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美术作品展观后感
『壹』 艺术作品观后感
城市工商业繁荣的礼赞
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对宋代城市面貌社会风俗作了网络全书式的描绘,是现实主义艺术的杰作,它是一幅真实描绘汴京――12世纪时一个国际大都市的商业繁荣景象的巨幅画卷.从画卷中我们可以看出画的精美细致,人物的传神和自然景观的协调之美,突出作者作画的功底之深,但我们又可以看到城门上竟没有一个守城的士兵,虹桥上设满各种各样的小摊,反映当时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虽是初春季节,春寒料峭,却有人穿着简陋,衣不蔽体,辛苦地搬运着沉重的物品,同时又有人穿着绫罗绸缎,手里拿着扇子,在街道上悠闲散步,从中可看出当时社会两极分化天上人间般的生活. (潘娇)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卷»,用矿物颜料石青、石绿敷色,在画法上属青绿山水,这幅画风格十分华丽,山水画古往今来不计其数,但我觉得这幅画给人的感受有实有虚,梦幻一般,对于山水所采用的颜色处理也非常得当,在以绿色为主色调的画面之下,有明有暗的阴影光线处理,比例恰当的山水房屋树木,让人有身临其境却又觉得意境虚幻如梦境一般,由今人看来,仿佛是隐居山中的万家,开遍灯火,照彻整个画面如蓬莱仙岛.值得注意的是,画家王希孟作这幅画时才18岁,但笔法却已相当老练,特别是其对于色彩的把握力,更让人看出他高超的画技,笔法大胆,是其年轻的象征,入笔细致,可看出他作画的认真态度,但我最佩服的还是他的用色和明暗处理.
(戴辰冰)
南宋杨无咎的«四梅图卷之一»是一幅很有韵味的梅花图,古人云: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果;以疏为美,密则无态.作者把古人的审美观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其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梅曲、欹、疏的三大特点,他用苍劲有力的笔锋描绘梅的枝干,让人感受到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坚韧无畏,不惧严寒的气度,又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梅花纤柔的姿态,突显梅花可人的另一面,这样刚柔结合,使梅花富有拟人气息.洁白的花瓣令人感受到梅花的纯洁静谧,与潇洒不羁的枝条形成鲜明对比,更好地表现了梅花的情态.这样一幅梅花图使人更能体悟到梅花不凡的气质,给人以无限启迪,梅花的精神确实震撼人的心灵,难怪古代画家喜爱以梅花为题材来作画,梅花独一无二的特点在杨无咎的画笔之下展露无遗. (施士超)
文同的«墨竹图»线条组合交错,变幻丰富,作用是通过墨竹的形象表现,发挥出笔墨的长处,将竹子的君子形象体现得淋漓尽致.画中墨色有深有淡,并且处理得十分得当,粗粗观看,人一种纷繁零乱却又错落有致的感觉,细致端详,又不乏细腻之处,竹枝看似弯曲却透着昂扬的生气,体现出坚忍不拔的品性,而竹叶的线条颇为紧凑,更加强了它品性的体现.图中画的是整棵竹的一部分,却没有把它的源头画出来,给人若即若离之感,它既重了形,更突出了神,平凡之中见高贵,见画如见人,文同此画堪称是花鸟画中极品. (朱明捷)
«江山如此多娇»是由我国著名画家傅抱石、关山月为人民大会堂而创作的,作品以绘画形象再现了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的磅礴气象,这幅画还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具体指导,经过改动后使作品的气度、尺度与宏伟的大会堂建筑取得和谐,此画给人磅礴伟岸的气势,一种蒸蒸日上之感,站在山顶,俯览群峰,阔大无尽,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人民终于站起来当家作主,整个国家有着一颗奋发向上、团结的心,中国的土地是广阔富饶的,画中显示的中国大地具有容纳万物的气度,表现出更为宏观的现代意识、时代气息. (黄海涛)
徐渭其人
明代画家徐渭一生多劫,怀才不遇,可谓境遇诸多不顺,但他的画作在画史上的影响却是颇深的,以«墨葡萄»为例,这是一幅水墨淋漓的写意山水作品,图中所画的葡萄姿态各异,深浅不一,颇具层次感.葡萄藤虽柔亦韧,似乎也从一定方面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即使身处困境依然固我.再看画中那首自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寒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置野藤中”.犹其是颈联,说出作者的辛酸与悲哀.怀揣一身才学抱负却无处施展,这是何其不幸啊!书中另一幅徐渭的画像,从他的眉眼中一股淡定之气即扑面而来,但从稍带忧郁的眼神中也可看出作者的人生是不如意的,没有少年得志的意气风发,也没有大器晚成的欣慰快然,有的只是一种看透世事凄凉,人情冷暖的疲惫之态,哀莫大于心死,徐渭一生的悲也多,苦也多,而独独少乐.”天不仁兮降乱世,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一个可歌可泣,可悲可叹的人生,正如徐渭啊!
人生一世,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但愿这悲苦的人在另一个世界里好生安息,再不为”笔底明珠无处卖”而苦恼. (张婧尔)
满怀希望,憧憬未来――«一篮春色卖遍人间»
构图:主人公卖花女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在主人公双眼眺望的方向留白,满怀希望,寓意深刻.
造型:卖花女衣着朴素,扎着长长的麻花辫,手提一篮春意盎然的鲜花,目光炯炯有神,望着前方,以侧脸示人,脸型轮廓清晰明了.
选题:作者捕捉生活中一位普通的卖花小女孩的形象,贴切再现百姓生活,真实却又不失艺术地表现了生活在底层的人们渴望幸福的生活.
色彩:全画以水墨勾勒,但并没有太多水的朦胧处理,以墨色为主,而一篮红色的鲜花则是全画最突出的一部分,深深抓住读者自己的眼睛,令人回味.墨色流畅,干湿浓淡自然,以完全松弛的线条描绘出衣服的褶皱,人物脸型,而头发用了大量的深墨色,并留出空白表现发质的反光,这一技法在过去的人物画法中不曾运用,传统中见创新.
