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当代美术家

当代美术家

发布时间: 2020-11-18 16:46:12

1. 当代著名书画家有哪些

1,范曾

范曾,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南通人,中国当代大儒、思想家、国学大师、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现为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

2,黄永玉

黄永玉,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1924年7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县(今常德市鼎城区),祖籍为湖南省的凤凰县城。土家族人。

3,李可染

李可染,原名李永顺,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代表画作有《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代表画集有《李可染水墨写生画集》、《李可染中国画集》、《李可染画牛》等。

4,许麟庐

许麟庐,又名德麟,山东烟台蓬莱人,1916年10月19日生。国画家、书法家、书画鉴赏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5,吴冠中

吴冠中,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等十余种。

2. 简述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

有的散文作者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散文的真实性原则,是要生活真实还是要艺术真实?为什么我如实地反映了生活,读者却不买帐?而我注重艺术真实了,读者反而说我写的不真实?其实,这是文学理论上的老问题,即在创作中是要生活真实还是要艺术真实?我在《散文的质》一文中也曾涉及到这个问题,由于篇幅所限,没有展开来谈。现在让我们共同研究和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生活真实是基础。这是因为,所有艺术都来源于生活,既不是作家头脑中固有的,主观臆断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艺术来源于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不是马克思的发明,早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那里就已经诞生了。苏格拉底说:“看来我们对于写作这些故事的人,应该加以监督,……因为他们所讲的既不真实,对于未来的战士又是有害无益的。我们应该把真实看得高于一切。”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再现生活是艺术一般性格的特点,是它的本质。”生活真实就是客观存在的人、事、物。世界上所有艺术都是生活的反映,没有不反映生活的艺术作品。不过反映的形式有所区别而已,有的直接鲜明,有的曲折隐晦,有的则错误地或歪曲地反映罢了。反映生活是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即便是原始社会的陶碗陶罐上的图案和花纹,也是来源于原始生活的。由于生活的原始与简单,其图案和花纹也很简单。我在淄博看到一些汉代的瓦当,那上面有水的图案,有花草的图案,还有一人牵一只羊的图案。其实这都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中国画历来强调“以自然为师”。社会生活是艺术的来源,而且是唯一的源泉,这是全部艺术的实践证明了的真理,也是文学创作的一条基本规律。散文也不例外,散文艺术的目的是再现真实的社会生活,散文是把真实生活中人和事物作为描摹的对象。如果说注重艺术真实了,那必定是遵循了这一创作规律的,是以生活真实为基础的。就是说,散文的基本材料是真实的,不是虚假的。反之,就给人以虚假的感觉。我们在阅读作品时,经常见到有读者回贴说:“不真实,是虚构的”。这就是违背了生活真实性原则。
其次,生活真实不等于艺术真实。换言之,艺术真实不等于生活真实。这是因为:第一、生活与艺术之间总有一段距离的,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要经过作家头脑的加工提炼,要有艺术实践活动。第二、生活本身也不能说都反映了本质。社会生活频繁复杂,有些生活是琐碎的,粗糙的,细微的,不连贯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混杂在一起。有些生活是表象而根本不反映生活本质。所以,对生活素材要做分析鉴别,由表及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加工。这就是典型化过程。不能剜到篮里就是菜,也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生活。要有所区别,有所鉴定,有所选择。只有那些反映了生活本质的材料,才算得上是合格的、真实的。否则,只不过是素材,是毛坯。!我在网络上看到许多散文作者在描摹生活方面很卖力,有点近乎自然主义的描写。但总感到个人色彩太浓,不够典型化,与艺术真实相差悬殊。这样的作品就达不到公开发表的水准,只能在网上传阅。第三、必须深入生活,加强生活实践,才能获得生活本质。经历过的就是实践过的。试想,如果朱自清没有小时候家庭生活的经历,又怎么能够写出《背影》那样感人的散文呢?这就是真与实践的关系。这里的真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真,是反映生活本质的真;这里的实践,是艺术实践。当然作者不可能把所有生活都体验,有些不是作者亲历亲为,是所见、所闻,这也算是实践。把这些原始的材料提练加工的过程,反复修改的过程,也是艺术实践过程。散文不允许虚构,不能象小说那样,可以虚构一些情节。但是,不允许虚构不等于不容许艺术加工。散文如果没有艺术加工,照抄照搬生活,那也必定是不讨好的,也是劳而无功的。这个道理与照像和摄影一样,照像是复制生活,而摄影则要剪辑和蒙太尔。也就是说,要有后期制作的艺术加工。有些初学者不懂散文的写作过程和原理,老是将生活原封不动地照搬上来,结果是费力不讨好,读者不买帐。因为作者没有搞清生活的本质是什么,把一些个别现象当作了生活本质。而有些作者虽然把自己经历的最悲惨、最痛苦的事写上来,也没引起读者的共鸣,比如自己的兄弟打架斗殴被人家砍了一刀,真实倒没人怀疑,但这件事有啥社会意义呢?还是因为那仅是生活的个别现象,不能反映生活的本质。所谓生活的本质,是指那些典型的、带有普遍性的、规律性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东西。
再次、艺术真实总是高于生活真实的。第一、艺术真实是带着作者主观倾向性的生活真实。由于艺术是经过作者头脑加工提炼生活得来的,这里边已经有了作者的思想意识活动和意识形态。作家往往是从生活真实的原则出发,高度概括了一类人和事,是杂取了许多同类的生活,然后加上自己的思想观点,再写到作品里。而这种倾向性是通过细节缓缓流露出来的,不是那种口号式的表白。若不是这样,那就是作者偷懒或不懂艺术。这也是写手与艺术家的区别。第二、艺术真实是经过作者加工提炼后的生活真实。它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莫伯桑说:“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自然地进行,有的事情急转直下,有的则老是停滞不前。艺术则不同,它要事物进行得有预防、有准备,要善于运用聪明而不露痕迹的转换手法把主要事件突出地表现出来,而不是把层出不穷的混杂的事实拘泥地照写下来。”这里的素材已经成为题材,这里的细节已经是典型化了的细节,这里的语言已经是标准规范化的语言。
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活真实是基础,艺术真实是追求的目标。谁也离不开谁,不能把它们搞成两张皮。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度,是一个创作难题。中国文学史上有“形似”与“神似”的争辩,形似太过,则会产生自然主义,太强调神似又容易脱离实际。齐白石有一段著名的说法:“作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为欺世,太似则媚俗。”后来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就是,以形似为基础,重在神似。艺术真实以不脱离生活真实为原则,脱离生活真实的东西如空中楼阁,如沙滩上的建筑。但盲目地追求生活真实,而忽略了文学创作的目标,也会迷失方向。
因此,我们写散文,还是要处理好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遵循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在生活真实这个富矿里挖掘出更加艺术的真实。这就给作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而且要主动深入生活,到生活中去提炼、挖掘、概括本质性的东西。而且还要多学点哲学,不断开阔眼界和思想,成为生活的思想家。有的作者告诉我,老是觉得个人写的东西缺乏思想和深度。什么原因呢?我看主要是读哲学太少,理论思维和逻辑思维不够。再就是缺少生活积累,生活的底子不够。那么,深入生活就成了补课的第一任务。同时,还要善于发现,即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发现真善美。生活中不是没有真善美,而是缺少发现。有的作者不是没有生活,他有一定的生活阅历,但还是写不出,肚子里有货倒不出,这就是善不善表达的问题。还有的作者有了一段生活,也写了一些东西,但再写下去,就感到捉襟见肘,没多少写头。这说明他已经透支了生活,需要赶快深入生活,补充养料。我曾劝一位作者多出去走走,见多识广才有写头。老是身边的人和事,等把亲朋好友都写完啦,还写什么呢?有的作者说,我有生活,也有观察生活的能力,也掌握了一些艺术技巧,那为什么写出来的东西还是不受欢迎呢?这是因为缺少创造,你写的东西,人家也写了,你没有超过人家的地方,所以就雷同,就一般化。艺术具有不可模拟性,是这一个。即个人风格、个人气派,独立思考、独出心裁、独到之处、独辟蹊径,独树一帜。我曾经接受过一位散文家的批评,觉得他对我的散文叙述方式说得对,由于习惯了传统的叙述方式,不能单刀直入,把亮点突显出来,所以人家读起来感觉不到新意。所以我准备在写法上有所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认识到缺陷,就是进步。因此散文作者广纳善言也是非常重要的。有的人善于从老题材中挖掘新意,其实这也是创造。不断开拓新生活,开辟新领域,挖掘新意境,散文才能常写常新。

