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的的文言文

的的文言文

发布时间: 2020-11-19 10:15:33

『壹』 在文言文中“也”有哪些意思

一般是语气词。

  1. 同现代汉语“也”。

  2. 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

  3. 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4. 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5.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

  6. 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7. 用在句末,表示反诘语气。

  8. 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贰』 是 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1、这;这个;这样。

《严先生祠堂记》:”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

译文:我到这个州任职后,开始建造祠堂来祭奠先生,又免除了先生四家后裔的徭役,让他们负责祭祀的事情。

2、对;正确。

《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译文::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远,已觉悟到现在的做法是对的而曾经的行为是错的。

3、凡是;所有的。

《游园》:“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

所有的花都放了,但是牡丹还要有一段时间才开花。

④表判断。《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

译文: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

(2)的的文言文扩展阅读:

白话版《说文解字》:是,正、直。字形由“日、正”会义。所有与是相关的字,都采用“是”作边旁。造字本义:动词,夏至,太阳当头,适宜农务。

相关词汇解释:

1、老是[lǎo shì]

总是;表示一直如此(多含不满或厌恶意):老是感冒。

2、凡是[fán shì]

总括某个范围内的一切:凡是新生的事物都是在同旧事物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

3、硬是[yìng shì]

就是(无论如何也是):他虽然身体不好,可硬是不肯休息。

4、横是[héng shi]

表示揣测;大概:他横是快四十了吧?

5、算是[suàn shì]

总算:这一下你算是猜着了。

『叁』 古文中且是什么意思

1、将要;将近。

北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不出,火且尽。”不出,火星将尽

2、暂且;姑且。

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且放白鹿青崖间。”暂且放养白鹿,在那青崖之间

3、尚;尚且。

汉代司马迁《鸿门宴》:“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我连死尚且不怕,一杯酒怎会推辞呢?

4、又;一边……一边。表示并列关系。

先秦《伐檀》:“河水清且涟漪。”河水清清又起波纹

5、而且;况且;并且。表示递进关系。

战国左丘明《烛之武退秦师》:“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况且您曾经对晋国国君施过恩惠。

6、即使;即或。表示假设关系、让步关系。

汉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就是普通人对这种情况也感到羞耻,更何况是将相呢?

7、或者;还是。表示选择关系。

汉代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岂吾相不当侯也?且固命也?。”难道是我的骨相不该封侯呢?还是命该如此呢?

(3)的的文言文扩展阅读

1、今义:

(1)尚,还,表示进一层:既高且大。尚且。况且。

(2)表示暂时:苟且偷安。姑且。

(3)表示将要、将近:城且拔矣。年且九十。

(4)一面这样,一面那样:且走且说。

(5)表示经久:这双鞋且穿呢!

(6)文言发语词,用在句首,与“夫”相似:且说。

(7)姓。

2、组词:

(1)且慢:暂时慢着(含阻止意):~,听我把话说完。

(2)姑且:副词。表示暂时地,只好如此:我的意见~保留,以后再讨论。

(3)苟且:只顾眼前,得过且过:~偷安。敷衍了事;马虎:因循~。他做翻译,一字一句都不敢~。不正当的(多指男女关系)。

『肆』 次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1、形声。从欠,二声。本义:临时驻扎和住宿。

()楚师伐郑,次于鱼陵。——《左传·襄公十八年》

(2)秦伯素服郊次。——《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3)王次于河朔。——《书·泰誓中》

2、第二,居其次

(1)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孙子·谋攻》

(2)生二子,长永绶,贡士;次永康(袁可立祖),生五子。——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3、顺序,等第

(1)念余邦之横陷兮,宗鬼神之无次。——《楚辞·九叹·思古》

(2)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史记·陈涉世家》

4、量词∶表示行动的回数。

(1)历险数次,遂达峰顶。——《徐霞客游记》

(2)旅行时停留的处所。

(4)的的文言文扩展阅读

相关成语

1、鲍鱼之次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bào yú zhī cì,意思是指卖咸鱼的店铺。鱼常腐臭,因以喻恶人之所或小人聚集之地。亦作“鲍鱼之肆”。

2、不次之迁是一个成语,读音是 bù cì zhī qiān,比喻超出常规的提升官级。

3、不次之位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ù cì zhī wèi,意思是对于有才干的人不拘等级授予重要职位。

4、不敢造次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gǎn zào cì,意思指不敢匆忙地或鲁莽地从事。

5、不可造次,读音bù kě zào cì,汉语成语,意思是指不能匆匆忙忙地进行,意为要慎重,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伍』 为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为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如下:
1、做;干。
《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译文: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做了,那么困难也变得容易。
2、发明;制造;制作。
《活板》:“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
译文:庆历年间,有位平民毕升,又创造了活板。
3、作为;当作。
《公输》:“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译文:墨子先生解下衣带,用衣带当做城墙,用木片当做守城器械。
4、成为;变成。
《察今》:“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
译文:本来可以长寿的人,现在也变成短命鬼了。
5、是。
《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译文:对于皇宫的内臣和朝廷的外臣一视同仁。
6、治;治理。
《论积贮疏》:“安天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译文: 哪里有治理天下,(已经)危急到这般地步,可是主上不震惊的呢?
7、写;题。
《伤仲永》:“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译文: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8、以为;认为。
《鸿门宴》:“窃为大王不取也。”
译文:认为 我私下里觉得大王这样做不可取。
9、叫做;称做。
《陈涉世家》:“号为张楚。”
译文:国号叫做张大楚国。
10、算作;算是。
《肴之战》:“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译文:秦国无礼,并没有施舍给我们好处。

『陆』 中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中读音:zhōng、zhòng,中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如下:
1、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
中离维纲。——《仪礼·大射仪》