意境:全画通过一位在生活底层的普通小女孩卖花的景象,生动而传神地表达了普通百姓在期盼新中国成立,早日安定繁荣的美好愿望.而画中小女孩那满怀鲜花,眺望远方的深邃表情也似乎预示着在不久的将来,幸福之花必将撒遍人间. (顾昱)
(清)郑燮«兰竹石图»
作者自题”――既又见大涤子画石,或依法皴,或不依法皴,或整或碎,或完或不完,遂取其意构成石势,然后以兰竹弥缝其间――”.兰竹之势与石之势交相辉映,一零一整,一柔一刚,将兰竹之韧,石之坚互相衬托着表现出来,兰竹因有石而愈发浑厚,再加上浓淡墨色的相互映衬将石”或依法皴,或不依法皴”,兰竹”弥缝其间”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整个画面给人清高脱俗的感觉,宁静而惬意.我觉得这幅作品蛮淡雅,看着蛮舒服的,又因兰竹坚韧的品性,顽强的特质,两者结合在一起,使整幅画带上了高洁的色彩,让人折服.我喜欢其中兰竹的笔法,运用笔峰转换画出叶片的正面侧面,用浓淡的墨色画出兰竹的层次与疏密,每一张叶片都似乎带上鲜明的柔韧个性而置于一块儿,又很整体,既散而又”整”. (曹黎)
(清)郑燮«兰竹石图»
这幅作品整体清逸雅洁,超凡脱俗,恰倒好处地体现了兰草高洁的品性与生于峭壁而难求,画家以书法线条勾勒兰叶,一气呵成不拖泥带水,准确表现了兰叶的纤长,又以笔锋的顿挫,线条的粗细表现兰叶偃仰反侧的姿态.兰叶错落有致,繁复交错的姿态不给人以杂乱之感,是因为画家画出的兰叶片片不同,又依山势而生,感觉自然清新,画家所画山石,以较粗的线条,写意手法画就,与兰叶的精致形成对比.画家有以浓墨表现兰叶,淡墨和次淡墨表现兰花与山石,虚实得当,主次分明,突出兰草的雅致姿态,并在画面右下部较为空白的部分题诗数行,既弥补了画面空白,又平衡了整个画幅,使画面更觉清俊脱俗.画家以兰草来表达自身高洁与傲然的品性,抒发自身不恋官禄的性格. (张思婕)
苏州拙政园
苏州的拙政园属于私家园林,私家园林一般规模不大,因此拙政园与其他私家园林一样,在景区划分和造景上追求细腻曲折丰富的变化,”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拙政园则将这一境界发挥得淋漓尽致,园内幽冷的小湖,怪石嶙峋的假山,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木,古朴典雅的建筑,置身其中,无不让人感到自己就是那退归山林的官吏或富商,就是这悠悠园林的主人,在午后淡淡的阳光中,悠闲地品茗,兴致来时,挥毫泼墨,享受着”不下堂莛,坐穷泉壑”的乐趣,追求清雅幽静,闲云野鹤般的乐趣.园内曲折变化的古朴长廊,错落有致的假山清池,婆娑树影中若隐若现的亭台轩榭,以及那将无限情趣隐藏于有限视野中的园洞门\屏风,无不体现园林主人淡泊名利,豁然旷达的情趣.(俞震)
江南私家园林一般多为小巧精致,追求细腻而富变化,«园治»中写到”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所谓”因”,便是根据园林本身地基和地形的不同特点,对构成园景的各种建筑或山石或草木做一个合理的安排,以达到”精而合宜”;而”借”,更为精粹,”巧而得体”,园林主人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在这依傍家宅的美景中,享受”不下堂莛,坐穷泉壑”的乐趣,不失清净淡雅.
如我漫步在这小巧玲珑的园子中,不禁会和北京的颐和园等皇家园林来个对比,那种宏伟的气派,皇家气息,固然能让人一惊,可这江南特有的细腻宁静之感也别有一番风味.如果在这烟雨弥漫的江南矗立一座气派的皇家园林,那必然会有一点不和谐之感,所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那一份感觉必然要由这私家园林独有的韵味来衬托.而那些建造园子的文人们,一定是体会到这种韵味儿,再也不忍将那皇家的气派硬扣到江南这块细腻精致的土地上.如是我,我也一样.(谢茉晗)
展子虔«游春图»是人们公认的已知年代最早的一幅独立山水画作品.整幅画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呈现水,相对而言两岸的山与树显得十分渺小,尤其是人,或立或骑或乘舟渡江,星星点点地都身着白衣点缀其中.陆地上的树大都还未长出叶子,原本一幅萧条的景象,云雾缭绕下的山却让人感到了一丝丝律动的意味,再加上人的点缀,原本平淡亢沉的画面顿时活泼了起来.
放眼望去,滔滔江水忘情地流着,沉睡一冬的青山绿水又慢慢恢复了从前的节奏,即便数枝横七竖八地扎得人心生疼,那潺潺流水依旧能抚平根根突兀,远处的山与水与天相连,一派广阔豪迈的景象,疲倦的冬装褪去,又是一种旷达、释然的意境.
近处的几根桃树正绽放着粉色的桃花,远处山间的房屋若隐若现,骑行者沿着江边蜿蜒前行,似要把这春意带入深山.
故冬已去而春正开. (柳灵颖)
«踏歌图»马远
这是一幅表现民俗的山水画,突破了北宋以来全景式构图,追求单纯与精练,山石画法用大斧劈皴,形象简洁有力.我想,这是一幅令人眼前一亮的画,回顾画史,皇家画师用奢华的笔法绘出一幅又一幅纸醉金迷的画供皇家消遣,他们的文化是百姓不敢承受的,他们的文化不能代表画史,而俯视民间,他们的作品虽然反映着底层生活的方方面面,可却显得平面了些,而«踏歌图»就象是霹雳一样,”大斧劈皴”的画法劈平了混沌的平面,给人新鲜自由的呼吸.
