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档案袋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是检验和改进课堂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常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就像一面镜子,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直观地反映教学中教学目标是否完成,教学效果究竟如何等。正确的评价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错误的评价将造成教师对目标感到迷茫,导致教学偏离正确的方向。因此,为了进一步完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形成正确的教学行为,促进小学美术教学向纵深方向发展,提出一些初浅的个人看法。
一、重视自我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美术课程标准中对评价方式提出的第一条建议就是: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可见,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所谓自我评价,就是学生在学习美术中探索知识的过程及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时形成的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在上课中,经常有老师这样引导学生:“你认为你画的怎么样呢?”教师试图让学生用质性语言对自我表现做一个叙述性的点评,然后学生会大声告诉你“老师,我画的很漂亮”。如果说自我评价到此为止,可以说这只是自我评价的一个简单的框架形式,不能体现出自我评价的真正意义,离“自我评价”还有很大的距离。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这对提高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发展个性、完善自我都是十分有利的。长期以来,从来都是由教师给学生打分,因为教师掌握着知识,掌握着评价的标准。现在却要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更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所以,教师要形成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的意识,明确自我评价的标准,确定自我评价的内容,尊重学生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探知,鼓励引导他们用自己创造性的方式去寻求答案,获取知识。通过自评,不但可以充分地展示学生的才华,闪现学生创造性的思维火花,更能在展示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其他学生树立了榜样。但在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信口开河,乱说一气,完全把评价的目的抛到脑后。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加强引导和帮助,使学生把握住评价的目的,熟悉评价的标准,运用恰当的方法,客观全面地评价。
二、注重美术活动表现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能力
“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指的就是对教学过程的动态评价。包括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参与意识、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精神、学生的探究能力、对于问题的认知水平和探究能力、对于各种教学情景和创作时进行积极地思维活动以及与同学交流表达自我观点的能力等。在现行课程条件下,许多美术教师在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时,只注重作业的创新性,鼓励学生大胆作画,从而就淡化、忽略了对美术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忽视了情意、审美、道德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这样一味的、单一的评价,相对忽略了学生在整个美术课堂发展过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学习美术的活动中,我们应积极主动去关注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是否感兴趣。如果没有兴趣,我们就要主动及时地调整学习的方向。学生上课能否做到认真听讲,学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能虚心向同学和老师请教。考虑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和有效参与,是否能清晰地讲述自己的观点,明确大胆地提出自己的建议,表述自己的艺术主张和创作思路,能不能较好地了解他人意见并做积极的反应,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是否有探究思考的过程。这些都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评价。重视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有利于检验我们教学的效果,同时也是我们对教学工作的自评。我们应该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找出符合学生接受能力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完成美术作业的习惯和同学相互合作的精神。了解学生个体进步的程度和学习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行为,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的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改变只用学习结果的优劣这一把尺子去评价一个学生的做法,有些学生虽未完成好教师提出的学习目标要求,但他们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态度认真,表现积极主动,我们也要给予充分赞许和认可。
