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一、思想政治课堂核心素养培养理念
1、 从三维目标向核心素养转变
区别于三维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核心素养更加侧重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即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心智,让他们自觉地将素质能力的听声与学习过程融为一体,实现个人知识体系、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素质能力的共同提升。实现三维目标的转向是促成教学进步的关键。
2、 打破传统知识分工。开展探究教学
核心素养要求我们打破传统的教学知识分工,开展课堂探究及哦啊学,以此不断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3、 创新思维、批判意识的培养和提升
创新思维和批判意识的提升,是核心素养的目标。在当前的社会化社会中,我们面对着复杂的社会环境,学生要不断地提高文化技能、信息的处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个人核心素养的提升,都需要创新思维和批判意识为前提基础。
二、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途径
那么我们应该通过哪些途径来培育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呢?一般来讲,国家层面解决的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而学校层面主要解决的是培养人的路径问题。最后教师层面主要解决的是培养人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学校和教师两个方面来讲述路径。
1、 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
我们问题情境的创设并不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创设的。我们必须根据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来进行情境创设,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有所领域,核心素养能够提高。我们可以创设生动的、有效的生活情境。生活情境来源于我们的现实,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原型。如在讲人大代表选举时,可以组织班上的同学进行模拟人大代表的选择,让学生通过切身体会来感受权利的行使;
2、 整合资源,打造综合性课程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特殊的课程,不同于其他的学科特点。核心素养的平培养是全方位的过程,它立足于学科取向,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实现教育目标,从而铸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因此,我们必须整合资源,打造综合性课程,以多学科原理和方法为支撑,结合学科背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3、 完善核心培养评价机制
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思想政治课堂建构尚未完成,核心素养教学评价机制尚未建立。教师可以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考察。我们可以通过给既定的问题来让学生解决,然后观察学生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关心的不仅是结果,也应该关心学生的过程,看看他们是如何创新思维的。但是由于学生的兴趣不同,所以这样的考察方式会影响到我们的评价,所以教师在使用的时候应该考虑多种因素。
⑵ 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培育是素质教育的又一次升华。随着时代和发展与进步,教育领域各种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核心素养成为当今思想政治课堂教育的首要目标。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提升综合能力,转变教学现状,对于构建和和谐课堂具有重要的意义。
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同义,(素养与素质同义,这一说有待商榷吧)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外表形象、知识水平与能力等各个方面。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的素养的含意大为扩展,它包括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业务素养、身心素养等各个方面。而核心素养是政治教学改革中的新概念,它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对学校教学的目标和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谓的核心素养指在特定情境中,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合作交往、道德修养、信息素养、文化技能、公民素养等都属于核心素养的范畴,是是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一、思想政治课堂核心素养培养理念
1、 从三维目标向核心素养转变
区别于三维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核心素养更加侧重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即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心智,让他们自觉地将素质能力的听声与学习过程融为一体,实现个人知识体系、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素质能力的共同提升。实现三维目标的转向是促成教学进步的关键。
2、 打破传统知识分工。开展探究教学
核心素养要求我们打破传统的教学知识分工,开展课堂探究及哦啊学,以此不断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3、 创新思维、批判意识的培养和提升
创新思维和批判意识的提升,是核心素养的目标。在当前的社会化社会中,我们面对着复杂的社会环境,学生要不断地提高文化技能、信息的处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个人核心素养的提升,都需要创新思维和批判意识为前提基础。
二、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途径
那么我们应该通过哪些途径来培育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呢?一般来讲,国家层面解决的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而学校层面主要解决的是培养人的路径问题。最后教师层面主要解决的是培养人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学校和教师两个方面来讲述路径。
1、 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
我们问题情境的创设并不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创设的。我们必须根据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来进行情境创设,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有所领域,核心素养能够提高。我们可以创设生动的、有效的生活情境。生活情境来源于我们的现实,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原型。如在讲人大代表选举时,可以组织班上的同学进行模拟人大代表的选择,让学生通过切身体会来感受权利的行使;
