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1. 新婚姻法 争议存在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一、实用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的原则
选择某种知识进入课程,在课程理论发展的历史上就存在争议。形式教育说认为,选择某种知识,是因为它可以训练人的智力,使人变得聪明,即具有对学生个体的发展价值;而实质教育说认为,选择该种知识,是因为它具有实用价值,可以去实现自己的各种生活目标。在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中,又出现该取舍谁的问题。我们认为坚持任何一种都会有失偏颇,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兼顾实用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的原则。这是因为:
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与现实化,而课程目标中必定体现出一定社会的价值要求,即某一种文化,某一个国家主流价值观点、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
塔巴(H. Taba)提出六项课程选择的原则中,包括了内容的有效性和重要性,与社会现实的一致性,当选择内容考虑社会现实、社会需求时就蕴涵了选择者的意识形态,而这种意识形态总体上体现了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从课程设置与管理者的角度,都希望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与社会价值要求相一致,而实践者由于多样的原因,致使真正课堂中实施的课程内容对主流的价值观点有一定的偏离,但是,两者相吻合,是课程内容选择者所追求的。
科学就是以其实用价值进入课程的,科学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被认识后,科学在课程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从而课程具有的实用性的社会价值被广泛接受。可见,选择具有实用性课程内容体现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
另一方面,课程论专家布劳迪(H.S .Broudy)认为,普通教育课程的作用,不是因为我们记住了学习过的任何东西,也不是我们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而是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的思维、感觉和想象。可见,课程的核心功能就在于对学生的心智发展价值,要实现这一功能,就必须考虑选择那些对学生智力训练价值较大的内容作为课程内容。
在本次课程改革中一些有争议的课程内容变化与此紧密相关。例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淡化了数学的证明,削弱了平面几何,从而降低形式化要求,减轻学生负担。但许多数学家认为数学证明是最科学、简明的说理方式,数学证明的严格逻辑性是数学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独特的思想方法,虽然平面几何在生活中缺乏实用性,但其训练学生的严密逻辑思维的价值是其它材料不可替代的,因此平面几何知识对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
课程内容的心智训练价值还在于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处理,相同的内容,不同的处理方法具有不同的能力训练价值。例如:小学数学中典型的四则运算难题“鸡兔同笼”问题,有的教师为了降低思维的难度,教会学生用代数的方法求解,表面上便捷、高效,实质上把一个结构不良的问题(ill-structured problem)转化成了一个结构良好的问题(well-structured problem),问题解决理论表明,结构不良的问题具有独特的思维训练价值。与此相类似,为了参加各类竞赛,大量下放高一级知识,如运用普通物理的方法解决中学物理的问题,通常都是以牺牲思维训练的价值为代价的。
由上述分析可知,实用性的课程内容便于课程实现其社会价值,发展性的课程内容便于课程实现其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价值,在课程内容的选择过程中,必须坚持两方面相统一的原则。课程应该通过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去实现其社会价值,因而,课程内容应该选择对人的发展价值较大的、有一定实用价值的知识。诚然,有的知识兼备这两种功能,毫无疑问是课程内容应该首当其冲选择的知识;但较多的知识只具备其中一种功能,如果某种知识在某一方面的功能特别突出、有效,也不应该简单地将其削弱和淡化,忽略了其特有的作用与价值。
二、学科化与生活化相统一的原则
最古老、应用最广泛的课程类型是学科课程,受学科课程的影响,课程内容的选择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以学科结构的需要为依据,我们暂时称其为课程内容选择的学科化。而本次课程改革中,从课程改革纲要到课程标准,均强调课程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如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我们认为,过于关注学科结构的课程,易远离学生的生活,而过于生活化的课程,易淹没学科的基本结构,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坚持学科化与生活化相统一的原则。
依据学科结构选择的课程内容,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递与发展,有利于保持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结构性。因为某一学科的课程内容是从该门学科长期积淀的知识中选择的,为该门科学的代际间的传递和该门科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某一学科之所以能成为一门学科是由于学科自身具有的逻辑体系,课程内容学科化的课程往往具有较强的逻辑体系和系统性,这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均具有好处。但是,课程内容学科化容易导致过分注重学科严格的逻辑体系而形成较为封闭的课程系统,这就使得各学科间隔膜较厚,学科间的联系缺乏,长期学习这样课程的学生,容易导致学术视域窄化,难以用整体的、联系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同样原因,也使封闭的学科难以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同时难以开放性地吸收最新科技、文化成果,从而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课程内容的更新。可见,课程内容学科化有利有弊,避免学科课程弊病的一种方法,就是在课程中增加联系现代社会生活的内容,即课程内容生活化。
课程内容生活化要求选择现实生活中的知识进入课程。在课程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个人认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学科知识的出发点和源泉,通过归纳的思维方式,从现实生活特例和具体问题情景中发现学科知识;另一方面是把学生获得的抽象的学科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具体化,通过演绎的思维方式,运用学科知识去分析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科知识获得直观、感性的整体意义。第一方面的课程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学生与自然、社会时刻联系着,从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知识的背景,自我产生的对生活现象的猜想与解释需要在学校课程学习中加以印证,产生的疑问需要在课程的学习中加以解答,课程中展现的生活知识也就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第二方面的课程内容有利于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既提高了知识的理解与接受程度,同时展示了知识某一方面的价值,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知识学习,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内容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下列几个方面的问题在课程内容选择时应引起注意。