三、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
之前的美术课堂教学,由于大多时间不够,老师想给学生多点画画的时间,所以就简化了这一环节,评价方式趋于单一,评价语言也过于简单。教师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通常以“画得像不像”、“绘画技法好不好”为评价标准,或一味地以宽松的鼓励来评价学生的作业,这些都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偏离了美术学科的本质规律。因为这些并非评价美术作品的唯一标准。针对学生的作业,我们可以采用分数或等级,采用评语,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采用学生的自评、学生之间互评或座谈等方式,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用细腻、成熟、完整、华丽是美,粗犷、幼稚、残缺、朴实也是美的现代审美观去评价学生作业,促进他们的个性在艺术创作中得到自然发展。在《变废为宝》一课中,有用绘画进行表现、创作的;也有用废旧材料进行设计、制作的,最后的作业展示环节,我要求学生先对自己或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有的从材料的功能进行讲解,有的从创意上进行介绍,还有的从制作上进行展示……,接着再是同学互评,有学到更多知识的,也有提出改进意见的,我在一旁听着,有时候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整个课堂生机勃勃。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我还注意了评价用语的改变,现在我多用“选出你最喜欢的画”,“你能改进他的创造吗”,让学生能有自己的个性审美取向,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与学的过程是一个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美术学习过程和结果做出合理评价,对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的人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我们应专门设计“评价手册”。设置美术课堂教学评价表,记录学生在整堂课中的活动。建立美术档案袋对学生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对自己的美术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评价。我们还可以通过问卷式自我评价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进行即时评价等等。我们应在每一单元教学结束后,记录教学体会、教学成果以及需要改进之处。建立以美术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美术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从评价的方法及技法上看,它不是定量的分析,而是发展到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新的课程评价鼓励个人思考,运用学生成长档案、小论文、答辩、各式各样的小制作等多元化的评价形式。另外评价重视受评人的积极参与其自我评价的地位与作用,也就是说评价的最终目的不仅是管理、选拔,而且是让受评人学会自我评价。评价更加重视对评价本身的再评价,使评价是一种开放式的、持续的行为,以确保评价自身不断完善。
美术课堂评价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感觉,课堂评价如果多一点欣赏鼓励,多一点期待关注,多一点尊重宽容,多一点征询探讨,多一点浓厚的人情味,我们的美术课堂将会是一片晴空。
❷ 美术档案袋用美术字怎么写
美术字分很多种,最简单的就是画个圆,然后在里面按照圆的形状,写字。你可以问问度娘,临摹一下其他好看的美术字。
❸ 如何艺术的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
第一,注重表现性评价。高品质的美术课程为学生提供开展独立试验和探索的时间,学习评价中就应将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并重,特别提倡以建立美术学习档案袋的方式开展评价活动;优质美术教学提供更多机会,引导学生作出明智的选择和审美判断,学习评价中就应较少强调掌握一些技术或技能,更多强调审美品位,并对创造性活动中必须承担的风险给予更多的重视。
第二,提倡分层评价。在每一个班级中,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与水平也不尽相同,可以参照欧美国家在美术学习评价上的经验,制定“一般水平”和“熟练水平”等分层评价标准,促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对美术学习上的进步与成就进行评价。
第三,探索对创意进行评价的标准与方法。对学生美术学习进行评价的指标一般分为这样几方面:学习积极性、表现能力、造型美感、创意(想象力、构想力、创造力)、鉴赏能力、发表和交流能力等。其中,创意是最难评价的部分,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探索对创意进行评价的标准:
一是题材和主题,是不是具有内涵,是否有现实启发性;
二是方法,选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展示题材和主题,展示的充分性和可能性有多少;
三是技术,在传统技法或新媒体技术的使用上有哪些拓展。而采用美术学习档案袋的展示与口头发表相结合的方法,无疑是对创意进行评价的有效方法之一。
❹ 如何正确看待《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的修订
