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粜文言文
① 文言文 艾子之邻 译文
艾子之邻,皆齐之鄙人也。
闻一人相谓曰:“吾与齐之公卿,皆人而禀三才之灵者,何彼有智,而我无智?”一曰:“彼日食肉,所以
有智;我平日食粗粝(粗米,粗粮。),故少智也。”其问者曰:“吾适有粜(读音tiao四声。卖出谷物。)粟
数千,姑与汝日食肉试之。”
数日,复又闻彼二人相谓曰:“吾自食肉后,心识明达,触事有智,不徒有智,又能穷理。”其一说:“吾
观人脚面,前出甚便,若后出岂不为继来者所践?”其一曰:“吾亦见人鼻窍,向下甚利,若向上,岂不为天雨
注之乎?”二人相称其智。
艾子叹曰:“肉食者其智若此!”
翻译:我的邻居,都是齐国的粗人。
听见一个人(和人)聊天时说:“我打交道的大官们,都是禀赋三才(天、地、人)的灵气的人,为什么他
们有智慧,而我没有智慧呢?”另一个人说:“他们每天吃肉,所以有智慧;我平日都吃粗粮,所以没什么智慧。”
那个问话的说:“我正好有卖粮食的钱几千(枚铜钱。),姑且给你天天吃肉试试看。”
几天后,又听他们俩聊道:“我自从吃肉以后,思维见识清晰高明,遇到事情都有能力解决,不但有解决问
题的智慧,还能深刻探究其中的道理。”另一人说:“我看人的脚面,从前面伸出很合适,如果朝后面伸出不是
要被后面来的人踩到吗?”那人说:“我也看到人的鼻孔,向下长很好,如果向上,岂不要被天上下的雨装满吗?”
两人互相称对方聪明。
我叹道:“吃肉的人智力不过如此啊!”
② 文言文翻译
①拿到阶庭取下招承: 将(衙内)擒到公堂之下,取得他认罪画押的证词 。
(出自《陈州粜米》)
1承:承认 2阶庭:公堂 3招:招供
②凝听翔立,若有所思:出神的站着,好像在想着什么。(出自唐· 李朝威《柳毅传》)
1立:站立 2思:思考 3凝:精神集中 4若:好像
③ 文言文翻译(1)岁饥,出谷万斗以粜,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2)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
1,这一年(或者是有一年)出现饥荒,主人公拿出万斗谷物来卖,所以这一年市场上谷物的价格最终没有大幅上涨
2到XX那里去拜访XX,主人公得了重病死了,(估计应该是主人公的亲属)把主人公的灵柩带回了应山。
求采纳!!
④ 高中文言文常见字词翻译
文言文300个常见文言实词(高中1-160)
1、哀
①伤心,悲痛,哀叹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前赤壁赋》
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并序》
②同情,怜悯
君将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说》
③伤悼(为……哀叹)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 《秦晋崤之战》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阿房宫赋》
2、爱
①喜欢,喜爱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 《种树郭橐驼传》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阿房宫赋》
②爱护,爱惜,顾惜
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指南录〉后序》
③吝惜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
④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
⑤爱戴
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 《书博鸡者事》
○6吝啬
百姓甚以王为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
3、安
①安定,安逸,安适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谏太宗十思疏》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归去来兮辞》
②使……安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种树郭橐驼传》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谏太宗十思疏》
③哪里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前赤壁赋》
④怎么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梦游天姥吟留别》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史记·陈涉世家》
庶人安得共之 《黄州快哉亭记》
⑤安慰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容
京中安不得身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⑤ 关于予的文言文句子
◎ 予 yú
〈代〉
(1) “予”假借为“余”,我 [I, me]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宋· 周敦颐《爱莲说》
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清· 袁枚《祭妹文》
◎ 予 yǔ
(1) 授予;给予
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谓手拔。——《说文》
予,与也。——《广雅》
予之与夺也。——《淮南子·本经》
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诗·小雅·干旄》
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
(2) 赞许,称誉
主盛处贤,而自予雄也。——《管子·宙合》
众必予之。——《管子·小匡》
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然而有所共予也。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 师旷。——《荀子·大略》
(3) 出售,卖
岁适美,则市粜无予。——《管子》
岁孰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史记》
你好,满意望采纳,谢谢!
⑥ 李赓芸文言文全文翻译
《清史稿·李赓芸传》原文及译文——翻译
原文:
李赓芸,字郏斋,江苏嘉定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授浙江孝丰知县。调德清,再塑平湖。嘉庆三年,九卿中有密荐之者,诏询巡抚阮元,元奏:“赓芸守洁才优,为浙中第一良吏。”引见,以同知①升用。寻擢嘉兴知府,正己率属,无敢以苞苴进者。十年,水灾,减粜有实惠,赈民以粥,全活者众。
以继母忧去官。服阕,补福建汀州,调漳州。俗悍,多械斗,号难治。赓芸召乡约②、里正问之曰:“何不告官而私斗为?”皆曰:“告官,或一二年狱不竟,竟亦是非不可知,先为身累。”赓芸曰:“今吾在,狱至立剖。有不当,更言之,无所徇护。为我告乡民,后更有斗者,必擒其渠,焚其居,毋恃贿脱。”众皆唯唯退。已而有斗者,赓芸立调兵捕治,悉如所言,民大惧。赓芸日坐堂皇,重门洞开,诉者直入,命役与俱。召所当治者,限时日。不至,则杖役。至则立平之释去。即案前书狱词,无一钱费。民皆欢呼曰:“李公活我!”