课程内容生活化必须适度:对新课标指导下已经编写出的新教材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新教材引入大量资料,插入了许多图片,让人耳目一新,有的教师反映“象卡通书一样,好看了,学生爱看了”,但是也有人认为联系生活过了头,零碎的学科知识淹没在图画和生活实例中,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没有多大作用,反而整体上降低了学科水平。这一争议充分说明了学科课程联系生活必须适度,超越一定的限度,就容易陷入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泥潭。比较一下中国与西方对学科问题研究的历史(如“几何”问题的研究),会发现中国的传统是重经验、重实用、轻理论,因而,中国的科学教育具有启蒙学生理性文明的作用,过度地联系生活实例容易削弱课程启发人的理性思维的作用。
课程内容生活化必须适应学生的知识水平:目前,我国教材中的部分内容的呈现方式低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而命题却因强调区分度而高估了学生的理解力。同样道理,教材中联系生活的内容也有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不一致的地方,过于复杂的生活实例,有些甚至成年人理解都有困难,这样的实例进入学科课程。只会使学生对学科的理解更加模糊;过于简单的实例,用一句话即可唤起学生的记忆,或者学习者据已有的学科知识完全可以感悟到实例中的内容,这样的联系生活发挥不了其功能。例如,曾在高一的物理教材编写过程中,为了讲述自由落体,而要苦苦地拍一张秋后树叶飘落的照片,着实没有必要。
课程内容生活化必须符合生活实际:目前,联系实际的课程内容中,有一些实例是课程编制者自己设想的,并不符合实际情况。例如:小学数学中有这样一道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四盒磁带是两两并排包装,还是四盒叠放包装更为省纸”,学生用表面积比较来解题,而实际中必须有折叠,含折叠后,这样的比较就没有意义了(实际中用纸的差异很小)。对实际问题中进行抽象时,舍去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这样的过程也只有符合实际才是合理的。
课程内容生活化还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符合。年龄较小的儿童缺乏理性思维,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可以帮助其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但对理性思维已有相当发展的较大年龄的学生,过多采用生活化的内容既相当烦琐,又降低了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
三、基础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原则
课程内容中重视选择基础知识是我国的一贯做法。课程改革,试图改变我国基础教育中过分强调双基训练的现状,从而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的课程理念。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在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上,出现了争议,如有人认为目前存在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我们认为,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考虑基础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过去我们把基础知识看作学科主干知识以及形成的学科基本结构,有的学者表述为“保证知识得以展开的主要构架”,强调基础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新的课程内容的基础性要求是“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即要从终身学习的要求来选择基础知识。
为适应终身学习的要求选择的基础知识,应该具有基本性、全面性和迁移性的特点。所谓基本性,就是要为形成本学科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打基础,同时要求这些知识具有强烈的生成性特征;所谓全面性就是不仅能包含学科的主干内容,而且能为全面达成课程目标服务;所谓迁移性,就是要求我们所选择的基础性知识易于在新的情境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综上所述,课程内容中的基础知识,应选择适应性广、包容性大、概括性强、派生能力强的知识[8]。
课程内容现代化最根本的要求是居于时代的发展,不同的时代,社会对课程就会有不同的要求,时代发展了,必然提出了对课程内容现代化的要求。例如,信息时代,社会对人的信息收集、处理能力的要求提高,课程内容的选择就会有相应的变化;再如,计算机的普及,影响了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从过于强调算术、代数技能到开始关注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
课程内容现代化主要是指将现代的科学、技术、文化成果在课程中及时地得到反映。但是,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的成果非常丰富,这就使课程内容现代化出现了困难,如现代性内容的增加与有限的学习时间的矛盾、经典内容的压缩与学科课程完整性的矛盾、传统的课程内容的取舍和组织与现代的教育思想观念的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只有走基础性和时代性相结合的道路。
在课程内容选择中,遵循基础性和时代性相统一的原则,具体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对基础知识的选择要精中求简,把对学科、对学生、对社会需求而言都必须的、真正的基础知识精选出来。从现代科学、技术、文化成果中,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与基础知识联系密切的内容作为课程内容。用现代观念形成基础知识的组织结构和呈现方式,如物理课程中,大量的经典物理实验都可以通过传感器在数字化平台上,实现可视化、即时性的处理;各学科课程中的作图,均可通过计算机实现。
四、过程性与结果性相统一的原则
从知识形成与建构的角度,我们可以把课程内容的知识分为过程性知识与结果性知识[9],某一知识的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构成了过程性知识,而探究的结果构成了结果性知识(概念、原理)。新课程针对我们过去过于强调结果性知识的现实,大力提倡探究,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中,也就格外关注过程性知识。其理由为过程性知识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过程性知识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过程性知识的特点在于它的过程性、生成性、开放性,因而过程性知识的获得更多地依赖于体验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尤其是学生的思维参与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来,因此,课程内容中过程性知识的增加有利于学生从对结果性知识接受学习的单一方式转变到包括探究、体验、合作的多样化学习方式。
过程性知识有利于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人类知识的形成过程与应用过程具有较大的相似性,过程性知识展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展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而学生对过程性知识的学习,也就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相对于结果性知识而言,方法、策略知识具有更高的概括性、更大的稳定性、更强的迁移性,这也就体现了过程性知识的教育价值。
过程性知识有利于情感目标的达成:新课程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第三维的目标更多地处于隐性状态,而过程性知识隐含了大量的情感教育因素,如从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学习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中学习严谨的科学态度、孜孜不倦的探求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因此,过程性知识有利于情感目标的达成。
过程性知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时代追求,而过程性知识中包含探求态度、批判精神,也包含对开放性的、多维度知识的认识,这些都是可贵的创新思维的品质。另一方面,在过程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积极的参与,在科学家发现知识、问题的形成过程中,在过程性知识所创设的环境和氛围中,体验和领悟创造精神。
