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文言文或

文言文或

发布时间: 2020-11-19 09:01:16

⑴ “到那时”或者“到时候”用古文或文言文词语怎么表示

彼时

⑵ 古文或文言文里称呼“我们”怎么说

“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的专称“朕”和“孤”字,通常都可译为“我”、“我们”、“我的”、“我们的”。另外还有:吾等,吾辈,吾每(明清小说中较多见)。

例句:1、吾等所努力者,一面集中自己之兵力,一面分散敌人之兵力。

2、"好友请道来,吾等当洗耳恭听,"迪克森先生曰,"个中想必有猥亵气味。"。

3、世无优于他人者,除非吾等所论为时尚,而吾很抱歉,吾更愿将此话题留予那些通晓区分凫蓝与晚樱红之法的女子及部分男子。

4、旧事勿念,吾等老者也自有寿福,孝女心到即可!

(2)文言文或扩展阅读

我们解释:

1、代词。称包括自己在内的若干人。

例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六回:“我们豁去虚文,且谈谈正事。”

巴金《随想录·关于丽尼同志》:“我立在甲板上,身子靠着栏杆,摇着手,低声说:‘ 台湾 ,美丽的土地,我们的!’"

2、称呼包括自己在内的若干人。如:我们大家一起干;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友谊……:指“我”。

例句:带感情色彩。用于口语。如:你怎么不讲理,让我们怎么办?

⑶ 文言文“或”的意思是什么有什么例句

“或”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具体有以下几种:

1、表示虚词 ∶表示选择或列举。在不同或不相似的事物、状况或行动之间的一个抉择。


例句:

(1)或尽粟一石。――唐·韩愈《杂说》


(2)君实或见恕。――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2、表示假设。

如:或若(假使,倘或),或许,也许。表示不肯定 。

如:或是(或许;也许是);或恐(也许;可能);

例句:汝仔细找寻,或能找到。



3、间或,有时。


例句:

(1)或长烟一空。――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2)或至相殴。――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4、通“惑”,迷惑 。


例句:

(1)夜半,而城上四面鼓噪,敌人必或。――《墨子·备蛾传》


(2)无或乎王之不智也。――《孟子·告子上》


⑷ 文言文或古汉语里的“谢谢”怎么说

谢、拜谢、谢承、谢荷、感激

文言文表示谢谢的词语主要有:

谢、拜谢。如 唐代-李朝威著《柳毅传》:“使前泾阳女当席拜毅以致谢。”译文:让从泾阳归来的龙女当筵向柳毅再拜致谢。

由于“谢”的本义是向人认错道歉,又引申为推辞,阅读文言文或用文言文表述时,一定要注意语境。

(4)文言文或扩展阅读

文言文翻译技巧

古文直译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对译、移位、增补、删除、保留等。

1.对译

对译是按原文词序,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这是直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直译的第一个步骤。古今汉语词序一致,句法结构相同的句子,今译时不用改变原句词序,只要从现代汉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来翻译原句中的字词就可以了。

对译的好处是逐字逐句落实,可以避免漏译——漏译是初学时经常出现的问题。由于古今汉语句子结构的相同之处很多,所以凡是能够对译的地方都要对译。对译有困难或对译后意思表达还不够清楚、句子不通顺的,才能用移位、增补等方法作适当的调整。

2.移位

移位是指古代汉语某些词序与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移动词语位置。

3.增补

增补是指古代汉语省略或表达过于简古的地方,今译时要作必要的增补。例如:

4.删减

与“增补”相反,删减是指原文中个别词语可以删掉不译。文言文中某些表达方式和某些虚词,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和相应的虚词,遇到这种情况,只要译文已把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了,个别词语可以不译。

5.保留

保留指原文中有些词语可以不译而直接保留在译文中。凡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特别是许多基本词汇,如人、牛、山、草等,当然可以保留不译;象一些表示已经消失的古代事物的词语,诸如人名、国名、历史地名、民族名及官号、年号、谥号、特殊称谓、特殊学术用语以至专业术语等,一般都可保留不译。

⑸ 文言文中的或什么意思

1、 又如:或抄人(某人袭。不称名而暗指的人。有些人)

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唐·柳宗元《小石城山记》

或语公(袁可立):“此弄臣,奈何窘之?”——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2、又如:或时(有时);或一,或种(某种);或日(某日,有一天)

3、用作虚词

君实或见恕。——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或异二者之为。——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或能免乎。——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4、表示假设。犹倘若,假使。如:或若(假使,倘或)