漳属九龙岭多盗,下所属严捕,擒其魁十数,商旅坦行。故事,获盗当甄叙③,悉以归属吏。寻擢汀漳龙道。二十年,擢福建按察使,署布政使,逾年实授。
赓芸守漳州时,龙溪县有械斗,令懦不治。署和平令朱履中内狡而外朴,赓芸误信之,请以移龙溪。久之,事不办,始稔其诈。赓芸之去漳,监造战船工未竣,留仆督率之,仆假履中洋银三百圆,诡以垫用告,赓芸如数给之,仆匿不以偿。福州知府涂以辀鞫之,阿总督意,增其数为一千六百,逼令自承,辞色俱厉,赓芸终不肯诬服。虑为狱吏所辱,遂自经。
赓芸家不名一钱,殁无以殓。盐法道孙尔准与之善,为经纪其丧。方治狱使者至闽,士民上书为赓芸讼冤,感泣祭奠,踵接于门,为建遗爱祠。(选自《清史稿》,有删改)
【注】①同知:官职名。②乡约:明清时乡中小吏,由县官任命,负责传达政令、调解纠纷。③甄叙:经甄别而加以提升或任用。
译文:
李赓芸,字郏斋,江苏嘉定人。乾隆五十五年考中的进士,被授命为浙江孝丰知县。(后来)调任德清知县,又调任平湖知县。嘉庆三年,九卿中有人私下举荐李赓芸,皇帝下诏向巡抚阮元询问。阮元回奏说:“李赓芸德性高洁才能优秀,是浙江可列在第一的优秀官员。”由此皇帝召见了李赓芸,把李赓芸升为同知。不久又提升李赓芸为嘉兴知府,他严格要求自己,作下属的标率;下属官员没有敢向他送礼的。嘉庆十年,嘉兴发生了水灾,李赓芸将官仓粮食低价出售,给百姓实实在在的好处,又提供粥汤赈济灾民,求活了很多人。
(后来)李赓芸因为继母去世,他要为继母守孝而离职。守孝期满后,他补任为福建汀州知州,又调任为漳州知州。当地民风剽悍,经常发生械斗,出了名的难以治理。李赓芸召集乡吏、里正,问他们:“为什么百姓不到官府告状,而是私下斗殴呢?”众人都说:“告到官府,可能一两年都无法判决,判决了也是是非未必分清,告状的人自己已经陷于困顿了。”李赓芸道:“如今我在,案件报上来就立刻解决。(判决)有不合理的,(大家)尽管提出来,我不会徇私偏袒。为我告诉乡民们,以后再有斗殴的,必将抓捕其中领头的人,烧他的家,不要指望行贿脱身。”众人都唯唯诺诺地退下了。不久有人斗殴,李赓芸立即调兵抓捕治罪,都如他所说过的(做了),百姓都十分害怕了。李赓芸每天坐在大堂上,正大光明,府门大开,要告状的人直接就可以进来,李赓芸命差役和要告状的人一起。要传召应该治罪的人,都限定时日。被传召的人不来,就杖责差役。人带来了就马上宽恕差役并将他们释放。(直到他)靠到桌前写下判词结案,(告状的人)都不用花一文钱。民众都欢呼说:“李公救了我们的命啊!”
漳州辖区的九龙岭有多很强盗,李赓下令所属差役严厉抓捕,捉住了其中领头的十多人,商旅从此可以平安通行。按照惯例,抓到的强盗要经过甄别,挑选可用的人,李赓芸把他们都交给了下属官吏。不久李赓芸被提任汀漳龙道。嘉庆二十年,李赓芸升任福建按察使,代理布政使,第二年转正。
李赓芸治理漳州时,龙溪县常发生械斗事件,县令怯懦,无法治理。代理和平县县令的朱履中内心狡诈却外表忠厚,李赓芸误信他,请他调任到龙溪(去治理事务)。时间久了,事情却没办,李赓芸才知道他的狡诈。李赓芸离开漳州(去就任福建按察使)时,监造战船的工作还没有完成,他便留下仆人督办这件事,这个仆人借了朱履中三百块银洋,骗李赓芸说他用作垫款了,李赓芸如数给了他,但这仆人却将钱藏了起来,没还(朱履中)。福州知府涂以辀审问此案,揣度并迎合总督的心意(李赓芸为人耿直,曾因言得罪总督汪志伊),把涉案钱数增改为一千六百银冰,逼迫李赓芸自已认罪,声色俱厉,李赓芸终究不肯无辜服罪。(他)担心被狱吏所侮辱,就上吊自杀了。
李赓芸家中分文也没有,死了都没钱收殓安葬。盐法道孙尔准和他交好,帮他治办了丧葬事宜。当审理案件的使者到福建的时候,百姓上书为李赓芸申冤。他们满怀感激之情流着泪前去祭奠李赓芸,到门祭奠的人络绎不绝。当地百姓为他建了一座遗爱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赈民以粥,全活者众——全:全部,都
B.或一二年狱不竟——竟:从头到尾
C.后更有斗者,必擒其渠——渠:首领
D.福州知府涂以辀鞫之,阿总督意——阿:明白
2.以下各组句子中,都能表现李赓芸为“良吏”的一组是( )
