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美术课堂

美术课堂

发布时间: 2020-11-18 17:18:28

如何打造美术高效课堂

打造美术高效课堂的方法:
一、教师饱满的热情和激情是课堂实现高效的前提

一个人的情绪是可以传染给别人,并使之产生同样的情绪。教师的激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学生也具有激情时会和教师产生共鸣,与教师进行更自然、亲切的情感交流。良好的心态可以让老师始终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发现学生的长处,开发学生的潜能。要通过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再针对问题提要求,这样学生就容易接受得多,同时也就更加勤奋,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老师饱满的热情可以感染学生,使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参与教学活动。老师如果上课精神萎靡不振,说话无精打采、吐词不清、词不达意,学生很快就会被老师的这种状态所感染,也就不能积极地与老师配合,最终这节课就变成了一节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应的课。
师生动娴熟、极富情感的语言,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是学生集中精力、活跃思维的催化剂,是激情的直接表达。如,随着谈话内容的进行,会挥动手臂、皱眉、抿嘴、耸肩、摆头等。这都是极自然又要紧的,尤其眼神的运用,将全班学生浏览一次,停留几秒钟,可让学生知道你注意到他,而他也会注意你。所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和激情,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
二、优化教学设计,广阔的教学资源是高效教学的关键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设计是否优化。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众多成功教例,名师经典名言告诉我们,要让学生学习轻负高质,教师必须要在优化教学设计上下功夫,让每个学生都有效地动起来。其实我也一直在困惑着,迷茫着,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什么样的设计才是最优设计。一般地说,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主要是循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的,因此教学思路不只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教案中,而必须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思路清晰,美术课堂就会呈现清晰,学生的思维也会渐渐清晰,从而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启迪。教师的个人思维品质集中地体现在教学思路上,又以非常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每节课都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带给学生什么,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要给学生创设活跃的课堂状态。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要注重科学的学法指导,学生会学了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学习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则会事倍功半。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实施有效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
在班级授课的情况下,要想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实现有效教学,首先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为了使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就需要对课堂的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改造。改造的最好方式就是实现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中,空间的构成方式需要改变。即改变以往的“秧田型”桌椅摆放形式,成为“T”字型或马蹄形,甚至其他形式。这种空间构成,与“秧田型”相比,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学生被安排成“面对面”形式就坐,提供了相互交流的空间形式;三是学生活动的空间更大了,有利于展开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
要很好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很多。其中之一,就与大班额有关。在大班额的情况下,难以改变现有的课桌椅摆放形式。在这种情况下,空间结构可做微调,如前后桌同学可随时组成合作小组,在小组中,应有一名组长,组长应有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能合理地给每一位组员分配任务,不歧视任何一位同学,能处理意外情况。组长可以互换,以达到最佳的合作学习目标,让学生都得到锻炼。
第二,组内有明确的分工,每个学生担任一定的职责。学生应按照分工和职责积极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使合作有序、高效。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的活动中得到提高。组内的分工可在一个阶段后互换。第三,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小组的存在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宜因课程性质、学习内容的改变随意变化或随时中断。因为只有通过相当一段时间的合作学习,才能更加有效。那种在一个单元、一个课时的教学中,围绕重点、难点或知识的扩展和延伸开展研究、讨论等交流活动,是短暂的合作学习方式,也能获得合作的成果,但不如长期的、相对稳定的合作学习对学生和谐、全面发展的意义深远。第四,合作学习的方式有①、小组讨论式②、互动交流式③、小组表演式④、合作创作式⑤、比赛评选式⑥、师生互动学习式。如《卡通天地》一课的教学中,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卡通明星,制作成了卡通明星的头饰,高兴地戴在头上,自由地组合成小组,开始了自己编导、自由表演、自己欣赏、自己评价的体验表演活动。学生从自己生活世界,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卡通人物编创出许多富有生活味的卡通故事剧。这样的教学,不仅仅加深了对卡通明显的认识,而且促进了学生创编、想像、表演、交流的综合能力。
四、开展有效探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经验教训。
新课标下学生活动丰富化的表现之一便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探究活动。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到底怎样进行有效探究呢?
首先,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努力将原先用于讲授的内容转化成适于学生探究的一个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转化为思维可以动手操作的实体工具。在课堂教学的情况下,尤其是大班额的情况下,教师的语言要结构化,实体的操作工具要精心设计,使之结合起来共同为学生探究与合作及教学过程的进一步展开服务。如《巧用身边的材料》一课,开始就将各种废弃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发现问题: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质地、颜色和肌理,如何利用不同的质地、颜色和肌理表现不同的作品?通过对提供的作品、资料的欣赏、分析,拓展学生思路,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通过讨论、研究、实验,引导学生将这些材料进行移植、分解、综合、嫁接,从中找到最合适的材料,作出有意识的预见、迁移,以确定画面的构成和形式的选择。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对各种材料的接触,学会用全新的眼光审视周围世界,用触摸的灵感进行再创造,完成抽象的、有个性的、有独创性的作业。学生在找材料、研究材料、重新组合材料和剪、拼、粘贴等各个环节的学习过程中,信息处理能力和时间视觉艺术创造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展示作业,交流创作体会,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经验教训。
要真正实现有效教学,我们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思想,从教师独占课堂的固定思维中跳出来,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有效探究,大胆实施“三究四学”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总之,美术课绝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是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会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识世界,学习艺术表现和交流的方法,提高美术素养。美术教育改革还任重道远,为了下一代,为了社会的进步和需要,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会为之不懈的去努力,去探索,去追寻。