美术课程标准修订时坚持并完善内容,原来的课程标准有益因素需要进行积极地传承或者延续值得我们去坚持有对文化、对人文精神等方面的关注,还有新的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等,这些对于学生终身学习、素质的发展,是必要的。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几点:第一,将美术课程定性为人文性;第二,从三个纬度来表述课程目标;第三,精选课程内容;第四,拓展学习方式,尤其是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第五,以评价来促进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的发展;第六,积极开发和利用美术课程资源。坚持了美术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兼备的定性: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数字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还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精选课程内容是改革的要点一;美术的知识与技能多,美术课非常有限,要选对他们发展有用的和能够学会的。还要加以组织,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分类,绘画、工艺、欣赏;一种是分级,义务教育分四个学段。分类和分级完成以后就形成了美术课程。学习方式是要点二;学习方式主要是两种相对的学习方式,即接受性学和研究性学习。过去的我们强调接受式学习。课程改革以后,强调探究式学习或探究性、研究学习,它更能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生主体之间的那种相互合作。 美术课程是对视觉性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的。是美术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基本特征。美术课程最重要的是就是视觉形象,视觉形象是基础,我即感受、理解、创造。首先是感受。我们观看视觉形象,要注意它的形状、色彩、结构、材质、肌理、空间、比例、规格。这就是感受,感受是和观看并合在一起的。也叫观察。要整体的观察方法,这恰是徐悲鸿讲的“尽精微致广大”,就是从大的地方着眼,看细节,然后又把细节跟这个整体进行比较。作品细节丰富、具体,但却不失整体效果。第二就是要理解。比如面对《格尔尼卡》这一视觉形象,要理解它。告诉孩子,这是立体主义风格。再如毕加索画《哭泣的女人》,画的有正面、有侧面,把它们结合在一块儿了,是立体主义的一个特点。作者还把形象拆开以后重组,并运用了象征寓意的手法。其中半牛半人是邪恶势力的代表;马的死亡预示着生命的死亡。因为马是一种冲动性的力量,按照弗洛伊德的解释,属于那种内需力、力比多、生命本能。第三就是要创造。美术不仅仅是去动动嘴、动动脑,它还要去创造。用笔,然后运用技法,来改变材料的形态,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艺术创造过程是一个愉悦的过程,艺术学习也应该是个愉悦的过程。应该跟其他课程拉开距离,应该强调它的感性、愉悦性,让学生真正地发挥个性,大胆想象,自由表达。美术课应该是一种开放的、感性的,还有一种愉悦的课程,美术课要上出美术课的一种感觉来。首先美术课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向少数有天赋的、有兴趣的、有条件的孩子开放,应该向所有孩子开放,要选择、组织课程内容、采用教学方式都要体现这点。比如,画素描要训练长时间,先从石膏开始,然后头像,有一个完整的过程。中学没有那么长时间给你学素描。所以要从公民这个角度出发,可以学习明暗推移法,画法比较概念,也不过分考虑光源的变化和影响力,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也容易表现。第二要激发学生兴趣。兴趣,其实是一个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因为没有更多的外在诱引和压力可以导致学生学习美术。所以,美术学习的过程,应该给学生带来一种快乐。第三要关注文化与生活。任何一件美术作品,都不是一个孤立的。它的创造主要看它的背景,而且它的背景基本上就是文化背景。所以要真的理解作品的含义,就要了解它的框架、它的环境,通过整体来观照具体的作品。进而去了解它的文化,这是一个双向的促进,互动的过程。当代文化在交融,要有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什么是我们自己文化,什么是他人的文化,什么是我们人类需要去共同打造的文化。美术欣赏可以从形式的角度出发,也应该从文化的角度出发。比如故宫中的东六宫、西六宫,形状就是六根短线,所谓“坤六”,它就是跟这个坤卦这个图是一样的。坤是女性的代表,所以这里是有讲究的。还有天坛,我们教孩子欣赏天坛的时候,可以从形式的角度来说,如对称、对称、主次、呼应、统一等。所以讲一个艺术品的时候,其实可以从两个角度可以揭示它,即一个是比较纯粹的形式角度,一个是文化角度。第四是注重创新精神。美术,它本身就是鼓励创新的,要不断地创新。 美术课程在实际教学中的实施,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观,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有利于营造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些学习氛围,多给学生感悟美术的机会,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还有就是要探索各种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手段,用一些现代媒体,比如说电脑、网络。还有要鼓励学生健康乐观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特别强调就是健康乐观的心态。要强调体验,在具体的环境中把自己内在的一种感觉、感受,释放出来。体验的方式很多。比如,化装、模仿动作、设置情境、观看视频、讲故事,都能唤起内在的体验。美术课就应该让学生换一种体验以后来理解或者表达,这样才有它的价值。再者评价非常重要,目标和评价构成一个完整的过程,没有评价过程是不完整的。评价可以帮助看到优点并加以发扬,看到缺点并加以改正。评价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批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不断地来完善自身。依据美术课程标准进行评价,注重美术学习表现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美术作业,鼓励运用美术档案袋、展示、课堂讨论等质性评价方法。还有要重视教材编写,好的教材应该呈现课程目标和呈现课程内容,还应该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同时还应该具有感性、美观大方这么个特色,还要通过要素和栏目来展现学习过程,通过一些栏目设置,像讨论活动、相关链接、要点提示等,方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依据美术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实现内容组织的综合性和合理性,妥善处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鼓励教材呈现方式多样化等。