2、 整合资源,打造综合性课程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特殊的课程,不同于其他的学科特点。核心素养的平培养是全方位的过程,它立足于学科取向,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实现教育目标,从而铸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因此,我们必须整合资源,打造综合性课程,以多学科原理和方法为支撑,结合学科背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3、 完善核心培养评价机制
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思想政治课堂建构尚未完成,核心素养教学评价机制尚未建立。教师可以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考察。我们可以通过给既定的问题来让学生解决,然后观察学生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关心的不仅是结果,也应该关心学生的过程,看看他们是如何创新思维的。但是由于学生的兴趣不同,所以这样的考察方式会影响到我们的评价,所以教师在使用的时候应该考虑多种因素。
⑶ 如何培养高中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份文件中有个词引人关注:核心素养体系。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下一步深化工作的“关键”因素,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一、核心素养体系的提出,并非我国单独的声音,而是一种世界趋势。 本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它要解决的问题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
多年来,不同国家或地区都在做类似的探索。比如,美国对核心素养的关注起源于注重知识创新的高新企业团队,这些企业从用人所遇到的问题反馈到教育中,指出基础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和素质,他们称之为“技能”。这些技能不是简单、具体的,而是在21世纪里必需的生存技能,是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内容。再比如,从2009年起,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启动了为期5年的“教育课程编制基础研究”,它关注“社会变化的主要动向以及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适应今后社会生活的素质与能力,从而为将来的课程开发与编制提供参考和基础性依据”。从2005年开始,我国的台湾地区启动了核心素养研究,确立了专题研究计划――《界定与选择核心素养:概念参考架构与理论基础研究》(简称DeSeCo计划)。
分析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无论是由政府主导还是由民间组织来推动,全世界范围内核心素养研究的兴起和发展与时代发展、社会变革密切联系在一起,它面向教育体系外的社会需求,是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国际趋势。我国也不例外。随着时代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面临着更大挑战。同时,经过多年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成效显著,但“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具体到课程领域,体现为“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应性不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招生、评价制度不配套,制约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支撑保障课程改革的机制不健全”。教育要回应发展的难题和挑战,必须有新的应对措施。构建核心素养体系便是试图从顶层设计上解决这些难题。它的构建“使学生发展的素养要求更加系统、更加连贯”,重点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转化为具体的品格和能力要求,进而贯穿到各学段,融合到各学科,最后体现在学生身上,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二是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状况提供评判依据,引导教育教学评价从单纯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向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成为顺应国际教育改革趋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二、核心素养的内涵
1. 什么是核心素养
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同义。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言行举止、知识水平与能力才干等各个方面。核心素养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或缺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今天我们谈核心素养,还需要考虑两个针对性,一个是针对时代的需求,一个是针对现代年轻人的特点。
2.核心素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网络时代的基本能力,是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利用、创造的能力。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尤其要重视对信息的选择、加工与交流,尤其要培养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意识。其中,写作是最重要的信息素养之一。
②思维素养。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维训练,是长期以来被忽视的一个问题。应该培养年轻人三种主要的思维能力,一种是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基础,它强调严格的推理和论证。一种是形象思维能力,这是非逻辑思维的一种,其他还有直觉思维、灵感和顿悟等。这种思维能力虽然不像逻辑思维那样严谨,但容易激发创意。最后一种是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有机组合,一般在创意的萌芽阶段,多采用非逻辑思维;在创意的完善阶段,应采用逻辑思维。创新思维有助于打破心智枷锁,获得突破性解决方案。
③人文素养。未来的社会一定是向着更加文明的方向发展,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现代公民。而其中民主与法制意识、人人平等意识、正义感尤为重要。此外还包括诚信、礼貌等基本素养。
④专业素养。专业素养主要指人人都应该有一技之长,这是因应社会分工的需要,未来的社会分工只会越来越细,因而也越来越强调分工与协作。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是独特的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各种专长的人有机组合在一起,才能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
⑤身心素养。健康的身体、积极的心态、平衡的情感对现代人尤为重要。
3、作为中学阶段,核心素养还包括:
①利用网络学习的意识。调查发现,中学生主要用网络来娱乐与休闲,因此强化他们利用网络进行自发性学习的意识非常重要。
②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并重。中学阶段,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所发展,而形象思维能力有所减弱,此时应该通过艺术类课程来保持他们的想象力。
③创新意识。在未来只会越来越重要。
④民主意识、正义感
⑤为专业发展做准备
⑥积极、开朗、乐观的心态
4、核心素养和过去我们所强调的知识、技能等是什么关系?
