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罗丹美术

罗丹美术

发布时间: 2020-11-24 06:47:15

❶ 阅读理解 :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

1化丑为美的创作。或把丑表现得有性格。或把丑表现得有心灵渡。
2在艺术实践上
常取材于畸形与丑陋,或以畸形与丑陋为素材
在艺术观上认为
丑更能显示出性格,或内在的真实更显露在畸形与残缺上。
3强化作者的崇敬心情;突出罗丹的艺术观。
4罗丹雕塑所追求的是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形体上的强烈反映。
比如《施洗者约翰》那略呈内八字的两腿,使他瘦弱的身躯更显得僵硬难看,然而却表现出了他机械的一步一顿的步伐之沉重与庄严,使人感受到这位传道者那种完成神圣使命的精神。内心世界的庄严,借由形体表现出来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望采纳~

❷ 罗丹艺术全集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罗丹艺术全集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❸ 罗丹雕塑艺术特点

罗丹雕塑吸取了古希腊雕塑弱化结构体积,形成在转移角度观看雕塑时雕塑表面光线的流动这一效果,他大胆的使用了印象派笔触一样的机理,使流动强化,生动。并用这一手段激发和宣泄某种感情。

雕塑一般是静止的,在吸收巴洛克艺术动态激昂启示下,在青铜时代为代表的几件作品中他运用了从脚到头部形成一定叙事动作的变化,脚步无力逐渐舒展开来,整体看动态不太统一但是很协调,要是视线游移从下至上你能感觉到一个连贯的动作在发生。是一个雕塑打破静态的成功的探索。

(3)罗丹美术扩展阅读:

作品展出

罗丹在巴黎举办作品展,确立他作为一个雕塑家的声誉。他的主要贡献在于恢复西方雕塑对人类的理解和对精神世界的表现,被认为是雕刻史上最伟大的肖像雕塑家。1864年,罗丹随著名动物雕塑家路易·巴耶学雕塑,由于刻苦努力,进步很快。

后又到有“小美术学院”之称的卢浮宫学画,画室主人是第二帝国时代很有名气的装饰雕刻大师阿尔贝欧内斯特-加里埃-贝勒斯。经过一段时间学习,罗丹己具备了成为一个优秀雕刻家的条件。35岁之前,罗丹的个人风格还没有确定,1875年,罗丹访问意大利,对伟大的米开朗基罗赞赏备至,对其日后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人格魅力

他所塑造的人物都是忍辱负重、现实生活的内涵写照,他的艺术力量不是外在的呼喊,而是理性意义的表露,是内心情感与思想的自然爆发。他的取材但丁“神曲”的《地狱之门》这一与建筑紧密相连的巨大艺术工程,耗去了他后半生的整整37年,至逝世也未完成。著作有《罗丹艺术论》。