㈡ 怎样在美术课堂中实施美育

一、 细心观察发现美
我校地处杭州市的闲林古镇,古街幽巷,庙宇飞檐,庭院深深。但是很多同学在古镇生活了许多年,却没有发现古镇的美。笔者先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美,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明白美就在身边。
观察过程的实质就是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笔者在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时先提出观察的目的,帮助学生认识对象的特征(形状、大小、色彩等)。
如在执教乡土美术《章太炎故居》一课时,笔者带领学生来到章太炎故居参观,在参观前,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 章太炎故居的结构是怎样的?(四进加一过道的大宅院)
2. 它的上面有那些装饰?(木雕、砖雕等)
3. 雕刻了哪些内容?(故事情节、构图等)
4. 它有什么颜色?
章太炎故居是至今保存完好且不可多得的、集清代木雕之精华的所在。无论是“扶雅堂”的漏窗,还是后屋的“牛腿”,抑或是正厅的木饰,雕嵌镶饰技艺精湛,锼镂剔绘巧夺天工。经过同学们的认真观察发现,仅图案装饰一项就有六类:人物、动物、花卉、几何图形等,其中花卉有:梅花、莲花、牡丹、竹子、松树等。这些花卉还有着美好的寓意,比如莲花代表连年有余,牡丹花代表富贵等;制作工艺形式有浮雕、透雕、圆雕等;创作手法有写实、夸张。经过细心的观察,同学们无不惊叹:太美了,这座故居犹如一个艺术的宝库。
没有用心去观察生活,就难以发现美,即使有很好的素材出现在眼前,也会视而不见。经过引导观察,学生渐渐养成了观察的好习惯,大家经常在一起交流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为美术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二、 文化情境中感受美
课程标准提出“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这一理念。确实,古建筑中的美术作品只能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才能被正确地认识和解读,而且只有将美术作品与广泛的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才能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
笔者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实地游览余杭通济大桥、余杭双塔。学生在欣赏古建筑的过程中,感知古建筑所传达出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所体现的民族文化精神。学生真正理解从中所传达出的文化内涵,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启迪了学生的智慧,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笔者通过向土生土长的余杭老市民了解关于双塔的故事传说、查阅地方县志等途径了解双塔,编写了乡土美术教材《家乡的塔》,在教学这一课时,笔者是这样导入的: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余杭双塔的故事吗?
生:老师,我从老人的传说中知道,余杭的两座宝塔与大禹治水的故事有关。大禹治水时用了竹篙把船固定住,就下船治水了。人们为了纪念大禹,就在插竹篙的两端造了两座塔,这就是塔的来历。
生:我经常在苕溪边玩,也听老人们说起过这个故事,大禹真是个做事一心一意的人。
师:是呀,学习这一课,我们还知道了大禹治水的故事。
在上这节课时,学生们兴趣特别大,经常在苕溪边玩耍的学生们纷纷讲起了自己熟知的故事,他们把从大人那里听来的故事讲得有声有色,有的更是加上了自己的丰富想象,把一个个故事讲得有血有肉。其他学生对双塔和自己的家乡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家乡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乡土美术的传统是乡土文化沉淀的结果,是民间生活、民族心理和审美价值的共同要求,也是文明赖以延续和升华的基础。把乡土美术和学校传统美术有机结合,让乡土美术在与学校美术不断融合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生命力。
三、 点石成金创造美
创造是艺术的本质,也是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美国的教育革新者认为: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在感受美的基础上进而创造美是教育的主要任务。
在古镇的一些民间艺术作品中,如砖雕、木刻、谯楼、古塔等艺术与儿童艺术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造型简洁、夸张、概括、平面化,表现内容常常跨越时空,将不同属性的事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与超现时性,儿童在欣赏评述、感知体验、创造表达中易于产生亲近感,容易引发儿童的创造表现欲望,又能使儿童在多样化的表现方法中探究创造出自己心中的图像。
有一位同学创作了一幅名为“古镇印象”的黑白纸版画,画面的左上方是东门谯楼,右下方是北门谯楼,两者之间用青石板、棋盘石铺成的古街相连接,画面简洁概括,令人赞叹。我问她为什么想到这样创作?她说,我家住在东门,而学校却在北门,每天上学、放学都要踏着青石板经过这两座谯楼。我以前总觉得谯楼阴暗破旧,令人有些害怕,经过老师的讲解,我就开始留心观察它们,才知道这古朴、简洁、无华也是一种美,所以想创作它。
余杭山沟里,山水秀美,山间潺潺的小溪,溪中嬉戏的鱼儿和被溪水打磨光滑的鹅卵石,是学生们的最爱。
笔者听过《卵石变个样》一课,执教教师通过提供各种素材让学生找创作的灵感,引导学生巧妙利用卵石,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用创造性的眼光去发现美和创造美,以打开创作思路,丰富表现方式,用艺术家的眼光去尝试变废为宝的艺术活动,从创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过程中,执教教师将课堂创作面向全体学生,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所见的各种各样的人,并根据石头的不同形状,通过彩泥进行想象添加,创作自己喜爱的作品形象。如以下两件作品,就是学生根据石头的形状,进行巧妙的添加创作的栩栩如生的大象和小刺猬。

