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一流学科建设

一流学科建设

发布时间: 2020-11-18 18:53:07

『壹』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是什么意思

学科是大学的细胞,世界一流学科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厘清世界一流学科的内涵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意义重大。学科既是一套系统有序的知识体系,也是一套体现社会建构的学术制度。在大学组织当中,学科主要表现为研究平台、教学科目、学术团队、规训制度、学科文化。
世界一流学科有四个标准:一流的学术队伍、一流的科研成果、一流的学生质量、一流的学术声誉。
"双一流建设"必须坚持主体性和国际化,将学科逻辑和社会需求逻辑相结合。

『贰』 建设一流学科要重视什么

一是高等学校的优势学科要面向世界,积极引进境外优秀教材。高等学校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吸引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或项目。二是高等学校要积极吸引更多的世界一流专家学者来校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有计划地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逐步提高高等学校聘任外籍教师的比例。三是高等学校要积极参与和设立国际学术合作组织、国际科学计划,支持高等学校与海内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建立联合研发基地,加强合作研究。

『叁』 如何评价“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9月21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如何遴选认定?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进行了权威解读。

向左转|向右转

三部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双一流”建设高校通过竞争优选、专家评选、政府比选、动态筛选产生,认定遴选程序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根据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及三部委《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组建“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具体承担遴选认定和审核建设方案的有关工作。

向左转|向右转

第二步,依托专家委员会,以学科为基础,确定遴选认定标准,产生拟建设高校名单及拟建设学科。具体分为三个环节:综合考虑有关第三方评价的权威性、影响力及高校认可度,论证确定采用的第三方评价结果;以中国特色学科评价为主,特别是反映人才培养和学科水平的评价,酌情参考国际评价,统筹考虑国家战略、行业区域急需、不可替代性等因素,论证形成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认定标准;根据认定标准,遴选产生137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议名单,随之对应产生了拟建设学科。
在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议名单基础上,综合评价论证提出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议。此后,根据专家委员会的建议,三部委审议确定“双一流”拟建设高校及拟建设学科名单。

向左转|向右转

第三步,确定拟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
第四步,三部委根据专家委员会意见,研究确定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报国务院批准。

