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感悟美术

感悟美术

发布时间: 2020-11-19 11:27:19

㈠ 观看一些美术作品的感受二百字以上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是家喻户晓的名言。生活是什么呢?生活是指人在自然界中的一切活动。如:种田、吃饭、旅游、休息等等。艺术是什么呢?艺术是指人在自然界的一切活动中,对自然现象进行的体验、感悟、提炼、加工,并用艺术的形式去表现它。例如:用音乐去表现高山流水,用绘画中去表现梅兰竹菊,用书法去表现阴晴圆缺。总之用艺术诠释自然、生活之规律。其目的是:从宏观上说,使人们了解自然、认识自然、溶入自然、人和自然能更好地协调发展。从微观上说,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之目的。

生活中充满着艺术

在生活中,到处都是艺术。从视觉上,我们看到蓝蓝海洋之宽阔、小河流水之细腻、花儿盛开之美丽、春风抚柳之温心;从听觉上,我们听到惊涛拍岸、高山流水、鸟儿争鸣;从嗅觉上,我们嗅到花儿的清香、从味觉上、我们尝到酸甜苦辣;从肢体上,我们感觉到冷热温凉、粗糙光滑;我们从这些生活中感悟出美好,感悟出艺术无处不在。但生活是有限的,生活是在自然当中的,不是所有的人都登过喜马拉雅山,不是所有的人都登过太空;世界太大了,我们没有去过的地方太多了,可这不等于我们不了解喜马拉雅山、不了解太空,因为书本、电视去过哪个地方,所以我们在自然中感受不到的,可以到书本、电视那里寻找,一定能找到的,这样艺术的资源就更加丰富了,就能为创造更好的艺术做好铺垫。

生活不全是艺术

现实生活不全是艺术。怎么说呢?艺术的形成是需要选择、需要取舍的,而不是纯粹地照搬自然。比如说沙子里面有金子,但沙子并非全是金子,要想获取金子必须经过提炼才能获得,而不是把沙子全部收藏起来。如果把金子比做艺术的话,那么沙子就是自然,我们要想获取金子,就必须要具备获取金子的工具,还要有筛选、分离、冶炼、提纯一整套技术。我们要掌握艺术就要具备获取艺术的工具和技术,达到技术熟练、精湛,知道怎么去选择,怎么去取舍,从而创造出更优秀的艺术。

艺术来源于生活

艺术中到处都体现着生活、体现着自然。艺术来源生活,生活来源自然。生活是千姿百态的,自然是变化无穷的,因此,艺术也是丰富多彩的。在书法中,王羲之的平和,如春暖花开,风和日丽;米芾的飘逸,如春风拂柳,婀娜多姿;颜真卿的粗犷,如彪形大汉,威猛魁悟;赵松雪的柔眉,如窈窕淑女,丰韵挺拔;弘一的空灵,如禅房入座,清新幽静等等,这些都是用自然、用生活来述说艺术家心灵的。

艺术高于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艺术是生活的提炼、加工和再创造。艺术家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内容,运用到艺术中去,反过来又充实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新的享受。作为艺术的表现方法,决不是生搬硬套生活、或者重复生活,而是有取舍地提取生活中的精华。在这个提取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的时代不同、内容的不同、环境不同、感受也不相同等等,所以产生的作品也不相同,正是这些不同,才能满足不同人的需要。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审视、品味作品,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他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自然、生活给艺术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艺术尽情地表现自然,表现生活,并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我们在自然、生活中体验到花儿的开放、鸟儿的歌唱、江河的奔腾、高山的耸立,通过认知,产生感悟,花儿为谁开放?鸟儿为谁歌唱?江河为谁奔腾?高山为谁耸立?抒发我们对自然、生活的情感;把这些情感转换成其他的艺术形式,如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等,使我们能更好地融合在自然中。

摘自网络网友,谢谢。

㈡ 谈谈你印象最深的一堂美术课,从中感悟到什么

我们今天上美术复课制时,王老师让我们把她的美丽留在画纸上。
我开始画了,很专业地拿笔上下比划。好不容易定好了位,开始下笔,我先画脸形,王老师那美若天仙的瓜子脸被我悲惨地画成了一个包子!擦了重画。还好,这次还行。我又画五官,画好了,呵!还挺好!可一加上那鼻子旁的两条线,一个妙龄女子变成了八十多岁的老太婆,恐怖极了!画出来的身子我自认为不错,有些沾沾自喜。当画到手时,我认为手太难画,想留到最后。我又开始画王老师的腿,啊!忘了应该画一个半头了,只好擦了重画。得,又画短了。唉,我擦了画,画了擦,弄得一桌子橡皮沫。我又开始画鞋,结果画得不是小了就是大了。你左看右看,你上看下看都认为是一双男士皮鞋。还画得一只鞋大一只鞋小。气得我咬牙切齿,也没画好。为什么画笔在老师手里能轻轻松松得画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在我手里就不行呢?再画椅子,平时看着十分简单的椅子为什么我在画纸上表现得却如此笨拙?最后我再画手,可我画得一会儿像火柴棒,一会儿像象腿,最后怎么看都像爪子。
唉,我还是画技太差,以失败告终!

