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对美术的感想

对美术的感想

发布时间: 2020-11-18 16:52:58

① 对美术什么认识与感想

美术~其乐无穷o(∩_∩)o... 美术是个及其广意的概念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在空间开展的、表态的、诉之于人们视觉的一种艺术。十七世纪欧洲开始使用这一名称时,泛指具有美学意义的绘画、雕刻、文学、音乐等。我国“五四”前后开始普遍应用这一名词时,也具有相当于整个艺术的涵义。例如鲁迅在一九一三年解释“美术”一词时写道:“美术为词……译自英之爱忒。爱忒云者,原出希腊,其谊为艺。随后不久,我国另以“艺术”,一词翻译“爱忒”,“美术”一词便成为专指绘画等视觉艺术的名称了。

② 美术课感想

美术是一科发挥我们特长
展示我我们的才能的科目
学习了美术让我们有了气质
让我们的审美观不断提高
(接着套吧)
很多人都说自己喜欢美术,但他们对美术又真正了解多少呢?
有一句话说:决定你走多远的是你是否真的发自内心的热爱你所热爱的.学美术很苦,但也很快乐,真正热爱她的人是不会在乎得到多少的,成功,成名固然好,可他们,更在乎努力的过程.
美术是最感性的艺术,如果自己不善于感动,不善于观察生活,没有创新,那他是不可能成功的.想学美术就去学吧,但先要把心平静下来,然后一步一个脚印,沿着自己的路走下去~~
祝成功~~~~
艺术的特定的意义就是心灵的不断超越,这种超越是不断地创新的,是唯一的,没有任何规律性的东西让我们去概括。对于艺术的意义问题,如果试图有一种完整的回答,我们只能再回到原初的思路上去,即它作为一种心灵的活动,这时,我们只能探索心灵的意义,而对心灵的意义的探讨,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哲学、人类文化学和发生学等学科共同的问题,实际上,也正是人类自己的根本问题。

③ 学习美术的心得体会400字作文

他们的前途一片辉煌灿烂,他们努力得像那在风雨中高大的花儿。
凶猛的风暴垂打着他们那稚嫩的芽儿,也吹动了他们那还没长高的茎。
而他们的“根”陈稳而坚定。紧贴着哺育他们的一切。默默的,似乎从来没爆发过。
但是:
看——————
把本领拿出来,投入了,沉浸了,忘记了!几十个多才多艺的少年;如同几十朵在风雨中努力而坚强的花儿,在你面前从未低头,激励一样,是鼓舞的脚步;批评一样,是进步的流苏;胜利一样,是成功的风姿。
这艺术,使冰冷的世界变得火热,使疲倦的人们变得更有精神。
使人想起:阳光是如此的灿烂;
使人想起:一切具有灵性生命的存在;
使人想起:艺术中内心的情感美好!
好一个艺术班!
几十种乐器发出相同的声音;碰撞着未来,碰撞着成功,碰撞着快乐。
叮当当的坚定之心;叮当当不认输的行动;叮当当的努力坚持,叮当当的全面发展……
好一个艺术班!
少年们的手,胳膊有力地回击着,努力地回击着,倔强地回击着,他们征服了你,感动了你,信任了你;使你更有信心,使你更加拼搏,奋斗,坚持。
好一个艺术班!
每一个手势都充满了激情,每一个手势都带来了希望,每一个手势都是汗水的结晶,每一个手势都使人不得不沉浸在快乐中,使人流连忘返!
好一段乐曲,好一句音符!
愈来愈强,形成了坚持不懈的性格!
愈来愈强,形成了沉浸而奋斗中的思绪!
愈来愈强,快乐和辛苦,明白和迷糊,追求和放弃,都融入在这样的艺术中,愿望,希望,期望,盼望,渴望,凝望,成了光亮;音乐,成了光明!
但是,当他突然停止的那一刹那;世界变得出奇的空荡,以致人无法觉得意义的存在。
简直就像在另一个星球,流荡,空虚……
而耳边响起了更加辉煌的音乐,更加富有情感的艺术,更加迷人的美丽!