①赈民以粥,全活者众
②今吾在,狱至立剖
③赓芸如数给之
④事不办,始稔其诈
⑤虑为狱吏所辱,遂自经
⑥赓芸家不名一钱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人举荐,李赓芸被皇帝以同知提拔任用,后又被提拔为嘉兴知府。他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没有人敢去贿赂他。
B.李赓芸调任漳州知府前,当地人常常发生持械打斗事件,但他们不信任官府,不愿到官府去告状。赓芸到任后,情况迅速好转。
C.李赓芸做漳州知府时,错误地信任朱履中,结果,反被其污蔑陷害,最终,被逼无奈就上吊自杀了。
D.李赓芸家里极其贫穷,以至死了以后都没有钱安葬。老百姓对他满怀感激之情,给他修建了一座遗爱祠,来表达对他的怀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调德清,再调平湖。嘉庆三年,九卿中有密荐之者,诏询巡抚阮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治狱使者至闽,士民上书为赓芸讼冤,感泣祭奠,踵接于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C
3.C
4.(1)(后来)调任德清知县,又调任平湖知县。嘉庆三年,九卿中有人私下举荐李赓芸,皇帝下诏向巡抚阮元询问。
(2)当审理案件的使者到福建的时候,百姓上书为李赓芸申冤。他们满怀感激之情流着泪前去祭奠李赓芸,到门祭奠的人络绎不绝。
⑦ 李蘩 文言文 翻译
李蘩,字清叔,崇庆晋原人。第进士,为隆州判官,摄绵州。岁昆,出义仓谷贱粜之,而以钱贷下户,又听民以茅秸易米,作粥及褚衣,亲衣食之,活十万人。明年又饥,邛蜀彭汉、成都盗贼蜂起,绵独按堵。知永康军,移利州,提点成都路刑狱兼提举常平。岁凶,先事发廪蠲租,所活百七十万人。知兴元府、安抚利州东路。
汉中久饥,剑外和籴在州者独多,蘩尝匹马行阡陌间访求民瘼,有老妪进曰:“民所以饥者,和籴病之也。”泣数行下。蘩感其言,奏免之,民大悦。徙仓部员外郎,总领四川赋财、军马、钱粮,升郎中。
淳熙三年,廷臣上言:“四川岁籴军粮,名为和籴,实科籴也。”诏制置使范成大同蘩相度以闻,蘩奏:“诸州岁籴六十万石,若从官籴,岁约百万缗,如于经费之中斟酌损益,变科籴为官籴,贵贱眂时,不使亏毫忽之价;出纳眂量,勿务取圭撮之赢,则军不乏兴,民不加赋。”乃书“利民十一事”上之。前后凡三年,蘩上奏疏者十有三,而天子降诏难问者凡八,讫如其议。民既乐与官为市,远迩欢趋,军饷坐给,而田里免科籴,始知有生之乐。会岁大稔,米价顿贱,父老以为三十年所无。梁、洋间绘蘩像祠之。
范成大驿疏言:“关外麦熟,倍于常年,实由罢籴,民力稍纾,得以尽于农亩。”孝宗览之曰:“免和籴一年,田间和气若此,乃知民力不可重困也。”擢蘩守太府少卿。范成大召见,孝宗首问:“籴事可久行否?”成大奏:“李蘩以身任此事,臣以身保李蘩。”孝宗大悦,曰:“是大不可得李蘩也。”上意方向用,而蘩亦欲奏蠲盐酒和买之弊,以尽涤民害。会有疾,卒。
李蘩,自清书,是重庆晋元人。是一个进士,作了隆州判官,同时管辖着锦州。在饥荒之年,义务开粮仓以低贱的价格卖米,又把钱借给贫穷的百姓,又听说民众们用茅杆换米,于是作粥做衣服,亲自给人们穿衣喂食,使十万人活。第二年又是饥荒之年,邛蜀彭汉、成都盗贼蜂拥而起,堵住道路,强霸一方。知永康军已到了利州,算了算了,我不翻译了,太麻烦!
⑧ 江盈科催科文言文翻译
催科①
[明]江盈科
为令之难,难于催科。催科与抚字②,往往相妨,不能相济。阳城③以拙蒙赏,盖由古昔为然,今非其时矣!
国家之需赋也,如枵腹④待食;穷民之输将也,如挖脑出髓。为有司者,前迫于督促,后慑于黜罚,心计曰:“与其得罪于能陟我、能黜我之君王,不如忍怨于无若我何之百姓。”是故号令不完,追呼继之矣;追呼不完,槌楚继之矣;槌楚不完,而囹圄、而桎梏。民于是有称贷耳;称贷不得,有卖新丝、粜新谷耳;丝尽谷竭,有鬻产耳;又其甚,有鬻妻、鬻子女耳。如是而后赋可完,赋完而民之死者十七八矣!
