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片芦笙恋歌讲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我国云南境内的哪一少数民族中
Ⅰ 葫芦丝名曲有哪些
1、《月光下复的凤尾竹》是由制我国作曲家施光南创作的傣族乐曲,词作家、诗人倪维德作词。1979年,词作家、诗人倪维德先生在芒市坝子看到傣族青年男女在明亮的月光下成对地在竹林中谈情说爱、卿卿我我、情歌呢喃、葫芦丝声声,诗人诗兴大发之际,挥笔写成《月光下的凤尾竹》歌词。
2、《婚誓》由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雷振邦创作,为长春电影制片厂1957年摄制的《芦笙恋歌》的插曲。《芦笙恋歌》主要讲述的是在解放前,中国云南省澜沧江拉祜族少数民族的年轻猎手扎妥,因为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奸淫烧杀、蛮横抢夺而奋起反抗的故事。
3、《多情的巴乌》是一首用葫芦丝或巴乌演奏、欢快的、具有动感的音乐, 是著名作曲家张汉举老师的经典之作,此曲原本是一首彝族风味的声乐曲。
4、《竹林深处》是一首云南葫芦丝名曲,由龚全国填词、杨正玺谱曲,创作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乐曲根据流行于云南德宏地区的《葫芦箫调》创作。
5、《山寨情歌》是一首在民间流传甚广的曲目,可谓是经久不衰,至今也演变而成了一些不同的版本,最受欢迎的版本由我国葫芦丝演奏大师哏德全老师倾力演奏。
Ⅱ 葫芦丝的经典曲目
《月光下的凤尾竹》、《多情的巴乌》、《侗乡之夜》、《竹林深处》和《山寨情歌》。
1、《月光下的凤尾竹》。
由我国作曲家施光南创作的傣族乐曲,词作家、诗人倪维德作词。该曲以其悠扬的曲调、娓娓动听的旋律,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让人不由联想起那郁郁葱葱的凤尾竹林。
2、《多情的巴乌》。
著名作曲家张汉举老师的经典之作,此曲原本是一首彝族风味的声乐曲,歌词大意是这样的,云雾山中遍地竹,砍棵竹子做巴乌,吹的我呀傻呼呼忘记种包谷,亏得他呀来帮忙,种完包谷吃晌午,巴乌吹到庄稼熟。
3、《侗乡之夜》。
中国的一篇古文是一首葫芦丝的演奏歌曲,属于文言文。密集节奏连在一块的乐句一般由慢到快再渐慢或突慢或到了某个音以后,突然慢下来,或停在某个延长音上 。
4、《竹林深处》。
一首云南葫芦丝名曲,由龚全国填词、杨正玺谱曲,创作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乐曲根据流行于云南德宏地区的《葫芦箫调》创作。
5、《山寨情歌》。
是一首在民间流传甚广的曲目,可谓是经久不衰,至今也演变而成了一些不同的版本,最受欢迎的版本由我国葫芦丝演奏大师哏德全老师倾力演奏。
Ⅲ 葫芦丝十大名曲有哪些
1、《月光下的凤尾竹》
《月光下的凤尾竹》是由我国作曲家施光南创作的傣族乐曲,词作家、诗人倪维德作词。该曲以其悠扬的曲调、娓娓动听的旋律,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让人不由联想起那郁郁葱葱的凤尾竹林,那别具一格的傣家楼阁撒落在竹林间,有如天上的星子,依山傍水。
2、《多情的巴乌》
《多情的巴乌》是一首用葫芦丝或巴乌演奏、欢快的、具有动感的音乐, 是著名作曲家张汉举老师的经典之作,此曲原本是一首彝族风味的声乐曲
3、《月夜》
《月夜》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是作者被禁于长安时望月思家之作。此诗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
4、《侗乡之夜》
《侗乡之夜》是由谭炎健用葫芦丝演奏的歌曲,该歌曲收录于谭炎健2010年发行的专辑《柔情葫芦丝——情深意长》中。
5、竹楼情歌
李海鹰作曲,为葫芦丝六级考级曲目。表现了傣族青年男女甜蜜的爱情生活。
6、《婚誓》
《婚誓》由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雷振邦创作,为长春电影制片厂1957年摄制的《芦笙恋歌》的插曲。《芦笙恋歌》主要讲述的是在解放前,中国云南省澜沧江拉祜族少数民族的年轻猎手扎妥,因为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奸淫烧杀、蛮横抢夺而奋起反抗的故事。
7、《傣寨情歌》
《傣寨情歌》由张祖豫、董锦汉作曲时世界十大葫芦丝曲之一。
8、《美丽的金孔雀》
《美丽的金孔雀》由葫芦丝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中国葫芦丝王子,国家一级演员李春华所创,是世界十大葫芦丝曲之一。
9、《渔歌》
《渔歌》是中国民歌的一种,中国沿海地区以及湖泊港湾渔民所唱。2014年12月03日,渔歌(洞庭渔歌、汕尾渔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0、《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由已故军旅作曲家杨非创作于五、六十年代,后成为电影《勐龙沙》的主题曲之后,更是广为流传。此曲描绘的是傣乡,指的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主要写的是德宏的瑞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