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小学科学新课标

小学科学新课标

发布时间: 2020-11-19 07:57:01

A.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体现哪些新的理念

新课标的新理念主要是提倡要探究性科学教学
探究就是: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交流回答,教师点评激励,学生讨论步骤,动脑动手合作,自己得出结论,教师小结拓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B.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新的变化有哪些

精彩速读1.根据“新课标”从今年起,小学1-2年级也有科学课啦!科学课将成为小学阶段与语文数学一样重要的重点科目。2.明确新增了技术与工程内容。3.明确新增对社会与环境的责任,不仅仅是科学技术在现实上的应用,还在新增了科学技术对伦理

C. 小学科学新课标的理念有哪些

学习新课标 树立新理念
——听了朱慕菊同志报告有感
听了朱慕菊同志的报告,受益匪浅。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要求越来越高的。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加强学习,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完善自我,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一是加强学习,把握新课标。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 应当把握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实现教学观念的转变,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为小学科学改革取得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转变教学观念。新课改要求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科学要素为宗旨,教师要转变过去只注重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念,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全面提高科学素养的过程,不仅要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还要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关系。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的体验, 将科学探究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树立科学探究的意识,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教师要转变自己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放弃权威形象,将学生作为科学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要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引导学生的兴趣。
三是优化教学方法。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 学会自由思考,勇于提出猜想,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如观察法、实验探索法、自学指导法、问题讨论法、学生讲演法……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优化组合,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四是做好自身“角色”的转变。尊重学生,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和激趣的课堂环境。课堂上要让学生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要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要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要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

D. 小学科学新课标究竟新在哪儿

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科学教育系原主任杨书远看来,新课标的重大变化是明确了科学课在一、二年级开设。根据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学习进阶理论,新课程标准把小学六个年级划分成:低(一、二年级)、中(三、四年级)、高(五、六年级)三个学段,特别是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分别设计了不同层级的学段目标,体现了科学教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杨书远分析说,新课标对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作了新的定位,具体表述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综合性课程。”新课标中提出“早期的科学教育……为(小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是对“基础性”的诠释。“实践性”则体现在学生使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像科学家研究科学问题那样亲身经历、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并能够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问题。“综合性”则表现为: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这四大领域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联系;小学科学课与数学、语文、综合实践等并行开设课程之间的关联与互动;在技术与工程领域,新课标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造发明、设计制作自己的“产品”,养成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来源:中国教育报