是师生对话、互动、交流思考的平台,发现和创意的一个起点,教材的编写一定要体现出它基本的结构应该包括为什么学,目的是什么,学什么,内容是什么,怎样学,方法是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等等。教材还要有动感,要将静态的知识和动态的过程结合在一起,这样才会是一个好的教材。最后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可分为校内校外的,也可以分学校资源、社会资源、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网络资源,等等。应该满足学生学习美术基本条件,其他还提出了完善学生的基本材料和设施。第三条要求丰富美术教学的图书和影像资源,另外要拓展校外美术教学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网络美术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网络资源也非常重要。学生可以从网络上下载资料并打印出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改造、变化,完成自己的作业。 以上观点是对这次学习课程标准的理解,以便以后践行到教学实践中。
❺ 如何建立美术学习档案袋
美术教学评价以实现美术教育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可是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学与评价是相互分开的,评价存在于教学之外,并且美术教学评价对于学生美术学习结果的评价占评价内容的比例过重,对于学生美术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做过多关注,甚至不关注。这种评价方式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个性的养成。新美术课程标准需要新的教学评价与之相适应,新课程提倡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反思的基础上寻求发展。这是新课程提倡的评价方式改革特点,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利用多样的评价方式,不仅对学生美术学习结果进行评价
❻ 西安美术学院档案袋 封条
西安美术学院不挂网公布此类信息,
建议直接询问学校办公室、教务处。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只要用心去学,你就是最好的。
金猴献瑞,吉星临门。
祝你学业进步,马到功成。
❼ 怎样进行美术评价
近术教育界有关进行美术教学评价的呼声越来越高。因为评价是美术创作与美术鉴赏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如果再不重视美术教学评价的话,就无法确保美术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在我国,2001年以来,随着新美术课程标准的推行,美术教育评价是学校美术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一观点已得到共识。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缺乏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因此,在美术教学评价观、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等方面尚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对“写实”评价标准的反思
以往,儿童美术创作的评价标准是依据20世纪中期,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V.Lowenfeld,1947)提出的“直线型”发展模式不制定。这与心理学家皮亚所主张的领域一般化发展理论一脉相传,即用单一的发展路线来说明所有儿童的绘画能力都应该向写实方向发展。根据这一学说,在对儿童与青少年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时,写实程度的高低将决定其美术成就的高低。
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视觉认知研究的不断发展,出现了新一轮有关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的研究,欧美国家的一些学者(Kindler&Darras,1998提出“多轴媒体表现及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多元路径”的学说(简称为:“多元路径”发展学说),以此质疑“直线型”发展阶段说。这一学说支持发展心理学研究中领域具体化发展的理论。其主要观点可归纳如下:
其一,儿童绘画发展并不单纯表现为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不同的儿童或青少年在同一个阶段的绘画创作,往往表现出许多不同的风格。即使同一名儿童在同一个阶段中,绘画表现也是多样的,从中反映出人类绘画行为中的不同目的与需求。
其二,儿童绘画发展受到人类生活中文化和社会的影响,即使共属同样的文化传统,地区环境的因素也会影响儿童的认知及其绘画表现。文化的因素将决定绘画能力的发展。儿童从社会文化资源、日常生活中学习绘画,大众文化对儿童绘画表现产生很大的影响。
其三,衡量儿童绘画发展的指标并不能只依据写实的再现程度。
为了探明现阶段我国儿童绘画发展的情况,2002年至2003年,笔者与《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研究》项目组成以上海市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为对象,开展了一项调查。这一调查结论支持上述“多元路径”发展学说。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中学生借用文学表现方式来逃避绘画表现。这是由于以往中小学绘画教学的评价标准是依据“直线型”学说来设定的,教师肯定了写实能力得以提高的学生,而轻易否定向其它表现方向发展的学生,致使这些学生逐渐丧失了美术表现的信心,其创作能力的发展就此停顿、甚至倒退。这充分说明评价标准的正确与否对儿童与青少年美术创作能力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二.美术教学评价的新观点及方法
访朗踅萄兰勰谌莅ū泶铮朗醮醋鳎┖腿现朗跫停┝椒矫妫荒芄舜耸П恕?/P>