呜呼,竭泽而渔,明年无鱼,可不痛哉!或有尤之者,则应日:“吾但使国家无逋赋,吾职尽矣:不能复念尓民也。”余求其比拟,类驼医然。
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脚躧⑤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呜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哪管人死!”
呜呼!世之为令,但管钱粮完,不管百姓死,何以异于此医也哉!夫医而至于死人,不如听其驼焉之为愈也;令而至于死百姓,不如使赋不尽完之为愈也。虽然,非仗明君躬节损之政,下宽恤之诏,即欲有司不为驼医,不杀人,可得哉?噫!居今之世,无论前代,即求如二祖时,比岁蠲⑥,比岁免,亦杳然有今古之隔矣。
(选自《雪涛阁集》卷十四)
【注】①催科:催办缴纳赋税。②抚字:安抚体恤。③阳城:人名,唐代清官。④枵(xiāo)腹:空腹。⑤躧(xǐ):踩,踏。⑥蠲(juān):减少。
参考译文:
当县令的困难,莫过于向老百姓催税。催税和爱惜长养百姓,往往互相妨碍,不能够互相帮助。唐代的阳城因为拙钝而受到奖赏,不需贡税给朝廷,这仍然是古代才做得到的啊!可惜如今却没有这样的时机!
国家需要赋税,就像空肚子的人需要食物一样;而穷苦百姓的缴纳赋税,就像是要挖他的脑、要抽他的髓一样。那些当官吏的人,前面迫于主管的督促,后面害怕被降职的处罚,内心自我衡量,说:“与其去得罪能够让我升官、能够让我贬官的君王,倒不如去忍受那些对我无可奈何之老百姓的怨恨吧!”所以发号施令出去,百姓还不缴纳赋税,接着就是追赶、呼叫他们了。鞭打、刑罚下去,百姓还不缴纳赋税,接着就是把他们逮捕、囚禁了。老百姓于是就只好去借贷了;如果借贷不到钱,就只有出卖新丝、出卖新谷了;新丝新谷都卖光,就只有典卖家产了;又甚至连家产都卖光了,就只好卖妻、卖子女了。到了这个样子,然后赋税都可以缴纳了,赋税缴纳了而老百姓也死了十分之七、十分之八了啊!
唉!弄光湖水来抓鱼,明年就没鱼可抓了,能不让人觉得痛心啊!偶尔有责备他的人,他就回答说:“我只要让国家没有人拖欠赋税,我的职责就算尽到了,我根本没办法再想到你们这老百姓啊!”我试着用比喻来说说这些人,大概类似“驼医”吧!
从前有个医生,他自我宣传说会医驼背,说:“驼背的像弓一样的人,驼背的像虾一样的人,驼背的像曲环一样的人,请我去医,我保证早上医,晚上直的像箭一样。”结果有一个人信以为真,请他治疗他的驼背,医生拿了两片木板,一片放在地下,叫驼背的人躺在上面,再拿一片木板,压在他的身上,立刻跳到他身上跳一跳,驼背的人立刻变直,但也立刻死了。驼背者的儿子,要到官府控告驼背的医生,但驼医我却说我的职业是医驼背的人,哪管他是否死亡。
唉!世上那些当县令的人,只管钱粮租税有没有缴纳,根本不管老百姓死活,和那个驼医有什么不一样?虽然这个样子,还是是要仰赖严格的君王,亲自实践节俭的政策,发布宽容体恤老百姓的诏令,如果不这么做,却立刻想要官吏不去当驼医,做的到吗?咳!处在今天的世道,不用说同前代相比,就同英宗、孝宗二祖时期,一年比一年减少,一年比一年减免比,也令人觉得有今古之巨大差别啊!
⑨ 跪求五篇优秀的古文,有者进来看看
藏露之道
藏露之道,涉世之大道也。时人多有不寤,以为不然。或有曰:“今时之势,不若往昔,斯不足用矣。”吾闻之,哂笑。此辈者,俗子也,其知犹如小儿,安能察事理、辨古今。至于大道,及其老矣,或未能寤,呜呼!何其不智也哉!