①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华教授认为,核心素养不是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或特定人群的特殊素养,而是适用于一切情境和所有人的普遍素养,这就是“核心”的含义。在个体终身发展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许多素养来应对生活的各种情况,所有人都需要的共同素养可以分为核心素养以及由核心素养延伸出来的素养。其中,最关键、最必要、居于核心地位的素养被称为“核心素养”。
②用核心素养来梳理培养目标,可以矫正过去“重知识、轻能力、忽略情感
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偏失”。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它强调各学科都可以发展的、对学生最有用的东西。比如核心素养中语言素养的概念,已经不是语文学科的概念,也不是外语的概念,这里如果使用‘技能’概念定位可能会低一点,但对它的特点可以说得非常清楚,它的特点是有效的表达和交流,其实是一种广义的语言概念,作为有效的表达和交流,远超了语文的范畴”。核心素养也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它是知识、能力、态度或价值观等方面的融合,既包括问题解决、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又包括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等“非认知性素养”。并且,“素养”一词的含义比“知识”和“技能”更广。“‘技能’更多地从能力角度讲,我们所提‘素养’不仅仅包括能力,更多考虑人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品德上的要求。这也符合我们的国情,落实起来更好一些。”刘恩山说,“我们如果强调知识的话,大家都会重视知识,强调能力的话也会一窝蜂,这个时候提出这个话题,兼顾了知识和能力,具有导向性。”
③核心素养的获得是后天的、可教可学的,具有发展连续性,也存在发展阶段的敏感性。
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余文森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最基础、最具生长性的关键素养,就像房屋的地基,它决定房屋的高度。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关键期的特点,错过了关键期就很难弥补”。
④核心素养的作用以整合的方式发挥出来。
尽管核心素养指标的内涵不同,发挥着不同作用,但彼此作用并非孤立,在实践中表现出一定整合性。例如OECD指出,核心素养总框架包含了一系列具体指标,它们是整合在一起的,只不过在不同情境下各指标表现的程度不同。澳大利亚梅尔委员会也提出,任何核心素养指标本身不构成一套独立体系,为了完成某一目标,素养应通过整合的方式发挥作用。张华教授认为“核心素养的习得与养成必须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系统性,这也决定了对它的测量与评价必须具有综合性和发展性,对于课程设计与开发、教育质量评价技术等提出了新挑战。”
三、核心素养体系对课程、教学产生的影响
作为一线教师最为关心的是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的关系,具体而言,就是核心素养体系将会对课程、教学产生什么影响?
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介绍,核心素养体系将成为课标修订的依据。
在张华教授看来,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将会对我国课程目标的进一步科学化产生影响。因为“长期以来,我国确定课程目标以及各级各类教育目标的时候,习惯于将国家政策文件中的相关话语直接移植过来。这既导致课程目标或教育目标缺乏科学性且无法检测,沦于空泛与抽象,不能有效指导教育实践;又导致课程目标或教育目标缺乏针对性,无法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发展需求”。他认为,在适时引入“核心素养”这一体系后,课程目标能够进一步实现科学化。 刘恩山教授则认为,核心素养提出后,“目标更明确,因为这些要素提得更鲜明,它会把国家的教育方针突出表现在核心素养上,我们就可以在这个框架内更明确地定位学科教育。每个学科把这件事情做好,就可以更好发挥出学科课程的价值”。他进一步解释,“它可以清晰地提示你,生物学或者其他理科,在科学素养之外能做什么,比如,生物学里有没有语言素养或数学素养的问题?过去很多人没有去考虑,今天作为一种核心素养提出,语言素养、表达交流的能力也要
落实到生物学习中,所以我们要组织学生去合作学习,去探究自主学习,这个过程中伴随着语言、人际交往的目标”。“原来的学科任务仍然在课程标准之中,在同样的课程框架里,如果把这个框架比喻为一栋四层的大楼,每层代表不同的学段,我们可以装入新的设备,让大楼变得更加现代化或者功能更加完善。原来的办公系统、上下水系统都在,但加入了电子传感系统,让大楼的信息沟通、时间利用率会变得更高,这些东西可能不是我原有的东西,它们就是核心素养。” 同样,这套系统可以加入政治学科,也可以加入历史学科,各学科都具有这样的功能,整个功能合在一起,就是核心素养。所以,刘恩山教授说:“它不仅仅是单一学科的,还要有一些辅助材料来支撑,彼此都撑起来后,就会变得更好。我觉得学科素养和核心素养是相辅相成的,核心素养的落实会强化学科素养,学科素养又为核心素养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平台”。
在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总框架完成后,如何基于指标体系确定各学段的核心素养及其表现特点,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做好不同学段核心素养的纵向衔接,就成为核心素养最终落实和培养的重要环节。
为了实现核心素养与各学科课程的有机结合,教育部组织研究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个学段核心素养具体指标的主要表现及水平特点,实现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总框架在各学段的垂直贯通。在总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到各个学段,从素养发展的角度提出各学段学生在不同核心素养指标上的表现特点和水平,把指标体系具体化到各学段,确定核心素养在不同学段的关键内涵。
四、高中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现途径
思想政治课作为德育课程、五育之统帅.对学生进行本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死、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关键的作用。下面,笔者主要从政治课教学引领功能的角度谈谈对高中生进行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现途径进行探索。