四、 从我做起热爱美
很多古建筑由于年久失修,风吹日晒,逐渐风化,失去了昔日的风采。这正需要美术老师重拾古建筑那段光辉岁月,让它们再次发出熠熠光辉。
例如某老师执教的《余杭水城门》一课时的片段。
师:生活中看到过哪些城门或水城门?
生:(讲述自己查阅资料获得的有关城门即水城门的知识。)
师:古往今来,水城门一直扮演着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角色,人们对水城门也倾注了许多美好、丰富的情感。
师:我们的家乡余杭有没有这样的水城门呢?
生:(古镇余杭现存有2座水城门)
师:今天,我们就来设计或画一幅水城门的作品,表达一份对文物古迹的热爱之情吧。
接着,老师根据学生的描述,用线描的形式示范作画过程。学生在教师直观的示范过程中明白将要采用的作画步骤。
在评价作品时,老师要求围绕三点(出示要求);
(1) 是否表现家乡的水城门。
(2) 水城门的造型美吗?添画背景是否适合?
(3) 构图合理吗?
通过这样一课,学生不仅了解了余杭水城门,更是通过绘画把它保存下来,从而更加热爱自己家乡的本土文化。
古镇有悠久的民间故事、美妙传说、风土人情、乡土文化等。同时,由于人们对乡土美术文化的认识、开发和保护不够,在迅猛发展的社会大潮中,它们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遭到破坏或消失,尤其是那些民间制作工艺,随着老一辈艺人的故去,它将永远消失。引导学生关注乡土文化,还可以组织学生访问当地民间艺人,搜集记录有关资料,将乡土民间艺术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习并制作地方相关民间艺术,如剪纸、年画、泥塑等,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学生们走街串户,询爷爷问奶奶听神话传说故事、历史典故,访民间工艺,查家谱,收集地方戏曲资料,品尝家乡小吃;教师带学生外出写生,描绘家乡的一草一木,临一临古建筑的装饰图案并进行整理分类,作为资料保存下来,画一画家乡的风土人情。学生在这一笔一画中进一步了解了自己的家乡,并激发热爱家乡的感情。

㈢ 美术课堂的类型有哪些

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书法、篆刻、设计、新媒体和摄影等回类型。每个门类又答可以根据表现的题材和使用的题材,再分成若干小类。
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指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色彩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即平面)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以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形式。绘画种类繁多,从不同的角度可将它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从地域看,绘画可分为东方绘画和西洋绘画;从工具材料看,绘画可分为水墨画、油画、壁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从题材内容看,绘画可分为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动物画等;从作品的形式看,绘画可分为壁画、年画、连环画、漫画、宣传画,油画,吹画、插图等。