『肆』 如何推动中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解读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答记者问: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党和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指导方针和具体目标,为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5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这个“总体方案”。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政策措施、出台背景、落实细则和具体要求等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
新形势和新任务对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提出更高要求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背景是什么。
答: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提升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针对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要求,先后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推动一批重点建设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带动提升了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实践证明,“集中资源、率先突破、带动整体”的重点建设道路,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迅速缩小了国与高等教育强国之间的差距,为进一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十二五”期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全面深入,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
当前,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党中央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五中全会深刻指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新形势和新任务对高等教育实施内涵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世纪中叶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答: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是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的重要源泉,是培养各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为导向,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升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扎根中国大地,遵循教育规律,创造性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之路,努力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者和引领者,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着眼于国家“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将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第二步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四项原则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必须坚持四项原则:第一,坚持以一流为目标。
引导和支持具备一定实力的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瞄准世界一流,汇聚优质资源,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加快走向世界一流。
第二,坚持以学科为基础。
引导和支持高校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高峰,带动学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
第三,坚持以绩效为杠杆。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公平竞争,强化目标管理,突出建设实效,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充分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和建设活力。
第四,坚持以改革为动力。
深化高校综合改革,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好教育改革排头兵。
实行建设与改革并重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点任务有哪些。
答:“总体方案”围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核心要求,从建设、改革两方面共安排了10项重点任务。
建设任务有5项:一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培养造就一支优秀教师队伍。
二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优秀人才。
三是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提升高水平科学研究能力,着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和原始创新的能力,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创新。
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新型高校智库。
四是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育人作用。
五是着力推进成果转化。
深化产教融合,着力提高高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推动重大科学创新、关键技术突破转变为先进生产力,增强高校创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改革任务也是5项:一是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各项工作。
二是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加快形成以章程为统领的完善、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加强学术组织建设,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
三是实现关键环节突破。
加快推进人事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科研体制机制、资源募集机制等方面的改革。
四是构建社会参与机制。
加快建立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理事会制度,加快完善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模式。
五是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加强国际协同创新,切实提高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
与国家五年建设规划同步实施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周期如何安排。
答:国家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总体规划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
“总体方案”确定每5年一个建设周期,2016年开始,与国家五年建设规划同步实施。
资金分配在公平竞争中体现扶优扶强扶特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如何引导和支持。
答: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必须持之以恒、长期建设。
政府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政策引导和投入支持:一是总体规划,分级支持。
进行顶层设计、宏观布局。
中央高校主要由中央财政给予引导支持,地方高校主要由地方财政统筹安排。
鼓励地方政府支持中央高校建设,中央财政也会通过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的相关资金对地方高校建设给予引导支持。
二是强化绩效,动态支持。
创新财政支持方式,资金分配在公平竞争中体现扶优扶强扶特,进一步增强高校财务自主权和统筹安排经费的能力。
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更加突出绩效导向。
在相对稳定支持的基础上,根据建设情况,动态调整支持力度,增强建设的有效性。
三是多元投入,合力支持。
完善政府、社会、学校相结合的共建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合力支持的格局。
鼓励有关部门和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加强与高校合作,通过多种方式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高校要健全社会支持长效机制,多渠道汇聚资源。
瞄准“世界一流”久久为功务院5日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绘制出顶层设计。
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汇聚优质资源,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中国高校迈向新征程。
近年来,国内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但在大学科研创新、制度创新、大学精神文化创新等“软件”上,中国大学与学科却与世界一流尚有差距。
重点建设中存在的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资源整合,创新实施方式,激发高校内生动力与发展活力。
瞄准世界一流的目标,中国大学应汇聚优势资源,合理选择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路径,实现关键环节的突破。
必须完善政府、社会、学校相结合的共建机制,集合资金、政策、资源形成合力,提升院校水平、突出学科优势,从而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培养一流人才,须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科教协同育人。
应当培养和引进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并着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产出一流成果,必须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向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发起冲击。
学术发展当以国家重点需求为导向,加强学科布局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重点建设一批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和领域,并强化科技与经济、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增强高校创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国际高等教育与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瞄准世界一流,中国高等院校必须努力跻身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参与者与推动者的行列。
加强国际协同创新,积极参与到跨区域性的重大科学计划与科学工程中,扩展对话,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发出属于中国的一流声音。
2016年开始,总体方案将与国家新的五年建设规划同步实施。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必须坚持久久为功,从而到本世纪中叶,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伍』 如何以学科为基础加快“双一流”建设

一是学科建设的内涵是人才培养、学术团队、科研创新“三位一体”内,必须突出人才培养、原始容创新和影响力的核心任务,将学术探索和服务国家需求相融合,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建设性社会影响的重大突破。

四是强调学科带头人引领作用,既看重学术造诣,也看重道德品质,既注重前沿方向的把握,也关注组织能力建设,打造衔接有序、结构合理的高水平人才团队和梯队。五是创新学科组织模式,以服务需求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按照内在联系组建学科群,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加强学科协同交叉融合,构建协同共生的学科体系。

『陆』 为什么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一流学科外的其他学科能沾光

为什么医疗科学建设高效的医疗学科外的其他学科能沾光?谁知道呢?

『柒』 教育部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哪些一流学科的算吗

2017年1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以下简称三部委)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双一流”建设进入实施操作阶段。

日前,“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正式公布,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

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名单:具体请移步教育部网站。

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按学校代码排序)

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

1. A类36所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2. B类6所

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

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广西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西藏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石河子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宁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二、“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

(按学校代码排序)

北京大学: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艺术学理论、现代语言学、语言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商业与管理、社会政策与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注:1.不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确定的标准而认定的学科;

2.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建议由高校自主确定的学科;

3.高校建设方案中的自主建设学科按照专家委员会的咨询建议修改后由高校自行公布。

清华大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会计与金融、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与运筹学、现代语言学