3. 世界性的艺术杂志有哪些

其实艺术这个词汇包罗万象,意义很广,一时间很难以概括。各种艺术类的杂志也各不相同,有的是文学艺术、有的是书法绘画艺术、有的是设计创意艺术、有的是雕塑艺术等等……如今我们先把艺术大概划分为以下几种:
书法、绘画、雕塑
 设计/创意、画报、杂技/魔术
 书法/绘画、艺术理论、美术
 戏剧、艺术类学报年鉴、艺术研究
 艺术教育、声乐舞蹈
下面介绍的是全球各种艺术行业的杂志:
书法的有:
《书画世界》双月刊
《中国文房四宝》半年刊
《中国书法》月刊
《中国钢笔书法》月刊
《写字》双月刊
《书法》月刊
《书法报》周刊(报)
《书法丛刊》季刊
《书法赏评》双月刊
《书法研究》双月刊
《书法之友》月刊
《书画艺术》双月刊
《书与画》月刊
《青少年书法 》月刊
绘画的有:
《all大美术》月刊
《美术之友》双月刊 
《美术向导》双月刊 
《中国油画》双月刊 
《新美术》双月刊 
《美术》月刊 
《中国纺织美术》季刊 
《浙江工艺美术》季刊 
《艺苑(美术版)》季刊 
《小画家》月刊 
《西北美术》季刊 
《世界美术》季刊 
《国画家》双月刊 
《画廊》季刊 
《美术大观》月刊 
《美术观察》月刊 
《美术界》月刊 
《美术启蒙》月刊 
《美术学报》半年刊 
《美苑》双月刊 
 