E. 新课标对小学科学教学有什么指导意义

《新课标》要求我们树立“人本”观念,我们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才能彰显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作用,才能适应新形式下的教育需要。 关键词:主体性 正文: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体育,在教学中更应该注意弘扬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教师要改变过去全控性的教学模式,主动转变角色,由“主宰”变为“服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和真实情感体验,给学生留足自主学练的空间,教师作以适时点拨引导。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呢?在多年的教学中,我认真探索,不断总结,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了解学生,抓住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特征 什么是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性指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认识客观世界主体地位的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自身的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主观能动性。仔细观察,充分了解,你会发现学生主体性发挥有许多鲜明特征: 1、学习主动积极,自觉性强 学生在对体育学习有正确的认识,把学习的目的明确为自身需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这种高水平动机上后,就会表现出学习积极主动,自觉性很强。 2、好强、好奇、好思、好问 好强,表现为任何事情不甘落后,敢于挑战和超越他人与自我,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好奇,再现为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好标新立异,好奇思妙想;好思,表现为好独立思考,琢磨学习中的问题,自己努力寻求解决办法,甚至经常关注老师的教,发表自己的见解;好问,好向教师质疑提问,好追根问底,寻根溯源。 3、在支配与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时,表现出意志力持久 体育学习不是娱乐,它不可能时时生趣,处处有乐,学生的体育学习总是在有趣与无趣交织,欢乐与困难同在的状态下进行的。因此体育学习需要意志支撑。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正表现在能以持久的意志力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尤其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仍坚持不懈上。 4、能掌握并运用学习策略 学生掌握了学习策略,能根据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学习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学习方法,高效地进行创造性学习,这也是学生主体性高水平发挥的重要特点。 二、学生主体性发挥必备的条件 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取得教学的成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1、确立主体教育观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首先要求教师树立主体教育观,确立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明确学生才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不是被动受训和盛纳知识的容器。传统教育,过重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结果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抹杀。主体教育观正是要纠正这一偏差,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 2、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强弱直接关系到主体性的发挥水平 “欲图体育之功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于体育自觉不可”,可见体育的功效与主体意识有直接关系。教师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一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目的教育,提高动机水平,二是要教育学生认识学习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取决于自己主观能动性发挥的作用大小。主体意识是主体性发挥的前提,教师要在教学中重视这个基础的训练与培养。 3、营造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心理学研究证明,愉快的感情是认识和实践能力的动力机制。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学生主动思维,大胆学练、质疑,尝试探究的前提条件。学生置身于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之中时,情绪就会受到感染,激励,主动性也油然而生。而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高高在上,让学生敬畏三分,教学语言总是命令式的,那么教学气氛沉闷、呆板、压抑,学生情绪低落,思维窒息,主动性消失,也就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注意主动营造课堂的良好气氛,重视感情投资,把自己的爱传递给学生,用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理解等去熏陶感染学生,点燃学生的求知探究之火,树立学习的信心,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以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成效。 4、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传统的体育教学以讲解示范独占课堂,学生是在教师的全力灌输下,进行接受收式学习。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的依赖心理,压抑和阻碍了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形成。虽然讲解示范是基本教法,但绝不可视为是唯一方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要注重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防止单一的方式使学生产生训练和学习的兴趣疲劳。可运用发现法、讨论法、尝试法、分析比较法、游戏法等多种方法的合理运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者变成主动求知者。 5、让学生体验成功,获得精神动力 成功是激励学生主体性发挥的重要动力源泉。成功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出欢乐与喜悦,而且更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坚定“我行”的信念,使学生对未来学习充满期待。因此,教师教学中充分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成功,避免一生多受失败而产生消极心理。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向更高目标努力,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对学生的点滴成功给予及时恰当的激励评价,强化主体动机,激发主体性的发展。 6、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与健体的方法 只有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健体,学生才能真正具有学习与锻炼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可能形成科学自觉的学习锻炼品质,在任何环境与条件下从事科学的身体锻炼。学生会学习、会健体是主体性发挥的高质量的体现。因此,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与健身方法;其次,要教会学生善于依据客观实际选用学习健身方法及内容;再次,要教会学生制定学习和锻炼的目标和计划;最后要教会学生对学习与健身过程进行自觉有效地调控,客观地检查与评价学习与锻炼的效果。 三、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兴趣和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做到“以人为本”。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服务者”,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各种需求,精心安排内容,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被激活状态,养成主动学习的品质习惯。 1、教学内容的公开化 每个学生各有自己的特长与特点。因此,每节课前,教师可先公开教学内容,征求学生意见,了解学生最想学哪些内容,或对哪些活动最感兴趣,怎样组织才最受欢迎等。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有利于消除学生因为内容不适合自己而产生的消极、被动心理,使学习更具主动性。 2、教学内容的多样化 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的兴趣爱好,要求教师精心选编多种教学内容让学生选择。如素质练习,一般都由教师安排固定节目。如上肢力量训练,学生同做多少个俯卧撑;腰腹力量练习,学生共做多少个仰卧起坐等。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不利于个性的发展和主体性的发挥。因此,诸如上面的训练可以这样安排:事先多选择准备多种训练上肢力量或腰腹力量的项目,让学生从几个项目中任选一个项目练习,运动量以达到自己最大强度的百分之多少来确定。学生从“训练项目超市”中,自由选择练习内容,其练习的兴趣和锻炼实效将大大提高。 3、教学内容的综合化、开放化 在体育教学中纵向发展的基础上注重横向的扩展,启发、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学科的知识经验,从各种思维角度去研究,去理解,从而解决体育学科中的问题。这就要求体育老师在内容选择与制定上综合化,促使师生将体育学科的教与学的成果重新整合,有效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要适应的个性化发展,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正确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选择,使教与学更具开放性,更适应时代需要。 四、让学生明确目标,做体育练习的主人 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也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前提条件,学生若不明确教学目标,课堂练习中就会漫无目的,充满盲目性,处于被动练习状态。 体育教学目标具有导向激励及评价的功能。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促使学生主动地、活泼地进行体育练习。体育教学目标一是要明确具体;二是要通过学生努力,可以实现,先让学生看到希望,再提高要求,注意目标梯度。过去教学中目标抽象、模糊,空洞,让教学中的训练程度和评价都很难把握,教学效果也不好。如教材中把“提高学生投准能力”,改为“用沙包向8米远,直径为1米的地面目标投准,命中度一级指标为70%以上,二级为60%以上,三级为50%以上。这样具体操作性强的目标,练习起来学生目标明了,心中就有数了,不在把练习当作应付老师的负担,就会积极认真的做好每一次练习,做学习和锻炼的主人。 总之,在如今“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指引下,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不能降低教师的作用和地位,而且会因向教师提出更高要求,而使教师主动具备更高的职业素质。因为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不可能自然生存发生,需具备相应的条件,而这些条件要教师来创造和提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不能降低,只是角色发生转变罢了。