㈢ 怎么写美术感受

“美术鉴赏”心得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通过不断的美术鉴赏活动,可以提高人的审美趣味、陶冶高尚情操,通过美术鉴赏,提高学生的艺术品味,吸收前人优秀技法,在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中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选修课上,通过欣赏一些著名作品,对美术有了初步的认识。收获还是不小的。虽然不是这个专业,可这若能成为我的一个爱好,那再好不过了。美术鉴赏绝对可以说是一门学问。美术鉴赏这门学问改变了人们的观看方式。美术鉴赏是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欣赏一般局限于感知、想象、情感体验等感性认识方面。而鉴赏是运用视觉感知以及其他器官的综合作用、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一种比较深刻的认识。 在美术鉴赏的基础上就能够产生一定的“美术批评”,自己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所做出的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 要在文化情境中来认识和理解美术,“情境”,即指影响各个时期美术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美术作品中所反映的各种思想、观念,都与艺术家所受到特定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的影响有关。 1.感悟鉴赏: 感悟式鉴赏所要求的主要是从观看者自身的经验出发,充满想象力和激情地去欣赏美术作品。在欣赏过程中,可以任由思维驰骋而不受限制。这种鉴赏方式比较适合于写意性和表现性的艺术作品,因为这类作品所追求的不是客观地记录形象,而是通过主观化的形象处理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 2.社会学鉴赏: 应该意识到美术这种文化现象不是存在于真空环境之中,而是有着特定社会阶层和社会生活的烙印。要理解不同创作目的以及社会背景对艺术家的影响。这些因素不是单靠表面的观察就能完全了解的,所以社会学式鉴赏的核心在于探究、追问,了解作品的主题,发现作品的独特之处,并要了解一定的文化背景,积累一定的知识才能有很好的把握。 3.比较式鉴赏 比较式鉴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每件作品的特色。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但在比较式鉴赏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美术作品的好坏是可以通过比较来确定的;但在很多情况下,作品之间并不存在谁好谁坏的问题,仅仅是表现方式和风格上的不同而已。比较的内容主要是形式方面的,但根据这些形式方面的差异也可以引导我们去寻找原因,这就需要涉及一些社会的因素了。至于具体对比哪些内容,还需要依靠感觉的指引,所以比较的方法其实是几种鉴赏方式的综合运用。 在了解之后,我对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浪漫主义美术,是指艺术家按照主管理想的样子去变现生活,而且突出个人的激情和自由精神变现的美术流派,它作为一种流派出现于19世纪初,但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美术却早已出现。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籍里柯,他的作品《梅杜萨之筏》,以悲剧的力量,沉抑的色调,以及光影的强烈对比,震惊巴黎艺术界。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流派在美术史上是短暂的,但他的创作思想是深远的。浪漫主义美术的基本特征是:第一,题材多取自于中世纪的传说或文学名著(莎士比亚、但丁、歌德、拜伦的作品),也有来自于现实生活。第二,浪漫主义所要表现的对象是“自由的具体的心灵生活”(黑格尔语),艺术家重视个人激情和想象的表现。第三,作品造型往往采用变形夸张的手法,突出强烈的动势表现和紧张气氛的渲染,画家尤其强调色彩的无拘无束的表现。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美术,虽然是两种不同流派,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却彼此有联系,它们的共同创作基础是生活,两者的区分是对客观现实与主管理想各有所侧重。衣服优秀的浪漫主义作品总是和现实结合在一起,同样一幅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也不可能毫无激情和理想。欧洲浪漫主义运动始于十八世纪末社会发生剧变之时,它反对古典主义的秩序、唯理性主义和对个性的压制,是一个风格多样的运动,但中心的主题是共同的:即对大自然和自由的热爱;对已逝的历史或异国情调的迷恋;对生活中惊心动魄、暗晦神秘的事物的偏好;对人本身难以理解的心灵上的困惑和焦虑的关注。 法国的浪漫主义艺术兴起于19世纪20至30年代。席里柯的《梅杜莎之筏》,吹响了浪漫主义的号角,他将人类复杂的情感在生命交替的刹那间表现得那样充分和富于悲剧力量,画中所蕴含的不可阻挡的激情的爆发,是以往的绘画中不曾有过的。 德国的浪漫主义在绘画中的成就主要体现在风景画上,代表画家是弗里德里希。他作品中的景物常常是苍茫的群山、荒凉的海岸、修道院的废墟,在日出、日落或月光下显得神秘而深邃。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许多欧美画家开始了他们的"东方之旅",这些具有浓郁东方情调的作品,成了当时欧洲画家脱离古典主义规范的重要体现,在美术史上构成了一种颇耐人寻味的"东方主义"现象。 事实上,19世纪的浪漫主义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那些对难以实现的理想世界的热烈渴望,那些对灵魂呼唤的未知世界的神秘向往,幻化为欧洲文明中的一支极为统一的力量,它"不可逆转地确立了现代思想的一些基本观点,并且决定了浪漫主义现象的丰富多彩。"浪漫主义在绘画上,是与以官方学院派为代表的古典主义相对立的,其表现特征是:注重个性表现,耽于幻想和夸张,选择惊人事件作题材,情绪激越。 美术是生活中的一处美景,绝不是靠欣赏就能够领会,这门艺术需要用心体会。在鉴赏同时,我看到人们的美好愿望、对神秘的向往甚至内心世界。这些都是那么耐人寻味。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㈣ 参加美术兴趣小组感悟