 雕塑的有:
 《雕塑》双月刊
 
 设计/创意的有:
《iidea美与时代》月刊 
《服装设计师》月刊 
《SURFACE (美国) 》月刊 
《HOW (美国) 》双月刊 
《艺术与设计》月刊 
《设计》月刊 
《国际流行公报女士版》不定期刊 
《国际流行公报男士版》半年刊 
《L'UOMO VOGUE (意大利) 》月刊 
《VOGUE(美国) 》月刊 
《ALLURE(美国) 》月刊 
《OBJEKT (英国) 》季刊 
《收藏界 》月刊 
《VANITY FAIR(美国) 》月刊 
《GOLF DIGEST(美国) 》月刊 
《ESQUIRE(英国) 》月刊 
《G.Q.(英国) 》月刊 
《ELLE(美国) 》月刊 
《MARIE CLAIRE(美国) 》月刊 
《HOMES & GARDENS(英国) 》月刊 
《ICON (英国) 》月刊 
《ICON (法国) 》半年刊 
《ARCHITECTURE AUS (澳大利亚) 》双月刊 
《THE PLAN (意大利) 》季刊  
《ARTICHOKE (澳大利亚) 》季刊 
《HOUSES (澳大利亚) 》月刊 
《ELLE DECOR (意大利) 》月刊  
《ESCAPARATISMO (西班牙) 》季刊 
《包装与设计 》双月刊 
《WEAR (德国) 》季刊 
《NUMERO HOMME (法国) 》半年刊 
《F THE FASHION BUSINESS(德国) 》半年刊 
《FASHIONTREND (意大利) 》季刊 
《WEAR (CHI)(德国) 》季刊 
《JPEOPLE BRAND FILE(德国) 》半年刊 
《ZOOM ON FASHION TRENDS (意大利) 》季刊 
《LEATHER GARMENTS(意大利) 》半年刊 
《I-D (英国) 》月刊 
《CLEAR MAGAZINE (英国) 》季刊 
《A MAGAZINE (法国) 》半年刊 
《SPOSABELLA(意大利) 》季刊 
《VOGUE SPOSA (意大利) 》季刊 
《LA SPOSA (意大利) 》半年刊 
《DOMINA SPOSA (意大利) 》半年刊 
《BOOK MODA SPOSA (意大利) 》半年刊 
《MODERN BRIDE (美国) 》月刊 
《IN STYLE WEDDING (美国) 》季刊 
《BRIDES (美国) 》月刊 
《BRIDAL GUIDE (美国) 》月刊 
《OUI (法国) 》季刊 
《ARCHITEKTUR & WOHNEN (德国) 》双月刊 
《ABITARE (意大利)》月刊 
《GRAPHIC (NETHERLANDS)(荷兰) 》半年刊 
《THE BITE(英国)》季刊 
《GRAFIK (英国)》月刊 
《PRINT (美国)》双月刊 
《I.D. (美国)》月刊 
《艺术与设计.数码设计》月刊 
《设计新潮-建筑》双月刊 
《创意》月刊 
《VOGUE PAIRS(法国)》月刊 
画报的有:
《人民画报(中文版)》月刊 
《中国画报(英文)》月刊 
《PRINT (美国)》双月刊 
《竞赛画报》半月刊 
《上影画报》月刊 
《阿凡提画报》月刊 
《新疆画报》双月刊 
《新疆画报(维文)》双月刊 
《哈萨克少年儿童科学画报(哈文) 》双月刊 
《江苏画刊》月刊
杂技与魔术的有:
《杂技与魔术》双月刊

书法与绘画的有:
《人民画报(中文版)》月刊 
《all大美术》月刊 
《世界知识画报A》半月刊 
《周末画报》周刊(报) 
《THE BITE(英国)》季刊 
《书画世界》双月刊 
《四川画报》双月刊 
《上影画报》月刊 
《北影画报》月刊 
《新美域》双月刊 
《小画家》月刊 
《书法》月刊 
《书法报》周刊(报) 
《书法丛刊》季刊 
《书法赏评》双月刊 
《书法研究》双月刊 
《书法之友》月刊 
《书画艺术》双月刊 
《书与画》月刊 
《青少年书法》月刊 
《拼拼读读画报》月刊 
《故事大王画报》月刊 
《国画家》双月刊 
《黑龙江画报》双月刊 
《画廊》季刊 
《吉林画报》双月刊 
艺术理论的有:
《艺术与设计》月刊 
《设计》月刊 
《中国艺术》季刊 
《上海艺术家》双月刊 
《数码艺术》月刊 
《艺术与设计·产品设计》月 
《现代艺术》双月刊 
《艺术百家》季刊 
《艺术殿堂(朝鲜文)》双月刊 
《艺术教育 》月刊 
《艺苑掇英 》季刊 
《新玉文艺(维文)》双月刊 
《新疆艺术(维文版)》双月刊 
《西江文艺》月刊 
《山南文艺(藏文)》季刊 
《青海群众艺术(藏文)》季刊 
《齐鲁艺苑》季刊 
《内蒙古艺术》季刊 
《民族文学研究》季刊 
《民族艺术研究》双月刊 
《长江文艺》月刊 
《东方艺术》双月刊 
《佛山文艺》半月刊 
《钢琴艺术》月刊 
《广东艺术》双月刊 
《江门文艺》半月刊 
《解放军文艺》月刊 
《金沙江文艺》双月刊 

美术的有:
《HOW (美国)》双月刊 
《中国中小学美术》双月刊 
《美术之友》双月刊 
《连环画报》月刊 
《艺术世界》月刊 
《GRAPHIC(NETHERLANDS)(荷兰)》半年刊 
《THE BITE(英国)》季刊 
《GRAFIK (英国)》月刊 
《美术向导》双月刊 
《中国油画》双月刊 
《中国版画》半年刊 
《新美术》双月刊 
《少儿美术》月刊 
《美术》月刊 
《阿凡提画报》月刊 
《中外童话画刊》月刊 
《中国书法》月刊 
《中国连环画》月刊 
《中国经贸画报》月刊 
《中国纺织美术》季刊 
《浙江工艺美术》季刊 
《艺海》双月刊 
《艺术导刊》双月刊 
《艺术广角》双月刊 
《艺术探索》季刊 
《艺苑(美术版)》季刊 
《新疆画报》双月刊 
《新疆画报(哈文)》双月刊 
《新疆画报(维文)》双月刊 
《西北美术》季刊 
《世界美术》季刊 
《少儿画王》月刊 
《少儿书画》月刊 
《上海工艺美术》季刊 
《当代美术家》季刊 
《江苏画刊》月刊 
《美术大观》月刊 
《美术观察》月刊 
《美术界》月刊 
《美术启蒙》月刊 
《美术学报》半年刊 
《美术研究》季刊