徜徉于画中,我闻到了山间独特的芳草气息,也隐约听到远山传来的踏歌声,感到山的伟岸沉稳,水的灵动秀美,石的刚硬不阿,画家对山石的轮廓画得如此清晰了然,以至于我都可以感觉到山石中孕育着的那些美好的品质. (王莉娜)
«踏歌图»马远
以马远、夏圭为代表的南宋山水画突破了北宋以来全景式构图,对景色大胆剪裁,山石画法用大斧劈皴,形象简洁有力.我认为这幅山水,笔锋刚劲有力,浑然天成,山好似用斧子劈过一样,树也笔直刚毅,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这正是马远之画的独特之处.再看山下那一片空白,这样独特的剪裁,既画出了山的悠远淡泊之意韵,也颇有新意和视觉美感.山水充满画家的情感,笔锋的刚劲是画家一生不得志,对中庸、腐败朝廷的悲愤之情,男子气概跃然纸上,而山下的留白,暗喻朝廷对江山统治的留有空白,画出当时的社会状态.这幅画是画家情绪、生活、社会的真实表现,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不乏创新之举,具有独特深厚的文化意识价值.我看到一位借画抒情的老者,把自己的人生壮情全寄托在一纸山水之中,刚劲的笔锋,突破常规的剪裁像要打破时代的束缚,是画家一腔悲情的体现. (尹诚敏)
«踏歌图»马远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3幅画与同时代的绘画作品有一种”格格不入”的基调,画面笔法苍劲,远处矗立着突兀的山石,似有危机之感,近处有牧童在放牧嬉戏,又展现祥和安宁的生活风俗,也许是寄予的希望,画面简单却又让人看后记忆犹新,树木、山峰,以及蜿蜒的山路,均是苍劲稀疏的几笔,并无太多的柔和与琐碎,画中有力的笔法中隐约显示出画家的坚毅性格.在南宋,人民处于动乱中,统治者腐败无能,画家以这硬朗笔调勇于向平庸挑战,宣泄自己的不满与愤恨,为国家命运担忧,由此可见画家崇高的忧国爱国情感与大胆坚韧的品性.从这一幅山水画中,我可以感受到画家试图冲破时代的桎锆,渴望挥洒自我个性,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一幅好的作品不仅仅需要具备创新的技巧,更源于向人展示的是绘画人本身的品行与情操,情感,这使静止的画面被赋予人的思想情感,而被提到更高的境界. (张舒苡)
«踏歌图»马远
这幅画给人大气广阔的感受,画中运用浓墨淡墨勾勒出远近前后的层次,并用刚劲的笔锋画出山的棱角,使山凹凸有致,松树上的松针栩栩如生.又渲染了远山和隐藏在山中的松树,若隐若现,效果逼真,浓墨画就的几块大石给人沉重透不过气的感受.此画在表现各种物体形态上也有许多出彩之处,松树和山都用了下粗上尖的笔法,格外挺拔,又给人无限遐想空间,同时山中的房子也有优美的形态,露出几扇窗,露出一个屋顶,都给人森林深处,神秘难测的感觉,画中的树干形态也是蜿蜒曲折的,却苍劲有力.
此画在构图上由下往上,由重到轻,由深到浅,给人地下天上的感受,山中的景物排放错落高低有致,很有视觉想象.
这幅画营造了一种山林深处的意境,我以为这幅画在层次处理,用墨及营造山林气氛上做得很好,只是画面底下偏重,略有不足. (孔祥祥)
«踏歌图»马远
这是表现民俗风情的山水画,笔法写实,画中嬉戏的孩童栩栩如生,近处山石、竹枝,远处山峰、松柏映衬之下,全然不失写意的潇洒自在.这样一种笔法上的写实和思想情趣上的写意,把画的清新活泼和大气磅礴完美地融合为一体,在作品中集中表现了出来.
画面的山石画法运用了大斧劈皴,用干焦的墨色熨透出了山石皱瘦而峰起的态势,给深山老石以一种不近尘世的清高之感,似乎深入云霄而临人之上,豪迈逼人而具洒然风度.这样老迈而刚劲的山石与近处活泼清丽的孩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孩子给山石以生机,山石给孩子以庇佑和关怀,似乎这样的孩子生来就该属于这样的自然,这样的自然生来就该润养这样的生命.
画面近景远景之间采用了似若烟岚的空白,手法类似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以此拉开前景与远景的空间距离,更让人感受远山摄人的雄浑高峻,这样的空白也给人一种时间上的辽远感,似乎远山伫立在那里而从未摇过,让人领悟天地恒昌,感受山水永存,若不是隐现松柏间的一角阁楼,真让人以为这是深山仙境一景. (陈斯扬)
~~~~~~~~~~~~~~~~~~~~~~~~~~~~~~~~~~~~~~~~~~~~~~~~~~~~~~~~~~~
品评历史演义,感受三国风云——《三国演义》读后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词,人们都会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代文学家罗贯中编著而成的。由题目可知,这部小说是依据《三国志》写的,但是不向正史那样庄重,而是古代的白话文小说。与《三国志》相比,《三国演义》变得艺术性更强了。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点评一下这部66万字的名著。
一、真实与虚构
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确是这样。但是虚构,使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虚构,而不是随便那段史实就可以拿来虚构的。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又如,关于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类似的例子当然是数不胜数。读过之后,稍做分析,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大部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因为,如果仅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背了。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而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观愿望。
二、神化与丑化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并不完全是真实人物,而是正史经过加工后的人物,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丑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诸葛亮和关羽了。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关羽被神化的地方则是“忠”“义”。下面,我想简单比较一下作者为什么着重的神化这两个人。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认为三国之中蜀汉是正统。而朱熹以前的观点,从陈寿开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为正统。自朱熹之后,君王、大臣、百姓也开始接受朱熹的观点,原因就是这种观点是符合儒家思想,并能被统治阶级所接受的。罗贯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观点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于“汉室”的。这其中,作者又把诸葛亮写成了“智”的化身,把关羽写成了“忠”“义”的化身。这也就是为什么受《三国演义》的影响,道光年间的统治者曾给关羽长达三十余字的谥号了。
