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文言文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2、活用为第一人称
。如君将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说》
3、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二、用作助词:
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2、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3、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4、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5、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三、
动词,译为“到、往”,
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❷ 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是“是”的字
读音:yì
释义:亦,多用在副词,表示同样、也、又、不过的意思。也可表示加强或委婉的语气,如"学而时习之,不~说乎?",在古文中经常见到亦字。
造句:
1 修竹叶间那一笔翠绿,是生命;远山上那一片黛色,亦是生命。听,林中、幼鸟的叫声昭示着生命的到来;花间小虫的嗡声诉说着生命的力量……
2 太阳亦是,那么温暖温柔的光芒照耀了我的全部,可是太阳却始终离我那么遥远。伸手就能感受到的阳光普照着所有人类,我亦只是得到了一点点的顺便的小小的惠泽而已。可是自己却自以为是的以为自己得到了太阳,拥有了阳光。
3 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4 人生亦是一种忍受,当疼痛来临,我们依然需要坦荡入如砥。
5 果能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失败亦是成功。
❸ 古文中且是什么意思
1、将要;将近。
北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不出,火且尽。”不出,火星将尽
2、暂且;姑且。
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且放白鹿青崖间。”暂且放养白鹿,在那青崖之间
3、尚;尚且。
汉代司马迁《鸿门宴》:“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我连死尚且不怕,一杯酒怎会推辞呢?
4、又;一边……一边。表示并列关系。
先秦《伐檀》:“河水清且涟漪。”河水清清又起波纹
5、而且;况且;并且。表示递进关系。
战国左丘明《烛之武退秦师》:“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况且您曾经对晋国国君施过恩惠。
6、即使;即或。表示假设关系、让步关系。
汉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就是普通人对这种情况也感到羞耻,更何况是将相呢?
7、或者;还是。表示选择关系。
汉代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岂吾相不当侯也?且固命也?。”难道是我的骨相不该封侯呢?还是命该如此呢?
(3)是的文言文扩展阅读
1、今义:
(1)尚,还,表示进一层:既高且大。尚且。况且。
(2)表示暂时:苟且偷安。姑且。
(3)表示将要、将近:城且拔矣。年且九十。
(4)一面这样,一面那样:且走且说。
(5)表示经久:这双鞋且穿呢!
(6)文言发语词,用在句首,与“夫”相似:且说。
(7)姓。
2、组词:
(1)且慢:暂时慢着(含阻止意):~,听我把话说完。
(2)姑且:副词。表示暂时地,只好如此:我的意见~保留,以后再讨论。
(3)苟且:只顾眼前,得过且过:~偷安。敷衍了事;马虎:因循~。他做翻译,一字一句都不敢~。不正当的(多指男女关系)。
❹ 什么是文言文
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它指的是“五四“运动以前历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文言文”成了读书人的专用。
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
(4)是的文言文扩展阅读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文言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
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❺ “是”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是 的古文解释
上图为 是 的全部释义,需要古汉语词典与我联系,我有书转让。
❻ 是 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1、这;这个;这样。
《严先生祠堂记》:”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
译文:我到这个州任职后,开始建造祠堂来祭奠先生,又免除了先生四家后裔的徭役,让他们负责祭祀的事情。
2、对;正确。
《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译文::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远,已觉悟到现在的做法是对的而曾经的行为是错的。
3、凡是;所有的。
《游园》:“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
所有的花都放了,但是牡丹还要有一段时间才开花。
④表判断。《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
译文: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
(6)是的文言文扩展阅读:
白话版《说文解字》:是,正、直。字形由“日、正”会义。所有与是相关的字,都采用“是”作边旁。造字本义:动词,夏至,太阳当头,适宜农务。
相关词汇解释:
1、老是[lǎo shì]
总是;表示一直如此(多含不满或厌恶意):老是感冒。
2、凡是[fán shì]
总括某个范围内的一切:凡是新生的事物都是在同旧事物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
3、硬是[yìng shì]
就是(无论如何也是):他虽然身体不好,可硬是不肯休息。
4、横是[héng shi]
表示揣测;大概:他横是快四十了吧?
5、算是[suàn shì]
总算:这一下你算是猜着了。
❼ 以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1、用;使用。
战国屈原《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忠心的人啊,不被重用,贤明的人求进身也难成功。
2、做。
先秦《《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
3、认为。
战国时代《邹忌讽齐王纳谏》:“皆以美于徐公。”
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4、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凭”、“把”等。
西汉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邑请求交换和氏璧。
5、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西汉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秦国也没有把城邑给赵国,赵国也始终没有把璧给秦国。
6、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
西汉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且以强秦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而且在强大的秦国的缘故触犯强大秦国的欢心,不可。
7、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译为“在”、“从”。
东汉班固《苏武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以武始元六年春到京城。
8、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西汉《战国策·周策》:“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天下有变,王割让汉中一带和楚求和。
9、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并且”等,也可省去。
北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平坦而又近,那游泳的人很多;危险远去,那么来的少。
10、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和方式,可译为“而”,也可省去。
北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予与四人拥火以入。”
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进去。
11、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由于”。
西汉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
12、表修饰和被修饰关系。
北宋陶渊明《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树木蓬勃而像先前一样茂盛,泉小而像当初一样流着。
13、表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用来”等。
唐代韩愈《师说》:“作《师说》以贻之。”
作《师说》来赠给他。
14、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或范围,用法同现代汉语。
东汉范晔《张衡传》:“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从王侯以下,没有不超过奢侈。
15、表示在叙述某件事时又转到另一件事上,可译为“至于”。
《柳毅传》:“然自约其心者,达君之冤,余无及也。以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岂有意哉!”