❹ 请帮忙分析《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

教学目标:
1、能力训练点:培养“研究探讨、深入领会”的阅读习惯。
2、美育渗透点:领会“以无胜有、以少胜多”的艺术原则。
教学方法:课堂以学生讨论、释疑为主。
教学设计:
1、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维纳斯的神话传说及“断臂维纳斯”雕像的特征,把握维纳斯雕塑的形体美!
2、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并在文中划出疑难语句,把握维纳斯雕塑的艺术的美!
3、拓展阅读,感受残缺的生活美。
课时安排:预习一课时,讲读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背景知识简介
1、雕塑艺术的特点
雕塑是运用了塑性、可雕性的物质材料,通过雕、刻、铸、焊等手段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理想的具有实体的造型艺术。种类很多,按所用材料有石雕、木雕、泥塑等。按形态有圆雕、浮雕、透雕,按安放位置分为城市雕塑,园林雕塑,纪念雕塑等。
2、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发现
《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俗称《米洛斯的维纳斯》、《断臂的维纳斯》、《维纳斯像》等,大理石雕像, 高204厘米。
在希腊化时期,表现女性人体美的雕塑日渐增多,对爱与美之神阿芙洛蒂忒,也就是维纳斯的歌颂更是层出不穷,其中最为著名雕像的就是这尊《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并已经成为赞颂女性人体美的代名词。
1820年2月,在爱琴海的米罗斯岛上,一个农夫在一座古墓旁整地时挖掘到一尊女性雕像。她分成上、下两截,并与刻着名字的台座、拿着苹果的手腕以及其它断片等等一道,散落在附近的田地下。已懂得这是值钱的东西的农夫,立刻将它们埋原,并报告了在岛上的法国领事。领事稍付定金,即通知当时设在君士坦丁堡的法国大使。几乎与此同时,在爱琴海搞测量的一位法国海军士官,名叫鸠尔·丢孟·都尔维尔对此表示了更大的关注。这是一位希腊艺术的爱好者,当他看过这些雕像的块片以后,认为它们是一个整体,并第一个断定这就是维纳斯的雕像。于是立刻告诉农夫,法国决定把她买下,要他不必再到处声张了。随即赶到君士坦丁堡,向大使命陈详情,促使大使下了决心并派专人前去交易。不料岛上的长老出于本岛的利益而中途插手,开会议决命农夫将雕像卖给在土耳其任职的一位希腊大官,当法国人赶到岛上时已经是雕像装船的关头了。见此情景,他们几乎要动武,命令法国船舰随时准备行动。顿时,爱琴海上战云密布。恰巧,一场暴风而解了围。它推迟了土耳其船只的起航,为法国使者争得了斡旋的时机,他们软硬兼施,把雕像终于转到了法国船上。后来又给岛上赠送金钱,从而取得了岛上放弃雕像的誓约书。雕像顺利运抵巴黎,由于种种政治、人事方面的原因,一直推至 1821年3月2日,国王路易十八才正式接受献礼。从这一天开始,她便成为法国国家财产。当时的登记名称是“在希腊群岛中的米罗所发现的维纳斯像”,并被陈列于罗浮宫特辟的专门展室中。
法国获得这尊雕像时,全国一片沸腾,人们视之为国宝,并被尊称为卢浮宫的镇馆之宝。她一直为世界上所有热爱艺术和美的人们所景仰,他们都以能亲眼目睹这尊古希腊最伟大的艺术奇迹为人生一大幸事。
3、关于维纳斯的文化背景
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的爱与美神,也是象征丰饶多产的女神。古希腊神话中称为阿佛洛狄忒。传说她在大海的泡沫中诞生,在三位时光女神和三位美惠女神的陪伴下,来到奥林匹斯山,众神被其美丽容貌所吸引,纷纷向她求爱。宙斯在遭其拒绝后,遂把她嫁给了丑陋而瘸腿的火神赫斐斯塔司,但她却爱上了战神阿瑞斯,并生下小爱神厄洛斯。后曾帮助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的妻子、全希腊最美的女人海伦。引起希腊人远征特洛伊的十年战争。《米洛斯的维纳斯》是举世闻名的古希腊后期的雕塑杰作。
4、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艺术魅力
从雕像被发现的第一天起,就被公认为是迄今为止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多少年来,人们对她倾注了不计其数的赞美和歌颂。爱神的身材端庄秀丽,肌肤丰腴,美丽的椭圆型面庞,希腊式挺直的鼻梁,平坦的前额和丰满的下巴,平静的面容,流露出希腊雕塑艺术鼎盛时期沿袭下来的理想化传统。她那微微扭转的姿势,使半裸的身体构成了一个十分和谐而优美的螺旋型上升体态,富有音乐的韵律感,充满了巨大的魅力。作品中女神的腿被富有表现力的衣褶所覆盖,仅露出脚趾,显得厚重稳定,更衬托出了上身的秀美。她的表情和身姿是那样的庄严崇高而端庄,象一座纪念碑;她又是那样优美,流露出最抒情的女性柔美和妩媚。人们似乎可以感到,女神的心情非常平静,没有半点的娇艳和羞怯,只有纯洁与典雅。她的嘴角上略带笑容,却含而不露,给人以矜持而富有智慧的感觉。尤其令人惊奇的是她的双臂,虽然已经残断,但那雕刻得栩栩如生的身躯,仍然给人以浑然完美之感,以至于后世的雕刻家们在竞相制作复原双臂的复制品后,都为有一种画蛇添足感觉而叹息。正是这残缺的断臂似乎更能诱发出人们的美好想象,增强了人们的欣赏趣味。雕像没有追求纤小细腻,而是采用了简洁的艺术处理手法,体现了人体的青春、美和内心所蕴含的美德。整尊雕像无论从任何角度欣赏,都能发现某种统一而独特的美。这种美不再是希腊大部分女性雕像中所表现的“感官美”,而是一种古典主义的理想美,充满了无限的诗意,在她面前,几乎一切人体艺术作品都显得黯然失色。
整个雕像的比例也是十分耐人寻味的。它接近于利西普斯所追求的那种人体美比例,而且,雕像的各部分比例几乎都蕴含着黄金分割的美学秘密。这正是古人对于人体美的赞颂和肯定,为后世的艺术树立了不朽的典范。
《米罗的维纳斯》由若干块断片经过精心的接合加工后而公诸于世。那个带铭文的台座和持苹果的手臂很快就被专家鉴定与雕像无关而被剔除了,从而推测在罗马时即已失去手臂。因此,雕像又同时以“断臂维纳斯”著称于世。于是,修复原作的双臂成了艺术家、历史家最神秘也最感兴趣的课题。归纳起来,当时最典型的几种方案是:左手持苹果、搁在台座上,右手挽住下滑的腰布;双手拿着胜利花圈;右手捧鸽子,左手持苹果,并放在台座上让它啄食;右手抓住将要滑落的腰布,左手握着一束头发,正待入浴;与战神站在一起,右手握着他的右腕,左手搭在他的肩上……但是,只要有一种方案出现,就会有一种反驳的道理。最终得出的结论,几乎是保持断臂反而是最完美的形象!除了双臂复原的争论以外,还有许多其他问题也引起人们的兴趣。譬如,她真是维纳斯吗?也许是大海女神、胜利女神?其次,作者是谁?制作年代、地点?等等一大堆问题挑起了大家的论战。最后,除了她是维纳斯,并创作于公元前二世纪末这个看法比较统一以外,其余的只好作为一系列悬案留待后人去考究了。
作为审美观照,当人们站在这个精美的雕像面前的时候,一个裸体的女性,她丰满而圣洁,柔媚而单纯,优雅而高贵,这就足够人们为之倾倒的了。在这洁白的大理石里面,是少女的青春,是生命的跃动。人们从这里发现了自己,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创造潜能;感受到了人类生生不息的原动力……这是一种极大的满足,最深的启示,这也是人体的魅力之所在!人体,它本身就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变化,孕含着微妙多姿的美。希腊民族得天独厚,最深刻地理解和最完整地把握了人体这个小宇宙,并发掘出人类纯粹的知性结构,再通过自然的真实外貌,去表现一种更高的境界。他们把情与理、美与真探合在一起,在神的庇护下追求着自由生活的真谛与乐趣,在理性的指导下,赤裸裸地展现人自身。黑格尔就曾经高度赞扬希腊人能够完美地把神的普遍性和理想性与神的个性结合在一起。尤其赞赏阿佛洛耿忒的裸体表现,他说,“她是纯美的女神”,“把她雕成裸体是有正当理由的:因为她所要表现的主要是由精神加以节制和提高的感性美及其胜利,一般是秀雅,温柔和爱的魔力。”对于《米罗的维纳斯》,谁也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从她赤裸袒裎的身上去归纳出一个具体的主题。她把自然、生命,她把真、善、美都集中于一身。她不愧为古代希腊雕刻的一个典型代表,不愧为女性美的最高体现。她超越了空间和时间,直至今日还表现出那种秀雅、温柔和爱的扭力。
“米罗的维纳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使之成为家喻户晓的爱与美的女神的雕像。但她并不是唯一的,她只是古代希腊众多的阿佛洛狄忒雕像中的一个罢了。从创作时间上说,她已经是希腊化时期的作品,在这以前就有不少佳作出现了,在这以后也仍有所见。现在,可以再回到古典希腊时代,从最早出现的阿佛洛狄忒雕像开始,并把她们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加以对比,从而了解她们与整个社会发展变化的关系.
5、
罗 浮 宫
——站在罗浮宫面前,华人一定倍感亲切,因为里面注入了一个中华之子的心血和智慧。
在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矗立着被称为“万宝之宫”的,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美术博物馆——罗浮宫。罗浮宫的前身是一座建于13世纪初的城堡。1546年,为了建立一座文艺复兴式的宫殿,法兰西斯一世下令拆除了原来的建筑,破土重建,完成了宫殿的两翼和滨河画廊。1564年,杜伊勒利宫开始兴建,一直进行到17世纪初。罗浮宫和杜伊勒利宫之间由塞纳河沿岸建成的大画廊连接起来,形成了皇家住宅群。1682年,路易十四决定把皇宫迁至凡尔赛宫后,罗浮宫一度为当时的艺术家们分占。1793年,改为博物馆。现在的罗浮宫包括博物馆和法国财政部。
罗浮宫占地面积为19.8公顷,建筑物占地面积4.8公顷,全长680米。它收藏的艺术品达40万件,囊括了法国及欧洲各个时代各个美术流派的代表作和艺术珍品,其中米洛斯的维纳斯、胜利女神、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被称为罗浮宫三宝。
1989年3月,罗浮宫在耗资8500万美金,费时6年的整修后,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向世人展示其风采。罗浮宫扩建部分,由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设计。扩建部分的入口放在罗浮宫的拿破仑正庭的中央,入口设计成边长35米,高21.6米的玻璃金字塔。金字塔形体简单突出,玻璃清明透亮,可以通过玻璃的自然折光对罗浮宫全貌一览无余。法国总统密特朗亲自主持了玻璃金字塔的启用仪式。
二、写作训练--小作文:围绕维纳斯雕像,采用描写、说明或议论的文法写一则小作文。
三、课文学习的导入
人们常说:“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其实,对于艺术品来说,它们的命运也是如此。就在半个多月前,这座走过了1500多个春秋的、为人类所共有的艺术珍品——巴米扬大佛——在塔利班的炮声中轰然倒下,从我们的视野中永远地消失了!
前一段时间,新闻联播报道了四川乐山大佛的一些消息,我们看见,它的庞大的身躯上已经爬满了青苔和其他腐蚀物,面目已经模糊。还有就是这座维纳斯雕像 。
历史是无情的,战争的炮火是无情的,大自然的风雨雷电是无情的。但这世界毕竟还有许多热爱生命、热爱艺术的人们,于是人们一方面加强保护,一方面对已遭毁坏的艺术品加紧修复。
这其中就有许多人一直试图为维纳斯的断臂复原,要为她重新安上那残缺的双臂。然而,一百多年来,却始终没有一个复原的方案能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满意。 甚至许多人对复原都执强烈的反对意见。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这篇文章作为一篇文艺评论,就很鲜明地展示了的作者对这种意见的见解。
四、文学常识
清冈卓行,日本诗人,小说家。生于中国大连。毕业于东京大学。1964年起在法政大学任教。曾在《今日》、《鳄鱼》、《现代批评》杂志上发表过诗作和评论。受超现实主义的影响。诗集《冰凝的火焰》(1959)、《日常》(1962)通过戏谑的自我韬晦来体现批评的精神。还有诗集《四季写生》(1965)、评论集《废墟中捡到的镜子》(1960)、《生的变化》(1960)、《手的变幻》(1966)等。《手的变幻》通过人手的表情,从美术、文学、音乐、电影、摄影等多个方面进行独特的评论。1969年起开始创作小说,作品《早晨的悲哀》(1969)、《淡绿色的季节》等。小说大都取材于自身的体验,富于抒情性和音乐感。1969年获得芥川奖。
五、课文阅读(听录音,选学生朗读)
六、整体把握-------分析提炼课文的中心句和关键句(师生讨论)
本文是一篇文艺批评。学习本文,要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关键词句仔细揣摩,领会其内涵.本文以米洛斯出土的维纳斯引出话题,首先详细描述了维纳斯因失去双臂而产生的无穷魅力,进而否定了复原维纳斯的种种方案,最后作者通过比较分析为何失去双臂比失去其它部位更有魅力。
从内容结构上讲,本文从文艺鉴赏的角度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塑之所以有如此魅力的原因。因此,本文的中心论点应该是“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