F. 新课标下小学科学教学

新课程 新角色 新要求

摘要:目前,小学英语正处在新的课程改革中,专家们本着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
本的思想设计了英语新课标。但能否实现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新课程的实施者——教
师。在此,结合新课标,通过构思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探索新课程对教师素质的
新要求,旨在于同仁探究,更好地促进新课程的实施。

关键词:新课标、角色、素质
随着我国加入WTO,现代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全球化都使英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英语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最广泛的语言。因此教育部把英语课程改革作为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教育专家们本着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设计了英语新课标。而新课程真正的实施者是教师,教师根据自己对新课程的理解和自己的主观愿望实施新课程。由此可见,新课程设计得再理想,如果教师不能按要求去实施,那么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可以这样说,这次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参与是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新的要求。小学是英语的启蒙阶段,小学英语课程改革成功与否将决定中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成败。基于此,对小学英语教师角色的科学定位,对他们素质的新要求进行探究,在新课改的浪潮中,犹如镇舟之石,其意义是重大的。

一. 新课标下小学英语教师角色的转变
1. 教材的照搬者转向课程资源的利用者与开发者

《标准》特别注重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英语课程来说,语言环境的创设,语言运用的真实性和语言材料是否丰富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有力保证。《标准》要求教师要合理地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针对本地区的条件,积极和有创造性地利用多种资源,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提高课程实施的效果。有位老师在教Book 5 Unit 6 Nature Park 时,当地正好有一个自然公园,学生对它非常熟悉,教师用照片展示了其中的一些景物,如mountains, lake, river, flowers, grass, cloud, sky, 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教学效果很好。这位老师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自然资源丰富了课程资源,提高了课程实施的效果。

2. 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在新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教师要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他们的工作。《标准》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要求教师应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笔者在教PEP Book 6 Unit 6 My Favourite Season B Let’s Talk 时,有一个重点句型What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 Why ? 笔者除了有用表格的形式进行小组训练外,还设计了一个学生感兴趣的任务。当时正直春游之际,学生们忙着选景点。笔者要求学生查找资料,找出景区:如北京香山、哈尔滨、海南三亚、杭州西湖的最佳旅游季节,并用英语进行交流。学生课后翻阅资料,网上查找,课上各述理由,把学过的英语进行活用。对各别因为知识欠缺未能表达的情况,老师则给予帮助。这时老师不是把已有的知识照搬给学生,而是把问题抛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在他们遇到困难时,从旁协助。这时老师丰富了角色,不光是传授者,同时也是促进者。

3. 评价的权威者转向评价的参与者之一
《标准》提出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注重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力求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应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学习过程,又关注学习结果。为了全面、公正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不仅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还要保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提倡学生、同伴、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因此教师只是众多评价者之中的一员,对学生评价时,不要把自己的评价意见强加给其他人,而要客观地结合学生本人自评、同伴互评以及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学生公平、客观的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利于学生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为了加强学生的口语能力,使之语调能够丰富我搞了一个“朗读大擂台”。就是抽取课本中的一篇文章,让一些学生来朗读。所有的学生都是评委,以课本配套磁带为准对选手进行点评。公认模仿得象或进步很大的同学,可以English corner 里贴上照片。每个月定期举行。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发现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加强了他们的听力。他们有时甚至比老师听得更全面,更细致,对一些细微的变化也能留心。而且通过学生间的点评,培养了他们的互助意识。

4. 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者
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和平对话。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人性化的创造过程。