汉有霍光者,辅室之重臣也。承遗诏而辅幼主;废昌邑而立宣帝。匡国家,安社稷,虽伊尹、周公不复于此。奈何持衡拥璇,不肯避去,且多置亲党,光之赫赫,帝惮之,若有芒刺在背。及妻显使医阴杀许后,子孙骄奢侈靡,恣意放纵,祸始伏于斯。迨至光薨,帝欲去其权柄,禹、显遂怨惧而反,卒为宣帝族矣。
杨修,汉末人也,好书,有俊才,事操主簿,才思敏捷,屡显智慧,为操杀之。人皆谓操妒修之才,非也。操素重人才,故天下才士尽归许都。况乎陈琳檄文以讨贼,操且容之,何独杀修耶?非操妒其才也,修屡逞小智,锋芒尽露,骄矜过甚,操恶之,遂因事杀之。
沈富,世称万三,江南巨富也,财物丰积,富甲天下,助筑南京城三之一,请犒军,太祖忌之,是以见逐。及其婿坐祸胡党,株连沈家,太祖囊其财物,家道凋敝矣。万三富足以匹敌国,骄而炫之,遂为太祖忌,故遗祸于子孙。
此三人者,势非不极也,才非不高也,富非不厚也。或遗咎于身,或取祸于子孙,何也?是不谙藏露之故也。向使三人者,位尊而不骄,才高而不夸,富厚而不彰,焉能速取祸耶?实其不明藏露之道,自遗咎也。古今之士,不明此道,类此三人者,多矣!是以祢衡、杨修之才,莫能善终也;邓通、石崇之富,莫能长守也;王敦、桓温之势,莫能永葆也。
木秀而遭催;月盈则易亏。松柏傲然而易折;杨柳飘曳而得全。此自然之理。盛极须作衰时想,智者明之,故能钝其锐、敛其行、和其光。居功而不伐,有才而不恃,位尊而恭谦,富厚而藏匿,所以长守富贵。然时人多不寤,一朝得势,则目无他人;一日暴富,则骄奢淫逸。及其子孙,或纨绔子弟,或散财童子。逮至势覆之,财散之,方悔之不及,为时晚矣。
或问之曰:“斯道,奚其独藏之而不露邪?”答曰:“非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子云曰:“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此之谓也。是以达士,得时则出;悖时则处。盛极之时,临深履薄;厄困之中,砥节砺行。思虑洞达者闻斯道,必不长困于时也。
余今持笔以属文,无望世人能寤,唯求己能明之,亦无负于心也。
http://tieba..com/f?kz=961964802
彭将军世家
彭公德怀,故名清宗,字怀归,号得华。后杀人,更德怀。楚地湘潭人也。家贫,学两载而辍,为人佣作。冠年,岁大饥,楚民“闹粜”,所以啸众抢粮也。公从之,有司传檄缉,遁至洞庭湖,为堤工。时湘军于长沙募丁,从。
当是时也,洪宪篡政,湘军讨之。公勇悍矫捷,都尉袁植重之,以中涓任廿长。植于数战窘困,公辄脱之。公为人厚重少文,然志存高远,尝曰:“志不立,吾人无可成之事。国亡家亡,灭种随之。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弱肉强吞,莫此为甚。吾人生逢斯时,视若无睹,何异禽兽为伍?”植益重之。识中掾黄公略。相与甚欢。黄公略,楚湘乡人,原名汉魂,慕子房圮上得黄石公书佐汉之事,更为公略。公与之结“救贫会”,刺杀豪霸区盛钦。事发,公疾走至湘水,楫父名罗六十者渡之,身资空乏,父未之赀,公感之,后九年拨长沙,躬行百里视父。从将军唐生智东征伐厉王,败桐城。溃至广济,遇鲁涤平军,战,退汉阳。涤平使刘铡说周磬降,任磬将军,公为都尉。太祖是时于平江秋收起事,走井岗山。公与黄公略、腾代远议反厉王。公歃血盟曰:“厉王无道,吾等以共产之道令天下归大同,耕者有田。”午,公择属下八百丁,攻平江,克。斩县令刘作柱。厉王聚三路围平江。公率军走东乡,驻龙门,克修水,驻九日,弃而奔平江黄金洞,势危,将卒多有遁者。公与代远率两部走井岗山与太祖会师,公略率一部与敌周旋。厉王军三万围井岗山。值隆冬,犹薄泽,食绝。太祖走赣南,公将敢死士八百走荆朱山,过上犹、崇义,渡康章水,驻新城。粤军袭,弃而奔雩城,是夜敌不备,克。公闻太祖军闽地汀州,乃袭瑞金,克之。四月,太祖军至瑞金,都之。擢公车骑将军。
中正三年,厉王军二十万攻太祖。公徇于中洞、白沙间,二战皆捷。五月,袭建宁,大破之,厉王兵溃。厉王闻公威,亲书使黄公略异母弟黄梅庄召降。 公斩之,以颅送厉王。中正六年,长征,至遵义,太祖与张闻天、王稼祥等逐博古。至关中,都延安。