文章第一部分从正面来阐述作者的观点,重要的语句有,“这是一次从特殊转向普遍的毫不矫揉造作的飞跃”,“这是一次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是向着无比神妙的整体美的奋然一跃”,形象地突现了“断臂美神”的艺术震撼。
文章第二部分从反面来阐述作者的观点,重要的语句是:“人们对丧失了的东西已经有过一次发自内心的感动之后,恐怕再也不会被以前的、尚未丧失的往昔所打动了吧。”
文章第三部分从侧面来阐述作者的观点,重要的语句是:“除了两条胳膊之外,其他任何部位都丧失不得”,“它是人同世界、同他人或者同自己千变万化交涉的手段”,“米洛斯的维纳斯正是丢失了她的双臂,才奏响了追求可能存在的无数双手的梦幻曲”。
七、文句、文段分析(单、复句的分析详见课文)
1、如果有一万个观众,就会有一万个不同的维纳斯。于是在这场争论中,有一部分人根本就反对为维纳斯复原的做法。本文的作者、日本作家清冈卓行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他们认为,对维纳斯而言,无情的历史,偶然的毁坏,恰恰成全了维纳斯,使她成为了人类艺术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珍品。这是一个很大胆、很特别的观点。作者这个看法的建立基础是什么?作者在文中对这个观点的完整表述是怎样的?看完第五段,然后再看第一、二段,找到答案。
2、“她为了如此的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这是作者的根本思想,也是本文的中心。这句话有什么深意?
3、课文其实就是紧紧围绕着这两个问题展开的,除了我们已经看过的一、二、五段外,三、四段是在谈论第一个问题的,六、七段则是谈论第二个问题。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这四个段落快速找出你认为与这些问题有关的语句。
解说:一篇文章中的关键语句总是有表征可寻的。
从内容上看,要抓住能提示文章题意、主旨的语句,抓住每一个段落中那些有概括段意作用的语句。
从表达上看,要注意文章中那些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语句,注意那些发表议论的语句,例如,以“可见”“因此”“所以”“由此可见”等作为语文标志的表示推断的语句等。
从结构上看,要注意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语句,表示承前、启后、过渡的语句,有重要指示代词的语句,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语句,等等。
从修辞上看,要注意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象征等手法的语句,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语句等。
4、总结: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形体的残缺”不等于艺术的残缺,有时恰恰相反,形体的残缺会铸就“艺术的完整”;艺术创作贵在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在艺术创作中舍去一些东西,但能让欣赏者得到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一件艺术品获得更久远的生命力。这也是就是艺术上“以无胜有、以少胜多”的原则。我们不要忽视的艺术法则。
八、深化理解-----维纳斯雕像具有的美是否来自于偶然?
维纳斯雕像因断臂具有3种神秘韵味的确是出予偶然,但这里面却包含着必然因素。她的残缺使她与众不同,留给了人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余地,于是许许多多的人千方百计地提供复原方案。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座爱与美的女神的确雕得栩栩如生,无懈可击。那安祥自信的眼神和稍露微笑的嘴唇给人以矜持、智慧的感觉,那丰腴饱满的身躯充满了青春的健美和活力,体现了内在的教养和美德。艺术作品的美不仅在形式,更重要的是作品的性格即靠外部的表现形式,展示内在的灵魂思想和情感。这件作品并非因偶然机遇使她具有了与众不同的魅力,而是长期积聚的美在这一刻突然暴发,从而使她周身布满了灵气和活力。
九、写作指要-----读后感
1、残缺之美
有时候,我甚至相信:只有残缺的东西才是美丽的。
我看着断树残桩,枯枝败叶;看着旧寺的斑钟颓墙;我看着深深庭院里的一蓑积草;看着一个沉默 老人走街串巷拾破烂;看着一个有缺口的酒瓶,或一只被踩扁了的易拉罐在地上默默地滚动又停止。每当我看到这一切,我总是很专注地凝视他们,直到把他们望到很远很远的境界中去。
我不知道这些为什么,但我确确实实地相信,这一切更为真实,更为深刻,虽然是那样的平常、那么落魄,甚至有些狼狈。
他们或许是从光艳十足无可挑剔的颠峰,骤然落地,或是慢慢落下,慢慢沉淀,慢慢变形,然后走进我的视野,走到辉煌不再的今天。
我不知道他们曾经怎样的美丽过,所以我无法说出他们的美丽。也因此,我沉沉地沉醉于这种不可捉摸、不可溯源的美丽之中,挖掘着他们绚丽的往昔。将这两种状态拉至眼前,不禁黯然泪下。这不可解释的一切蕴含着多少难以诉说的悲欢离合,蕴含着多少沧桑,世事中永恒的感伤和无限的苍凉啊!
残缺的事物就这样印满了重重叠叠的生命的影迹,那么沉厚,却又那么美丽。
我看着单恋者在心爱人的新婚之夜执花立在雨中,看着喜悦满足的人忽然沮丧失落,失宠明星凄然一笑,官场失意者独品清茶,韶华已逝者对镜愁思;我听着苍颜白发的老人忆起发黄的青春,冷峻孤傲者忏悔错过的爱情,英雄暮年时痛诉孤独落寞。哪怕我对眼前的人一无所知,我也一定会相信:“这些曾经美好,现在依然美好的灵魂,在经历辛酸与苦难以及难以触怀的人事和情绪后,将会在生命中刻下最深的记忆。”
真正经历伤痛的人,才算出真正活过。黛玉的美在于她没没能实现的刻骨铭心的爱情,三毛的美在于她历尽沧桑后即一刹那的明彻与超脱,梵高的美在于用金黄的刀子让他在光明中不停感到巨痛,贝多芬的美则是在失聪后用黑白键撞击出生命的悲壮文章。如果说生活中的残缺让平凡者泄漏出生命的光点,那么这些优秀的灵魄则如银色的礼花,开满了我们头顶的天空,让人雀跃与敬仰。
这些悲哀而持久的美丽,直接触动了我心灵中最柔软的部分,让我随他们流泪,欢笑或沉默——那是一种多么让人心悸的快感啊!
没有多少人知道这种残缺之美是种怎样别致的幸福和快乐,也没有多少人知道这种残缺的美是如何细细密密地布满我们门前的田野和草场,如同今夜细细密密的月光。
是谁说过,一朵花的美丽在于她的绽放,而绽放的花正是花心的残破啊!
简评:本文用细腻、优美而富有哲理性的语言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真正的生活并不完美,而正视它,勇敢地去面对他,努力寻找生活的美,才是健康的生活态度。这样人们在世间所做的一切才是自助而不是自欺。我们要面地现实,而不应逃避。我们知道一切事情的改变都是正常的,而许许多多是人力不能改变的,那么就找一点最优最美的东西吧,努力把他们挑出来,写下来,留到记忆里。这样就算是世间的事物都改变了,那些东西无法精确地描绘出来,但也会留下一种永远的美丽、永远的希望。
2、由维纳斯的断臂想到的
美丽总能引起人们的思考与议论,我尽管不是什么大师,无法真正从美学的角度来鉴赏米洛斯的维纳斯,但出于对美丽的一种本能的欣赏,却使我的想象超出了维纳斯本身的含义,尽管只是一些个人粗鄙的观点。
面对那尊播散着和谐的塑像,我实在说不清她的美丽、她的艺术价值所在,尽管我能感受到她的美丽,一种勾起心灵深处的无法描绘的美感,为她所拥有的那份神秘庄重而心动。但我说不清这种感觉是因为她的美丽细致的雕刻,还是因为她那残缺的双臂。
也许,维纳斯的美真正是因为她失去了双臂,人们总将她的残缺视为梦幻的起点,试图从她的残缺中寻找无穷无尽的想象。多年来,尽管有无数的方案要修复那双断臂,却一直没有实施,因为人们割舍不下这份特殊的美,残缺的美。
无独有偶,罗丹有一部伟大的作品\"巴尔扎克\"也是一具残缺的塑像--罗丹在完成这尊塑像时,叫了几个学生来一起欣赏。雕像的造型很别致:巴尔扎克披着睡衣,双手叠合在胸前,昂着硕大的脑袋,两眼注视着前方。一个学生指着雕像的双手说:\"老师,这手像极了!我从来也没见过雕的这么完美的手呢。\"然而,这句赞美的话使罗丹皱起了眉头,他沉思了一会,突然举起一把斧头,将那双\"完美的手\"砍了下来,学生们都疑惑不解。但罗丹却神色严峻的说道:\"这双手太突出了。既然这双手已经有了自己的生命,那就不再属于这个雕像的整体了。你们一定要记住,一件真正完美的艺术品,是没有任何一部分比整体更重要的!\"
罗丹的伟大在于他勇于创新,敢于挑战世人对于美的共识,尽管在当时没有人承认欣赏这部残缺了的艺术品,他却能够坚持残缺的美丽与和谐。罗丹断言:\"我的雕像终将立于不败之地。\"他的预言应验了,\"巴尔扎克\"真的成为了举世闻名的艺术珍品。
毫无疑问如果当初罗丹为了完整而保留了这对双手,\"巴尔扎克\"依然是美的,但却远远比不上残缺所表现出的毅然与和谐。\"巴尔扎克\"的残缺是人为的,相比较而言维纳斯便是天作之合了。她偶然的残缺给她带来了更大的妩媚与想象空间。假使维纳斯是在完整无缺的情况下运到卢浮宫,人们也同样会称赞她的美丽与古典高雅。然而又有谁会在面对她的完整时,能预见到她失去双臂的美丽而突发奇想要砍掉她的双臂以追求现在所谓的神秘呢?如果她是完整的,人们欣赏她,却不会去想她的残缺是什么模样,米罗斯的维纳斯也就会与其他的维纳斯塑像一起作为世界古代艺术而保留着。但她的缺陷反而引起人们对其完整与美的讨论,人们对美的新的了解赋予她时代的气息,她便不仅仅是一件古代雕塑,而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现代的美学观念。
其实,\"巴尔扎克\"与米洛斯的维纳斯是两个不同的艺术形象,尽管他们有着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是残缺的,他们都以其独特的残缺吸引着人类。残缺所造成的效果却是不同的,我们既不能将维纳斯断臂的神秘用以评价巴尔扎克雕像,也不能将巴尔扎克的大胆创新来套用在维纳斯的身上。他们的残缺都恰到好处的烘托了作品的形象。
那么究竟要不要修复维纳斯的那残缺的双臂呢?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也许修复之后维纳斯的美不会亚于现在,但那绝不是同样的美,也就是说,我们势必要为了一种美而放弃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美。我个人认为最好是保持原状,不要刻意去修复她,为了完整而完整。因为维纳斯的美就在于她的独一无二,她有残缺却又自然而和谐,但如果我们把所有的塑像,只要与人物有关,都毫不例外的有意或无意的去掉其一两只手臂,你能说它们都是美丽的吗?也许你更多的会感到反胃,而不是神秘。在现实生活中就更不会有人效仿维纳斯的神秘而自断手臂,抑或嫌自己的某个部位太完美,而学习罗丹的创新,这无疑是傻子行径,因为艺术毕竟是艺术。
维纳斯毕竟是美丽的,而人们所有的想象与议论在她的神秘上又人为地制造了一个光环。与其费尽心思的想要诠释出她的美丽,倒不如静下心来,仔细地品味一番,因为你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彻底的了解她的神秘与美丽。
3、 21世纪祈盼之寻找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手臂
在巴黎的罗浮宫里,静静的站着一位美人,它并没有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那神秘莫测的笑容,也没有世界顶级模特魔鬼般的身材,但是,这尊雕塑却有着它特殊的艺术魅力——这个女人半裸着全身,面容俊美,身材匀称,衣衫滑落至髋部,但双臂残缺,但仍展示出女性特有的曲线美,显得端庄而妩媚。
据说这座大理石雕像是在米洛斯岛发现的,她没有双臂,她是一个残缺的“人”。这尊雕像可能在它的作者手中算是一件得意之作——她的秀容,丰腴的前胸延伸致腹部的曲线,她的背脊,还有她那现在我们看不见也想象不出的手臂,无不展示着维纳斯的高贵典雅丰满诱人的调和。不知道是岁月的流失或者是一次意外使她残缺了双臂。“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她获得了更多的东西。她给了后人许多许多的想象空间,让人们继续欣赏着她的捉摸不透的、残缺的美丽。
残缺的更能体现一种美,这是一种整体与局部的美。人类喜欢追求完美,追求整体的协调统一,追求局部的细腻完美。然而,局部总是间接地影响着整体的表现,局部的美衬托着整体的美。
人们构思,那手臂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她是不是拿着一件武器,或着正拿着一个苹果,或者在众人中,她的左手搭放在她的恋人肩头,讲述着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我们渴望重新的塑造她的手臂,我们要找回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手臂。或者,我们找到了两只拿着武器的手臂,我们将他们重新安放在她的身上,站远一点。我们清楚地看到她的眼睛里饱含着对敌人的仇视,嘴部微微的笑容似乎正在嘲笑着敌人,半裸的身体似乎告诉敌人她愿意放弃一切保住祖国!多么伟大的爱国精神,由于有了那两只拿着武器的手臂而展露得淋漓尽致。或许,我们运气好些,她的左手正拿着一个苹果。我们可以预见,她那时显得很温馨,眼睛似乎告诉我们她对生活的渴望而隐隐的笑容似乎又体现着她对生活的满足。婀娜的半裸的身体展示着那一份女子特有的线条美。可以想象,那时候,她的祖国一定是安定繁荣的。
再者,我们可能真的发现了她的左手搭放在恋人肩头,那将无声的展示着一段动人浪