美术兴趣小组总结

这学期,在学校的支持和组织下,我们继续开展了美术兴趣小组活动,通过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审美,为了下学年能更好的开展兴趣小组,以便以后能做到取长补短,有所提高,特将这一年来的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本学期兴趣活动主要是针对每个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兴趣爱好,将兴趣小组培训的主题为卡通画。由于初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和绘画基础部分都比较低,因此,初一年级的学生以基本的卡通人像画为主学习和训练,通过这些训练提高了学生在绘画中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同时通过欣赏和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健康良好的审美观,提高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初二年级的学生对绘画已有了一些基础,因此,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对卡通人物和环境结合的训练和作品创作,在本学期中进行彩色卡通画训练,在卡通绘画创作着重进行了结合油画棒、水溶性油画棒、彩色铅笔等多种材料的综合性绘画尝试,丰富了学生对绘画工具、材料的认识,也丰富了作品的效果。同时 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学期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的运用美术语言;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展自己独特的见解。

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摆脱以往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

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次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在这学期的美术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本学期将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在一学期的工作中,有许多收获、许多进步,当然,我的工作还存在不足,我期待着我的工作能够得到更快的完善,得到更好的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以上是本学期的美术兴趣小组工作总结。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时光流逝,转眼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在这个学期的兴趣小组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很积极努力,在绘画水平和审美能力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同时,我从四方面总结了这学期我兴趣小组的教学体会:

一、切实的学习计划

在低年级蜡笔兴趣小组成立初,我就决定在成员中选拔几位有一定绘画才能的学生,让低年级的他们从小接受绘画的系统训练;而大部分的学生则注重培养他们在绘画上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注意以兴趣引导他们渐渐对绘画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在兴趣小组的活动中,我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他们的个人创意,发挥绘画特有的魅力,使低年级的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了长足进步和发展。

二、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本学期的活动中,我引入了想象绘画和装饰图案设计这两个比较有针对性的内容:一方面,学生对美术书中有关这类的内容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另一方面,让他们从中体验到绘画所带来的乐趣。

同时,我在教学中采用欣赏、模仿、添加、想象、创造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苏州世遗会的绘画比赛中,我们小组的一位小朋友获得三等奖、两位小朋友获得鼓励奖;在“绿星杯少儿绘画比赛”中多位学生获得金、银、铜奖。

三、长足的奋斗目标

有人说,美术组活动就应该以绘画为主,培养学生绘画能力和技巧.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美术组的活动应该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基础上,经过教师的适当指导与培养,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点,使其形成自身的特点。让他们觉得在每次活动中都很开心,都有收获。这才能让学生乐于参与你兴趣小组的活动,才能真正溶入绘画的兴趣中去,使之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在艺术这方热地上,能绽开更多小小的美术之花。

低年级美术兴趣小组的建立是很有意义的,他为许多喜欢美术的同学深入学习美术创造了一个平台,让他们从小接受比较正统的美术教育,培养他们的美术素养,从而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美术兴趣小组工作总结

一年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了,回顾这一年来美术小组的活动情况,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为了下学年能更好的开展兴趣小组,特将这一年来的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以便以后能做到取长补短,有所提高。
一、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书画训练
为了陶冶学生的情*,丰富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出来。本学期一开始,儿童画兴趣小组在重新组建后又开始活动。

每周组织兴趣小组的学生在泥塑教室训练二次,每次都有每次的训练内容,对学生进行儿童画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以及泥塑方面的基础训练。由于学生具有一定的美术兴趣,有部分学生还具有一定的基础,对一些基本的技法已初步接触过,所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绘画水平和制作水平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采取各种方式表优促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提高学生们的训练积极性,也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认识并投入到兴趣小组中来,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方式进行书画作品展示,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书画比赛,让学生同其他书画爱好者切磋技艺、进行锻炼。表现突出的同学我们给予表扬和奖励,达到表优促劣的目的。正因为如此学生的训练积极性与日俱增。由于学生们的刻苦训练,知识技能有了进一步地提高。
三、取得的点滴成绩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许多学生的作品多次在校内展出。另外本学期还组织学生参加了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组织的全国新华杯第三届小明星艺术人才美术摄影选拔赛,不少学生获得了满意的成绩;十二月份参加了文化部中华信息网组织的书画比赛,有五人获得全国一等奖。2003年8月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举办的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比赛中获美术类指导工作一等奖。

当然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知识面不宽,学生的临场发挥不好等。在下学期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成绩。

