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理念集锦简短
1,美术教学面向全体师生树立正确育人的教学观,2,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三鼓励大胆质疑,激发创造性,四,建立多元的评价机制。
在走向素质教育的今天,家长开始将传统的教育观念转化到少儿艺术的实践当中来,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展开少儿艺术教育活动呢?你的少儿艺术教育理念又是否正确呢?下面小编就跟大家一起来谈谈关于少儿艺术的那些事~
1.走进童心,激发幼儿的艺术兴趣
美术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理性科目,它靠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激励来唤起幼儿心灵的大门,不能带有任何的强制性。
首先,要让孩子对所画的内容、形象有着强烈的兴趣。走进童心世界,观察幼儿的所思所想,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激活他们的创作欲望,让他们在头脑中有一个鲜明清晰的形象,使之呼之欲来,从内心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
其二,可配合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认知活动。例如:让孩子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能使孩子逐渐从感知表面形式美过度到理解作品的内在美,提高审美的能力。
与此同时,孩子的艺术兴趣越来越浓厚。这时就抓住时机设法将儿童头脑中丰富的美感知觉体验引入到美感体验的表现阶段,激发孩子的表现欲、创作欲。
2.鼓励孩子自我发现,自我创造
少儿美术教学的重点是创造意识的启迪,而不是技能的传授,我们可以利用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泛灵伦”的心理特点,让他们无拘无束地、不分时空地自由想象,给所画物体注入生命注入热情,特别是用拟人化、主观情绪化的手法画一些人物、动物,他们就像画他们自己。
让他们勇敢地、大胆地、毫不顾虑地安排好自己的想法去画,这样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的欲望,传统的教育总是喜欢让孩子适应成人的世界,要让孩子照样画葫芦,孩子的想象受到束缚,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失去创造的兴趣和信心。 美术教育没有既定的模式,每次在上课时都像是带孩子做了一次探险,不拘形式,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创作。
3.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注重少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自由创作,并不意味着老师不用去教,而是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在指导中要有的放矢,做到因人施教,使每个孩子在指导中都能有所得。
美术活动是一种智力活动,既有思维又有表达,强调孩子会想再会画,思维在先,表达在后,过去教学中只重视技巧表达而忽视了思维的训练,现在不能因强调思维的训练而忽视基础知识、技能。老师应通过教学指导和帮助孩子探索和驾驭美术材料,进行不同的启迪指导,提出不同的要求。
4.给予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
每次绘画活动结束后,将孩子全部的作品展览,让孩子互相审视、交流,老师欣赏每一幅作品却不必给作品打分,这样无论画好、画坏,孩子都没有心理负担,他们的创作欲会更强。但是老师应记下每个幼儿的不足之处,以便以后的活动中因材施教。
孩子们经过审视,相互交流,相互观摩,学习,他们心里明白谁颜色配得好,谁的构思有主次,谁画的新鲜有趣,自己有哪些不足。
通过大家品评,孩子们的信心,自强自爱逐步提高,他们的创作性会更强,创造的火花一旦被点燃,课堂就成了一个喷发的火山,图形光怪离奇,颜色五彩缤纷,满世界都是孩子们的涂鸦,这时你会发现这一刻是我们人生中最光彩的时刻。
荷叶伞教育集团——奇画王国少儿美术
用绘画陶冶孩子情操
用创意激发孩子探索欲望
用爱铸就儿童美育事业!
㈢ 儿童美术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儿童美术与美育社会
蔡元培先生在1917年提出“美育代宗教”说,经过多少世代的努力,我们一直还在探索,在儿童美术教学长期实践中,通过和家长广泛的讨论,与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接触,发现和孩子交流时,可以将美从一张画纸里跳出来,以更广泛的视野来向孩子们解释美,美也就变的从狭义的理解扩展到广义的范畴,这对孩子的思维发散、想象力都有很大的助益,为了说明的更加清楚,我们来举个范例:当孩子拿着一张画兴高采烈的找我们家长看画时,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孩子,你这张画里学到的构图,非常的美,妈妈觉得可能把这种构图学习,将来用在城市规划当中,你想,一张纸不就是一个城市吗?你在纸上画画,就像在城市中规划,说不定你将来是一个伟大的城市设计大师,也或许我们将来变成地球村,你可以规划整个地球让它变的更美,我们将来没准移民到火星,你可以规划星际城市,整个宇宙就是你的画纸,每个星球就是画中的元素,你觉得呢?”同样的还有:在画面中学到的点线面的关系,可能会像乔布斯一样将这种美用在手机电路板的设计当中,在画面中孩子的色彩学习可能用在一条爱马仕围巾的色彩艺术里,在画面中学到的造型可能会让孩子将来对产品设计情有独钟等等,所谓美育,难道不是有关一切美的教育吗?而非仅仅局限于美术范畴,按“美育代宗教”中所说,还包括文学、音乐、舞蹈、雕塑等等。这样,画画就从一张在纸上涂满颜料的画(狭义的美,或是艺术教育,培养孩子对艺术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等)进行无限的拓宽(广义的美,或者是实质美育,它强调将对美的欣赏、创造渗入到学习与生活的各个方面中来,或者是职业当中来),进而从狭义和广义两个维度培养孩子对美的认识、体验、感受、欣赏以致创造创新的能力,从而使孩子们具有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品格、优秀的素养。那么我们的孩子将来长大,所处社会定是充满美的,充满想象力的,充满爱的,杨帅把那个未来的社会称之为“美育社会”,那个社会可能有点遥远,但是我相信它是会可以实现的,马英九先生曾在2012新年致辞说:我深深体认一己的微小,短暂,只愿更谦卑地面对下一个百年。在历史的长河里,每个人,每一代都是沧海一粟,都是感念的后辈,都是谦虚的学生”,我想通过世代的努力,美育社会终究会实现。
㈣ 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
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跟教育目的
上美术课啦
04月11日 · 山东好希望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官方账号
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
从来美术教育就跟素质教育挂钩,以美术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学生通过学习美术提高综合性跟探索性的素质提升,注重美术课程跟生活的紧密性。
学生作品
美术课程的教育目的:
学习美术能够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会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无论是构图、涂色还是装饰都能让孩子感受和表现美,所以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养成孩子细致的观察能力,都说美术跟现实生活互相结合,所以画画的灵感来自于生活,家长在平时生活中也是应该启发孩子的观察能力,这样日积月累的情况下,能够让孩子渐渐的将观察到的东西呈现到纸上。
学美术也可以提升孩子的跟父母之间的关系,偶尔亲子互动参加绘画过程,跟孩子互相讨论创作,鼓励评论孩子的作品,这样能够让孩子提升自我认同感。
开发孩子的想象力,美术能够提升孩子想象力是有研究证明的,孩童时期通过绘画表现想象力也是能够进行锻炼想象力的。
孩子作品
拓展资料: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图像作为一种有效而生动的信息载体,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需要人的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因为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㈤ 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
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5)美术教学理念集锦简短扩展阅读: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需要人的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因为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图像作为一种有效而生动的信息载体,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感知觉是思维的必然前提。形象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在学校体系中,大多数课程都是建立在抽象符号的基础上,而美术课程则更多地让学生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向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美术课程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
(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造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技术性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而美术课程向学生提供了技术性活动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
(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对美术学习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必然受到学生个性的影响,所以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美术课程在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的价值观的同时,也努力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努力追求的教育理想,美术课程不仅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门类促进这一理想的实现,而且,美术课程本身就包含情感与理性的因素、脑力与体力的因素,所以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其作用是独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