至于丑化,基本是对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历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国演义》却把他描述成了一个忌贤妒能的人。丑化大部分都是为神化作映衬的。
『贰』 美术作品参展观后感
[美术作品参展观后感]美术作品参展观后感从艺苑金秋的活动中我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国文化背后的精神力量,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体会现代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对待生活的心态,美术作品参展观后感。艺苑金秋的作品展览包括校史馆、汉石画像馆、于希宁绘画作品纪念馆、山东鲁锦艺术、山东民间剪纸,还有一些绘画作品和摄影作品。校史馆展现了学校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五十年风雨飘雨,学校从风雨中走过,发展到现在繁荣的景象,无数人付出了心血。学校领导重视学校建设,努力使学校成为山东省内最具特色的综合性艺术大学,老师呕心沥血培养学生,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综合素质的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汉石画像馆展现了汉代石画像的成就,汉代中国石雕艺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被展现的淋淋尽致。石画像上展现的出行图反映了中国古代官吏出行时的盛况,反映了中国古代官吏出行时的方式,中国古代人民的图腾崇拜历史源远流长,图腾崇拜也成为石雕艺术家崇拜的对象,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淳朴的形象。于希宁绘画纪念馆我们可以感受到在他绘画作品中展现的精神,在他的绘画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梅花傲骨的精神,从他的梅花作品中感受背后的精神力量,使人有一种努力进取的力量,像梅花一样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的社会中保持自已应有的本色,用自己原有的心态面对这个社会,努力保持自己的个性,观后感《美术作品参展观后感》。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个老艺术家对待生活的态度,从他慈祥的笑容中我们可以感受他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对待生活,对待周围的人慈祥、温和。鲁锦艺术和民间剪纸则展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他们用纯朴的心对待这个社会,自己丰衣足食,自给自足,过着民风淳朴的生活,那个时代的社会对现代的人来说像是世外桃源的生活,是我们所向往的。民间剪纸则展示了劳动人民在生活之余自娱自乐的生活状态,他们用剪纸这种艺术形式装饰自己的家,表现他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摄影作品展现了不同人的生活状态,他们用画面记录下生活精彩的瞬间,动人的时刻。运动员为了荣誉努力奋斗,鼓手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在大雪纷纷的时候,雪中出现的身影,他们不怕寒冷,为路上的行人开通道路。在西部贫穷地区,那些渴望上学的孩子期盼的眼神,他们比任何人都渴望知识,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有一幅画给我的印象深刻,作品名称是《葬》,看到画上那只死的鹰,一瞬间想到的是一个民族(忘了那个民族既不清楚了)特殊的丧葬形式,就是人死后把人放到野外,让鹰把他们的尸体叨走。这种方式和他们的民族信仰有光,和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关。其实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信仰和风俗习惯,他们靠着这种信仰一直生活在这个地方,传承着自己民族特有的文化,特有的风俗,努力保护自己的信仰。然而,现在社会信仰的缺失让一些人已经失去了自己应有的道德,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别人的利益。因此,不管是民族还是个人,都应有自己的信仰,为了自己的信仰坚持自己一些本真的东西。我们要在这些作品中去感受作品背后所要表达的情感,而不应仅仅停留在作品的表面欣赏它的美,要努力感受它内在的美。()〔美术作品参展观后感〕随文赠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叁』 看美术展览的感想800字
《拾穗者》描写了一个农村中最普通的情景:秋天,金黄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无际,麦收后的土地上,有三个农妇正弯着身子十分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以补充家中的食物.她们身后那堆得像小山似的麦垛,似乎和她们毫不相关.我们虽然看不清这三个农妇的相貌及脸部的表情,但米勒却将她们的身姿描绘有古典雕刻一般庄重的美.三个农妇的动作,略有角度的不同,又有动作连环的美,好像是一个农妇拾穗动作分解图.扎红色头巾的农妇正快速的拾着,另一只手握着麦穗的袋子里那一大束,看得出她已经捡了一会了,袋子里小有收获;扎兰头巾的妇女已经被不断重复的一上一下弯腰动作累坏了,她显得疲惫不堪,将左手撑在腰后,来支撑身体的力量;画右边的妇女,侧脸半弯着腰,手里捏着一束麦子,正仔细巡视那那已经拾过一遍的麦地,看是否有漏捡的麦穗.农妇们就是如此往复地劳动着,为了全家的温饱,怀着对每粒粮食的感情,耐心而不辞辛苦地拾着麦穗.
画面上,米勒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红、蓝二块头巾那种沉稳的浓郁色彩也融化在黄色中,整个画面安静而又庄重,牧歌式地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和米勒对农村生活的特别的挚爱.
『肆』 美术展览观后感200字
今天我们去参观了一个特殊的画展,这个画展的主题是“童心有爱,七彩梦想”。年少的我们,心中充满了稚嫩的梦想。我怀揣着这样的心情,走进了位于科技宫四楼的画展展厅。
一进展厅,我便看见了琳琅满目的绘画作品:素描、水彩画、儿童画、沙画、国画,应有尽有,还有别具风格的手工制品。一件件美丽而精致的手工作品吸引了我的眼球,但更令我叹为观止的是一副夏日荷花图,是一幅国画。这幅画画得十分逼真:亭亭玉立的荷花优雅的站在池塘中央,淡粉色的花瓣将柠檬黄的花蕊轻柔的包住,十分美丽。左侧一朵荷花含苞待放,宛如羞涩的小姑娘。荷花下方,几片嫩绿的小荷叶刚刚长成,两侧的墨色的荷叶更衬托出小荷叶的生机勃勃。一只如画龙点睛般的蜻蜓停在盛放的荷花旁,仿佛被荷花淡雅的香气迷住了,久久不愿离开。池塘中,几条顽皮的小鱼在荷叶下嬉戏,十分生动可爱。看到这幅画,我便想起了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觉得,这幅画的作者想告诉我们的和杨万里一样:我们一定要做一个像荷花一样的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这次画展,我不仅体会到了大千世界的美丽,还知道了做人的道理。这次画展,我真是受益匪浅!