㈤ 美术文艺复兴感受

这样写一小段:文艺复兴是一场伟大的“人文主义”运动。文艺复兴打破了宗教神秘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重视现世生活,反对宗教禁欲主义,恢复了理性、尊严和思索的价值。文艺复兴发现了人和人的伟大,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提出人要获得解放,个性应该自由,《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无不透着人的自然美、人性美的光辉。文艺复兴时期创造出大量富有魅力的精湛的艺术品及文学杰作,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的无价的瑰宝,永放光芒。

㈥ 对美术的感悟与体会

美术欣赏与感悟
上了美术欣赏课,感受颇多。
美术欣赏课使我的视野由古希腊、古罗马倏而转到了文艺复兴时的意大利。古罗马、古希腊的宏伟的宫殿建筑、众多的雕刻作品,展现了这两个伟大时代曾经的辉煌。文艺复兴冲破了中世纪的宗教束缚,出现了人才辈出的局面。使我知道了中国的陶瓷艺术的源远流长,和陶瓷艺术对于世界的贡献。通过中西方美术艺术的差异使我更加了解了中西方美术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及增加了我对于祖国灿烂文化的自豪之情,也使我更加了解了西方的美术艺术。
美术欣赏课不仅仅是对于绘画艺术的欣赏,而且是对于雕刻、建筑、陶瓷艺术等等艺术中所体现出的美术艺术的欣赏。我想上美术欣赏课给我的最深课的感受莫过于此了。这使得我的眼界大开。
美术欣赏当然包罗万象:古今中外的,各个艺术流派的,不同方面的。有古罗马、古希腊的最具特色的建筑、雕塑。有文艺复兴时期各个艺术大师的杰作。还有近现代的各种新兴的流派的介绍。这些都是西方的艺术中的美术艺术的具体体现。那么对于东方,尤其是中国,同样具有悠久历史的自然要数陶瓷艺术,还有独特的建筑风格。
更加不同于西方绘画艺术风格的是中国独有的山水画的艺术手法。我在选修《中国水墨画基础》课的时候,老师就讲过中国的山水画很是不同于西方的绘画。他还举了一个具体的例子,就是他有一个外国留学生跟他学习中国的山水画法,但是不管怎样这位外国的学生都画不出中国山水画的那种真正的味道,尽管他的画功很好。从这个例子中,我想中国山水画是凝结了中国人民的特有的情节在里面的,所以外国的画家很难画出中国话的味道来。当然,西方和东方的绘画艺术分别属于不同的画法,各有千秋。因而我们应该相互学习,才能相互促进彼此的发展,而不能顽固守旧。尤其在当代不断发展的世界里,加强彼此的交流学习更加显得重要。
中国画注重画山水等自然景物或者虫鱼鸟兽等动物,并且善于运用空气透视法,而且善于想象,这样可以使得绘画有远有近,画面有种旷远阔达的气象在里面,并且中国的画更加注重使内心的情感表达在画上。而西方的绘画主要运用焦点透视的方法,表现的绘画作品多为描摹人物、事件为多,展现的空间不够开阔,所以常有种压抑的感觉。
看中国画多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善于运用留白的画法,而且多描摹大河高山等雄伟的景物,所以有种壮美之感。而描摹的花鸟树木却给人一种伶俐轻快、聪慧灵性之感。而观看西方的绘画则多为油画,色泽虽然浓重,但却看起来大多有种灰暗之感。很少可以感受到空灵之感。我想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是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之一。因为西方受宗教的影响深远,宗教气氛浓厚。而中国则不太相信宗教,相反中国的儒、释、道教则更多的是关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与否的方面,因而束缚较少,所以中国的画更让人感觉一种轻快愉悦的感觉。当然和作画的工具的运用也有很大关系。西方用画笔,中国则是毛笔。这种工具的差异自然导致了做出的画会有差异。还有就是颜料的使用了。中国画用墨先画好画,然后再经过一种工序叫做装裱,这样给画加上各种鲜亮的颜色。使得中国的画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而完好,不退色。但是西方就很是不同了,用画笔在画布上作画,颜料用化学颜料,画好后保存就很麻烦,比较容易褪色。当然这些都是古代的一些做法了,现在西方的保存技术是大大的提高了,我们反而落后了。
现在当然是有很大的改变了,以前是东学西入,后来是西学东入,到现在东西方的交流是不断地加强,相互的影响。所以绘画艺术也不断的相互的学习借鉴。