④ 对美术的感悟与体会

美术欣赏与感悟
上了美术欣赏课,感受颇多。
美术欣赏课使我的视野由古希腊、古罗马倏而转到了文艺复兴时的意大利。古罗马、古希腊的宏伟的宫殿建筑、众多的雕刻作品,展现了这两个伟大时代曾经的辉煌。文艺复兴冲破了中世纪的宗教束缚,出现了人才辈出的局面。使我知道了中国的陶瓷艺术的源远流长,和陶瓷艺术对于世界的贡献。通过中西方美术艺术的差异使我更加了解了中西方美术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及增加了我对于祖国灿烂文化的自豪之情,也使我更加了解了西方的美术艺术。
美术欣赏课不仅仅是对于绘画艺术的欣赏,而且是对于雕刻、建筑、陶瓷艺术等等艺术中所体现出的美术艺术的欣赏。我想上美术欣赏课给我的最深课的感受莫过于此了。这使得我的眼界大开。
美术欣赏当然包罗万象:古今中外的,各个艺术流派的,不同方面的。有古罗马、古希腊的最具特色的建筑、雕塑。有文艺复兴时期各个艺术大师的杰作。还有近现代的各种新兴的流派的介绍。这些都是西方的艺术中的美术艺术的具体体现。那么对于东方,尤其是中国,同样具有悠久历史的自然要数陶瓷艺术,还有独特的建筑风格。
更加不同于西方绘画艺术风格的是中国独有的山水画的艺术手法。我在选修《中国水墨画基础》课的时候,老师就讲过中国的山水画很是不同于西方的绘画。他还举了一个具体的例子,就是他有一个外国留学生跟他学习中国的山水画法,但是不管怎样这位外国的学生都画不出中国山水画的那种真正的味道,尽管他的画功很好。从这个例子中,我想中国山水画是凝结了中国人民的特有的情节在里面的,所以外国的画家很难画出中国话的味道来。当然,西方和东方的绘画艺术分别属于不同的画法,各有千秋。因而我们应该相互学习,才能相互促进彼此的发展,而不能顽固守旧。尤其在当代不断发展的世界里,加强彼此的交流学习更加显得重要。
中国画注重画山水等自然景物或者虫鱼鸟兽等动物,并且善于运用空气透视法,而且善于想象,这样可以使得绘画有远有近,画面有种旷远阔达的气象在里面,并且中国的画更加注重使内心的情感表达在画上。而西方的绘画主要运用焦点透视的方法,表现的绘画作品多为描摹人物、事件为多,展现的空间不够开阔,所以常有种压抑的感觉。
看中国画多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善于运用留白的画法,而且多描摹大河高山等雄伟的景物,所以有种壮美之感。而描摹的花鸟树木却给人一种伶俐轻快、聪慧灵性之感。而观看西方的绘画则多为油画,色泽虽然浓重,但却看起来大多有种灰暗之感。很少可以感受到空灵之感。我想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是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之一。因为西方受宗教的影响深远,宗教气氛浓厚。而中国则不太相信宗教,相反中国的儒、释、道教则更多的是关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与否的方面,因而束缚较少,所以中国的画更让人感觉一种轻快愉悦的感觉。当然和作画的工具的运用也有很大关系。西方用画笔,中国则是毛笔。这种工具的差异自然导致了做出的画会有差异。还有就是颜料的使用了。中国画用墨先画好画,然后再经过一种工序叫做装裱,这样给画加上各种鲜亮的颜色。使得中国的画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而完好,不退色。但是西方就很是不同了,用画笔在画布上作画,颜料用化学颜料,画好后保存就很麻烦,比较容易褪色。当然这些都是古代的一些做法了,现在西方的保存技术是大大的提高了,我们反而落后了。
现在当然是有很大的改变了,以前是东学西入,后来是西学东入,到现在东西方的交流是不断地加强,相互的影响。所以绘画艺术也不断的相互的学习借鉴。
中国的建筑和西方的建筑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中国的房屋时用木材制作的,而西方的建筑则是用石材制作的。这和各自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古代处于长江黄河流域,土地肥沃,深林茂密,地势平坦,所以盛产优质木材,因而房屋多为木材制作。而西方则多山地,山产石材,所以他们必然会以石材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另外这也是为什么西方的石雕雕刻雕像繁荣的原因之一。我原先以为石材造的房子当然会比木头造的房子坚固的多,但是我的猜想是错的。石材耐压但是韧性差,而好的木材不但耐压而且韧性很好,甚至比钢还要好。这是我叹为观止。