戏剧的有:
《中国京剧》月刊 
《中国戏剧》月刊 
《中国戏剧年鉴》年刊 
《中国电视戏曲》双月刊 
《中国百老汇》月刊 
《新剧本》双月刊 
《戏剧丛刊》双月刊 
《戏剧文学》月刊 
《戏剧艺术》双月刊 
《戏剧之家》双月刊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季刊 
《戏曲艺术》季刊 
《戏文》双月刊 
《戏剧春秋》双月刊 
《舞蹈》月刊 
《舞台艺术》双月刊 
《吐鲁番文艺(维文)》季刊 
《四川戏剧》双月刊 
《上海戏剧》月刊 
《蒲剧艺术》季刊 
《牧笛》双月刊 
《安徽新戏》双月刊 
《当代戏剧》双月刊 
《歌剧艺术研究》双月刊 
《黄梅戏艺术》季刊 
《剧本》月刊 
《剧影月报》双月刊 
《剧作家》双月刊 

艺术类学报年鉴的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季刊 
《中华艺术导刊》双月刊 
《中外学术导刊》半月刊 
《管理学报》月刊 
《解放军报》日报 
《中国硬笔书法学报》 
《中国海关统计年鉴》月刊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季刊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四川年鉴》年刊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设计艺术》季刊 
《陕西年鉴》年刊 
《齐鲁学刊》双月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季刊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双月刊 
《河南年鉴》年刊 
《黑河学刊》双月刊 
《黑龙江年鉴》年刊 
《湖北年鉴 》年刊 
《湖南年鉴 》年刊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火箭兵报》周刊(报)
《吉林年鉴》年刊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晋阳学刊》双月刊 
《空军报》周刊(报) 
《兰州学刊》双月刊 
《辽宁师专学报》双月刊 
《洛阳大学学报》季刊 

艺术研究的有:
《设计》月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季刊 
《中国艺术》季刊 
《上海艺术家》双月刊 
《艺术世界》月刊 
《中国军工报》周报 
《艺术市场》月刊 
《中国文艺家》月刊 
《艺术与设计·产品设计》月 
《现代艺术》双月刊 
《人民武警报》周报 
《艺术家》月刊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中国戏剧年鉴》年刊 
《造型艺术》双月刊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季刊 
《艺海》双月刊 
《艺术·生活》双月刊 
《艺术百家》季刊 
《艺术导刊》双月刊 
《艺术广角》双月刊 
《艺术界》双月刊 
《艺术探索》季刊 
《艺苑掇英》季刊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新疆艺术(汉文版)》双月刊 
《新疆艺术(维文版)》双月刊 
《新疆画报(哈文)》双月刊 
《戏剧艺术》双月刊 
《戏剧之家》双月刊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季刊 
《戏曲艺术》季刊 
《舞台艺术》双月刊 
《文艺理论文摘卡》季刊 
《文艺理论研究》双月刊 
《文艺理论与批评》双月刊 
《文艺研究》双月刊 
《外国文艺》双月刊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设计艺术》季刊 
《曲艺》月刊 
《青海群众艺术(藏文)》季刊 
《蒲剧艺术》季刊 
《南国红豆》双月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季刊 
《内蒙古艺术》季刊 
《民族艺林》双月刊 
《民族艺术》季刊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双月刊 
《东方艺术》双月刊 
《福建艺术》双月刊 
《歌剧艺术研究》双月刊 
《广东艺术》双月刊 
《黄梅戏艺术》季刊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美术研究》季刊 

艺术教育的有:
《中国中小学美术》双月刊 
《设计》月刊 
《中国音乐教育》月刊 
《多来咪》双月刊 
《小书画家乐园》月刊 
《小艺术家》月刊 
《中小学音乐教育》月刊 
《艺术教育》月刊 

声乐舞蹈的有:
《中国京剧》月刊 
《音像世界》月刊 
《乐器》月刊 
《中国电视戏曲》双月刊  
《舞蹈》月刊 
《安徽新戏》双月刊 
《乐府新声》季刊

4. 谢艺的画家


谢大弘擅长国画人物、书法,参展日本、台湾、香港画展多次。新加坡国际艺廊画家。1991年参加美国加州“中国画廊”举办的“中国名家画展”翌年二月,受美中友好基金会邀请,经文化部审批同意,公派赴美举办“谢艺中国画展”之后在美国“帕克画廊”参加“中国画家三人展”并作巡回讲学一年。
1985年以来在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等十几家出版社出版作品三十余部。国画作品以大写意传统技法表现文人雅士、神佛僧侣,凸显文人画的特征,画面清雅高古并力求表现诗画气韵和意境。书法以行草为主,少有篆隶等灵活渗透。其书法讲究气息贯通,全局动势而不拘于一笔一字,遂能达到气息贯通,运行自如的灵动境界。观其整幅,似可看到作者书写之疾缓动势无一阻碍一气呵成,全局流畅互动极富观赏效果。
名录见收于《中国美术家辞典》、《中华人物辞海》、《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世界当代美术家辞典》、《世界美术作品选集》等。