『伍』 美术作品观后感300字左右
文森特·梵高一生中共作了11幅《向日葵》,有10幅在他死后散落各地,只有一幅目前在梵高美术馆展出。(这个数据还有待商榷,因为不断有真品问世,同时不乏赝品得到证明)
16朵形态各异的向日葵,或绚烂或枯委,或隐或现,以淡黄色为背景,以深黄色为向日葵的主色调,另有几朵含苞未放以淡黑色点缀花蕊,颜色上给人一种强烈的对比,画面总体上给人一种明亮而又强烈的生命力,让人感到生活充满希望,阳光是那样的明媚,天空是那样的广阔。
堪称梵高的化身的《向日葵》仅由绚丽的黄色色系组合。梵高认为黄色代表太阳的颜色,阳光又象征爱情,因此具有特殊意义。他以《向日葵》中的各种花姿来表达自我,有时甚至将自己比拟为向日葵。梵高写给弟弟西奥的信中多次谈到《向日葵》的系列作品,其中说明有十二株和十四株向日葵的两种构图。他以12来表示基督十二门徒,他还将南方画室(友人之家)的成员定为12人,加上本人和弟弟西奥两人,一共14人。
对于梵高而言,向日葵这种花是表现他思想的最佳题材。夏季短暂,向日葵的花期更是不长,梵高亦如向向日葵般结束自己短暂的一生,称他为向日葵画家,应该是恰如其分。
《向日葵》就是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的。画家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满怀炽热的激情令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凡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总之,凡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
『陆』 美术作品观后感
文森特·梵高一生中共作了幅《向日葵》,有10幅在他死后散落各地,只有一幅目前在梵高美术馆展出。(这个数据还有待商榷,因为不断有真品问世,同时不乏赝品得到证明)
16朵形态各异的向日葵,或绚烂或枯委,或隐或现,以淡黄色为背景,以深黄色为向日葵的主色调,另有几朵含苞未放以淡黑色点缀花蕊,颜色上给人一种强烈的对比,画面总体上给人一种明亮而又强烈的生命力,让人感到生活充满希望,阳光是那样的明媚,天空是那样的广阔。
堪称梵高的化身的《向日葵》仅由绚丽的黄色色系组合。梵高认为黄色代表太阳的颜色,阳光又象征爱情,因此具有特殊意义。他以《向日葵》中的各种花姿来表达自我,有时甚至将自己比拟为向日葵。梵高写给弟弟西奥的信中多次谈到《向日葵》的系列作品,其中说明有十二株和十四株向日葵的两种构图。他以12来表示基督十二门徒,他还将南方画室(友人之家)的成员定为12人,加上本人和弟弟西奥两人,一共14人。
对于梵高而言,向日葵这种花是表现他思想的最佳题材。夏季短暂,向日葵的花期更是不长,梵高亦如向向日葵般结束自己短暂的一生,称他为向日葵画家,应该是恰如其分。
《向日葵》就是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的。画家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满怀炽热的激情令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凡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总之,凡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
『柒』 东莞市第七届师生美育作品展读后感
《美育心理学》读后感
美育心理学是研究美育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由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学科交叉而成。美育心理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在概念界定、发展简史、性质、任务、结构、体系等方面已初步定性化,并且在效应方面已有大量的数据。
美育心理学给学生介绍了各种美的形态,并且让学生知道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都来自于客观事物和社会实践。并且详细地分析了美的存在形态,让学生进一步探索本的本质。刘兆吉教授认为:“美育心理是探讨如何以音乐、美术、文学的艺术美和大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学校生活中的现实美为教育手段,发展他们的美感和欣赏美,创造美,评价美以及识别美与丑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文明习惯,促使他们智能和身体健康发展。 ”
的确如此。在西方,一些伟大的美学家在雄辩地论述美学的心理学基础的同时,偶尔也会提到媒与心理学。如亚里斯多德强调用音乐教育来“发展人们优美的感情和文雅的音乐鉴赏力,美术教育培养人们对于美的形象的欣赏力和对艺术的鉴赏力。”认为“通过音乐或其他艺术可以使过分强烈的情绪因宣泄达到平静。”“不同性质的文艺激发不同的情绪。”朗吉弩斯注重“作品对于读者审美趣味的培养。”歌德认为人是一个整体,因此艺术教育必须向人这个整体说话。
『捌』 师生书画展观后感
[师生书画展观后感]曹宇先生从艺五十年暨师生书画展观后感作者;李晓琴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师生书画展观后感。2月14日,岐山关中大厦门前彩门夺目,鞭炮齐鸣,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曹宇先生从艺五十年暨师生书画展隆重开幕。来自社会各界的书画名家、曹宇先生弟子及省市领导约千余人汇聚西岐,于关中大厦八楼展厅内观赏作品,畅谈艺术,座谈交流。此次展览嘉宾之盛,规模之大,氛围之浓,让我深受感染,不由生出感慨和敬佩之情。因为自己是书画圈外的人,也不懂书法艺术,却无意中认识了一些圈子内的老师和朋友,和书画结了缘。这次,承蒙赵老师邀请,我这个即不会写毛笔和硬笔书法,又不会画画的人,也充当了嘉宾中的一员。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和深深的敬意,参加了曹宇老师从艺五十年暨师生书画展座谈会,参观了次不平凡的展览,观后感《师生书画展观后感》。虽然对曹宇老师的篆刻、书法、绘画、剪纸已早有耳闻,却迟迟未能谋面。通过这次展览和座谈交流,让我对曹宇老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艺术的力量和执着的追求,让我这个不是艺术圈的人也深受感染,顿生钦佩和敬仰之情。当日展厅内,热烈的氛围,激情的场面,涌动的人群,这无疑是对曹宇老师从艺五十年艺术生涯的总结和定位。尤其是,艺术界老前辈们专业的评论和点评,让我感受出了有一种自然的原始光芒在曹宇老师身上闪闪发光。正如大家所说,曹宇老师他即是一位思想家、艺术家,同时,又是一位学者、一位奇人。他献身艺术生涯五十载,追求真实、自然、平淡、永恒,这是他的一种境界、一种作为、一个文化人的心态。此次展览取材丰富,风格迥异,作品大多都是出自曹宇老师和他的学生之手,而且参展的作品都是经过统一装裱,皆为新作。因为自己不懂书法,对专业的评论术语更是陌生。因此,只能欣赏各位老师的佳作,却不敢妄加评论。以上所述,也就个人的观后感,用外行话做以总结,不到之处,还请曹老师多见谅!
『玖』 书画展的观后感怎么写
考完试后的下午,也许是心情的问题,也许是因为考完试了,心里的石头总算是掉了一大半,哈哈!!!老师跟我们说:“等一下我们要去看学校的书画展,今天是这学期的最后一天了,希望大家表现好一点!”然后就叫我们出去集队了。
我们来到了展室的门前,只见平时平平淡淡的这里今天经过老师们的装饰显得格外有喜气洋洋的气氛(有点像过年),我的心情本来就好,经过这样的联想,我的心情更好了。
下面进行了剪彩仪式,有王校长,雷校长,韩主任,陈主任等等校高层次的领导人参加了剪彩仪式。但,我认为最精彩的还是王校长在开幕式时的讲话,他说:“美国什幺都好,就是在有一段时间里艺术教育做得不太好。艺术是能够发展人的思维的,那一段时间,美国的艺术教育没有苏联做得好,所以让他们在高科技领域的有些方面落后于苏联了。同学们要重视自己的艺术能力的培养,才能做有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的现代人!这,也就是学校希望你们做到的……”
天!我下了一跳!我虽然很喜欢艺术课堂,但我却不曾知道的是:原来艺术有着如此巨大的作用!!!