北京交通大学:系统科学

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自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林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药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系统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语言学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中央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应用经济学(自定)

外交学院:政治学(自定)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学(自定)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学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自定)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设计学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

南开大学: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天津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自定)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自定)

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自定)

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内蒙古大学:生物学(自定)

辽宁大学:应用经济学(自定)

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

东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定)

吉林大学: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延边大学:外国语言文学(自定)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

东北农业大学:畜牧学(自定)

东北林业大学:林业工程、林学

复旦大学:哲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现代语言学

同济大学: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艺术与设计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电子电气工程、商业与管理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东华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药学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生态学、统计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学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

上海大学:机械工程(自定)

南京大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艺术学理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

南京理工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河海大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江南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

浙江大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园艺学、植物保护、基础医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

安徽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自定)

厦门大学: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

福州大学:化学(自定)

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山东大学:数学、化学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水产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郑州大学:临床医学(自定)、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化学(自定)

河南大学:生物学

武汉大学: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口腔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自定)

湖南大学:化学、机械工程

中南大学: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自定)

中山大学:哲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工商管理

暨南大学:药学(自定)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

海南大学:作物学(自定)

广西大学:土木工程(自定)

四川大学: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自定)、电气工程(自定)、土木工程(自定)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学

四川农业大学:作物学(自定)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西南大学:生物学

西南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自定)

贵州大学:植物保护(自定)

云南大学:民族学、生态学

西藏大学:生态学(自定)

西北大学:地质学

西安交通大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长安大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自定)

兰州大学: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

青海大学:生态学(自定)

宁夏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自定)、化学(自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定)

石河子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宁波大学:力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国防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

第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自定)

『捌』 国务院一流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有哪些学校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来,通过实施“211工程”、“985工程”以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重点建设,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重点建设也存在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资源整合,创新实施方式。为认真总结经验,加强系统谋划,加大改革力度,完善推进机制,坚持久久为功,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现制定本方案。

『玖』 如何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目前,我国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还不能适应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与高等教育强国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为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步伐,到2020年要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继续实施“985工程”、“211工程”等建设项目。围绕创新型国家建设,加大学科结构调整、人才队伍建设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力度,优化重点学科体系的结构和布局,使更多的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构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等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缩小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使“985工程”、“211工程”学校成为培养创新人才和解决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进而使部分高等学校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部分学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知名大学。启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和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具有地方或行业背景的高等学校建设优势重点学科。

第二,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动态管理。建设资金继续由国家、部门、地方和高等学校共同筹集。其中,中央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重点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全国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高等学校要凭借学科优势获得立项。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强化职能部门的管理力度确保专项资金的合理使用与安全监管。适应绩效管理办法,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考核、评价和竞争淘汰机制,切实提高项目组织实施的科学性。

第三,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一是高等学校的优势学科要面向世界,积极引进境外优秀教材。高等学校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吸引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或项目。二是高等学校要积极吸引更多的世界一流专家学者来校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有计划地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逐步提高高等学校聘任外籍教师的比例。三是高等学校要积极参与和设立国际学术合作组织、国际科学计划,支持高等学校与海内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建立联合研发基地,加强合作研究。
望采纳~~~

热点内容
伊斯兰历史 发布:2024-09-19 18:40:22 浏览:181
德州地理中考试题 发布:2024-09-19 17:55:25 浏览:802
师生同台心语 发布:2024-09-19 16:34:58 浏览:267
无线怎么设置 发布:2024-09-19 15:49:14 浏览:640
甘肃教育信息 发布:2024-09-19 14:31:52 浏览:496
怎么去眼下皱纹 发布:2024-09-19 13:48:43 浏览:931
留学的历史 发布:2024-09-19 13:22:06 浏览:469
浮生物语5下 发布:2024-09-19 13:17:18 浏览:786
批图教学 发布:2024-09-19 11:56:09 浏览:988
语文特级教师王君 发布:2024-09-19 10:04:07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