是时倭奴陷满洲,铁蹄临燕赵,天下势危。东北王学良兵谏厉王,厉王乃与太祖约共击倭奴,以公为上将军辅大将军朱德将八路军,徇于太行、三晋间,八载,斩首无算,制倭奴七十万莫敢南向。公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尝曰:“有盐同咸,无盐同淡。” 士卒亦多乐从,战不旋踵。然于部将则喝叱如奴,雷霆万钧,见之如临寒渊,俾声战粟。倭奴降,厉王乃举国之兵击太祖,公为镇西大将军,循关中、晋绥,攻凉州、回纥。三载,斩俘厉王兵计五十万。
国定,百废待兴。时美夷率十五国诸侯陷高丽,兵锋暴于边鄙。太祖召林彪为大将军往击之,彪惧之,称病莫出。召公,帝曰:“事危矣!如之奈何?”公熟思,乃对曰:“美夷,虎狼之国也,其意何乃一撮尔高丽?若不战,两千余里平野无险之边,皆暴于骑蹂之下。夷洲蒋逆攻吴越,美夷旦夕至燕赵,陛下与臣等皆为之禽矣。战,敌强我弱,其意我惧,必不敢战,可攻其不备。若战之不胜,臣愿与陛下入山林,揭杆为旗而讨之!”帝大喜,曰:“善。”遂以公为大将军,五战,艰苦卓绝,美夷溃至高丽开城。建国四年,美夷乞和,高丽乃定。
建国五年,擢公为右丞相、太尉。建国六年,分封策勋,列功臣第二,加九锡。太祖剖符约世世勿绝。
公疆直,廉,少文,孤高自许,无所阿避,朝,群僚皆避之。尝于宫掖过,见周丞相趋行,随扈书吏众,哂之,曰:“丞相犹孟春之牝犬乎?何尾之者众也。”巡刘公岛,守将叩问陛下安否,公曰:“陛下深居禁中,非崩坍不出也。”又州郡兴苑舍,公与人曰:“民贫国弱,乃奢糜如是,此皆陛下游幸之过。”帝闻之,稍恶之。以太尉使罗刹东欧诸国,其如国君礼迎,公自若,帝益恶之。
建国九年秋,太祖诏天下农工霄衣旰食,奋力强作,以期富国。诸地滑吏矫旨媚上,横征暴敛,值岁灾,致饿殍遍野。又罗刹交恶,太祖患之,会诸侯群臣于庐山。公上万言书,历数太祖之过。太祖大怒,以公同车骑将军黄克诚、太常卿张闻天、荆州刺史周小舟结党谋逆,付廷尉。贬庶人,夺爵,屏野耕于城西挂甲屯。
建国十六年,罗刹陈数十万控弦士以窥中原,美夷攻交趾,天竺犯境,国多事之秋也。太祖乃使京兆彭真往召公,欲起复之牧川蜀。宴,太祖言之,起为寿,公避席曰:“臣草莽耕夫,鸠群鸦属之徒,获罪为天下所指,负恶名安能服众,陛下孰思之。”帝笑曰:“为国家虑,君勉之。” 乃喏。趋去,太祖与左右曰:“此悒悒者,且用之。”
文革二年,公以谋逆下狱,文革八年,卒。
改革二年,武王执政,昭雪。无后,择其从女彭钢以继公嗣,至司隶校尉,中朗将。
悲史氏曰:夫彭公者,貌寝,望之若悛悛鄙夫。自布衣起于陇亩间,纵横平江,驱驰秦晋;击倭奴八载于太行、逐美夷五役之高丽,征战六合,伏尸百万,荡涤中华百年之颓辱,复兴炎黄万代之威仪,功昭勋著,位至列侯,何其壮哉!虽卫将军岳武穆安能望其尘而及乎?又逆龙鳞为万民立言,廉直耿信,古今未尝有也。然矜伐狷介,目下无尘,朝野臣僚皆侧目视之;数犯太祖之忌,身陷庐山,死于黄口竖子之手,悲哉!
仆尝过湘潭彭将军祠,四时血食,拜祭不绝,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其彭公之谓也?
http://tieba..com/f?kz=688481024
最后一课/都德
文言文版:
是日晨课,晚起,惧见詈。且先生将考教分词,吾不堪一字,欲去学而就乐于郊也。
日和风煦。锯木厂后,普兵操于青野,碧树林前,画眉鸣于新枝。此景趣乎分词哉!幸吾自持,终奔西塾。过镇公所,见示前众集。迩来二载,不详皆闻于斯。战北、课征、军令耳。吾未驻足,惟忖:“复生变矣。”
铁匠华西特者,携弟子趋观,见吾而喝曰:何所疾也!孺子,尔必无失期哉!
想必揄揶,足下愈急。至韩麦尔先生塾院,喘喘不止。往日授业时,起桌闭盖声,掩耳狂诵声,戒尺扣案声,先生大呼“肃静”声,喧嚣相闻于道。吾尝以此阴入。今寥萧若假日,恨无以乘也。
自牖窥之,同窗各安其位,先生挟戒尺巡行。吾计无他出,乃直门入,负众目,颜有惭色,心怀惴惴。未意先生不让,而温语曰:“小子正坐,将授课,不俟矣。”
吾纵身跨凳而座,心稍安。乃见先生衣礼服,扎领结,着文边玄丝冠。向惟学政亲临,颁奖授勋所著。又倾室肃穆,后座空席,赫然列乡绅,有故镇长、驿役并郝叟等,形容忧戚。郝叟竟携残脊蒙书,展覆于膝,置眼镜其上。
吾甚异之。韩麦尔先生入座,神态若前,既俭且庄,曰:“孺子,法语之课,今将尽矣。柏林有令,阿尔萨斯同洛林之庠序,惟德语是授。新师翌日可达。国语之教,绝于斯耶!愿诸君笃学之。”吾闻而凄然。噫!贼子!告示之变竟如是也!