接着,我们便进入了展室。
展室里放着各种各样的书画。有的,是绘画班的同学利用选修课的时间画出的“巨作”;有的,则是老师们利用自己工作的时间写出的一副副不同字体的书画。看着一幅幅书画,我的心里突然说了一句:这就是艺术。
坐在车上我想:“在这个学期里我学会了很多东西。但,我敢打赌:这‘最后一课’一定是我映象最深的一课!!!
『拾』 艺术作品观后感小学作文五年级六百字
城市工商业繁荣的礼赞
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对宋代城市面貌社会风俗作了网络全书式的描绘,是现实主义艺术的杰作,它是一幅真实描绘汴京――12世纪时一个国际大都市的商业繁荣景象的巨幅画卷.从画卷中我们可以看出画的精美细致,人物的传神和自然景观的协调之美,突出作者作画的功底之深,但我们又可以看到城门上竟没有一个守城的士兵,虹桥上设满各种各样的小摊,反映当时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虽是初春季节,春寒料峭,却有人穿着简陋,衣不蔽体,辛苦地搬运着沉重的物品,同时又有人穿着绫罗绸缎,手里拿着扇子,在街道上悠闲散步,从中可看出当时社会两极分化天上人间般的生活. (潘娇)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卷»,用矿物颜料石青、石绿敷色,在画法上属青绿山水,这幅画风格十分华丽,山水画古往今来不计其数,但我觉得这幅画给人的感受有实有虚,梦幻一般,对于山水所采用的颜色处理也非常得当,在以绿色为主色调的画面之下,有明有暗的阴影光线处理,比例恰当的山水房屋树木,让人有身临其境却又觉得意境虚幻如梦境一般,由今人看来,仿佛是隐居山中的万家,开遍灯火,照彻整个画面如蓬莱仙岛.值得注意的是,画家王希孟作这幅画时才18岁,但笔法却已相当老练,特别是其对于色彩的把握力,更让人看出他高超的画技,笔法大胆,是其年轻的象征,入笔细致,可看出他作画的认真态度,但我最佩服的还是他的用色和明暗处理.
(戴辰冰)
南宋杨无咎的«四梅图卷之一»是一幅很有韵味的梅花图,古人云: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果;以疏为美,密则无态.作者把古人的审美观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其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梅曲、欹、疏的三大特点,他用苍劲有力的笔锋描绘梅的枝干,让人感受到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坚韧无畏,不惧严寒的气度,又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梅花纤柔的姿态,突显梅花可人的另一面,这样刚柔结合,使梅花富有拟人气息.洁白的花瓣令人感受到梅花的纯洁静谧,与潇洒不羁的枝条形成鲜明对比,更好地表现了梅花的情态.这样一幅梅花图使人更能体悟到梅花不凡的气质,给人以无限启迪,梅花的精神确实震撼人的心灵,难怪古代画家喜爱以梅花为题材来作画,梅花独一无二的特点在杨无咎的画笔之下展露无遗. (施士超)
文同的«墨竹图»线条组合交错,变幻丰富,作用是通过墨竹的形象表现,发挥出笔墨的长处,将竹子的君子形象体现得淋漓尽致.画中墨色有深有淡,并且处理得十分得当,粗粗观看,人一种纷繁零乱却又错落有致的感觉,细致端详,又不乏细腻之处,竹枝看似弯曲却透着昂扬的生气,体现出坚忍不拔的品性,而竹叶的线条颇为紧凑,更加强了它品性的体现.图中画的是整棵竹的一部分,却没有把它的源头画出来,给人若即若离之感,它既重了形,更突出了神,平凡之中见高贵,见画如见人,文同此画堪称是花鸟画中极品. (朱明捷)
«江山如此多娇»是由我国著名画家傅抱石、关山月为人民大会堂而创作的,作品以绘画形象再现了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的磅礴气象,这幅画还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具体指导,经过改动后使作品的气度、尺度与宏伟的大会堂建筑取得和谐,此画给人磅礴伟岸的气势,一种蒸蒸日上之感,站在山顶,俯览群峰,阔大无尽,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人民终于站起来当家作主,整个国家有着一颗奋发向上、团结的心,中国的土地是广阔富饶的,画中显示的中国大地具有容纳万物的气度,表现出更为宏观的现代意识、时代气息. (黄海涛)
徐渭其人
明代画家徐渭一生多劫,怀才不遇,可谓境遇诸多不顺,但他的画作在画史上的影响却是颇深的,以«墨葡萄»为例,这是一幅水墨淋漓的写意山水作品,图中所画的葡萄姿态各异,深浅不一,颇具层次感.葡萄藤虽柔亦韧,似乎也从一定方面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即使身处困境依然固我.再看画中那首自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寒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置野藤中”.犹其是颈联,说出作者的辛酸与悲哀.怀揣一身才学抱负却无处施展,这是何其不幸啊!书中另一幅徐渭的画像,从他的眉眼中一股淡定之气即扑面而来,但从稍带忧郁的眼神中也可看出作者的人生是不如意的,没有少年得志的意气风发,也没有大器晚成的欣慰快然,有的只是一种看透世事凄凉,人情冷暖的疲惫之态,哀莫大于心死,徐渭一生的悲也多,苦也多,而独独少乐.”天不仁兮降乱世,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一个可歌可泣,可悲可叹的人生,正如徐渭啊!
人生一世,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但愿这悲苦的人在另一个世界里好生安息,再不为”笔底明珠无处卖”而苦恼. (张婧尔)
满怀希望,憧憬未来――«一篮春色卖遍人间»
构图:主人公卖花女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在主人公双眼眺望的方向留白,满怀希望,寓意深刻.
造型:卖花女衣着朴素,扎着长长的麻花辫,手提一篮春意盎然的鲜花,目光炯炯有神,望着前方,以侧脸示人,脸型轮廓清晰明了.
选题:作者捕捉生活中一位普通的卖花小女孩的形象,贴切再现百姓生活,真实却又不失艺术地表现了生活在底层的人们渴望幸福的生活.