不少专家认为,21世纪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挑战,既不是新技术革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青少年一代的道德问题。一个道德情感缺乏,没有责任感的人是不会真正懂得关心他人,也无法适应社会的。思想政治课作为德育课程,是五育之统帅,“思想”是其灵魂所在。但尽管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实施了多年,由下种种原因,目前政治课教学实施中,围着“升学指挥棒”转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有效纠正,教师更多的只是重视政治知识的传授,机械地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知识的能力,而忽视了思想、情感和政治素养的培养。这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也影响了政治教学的实效性,不利于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以下从政治课教学引领功能的角度,谈谈对高中学生进行政治学科接心素养培养的实现途径。
1、关于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含义的界定
各学科新课程标准都把学科教学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基本的学科素养”,各学科素养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新课程所要培养的学生的综合素养。《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要求:“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感、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上述要求为我们在政治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科素培养提供了依据。
⑷ 如何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基本的公民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了解中国特色社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知识。 希望此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⑸ 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一、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般认为,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以培养完满人格为目标,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更高的视野和境界上关注社会和人生,培养思考的兴趣和品质,培养公民责任感,进而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和心理品质。关于政治学科素养的内涵,教育行政部门尚无明确的界定,广大政治教师也是“仁者见仁,智者风智”。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国家与社会认同感、民族与文化认同感、民主与法治认同感、道德与价值认同感、生命与科学认同感、交流与开放认同感等,但不是政治学科知识的总和。
二、政治课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途径
1. 课前:态度引领
有关研究者指出:态度是用乘方来连接知识与能力的。如果态度是正分,一切知识与能力皆会产生相乘倍数的效果;如果态度是负分,一切知识与能力皆会产生负面效果。课前让学生自主研修、自我教育,是培养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途径。在课前自学中,发动学生自主研修,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进行人生态度引领,引起学生心灵共鸣,使学生认同感得以升华。
如讲授初三思想品德第三课《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前,笔者布置学生收集我国进入汽车社会、国庆假期高速公路拥堵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各届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标题、主要理论成果,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整理课程资源,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我国的经济、政治地位不断提高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这样,通过自主研修进行态度引领,促使心灵与心灵之间接纳、智慧与智慧之间碰撞,不仅极大激发了学生探究政治问题的兴趣,还可以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坚定的社会责任感,在情境中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真谛,引发学生对国家、对社会的思考,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其国家与社会认同感、民主与法治认同感。
2. 课堂:灵动思维
课堂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也是促使学生思维灵动飞扬的大平台。思维灵动的课堂集中体现三个要点:一是注重培养学生思维方式,二是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充满着教学过程的创造和生成;三是充满教学智慧。
新课程倡导教师灵活教学、鼓励创新,倡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灵动思维。一要激发兴趣。当学生对政治理论和社会实践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往往能生成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体验,焕发出创造的活力。二要灵活教学。政治教师在课堂上充满激情,富有生机,富有情趣,富有启发性,生动形象,灵气潇洒,逐渐形成灵通的教学魅力――具有灵活的教学设计,拥有灵巧的教学创造,养成灵性的教学素养,激活灵敏的教学情感,必然引领学生思维灵动飞扬。三要因材施教。教师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根据学生的社会家庭情况、生理和心理年龄、学习特点,根据他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注意发展他们的个性,帮助他们排除心理障碍,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跃跃欲试愿意接受任务时,及时予以锻炼的机会;学生的学习情绪不高时,予以鼓励,肯定成绩;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成绩时,及时提出更高的要求。四要适时指导。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指导学生进行调查、参观、讨论、访谈、专题研究、情境分析,让学生在探索中有所收获,并将基础知识的夯实、灵性创造的激发融为一体。