❺ 简述罗丹的艺术风格

罗丹的艺术风格:

他在很大程度上以纹理和造型表现他的作品,倾注以巨大的心理影响力,被认为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

奥古斯特·罗丹是19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雕塑家,他一生勤奋工作,敢于突破官方学院派的束缚,走自己的路,他善于吸收一切优良传统,对于古希腊雕塑的优美生动及对比的手法,理解非常深刻,其作品架构了西方近代雕塑与现代雕塑之间的桥梁,罗丹是西方雕塑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

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罗丹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他不愧是一个伟大的雕刻家。

欧洲两千多年来传统雕塑艺术的集大成者、20世纪新雕塑艺术的创造者。

(5)罗丹美术扩展阅读:

罗丹他所塑造的人物都是忍辱负重、现实生活的内涵写照,他的艺术力量不是外在的呼喊,而是理性意义的表露,是内心情感与思想的自然爆发。

他的取材但丁“神曲”的《地狱之门》这一与建筑紧密相连的巨大艺术工程,耗去了他后半生的整整37年,至逝世也未完成。著作有《罗丹艺术论》。

罗丹的一生是被人攻击和嘲讽、同时亦为人理解和支持的一生。但他始终以一种伟大的人格正确地面对这一切。罗丹一生攀登,并终于登上米开朗基罗之后的又一高峰。罗丹坚信:“艺术即感情”。

他的全部作品都证明了这一观念,都深刻揭示了人类的丰富情感。以此而论,罗丹是最杰出的浪漫主义雕刻大师。

❻ 外国美术史简答题罗丹的艺术思想

奥古斯特 罗丹(1840-1917)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雕塑家,在继承和发展前人(古希腊罗马和文艺复兴雕塑造型艺术)成果的基础上,脱出学院派的桎梏,从而树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对雕塑做了根本性的变革——以雕塑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的感受作为创作的基点,用丰富多彩的绘画手法,塑造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并赋予深刻的心理内涵和社会意义。继菲狄阿斯、米开朗基罗之后成为欧洲雕塑史第三座高峰。
一、罗丹艺术思想的环境从属
艺术家不是孤立的人,因为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对于群众和对于艺术家是相同的。在研究罗丹的艺术思想之前,我想有必要就他所处环境的时代精神和风俗习惯做一些简略的叙述。

罗丹所处的19世纪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壮大时期,工业化大生产创造了大量的剩余物质财富,“贵族们”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批评家们夸夸其谈、胸无点墨;拿破仑三世仍然抱着帝国的野心贸然于1870年和普鲁士交战,结果自喻为“文明”的法国人没有打败“野蛮”的普鲁士人,普鲁士作为胜利者割占了阿尔萨斯和洛林;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兴起,而平民依旧穷困。

在艺术界,伪古典主义死抱前人传统不放,墨守成规,反对艺术创新,严重桎梏了青年人的创造力;沙龙艺术追求表面形式的典雅和激情,缺乏创造所必须的热忱和真切的感受。而罗丹和他同时代的许多艺术家,如巴尔扎克、雨果、福楼拜、杜米埃、库尔贝等遵循另一种美学法则,他们开始把目光投向普通生活,努力提示现实生活中的真实。

思想界尼采(1844-1900)成为对法国继康德和黑格尔以来,最有影响的哲学家,是西方古典哲学向现代哲学发展进程中承上启下的代表性人物。他看到现实世界的社会生活中宗教理性与现实人生的矛盾,对于当时受希腊理性主义思潮和基督教传统及人道主义精神所主宰的西方文明、现代文明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向世人发出“上帝死了”的呼号,其学术思想由悲剧世界观发展为崇尚通过个人意志与力量的自我完善以拯救人生,提倡“超人”哲学,标志着西方传统哲学的危机。
二、悲剧世界观和积极的批判精神

《冥想》
“这是一个身体苦闷的弯折着的少妇。她好象幽闭在一种神秘的烦恼中。头深深地下垂着,眼皮和口唇紧锁着,说她是睡着罢,然而这愁苦的神情明明是内心的隐痛。她没有臂也没有腿,我们不禁为这座有力的雕塑竟是残缺而惋惜。”—葛赛尔《罗丹艺术论》

“这是有意的。她是代表‘默想’,故既无手来动作,亦无脚来行走。你难道没有注意到当反省深思到极点,在矛盾中彷徨不决的时候,竟会有寂灭的愿望吗?”—罗丹《罗丹艺术论》

叔本华认为人的“生活意志”在现实世界中无法得到满足,这种矛盾导致人生充满痛苦;理性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也无法引导人们冲出痛苦的氛围,人们只有通过否定自我,泯灭生活意志,才能得到解脱。

《曾是美艳的欧米哀尔》
“这是一个绮年玉貌,倾倒一世的宫女,现在是到了色衰貌减,不堪回首的暮年。她愈是想到过去的美丽而骄傲,愈是感到现在的丑恶而羞愧。比木乃伊还要皱缩的老宫女,可怜的干枯的乳房。皱纹满布的腹部,比葡萄根还要干枯的四肢。在皮肤紧附在瘦骨嶙露的躯壳上,似乎全体的枯骨在震撼、战栗、枯索下去。梦想着永久的青春和美貌,醉心于无穷的幸福与爱情,眼见着这副枯骨衰败零落下去,颔骨无存,雄心犹在,真是刻骨铭心之痛啊!这便是罗丹所要倾吐的隐情。实在,从没有一个艺术家把衰老表现得如是残酷,如此惨痛的。” —葛赛尔《罗丹艺术论》

尼采(早期思想)认为悲剧艺术的本质及其功能就在于拯救悲剧性的人生。他说,“悲剧把个体的痛苦和毁灭演给人看”,使观众产生一种“形而上的慰藉”,暂时摆脱了世态变迁的纷扰,面对被毁灭过程的种种抗争,领悟到世界生命意志的顽强,这种不可毁灭的精神力量所能达到的对人生的肯定,给人以巨大的审美快感、力量与希望,于是一场人生悲剧就变成为世界的喜剧,因而悲剧性的人生也得以拯救。

“法国悲剧的出现,恰好是正规的君主政体在路易十四治下确定了规矩礼法,提倡宫廷生活,讲究优美的仪表和文雅的起居习惯的时候。而法国悲剧的消灭,又正好是贵族社会和宫廷风气被大革命一扫而空的时候。”—丹纳《艺术哲学》

《曾是美艳的欧米哀尔》是悲剧的再现,是对现实的积极批判。罗丹所处的时代环境,由于悲剧精神的沦丧,社会生活中的现代人已经背离了人的根本,变得贪婪无度,至使现代文化内部贫乏而枯竭。伪古典主义抬头,沙龙艺术滋生,这两者都是缺乏内在实体支撑的做作和虚伪,于是他企盼着通过悲剧文化的复兴来改变悲剧性的现实人生,而这一复兴悲剧文化的希望则是寄托在现实主义上。
三、“超人”救世说和艺术责任
在艺术上,尼采认为艺术是权力意志的一种表现形式,艺术家即是强烈的自我扩张和自我表现的人。
“一个高明的雕塑家塑一个人体的时候,他表现的并不只是几根筋肉,而是弹拨筋肉的生命……还不止是生命……而是一种支配的力。” —罗丹《罗丹艺术论》

《幻想—依伽之女》
“依伽在神话中,从克列尔岛上的迷阵中用了蜡制的翅翼飞出来。因为太迫近太阳之故,蜡翼溶化了,依伽从天空中翻落下来,跌在海里。通常以依伽譬喻野心的人。所谓依伽之女—幻想,意谓幻想即由野心而来。” —葛赛尔《罗丹艺术论》

“这是一个妙龄的天使。她正欲鼓翅翱翔之际,忽然被一阵风吹落下来,她可爱的脸庞在岩石上砸得粉碎。然而她的翅翼还在空中鼓动;因为她是不死的,故我们猜到她振翼再飞,再飞再跌,永远受着残酷的命运的摆弄。这永远遭劫的“幻想”,人类的继续无尽的希望。” —罗丹《罗丹艺术论》

“至于我,我称为有用的,是世上一切能增进我们的幸福的事物。可是世界上再没有比幻梦与默想更能使人幸福的了。” —罗丹《罗丹艺术论》

超人的杰出品质是“权力意志”升华的结果,不依靠自然力、不祈求上帝,不屈从于人世间的痛苦与压力,全凭个人意志与力量的张扬、道德的自我完善,去战胜苦难,“改进人生”,拯救人类,这种“超人”即是升华了的权利意志存在和象征性代表。

《思想者》
“《思想者》是安置在‘地狱之门’的横眉上的‘诗人’。他屈身坐在石墩上,一手支撑着下颌,一手搭在膝盖上,俯视着下界被洪水吞没的芸芸众生,陷入痛苦的沉思。 同时,又用咬着手的嘴唇以及绷紧的肌肉这些细节进一步刻画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把这个‘最痛苦的罪人和最不幸的审判者’的复杂心理状态准确而又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思想者》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悲天悯人的表情,以及痛苦矛盾的复杂心态,罗丹本人肯定也有深刻的体验,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个思想者并不是但丁,而是罗丹自己。”—李勇《世界雕塑史话》

“思想者”表现为世俗生活中人们在酣醉状态下纵情宣泄的那种悲剧性情绪。他力求冲破外观美的梦幻,去贴近和把握事物本体的真实,直面悲剧的人生,以探求永恒超脱人生的途径。

“思想者”洗涤人们的心灵,解除人们身心的痛苦,鼓舞人们奋斗的意志,升华人类的思想。

最大的艺术家是赋有群众的才能,意识,情感而达到最高度的人。—丹纳《艺术哲学》

“我是说,幸而艺术不算入有用之物之内,即不是如粮食、衣着、居住,满足我们肉体的需求的东西。反之,艺术品是把我们从日常生活的羁囚中解放出来,而替我们另外打出一个幻梦与默想的世界。” —罗丹《罗丹艺术论》

艺术担负着:心理医生、思想导师、战斗的号角、工作的鼓点的重任。
四、“日神”与“酒神”、喜剧与悲剧的彷徨者和勇敢、智慧的游戏者
“如果我敢说起我自己,那么我的一生,是在雕塑上的两大倾向—菲狄阿斯与米开朗基罗中间的彷徨者。” —罗丹《罗丹艺术论》

按照尼采的解释,日神的光辉映照世间万物,为世界万物营造出美丽的外观与梦幻般的境界;给人们的感觉是:“只有一种丰满的乃至凯旋的生存在向我们说话”,“这个漂浮于甜蜜‘官能’的理想形象,都在向着他们微笑”。从而淡化或掩盖了人生的悲剧本质。日神精神是“梦”,使人们热衷于短暂的人生欢乐,而忽略了对于世界与人生真实面目的探究;酒神精神是“醉”,表现为世俗生活中人们在酣醉状态下纵情宣泄的那种悲剧性情绪。它力求冲破外观美的梦幻,去贴近和把握事物本体的真实,直面悲剧的人生,以探求永恒超脱人生的途径。