哀哉!国语之教,今绝于斯!吾尚莫能文而不得习焉。讵如是乎?前学未笃,狎鸟溜冰,逸为他乐,今思之悔矣!文法、历史诸书,纸重难携,尝厌之甚。今忽若故友,卒不忍舍。先生亦然,将去我不复见也,念及于斯,昔时惩训之怨,戒尺之痛,亦微末不足道焉。
悲哉!先生!华服为此绝诀,以为纪也。吾知之矣!乡绅同列于此,似谓其亦悔当年之未常来也!今以此谢先生弦歌四十载,感怀国土沦丧。
忽闻先生唤我,值我诵文。难哉!若有助吾贯通分词文法,声洪韵准,无一错谬者,则舍我所有无所吝也。然直起首数字,既懵懂莫辨,惟左右倾顾,心郁郁然,垂首不敢前视。
但闻先生曰:“余不斥汝,小弗郎士。料汝必自戚然矣,善哉,当如是。诸君辄谓:‘春秋方长,来日向学不复迟也。’今知之乎?事待明日,乃阿尔萨斯人之不幸也!徒授人以口实:‘嘻!讵非妄称法兰西人耶?既为母语,手莫能书,口莫能言,讵非妄称法兰西人耶?’呜呼!吾等皆当自省,非小弗郎士一人之过也。或令尊慈重财轻学,致汝搁笔就犁,释卷工纱;或余贪闲怠课,以教习文字之名,行驱指园丁之实;又或余因嗜钓而废师道……愧矣哉!”
既而,先生言此及彼,至于法语。谓其确然晰然,美绝当世,吾等须谨记勿忘。又谓纵亡国之奴,不忘族语,若怀暗狱枢钥,事或可成也。而后始授语法。所述浅易,无甚惑者。异哉!但觉吾未曾倾心笃学如此,先生亦未曾谆谆善诱如斯焉。哀哉,先生!恨不能倾胸中醍醐,尽灌诸生之顶耶!
语法课毕,继而习字,先生授新帖,圆体秀字,曰:“法兰西”;曰:“阿尔萨斯”。悬诸案头铁杆,招展似国旗。诸生心无旁骛,寂然悄然,笔声沙然。是时,有金龟子入而无知之者,虽稚子亦然。房顶鸽鸣咕咕,疑曰:“讵德寇可强其歌以德语乎?”
吾见先生于座屹然不动,瞠目环顾,似欲尽收室内诸事物于眼中也。悲夫!先生。执此四十载,未尝稍离也。堂前呀呀桃李子,檐头郁郁紫藤花,皆所亲培。院里胡桃随客长,席间桌椅伴君衰。哀哉!先生。翌日永别于斯,将尽舍之而去也!更哪堪再见姊妹楼头整行囊?阖不黯然神伤!
呜呼!虽此,先生教习不辍也。习字毕,继之以史。毕。继之以音韵启蒙。后座郝叟已着眼镜,奉书从诵,情激越而声震动。吾闻之,且笑且悲。噫!最后之课,吾必永志而无忘也。
教堂钟鸣十二。祈祷钟继之。普军号角收操。先生起,颜色惨然,而巍巍乎殊异于往者。方语“诸君吾友”,遂哽不成言。乃转身执笔,力动全身而书曰:“法兰西万岁!”后木然呆然,以顶抵墙,挥手示以散课。
后序:
朽木先生感古文之隳圮,乃出法兰西都德先生《最后一课》,文言译之,以警同仁。初,就贱惠寄于在下。余慕其高行,深愧抬举,惶恐僭饰,杂狗尾于貂裘,终成此篇。
http://tieba..com/f?kz=770597671
游阳朔赋
公元二零零九年,吾居于南城桂林。秋末,风光尽好,天朗色美,沁心脾。余恐其逝,遂与罗君结伴游于阳朔。
桂林地平,偶遇小丘,无急转之路,平直怡人,沐浴车外晨光,与其对笑,心与燕歌声。
过三刻,达阳朔,有三五小贩搭话,问其故事,借车也。与罗君商议,遂做散客,请一车护随行,自架游于景区。
初上路,见两旁小山异于来路,形之奇、之美、之巧、之秀,似鸟、似驼、似奔马、似佳人云云。良田环绕,屋舍相依,途中几农人田中潇洒,天然成画也。余身为客,旅画卷,无团客之匆匆。幸哉。此行值。
骑行三五里,至于一景,居于山间,因上古桂林人踏足于此,繁衍建族,今桂林文化之源也,故称图腾古道。进,有些许演员着虎皮纹衣于山中分布,扮野人。旅客分群而入戏中,划面,歌舞,祈福,表演云云。尽在自然,其演技之精也。
古道之游沁心,续在画上走,见城外漓江,似画中玉龙伏于此,无斗欲,愿做鲈鱼一尾,就此幻境生息矣。江上竹筏浮起十余支,待客之中。
余又行于三四里,至刘氏三姐对歌之址,转小路,前行三五十步,右转复行十余步,忽一小林抱于平秀漓江之上,进小林,大惊!此乃一树而成,独木成林。既久闻胜名之大榕树也。似祥云,护江,大吉之照也。
独泛竹排江上游,祥云照于余,祈来年学业高升,去煞无恶保明哲。
游毕,心道此行非虚。
又续走,过驼,过马,过佳人,又至一地下景区,外景平平,入溶洞,奇象丛生,岩壁滴水,似身于东海,配于筹光,岩中玉凤,狡兔,仙子,龙珠,莲花云云,各放异彩,一余里溶岩,九处岩壁龙头惊现,天公隐九龙震于潭洞,驱鬼魅妖邪,保四方,甚妙也。