5. 如何鉴赏艺术

一、艺术欣赏的本质

艺术欣赏需要学习吗?假如有一个人请你去看一个画展。你说,且慢!让我先去学习一下如何看画,然后再去看画展。这不是笑话吗?对于普通人来说,艺术欣赏似乎就是看到了美术作品的画面,听到了音乐会曲子的每个音符,艺术欣赏似乎是无师自通的。其实这样的艺术欣赏只是欣赏的最低层次,也就是获得感官愉悦,并没有了解艺术欣赏的本质所在。

那么,艺术欣赏的本质是什么呢?艺术欣赏的本质就是对艺术作品的虚空、空白和不确定性的填补。什么叫艺术作品的虚空、空白与不确定性呢?什么又叫做对艺术作品虚空、空白与不确定性的填补呢?

试举一例。据说,唐寅有一幅作品,名曰《川上图》。画面上是一个人牵驴过桥,桥下水流湍急,驴不肯过桥,牵驴的人用力拉驴。这幅画在画店出售,被人以高价订购,约好次日来取画。画店老板十分高兴。当日关门之后,他想看看这幅平淡无奇的画为什么可以卖出如此高价。当他仔细观察这幅画时大吃一惊,牵驴者与驴之间竟然忘了画绳子。店主担心买主反悔,便拿起毛笔在人与驴之间添上了一条绳子。次日买主见画后却拒绝购买了。顾客说:“我购买此画就在于喜欢它是没有绳子的,既然添上了,还要它干什么呢?”人与驴之间没有绳子,就叫做艺术作品的虚空、空白与不确定性。欣赏者在心中画出这条绳子,就叫做对艺术作品的虚空、空白与不确定性的填补。

芥子园画传有一幅画《对话的人》。两人相对而立,虽然说话的人没有嘴,听话的人没有耳,但寥寥数笔竟得入微,这就叫做艺术作品的虚空、空白与不确定性。欣赏者在欣赏这幅作品时,要在自己的心中把说话者的嘴和听话者的耳添上,就叫做对艺术作品的虚空、空白与不确定性的填补。

由以上两例我们得出:艺术作品中的虚空、空白与不确定性就是“象”与“意”之间的距离。作品中的“象”是人的感官可以感知的客观存在之物象,也就是“无绳牵驴”“无嘴说话,无耳听闻”。艺术作品的 “意”是人的感官无法直接感知的,隐藏于“象”背后的象外之象,也就是需要想象填补的“绳子”“对话者的嘴与耳”。艺术欣赏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情趣,在“象”与“意”之间修筑一条由此及彼的道路,就是对艺术作品中的虚空、空白与不确定性的填补。

齐白石有一幅画,叫做“蛙声十里出山泉”。齐白石91岁时,作家老舍来访,引用清代诗人查初白的诗句请老人作画。齐白石一挥而就。画面上一条溪流从长满青苔的乱石中泻出,几只蝌蚪在溪水中嬉戏,顺流而下。这幅作品,有巨大的虚空、空白和不确定性。数尺长的画卷,不足十里,更无法客观复制蛙声。但是,你是否看到了在十里之外,有许多碧绿的、身上背着三条金线的青蛙在溪水中、池塘里跳跃?假如你看到了也听到了,那么,你就在“象”与“意”的空白间搭建了桥梁,你就是对作品的虚空、空白和不确定性做出了填补,你就欣赏了齐白石的名作。

绘画是这样,那么雕塑作品有没有虚空、空白与不确定性呢?有的。雕塑是静止的,生命是运动的,由静止到运动的差距就是雕塑作品的虚空、空白与不确定性。接受者在欣赏雕塑作品时,能够把静止的看成运动的,这就是一种填补。

仔细观察罗丹的《思想者》,我们注意到“思想者”的右肘放在左腿上,这是一个很别扭的姿势,不能长久地这样坐着。为什么罗丹要给“思想者”安排这样的坐姿呢?按照常理,人们在思考一个问题时要选择一个舒服的姿势,右肘放在右腿上。于是,我们展开想象,思想者思考的那个问题应该是一个很复杂、很困难的问题,右肘放在右腿上的坐姿时间太长了,他太累了;于是,他换了一个姿势,把右肘放在左腿上,就是现在的坐姿。但是这个姿势是更容易疲劳的姿势,坚持不了太久,以后,他的右肘又会放在右腿上。罗丹的雕塑,给接受者留下了虚空、空白和不确定性。这是罗丹的高妙之处。接受者填补了这些不确定性,这是接受者的高明之处。那么,我想考一考读者,运用由静止见运动的思维方式,我们是否可以填补米勒名画《倚锄的男子》中的虚空、空白与不确定性?通过这幅静止的画面,读者是否想象到画面男子劳动的前后过程?画中男子如此疲劳,在这之前他做了什么?他为什么不能坐下或躺下休息,而只是倚锄小憩片刻呢?如果读者可以由静止的画面想到男子劳动的前后过程,你就真正学会了艺术欣赏。