访朗醮醋饔肫兰凼窍喔ㄏ喑傻模兰凼敲朗醮醋髦蟹浅V匾囊换贰Q诖醋髯髌饭讨兴械淖晕倚拚涫稻褪且恢制兰邸?/P>
纷髌菲分实母呦拢丶谟谒伎计分实母呦隆SΥ颖泶铩⒅逗图记伞⒏拍钪纬扇矫嬷贫朗醮醋髌兰郾曜肌M腹兰郏萌嗣强雌频矫朗醭饲楦泻图记桑币采婕八伎蓟疃ü行У钠兰廴糜泄馗鞣剑ㄐ姓人员、政治人物、家长等)清楚地看到,美术创作也涉及一种重要的思考能力?/P>
酚删朗踅萄兰叟嘌岛蟮慕淌Ω菅C朗踅萄в胙朗跹暗氖导是榭錾杓破兰郾曜疾⑹凳┢兰郏皇墙谐D2庋椤?/P>
国内外美术教育界普遍认为最有效的评价方式是档案袋评价。运用档案袋评价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每位学生的美术创作特色以及对特定美术作品的兴趣,这对于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美术学习无疑是最有效的评价方式之一。档案袋评价方法不仅可以运用于美术创作活动中,也可以运用于美术鉴赏活动中。从学一自选的鉴赏内容以及采取书写、绘画、录音、录像等形式进行的美术批评中,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各自的美术鉴赏能力。
最近,国外美术教学界进一步提倡数位美术学习档案袋评价方式。这一评价方式的最大优势在于最效率。它可以清晰地显示学生的美术成长历程,并进行合理、系统的组织管理。数位美术学习档案袋是储存文体和数位作品的最佳方法,例如,雕塑作品(拍成照片输入)、动画作品、多媒体作品等,从而解决了文体美术学习档案袋无法收入文体作品和动画作品的难题。利用磁盘的大容量空间,数位美术学习档案袋突破空间的局限,充分展现出每位学生的美术学习过程与成果。
三.美术教学评价的展望
真实的评价,最终目标在于促进学生透过美术教学活动,达到成就标准。鉴于美术教学的特殊性,采用科学主义的评价方法难于实施评价,应进一步借鉴艾斯纳(1993)所提出“教学批评和教学鉴赏”等注重学生在美术学习环境中的表现行为及学习结果的表现性评价模式,开发出各类美术活动相对应的评价工具,并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以提高美术教学评价的信度和效度,促进美术课程的发展。今后,笔者与项目组成员将进一步深入开展美术教学评价的研究,开发有效的评价工具,使学生通过美术教学评价,提高美术学习的品质,同时也让各界人士通过美术教学评价全面了解美术教学的成果,从而确保美术课程在学校教学系统中的应有地位
❽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体现了什么教育理念
美术课程标准修订时坚持并完善内容,原来的课程标准有益因素需要进行积极地传承或者延续值得我们去坚持有对文化、对人文精神等方面的关注,还有新的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等,这些对于学生终身学习、素质的发展,是必要的。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几点:第一,将美术课程定性为人文性;第二,从三个纬度来表述课程目标;第三,精选课程内容;第四,拓展学习方式,尤其是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第五,以评价来促进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的发展;第六,积极开发和利用美术课程资源。坚持了美术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兼备的定性: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数字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还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精选课程内容是改革的要点一;美术的知识与技能多,美术课非常有限,要选对他们发展有用的和能够学会的。还要加以组织,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分类,绘画、工艺、欣赏;一种是分级,义务教育分四个学段。分类和分级完成以后就形成了美术课程。学习方式是要点二;学习方式主要是两种相对的学习方式,即接受性学和研究性学习。过去的我们强调接受式学习。课程改革以后,强调探究式学习或探究性、研究学习,它更能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生主体之间的那种相互合作。
美术课程是对视觉性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的。是美术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基本特征。美术课程最重要的是就是视觉形象,视觉形象是基础,我即感受、理解、创造。首先是感受。我们观看视觉形象,要注意它的形状、色彩、结构、材质、肌理、空间、比例、规格。这就是感受,感受是和观看并合在一起的。也叫观察。要整体的观察方法,这恰是徐悲鸿讲的“尽精微致广大”,就是从大的地方着眼,看细节,然后又把细节跟这个整体进行比较。作品细节丰富、具体,但却不失整体效果。第二就是要理解。比如面对《格尔尼卡》这一视觉形象,要理解它。告诉孩子,这是立体主义风格。再如毕加索画《哭泣的女人》,画的有正面、有侧面,把它们结合在一块儿了,是立体主义的一个特点。作者还把形象拆开以后重组,并运用了象征寓意的手法。其中半牛半人是邪恶势力的代表;马的死亡预示着生命的死亡。因为马是一种冲动性的力量,按照弗洛伊德的解释,属于那种内需力、力比多、生命本能。第三就是要创造。美术不仅仅是去动动嘴、动动脑,它还要去创造。用笔,然后运用技法,来改变材料的形态,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艺术创造过程是一个愉悦的过程,艺术学习也应该是个愉悦的过程。应该跟其他课程拉开距离,应该强调它的感性、愉悦性,让学生真正地发挥个性,大胆想象,自由表达。美术课应该是一种开放的、感性的,还有一种愉悦的课程,美术课要上出美术课的一种感觉来。首先美术课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向少数有天赋的、有兴趣的、有条件的孩子开放,应该向所有孩子开放,要选择、组织课程内容、采用教学方式都要体现这点。比如,画素描要训练长时间,先从石膏开始,然后头像,有一个完整的过程。中学没有那么长时间给你学素描。所以要从公民这个角度出发,可以学习明暗推移法,画法比较概念,也不过分考虑光源的变化和影响力,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也容易表现。第二要激发学生兴趣。兴趣,其实是一个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因为没有更多的外在诱引和压力可以导致学生学习美术。所以,美术学习的过程,应该给学生带来一种快乐。第三要关注文化与生活。任何一件美术作品,都不是一个孤立的。它的创造主要看它的背景,而且它的背景基本上就是文化背景。所以要真的理解作品的含义,就要了解它的框架、它的环境,通过整体来观照具体的作品。进而去了解它的文化,这是一个双向的促进,互动的过程。当代文化在交融,要有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什么是我们自己文化,什么是他人的文化,什么是我们人类需要去共同打造的文化。美术欣赏可以从形式的角度出发,也应该从文化的角度出发。比如故宫中的东六宫、西六宫,形状就是六根短线,所谓“坤六”,它就是跟这个坤卦这个图是一样的。坤是女性的代表,所以这里是有讲究的。还有天坛,我们教孩子欣赏天坛的时候,可以从形式的角度来说,如对称、对称、主次、呼应、统一等。所以讲一个艺术品的时候,其实可以从两个角度可以揭示它,即一个是比较纯粹的形式角度,一个是文化角度。第四是注重创新精神。美术,它本身就是鼓励创新的,要不断地创新。