㈣ 如何让美术课堂更趣味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新的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美术教师如何在新的课程改革中,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魅力呢?笔者认为,只有不断创新的美术教育,才能展现美术学科的独特魅力。给学生一片自由的想象空间,最大潜力地挖屈他们内心世界的艺术美,进而来培养学生的艺术综合能力。
一、教学方法要“灵活”,与生活并行,课堂中感受与众不同的快乐
听过许多特色的展示课,课堂表面的热闹非凡、花枝招展,难道这就代表了让学生体会到美术课的快乐吗?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趣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所以,我们在知识的传授中应该充分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高兴还是冷漠呆滞,对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对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种关注应有机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更要关注学生在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不能拘泥于教材。教学有法,亦无定法,贵在创造,妙在灵活。对于外来经验,教师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借鉴、运用、发展。对不同的教材可采用不用的方法,让学生对教师的教法常有一种“新鲜感”,以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让美术课更接近生活。
二、鼓励、引导学生创作方法要“多变”
感受与众不同的快乐创造性思维训练能有效地开拓和更新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具有明显的效用性,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为美术课堂练习注入了新的活水。低年级学生较侧重“联想”训练法。方式一:图形联想训练。教师在宣纸上用各种颜色晕染形成肌理效果,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纸上变出了什么?有的学生说变成岛屿,有的说变成老鹰、鹿角……还可以利用图形让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如白色的背景上画上几个五彩的小圆圈,由此让学生展开联想:由这张画你会想到什么?有的学生说:天空上放飞热气球;有的学生认为,这是绿色的海洋里鱼娃娃们吐的小水泡……这样,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尽情想象,去享受图形的变化带来的快乐。方式二:添画联想训练。教师提供一些不完整的线条或图形,让孩子们大胆地进行联想添画、补充画面,比比谁完成的作品更生动、更有创意。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年龄阶段,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能想到成人不能想到的东西,如奇形怪状的建筑、五颜六色的天空、漂亮的精灵等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的事物或没有见过的东西,他们的这种创造能力是不可多得的。现代社会正需要这种不拘于格的创造意识,需要孩子们把想象运用到创造上,而美术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最具成效的课程之一。
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活跃的氛围中体会美术学习的乐趣
在玩的过程中享受快乐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要积极鼓励孩子进行探索性玩耍,创造玩的条件,使其享受玩带来的快乐,将枯燥的知识转变为有趣的游戏,如智力抢答、讲故事、变魔术等。在书中看到一位老师的《色彩的世界》一课是这样导入的:课前,教师在桌前放了一杯无色的水,调动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教师以魔术师刘谦的形象出现,搅动杯中的无色水,谁知水在老师的搅动下慢慢散开变出很多种颜色,让学生初步体验色彩变化。像这样的导入,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感到无比快乐,从而使我们的教学目的得以实现。除此之外,在学生艺术创作的实践中,我们还可以换换环境来教美术,而不一定让孩子仅仅在教室这个单一的环境中创作。教师可以引导性的,让他们自发地组织、设计、分工、讨论,可以在音乐室、实验室、操场上、校园里,有条件的甚至可以到学校附近的乡间或小溪边,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寻找美术、参与美术活动,让学生走进美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享受美术的快乐,表达个人的情智,获得审美体验。
四、美术教学中材料利用的“多样化”,
尝试多角度的个性组合小学生兴趣的稳定性较差,如果提供的工具材料是单一的、固定的,久而久之,会使他们感到乏味,降低学习积极性。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改变拓展工具材料的新鲜性和独特性,引发学生兴趣。要积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可利用的材料,引导孩子从多角度去联想和制作,逐步养成从多思路创作作品的好习惯。如学习《装饰画》一课,有的学生带来了麦杆、稻草、麻绳、鹅卵石,有的带来了匾、贝壳,纽扣、啤酒瓶,有的还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花瓣、花生壳、废纸板……通过粘贴制作,一个个别具风格的装饰画就这样诞生了。又如第五册《植物籽粒拼图》的教学,提早让学生收集各种植物籽,包括小的饰品(纽扣、珠子等)。在教学中,学生就可以自由地去粘贴图片,获得学习的乐趣。
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善于选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增强“变废为新”的创新意识,如把生活中常见的废纸板制作成个性化的镜框、小画夹等手工作品;并且还可以启发孩子多角度地去思考利用这张废纸板,如用彩绘的形式、水粉画装饰的形

㈤ 如何评美术课

1、学习美术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一种文化的学习。只有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来学习美术,感悟美术、理解美术,才能真正体验美术的精髓,学好美术对于训练学生观察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等各方面都有好处。还可以提高自己对艺术的修养和欣赏能力。