讲授《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一框时,我播放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家用交通工具变化的一组图片,让学生感悟: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中国人民富了起来,由自行车王国跨入汽车社会;国家也强大起来,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后,让学生分组展示课前收集的背景材料:我国一些汽车企业仍然还处理不好汽车表面曲线,只能给日企代工组装车,多款在中国投产的高档汽车放弃“中国造”;国庆假期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期间24条高速公路拥堵,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场景……在小组讨论、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学生自主编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思维导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汽车工业和交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显示。但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是不可超越、不可跨越的。
3. 课后:拓展迁移
拓展迁移是教材知识的补充和延伸。笔者在新授课结束前2分钟,通常结合生活情境明理导行,给学生布置一定的社会实践任务,引导他们升华道德境界,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习惯。当然,社会实践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把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到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和生活领域中去。这样,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例如,学完《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这一框题后,笔者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用课件展示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代会报告标题及主要理论成果,引导学生分析:贯穿这几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主线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哪些理论成果?师生共同总结:当代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始终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线,坚持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引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必须长期坚持并贯彻落实下去。课后,学生就会饶有兴趣地阅读党的十八报告,认真领会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认识。
⑹ 如何理解高中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
一、课前时政演讲,增强学生政治认同感和理性
思维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课题组教师坚持一个原则:“时政演讲”5分钟,把时间交给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前新闻播报活动,他们讲自己关心的时政新闻、社会现象和国际形势。这些都是他们心理上的“兴奋点”,因而吸引了同学的注意力,学生都很认真倾听同伴的演说并对演说内容进行点评。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养成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政治素养的同时,也给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学生在对社会问题的讨论和思考中,从天下事引出理论,寓理论于天下事,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启迪和教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从而获得普遍的政治认同。
二、开展体验式教学,提升学生理性思维和公共参与意识
课题组王老师在执教的《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中,首先设置问题:什么是公平?通过分组进行2分钟的“纸飞机制作”活动,由组长统计纸飞机的数量,并设计分配方案,在制作过程中每个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活动,体会动手实践的乐趣,“纸飞机制作”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校正、自己归纳、总结。
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师生互动激情迸发,有效地掌握了国家宏观政策,理解了社会热点问题。本节课从教学方式看,充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把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学堂”,充分激发学生思维,使课堂充满活力。
再从师生关系看,教师更象是“大姐姐”或象学习旅程中相伴而行的“旅伴”,师生之间相互激励、相互启发,无论是在思维上、在情感上,师生都是“在场”的,“表现极好的”,本节课最令人称道其实是共生共长的师生关系,因而学生的认识才有了宽度、深度、高度。本节课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热点问题,为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专业性强,学生平时接触的少,不易理解。教师通过“课堂实践,方案探究”为主题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在分组展示、自学互学、激励评价等环节中以小见大,从直观到抽象,体会知识生成,提升思辨能力、实践能力,提升理性思维和公共参与意识,深刻领会“中国梦”的时代内涵。