美术课程在实际教学中的实施,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观,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有利于营造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些学习氛围,多给学生感悟美术的机会,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还有就是要探索各种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手段,用一些现代媒体,比如说电脑、网络。还有要鼓励学生健康乐观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特别强调就是健康乐观的心态。要强调体验,在具体的环境中把自己内在的一种感觉、感受,释放出来。体验的方式很多。比如,化装、模仿动作、设置情境、观看视频、讲故事,都能唤起内在的体验。美术课就应该让学生换一种体验以后来理解或者表达,这样才有它的价值。再者评价非常重要,目标和评价构成一个完整的过程,没有评价过程是不完整的。评价可以帮助看到优点并加以发扬,看到缺点并加以改正。评价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批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不断地来完善自身。依据美术课程标准进行评价,注重美术学习表现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美术作业,鼓励运用美术档案袋、展示、课堂讨论等质性评价方法。还有要重视教材编写,好的教材应该呈现课程目标和呈现课程内容,还应该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同时还应该具有感性、美观大方这么个特色,还要通过要素和栏目来展现学习过程,通过一些栏目设置,像讨论活动、相关链接、要点提示等,方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依据美术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实现内容组织的综合性和合理性,妥善处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鼓励教材呈现方式多样化等。是师生对话、互动、交流思考的平台,发现和创意的一个起点,教材的编写一定要体现出它基本的结构应该包括为什么学,目的是什么,学什么,内容是什么,怎样学,方法是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等等。教材还要有动感,要将静态的知识和动态的过程结合在一起,这样才会是一个好的教材。最后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可分为校内校外的,也可以分学校资源、社会资源、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网络资源,等等。应该满足学生学习美术基本条件,其他还提出了完善学生的基本材料和设施。第三条要求丰富美术教学的图书和影像资源,另外要拓展校外美术教学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网络美术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网络资源也非常重要。学生可以从网络上下载资料并打印出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改造、变化,完成自己的作业。
以上观点是对这次学习课程标准的理解,以便以后践行到教学实践中。
❾ 如何在美术课中贯彻新课程理念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小学美术教学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美术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是为今后的美术学习和发展培养一种持久的兴趣,产生美术学习的自觉动力。新课程特别强调学习过程与方法,美术教师应该努力具备全面驾驭教学过程的能力,用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处理教材、组织学习、实施评价——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改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式,促进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
一、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热情