日神精神“让人带着深刻的喜悦和愉快”感受着梦的景象,表现为个体的人借外观的幻觉自我肯定的冲动,生发“优美”的审美功能,体现于古希腊罗马的造型艺术与荷马史诗之中。而酒神精神则表现为“个体事物崩溃之时,人的内心深层的天性中升起的充满幸福的狂喜”,亦即是个体的人自我否定而复归现实世界的冲动。它生发出“壮美”的审美功能,体现于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和但丁《神曲》中。而这两种艺术冲动的对立统一中,就形成了悲剧。

神的形象消失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人类摆脱了对自然中超乎感觉和耳目所不能见的事物的畏惧;伴随着人的觉醒和挣扎、宗教神权的瓦解,人的创造力和尊严得到肯定。“静穆得庄严”、“抗争得伟大”,菲狄阿斯和米开朗基罗所处的那两个理想艺术的时代已经远去,罗丹生活在混合着快乐与悲哀的现实,他彷徨在两者之间,汲取着传统的宝藏,希望寻找到现实的答案。

《吻》
“罗丹表现的既不是《神曲》中的某个章节,也不是自己的爱情经历,而是一种升华了的普遍的人类情感。” —李勇《世界雕塑史话》

一对情侣拥抱热吻的瞬间情景表达了一种升华了的普遍的人类情感,既切合爱情这一题材,又有深刻的寓意。

“人们以为我们的生命只在感觉,故外在世界于我们已够。他们当我们如儿童般摆弄着灿烂的颜色和美丽的形象,如玩泥娃一样……我们是被误解了。线条与色彩之于我们,只是隐藏的现实的象征。在外表之外,我们的目光一直射到精神上,我们把轮廓再现出来的时候,我们已以精神的内涵充实它们了。” —罗丹《罗丹艺术论》

在热吻的瞬间,双方都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他们有着默契的配合,有心灵的交流,有亲昵的举动;但两个急喘着的肉体似乎已预感到他们的灵魂所要求的结合在事实上的不可能。

美丽的外观与梦幻般的境界并不能淡化或掩盖人生的悲剧本质。日神的“优美”下彷徨着酒神的“壮美”。

“奥古斯特站在他那两尊雕像之间,一言不发,极力想摆出一副冷静的面孔,可是心里却情绪沸腾。他在展厅中审视着他的这两件作品:心想:《吻》是本次沙龙中雕塑效果最好,富有吸引力的作品,而《巴尔扎克》则是他艺术成就的巅峰。”(1898年4月沙龙展) —沈西锋《罗丹 人体雕塑大师的情欲世界》

“总统向罗丹走去时人群顿时安静下来。奥古斯特向总统先生鞠了一躬,法利埃总统对奥古斯特说《吻》很迷人,可是却故意不谈《巴尔扎克》,就好像这座雕像不存在一般,其否定态度显而易见。这是一次新的打击。雕像引来大批愤恨者,成为嘲笑的目标,人们高喊:‘你应该感到耻辱……应该砸烂它……太粗俗……法兰西的耻辱’。” —同上

在安全,财富,人口,享受,繁荣,美丽的或者有益的发明逐渐增加的时候,肤浅的快乐是时代的主题,群众快乐的境遇决定他们的心情,使他们只喜欢完美趣味的作品。他们排斥缺陷趣味的作品,无论它被表现得如何精彩,对制作这种作品的艺术家不是责备,便是冷淡。

“无疑地,在太残酷的真理面前,一般人是站不住的。” —罗丹《罗丹艺术论》

《巴尔扎克》这个被伟大景象所激动着的天才,饱含怜悯地叙述着他笔下的人间疾苦,在抖擞破衣里悸伏着震撼着的病体,把他困顿得入于迷茫昏昧的睡态,而判罚他一生因疲于偿还债务而写作不休。

当时的法国社会两极分化,资产阶级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贪婪无度、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代表着统治阶级的沙龙艺术追求表面形式的典雅和激情;大量失业的农民游离在城市的边缘,许多艺术家已经尝试着地去描绘他们的现实生活。
罗丹由默默无闻的平民一跃成为统治阶级上层建筑的一员和闪耀的明星后,生存的压力(资产阶级是他的艺术作品的购买者,他们给了他金钱和名誉)迫使他不得不做一些妥协(部分作品满足统治阶级的艺术消费欲望,合乎他们的审美趣味),内心无法平息的对现实的批判精神、对人间疾苦的思考、对人世间的痛苦与压力的反抗、个人意志与力量的张扬注定了他与那个时代产生摩擦并为之付出代价。

他成了理想最痛苦的罪人和现实最不幸的审判者,然而矛盾走向糅合直至和谐,罗丹开始了勇敢智者的游戏。

《吻》之所以受到人们的称赞,大概也就是因为它的外表满足了群众快乐、完美的审美趣味,对爱情的表现成为人们心目中最容易接受的形式而已,可贵的是《吻》正是罗丹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悲剧的现实;对于那些夸夸其谈、胸无点墨的沙龙评论家和贪婪、纵欲无度的资产阶级来说,当然像谜一样,蒙在鼓里。[/color]
五、艺术唯意志论与“真实”
“所谓自然的内容,就是一种生命精神的物质表现而已。”—宗白华《看了罗丹雕刻之后》

自然是它内在生命精神的外在物质表现,内在生命精神是自然的“真实”内核。

“艺术之源,在于内在的真。你的形,你的色,都要能传达情感。” —罗丹《罗丹艺术论》

由此可见,艺术并不仅仅模仿自然的物质表象,更刻画了自然的内在生命精神、万物本质的“真”。艺术家借助物质精神化的制作,传达了对自然的认识和个人的情感。

为什么科学的机械的物质见证不能真实地表达自然,而艺术可以?这就是艺术家的功用。

叔本华认为自然界只是一种现象,而“意志”才是宇宙的本质。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人的本质也就是意志。

在艺术领域里,人把自己树立为尽善尽美的标准,自我欣赏、自我崇拜,并将周围所有与自身相关联的环境世界,反映人世生活形象的事物都看成是美的。

尼采认为美的判断只不过是人在把世界人格化过程中“人的族类虚荣心”而已。这里所说的美不只停留在“外观的幻觉”之上,更是包蕴了外观与精神等方面更为广泛的含义。

南朝齐王僧虔在《笔意赞》里写到:“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说明了自然的“真实”以精神为取势,形象辅之。

唐虞世南的《笔髓论·玄妙》了有:“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后部分强调了作为艺术主体的艺术家对于世间万物本质的主观感悟。

艺术的主体是人,宇宙万物和人类一样通过物质运动升华而具备人类普遍相等的精神,艺术家用人类的视角去剖析和解释,并赋予了自然以人类的精神。

“实际上,一切都是思想,都是象征”,罗丹艺术的“真实”构筑在以精神为主体,造型满足精神主体需要的方法论基础上,对自然始终保持细腻、敏锐的观察、直接去体会自然的精神,感觉那自然凭借物质以表现万象的过程,饱含创作的热情和情感的共鸣,去以心中的自然贯注到物质里面制作万形,使物质精神化。
六、“动”的存在
艺术往往有个别性的存在,无数的个性构筑了艺术的丰富,彰显它的博大,启迪后来者奋发进击,独树一帜。

参照物的维系,“动”的存在便假定了“静”的对立和存在。

自然无往而不美,“动静”方寸之间都悸伏着生命精神的力量。

“动”与“静”并不是永恒不变的,“水火相灭亦相生,相反而相成”,动静如是。

关于生命精神的表现更不存在偏倚“动”与“静”任何一方的决断。

在我看来,“动”是方始战胜自己的幼稚阶段,表现为震撼与狂热;“静”是更充实更完美的自由形态,表现为沉稳与睿智。

只是“动”的运用源于罗丹对人体的独特理解,更适合罗丹人体雕塑艺术的视觉直观罢了。“法同则观其同,法异则观其宜。”

七、直面罗丹
“罗丹是位很善于思考的艺术家,对人生,对艺术,都很有见解。读过他的《艺术论》的人,都知道这一点。”—邵大箴《西方现代雕塑十讲》

罗丹首先是一个雕塑家,然后才是思想家。我明白《罗丹艺术论》中,在思想上,葛赛尔是罗丹的引导者;在雕塑上,罗丹是葛赛尔的引导者。他们在各自专长的领域里,把握着交谈的节奏。一个努力提升雕塑创作的思想性,一个竭力辨证着思想的具体化。

有些思想层次的东西,艺术家本人可能还没有自觉地去做到的时候,思想家已经帮他们完成了。这在一个功利性倾向的时代是比较危险的,极有可能抹灭艺术的独立和高尚,幸好我们的大师—罗丹是一个善于学习和应用的人,并没有为吹捧所麻痹而停滞了前进。

我对罗丹思想的论述也难免有些地方画蛇添足和美化,罗丹本人是不是已经具备了这些认识?还是我们这些后来的画蛇添足者造出的神?这不再重要,任何荣誉已经无法带给沉睡在地底下的那个长者以任何实质,他把荣誉留给了艺术。从罗丹的雕塑作品中,我们提炼出思想和情感并升华。寻找到相应的哲学,起到指导现实的普遍意义,就是这篇文章的目的。

❼ 罗丹的艺术特色

罗丹可谓雕塑家中风格最多样的一位,他不断调整自己的艺术取向,有的作品追求哲理意味,有的追求文学性,有的又具有绘画性……由于他雕塑语言的丰富,有人指出他缺乏整体性,也很难把他归到哪一流派中去。美术师家门有的认为他属于浪漫主义,说他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最后一人;也有的也因为他与印象派画家过从甚密而把他归入印象主义,但他要比印象主义深刻的多,还有的因他主张“像仆人似的忠于自然”而说他是自然主义者。其实他前期的作品还蕴含着一种现实主义的品质,既然其本身是复杂多样,就没必要进行硬性归类。
就整体而言,罗丹的雕塑是由传统向现代的过渡,他继承了由古希腊到米开朗基罗的传统,但又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和开拓创新精神实现了雕塑史上大的突破。他不像米开朗基罗那样,以雄健、完美的理想化的人体征服观众,而是内在深沉,以一种悲剧力量和情感力量打动读者,他的雕塑在语言和精神两方面表现出相当的丰富性,但其艺术思想和追求也表现出矛盾的一面,这在他的艺术理论著作《罗丹艺术论》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一个字一个字打上去的~~