二、艺术欣赏的目的

艺术欣赏有多重目的:认识目的、审美目的、交往目的、娱乐目的等等,但艺术欣赏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净化人的灵魂,也就是它的美育目的。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情感的形式美表达。艺术家的灵魂总是通过情感的宣泄或隐或显地表现在艺术作品之中。一切优秀的艺术家都有一个高尚的、纯洁的、善良的灵魂。艺术欣赏者正是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艺术家灵魂的高尚,从而受到心灵的涤荡和洗礼。

我国当代美术家韩美林,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先被批斗,继而投入监狱,经历了难以言传的人生苦难。对于常人来说,社会和环境给予的苦难和不公引起的是愤恨和不满,然而,苦难对于一个心灵纯净的艺术家来说意味着磨练,他用真、善、美回报了社会给予的苦难,那跑遍世界的“福娃”就灌注了他的纯洁善良的灵魂,艺术家这种以德报怨的宽厚胸怀足以使争名逐利、睚眦必报的人们低头反思自己的灵魂。正是浸透着灵魂深处至真至善的千万件优秀艺术作品在召唤欣赏者积极填补艺术作品的虚空、空白和不确定性的同时,深深感动欣赏者,使艺术欣赏者被艺术创作者的纯净灵魂所吸引,而立志做一个高尚的、纯洁的、善良的人。