小学生的情感需求较为强烈,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呵护、关爱和集体的认同,同时希望获得新的体验,获得对新奇事物的认识,而这些需要必须通过一定的环境和适当的方法满足。现今美术教材从学生喜欢的生活场景、情境入手选择教学内容,每个课题都是一个情境主题。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各种不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体验。如《小鸟的家》一课,过去只要求学生用不同形状组合成各种动态的鸟,并为鸟设计不同的家园;如今,还要求教师创设不同的情境,使学生体会鸟在笼子课里失去自由、森林被砍伐及当猎人手拿猎枪鸟儿害怕的不同情境的不同感受。同是画一幅画,不同的要求让学生获得的情感体验大不一样。同是一节课,每位教师都可以根据课程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具体生动的情境教学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对事物的认识依托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要善于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想方设法地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热情,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从而将教师的教学目标变成学生的学习目标,并在师生双向的交流过程中水到渠成地实现。例如在学习《兵马俑》时,我没有直接讲授,而是让学生静静地欣赏图片,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什么是“俑”?你想了解兵马俑的哪些问题?兵马俑原来是有颜色的吗?兵马俑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动态……设置问题,首先要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让学生自己产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次,要注意难易适度,问题的解答学生一般能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对于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可以适当点拨,让学生展开讨论,这有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
情境教学能够有效联系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使小学生通过学校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而且获得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美术教师要善于开展情境教学,通过师生教学过程中情感的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达到共同进步与发展的目的。
二、正确运用教学评价,增进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感情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过去由于对美术课不重视,应试教育的评价方式适宜美术教育,因此美术课的评价作用长期被忽略。按照新课程的理念,评价是促进教学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关注并正确运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改善自己的工作。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是否乐于与同伴进行交流合作,是否具有学习的兴趣和克服困难的精神,是否真正地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是否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总之,教师要以发展学生积极的思维,培养主动的参与式学习为出发点,课堂中简短的表扬、鼓励的眼神对学生的学习活动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要将考试成绩或某一次作业效果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美术教学应立足于平时的学习,选取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采取多种方法进行评价,如学生的自我评价、美术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多种形式的作业评价等。如建立美术档案袋,将一学期的学习成果积累起来,由自己挑选最好的作品进行展示,学生之间进行评比,学生在评价他人的同时对自己也有全新的认识。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每一门学科都强调培养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不仅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学习活动和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其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是紧密联系的整体,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对任何一个方面的忽视都可能造成学生发展的偏颇。因此,依据新课程改革目标,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
三、有效开发与整合教材,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
新课程突出教材内容的综合性及弹性力度,为教学留有更多可支配的余地,为教师潜能的发挥开拓广阔的空间。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开发,采用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现代美术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例如,在《鱼儿游游》一课中,教材只介绍绘画、剪贴、泥贴等作业形式,有的教师进一步开发教材,对课程二度设计,用乒乓球制作会游的鱼,还有的让学生把自己打扮成一条鱼。法国教育家卢梭指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我们拿到任何一本教科书,都必须首先研究教材的内容学生是否感兴趣,并对课程进行原则性的构思、独具匠心地开发、巧妙地设计、综合性地整合,体现教学的创造性、趣味性、新颖性、生成性。
总之,教师应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美术课程资源,为美术教学服务。教师应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领学生从教科书中走出来,从课堂中走出来,到大自然中去写生,到社会大环境中学习美术,体验美术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