而更加令我感到惊叹的是,中国房屋使用了斗拱的结构,这使得每个梁柱环环相扣,使得屋顶的巨大重量通过斗拱的精巧的结构而转移到支撑房屋的大柱子上去。这就使得屋子的墙壁不用承担重量而仅仅是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这俨然是现代钢筋混凝土构架的雏形。而且这种斗拱的结构还有利于房屋的扩充,而不用费很大的功夫。也就是说可以在原来的房屋上面通过梁柱来扩充,而不用推到重新来建。而西方的石材不仅韧性不好,而且还要承担很大的重量。并且可扩充性也不好。当然它有一个优点就是可以加高。中国的房屋却多是一层的。中国常见的高层建筑恐怕要数塔了,然而塔的建筑形式去时舶来的,因为佛教的传入而传进来。西方石材建筑的集大成恐怕是凡尔赛宫了。中国的木材建筑的集大成当然非皇家的宫殿了。中国的房屋建筑多主张对称美,建筑群往往有一条中轴线,而西方的的建筑则多曲线,典型的教堂大多有圆形的穹顶结构。
较之,我认为中国的木材建筑有种举重若轻的感觉,而感觉西方的石材建筑则多是一种凝重深沉。另外中国房屋的顶部的铺设的瓦也是中国的特色了。瓦的使用使得雨水可以轻易地留下来不易造成屋内漏水的情况。现在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的加快,瓦在中国可能很少再见到了,瓦因而成为中国文人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常用的对象。当然不仅仅是怀念瓦,大概可能是怀念中国古代灿烂的文明,在迈向新时代时发出的叹息吧。
谈到文艺复兴,我们自然会问那么文艺复兴为什么会发生呢。也许我们不应该这么问,而应该问,文艺复兴为什么在当时发生,而且发生在意大利呢。因为欧洲的思想受中世纪的宗教影响太深了,人们的思想受到了极大地束缚,人们想摆脱这种束缚追求自由是他们神圣的权利。所以不管迟早,文艺复兴都会发生的。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之所以叫做文艺复兴,是因为在古希腊、古罗马的时代曾经有过辉煌的文艺、科技、思想的繁荣。因而要打破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束缚,那自然是人想到的就是文艺复兴的提法了。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什么会发生在当时的意大利。因为当时意大利的经济发展很快,新兴的阶级自然不愿继续收其他力量的阻碍,所以就会寻找新的思想来冲破旧的思想。再加上许多的天才人物的出现所以便形成了当时十分繁荣的文艺复兴思潮。文艺复兴带给欧洲人们新的思想,逐渐的使得人们从宗教繁重的思想中解脱出来,可以说为以后欧洲的发展起到了启蒙、促进的作用。而在文艺复兴中崭露头角的天才人物,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宝贵的知识和财富。
中国的制陶瓷的工艺可以追溯到商朝开始制造青铜,青铜虽然不是陶瓷,但是可以称得上是陶瓷工艺的原始阶段。后来出现了黑陶,大约唐朝时候产生了瓷的工艺。这是很大的进步。瓷的出现弥补了陶的表面不光滑的缺陷,使得瓷的应用广泛的深入了人民的生活之中。景德镇成为我国的制造瓷器的中心之一,饮誉海内外。陶瓷甚至成为中国特有的一种陶瓷文化。很多士大夫都参与陶瓷的制作。这就使得中国的陶瓷技术当时遥遥领先与世界。西方的国家通过丝绸之路、海上贸易等不惜重金来购买中国的陶瓷,把中国的陶瓷当做稀世珍宝对待。几个世纪以来在西方形成瓷器热,经久不衰。中国的瓷器上面可以绘画、可以有文字书法等等。不仅仅是器物,更是一种人文的精神的表现。当然随着瓷器制造技术被西方所掌握,陶瓷的制造的技术不再是秘密,但是中国的瓷器在世界上仍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中西方的美术艺术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也有相同的的地方,那就是追求美。我想中西方在不断的交流中会碰撞出更多的火花,促进彼此更好的发展。当然我们也要把握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不能抛却我们古代的灿烂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在和西方的交流融合中把握住前进的方向,永远有自己的归属。
我想美术欣赏课教诲我很多的东西。这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交流课。

注,楼主请根据自己情况更换人名,地名,等不妥之处!