6. 画家曾刚简介生日 家乡

曾刚,男,1961年11月6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
教育简历:
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湖北大学地理系本科学生,并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8年4月至1989年8月,联邦德国Philipps-University Marburg访问学者,接受国际知名地貌学家Prof.Dr. Wolfgang Andres的指导,取得“攻博”资格;
1989年9月至1992年7月,联邦德国Justus Liebig-University Giessen区域规划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接受经济地理学家Prof. Dr. Ernst Giese的指导,并获博士学位。
工作简历:
1982年7月至1988年3月,湖北大学地理系、区域规划研究所任教;
1992年7月至1996年3月,联邦德国Justus Liebig-University Giessen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地理研究所博士后、助教、研究员;
1996年4月起,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地理学副教授、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院长。
科教工作:
主要从事经济地理学、区域规划等领域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技术扩散与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发展与规划、产业集群、企业网络研究等。
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人事部、上海市政府、广西南宁市政府、德国DFG(德国国家研究基金会)以及其他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研究项目30余项;
在中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独立或与人合作完成的4本专著先后在国内或国外出版发行。
社会兼职:
华东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华东师范大学国土开发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
华东师范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副主任;
上海市地理学会理事;
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地理学会理事;
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流域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
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兼职教授;
联邦德国University Duisburg-Essen兼职教授;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编委;
《人文地理》编委;
《地域研究与开发》编委;
《世界地理研究》编委;
《安全与环境学报》编委;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委。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员。
国外伙伴:
联邦德国Philipps-University Marburg经济地理学教授Prof. Dr. Harald Bathelt;
University Hannover校长、经济地理学教授Prof. Dr. Ludwig Schaetzl。
近年发表的部分论文:
曾刚、王琛:巴黎地区的发展与规划。载《国外城市规划》2004年第5期,第44-49页。
曾刚、孔翔:《科技创新与区域竞争力》。浦东干部管理学院教材,2004年11月。
曾刚、文嫮:上海浦东信息产业集群的建设。载《地理学报》2004年第59卷增刊,第59-66页
文嫮、宁奉菊、曾刚:上海国际社区需求特点和规划原则初探。载《现代城市研究》2005年第5期第17-21页。
Harald Bathelt, Gang Zeng: Von ressourcenabhaengigen, unvernetzten Instrien zu Instrieclustern? Das Beispiel der suedchinesischen Grossstadt Nanning. In: Zeitschrift fuer Wirtschaftsgeographie, Jg. 49 (2005), Heft 1, Seite 1-22(南宁市从资源依赖型产业向产业集群升级的可行性研究。载德国《经济地理杂志》2005年第1期)。
文嫮、曾刚:全球价值链治理与地方产业网络升级研究。载《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7期第20-27页。
王琳、肖勤、曾刚:上海浦东新区电子信息与生物医药企业创新合作网络比较研究。载《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第5期第34-37页。
曾刚、文嫮: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瓷砖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研究。载《经济地理》2005年第4期第467-470页。
曾刚、林兰:不同空间尺度的技术扩散影响因子研究。载《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第2期,第22-27页
曾刚、李英戈、樊杰:京沪区域创新系统比较研究。载《城市规划》2006年第3期,第32-38页。
曾刚、林兰、樊鸿伟:论技术扩散的影响因子。载《世界地理研究》2006年第1期,第1-8页。
[编辑本段]2、经济学博士
曾 刚,男,1975年8月出生,四川省江油县人。经济学博士,长江证券博士后研究人员。先后毕业于四川大学对外经济贸易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曾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并在报纸和杂志上发表一般性文章数十篇,另出版有译著和专著多部。主要研究领域为货币理论及银行理论。
主要研究成果:
《欧元与国际货币竞争》,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现代金融理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货币理论与政策》(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货币经济学手册》(译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信用违约率问题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02年11月
“FDI与东道国产业发展”,《世界政治与经济》,2003年1月
“银行运行与信用货币供给”,《太平洋学报》,2003年4月
“中国房地产金融政策的发展及变化”,《中国公共政策分析》,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年2月
“就业优先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国金融论坛》,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年
“货币稳定、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04
“信用评级与银行信用评级”,《银行家》,2004年7月
“宏观经济与金融运行分析”,《中国金融》,2005年3月
“中性宏观经济政策三题”,《中国金融论坛》,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年6月
“货币与信贷运行分析”,《农村金融研究》,2005年6月
“2005年一季度金融运行分析”,《中国金融》,2005年5月
“金融稳定:理论与政策”,《中国金融发展报告》,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年6月
《风险管理》(译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货币错配:新兴市场国家的困境与对策》(译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货币流量分析理论研究——基本框架及对几个方面的考察》(专著),人民出版社,2005
[编辑本段]3、成都新思维学校副校长
曾刚,英文名:Frankie。1981年出生。成都新思维学校副校长;成都新思维学校英语教研组组长;四川省十佳优秀教师。成都金牌培训教师。
媒体报到 帮助学生用最简单的方法提升成绩
8月12日下午2点半,成都新思维学校衣冠庙校区“初升高”英语衔接班,28岁的曾刚正在给学生们上英语课,他没有按照高一的英语教材讲解
单词和语法,而是讲授两个英语句子的连接方式。“学会了,高考英语得10分;学不会,这10分就没有了。”戴着小麦克风的曾刚笃定地对着台下六七十个学生讲道。不碰教材、不讲课文,直接从高考英语的18个考点入手讲解题方法与技巧,这是成都新思维学校“考点英语”的教学特色,学生做一张英语试卷就像庖丁解牛,每道题都可以找到对应的考点及解题规律,得出正确答案。作为学校副校长、英语教研组组长,为了归纳这18个考点,曾刚准备了800多页的案头资料。从1981年-2009年27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英语题,每一道题考查的内容及方式,都被他“细嚼”了一遍。
辛苦历程
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英语系的曾刚曾在绵阳师范学院任教,后加盟成都一所著名的考研培训学校。在这里,他认识了全国著名的考研辅导专家任汝芬教授。每次任汝芬到成都来,他所教的考研政治辅导班都爆满。为了解任汝芬教书的诀窍,曾刚也去“蹭”了几次课。他发现,任汝芬教书的一大特色,就是直接从考研考点入手,给学生授课。
任汝芬的教学方法给了曾刚很大的启发。既然政治能从考点入手教学,那么英语为什么又不能呢?联想到自己中高考时只知道背课文、记单词,曾刚决定帮中学生找一条英语中、高考的“捷径”。从未上过中学英语课的曾刚找来了四川省高考英语大纲、成都市中考英语大纲和历年的考试真题,着手研究其中的规律。真的动起手来,曾刚才发现,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每道题的考查重点在哪里、容易出现哪些“陷阱”、学生如何能准确找到其中的解题窍门……把这些内容一一列出,最后化繁为简,真的太难了。尽管很艰难,曾刚仍然坚持做下去,因为他相信,自己走的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半年时间,曾刚一有空闲就钻研中学英语教学,在记了800多页的笔记后,最终归纳出了中、高考英语考点及解题方法。
辉煌成就
2006年暑假,曾刚带着他的“考点英语”来到成都新思维学校。没有名校学历背景,没有中学教学经验,刚开始,没有几个学生愿意选他曾刚为学生上课的课。面对着教室里稀稀落落的学生,曾刚口吐“豪言”:“不管你们以前英语成绩是好还是差,在这个班上都要‘归零’。我保证你们迅速从‘零’变成‘100’。”曾刚的承诺并没有落空,每堂课上,他先告诉学生考点的名称,考试时是以单选、改错或者别的题型出现,分值是多少,里面可能涉及的细则又是哪些,然后再告诉学生解题方法。上了几次课后,学生都觉得做英语考题容易多了。大家一传十,十传百,到了暑期快结束时,曾刚已在新思维同时带了五六个班,每个班都有好几十个学生,一些学生为了听他的课,甚至坐在过道里听。暑期结束时,曾刚成为新思维学校英语教研组组长。
“80后”老师不惧权威
3年下来,曾刚已成为新思维学校的名师,他的不少学生拿到了高分。今年中考,曾刚所教的学生小石中考英语成绩为147分,升入成都七中理科实验班。而在初中刚入校时,小石的英语仅考了27分!拿到中考成绩后,小石给曾刚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不论今后怎样,我的心中一定有份空间是属于曾老师的。”
曾刚有时会给中学英语教学“挑刺”。他认为,对于学生来说,最困难的还不是完不成学习任务,而是找不到任务是什么。现在一些老师喜欢让学生背固定搭配,3年下来,这么多固定搭配,学生不背成“一团糨糊”才怪!“老师就是要帮学生用最简单的方法提升学习成绩。”今年年底,曾刚和同事们准备把新思维的“考点英语”总结成书出版,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
[编辑本段]4、上海市虹口画院画师
曾刚,笔名:无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翰林艺术进修学院教师、上海市虹口画院画师。
曾刚热爱生活,卷恋大自然,长期坚持写生,足迹遍布巴山蜀水及相临省份。传统笔墨基础较坚实,好作宏遍巨构,颇得气势,石质坚凝,树木密茂,急流卷浪,云气浮动,而且法度谨严、有生活气息、并在色彩上有所探索、力求把绚丽的色彩同水墨协调起来,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1994年,出版《曾刚速写稿》。1994年,在成都市美术馆举办五人联展。1995年,获四川省三峡风情画展三等奖。1996年,获全国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画展三等奖。1998年,出版《曾刚山水画选》。1998年,在四川省美术展览馆举办个人画展。2000年,上海教育电视台专报道其艺术事迹。2000年,迁入上海发展,并受聘多所学校任教。2001年,中国书画报刊登其作品及文章。2001年,在上海豫园艺术苑举办个人画展。2001年,获第六届海内外中国书画精品展金奖。
[编辑本段]5、北京职业艺术家
生平简历
1976年出生湖南新邵
2003毕业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
2003----2005任教四川师范大学教师
2006---现居北京职业艺术家
展览
2002全国第六届高等美术学院版画年会展(南京)
2003四川优秀毕业创作展(重庆美术馆)
2005个展(香港世界画廊)
2006联展(香港世界画廊)(中国北京红T空间)(千年时间画廊)
2007联展798艺术节
2007艺术北京(北京农展馆)
2008纽约艺术空间(北京)个展
出版
《当代美术家》,《江苏画刊》,《四川美术学院历届优秀毕业创作》,《美术焦点》等
获奖
全国第六届高等美术学院版画年会奖(2002南京)
四川美院优秀毕业创作奖(2003)
四川美院学生年展二等奖(2002)