中国的建筑和西方的建筑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中国的房屋时用木材制作的,而西方的建筑则是用石材制作的。这和各自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古代处于长江黄河流域,土地肥沃,深林茂密,地势平坦,所以盛产优质木材,因而房屋多为木材制作。而西方则多山地,山产石材,所以他们必然会以石材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另外这也是为什么西方的石雕雕刻雕像繁荣的原因之一。我原先以为石材造的房子当然会比木头造的房子坚固的多,但是我的猜想是错的。石材耐压但是韧性差,而好的木材不但耐压而且韧性很好,甚至比钢还要好。这是我叹为观止。而更加令我感到惊叹的是,中国房屋使用了斗拱的结构,这使得每个梁柱环环相扣,使得屋顶的巨大重量通过斗拱的精巧的结构而转移到支撑房屋的大柱子上去。这就使得屋子的墙壁不用承担重量而仅仅是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这俨然是现代钢筋混凝土构架的雏形。而且这种斗拱的结构还有利于房屋的扩充,而不用费很大的功夫。也就是说可以在原来的房屋上面通过梁柱来扩充,而不用推到重新来建。而西方的石材不仅韧性不好,而且还要承担很大的重量。并且可扩充性也不好。当然它有一个优点就是可以加高。中国的房屋却多是一层的。中国常见的高层建筑恐怕要数塔了,然而塔的建筑形式去时舶来的,因为佛教的传入而传进来。西方石材建筑的集大成恐怕是凡尔赛宫了。中国的木材建筑的集大成当然非皇家的宫殿了。中国的房屋建筑多主张对称美,建筑群往往有一条中轴线,而西方的的建筑则多曲线,典型的教堂大多有圆形的穹顶结构。
较之,我认为中国的木材建筑有种举重若轻的感觉,而感觉西方的石材建筑则多是一种凝重深沉。另外中国房屋的顶部的铺设的瓦也是中国的特色了。瓦的使用使得雨水可以轻易地留下来不易造成屋内漏水的情况。现在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的加快,瓦在中国可能很少再见到了,瓦因而成为中国文人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常用的对象。当然不仅仅是怀念瓦,大概可能是怀念中国古代灿烂的文明,在迈向新时代时发出的叹息吧。
谈到文艺复兴,我们自然会问那么文艺复兴为什么会发生呢。也许我们不应该这么问,而应该问,文艺复兴为什么在当时发生,而且发生在意大利呢。因为欧洲的思想受中世纪的宗教影响太深了,人们的思想受到了极大地束缚,人们想摆脱这种束缚追求自由是他们神圣的权利。所以不管迟早,文艺复兴都会发生的。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之所以叫做文艺复兴,是因为在古希腊、古罗马的时代曾经有过辉煌的文艺、科技、思想的繁荣。因而要打破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束缚,那自然是人想到的就是文艺复兴的提法了。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什么会发生在当时的意大利。因为当时意大利的经济发展很快,新兴的阶级自然不愿继续收其他力量的阻碍,所以就会寻找新的思想来冲破旧的思想。再加上许多的天才人物的出现所以便形成了当时十分繁荣的文艺复兴思潮。文艺复兴带给欧洲人们新的思想,逐渐的使得人们从宗教繁重的思想中解脱出来,可以说为以后欧洲的发展起到了启蒙、促进的作用。而在文艺复兴中崭露头角的天才人物,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宝贵的知识和财富。
中国的制陶瓷的工艺可以追溯到商朝开始制造青铜,青铜虽然不是陶瓷,但是可以称得上是陶瓷工艺的原始阶段。后来出现了黑陶,大约唐朝时候产生了瓷的工艺。这是很大的进步。瓷的出现弥补了陶的表面不光滑的缺陷,使得瓷的应用广泛的深入了人民的生活之中。景德镇成为我国的制造瓷器的中心之一,饮誉海内外。陶瓷甚至成为中国特有的一种陶瓷文化。很多士大夫都参与陶瓷的制作。这就使得中国的陶瓷技术当时遥遥领先与世界。西方的国家通过丝绸之路、海上贸易等不惜重金来购买中国的陶瓷,把中国的陶瓷当做稀世珍宝对待。几个世纪以来在西方形成瓷器热,经久不衰。中国的瓷器上面可以绘画、可以有文字书法等等。不仅仅是器物,更是一种人文的精神的表现。当然随着瓷器制造技术被西方所掌握,陶瓷的制造的技术不再是秘密,但是中国的瓷器在世界上仍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中西方的美术艺术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也有相同的的地方,那就是追求美。我想中西方在不断的交流中会碰撞出更多的火花,促进彼此更好的发展。当然我们也要把握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不能抛却我们古代的灿烂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在和西方的交流融合中把握住前进的方向,永远有自己的归属。
我想美术欣赏课教诲我很多的东西。这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交流课。