与太史数射中。——《周礼·射人》
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故盛算之器即曰中。——《礼记·射义》
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新书·属远》
2、通“得”义:

《周礼·师氏》:“掌国中失之事。”
杜子春说:“中当为得。”古音中、得同音义通。故古书中“中意”亦通“得意”。“中”还可作虚词用:中----中字亦虚词,《易经·系辞下》:“葬之中野。”《礼记·表记》:“中心僭怛。
3、内,里面。与“外”相对 。
五帝之中无传政。——《荀子·非相》
儒有衣冠中。——《礼记·儒行》
皮树中、闾中、虎中、兕中、鹿中,是也。——《礼记·乡射礼记》
以益中外之累。——《后汉书·列女传》
中藏隐情不可致,诘公(袁可立)一览,立得籍甚。——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4、半;中途;半中腰 。
夜中,星殒如雨。——《春秋》
5、方位名。泛指一个地区内或一个时期内,中间;居中 。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陶渊明《桃花源记》
6、指宫禁之内。亦借指朝廷。

赵高用事于中。——《史记》
公来自中,天子所倚。——唐·韩愈《祭董相公文》
7、内心 。
忧从中来。——曹操《短歌行》
8、内脏。

五中所主,何藏最贵。——《素问》
9、中介人
中央向严乡绅借二十两银子。——《儒林外史》
10、中等。
受中赏。——《战国策·齐策》
中家以上。——清·方苞《狱中杂记》
11、方言∶成,行,好,可以,了得。[All right]
正要与姐姐、姐夫商量了,往府里讨去,可是中么?——《二刻拍案惊奇》
12、容易
我是薛家丫头,狄家媳妇,我的钱不中骗。——《醒世姻缘传》
13、合适,适当
是秦之计中,齐燕之计过矣。——《战国策·齐策二》
余观君疏于世故,而谋国无不中。——宋·叶适《袁声史墓志铭》
14、不偏不倚
头颈必中。——《礼记·玉藻》
衣冠不中,不敢以入朝。——《晏子春秋》
15、通“忠”。忠诚。
难进而尽中。——《孝经·圣治》
中和,祗庸孝友。——《周礼·春官·大司乐》
中不上达。——《荀子·成相》

『柒』 古文里“至”有几种意思

1、来到;到达。

战国多人所作《赵威后问齐使》:“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国王不要归罪于年成好坏,这样,天下的老百姓都会来归顺你了。

2、达到顶点。

汉代王充《订鬼》:“二者用精至矣。”

译:二者用精神达到了顶点。

3、周到。

明代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译:有时遇到他斥责,我的态度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辩解。

4、极;最。

先秦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

5、至于。

清代黄宗羲《原君》:“至桀、纣之暴,犹谓汤、武不当诛之。”

译:至于夏桀、商纣的残暴,还认为商汤、周武王不该杀了他。

【至如】至于,用于举例或表示别提一事。

【至于】达到。达到……的结局。连词,表示别提一事。

(7)的的文言文扩展阅读

1、今义:

(1)到:至此。自始至终。从古至今。至于。以至。甚至。

(2)极、最:至少。至亲。至交(最相好的朋友)。至诚。至高无上。至理名言。

2、常用词组:

(1)至此: 到此。你领着他们向前走,~停下

(2)至多:表示最大限度。他~三十岁

(3)至交:关系最密切的朋友。

(4)至理名言:最正确的道理,最精辟的言论。至:极,最。至理:最正确的道理;名言:精辟,有价值的话。

出处:清·李绿园:“俗语云'揭债要忍,还债要狠。'这两句话不是圣经传贤,却是至理名言。”

释义:俗话说“揭债要忍,还债要狠。”这两句话不是神圣的经书传达贤意,却是最正确的道理。

『捌』 文言文里的“左右“一词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里,“左右“一词详解:

1、在旁侍侯的人,近侍。

2、旧时书信中称对方。不直称其人,仅称他的左右以示尊敬。

3、相帮,相助。

4、支配,影响。

5、犹言反正、横竖。

6、犹上下,用在数量后表示约计。

『玖』 文言文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2、活用为第一人称
。如君将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说》
3、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二、用作助词:
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2、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3、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4、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5、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三、
动词,译为“到、往”,
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拾』 什么叫做文言文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

现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文言文”成了读书人的专用。

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经过历代文人修饰越显浮华,唐代起文学大家韩愈等发起“古文运动”,主张回归通俗古文。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拓展资料:


文言文的常见虚词:

而:表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修饰、因果关系。且:相当于“啊”

何:什么;怎么样;哪里;多么;为什么;怎么;啊;通“呵”,喝问。若:如同,像

乎:表疑问;相当于“吗”;表感叹;表祈使或命令,相当于“啊”“呀” 。所:也

乃:你,你的;他的;此,这;这样,如此。

其:他(的),她(的),它(的);其中;难道;怎么。

常见的虚词还有:也、则、以、者、因、之、为、于、兮、焉、与、莫等。


热点内容
师德主题教育征文 发布:2024-10-18 02:01:05 浏览:658
云梦教师 发布:2024-10-17 23:26:48 浏览:782
教师报名简历 发布:2024-10-17 22:31:23 浏览:940
教育部章程 发布:2024-10-17 21:54:21 浏览:785
情花舞蹈教学 发布:2024-10-17 21:49:58 浏览:710
字多少画 发布:2024-10-17 21:05:00 浏览:615
三星i9082怎么样 发布:2024-10-17 21:04:52 浏览:53
刘哔和刘老师 发布:2024-10-17 20:12:00 浏览:900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 发布:2024-10-17 18:01:23 浏览:968
凯里教育局 发布:2024-10-17 16:15:12 浏览: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