2、“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知倾向”。对美的追求是人的天性,我们人人都是美的追求者。尤其是青少年阶段,对美的要求比其他阶段的人还要高。不管是对穿着、首饰、形象的搭配、就连吃的食物造型都要求有一定的美感。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兴趣。

美术教育的根本引导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拓展资料:

美术教育,亦称美术教育专业,顾名思义,就是学习一些关于美术的知识以及技能,以用来在未来教导学生。专业学习内容包含素描,色彩,速写,油画,国画,装饰画,陶艺,版画,书法,装裱,刻印章,平面设计,立体设计,动画设计等一系列同美术能扯得上关系的技能,当然,政治,英语,体育等课程也还是要的。

㈥ 美术课堂的规矩有哪些

美术教学管理制度
一、美术课是进行美育的重要组织形式,美术教师应力求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和业务水平,以适应美术教学的特点,有效地组织美术教学。
二、备课
1.学年初,要学习美术教学大纲,通阅各年级美术课本,全面掌握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拟订教学工作计划。
教学计划应包含:明确提出教学目的和要求,排出教学进度,可用表格式(文字式)列出授课日期、课次、课题、课时、作业要求及教具和学生必备的学习用品等。
2.每次课前,应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巧等方面的内容,分析重点难点,再研究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和步骤,要提前制作教具。
3.编写教案: 美术课教案一般应列出课题、课时、目的要求、课型、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教务处要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教案。
三、上课
美术课一般在室内(教室、美术教室)进行,过程是:
(1)组织教学; (2)评讲前课作业; (3)授新课(包括:①介绍新课内容;②欣赏范画、范样或观察)。
美术室安全防护措施
1、有专任教师引领学生上下楼,自觉靠右行走,不急行、不拥挤。
2、严禁吸烟及使用明火,下班后工作人员要及时关好门窗,确保安全。
3、爱护消防栓、防火器材等消防设施,。任何人不得随意移动和损坏,违者要严肃处理。
4、不准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凶器及有伤害性物品进校入室。
5、加强用电安全检查,经常对校内的用电线路、器材等进行检查,如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进行整改、维护、确保安全。若照明灯和电风扇等电器发生故障,不得私自动手排除,应报告教师或总务处,由学校电工进行故障排除,不得打开配电箱,触摸电器开关。消防器材未经许可,不得随意搬动。
6、大扫除时注意安全,对高处的玻璃窗和窗子的外部,不要勉强擦拭。
7、做文明学生,不要有任何故意伤害他人、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8、上课要严格遵守美术室的有关操作要求,要按有关安全规则进行。
美术室管理制度
为保障学生艺术素质教育重要设施的正常运行,确定以下守则:
一、保持美术室干净、整洁,美术器材设备整洁无灰尘。
二、严禁在室内抽烟、随地吐痰、乱丢垃圾、果皮纸屑杂物及吃零食等,严禁学生在模型、墙壁上乱写乱画。
三、保持室内安静,严禁大声喧哗、追逐嬉闹。
四、定时打开门窗通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五、学生练习的美术器材摆放有序,进入美术教室必须严守纪律,按序入座,爱护室内设施设备。
六、师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入室练习,进行特长训练的课外活动,需经主管校长批准,杜绝随意性。发现美术器材有损应及时反映,确保室内器材设备正常使用。
美术室学生操作守则
为了保证同学能在一个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环境里学习,并能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和美的熏陶,现将《美术室学生操作守则》制定以下规定:
1.学生按时进入美术室,按指定位置就座,要保持室内的安静,不准喧哗。
2.爱护室内的公物,未经许可不得动用仪器设备。凡是损坏设备或仪器者,按情节轻重给予经济赔偿和纪律处分。
3.严禁在墙壁、桌椅、黑板乱涂乱画。
4.保持室内的环境卫生,不要乱丢纸屑、杂物,不准吃零食。课后值日生要做好清洁工作。
5.课外活动小组要听从老师的指导,在规定的活动区域内进行活动,以免互相影响。
6.美术室使用完毕,借用教师应填写使用情况表并通知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下班前,应遮盖好设备,关好门窗,拉断室内电源总开关。
美术仪器设备保管使用制度
1.美术仪器必须由专人管理,未经许可其他人不得擅自进入美术室。
2.所有仪器、设备要登记上帐、编号入库、分类存放,每年底核查一次,做到帐物相符。
3.根据教学实际,部分美术仪器可在学期初由教研组(教师)向美术室办理借出领用手续,学期结束前要及时归还给美术室,
4.美术仪器领用和归还时应仔细检查仪器完好情况,做好借用记录。
5.加强美术仪器的保养、维护,根据仪器的不同特点,定期进行烘晒、通风、除尘,确保完好可用。
6.保持室内整洁,不存放其他无关物品。
7.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㈦ 如何在美术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摘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只有注意采用引导、表扬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唤起学生对美术的酷爱,让他们在迫切的需求下放开手脚,大胆地尝试,才能调动学生对于艺术的探索精神,培养和发展他们的个性,从而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㈧ 怎样让美术课堂教学从有效到高效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学方式的设计高效、有效,通过不断变化的方式、方法,千方百计让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从而达到塑造审美意识、提高审美情操的最终目的,一直是我探索的课题。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我摸索出了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现总结如下:
一、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是高效教学的前提。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设计是否优化。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诱导即是教学思路,诱导的过程,即是教学思路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而诱导过程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设计是否优化,而设计的优化与否又以教学思路为基础。一般地说,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主要是循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的,因此教学思路不只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教案中,而必须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思路清晰,美术课堂就会呈现清晰,学生的思维也会渐渐清晰,从而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启迪。教师的个人思维品质集中地体现在教学思路上,又以非常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二、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是达到高效教学的关键。
提问是组织教学、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能帮助我们探索并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应熟悉教材和学生,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应有一定的导向性,如导向文化感,导向品格修养等,促进学生的思考。这样的提问和由提问引出的讨论就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养成。另外,教师应善于运用教学话题,提供一个讨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引出多个问题。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提问应叫开放式提问,它没有标准答案,不能用简单的“是”“否”之类的词来回答。它对学生的能力提出挑战,激励学生必须对绘画进一步探究。开放式提问含有很大的容量,但决不是大得不着边际,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紧贴作品,让学生有开掘的天地,对绘画作品做深入的、探究性的讨论。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多向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与教学任务相去甚远,教师应珍视学生的提问,保护学生的思考成果,真正的美术教学是应摒弃某种狭隘性的。
三、引导学生高效的主体性实践
学生主体性实践和认识活动阶段,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教学指导时一方面要让每个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层次不同学生的表现状况,有针对性的辅导,使学生对自己能力的提高获取自信心。特别强调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夸张,使作品更具有童趣性。 培养学生既要善于动脑,又要善于动手。如何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呢?要在课堂教改和技能训练中来体现,培养学生用线条、色彩、图象表现自己的意向和技能。
例如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我首先在黑板上出示一幅海底的背景图画,要求学生描绘形态各异的鱼放在其中。随即,学生运用平日所学的绘画表现技能,开动脑筋各出新意。不到二十分钟,学生的作业画好剪下来,陆续展示在黑板上的“海底世界”中。有大鱼,有小鱼有的局部是一条光怪陆离的鱼妈妈身后带着一群漂亮的小鱼;有的是一群三角形燕鱼围成圈像绽开的花朵;两只大螃蟹挥动铁钳正在比武。通过添添画画、剪剪贴贴,一幅美妙、奇幻的海底缩影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生动迷人的“鱼游图”伴随着旋律优美的“海之诗”音乐吸引了全班学生,不时发出赞叹声。 本课不但完成了教材中要求的内容。而且学生情绪盎然,课堂教学形式活,质量高,效果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巩固了绘画技能的学习。
学习是需要体验的,因为我们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严格的说,能力并不是教会的,而是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接受、体验、感悟、类化、迁移而逐步形成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这道出了动手体验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多的让学生积极动手操作体验,任其在自我探索的活动中发掘创造的灵感。
四、 对学生的积极评价。
学生自评和互评是学习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把评价学生的权力由教师转向学生,学生由被动评价者转向主动参与者,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美术教学中,经常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评”的机会,让学生乐于参与、善于交流,儿童的童心就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同时在评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他们的评定,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学生对自己才会充满自信,对以后的美术兴趣才会日益提高。教师要更多地采用即时的、多元的、极富个性和针对性的评价,用赞美的语言激励学生,用委婉的语言批评学生,用具体的语言启迪学生打开思路。对于学生绘画不好的特别需要注意,重要的是对于绘画不好的学生作出富于鼓励的语言,从而保持引发活动的非评价性的特点。如“画得不错”,“你的答案部分是正确的”,“可以画得更好”等鼓励性话语。类似这样的回复能够使画得不好的学生能够有自信,而不因为学生画得不好受到批评。学生行为之后紧跟着表扬和鼓励而不是批评,更有可能促进学生的绘画学习和迁移。在尽可能非评价性的氛围中引发学生自由绘画,这使学生能够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只要给以恰当的反馈和纠正,都能成为绘画学习的起点。
我认为,上好美术课贵在得法,教学方法好比船和桥,是达到目的完成任务的一种手段。所以,高效课堂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高效课堂要依赖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没有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高效的主体性实践及对学生的积极评价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就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便是一句空话。所以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要研究方法,要有创造性思维,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预定的效果。由此可见教学方法是完成高效课堂的纽带。