注,楼主请根据自己情况更换人名,地名,等不妥之处!

㈦ 中外古代美术感悟

中国远古时代的绘画和雕塑,尚未发现(苏联和德国都曾发现旧石器时代的女神雕刻,法国和西班牙曾发现洞穴壁画)。远古时代的艺术创造能力可以从石器和陶器上看出。在玉石和玉器方面,旧石器时代早期“中国猿人”(又名“北京猿人”)的头骨化石。中国猿人的时期距今约为四五十万年。中国猿人是由猿到人的中间类型。在这一震动全世界的发现前后,并曾发现其他一些中国猿人的骨骸化石。在他们居住过的洞穴中并发现了他们吃剩的兽骨的化石和其它文化遗存。可以知道,中国猿人会制造粗糙简单的石器,会把兽骨做成骨器,会利用火,懂得熟食。山顶洞人(约一万八千年前)的遗物中,除石器外,最值得注意的是有磨得表面非常光亮,上面刻有纹饰的鹿角短棒和磨制得很精致的一端有孔、一端尖的骨针,制作技术最高的是一些穿孔的石珠、兽齿、砾石和蚶壳等装饰品。另外也发现一些作染料用的赤铁矿的碎块和碎粒,一些用赤铁矿染红的椭圆形砾石。这些东西体现着一定程度的装饰意图的美术活动(也可能别有其他目的)。旧石器时代以后为中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文化中已出现了形状细小的石器。这种形状细小的打制石器的使用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通常称为“细石器”。磨制石器在中石器时代开始应用,在新石器时代非常普遍:新石器时代并且发明了陶器。继打制石器之后的磨光石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中国古代有极发达的玉石工艺,这是中国古代美术的独特成就。
西方的美术从原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洞窟壁画,岩画,雕塑和建筑等,他们谱写了人类最早的美术篇章。旧石器时代美术皆以动物为主,手法生动写实。中石器时代的绘画由洞窟转移到露天岩壁,人类活动开始成为绘画的主要对象。新石器时代美术成就主要是巨石建筑。这些都属于原始时期的范畴。
西方古代美术主要指的是古埃及美术,古希腊美术,古罗马美术。古埃及经历了三个时期,前王朝时期埃及犹处于铜石并用时代。古王国时期是古埃及文明的第一个发展高峰,铜石并用文化达于繁盛。中王国时期,埃及进入青铜时代,这时不再建造金字塔,神庙建筑和岩窟墓流行,文字也由圣书体向僧侣体演变。到新王国时期,埃及成为东方帝国,青铜文明达于全盛。
古希腊美术史的分期通常分为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荷马时期为希腊神话的形成期,也是造型艺术的萌芽期。古风时期是造型艺术的形成期,这时期的美术成就主要是瓶画、建筑和雕刻。这一时期是希腊艺术的繁荣期,为艺术的各门类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以建筑和雕刻对后世的影响最为深远。
希腊化时期,这一时期美术的主要成就是雕刻,雕刻艺术形成了以不同的地区为中心的各种风格。罗马经历了共和国时期和帝国时期。罗马艺术的突出成就主要但反映在建筑、壁画、肖像雕刻上。尤值得一提的是,罗马的壁画根据旁贝城遗址可以划分为四种风格。
如果以西方古代美术这个时间来划分的话,中国古代的美术应该包括夏商周,春秋和战国,以及西汉这段时间。但如果以我们常说的古代,似乎指的是现代之前的都称为古代,所以这个问题很不好回答,具体时间不好确定。单以时间来划分的话也是不全面的。
你可以做下参考,这个问题实在是很笼统。