此潭洞奇,妙,绝,巧,有因九龙护体,故名九龙潭。
潭游毕,不足两里。到画卷末端,远处现一山,山顶巧有一环圆空出,环中蓝天,环外白云交错辉映,故名为月亮山。此景适远观也,见顶日月辉映,是兴旺之兆也。
自驾十余里,游四景,还走回城,已至晌午之时,素闻十里画廊之景色甚美,今骑行于九马画廊之间,似隔空而行,超然于世,遂净身之游也,此行极值。
朔之游,寻古迹,遇祥云,邂九龙,见日月同空。此乃大盛也。
阳朔甲于桂林之说岂是虚传,有神灵护佑,望其永世长存。
此行尽兴而归,而尔欲在访之。
http://tieba..com/f?kz=690749485
《 苏 铭 传 》
苏铭者,字子修。武帝时人。性豪侠,擅剑,剑法超绝。有断流分雪之能。少有诗名,才绝海内。鄙俗礼,藐权贵。偿走马孔林,高歌“凤兮”,亦负狂名。目生重瞳子,度(o二声)为项氏遗族。
身形修伟,星眸剑眉。朗朗有清月之姿,皎皎若临风之态。过市中,回首顾盼者,不知何几。常与友酌酒肆,每至兴处,则披发提壶,击缶而歌。衣带当风,纶巾羽扇,其疏狂意态,洒然后世魏晋风骨。城中闺阁多暗慕之。
少时,独游归。道遇猎者,执一狐,沿道而来。其狐毛色若雪,双眸泫然,垂首呜咽,姿态楚楚。子修怜,解佩以赎。饲九日,愈,放之。狐回首相顾,似有眷意,忽作人言曰:“他日修行有成,定报君恩。”言罢,没丛间,隐而无迹。见者五六人。乡间邻里传为奇谈。
时匈奴无信,盗边劫掠。至处尸骨盈野,哀鸿千里。边陲百姓妻子离散,十室九空。
子修年弱冠,闻其暴行,愤而投笔。邀知交二十八人,北赴边戎。投广阳县守将何崇,任先锋。白面无须,人嘲其“有妇人貌”,制獠牙鬼面,每战皆覆之,万人难当。匈奴畏其骁勇,呼为“鬼将”。 崇妒奇才,恐其能,暗打压之。故无名于朝。
元朔元年秋,匈奴二万骑入汉,杀辽西太守,略二千余人。又攻渔阳,败渔阳太守军千余人,围卫尉韩安国。血战数月,陷于绝境。渔阳守将冒死突围,呈太守亲笔血(网络)书,命援之。广阳小县,兵不足百人。何崇畏匈奴悍勇,正犹疑间,忽匈奴使来。呈一涵,贿千金,与崇入帐密谈。及出,召渔阳使曰:“渔阳危,广阳亦难。自保尚不及,何来余兵相援?且匈奴悍如虎狼,我军无异幼羝。以幼羝斗虎狼,不可为也。”
众将闻言,跪而谏曰:“渔阳者,国之干,卫尉者,国之槭。失二者,长城破。汉何以御匈奴!”
渔阳使性刚直,斥曰:“误渔阳者,吾也。误国者,尔也!”言罢,拔剑欲斩。崇喝左右,所伏刀斧手尽出,乱刃毙之。众将骇然,唯崇谈笑如常,指其尸谓左右曰:“竖子无理,污而军帐。有言出兵者,当如此人。今汉帝暴戾,穷兵伍。吾戍边二十载,战功磊磊,右迁(升迁之意)独缺。今单于仁德,许吾以高爵。本朝自高祖来,投匈奴者皆是。待明日拔营投匈奴,与尔等共富贵。”
子修勃然怒,叱而出。掠崇前,夺其佩剑而杀之。刀斧亲卫,独毙八九。匈奴使欲走,亦斩之。生者皆摄伏。子修踏案谓众曰:“吾斩者,奸贼也。有心报国者,随吾战!”
将士皆应,呼声如雷。推其为帅,倾兵百骑,急赴渔阳。
兼程三日,胡帐在望。命兵士伏林间。掩刀藏戟,休养生息。待云隐清辉,夜雨未霁,轻装夜袭。
是夜,篝火潮湿,星月无光。匈奴梦正酣然,突喊杀四起。但见奇兵天降,似有千万铁骑。匈奴不明就里,黄仓相应,自相杀伤者无数。子修先士众,修罗鬼面,玄甲长戟,乌骓踏云,斩悍将于百阵之前,刈(yi四声,即“斩”)素麾(此处指将旗)于万军之中,勇决无双。
匈奴主帅支邪者,右贤王胞弟。幼从行伍,有扛鼎之力。尝生裂虎豹,饮其血,匈奴人尊为勇士。闻“鬼将”夜袭,披甲执斧,叱而出。子修策马相迎,飞断其斧,回斩其项。复戟挑首级,来回奔呼,喝曰:“鬼将至,支邪诛!”起一人呼,后千百人呼,及至人人呼喝,匈奴大恐,巡梭欲走。时逢援至,相与夹击,围解。
是夜露雨腥赤,匈奴弃甲溃逃。子修率亲骑二十八骑追袭。至雁门,汇卫侯青。匈奴无敢稍怠,亡命而奔,沿途尽脱力暴毙者。
http://tieba..com/f?kz=67130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