㈨ 如何有效地进行美术课堂教学

兴趣是美术课的前提要求,积极的思维和良好的效率往往建立在浓厚的兴趣之上。兴趣是学习心理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它能够成为学习的直接动力。能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打开学生心扉、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但是处在心智发展特殊期的初中生对美术课缺乏兴趣,一小部分学生甚至有厌烦情绪,致使教育的预期目的难以实现。面对初中阶段美术教学的两难境地,如何做到既适应当前素质教育新要求又符合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规律,发挥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与高昂的情绪,切实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应注意几个环节。
一、把握学生心智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首先教学内容、方法、形式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学习兴趣是个体力求探究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认知倾向,是一个人对事物感觉喜爱的一种情绪。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无兴趣,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书本上的教学内容不一定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所以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需要选择能更好完成教学任务的内容,适当增添校本教材内容。寻找新授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相合”的结合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选用方面要灵活多变,遵循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满足学生好奇、求新的心理,才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乐于接受。
其次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信心,给学生以希望。初中学生的情感丰富而且易外露,当他们看到自己绘制的作品被老师和同学们赞美时,情绪就会振奋,并能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引发求知、探究、创作的欲望与信心。在教学安排上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觉得只要稍加努力就会获得成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中变得更加努力。
再次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对全体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鉴别美的能力,而不是把所有学生培养成为艺术家。作为美术教师,要承认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允许学生兴趣的不同发展方向,给学生以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消化和掌握知识,营造一个愉快、宽松又充满艺术情趣的学习环境,以培养学生参与美术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采取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手段,联系生活实际
中学美术课程标准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紧扣新课标,美术教师必须对以往的美术课堂常规经验和教学组织形式重新审视,立足美术色彩冲击力、渲染力和愉悦身心的独特魅力,探索适应新课标的教学组织形式。艺术本身是充满想象力的,创造力的。老师不应该以灌输的方法让学生学习,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发挥潜能。所以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把可以调节学生兴趣、气氛的内容、手段溶入课程教育中。如多媒体教育、意境的创造、各种工具的使用。教学组织形式不能采取“填鸭式”的灌输,眼光也不能只盯住课本,而应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走出课堂,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更多的知识。新学期伊始的第一节美术课对那些刚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充满着新鲜感,而课本中的第一课全是理论,很是枯燥。如何把这些理论同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获得最真切的感受呢?在第一堂课上我没有讲授理论的知识,而是在画室举办一个小型画展, 作品都是历届学生的优秀习作, 包括教师作品,内容题材什么都有.学生非常新鲜和好奇。教师在对这些作品一一讲解的同时,把书中的知识点巧妙地穿插进去。对这一教学形式,学生的兴致特别高,收到的效果也特别好,既增长了学生见识,又学到了知识,激发了他们学习美术的热情,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审美想象能力,不断给学生以高尚的审美体验。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一旦脱离现实生活,也就失去了它生存的土壤与意义。这一点对中学美术教学尤为重要,这也要求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尽量多地与生活联系,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生活中的美,积极投身于审美体验。如在讲图案设计时,可把它与民族服饰上的图案、家中的沙发靠垫图案、床单上的图案等有机地联系起来讲解,还可以穿插讲一些关于颜色的搭配、服装色彩与个人气质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三、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拓展美术教育视野
美术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但不是孤立的学科,它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学的各科教材中,有许多需要运用图像来阐明科学内容、剖析理论的问题,甚至有些问题,仅用语言文字符号难以表达,而运用图像符号则一目了然。美丽的图像又能使学生产生美感,渗透着美的教育。因此,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各科教学的联系,拓展美术教育视野,是有效发挥学生想象力、提高学习兴致的教学途径。如有机结合初中语文课的景物描写文章绘制插图