提问者太不负责任了

❽ 罗丹艺术论

中国壁画史
从广义上讲,绘制在建筑物的墙壁上或岩石上,以及其它如洞穴壁上的壁画、图案,都可以称为壁画,而绘于岩壁上的绘画亦称“岩画”。在建筑物上的壁画,大致可以分为粗地壁画、刷地壁画、绘制壁画、浮雕壁画、马赛克镶嵌壁画以及其它工艺材料壁画等等。传统的刷地壁画又分湿壁画和干壁画。中国古代壁画一般以绘制场所的不同而区分,有店堂壁画、寺观壁画、石窟壁画、墓室壁画、民居住宅壁画等。现代壁画主要目的是建筑装饰,与建筑物及周边环境的协调、融合是最重要的,材料更加多样化,具有更持久的耐久性。
研究装饰壁画的起源,挖掘美感形式,探讨审美的观念,这是至关重要的。
有关装饰美的观念,早在原始社会就已产生萌芽它的起因,不同流派的史学家和美学家有着不同解释,归纳起来,可以分成两大类。有一派认为美之产生,是由于人类自身的本能,就像吃喝拉撒睡一般,是生理的、感官上的需求;另外一种说法,提出美是派生出来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它起源于生产劳动,而它的存在又具有功利作用。
原始人类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生存,只有在生存环境得以保证并有所改善,早期人类才能产生美的要求,而美的要求,也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所以说,美的产生与存在,与生存相关。从现存的资料可以看出,先民们的装饰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对身体的装饰,这种装饰又可分成身体之外的(如纹身、扩大耳垂等);二是对劳动工具的装饰,如石斧的雕琢等;第三类装饰是对环境的装饰,如洞窟壁画、岩画等等。有的美学家认为早期的装饰具有功利性,比如纹身就不像后来的京剧脸谱是为了好看,而是用来吓唬同类或其它动物;在比如用兽骨、牙等做成的项链,用来显示猎人的战斗力,记录所猎杀的动物的次数。还有一种说法,人体装饰被认为与性有关,他们为了讨好或吸引异性而在身体的某些部位进行美化、装饰。在人体自身进行装饰,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祭祀,装饰形式是具有象征性和神秘性的,颜色的使用往往鲜艳而强烈,隐喻着生命、生死、血液等深层含义。石刀、石斧这一类工具的装饰则完全出自功利的演化,原始人在追求锋利、便于使用的基础之上,逐渐发现了形式感,如对称、均衡等等,而这些形式感就是形式美法则的内容之一。
涂抹、描绘或镌刻在洞穴中、崖壁上的原始壁画,据说是与图腾崇拜有关;也有的人认为是一种能动行为,与如今的公用建筑装饰功能一致;还由的视其为文字的早期现象,用以记录某些事、物或者用来与别的族群相交流。
对艺术起源的不同认识导致解释点各不相同。然而,除了以上分析的各种原因,恐怕不能避开娱乐和感官享受方面的因素。在原始生活状态下,人们的主要活动也都在此举行。最早的洞穴壁画的创作这也是作品的仅有欣赏者,他们的创作是为自我服务,没有别人的评价,也不需要讨好于谁,他们是自由、散漫的。
始时代,是一个比较漫长的时代。但相对于地球及人类的发展,即使是从原始社会算到今天,也还只是非常短暂的。据地质学的研究,地球已存在46亿年以上了,由据考古学的现有成果,表明人类在石器时代以后才不过四千年左右。原始社会的石器时代,有2—3百万年的历史,被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我们现在所要研究的壁画历史,大约要从新石器时代以后说起,也就是距今有5—7千年的历史。
最早之壁画历史,似乎可以从岩画、洞穴壁画开始。公元前3世纪我国的战国时代就已有记载,如《韩非子》、以及汉代的司马迁的《史记》、北魏时期郦道元的《水经注》,都记述了一些有关岩画的资料。据统计,中国的原始岩画群遍布19个省区,100余个县(旗)。