色彩:全画以水墨勾勒,但并没有太多水的朦胧处理,以墨色为主,而一篮红色的鲜花则是全画最突出的一部分,深深抓住读者自己的眼睛,令人回味.墨色流畅,干湿浓淡自然,以完全松弛的线条描绘出衣服的褶皱,人物脸型,而头发用了大量的深墨色,并留出空白表现发质的反光,这一技法在过去的人物画法中不曾运用,传统中见创新.
意境:全画通过一位在生活底层的普通小女孩卖花的景象,生动而传神地表达了普通百姓在期盼新中国成立,早日安定繁荣的美好愿望.而画中小女孩那满怀鲜花,眺望远方的深邃表情也似乎预示着在不久的将来,幸福之花必将撒遍人间. (顾昱)
(清)郑燮«兰竹石图»
作者自题”――既又见大涤子画石,或依法皴,或不依法皴,或整或碎,或完或不完,遂取其意构成石势,然后以兰竹弥缝其间――”.兰竹之势与石之势交相辉映,一零一整,一柔一刚,将兰竹之韧,石之坚互相衬托着表现出来,兰竹因有石而愈发浑厚,再加上浓淡墨色的相互映衬将石”或依法皴,或不依法皴”,兰竹”弥缝其间”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整个画面给人清高脱俗的感觉,宁静而惬意.我觉得这幅作品蛮淡雅,看着蛮舒服的,又因兰竹坚韧的品性,顽强的特质,两者结合在一起,使整幅画带上了高洁的色彩,让人折服.我喜欢其中兰竹的笔法,运用笔峰转换画出叶片的正面侧面,用浓淡的墨色画出兰竹的层次与疏密,每一张叶片都似乎带上鲜明的柔韧个性而置于一块儿,又很整体,既散而又”整”. (曹黎)
(清)郑燮«兰竹石图»
这幅作品整体清逸雅洁,超凡脱俗,恰倒好处地体现了兰草高洁的品性与生于峭壁而难求,画家以书法线条勾勒兰叶,一气呵成不拖泥带水,准确表现了兰叶的纤长,又以笔锋的顿挫,线条的粗细表现兰叶偃仰反侧的姿态.兰叶错落有致,繁复交错的姿态不给人以杂乱之感,是因为画家画出的兰叶片片不同,又依山势而生,感觉自然清新,画家所画山石,以较粗的线条,写意手法画就,与兰叶的精致形成对比.画家有以浓墨表现兰叶,淡墨和次淡墨表现兰花与山石,虚实得当,主次分明,突出兰草的雅致姿态,并在画面右下部较为空白的部分题诗数行,既弥补了画面空白,又平衡了整个画幅,使画面更觉清俊脱俗.画家以兰草来表达自身高洁与傲然的品性,抒发自身不恋官禄的性格. (张思婕)
苏州拙政园
苏州的拙政园属于私家园林,私家园林一般规模不大,因此拙政园与其他私家园林一样,在景区划分和造景上追求细腻曲折丰富的变化,”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拙政园则将这一境界发挥得淋漓尽致,园内幽冷的小湖,怪石嶙峋的假山,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木,古朴典雅的建筑,置身其中,无不让人感到自己就是那退归山林的官吏或富商,就是这悠悠园林的主人,在午后淡淡的阳光中,悠闲地品茗,兴致来时,挥毫泼墨,享受着”不下堂莛,坐穷泉壑”的乐趣,追求清雅幽静,闲云野鹤般的乐趣.园内曲折变化的古朴长廊,错落有致的假山清池,婆娑树影中若隐若现的亭台轩榭,以及那将无限情趣隐藏于有限视野中的园洞门\屏风,无不体现园林主人淡泊名利,豁然旷达的情趣.(俞震)
江南私家园林一般多为小巧精致,追求细腻而富变化,«园治»中写到”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所谓”因”,便是根据园林本身地基和地形的不同特点,对构成园景的各种建筑或山石或草木做一个合理的安排,以达到”精而合宜”;而”借”,更为精粹,”巧而得体”,园林主人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在这依傍家宅的美景中,享受”不下堂莛,坐穷泉壑”的乐趣,不失清净淡雅.
如我漫步在这小巧玲珑的园子中,不禁会和北京的颐和园等皇家园林来个对比,那种宏伟的气派,皇家气息,固然能让人一惊,可这江南特有的细腻宁静之感也别有一番风味.如果在这烟雨弥漫的江南矗立一座气派的皇家园林,那必然会有一点不和谐之感,所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那一份感觉必然要由这私家园林独有的韵味来衬托.而那些建造园子的文人们,一定是体会到这种韵味儿,再也不忍将那皇家的气派硬扣到江南这块细腻精致的土地上.如是我,我也一样.(谢茉晗)
展子虔«游春图»是人们公认的已知年代最早的一幅独立山水画作品.整幅画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呈现水,相对而言两岸的山与树显得十分渺小,尤其是人,或立或骑或乘舟渡江,星星点点地都身着白衣点缀其中.陆地上的树大都还未长出叶子,原本一幅萧条的景象,云雾缭绕下的山却让人感到了一丝丝律动的意味,再加上人的点缀,原本平淡亢沉的画面顿时活泼了起来.
放眼望去,滔滔江水忘情地流着,沉睡一冬的青山绿水又慢慢恢复了从前的节奏,即便数枝横七竖八地扎得人心生疼,那潺潺流水依旧能抚平根根突兀,远处的山与水与天相连,一派广阔豪迈的景象,疲倦的冬装褪去,又是一种旷达、释然的意境.
近处的几根桃树正绽放着粉色的桃花,远处山间的房屋若隐若现,骑行者沿着江边蜿蜒前行,似要把这春意带入深山.
故冬已去而春正开. (柳灵颖)
«踏歌图»马远
这是一幅表现民俗的山水画,突破了北宋以来全景式构图,追求单纯与精练,山石画法用大斧劈皴,形象简洁有力.我想,这是一幅令人眼前一亮的画,回顾画史,皇家画师用奢华的笔法绘出一幅又一幅纸醉金迷的画供皇家消遣,他们的文化是百姓不敢承受的,他们的文化不能代表画史,而俯视民间,他们的作品虽然反映着底层生活的方方面面,可却显得平面了些,而«踏歌图»就象是霹雳一样,”大斧劈皴”的画法劈平了混沌的平面,给人新鲜自由的呼吸.