三、创新社团活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人生幸福感
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未企社”“思辩社”“轻音社”“动漫社”“记忆邮新社”“心理社”“法语社”等众多社团活动。在社团活动中,教师在课堂之外找到了发挥自己所学的场所,学生也学到了课堂所无法获得的东西。如“未企社”小组成员同学感言:“一年来,加入社团让我零距离接触社会,了解长乐企业,并参与实践,学校社团为我提供一个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平台。
通过深入长乐民营企业(立恒集团)调研,跟同学共同撰写实践活动报告,加深我对长乐民营经济的认识,感受私营经济在长乐的蓬勃发展,深刻体会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感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思辩社”成员说:加入“思辩社”以来,我在政治学科方面有了不小的收获。当我们徜徉在名家雄辩、勇气与魄力中时,同时也获得了朴素的民主体验。
感谢学校给我一个思想的俱乐部,感谢政治老师给我们的指导。”课题组教师除带领学生开展体验类、探究类、实践类、服务类等社团活动丰富课程内容外,还配合学校开展绿色校园、书香校园、文化校园、智慧校园相关活动,进而逐步让学生从学习者转化为组织者、活动者、实践者,促进知识、能力转化为素养,促进核心素养的进阶、提升,磨炼了学生的意志,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人生幸福感。政治课的生命力在于生活实践,课题组教师充分运用学科特色和优势,在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实践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作用。
⑺ 什么是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大致可释出三层意义。
其一,什么是素养。素养是一种品质,它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后天养成的。但这种品质,不仅因“教化”养成,而且因“阅历”自成,是人人终将拥有的品质。也就是说:无论从事什么工作(行业、产业、专业、职业)、充当什么角色(家庭的、社会的),无论接受过系统教育、培训与否,事实上,每个人都会面对特定的“生活情境”而表现出各自的素养。说到底:素养,是人们生活经验的结晶;实践,是滋养素养的源泉。
其二,什么是核心素养。特指“个体在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包括我们业已熟悉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动力系统)三个维度。这就意味着,形成核心素养,是有预期目标、过程的结果。比如,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是一个系统性、总体性的框架”。
其三,什么是学科素养。它是经历了“特定学习方式”后形成的“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对此,针对有关学科知识的误读,应澄清一个说法:“忘掉具体知识,留下的便是素养”。学科素养与学科知识究竟是什么关系?在我看来,学科素养不等同于学科知识,但学科素养与学科知识之间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则是毋庸置疑的。具体讲,学科知识的积累,是造就学科素养的条件;学科素养的形成,是学科知识积淀的结果。积累越丰富,积淀越深厚。唯其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纲”,更要重视学科知识的学习。
读懂上述三个层面的意义,就不难对学科核心素养有个较为清晰的概念了。它是“学生发展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表现,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课程(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这表明:确认学科核心素养有两个关注点。一是着眼于学科本质属性,关注它在本学科学习中的意义和价值。二是着眼于学生成长过程,关注它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综上所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所以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素养,就在于它不是依赖直接经验获得的,而是体现综合性品质的“教养”;学科素养之所以不同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在于它有赖于学习特定学科,是需要学科知识来证实的“学养”;学科核心素养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类别的学科素养,就在于它不仅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根基,而且采用“特定学习方式”,凭借学科课程的母体经历“十月怀胎”而孕育出来。简言之,作为学科素养的精华,它集结了“最能体现本学科育人价值的根本性、关键性要素”。
⑻ 如何解析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内容
课本上的知识永远是枯燥乏味的,要想让它“活”起来必须把课本知识带进我们的实际生活,把课本理论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初中政治课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让学生通过学习去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如在学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时,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分组调查、了解当地政府在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引领学生观察党和国家目前所做的工作.在课堂活动中,我在学生掌握环保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问题、查根源,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鼓励学生寻找、思考行之有效的治理环境污染的方法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措施,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争做“当代绿色公民”.