在几十种结论当中,最有说服力的,是认为岩画的图像主要用于记事以及早期文字产生的萌芽,它是人类最原始的“石壁文化”。中国南北方各地的岩画,多以猎人、弓箭、动物以及植物形象为主,从中可以看出明显的谋求生存之目的,其年代多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另一些岩画与生殖、巫术等内容有关,以一些较为抽象的图形隐喻反演、生智方面的崇拜。这些岩画的产生,大致在新石器时代,公元前4000年左右。
早期人类认识世界、表现物质的方式,与人类童年的智力情况比较形似。如观察与表现太阳,就以圆圈及放射性光线来完成牛和羊等动物的侧影、持弓箭的人形等等,不关心细节以及色彩的斑斓变化,而关注于结构的本质特征。这种先型语汇直接导致了中国绘画一脉相承的审美原则。
岩画之特点,从许多遗留至今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内蒙古乌兰察布山石岩画,生动的刻画了原始猎人的狩猎场面,表现了原始人类谋求生存的斗争状态;除此之外,还有多组群舞的形象,疑是在表达收获后的愉快心情;而另一些人对着太阳膜拜,具有神秘色彩,与早期宗教崇拜有关。内蒙古另一处比较集中的岩画群集中在阴山,有大量舞蹈场面,所描绘的人物都戴有头饰,身上佩有饰物。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刻绘在一块平整的岩石上,有多处人面形象、农作物以及抽象向符号,有很多种破译结论,普遍认为与祈祷式的宗教活动有关。新疆也有多处岩画群,所表现的内容更加丰富,有狩猎、放牧、征战、舞蹈以及建筑物等等,其中的狩猎场面惊心动魄,一群猎人围住一头野牛,手持长矛、拉弓射箭,具有很高的艺术表现能力。而在甘肃、青海等地的岩画,则与后来出土的彩陶装饰纹样则有许多共同之处,由此可以断定它们的大致年代和当时人物的生活环境及生活状态。
宁夏的贺兰山,集中了成千上万的原始岩画,形成了中国北方最大的早期壁画画廊。贺兰山崖画属游牧民族的艺术创作,艺术手法活泼自由,题材有动物、植物、人物和含义不明的抽象画面;对人物的表现最为丰富,有狩猎、舞蹈、交媾、膜拜等等。
云南岩画是整个南方系统岩画的重要代表,广泛分布于怒江、澜沧江、红河和金沙江等流域。其中在沧源、麻栗坡等地最为集中。它们的表现技法完全不同于北方,贺兰山和阴山的岩画实际上是岩刻,以可糟的方法雕琢在岩石上,以凹线造型。而云南岩画的特点在于技法上使用涂绘为主,到目前为止,共发现有50余处。云南岩画的描绘形象更加丰富,形象也更加生动,有戴面具人物、有配尾饰人物、牵牛人物、狩猎人物;动物有牛、猴、蜥蜴、蛙、蛇、象、猪、鸟等;还有太阳、月亮、云霞、星辰等;穴居、房屋、道路也在表现范围之内。
福建仙字潭摩崖石刻是东南沿海地区有代表性的早期壁画,它的特点是高度抽象化和符号化,介于图像与文字之间的形式,所表达的内容,是人们对自然以及超自然现象进行抗争的奋斗记录,是形象思维的创造性标志。此处的岩画与阴山、贺兰山、乌兰察布等地相距数千里,但在表现方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如舞蹈人物形象、如人面形;在工艺上都采用敲凿或磨刻将画面刻在岩石上。
古代的壁画艺术,由岩画、洞穴壁画,一步步走进住宅,登堂入室,进而发展到住房的顶部,逐步走向成熟。尽管原始人类的简陋建筑早已不复存在,但我们仍可以从现存的气它出土文物上进行推断,分析与之相关的事或物,找出原始岩画与建筑壁画之关系。在世界各地,有大量原始岩画实例存在,在非洲、欧洲、美洲等许多地方,都可以发现这种早期的文化现象。
原始社会后期,氏族公社开始解体,贫富不均的现象日益明显,私有制逐步显现出来。中国历史进入夏、商、周时期,开始了奴隶制阶级社会。
夏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自禹到桀十七个帝王,其都城迁移频繁是因为那时的社会经济结构依然以牧业为主。夏文化已有较成熟的陶器制作,玉、石、骨、纺织工艺也得到较大发展。据《尚书》记载,这个时期“筑倾宫、饰瑞台”,可以推想其建筑壁画已初具规模。“装饰”泛指修饰、打扮,或者掩饰、美化的意思。装饰一词出自《后汉书.梁红传》:“女(孟光)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即嫁,始以装饰入门。”壁画即为建筑装饰之一种。当时的壁画内容,我们可以从当时的其它装饰推测。如夏的晚期,铜器的铸造已达到相当的水平,装饰纹样比较丰富,其内容正如《左传》记载的那样:“昔峡之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为之备,使民知神奸。”君权的确立,需要政治上的稳固,礼教的作用很大,壁画艺术开始承担了一部分警戒社会民心的作用。由于建筑物不易保存,壁画也随之淹没,在秦王朝之前长达3000年的历史当中,没有任何壁画的遗存。
上、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建筑的发展,壁画艺术也兴盛起来,从周到汉代的殿堂壁画相当发达,《孔子家语》中记载当年孔子参观周代的明堂,见到过壁画“尧舜之容、桀纣之像”,而且画出了“各有善恶之状”。这些记录还不足以使我们了解当时壁画艺术的全貌与特点,但至少说明周代有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壁画,这种艺术形式被统治阶级借以作为宣传工具、教育工具,起着“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先有宏伟的蓝图,再有建筑物的形式,而建筑内外又缺少不了相应的装饰壁画,这是一种艺术规律。但我国的历史传统中,往往视工艺为形而下的低贱工作,极少把它们纳入历史记载,所以当时的建筑壁画成就,也只有片言只语的评语,即使是这样,那些描述也往往简单、抽象,充满了不实之辞。比如《诗.小雅.斯干》中对宫殿的描述如跋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殖殖其庭,有觉其楹,哙哙其正,哕哕其冥”等等,只是虚无的描写了建筑的堂皇、敞亮、真实尺度却不得而知。
至战国时,规模更加宏大的壁画开始出现。王逸《楚辞章句》为《天问》所作的序中,提到楚国有先王之庙、公卿祠堂,图画着山川天地、神灵怪物、古时圣贤等等。正是这些感人至深的壁画,使读画着屈原大有所感,写出了有名的《天问》。
当时已有职业的宫廷画家,称为“画史”,齐、鲁、楚、宋都有这样的画家。《庄子.外篇.田子文》中,就提到画家的个性张扬,说有一画家应召入宫,解衣盘礴,裸身作画。这与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以及诸子百家的争鸣风气有很大关系,说明当时对艺术创作的开明与自由。后来,“解衣盘礴”成为张扬艺术个性、寻求创作自由的代名词。据为数极少的文字记载,我们可以推想当时的画家风貌。刘向所撰《说苑》中提到齐国有个画家叫敬君,齐王建造九重台以后,便命敬君进行装饰,绘制壁画。绘画历时数载而不能回家,敬君思念他的妻子和家人,就画了一幅妻子的像每日相对。
对当时的绘画风格和技法,我们只能参照帛画和其它的工艺装饰。那时纸张还没有发明,绘画只能是壁画、画缋和帛画,只是材料的不同。古时“玉帛”并称,以视其贵重,是财富、权力的象征。战国时期的帛画,至今发现有四件,其中《龙凤人物图》、《御龙图》比较能说明问题。《龙凤人物图》帛画于1949年在湖南长沙被发现,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绘画。图中有一个妇女的侧身画像以及龙与凤鸟,描写巫女为墓中死者祈福,龙、凤的形象已表示引导死者升天,这是楚人墓葬的一种习俗。画图以墨勾线,描绘细腻,向我们展示了那时的基本绘画面貌。《御龙图》发现于1973年,它画在细绢上,画中有一留着胡须的男子,腰挎长剑,手握缰绳,驾驭一条巨龙。人物的衣饰飘带迎风飞舞,可以明显看出构图的运动方向。这幅作品所表现的死者乘龙升天的美好理想。以单线描绘,平涂设色,有些局部加以渲染,还少量使用了金白粉彩。此外,春秋战国时期的漆器装饰也给我们提供了参照,单线勾描,辅之平涂色彩。以图案化的表现手法进行壁画创作,可能是那时比较常见的风格。
孔子虽然没有直接评论画理,但从他一贯的画评之中,肯定了壁画的社会功能,比如对周代明堂壁画的评价,能画出历史人物的善恶,有教育后人的作用;此外,孔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说,把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道德观念联系起来,对后世士大夫阶层的审美意识有很大影响,使他们以此为标准营造人文环境;庄子是道学的创始人,他的“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理论,对后世影响巨大,顺其自然、虚静淡泊,成为后来画家们所追求的思想境界。
秦朝崛起于战国纷乱的后期,但其统治时间很短。尽管他有众多画家、作品丰富,但兵灾频仍,使遗留后世的美术作品很少,壁画更是无从发现,只能通过其他造型艺术品种加以推论。
当有成“瓦头”,是简瓦前端的遮挡部分,蔽护檐头,起固定和美化作用。最初出现于四周,为半圆形,后来演变为圆形。从西周至元、明、清各代,瓦当在式样、花纹上都有所不同,明显体现出各时代的风格。陕西扶风的西周晚期大型基址上,曾发现很多不同形式的简瓦,瓦当的纹饰与青铜器的风格相近战国时期的瓦当大致分成素面、花纹纹饰、文字装饰三大类。齐国瓦当以树纹为主、燕国多用饕餮纹、还有很多瓦当使用文字为装饰。对瓦当的研究在北宋时期就引起了学者的注意,清代的研究者更多。
研究汉代壁画,必须与汉墓联系在一起,一是汉代的墓室壁画有一定的说教意义,它以通俗易懂的画面指导人们辨别是非;二是因为墓室壁画有一定的纪念意义,有一些重要题材是反映墓主人的生前生活;三是因为汉代尚厚葬,墓室壁画的艺术风格基本上能反映出现实生活中的绘画水平。;再就是通过研究墓室壁画,并与墓室中的其它文物——如帛画、玉器、漆器等相比较,能完整的对汉代壁画风格有所认识。
壁画附着于建筑,两汉建筑不可能保留至今,所以我们能够看到的,都是墓室壁画。
墓室壁画有它特殊的目的性,并不像一些美术理论家们一味赞扬的那么好,其装饰性同时也充落了迷信和压抑。装饰性壁画在两汉时期被广泛绘制,殿堂、住宅等建筑上都有,其主要的造型语言和题材内容都不可见,这是个憾事。汉墓壁画在东北、内蒙一带有多处发现,河北、河南、甘肃、山东、山西等地也有一些壁画被陆续发现,这些壁画普遍场面较大,内容也很丰富,以表现墓主人的生活场景为多,有多处墓室中都有车马出行的场景;在墓室中绘画门卫、仆从的形象也比较多见,希望墓主人在阴间能继续得到仆人的服侍。河南密县汉墓、内蒙和林格尔汉墓中都有“百戏图”内容的壁画,有欣赏者、表演者,一遍宴饮、一边表演跳丸、倒立、飞剑等百戏节目,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构图饱满;画面细致,人物衣饰、饮食餐具都一一刻画清楚;表演者姿态各异,色彩不同,活泼而有序。内蒙和林格尔东汉乌桓校尉墓的壁画,有数百人物组成浩大的“出行图”,各种级别,各种装扮的兵士,显示出墓主人生前的气势;画中还绘有殿堂屋宇、城郭森严。整个画面构图大气,用笔奔放。
历史故事也是汉代壁画所表现的一个重要内容,河南洛阳汉墓中有“鸿门宴”故事;洛阳卜千秋墓壁画有人手鸟身的仙人‘洛阳老城汉墓画了春秋时期发生的“二桃杀三士”故事等等。此外,汉代壁画还有描写日常生活,如厨房劳动、汲水洗涤、收拾鸡鸭、处理鱼肉等场面;画鬼绘神,也是汉代壁画中常见的内容,如“四神”、“伏羲、女娲”等等,与当时的画像石的风格比较一致。