(5)文言文或扩展阅读

古文字中,“国”(繁体字为国)字从口从或,究竟是“口”还是“或“为原形,众说纷纭。马叙伦先生主张口为国之原字,......日本学者后藤朝太郎则主张“或”为国(国)之原字。

他认为加以口者,系秦汉以后之事。并于《国家学会》杂志第二十七卷第六号上发表论文,说之如下:“国(国)字作口,乃秦汉以来之事,周代春秋战国时代,只有或字。”按:或为戈与口之合体,后汉许慎于《说文解字》中亦曰,或者,邦也。

⑹ 怎样用文言文表达“虽然”或“即使”的意思

即使

1、虽

释义1:连词,把意思推开一层,表示“即使”或是“纵然”的意思。

引证: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即

释义:假定,就算是。

引证:汉·贾谊《论积贮疏》: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译文:如果不幸爆发了纵横二三千里(规模)的旱灾,国家该用什么来救济(百姓)呢)

虽然

1、虽

释义:用在前半句,表示承认是事实,后半句用“ 但是 ” 、“ 可是 ” 、“ 却 ” 等呼应,表示转折。

引证:这篇文章字数虽然不多,内容却很丰富。

2、然

释义:虽然,表示让步关系 。

引证:然是(虽然)、然虽(虽然)。

3、即

释义:虽然

引证: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小即小,天生的口不曾合。(译文:小虽然小,但是天生的嘴巴就是合不上。)

注意事项:“虽”和“即”翻译为“即使”还是“虽然”,关键是看所指的事情是发生了还是未发生:事情已发生,译作“虽然”;事情未发生,译作“即使”,含有一点假设的意思。

(6)文言文或扩展阅读:

一、“虽”字形演变和字源解说

1、字形演变

2、字源解说

造字本义:靠近食物,就餐,与“既”相反。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

文言版《说文解字》:即,即食也。从皀,卪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即,入席就餐。字形采用“皀”作边旁,采用“卪”作声旁。

⑺ 文言文中带有“和”字,“或”字的句子有哪些

一、或

1 有时,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或长烟一空

2 有的,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文言文的"或"字不解释为"或者",解释为"有的(人或物)"

解释:

1 也许,有时,表示不定的词:~许.~者(a.也许;b.连词,用在叙述句里,表示选择关系.均亦单用“或”).~然.~则.

2 某人,有的人:~告之曰.

3 稍微:不可~缓.不可~忽.不可~缺.

二、和

1 <形>音乐和谐;协调。《察传》:“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

【又】协和;和睦。《季氏将伐颛臾》:“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2 <动>和好;交好。《屈原列传》:“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议和。”

3 <形>温和;暖和。《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4 <形>和悦;谦和。《信陵君窃符求赵》:“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5 <介>连带;连同。杜荀鹤《山中寡妇》:“时挑野菜和根煮。”

6 <介>与;跟。《陈州粜米》:“和那害民的贼徒折证。”

7 <连>与;和。岳飞《满江红》:“八千里路云和月。”

如何用文言文表达“还”、“还是”、“或是”

【fǎn】

②<动>更换。《吕氏春秋•慎人》:“孔子烈然~瑟而弦,子路抗然执干而舞。”

⑼ 文言文中的或是什么意思

1、本义。读 yù,有人,有的。泛指人或事
如:或跃渊。——《易·乾》
2、用作虚词 ∶表示选择或列举。
如:或尽粟一石。——唐· 韩愈《杂说》
3、间或,有时
如:或长烟一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4、通“惑”。迷惑
如:无或乎王之不智也。——《孟子·告子上》
5、语气词,在否定句中加强否定语气
如:莫或兴之。——清· 黄宗羲《原君》

热点内容
人教二年级数学上册 发布:2024-10-18 18:58:56 浏览:43
2017教师资格证面试报名时间 发布:2024-10-18 18:10:10 浏览:255
新京博教育 发布:2024-10-18 16:17:08 浏览:125
安全教育工作计划 发布:2024-10-18 16:11:59 浏览:472
多开班主任 发布:2024-10-18 15:00:36 浏览:927
少儿街舞教学计划 发布:2024-10-18 14:58:27 浏览:318
教学简报模板 发布:2024-10-18 14:32:07 浏览:924
埃罗芒老师表情包 发布:2024-10-18 13:35:44 浏览:305
小学英语外研社 发布:2024-10-18 11:23:36 浏览:952
一年级上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18 11:09:13 浏览: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