始艺术的主要表达对象。其次, 史前艺术在劳动生产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留下了很多印记。然而, 过于关注劳动与艺术的直接关系也有些简单。

8. 关于美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包括

在考古学和美术史上,人什常常把原始社会早期的石制生产工具,称作原始美术或原始造型艺术。这些经过加工的石制生产工具,虽然与天然的石块大不相同,而且其中物化着人的智慧和才能,体现着人的意志和愿望,包含着艺术活动的因素,也同时孕育着人类早期审美意识的胚胎,但是,它完全是为着实用目的而制造的,并不是作为纯粹审美意义的艺术活动而出现的。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它并不是人类最早的美术遗物。
现已发现的真正的人类最早的美术遗物,最重要的是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的一些装饰品(如我国“山顶洞人”的装饰品)和欧洲的洞穴壁画,以及一些小型雕刻。这些东西产生的时间约在公元前四、五万年到公元前二、三万年之间。在这些人类最早的美术遗物中,最突出的是欧洲的洞穴壁画和一些小型雕刻。下面,就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一下这些人类最早的美术遗物。

9. 美术的起源、类型和功能

美术:泛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就叫作美术。
它的划分有多种,一般地包括四大门类: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现代有些学者也把其它的归纳入这个门类里,例如:书法、摄影等。
"美术"这一名词始见于欧洲17世纪,也有人认为正式出现于18世纪中叶。近代日本以汉字意译,五四运动前后传入中国,开始普遍应用。
理念:让艺术融入生活,融入思维,融入灵魂,活在当下。

热点内容
英语演讲比赛稿 发布:2024-10-19 04:08:45 浏览:776
语文字音题 发布:2024-10-19 03:20:03 浏览:134
股指期货历史 发布:2024-10-19 03:16:24 浏览:377
整理房间教学反思 发布:2024-10-19 03:14:15 浏览:951
师生疫情防控具体举措 发布:2024-10-19 03:13:38 浏览:894
认识除法教学反思 发布:2024-10-19 00:53:21 浏览:412
bl小说现代校园 发布:2024-10-19 00:13:19 浏览:661
儿童语文乐园 发布:2024-10-19 00:11:14 浏览:479
和尚英语 发布:2024-10-18 22:35:55 浏览:222
大老师本子 发布:2024-10-18 21:58:36 浏览: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