⑤ 对中国美术史的看法及感受

美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是对生活的一种能动的审美的反映,美术史是对美术现象和对具体美术作品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事实的学术性研究,是各个时代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特征,所以应把握美术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下面是学习啦带来的读中国美术史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平时利用空余时间翻阅了中国美术史这本书。刚开始接触这本书时,看着厚厚的一本我还担心没有信心看完它。但当我真正翻阅的时候,才发现这本书真的很精彩,不仅可以了解中国的美术,还把我国的历史也研究了。



美术包括: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可是在中国美术史上还包括了书法和篆刻两大类,光绘画这一个门类就经历了从石器时代---汉代的壁画---汉唐的宫殿壁画(由于时代的久远,很多没有保存下来,留下来的只是墓室壁画和一些画像石,画像砖)。还有很多宗教美术保存在石窟中,到了唐末又出现了很多屏风画和卷轴画。

我国是从旧石器时代漫漫演化过来的,光是从旧石器时代到新时代就经历了上万年的历史,在石器时代我国就出现很多“美”的事物,当时的磨制石器和陶器上的花纹更是当时人民艺术的结晶。其中彩陶和黑陶标志着古代美术创造的第一次高峰。

⑥ 学习美术的感想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孩子的艺术发展,美术教育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教育教学的重点。新《课标》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这一论述充分说明基础美术教育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是一种生活美术教育。因此,我们要充分结合美术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接触生活、充分感受生活、大胆创造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从而构建生活化的美术教育体系。
一、观察生活――发现美。
“生活中到处存在着美,关键是给儿童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每个人的观察角度不同,所以发现的美也就不同。现实生活对儿童画画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儿童的绘画能力并不是单靠老师通过讲授技法就可以教出来的,为他们创造一定良好的成长环境,激发他们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绘画兴趣,才是我们应该去做的事。因为美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美的艺术几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美即生活。理解生活,才能理解美、创造美。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教学才是具有强烈生命力的教学。
1.采撷生活,提高审美认识
美术课程改革强调将美术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学生角度出发,去发现和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使学生产生共鸣,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讲《会变的线条》一课时,我让学生从自然和生活中寻找美丽多变的线条,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多种线条:黑板边的直线、窗外护栏上的螺旋线、老师头发上的波浪线、花盆边上的弧线、花叶子上的锯齿线……,这样的引导不仅使学生很快进入新课,同时又使他们在不经意间复习了以前学过的线条。接着我又进一步引导他们发现,原来在我们的身边藏着这么多美丽的线条,而且它们多种多样、变化多端,美化着我们的生活。创作中我又启发学生想象微风中的柳条、大风时散乱的头发、沙漠中一层层的沙子……学生轻松地画出自己熟悉而又富有美感的线条,他们的作品便充满了韵律。这样既结合了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感受美、鉴赏美,又使学生认识到艺术表现手法来源于生活,艺术中线条的存在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节课既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又提高了他们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2.走进自然,强化审美感受
“课堂不等于教室。”以往的美术课通常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教材传授技能,然后让学生坐在课堂里临摹,或凭记忆冥思苦想,不但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且没有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望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结果学生不但画不好,更不会有创意。因此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组织学生以写生、采风等方式,到大自然中去感悟,这样孩子们不但兴趣盎然、作品富有真情实感,而且在宽松愉快而自由的环境里,也会陶冶个性和情操,同时为美术的创作增添了不少素材。如举办《我是小小画家》活动,虽然只是改变了场地,但是当学生背着画夹,坐在校园里写生时,那种感觉完全不同,清新的空气,开阔的视野,令人身心愉悦。其他同学羡慕的眼神,令写生的学生个个神气十足。校园里熟悉的一切在同学们的眼中,一笔一笔的创作是那么的新鲜与美丽。学生的作品虽然还很幼稚,但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学生享受着室外创作所带来的那份喜悦与快乐。因此,我们美术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融入社会,让学生嗅出生活的“清新”、看出生活的美丽、品尝生活的快乐,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描绘生活、创造生活。
二、实践生活――体验美。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学生体验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感悟到生活的美丑现象。生活中的碧海蓝天、红花绿柳、高楼大厦、市井人群、民俗民风、悲欢离合……都是学生难以忘怀的。对这些生活场景的耳濡目染,他们谈起来津津乐道、各抒己见,画起来直抒胸臆、色彩斑斓。作为美术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说真话、诉真情,对学生的情感加以引导、发展,增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术的感悟。