汉代壁画以线描染色技法为主,也有没骨画法。前一种画法与楚墓帛画有承继关系,但在衣纹勾勒、细部结构描绘等方面有了很大改进,技术上有很大进步;设色以平涂为主,用色也更加丰富而变化多端,红、黄、绿、青、紫、黑、白、赭石交替使用;勾线填色的画法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画有直接影响。另外一种被人们长期忽视的壁画形式当属“画像石”和“画像砖”,有的以浮雕形式出现,有的以绘画形式出现,但从艺术语言上讲,都应归于壁画一类。
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与同期的帛画、漆画都有一些共同性,与壁画更是具有“血缘关系”。在艺术表现上以大的整体感为主,善于刻画有代表意义的细部,突出对象的个性特征,表现人物、动物对运动规律;场面构图上,抓住最具情节变化的一瞬间,使之凝固成布局得当的画面动势;善于处理气魄宏大的场面,尽管有的壁画人物众多、场面复杂,但都能在主题设立上主次分明,运用分段描绘、大小错落等巧妙的手法,,取得明确的视觉效果。
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先有佛教壁画、再有道教壁画;从附着体上有石窟和寺观建筑之分,它们随着宗教的兴衰而发展变化,从东汉开始,历经各代,甚至一直延续至今。石窟寺的开凿和兴盛,随着佛教之传入中国而发展起来。石窟中除了大量的石雕佛像、泥塑佛像以外,就是遍布各个角落的壁画。较早的石窟壁画当属新疆的克孜尔千佛洞,它位于拜城东约50公里处,其中最早的作品是东汉时的遗物。现存的二百余个洞窟中,壁画的题材全都是围绕佛教故事创作的,称为“本生故事”,艺术手法上明显带有印度犍陀罗文化、当地民族文化和中原汉族文化相融合的迹象,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新疆石窟壁画虽然是佛教题材,但它在造型艺术上所体现的人情味,表达了古代的美学观念,产生无穷的生命力。菱形方格的画面分割结构,是新疆石窟壁画的主要形式,这也是古龟兹艺术的特点之一。在洞窟的券顶上,以菱形方格为基本单元,进行连续组合,形成图案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这是一种巧妙的艺术处理手法,在结构上看似一致的菱形方格,其实每处都有自己的面貌,使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佛本生故事生动、感人,用活灵活现的画面冲击是人的思想意识。新疆克孜尔为代表的壁画,普遍采用工笔重彩的画法,有的结合以纯的白描,相互衬托,形成别致的效果。这种效果所形成的凹凸感并不同于自然的光与影,不受固定光源效果的支配,它的完整性仍然是浅浮雕式的平面化处理。
最为著名的甘肃敦煌莫高窟,始建于366年,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各代,壁画现在还能看到4500平方米,是中国壁画的宝库。装饰性的画作与以装饰为目的,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们的产生在时间上有很大的差别,以装饰为目的壁画是在比较晚的后来才出现的。敦煌壁画的目的是宣教佛法,以高超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他们承继了汉代艺术的成熟风格,并受到了外来影响,从内容上把佛经故事与神话传说结合起来,以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形式表现出来。这种高度概括和丰富想象的壁画语言把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寓教义于绘画欣赏之中,为我们提供了极有美学价值的壁画艺术珍品。
十六国.北魏(公元304-534)时期的壁画,主要是佛教故事和佛像,承继了汉代绘画的一些特点,又受到了一些来自中亚西亚地区的艺术风格之影响。中国的佛教艺术,都与宣传释迦牟尼的事迹故事有关,信徒们把许多民间故事、神话传说都加在佛祖身上,使之成为某种象征和精神寄托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舍身饲虎图”,在一个独立的壁画上,描写三个太子在出游的过程中遇到母虎食子;三太子为救虎仔,舍身饲虎;另外尔太子悲痛欲绝;;父母拾骨筑塔等情节。整个画面打破自然时空状态,严谨的整合起来,色调抑郁、气氛低沉。还有一幅“鹿王本生”故事,也很有名。被神鹿救起的溺水人为答谢恩情,要当九色神鹿的奴仆,神鹿说只要别去告诉别人我在哪儿就行了。溺水者发誓不说,否则就满身长疮。王厚欲取鹿皮,于是国王令贵赏知情者。溺水人背信弃义,贪财卖友,并带人去指认九色神鹿。其结果就像壁画上描绘的那样,溺水人满身长出了疥疮,而九色神鹿当面指出溺水者的忘恩负义,国王为之震动,严令禁止猎鹿。此幅壁画以山峦、树石为构图上的自然分割物,故事情节按横向排列顺序延展,每一段的情节都有说明文字。另外,“尸毗王割肉伺鹰救鸽”、“得眼林”等故事壁画,也都在构图、色彩处理、造型上具有高度的艺术技巧,有浓郁的装饰趣味,是杰出的壁画经典作品。
隋代(581—618)的历史尽管非常短暂,只维持了三十六年,但在莫高窟这个艺术殿堂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经变在这一时期逐步替代说法图,以线造型的民族绘画手段使画面更加细致;构图上充分利用空间,佛像的服饰华丽超过了前代。
唐代(618—907)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封建时期,壁画艺术也随之迈进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新时代。唐代敦煌壁画大部分是以佛祖为中心,构图上左右对称。为使更多的普通人能够接受,壁画开始打破人与神之间的界限,现实生活中豪门贵族的宫殿亭台、伎乐歌舞都在壁画中成为天国的境象,而充满想象力的飞天在空中起舞散花,产生神妙的感染力。“经变”的意思就是佛经的变相,把经文变成图画。唐代壁画最为省兴的是“净土变”,宣扬今生来世之间的因果报应。通过艺术家们的想象力和高超的绘画技巧,虚幻奇妙的佛法世界展现在观众面前。供养人的画像也是唐代壁画重要内容之一,大部分供养人的画像被绘在经变的下方,也有在经变里聆听说法的供养人,供养人的是从都以较小的尺寸显示出来。有些达官贵族的供养人壁画场面宏大,如“张仪潮出行”、“宋国夫人出行”等,人物仪态优美、衣饰华丽,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
五代(907—960)是唐王朝垮台以后的一个短期割据时期,敦煌壁画的新创作品较少,主要工作是翻修、重建。这一时期的壁画以供养人最为突出,有些与真人等大,表明姓名、官衔,人像描绘细致,造型被平面装饰化处理,衣饰图案上可以看到西域各族的风格特点。从总体上分析,这一时期的壁画与晚唐有所不同,晚唐的壁画比较软、松,上面提到的“张仪潮出行图”是晚唐时较好的作品。五代时期失去唐中期的雍容华丽,但有严谨的特点。这种风格与当时的“院体”影响有很大关系,发展至宋代,“院体”风格走向高峰,并处现僵化显现,略显艺术趣味不浓。“天清问经变”是这一时期较好的作品,以绿色为主,装饰特点非常明显,但只停留于表面,艺术水准不高。
宋代(960—1279)的壁画题材以菩萨为主,不像以前有那么多的佛经故事。相比前代,由于可开凿的空间非常有限,这一时期所建新窟已明显减少,莫高窟的规模已基本定型。宋代敦煌壁画的代表性作品是“五台山图”,以四十多平方米的尺度描绘了五台山为中心的城镇与乡村,其中有山川、河流、寺庙、市井、各色人物、各色建筑,对地理特点和标志性建筑物的描绘基本写实。宋代敦煌壁画的佛教气氛渐失,洞窟的尺度都比较大,但显得空泛,面有多少可资欣赏的实际内容,不见了北魏、隋唐时期的那种艺术气质和吸引力。“五台山图”没有宗教信仰的那种狂热,而是更加理性,像是地理导示图。
西夏•元(1038—1368)这一时期的敦煌壁画已完全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敦煌也不再是佛教的圣地,密宗的出现使佛教的派别发生裂变,元代的千手千眼佛像为前代未曾有过也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佛教密宗绘画的发展,是由于统治阶级竭力提倡喇嘛教。石祖忽必烈尊重喇嘛首领八思巴,奉为“帝师”,号称大宝法王西方佛子,并下令全国各地兴建喇嘛寺。这个时期,宗教和政治紧密结合,喇嘛教徒公开参与政治活动。因此,寺院密宗应运行起,而石窟开凿几乎不再进行。
莫高窟的壁画家们没有留下姓名,他们一笔不苟地持续描画了近十个朝代,到元代已近尾声,保留至今的壁画洞窟近五百个,成为中华民族及至全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敦煌壁画以及艺术创作上的智慧与力量至今都在影响着我们的壁画创作。
中国的佛教石窟壁画,除了敦煌莫高窟以外,还有著名的山西大同云岗石窟、很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等等,都有很多壁画遗存,它们与敦煌莫高窟(包括榆林窟)被合称为中国四大宝窟,是中国壁画的博物馆。
纵观中国壁画,佛教壁画占据着一个较大的比例。佛教传入中国的确切时间说法不一,共认的原始考证材料为《三国志.魏志》注引《魏略》中的几句话:“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二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施王使尹存口受浮屠经”,这可能是中国人之佛之始。佛教石窟造像及壁画艺术随之传入中国,按现存遗址的走向分析,主要由西北路线—也就是丝绸之路一线;有从锡兰(斯利兰卡)到广州一线;有从尼泊尔到西藏、从缅甸到云南一线,显示出从印度一带渐渐传入内地的播散脉络。
天水麦积山石窟壁画群,位于甘肃天水是东南45公里的麦积山,现存壁画约1000余平方米。其中北魏时期壁画较多,其中飞天造型比较有特点,线条流畅,色彩亮丽。莲花装饰图案随处可见,营造出浓厚的宗教气氛。洞窟顶部以及四壁都绘有内容连续的佛经故事、大型经变等。麦积山壁画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西方净土变》,人物和建筑众多,构图复杂而严谨,气势宏伟。这是中国石窟壁画中年代最久远、面积最大的一幅净土变。
龟归兹境内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壁画群当属拜城克孜尔石窟、库车森木塞姆石窟等。其中库车森木塞姆石窟壁画的创作年代约在南北朝到隋唐年代,现存52个洞窟,窟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克内什村西北。库车森木塞姆壁画是按小乘派经律绘制的,除本生故事、说法外,还有乐舞供养以及山村景观等。壁画绘制以土红色线条勾勒,平涂设色,用晕染法体现明暗变化,画面构图饱满,人物密集,形成龟兹壁画特有的艺术风格,明显受到中亚西亚艺术的影响。
石窟壁画艺术是我国最丰富的艺术宝库,但随着佛教的进一步世俗化,宋、元以后大规模的石窟开凿已非常少见,对佛教的崇拜已被广泛散布于城镇乡村的寺庙所取代。元代只有一个特例是出现在山西太原附近的龙山石窟,这是一座独立的道教石窟群,但已经没有壁画遗存,是一种罕见的现象。明代的窟龛开凿仅有极少几处,较为突出的是山西平顺县宝岩寺石窟,艺术方面无可取之处。到清代,石窟造像已完全绝迹,但热衷于对前代石窟艺术进行翻修的人倒是为数不少,其结果是不仅没有留下什么好的作品,反而大量的破坏了壁画的原貌,有些甚至变成不伦不类的面貌。

❾ 举例说出罗丹艺术作品的创作风格

奥古斯特·罗丹(Augeuste Rodin1840~1917)法国著名雕塑家。十四岁随荷拉斯·勒考克(Lecongde Boisbaudran)学画,后又随巴耶学雕塑,并当过加里埃-贝勒斯(Carrier-Belleuse)的助手,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创作装饰雕塑五年。1875年游意大利,深受米开朗基罗作品的启发,从而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他的《青铜时代》、《思想者》、《雨果》、《加莱义民》和《巴尔扎克》等作品都有新的创造,曾受到法国学院派的抨击。包含着186 件雕塑的《地狱之门》的设计,即因当时官方阻挠而未能按计划实现,只完成《思想者》、《吻》、《夏娃》等部分作品。善于用丰富多样的绘画性手法塑造出神态生动富有力量的艺术形象。生平作了许多速写,别具风格,并有《艺术论》传世。 罗丹的一生是被人攻击和嘲讽、同时亦为人理解和支持的一生。但他始终以一种伟大的人格正确地面对这一切。罗丹一生攀登,并终于登上米开朗基罗之后的又一高峰。罗丹坚信:“艺术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证明了这一观念,都深刻揭示了人类的丰富情感。以此而论,罗丹是最杰出的浪漫主义雕刻大师。然而,他的伟大,还在于他的深刻思想:他没有浪漫派中容易见到的那些弊病,如肤浅的热情,空洞的夸张,虚假的内涵。他偏爱悲壮的主题,善于从残破中发掘出力与美。这使他的艺术具备博大精深的品格,既动人之情,又启人之思,使我们得以神游于心灵的波涛,生命的奥义,宇宙的玄远,创造的神奇。由此观之,罗丹又超越了浪漫主义,超越了门户派别,超越了时代和区域,成为历史星河中一颗璀璨的巨星。他同情底层劳动人民,热爱自己的祖国,将其毕生投入到对艺术执着追求和人生种种痛苦的苦苦思索中去。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创作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手法。他的作品所体现出的思想和精神魅力,永远带给人以深沉的美,启迪着人们不停地思考。 1900年奥古斯特-罗丹在巴黎举办作品展,确立他作为一个雕塑家的声誉。他的主要贡献在于恢复西方雕塑对人类的理解和对精神世界的表现,被认为是雕刻史上最伟大的肖像雕塑家。

热点内容
二年级语文园地一 发布:2024-11-05 21:10:25 浏览:684
2017二卷数学文科 发布:2024-11-05 19:23:13 浏览:401
历史课评语 发布:2024-11-05 16:16:22 浏览:117
信用卡多久能下来 发布:2024-11-05 15:10:20 浏览:842
一年级语文上册听课记录 发布:2024-11-05 14:31:54 浏览:4
细思极恐的文言文 发布:2024-11-05 14:15:26 浏览:574
学校师德建设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发布:2024-11-05 14:11:23 浏览:190
scientist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4-11-05 13:03:28 浏览:943
物化学习方法 发布:2024-11-05 12:20:33 浏览:544
郑的英语 发布:2024-11-05 11:29:04 浏览: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