然而,从约他心的,表达你的冤屈,我没有想到的。以说千万不要互相躲避的,是偶然的原因罢了,难道有意义吗!
16、通“已”。已经。
《陈涉世家》:“座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座买鱼煮食,吃到鱼肚子中的字条,本来已经感到这事奇怪了。
17、通“已”。停止。
《齐桓晋文之事》:“无以,则王乎?”
不停止,那您呢?
18、只是。
《冯谖客孟尝君》:“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
你家中所缺少的,只是义罢了。
【以往】以后。
【以为】认为。使……成为。把……当作。作为;用作。
(7)是的文言文扩展阅读
“以”今义:
1、用,拿,把,将:以一当十。以苦为乐。以身作则。
2、依然,顺,按照:以时启闭。物以类聚。
3、因为:勿以善小而不为。译:不因为善事小而不作为
4、在,于(指时日):“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译:子厚在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龄仅四十七岁。
5、目的在于:以待时机。以儆效尤。
6、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以求。
7、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以前。以内。
8、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以。得以。
9、古同“已”,已经。
10、太,甚:不以急乎?译:不太急了吗?
11、及,连及:富以其邻。译:连及邻居都富裕起来。
❽ 用文言文表达“是”除了用乃,还可以用什么字
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注意判断句与叙述句的区别。
判断句分为上古汉语判断句、中古汉语判断句和近代汉语判断句。
上古汉语判断句从西周开始发展,春秋战国更显得纷繁复杂。
从战国末期开始,系词“是”已经产生,这时开始就是中古汉语判断句。但是汉代用“是”构成的判断句还不是很多,结构也比较单纯,主语和表语大都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往往同时用语气词“也”煞尾。晋宋以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是”字句大大发展起来。唐代起,应用更加普遍,而且大都不和语气词“也”连用。
“是”字句中古应用已很广泛,近代更有新的发展。
理解判断句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动词谓语句不是判断句
尤其是用“为”构成的句子有时与判断句十分相似。例如: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夫执舆者为谁?”
这两句中的“为”似乎都可以译成“是”,因此有人把这样的句子理解成判断句。这是一种误解。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汉语里,“为”是一个意义十分广泛的及物动词,对它的解释应该根据文意而定。用“为”的句子属于叙述句。有些意思上很像是判断句的“为”字句,如上面所列例句,其实都是叙述句。
2、 语义上不表示判断的句子不是判断句
例如下面的文句: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蟹六跪而二螯。”
这两句都是名词充当谓语的句子。但是很显然,这两句的意思并不表示判断,而是进行描写。因此尽管它们是名词谓语句,但却不是判断句。
构成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条件是名词性词语直接充当谓语。并且,可以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加强判断语气。还可以在主语后面用代词“者”复指主语。 这样,根据用不用“者”、“也”的各种情况来看,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共有四种基本形式。
1、主语,谓语+“也”。(“制,岩邑也。”)
2、主语+“者”,谓语+“也”。(“兵者,凶器也。”)
3、主语+“者”,谓语。(“兵者,凶器。”)
4、主语,谓语。(“兵,凶器。”)
在判断句的主谓语之间还经常出现副词充当状语。例如,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否定判断例如:“身非草木”;“是非君子之言也”。这里的“非”虽然可以译作“不是”,但它的词性为副词,而不是系词。
又如用语气副词“则”、“即”、“诚”、“乃”等加强判断语气,用范围副词“皆”表示判断的范围等,也是判断句常见的情况。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梁父即楚将项燕。”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吾乃梁人也。”
“是皆秦之罪也。”
有个别带动词“为”的句子也表判断,如:“余为伯儵”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❾ 什么是文言文包括古诗词吗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
文言文包括古人写的文言文和现代人写的文言文,其中古人写的文言文是古文。而古诗文=古诗+古文,所以古诗文=古诗+古人写的文言文。综上所述,古诗文包括(古人写的)文言文。
现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文言文”成了读书人的专用。
(9)是的文言文扩展阅读
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
1、而:表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修饰、因果关系。且:相当于“啊”
2、何:什么;怎么样;哪里;多么;为什么;怎么;啊;通“呵”,喝问。若:如同,像
3、乎:表疑问;相当于“吗”;表感叹;表祈使或命令,相当于“啊”“呀” 。所:也
4、乃:你,你的;他的;此,这;这样,如此。
5、其:他(的),她(的),它(的);其中;难道;怎么。
常见的虚词还有:也、则、以、者、因、之、为、于、兮、焉、与、莫等。
❿ 文言文 “著”的意思
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显露;显著;写作;附着;穿;居于,处在;加上。
一、著的释义
著作。
二、字源解说
“箸”、“著”、“着”三个字,同出一源。古籍常可通用,现在则往往有别。“箸”以“竹”表义,以“者”(古音近“诸”)表音,本义是“筷子”。“箸”的一些义项后写做“著”;“著”又分化出“着”字。
三、组词
原著、编著、著作、著名、执著等。
(10)是的文言文扩展阅读:
一、原著 [ yuán zhù ]
著作的原本(对译本、缩写本、删节本、改编本而言)。
二、编著 [ biān zhù ]
参考利用已有的资料写成书。
三、著作 [ zhù zuò ]
1、用文字表达意见、知识、思想、感情等。
2、著作的成品。
四、著名 [ zhù míng ]
有名。
五、执著 [ zhí zhuó ]
原为佛教用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后来指固执或拘泥,也指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