1.创设生活情境,体验快乐感受
陶行知先生认为:在自然的生活中进行教育,创设生活化的环境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他认为,教师的职责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情境创设一定要与学生的生活兴趣结合起来。因而,我们在美术教学中要努力创设一种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情境内容和方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自然贴切,紧扣主题。如,在讲《奇妙的爬行》一课时,导入新课环节中我播放了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动画片,创设了一个动物园的情境,引导孩子们找一找功画片中的爬行动物,并把课堂变成一个爬行功物的展览厅,让学生们模仿动画片中看到的和自己喜欢的爬行动物,使他们很快地进入到教学活动中,并以此引出课题,轻松地在动画中欣赏美、感受美。学生们把自己幻想成一个微观世界里的小动物,我带领他们闭上眼睛进入奇妙的大自然。我们不再是直立行走的人类,而是渺小的爬行动物,周围的事物会怎样?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能想象到的一切,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既营造了活跃、欢快的课堂氛围,同时又让学生体验到了平日中忽略的快乐。从而培养他们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在奇妙的爬行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激起内心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绘画艺术的情感。
2.调动生活经验,开阔表现视野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应是知识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结合,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生活经验调动学生对美术的探究与感悟。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来再现生活,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如《下雨了》一课,可以在教室里挂上一些雨伞、雨衣、雨帽等雨具,再放一段下雨时的录音,让小朋友闭上眼睛去体验、去想象,在大街上、在学校里、在田野里、在树林里你都看到了一幅幅什么样的雨中情景。同学们的思路会拓展得很宽,有的说看到了放学时校门口开满了伞花,有的说小花小草洗了个澡感到舒服极了,还有的说看到了伞被风掀翻的趣事……。从学生们所描述的情景中可以看出,孩子们运用了自己的生活经验,拓宽了表现视野,从而把日常生活中美丽的雨景留在了画面上,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把小雨的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一颗颗天真无邪的童心自然会长出想象的翅膀,结出爱心的果实。
三、表现生活――创造美。
美术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好方法,即从重视教学的知识价值,转向到重视教学的生活价值。学生通过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他们的内心会充满对生活的热爱与激情,并急于将它表现出来。教师要启发学生充分调动自身潜能,选取适合表现美的物质材料,经过艺术想象,借助艺术语言表达出自己的审美情趣,尝试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创造生活的美。
1.多彩的生活,真情的表达
美术教育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要培养热爱生活、内心充满美、创造美好生活的人。教学中把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如,母亲节来临之际设立课题《我为妈妈献真情》,引导学生动手用拼贴、拓印、绘画等方法制作一张贺卡、写上一句真心的话送给妈妈,在暖暖温情中体会创作的乐趣,感受美术课的独特魅力。美术课不是简单的绘画,美术课是一种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活动。一双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颗感受美的心,一双双创造美的手!一种信念在每一次的动手创作中、每一次绘画活动中得以升华。我们要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手中的画笔表现出来,用艺术语言表现生活的缩影,放大生活的趣味。学生们每天都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在家里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生活,他们之间有着许许多多温馨的生活画面,或郊游、或购物、或嬉戏……当学生倾注自己的全部感情去创作时,这一个个精彩的瞬间都定格成一幅幅情趣盎然的画面:《过春节》《演电视》《节日的装饰》《介绍我喜欢的玩具》……这些画面都洋溢着爱的气息,散发着浓浓的幸福与温馨,让人从有限的画面想到无限的画外,感受画中的情,听到画外的音,真实的生活在画中升华。
2.利用废弃物,美化生活
审美体验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是生活的需要,是学生生活的一种基本方式。学生的审美体验从哪里来?从活动中来,从做中来,因而杜威先生把“从做中学”奉为至上的教学信念和法则。
生活中有许多普通的物品、废旧的材料,它们看似平淡无奇、废弃无用,可是只要同学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运用灵巧的双手把它美化一下,就能将它们变成一件件独具魅力的艺术品。有一次上《面具》,一名从不带用具的学生从地上拣了些别人的剩材料竟然也做出一件作品――大脚板海盗先生,同学笑他做的丑陋,我却在全班表扬了他,表扬他的废品再利用,表扬他的大胆设计。那是他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每一朵花都需要阳光,需要精心的呵护才能长大。你看,那造型奇异、活灵活现的纸盒――《可爱小动物》,那绘制在各种酒瓶上的大胆图案――色彩艳丽的《漂亮的瓶子》,那创意无限的塑料瓶笔筒――《做笔筒》,还有那《巧用纸餐具》中百变的纸盘娃娃、纸杯小猪、昂首前行的乌龟……当孩子们把一个个废旧物品变成一件件有趣的工艺品、或成为大家喜爱的玩具、或成为互相赠送的礼品、或摆在屋子里点缀生活的装饰品,他们会为自己感到骄傲,会对现实生活充满激动和自豪,会对未来生活有一份美好的憧憬和无限的遐想,从而使一颗颗幼小的心灵对生活的感悟、对生活的热爱会更丰富、更真切。
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生活是美术得以生长的土壤,美术让生活更加精彩,美术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我们要引导学生阅读“生活的教科书”,让他们走进生活、融入生活、感悟生活。让我们多给孩子创造一些机会,多给孩子一些阳光,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打开孩子创作之门,燃起艺术之花。