㈩ 如何进行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管理

【如何实现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
兴趣是美术课的前提要求,积极的思维和良好的效率往往建立在浓厚的兴趣之上。兴趣是学习心理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它能够成为学习的直接动力。能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打开学生心扉、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但是处在心智发展特殊期的初中生对美术课缺乏兴趣,一小部分学生甚至有厌烦情绪,致使教育的预期目的难以实现。面对初中阶段美术教学的两难境地,如何做到既适应当前素质教育新要求又符合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规律,发挥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与高昂的情绪,切实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应注意几个环节。
一、把握学生心智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首先教学内容、方法、形式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学习兴趣是个体力求探究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认知倾向,是一个人对事物感觉喜爱的一种情绪。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无兴趣,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书本上的教学内容不一定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所以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需要选择能更好完成教学任务的内容,适当增添校本教材内容。寻找新授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相合”的结合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选用方面要灵活多变,遵循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满足学生好奇、求新的心理,才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乐于接受。
其次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信心,给学生以希望。初中学生的情感丰富而且易外露,当他们看到自己绘制的作品被老师和同学们赞美时,情绪就会振奋,并能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引发求知、探究、创作的欲望与信心。在教学安排上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觉得只要稍加努力就会获得成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中变得更加努力。
再次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对全体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鉴别美的能力,而不是把所有学生培养成为艺术家。作为美术教师,要承认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允许学生兴趣的不同发展方向,给学生以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消化和掌握知识,营造一个愉快、宽松又充满艺术情趣的学习环境,以培养学生参与美术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采取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手段,联系生活实际
中学美术课程标准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紧扣新课标,美术教师必须对以往的美术课堂常规经验和教学组织形式重新审视,立足美术色彩冲击力、渲染力和愉悦身心的独特魅力,探索适应新课标的教学组织形式。艺术本身是充满想象力的,创造力的。老师不应该以灌输的方法让学生学习,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发挥潜能。所以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把可以调节学生兴趣、气氛的内容、手段溶入课程教育中。如多媒体教育、意境的创造、各种工具的使用。教学组织形式不能采取“填鸭式”的灌输,眼光也不能只盯住课本,而应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走出课堂,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更多的知识。新学期伊始的第一节美术课对那些刚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充满着新鲜感,而课本中的第一课全是理论,很是枯燥。如何把这些理论同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获得最真切的感受呢?在第一堂课上我没有讲授理论的知识,而是在画室举办一个小型画展, 作品都是历届学生的优秀习作, 包括教师作品,内容题材什么都有.学生非常新鲜和好奇。教师在对这些作品一一讲解的同时,把书中的知识点巧妙地穿插进去。对这一教学形式,学生的兴致特别高,收到的效果也特别好,既增长了学生见识,又学到了知识,激发了他们学习美术的热情,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审美想象能力,不断给学生以高尚的审美体验。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一旦脱离现实生活,也就失去了它生存的土壤与意义。这一点对中学美术教学尤为重要,这也要求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尽量多地与生活联系,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生活中的美,积极投身于审美体验。如在讲图案设计时,可把它与民族服饰上的图案、家中的沙发靠垫图案、床单上的图案等有机地联系起来讲解,还可以穿插讲一些关于颜色的搭配、服装色彩与个人气质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三、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拓展美术教育视野
美术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但不是孤立的学科,它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学的各科教材中,有许多需要运用图像来阐明科学内容、剖析理论的问题,甚至有些问题,仅用语言文字符号难以表达,而运用图像符号则一目了然。美丽的图像又能使学生产生美感,渗透着美的教育。因此,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各科教学的联系,拓展美术教育视野,是有效发挥学生想象力、提高学习兴致的教学途径。如有机结合初中语文课的景物描写文章绘制插图,教师通过文与画密切配合,增强了讲课的艺术效果,同时也增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如在平面构图设计中有效利用电脑技术,有效地加强了两个学科间的知识沟通。
综上所述,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贵任感。在现代美术的基础教育中,教师应当以主人翁的姿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钻研教材,备好课,教好课。在常规的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尽可能把握好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调动一切现代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和谐的教学气氛的形成,为学生创造一个主动审美的良好教学气氛和艺术氛围。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

热点内容
长丰在哪里 发布:2024-11-24 11:49:23 浏览:970
儿童英语基础 发布:2024-11-24 11:16:49 浏览:293
夜钓教学 发布:2024-11-24 10:55:55 浏览:337
长白是哪里 发布:2024-11-24 09:48:48 浏览:253
学习英语翻译 发布:2024-11-24 09:26:06 浏览:633
2018银行校园招聘报名时间 发布:2024-11-24 08:13:54 浏览:280
宁波港的历史 发布:2024-11-24 08:07:23 浏览:775
紫檀是哪里的 发布:2024-11-24 07:39:40 浏览:30
每日一句英语口语 发布:2024-11-24 05:37:17 浏览:996
touchtouch儿童感觉美术馆 发布:2024-11-24 04:51:11 浏览: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