㈧ 学习美术的感想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孩子的艺术发展,美术教育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教育教学的重点。新《课标》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这一论述充分说明基础美术教育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是一种生活美术教育。因此,我们要充分结合美术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接触生活、充分感受生活、大胆创造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从而构建生活化的美术教育体系。
一、观察生活――发现美。
“生活中到处存在着美,关键是给儿童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每个人的观察角度不同,所以发现的美也就不同。现实生活对儿童画画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儿童的绘画能力并不是单靠老师通过讲授技法就可以教出来的,为他们创造一定良好的成长环境,激发他们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绘画兴趣,才是我们应该去做的事。因为美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美的艺术几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美即生活。理解生活,才能理解美、创造美。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教学才是具有强烈生命力的教学。
1.采撷生活,提高审美认识
美术课程改革强调将美术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学生角度出发,去发现和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使学生产生共鸣,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讲《会变的线条》一课时,我让学生从自然和生活中寻找美丽多变的线条,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多种线条:黑板边的直线、窗外护栏上的螺旋线、老师头发上的波浪线、花盆边上的弧线、花叶子上的锯齿线……,这样的引导不仅使学生很快进入新课,同时又使他们在不经意间复习了以前学过的线条。接着我又进一步引导他们发现,原来在我们的身边藏着这么多美丽的线条,而且它们多种多样、变化多端,美化着我们的生活。创作中我又启发学生想象微风中的柳条、大风时散乱的头发、沙漠中一层层的沙子……学生轻松地画出自己熟悉而又富有美感的线条,他们的作品便充满了韵律。这样既结合了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感受美、鉴赏美,又使学生认识到艺术表现手法来源于生活,艺术中线条的存在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节课既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又提高了他们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2.走进自然,强化审美感受
“课堂不等于教室。”以往的美术课通常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教材传授技能,然后让学生坐在课堂里临摹,或凭记忆冥思苦想,不但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且没有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望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结果学生不但画不好,更不会有创意。因此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组织学生以写生、采风等方式,到大自然中去感悟,这样孩子们不但兴趣盎然、作品富有真情实感,而且在宽松愉快而自由的环境里,也会陶冶个性和情操,同时为美术的创作增添了不少素材。如举办《我是小小画家》活动,虽然只是改变了场地,但是当学生背着画夹,坐在校园里写生时,那种感觉完全不同,清新的空气,开阔的视野,令人身心愉悦。其他同学羡慕的眼神,令写生的学生个个神气十足。校园里熟悉的一切在同学们的眼中,一笔一笔的创作是那么的新鲜与美丽。学生的作品虽然还很幼稚,但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学生享受着室外创作所带来的那份喜悦与快乐。因此,我们美术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融入社会,让学生嗅出生活的“清新”、看出生活的美丽、品尝生活的快乐,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描绘生活、创造生活。
二、实践生活――体验美。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学生体验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感悟到生活的美丑现象。生活中的碧海蓝天、红花绿柳、高楼大厦、市井人群、民俗民风、悲欢离合……都是学生难以忘怀的。对这些生活场景的耳濡目染,他们谈起来津津乐道、各抒己见,画起来直抒胸臆、色彩斑斓。作为美术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说真话、诉真情,对学生的情感加以引导、发展,增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术的感悟。
1.创设生活情境,体验快乐感受
陶行知先生认为:在自然的生活中进行教育,创设生活化的环境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他认为,教师的职责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情境创设一定要与学生的生活兴趣结合起来。因而,我们在美术教学中要努力创设一种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情境内容和方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自然贴切,紧扣主题。如,在讲《奇妙的爬行》一课时,导入新课环节中我播放了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动画片,创设了一个动物园的情境,引导孩子们找一找功画片中的爬行动物,并把课堂变成一个爬行功物的展览厅,让学生们模仿动画片中看到的和自己喜欢的爬行动物,使他们很快地进入到教学活动中,并以此引出课题,轻松地在动画中欣赏美、感受美。学生们把自己幻想成一个微观世界里的小动物,我带领他们闭上眼睛进入奇妙的大自然。我们不再是直立行走的人类,而是渺小的爬行动物,周围的事物会怎样?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能想象到的一切,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既营造了活跃、欢快的课堂氛围,同时又让学生体验到了平日中忽略的快乐。从而培养他们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在奇妙的爬行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激起内心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绘画艺术的情感。
2.调动生活经验,开阔表现视野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应是知识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结合,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生活经验调动学生对美术的探究与感悟。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来再现生活,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如《下雨了》一课,可以在教室里挂上一些雨伞、雨衣、雨帽等雨具,再放一段下雨时的录音,让小朋友闭上眼睛去体验、去想象,在大街上、在学校里、在田野里、在树林里你都看到了一幅幅什么样的雨中情景。同学们的思路会拓展得很宽,有的说看到了放学时校门口开满了伞花,有的说小花小草洗了个澡感到舒服极了,还有的说看到了伞被风掀翻的趣事……。从学生们所描述的情景中可以看出,孩子们运用了自己的生活经验,拓宽了表现视野,从而把日常生活中美丽的雨景留在了画面上,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把小雨的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一颗颗天真无邪的童心自然会长出想象的翅膀,结出爱心的果实。
三、表现生活――创造美。
美术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好方法,即从重视教学的知识价值,转向到重视教学的生活价值。学生通过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他们的内心会充满对生活的热爱与激情,并急于将它表现出来。教师要启发学生充分调动自身潜能,选取适合表现美的物质材料,经过艺术想象,借助艺术语言表达出自己的审美情趣,尝试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创造生活的美。
1.多彩的生活,真情的表达
美术教育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要培养热爱生活、内心充满美、创造美好生活的人。教学中把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如,母亲节来临之际设立课题《我为妈妈献真情》,引导学生动手用拼贴、拓印、绘画等方法制作一张贺卡、写上一句真心的话送给妈妈,在暖暖温情中体会创作的乐趣,感受美术课的独特魅力。美术课不是简单的绘画,美术课是一种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活动。一双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颗感受美的心,一双双创造美的手!一种信念在每一次的动手创作中、每一次绘画活动中得以升华。我们要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手中的画笔表现出来,用艺术语言表现生活的缩影,放大生活的趣味。学生们每天都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在家里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生活,他们之间有着许许多多温馨的生活画面,或郊游、或购物、或嬉戏……当学生倾注自己的全部感情去创作时,这一个个精彩的瞬间都定格成一幅幅情趣盎然的画面:《过春节》《演电视》《节日的装饰》《介绍我喜欢的玩具》……这些画面都洋溢着爱的气息,散发着浓浓的幸福与温馨,让人从有限的画面想到无限的画外,感受画中的情,听到画外的音,真实的生活在画中升华。
2.利用废弃物,美化生活
审美体验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是生活的需要,是学生生活的一种基本方式。学生的审美体验从哪里来?从活动中来,从做中来,因而杜威先生把“从做中学”奉为至上的教学信念和法则。
生活中有许多普通的物品、废旧的材料,它们看似平淡无奇、废弃无用,可是只要同学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运用灵巧的双手把它美化一下,就能将它们变成一件件独具魅力的艺术品。有一次上《面具》,一名从不带用具的学生从地上拣了些别人的剩材料竟然也做出一件作品――大脚板海盗先生,同学笑他做的丑陋,我却在全班表扬了他,表扬他的废品再利用,表扬他的大胆设计。那是他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每一朵花都需要阳光,需要精心的呵护才能长大。你看,那造型奇异、活灵活现的纸盒――《可爱小动物》,那绘制在各种酒瓶上的大胆图案――色彩艳丽的《漂亮的瓶子》,那创意无限的塑料瓶笔筒――《做笔筒》,还有那《巧用纸餐具》中百变的纸盘娃娃、纸杯小猪、昂首前行的乌龟……当孩子们把一个个废旧物品变成一件件有趣的工艺品、或成为大家喜爱的玩具、或成为互相赠送的礼品、或摆在屋子里点缀生活的装饰品,他们会为自己感到骄傲,会对现实生活充满激动和自豪,会对未来生活有一份美好的憧憬和无限的遐想,从而使一颗颗幼小的心灵对生活的感悟、对生活的热爱会更丰富、更真切。
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生活是美术得以生长的土壤,美术让生活更加精彩,美术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我们要引导学生阅读“生活的教科书”,让他们走进生活、融入生活、感悟生活。让我们多给孩子创造一些机会,多给孩子一些阳光,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打开孩子创作之门,燃起艺术之花。