徜徉于画中,我闻到了山间独特的芳草气息,也隐约听到远山传来的踏歌声,感到山的伟岸沉稳,水的灵动秀美,石的刚硬不阿,画家对山石的轮廓画得如此清晰了然,以至于我都可以感觉到山石中孕育着的那些美好的品质. (王莉娜)
«踏歌图»马远
以马远、夏圭为代表的南宋山水画突破了北宋以来全景式构图,对景色大胆剪裁,山石画法用大斧劈皴,形象简洁有力.我认为这幅山水,笔锋刚劲有力,浑然天成,山好似用斧子劈过一样,树也笔直刚毅,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这正是马远之画的独特之处.再看山下那一片空白,这样独特的剪裁,既画出了山的悠远淡泊之意韵,也颇有新意和视觉美感.山水充满画家的情感,笔锋的刚劲是画家一生不得志,对中庸、腐败朝廷的悲愤之情,男子气概跃然纸上,而山下的留白,暗喻朝廷对江山统治的留有空白,画出当时的社会状态.这幅画是画家情绪、生活、社会的真实表现,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不乏创新之举,具有独特深厚的文化意识价值.我看到一位借画抒情的老者,把自己的人生壮情全寄托在一纸山水之中,刚劲的笔锋,突破常规的剪裁像要打破时代的束缚,是画家一腔悲情的体现. (尹诚敏)
«踏歌图»马远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3幅画与同时代的绘画作品有一种”格格不入”的基调,画面笔法苍劲,远处矗立着突兀的山石,似有危机之感,近处有牧童在放牧嬉戏,又展现祥和安宁的生活风俗,也许是寄予的希望,画面简单却又让人看后记忆犹新,树木、山峰,以及蜿蜒的山路,均是苍劲稀疏的几笔,并无太多的柔和与琐碎,画中有力的笔法中隐约显示出画家的坚毅性格.在南宋,人民处于动乱中,统治者腐败无能,画家以这硬朗笔调勇于向平庸挑战,宣泄自己的不满与愤恨,为国家命运担忧,由此可见画家崇高的忧国爱国情感与大胆坚韧的品性.从这一幅山水画中,我可以感受到画家试图冲破时代的桎锆,渴望挥洒自我个性,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一幅好的作品不仅仅需要具备创新的技巧,更源于向人展示的是绘画人本身的品行与情操,情感,这使静止的画面被赋予人的思想情感,而被提到更高的境界. (张舒苡)
«踏歌图»马远
这幅画给人大气广阔的感受,画中运用浓墨淡墨勾勒出远近前后的层次,并用刚劲的笔锋画出山的棱角,使山凹凸有致,松树上的松针栩栩如生.又渲染了远山和隐藏在山中的松树,若隐若现,效果逼真,浓墨画就的几块大石给人沉重透不过气的感受.此画在表现各种物体形态上也有许多出彩之处,松树和山都用了下粗上尖的笔法,格外挺拔,又给人无限遐想空间,同时山中的房子也有优美的形态,露出几扇窗,露出一个屋顶,都给人森林深处,神秘难测的感觉,画中的树干形态也是蜿蜒曲折的,却苍劲有力.
此画在构图上由下往上,由重到轻,由深到浅,给人地下天上的感受,山中的景物排放错落高低有致,很有视觉想象.
这幅画营造了一种山林深处的意境,我以为这幅画在层次处理,用墨及营造山林气氛上做得很好,只是画面底下偏重,略有不足. (孔祥祥)
«踏歌图»马远
这是表现民俗风情的山水画,笔法写实,画中嬉戏的孩童栩栩如生,近处山石、竹枝,远处山峰、松柏映衬之下,全然不失写意的潇洒自在.这样一种笔法上的写实和思想情趣上的写意,把画的清新活泼和大气磅礴完美地融合为一体,在作品中集中表现了出来.
画面的山石画法运用了大斧劈皴,用干焦的墨色熨透出了山石皱瘦而峰起的态势,给深山老石以一种不近尘世的清高之感,似乎深入云霄而临人之上,豪迈逼人而具洒然风度.这样老迈而刚劲的山石与近处活泼清丽的孩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孩子给山石以生机,山石给孩子以庇佑和关怀,似乎这样的孩子生来就该属于这样的自然,这样的自然生来就该润养这样的生命.
画面近景远景之间采用了似若烟岚的空白,手法类似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以此拉开前景与远景的空间距离,更让人感受远山摄人的雄浑高峻,这样的空白也给人一种时间上的辽远感,似乎远山伫立在那里而从未摇过,让人领悟天地恒昌,感受山水永存,若不是隐现松柏间的一角阁楼,真让人以为这是深山仙境一景. (陈斯扬)
~~~~~~~~~~~~~~~~~~~~~~~~~~~~~~~~~~~~~~~~~~~~~~~~~~~~~~~~~~~
品评历史演义,感受三国风云——《三国演义》读后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词,人们都会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代文学家罗贯中编著而成的。由题目可知,这部小说是依据《三国志》写的,但是不向正史那样庄重,而是古代的白话文小说。与《三国志》相比,《三国演义》变得艺术性更强了。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点评一下这部66万字的名著。
一、真实与虚构
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确是这样。但是虚构,使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虚构,而不是随便那段史实就可以拿来虚构的。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又如,关于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类似的例子当然是数不胜数。读过之后,稍做分析,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大部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因为,如果仅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背了。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而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观愿望。
二、神化与丑化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并不完全是真实人物,而是正史经过加工后的人物,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丑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诸葛亮和关羽了。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关羽被神化的地方则是“忠”“义”。下面,我想简单比较一下作者为什么着重的神化这两个人。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认为三国之中蜀汉是正统。而朱熹以前的观点,从陈寿开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为正统。自朱熹之后,君王、大臣、百姓也开始接受朱熹的观点,原因就是这种观点是符合儒家思想,并能被统治阶级所接受的。罗贯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观点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于“汉室”的。这其中,作者又把诸葛亮写成了“智”的化身,把关羽写成了“忠”“义”的化身。这也就是为什么受《三国演义》的影响,道光年间的统治者曾给关羽长达三十余字的谥号了。
至于丑化,基本是对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历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国演义》却把他描述成了一个忌贤妒能的人。丑化大部分都是为神化作映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