7. 画家何昌林

何昌林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43年生于四川新都1965年四川美术学院附中毕业后,考入四川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装潢专业1969年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文化局从事美术辅导和美术创作工作1985年调入四川美术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任四川美术出版社 编审

1982年创作的组画《火把节》(二人合作)入选《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览》并获“佳作奖”1984年创作的组画《彝寨即景》(二人合作)入选《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展》1984年参与集体创作的大幅屏画《凉山风情》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铜牌奖1987年作品《午餐》入选《中国现代版画展》赴日本展出1991年作品《彝家的太阳》入选“日本艺术交流中心”举办的《记念中国新兴版画运动60周年中国当代版画新作展》论文《火的民族,火的艺术》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报《装饰》1986年第3期发表论文《凉山彝族漆器艺术研究》在四川美术学院学报《当代美术家》1996年第1期发表2004年第8期《民族画报》以“彝乡情”为题对画家及作品作专题介绍1995年接受日本“朝日新闻社”采访,采访记录于1995年8月25日《朝日新闻周刊》刊登1993年以前创作的美术作品主要为台湾佛光大学美术馆收藏1993年至2005年为日本“津村株式会社”签约画家2003年出版《何昌林画集》(四川美术出版社)

8. 有一个在法国名誉很高的当代美术家是谁

周碧初(1903—1995),当代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20世纪中国油画先驱者之一。他青年时代留学法国,10年后回国,先后在新华艺专和杭州国立艺专任教授。他一生追求纯真的艺术,晚年更是融会中西,大胆变法,作画豪放,信手挥洒,不再拘泥于形似,多借物抒情,讲究意境,使作品富有中国韵味。其独特的“东方气息油画”,令人耳目一新。而这一风格的形成,便是以他深厚的中国画造诣为基础的。这从《双虾图》中可见一斑。

索菲特德斯基1966年生于巴黎,1988年毕业于法国巴黎国家高等美术学院油画系,成绩优秀,1990年获巴黎第一大学(素邦大学)造型艺术系硕士学位。自从1993年第一次踏上中国,她就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除了在包括中国美术馆和上海美术馆在内的众多机构举办十多次画展之外,她还学说汉语、学画中国水墨画。如今,她可以用汉语流畅地表达她的思想、用水墨自由地抒发她的情感。

朱德群,1920年生于安徽萧县白土镇(当时萧县属于江苏省徐州市)一个具有文化修养的医生世家,1935年进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学习西画,1941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专。1945年任教南京中央大学建筑系。1949年任教台北师大艺术系。1951至1955年任教于台湾师范学院。1955年定居巴黎,从事绘画创作。1980年入籍法国。1997年当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终身士。朱德群先生是当今著名海外华人艺术家之一。

9. 中华之光书画家张文健

中华之光书画家张文健、中国国盛·黄泽金都是年轻成名的画家
张文健,1959年生,四川省合江县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会员、泸州市东方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法县政协委员。其山水画、花鸟画作品先后在《中国劳动报》、《中国矿业报》、《四川画报》等全国许多报刊杂志上发表。其作品入选第三届中国国际民博会暨第二届中华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全国名家书画小品邀请展》和“全国梅兰竹菊中国画作品展”,并在庆祝建国五十五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中荣获银奖,作品入选当代美术家图录。

10. 公谷的艺术简历

2011年,作品入展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书法展;
2010年,获的“书廉政准则,做廉洁干部”书法大赛一等奖;
2009年,举办上海市闵行区义务书法培训活动;
2009年,获得“百年兰大杯”书法大赛银奖;
2008年,创办浩贤堂书法艺术工作室;
2007年,获得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
2005年,书法作品入选《当代美术家》杂志;
2004年,加入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和成都市书法家协会;
2002年,书法作品和个人简历编入《中国书法作品选》一书;
2002年之前略。

热点内容
轩辕剑数学 发布:2025-01-10 23:23:31 浏览:683
国泰君安2016暑期 发布:2025-01-10 22:30:34 浏览:624
师德锤炼典型案例 发布:2025-01-10 21:48:58 浏览:6
使徒的气息有什么用 发布:2025-01-10 21:42:23 浏览:748
东营泰贝尔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2025-01-10 19:59:16 浏览:443
八字教师 发布:2025-01-10 18:25:48 浏览:7
京东怎么样 发布:2025-01-10 18:11:48 浏览:81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 发布:2025-01-10 17:32:48 浏览:86
文章说英语 发布:2025-01-10 14:10:08 浏览:972
华祺教育 发布:2025-01-10 13:53:42 浏览: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