㈨ 对美术静物的感悟400字

1、处在社交圈中是一种烦恼,而超脱出来简直是一场悲剧。
2、厌倦,就是一个人吃完盘子里的食物后对盘子的感情。
3、参加追悼会的程序常常是,先受一次深刻的人生教育,然后大家一起抽烟喝酒打牌。
4、知识是一种使求知者吃得越多越觉得饿的粮食。
5、爱情是会沉底的,在平淡的日子里,最重要的是经常轻轻晃一晃盛装爱情的“水杯”。
6、战争:用舌头解不开就用牙齿咬吧!
7、憎恨别人就像为了逮住一只耗子而不惜烧毁你自己的房子。但耗子不一定逮到了
8、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许多梦想,但如果其中一个不断搅扰着你,剩下的就仅仅是行动了。
9、世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
10、幸运之神的降临,往往只是因为你多看了一眼,多想了一下,多走了一步。
11、失败发生在彻底的放弃之后。

㈩ 谈谈对美术的认识和感受!

美术鉴赏涉及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风格,不同流派,我们在欣赏中提高,在比较中进步。其欣赏价值,文化价值都是不容忽视的,广泛的汲取人类一切文化成果的养分,不断的拓宽我们的视觉感受领域,是提高和完善我们美术欣赏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不了解美术,到懂得欣赏美术;从无视美的存在,到学会发现美;从对美术不感兴趣,到喜欢上美术,这就是这学期学习美术鉴赏课的最大收获。美术欣赏课将我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带到了一个我以前从未涉足过的领域,带到了艺术的殿堂,我可以说出那些美丽的作品的故事,它让我发现原来世界是这么美,原来一个人的思想可以这样表达,原来先代们是那么的智慧。
美术鉴赏课堂,老师讲述了许多美术作品,例如:梵高的。我国的民族美术可以说是艺术聚集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凝聚着民族艺术的精华,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大家也都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拥有数以万计色彩独特的民族艺术,它们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美术是不分国界的,了解博大精深的美术艺术是一种修养,可以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美术鉴赏涉及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风格,不同流派,我们在欣赏中提高,在比较中进步。其欣赏价值,文化价值都是不容忽视的,广泛的汲取人类一切文化成果的养分,不断的拓宽我们的视觉感受领域,是提高和完善我们美术欣赏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稚嫩的远古美到沉雄博大的秦汉艺术,到文人登场的魏晋南北朝,到雄浑壮丽的隋唐气象,从继往开来的五代到宋元意象,到画派林立的明清,再到新旧交替的中西交融,最后到个性十足的现代,每个时期都呈现出独特的绘画特点,都留下了一批优秀的画作,让后人去赞叹。
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指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即平面)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以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形式。
就像凡高的艺术是伟大的然而在他生前并未得到社会的承认。他作品中所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其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代的前面的确难以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他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在人们对他的误解最深的时候,正是他对自己的创作最有信心的时候。因此才留下了永远的艺术著作。 他直接影响了法国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以至于20世纪初出现的抒情抽象肖像。

热点内容
济南学易佳教育中心 发布:2024-10-19 21:58:57 浏览:25
关英语 发布:2024-10-19 21:40:32 浏览:898
世界生物工厂 发布:2024-10-19 21:33:07 浏览:856
长丰县教育局 发布:2024-10-19 21:27:07 浏览:897
北京教育学院地址 发布:2024-10-19 21:06:05 浏览:161
师德小姐 发布:2024-10-19 20:58:46 浏览:569
语文教学质量分析 发布:2024-10-19 20:50:17 浏览:23
物理矫正阴茎 发布:2024-10-19 20:42:24 浏览:996
师锦教育 发布:2024-10-19 19:11:06 浏览:961
课堂教学纪实 发布:2024-10-19 18:38:47 浏览: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