⑦ 美术感想600字

宋文埔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不过我最喜欢绘画.我一有时间就拿起纸、水彩笔画画。画了一张又一张,错了再重画,现在我已经有许许多多的作品了。
有一次,我要画小鸡,我先画它圆圆的头和尖尖的嘴,然后画它胖胖的身子和脚,最后,我把这只可爱的小鸡涂上又漂亮又鲜艳的颜色。完成后,就像一只真正的小鸡。
我把画拿给爸爸看,我受到了爸爸的表扬,心里美滋滋的,别提有多高兴了!指导教师:李华
我的绘画生活
我,一普普通通的男孩生活在一个小小的县城中,从小到大没去过别的地方,每天都幻想着去世界各地去看看,虽然是幻想但我却已经付出了实际的行动,努力的学习。希望有一天可以把理想变成实际。 我,不是听话的孩子也不是调皮的孩子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孩子,平时喜欢跟同学侃大山,谈笑风生。还有一个长处就是绘画(声明不是涂鸦,是素描啊!)自从老爸发现我这个长处后,加上他是一画家于是便开始教我绘画,开始以为好简单可越往后就越困难,本想放弃。可是在同学面前吹了牛,又在家长同志面前许了诺言。于是我便咬咬牙,一跺脚就坚持下来了,没想到在坚持绘画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乐趣,这种乐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在绘画班的日子里交了好多朋友,给我带来了欢乐,让我每天都十分开心,好景不长过了半年后,好多人都离开了只有我还在继续绘画,在我的努力与老师的教导,家长的支持下我的绘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由原先的素描升为水彩,让家长很欣慰。同时我还了解到如果我考上艺术院校的话,我的周游世界的梦想就会实现,这让我十分高兴和激动,没想到当初的一项长处在将来会成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的一条途径,怎么不会让人们疯狂哪! 如今我仍继续在学习绘画,希望自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相信自己会给自己打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⑧ 谈谈你对美术的感受