⑼ 如何在提升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首先,要基于课程的学科本质,以提炼思想政治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高中思想政治课历史沿革的经验告诉我们,把握本课程的学科本质,有三个视角:从核心价值来看,这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从基本功能来看,这是一门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能力的课程;从培养目标来看,这是一门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养的课程。辨识这门课程的本质特征,有这样几个视点:作为中国特色的德育课程,它具有不同于其他任何国家相关课程的核心价值;作为一门学科课程,它具有不同于一般德育活动的学科特点;作为学科课程体系中的科目,它具有不同于一般科目的整合方式;作为专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它具有不同于一般学科教育的德育功能。
由此可见,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内容具有综合性,却有别于通常所称的综合课,同域外相关课程亦无从类比。应该说,这种课程设置,有着中华历史文化的渊源和革命传统文化的基因,是我国课程体系的重要“标识”。因此,从思想政治核心素养与相关学科内容的关系来看,课程这种独特的“综合意义”,要求由思想政治素养的提炼统摄相关学科内容,由相关学科内容支撑思想政治素养的培育。而这种以提炼思想政治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思路,正是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的育人本质所决定的。
其次,要关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课程具体内容,体现“上不空挂”与“下不失联”的原则。
所谓“上不空挂”,就是强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确定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据,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成就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条件。思想政治课学科核心素养的提炼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息息相关,实际上就是要凸显学科育人价值的注入。所谓“下不失联”,一是要立足学科本质的把握,明确本学科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思想政治素养,而不是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哲学等学科素养的组装;二是要着眼课程内容的整合,依循“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路径,先从相关学科内容中提炼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然后依据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确定课程内容。
因此,如同思想政治素养整体上与相关学科内容的关系,每个核心素养要素所涉及的学科内容与课程整合的内容,也分属不同的“集合”,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贯彻“上不空挂”与“下不失联”的原则,如何清晰、精准地刻画各“集合”之间的关系,无疑是不能回避、不可忽视的挑战。
第三,命名与统整,是提炼学科核心素养要素必须面对的两个基本问题。
学科核心素养的提炼要立足于学科本质及其育人价值,但素养要素的命名不能不考虑课程内容。这是因为,依据核心素养选择与整合的课程内容,毕竟源于不同的学科分类。命名核心素养,此学科之所以不同于彼学科,仍然取决于学科内容的差异,否则难以避免雷同,如“综合思维”“独立思考”“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等,适用范围过于宽泛,此其一。其二,考虑到不同学段课程内容的差异,即便同属一类学科,高中学科核心素养要素的命名,亦可能不同于初中学科核心素养要素的命名。但是,纵然命名不同,有关基本教育元素的融入却一脉相承。
比如,不能认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要素没用道德范畴命名,就是不重视道德教育。其实,道德教育的意义作为每个要素的“题中应有之义”,存在于所有要素之中,贯穿于学校德育课程实施的始终。既然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不是相关学科素养的组合,那么有关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要素的提炼,同样源于各相关学科的内容,又不一一对应各相关学科内容。它们既涉及所有相关学科的内容,又有所侧重。因此,统整学科核心素养要素,也需要制定相应规范。包括:每个学科核心素养要素有什么主要表现;不同要素在层次上应力求相同,在涵盖范围上不宜差异过大;不同要素在内涵和外延上具有独立性,但相互之间应存在合理的联系,在逻辑上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过反复论证、多次调整,目前拟定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仍在接受各方研判,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四个要素。
⑽ 什么是高中政治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可和赞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确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
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最基本的价值标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理智、自主、反思等思维品质和行为特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面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作出理性的解释、判断和选择,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文化自信,以负责任的态度和行动促进社会和谐。
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的认可、崇尚与遵从,是关于法治的思想、知识和态度,主要包括规则意识、程序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法治是人类文明演进中逐步形成的国家治理方式;形成宪法至上、法律权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懂得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的关系;养成依法办事、依法维权、履行法定义务的习惯;具有法治让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的认知和情感。
公共参与
公共参与是公民主动有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和国家治理,承担公共责任,维护公共利益,践行公共精神的意愿与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具有人民当家作主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感;了解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途径、方式和规则;积累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实践经验;提高通过对话协商、沟通与合作表达诉求、解决问题的能力。
(10)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扩展阅读:
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自主发展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