二. 小学英语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
1. 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教师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
当今世界各国的教育都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从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既重视英才教育,又重视提高国民素质,多层次、多规格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已成为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基础教育不能仅仅着眼于培养少数“英才”,而且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为社会培养各种层次、素质优良的人才。我们要承认并尊重学生发展存在的差异性,不搞“填平补齐”、“分数排队”,淡化学生人际间的比较。要知道差异是一种财富,它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2. 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一隐喻强调的是教师知识和能力的必要储备,对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当前这个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教师除了知识和能力的必要储备处,还要及时更新自己,不然那桶水恐怕不但没有用,而且要腐烂发臭了。如随着新生事物的诞生,一些新生词如 e-mail, e-commerce, fax, multimedia, Aids, SARS, PC等应运而生,我们要不断地吸取这些新知识,充实我们的知识储备,拥有更加精练的、具有丰富营养的、高质量的“水”。

3. 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我们作为小学英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这门语言,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准确把握新课标的理念、目标和内容,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语言教学的规律,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

4. 学会反思,做研究型的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研究的起点很多,如我们要改善一个困境,解决一个问题,弥补一个缺失,或想尝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起点找至后,然后与他人对话,与文本对话,与自我对话,即通过教育经验的表达与分享,理论的指导和实践反思,使自己的研究不断提高,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

综上所述,在英语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小学教师应极早认清未来教育中,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作好角色转变。这将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确保课程改
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1.《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2.《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教育科学出版社
3.《课程改革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林少安著

G. 小学科学学习新课标笔记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主要讲了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第二部分为课程目标,讲了课程的总目标和三个分目标: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以及各部分目标的相互关系。第三部分为科学课程的内容标准。第四部分为实施建议。第五部分为附录。下面我分别说说课程标准的性质、基本理念、内容标准和教学建议方面的内容。 一、课程性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因为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作为启蒙课程的科学课,必须要精心保持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他们懂得与环境和谐相处,同时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个性,开发创造潜能。 二、基本理念
1、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为全体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还要考虑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如性别、兴趣、生活环境、智力水平等。
2、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尽可能多地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科学探究活动。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
3、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但是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应当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
4、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在学习内容和活动方面应选择贴近儿童实际生活,同时又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和有利于为他们以后的人生建造打下基础的一些内容。
5、科学课程具有开放性。开放性具体表现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和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
6、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评价时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评价指标应是多元的,评价方式也应是多样的,不能只是传统的测验、考试,评价结果采用等级、评语、量表、图示等方式。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家长等。 三、内容标准:
1、科学知识 2、科学探究 3、科学态度 4、科学技术与社会 (1)科学探究的具体内容标准:
认识科学探究、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
(2)科学态度的具体内容标准;
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对待自然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3)科学知识分为三个大的板块: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空间科学、生命世界有两个核心主题:生命的主要特征、生物的分类与多样性、人类。现行课标中的生物与环境被分解到了三个主题中。物质世界有三个核心主题:(1)、物体与物质 (2)、运动与力 (3)、能量的表现形式其中物体与物质由四个部分组成:物体的特征 、材料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利用运动与力由三个部分组成:位置与运动 、常见的力、简单机械能量的表现形式由五个部分组成: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光的传播 、热现象、简单电路、磁现象、 能量的转换地球与空间科学有两个核心主题:地球与太阳系、自然环境保护内容标准是总目标与分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分别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五个方面展开,每一条具体内容标准并不代表一个课题,是学生在小学结束时应该达到的程度。

H. 小学科学教学如何落实新课标理念

h h

热点内容
微体古生物学 发布:2024-12-28 21:55:04 浏览:651
卷裤脚教学 发布:2024-12-28 21:50:26 浏览:931
高中物理力学思维导图 发布:2024-12-28 21:34:23 浏览:505
教师发展三年规划 发布:2024-12-28 17:06:15 浏览:396
师风师德考试 发布:2024-12-28 16:35:33 浏览:747
数学周期题 发布:2024-12-28 15:28:09 浏览:145
校园中雪松 发布:2024-12-28 14:53:39 浏览:566
泰安小学教师 发布:2024-12-28 14:47:12 浏览:926
多久流产最好 发布:2024-12-28 14:26:31 浏览:635
一年级数学上册备课 发布:2024-12-28 14:17:24 浏览: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