当我们面对一幅美术作品,尤其是一幅经典的绘画作品,我们怎样看出画中的含义并从中得到感受呢?通常的方法是:感受—理解—再感受,这同人的认知过程是相一致的。
第一个感受,要把注意的重点放在对画面整体效果的观照上,通过对画面总体形式的观察,结合你对生活和艺术的经验,从中获得一个新鲜的印象。这种感受可能来自你对作者高超技艺的折服,也可能来自对画面组织精巧的惊叹,更重要的应该是体验到心灵与作品产生共鸣所引发的一种情感的上升。获得这种感受是艺术欣赏中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感受的强度取决于作品的品质和你所投入的审美情感强度,而不一定依赖你对艺术知识的掌握,所以说在欣赏作品的第一个阶段,艺术知识不多的人同样也可以获得艺术享受。
无疑,你所获的艺术感受是创作者的期望和他精心准备的,艺术家利用他的技术和激情,通过动作和材料将他的意愿和情感表现在画面上,以期感染观赏者,这也是艺术家创作的目的。欣赏的第二阶段既是寻找和发现艺术家是利用什么方法实现他的目的的,或者说是画面中的哪些因素对我们的情感产生了作用。这一阶段是欣赏的理解阶段。知识和经验在这一阶段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对作品产生的年代和当时社会背景的了解,对艺术家身世和个性的了解,对作品样式风格、流派的归类和对作品绘制方法的了解,都会帮助我们理解作品成功的原因和对我们产生影响的因素。对艺术经验不多的人来说也可利用其它方面的知识帮助理解画面的内容和含义。一般说来优秀的美术作品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条件: (1)作品结构严密、完整,有很强的秩序感,每一个线条和色块都有明确的含义。
(2)画面从整体到局部生动、自然,充满运动的形式。 (3)作品形式强烈,形象特征突出。 (4)内容深刻,警世辅人。
(5)富有鲜明的时代感。在作品欣赏的这一阶段,我们要完成:第一,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达到意图的手法;第二,要找到作品中使我们产生联想和共鸣的形式。通过对作品的理解,我们可以认识到,人类文化的延续和发展,艺术家对自然、生命深刻的理解和他丰富的情感以及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

⑨ 求一篇美术学习心得 200字左右

通过这次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的一些培训心得体会。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在课堂上应该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努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用真心真情去教美术。在教学中,教师要有好奇心,专业精神,同时要注重师生互动,肢体语言和优美语言互相结合,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还有严格按照美术新课程标准,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精心组织、准备,上最有效的课。在教书过程中特别注重育人教育,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欣赏、体验感受、探索、总结、想象、创作、评价的过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受美术作品的美,使学生的创作欲望倍增。尽可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使整节课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同时,要突出美术学科的特点,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设计出精美、主题丰富的作品。新教材的编写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是把活动作为显线,而知识作为隐线。 在美术教学中,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美术课上,要有美术元素在里面,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要自然体现。不光要教学生技巧,还要教他们思维。 在上欣赏课时,不仅要学会欣赏,还要学会评述。要让学生多使用美术语言,尤其是欣赏评述课中,让他们把自己的感觉说出来。总之,合作的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素材的能力,创造力的培养在美术课中很重要。
教学中强调综合性评价的激励功能,在评价方式上以自评、互评为主,结合老师的评价,是评价进一步民主化、多样化,充分体现了评价的多元功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在教学之余,还要注重教师自身发展进步,积极参加课内外听评课、教研活动及专业培训。多向老教师学习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素养。
通过本次培训,在今后工作中,我将会不断学习,多体会感受所学的知识,并用于实践中,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

热点内容
德州地理中考试题 发布:2024-09-19 17:55:25 浏览:802
师生同台心语 发布:2024-09-19 16:34:58 浏览:267
无线怎么设置 发布:2024-09-19 15:49:14 浏览:640
甘肃教育信息 发布:2024-09-19 14:31:52 浏览:496
怎么去眼下皱纹 发布:2024-09-19 13:48:43 浏览:931
留学的历史 发布:2024-09-19 13:22:06 浏览:469
浮生物语5下 发布:2024-09-19 13:17:18 浏览:786
批图教学 发布:2024-09-19 11:56:09 浏览:988
语文特级教师王君 发布:2024-09-19 10:04:07 浏览:121
合肥上元教育 发布:2024-09-19 09:37:59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