尽管过程性知识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但作为课程内容,并非应包含所有的过程性知识。选择过程性知识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尊重学科发展的历史:任何学科知识都有其发生、发展、完善的过程,过程性知识的选择首先要尊重学科知识发展的历史。例如:《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在运动的描述中要求学生“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物理1》教材中,运动学的最后一节为“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比较详细地阐述了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归纳了伽利略使用的逻辑推理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物理学史中选择的这一过程性知识,知识结构与思维过程均很严谨,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反之,如果不依赖于科学发展的历史,由教材编者杜撰的过程性知识,一定会漏洞百出。
虑及学生的接受能力:人类知识体系的建立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进行的,也是许多不同时代的科学家艰苦的思维活动的结果,有时还经历了许多的争论、冲突、失败与曲折的过程。而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因而,在选择过程性知识时,应选择那些学生易于理解,便于直观呈现,思维的复杂性和跳跃性不太强,体现核心内容和研究方法的过程性知识。
用辩证的观念看待课程问题,有利于认识课程实施中的各种争议[10]。对过程性知识与结果性知识而言,辩证观点认为,它们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决定着探究的结论或结果,即概念原理体系依赖于特定的探究过程与方法,人类已有的知识都是未竞性的,有待于新的探究过程与方法来加以完善;另一方面,探究的过程与方法隐含于概念的原理体系之中,并随着概念原理体系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杭州律师网页链接
过程性知识与结果性知识的内在统一性决定了课程内容选择必须同时兼顾过程与结论。过去,教材的编写常常是从学科领域中裁剪出某些结论,然后据可接受原则进行加工改造,这种改造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理解结论,而非展示结论的形成过程。这就导致了学生接触的是确定无疑的结论,知识的探求总是风平浪静、一帆风顺的,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知识观。现在强调过程性知识,但过于强调知识的形成过程,又会降低教学的效率。可见,课程内容选择中,应该注重过程与结论的统一。
2. 2011年《课程标准》提出的数学学科的教学建议是什么
2011版《义务教育课程数学标准》摘录
一、教学建议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扬教学民主,当好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条件的地区,要尽可能合理、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和有关软件,提高教学效益。
1. 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为使每个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而且要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目标有机结合,整体实现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需要日积月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努力挖掘教学内容中可能蕴涵的、与上述四个方面目标有关的教育价值,通过长期的教学过程,逐渐实现课程的整体目标。因此,无论是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方案,还是组织各类教学活动,不仅要重视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而且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合作交流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引导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积累基本经验,帮助学生形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关于“零指数”教学方案的设计可作如下考虑:教学目标不仅要包括了解零指数幂的“规定”、会进行简单计算,还要包括感受这个“规定”的合理性,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数学思考、感悟理性精神(参见例81)。
2. 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
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接受学习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自主探索等方式;学生应用知识并逐步形成技能,离不开自己的实践;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只有亲身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参见例82)。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实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第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
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恰当的问题,或者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求知求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恰当的归纳和示范,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思想;能关注学生的差异,用不同层次的问题或教学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主要体现在:教师以平等、尊重的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发学生共同探索,与学生一起感受成功和挫折、分享发现和成果。
(3)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
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一方面,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的发展(参见例32,例52)。
实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步学会学习。
3. 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知识技能”既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性目标,又是落实“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目标的载体。
(1)数学知识的教学,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
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不能依赖死记硬背,而应以理解为基础,并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应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与学生学科知识的联系,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操作、尝试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教师还应揭示知识的数学实质及其体现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理清相关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等。
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体会对于某些数学知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从不同的层次进行理解。
(2)在基本技能的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技能操作的程序和步骤,还要使学生理解程序和步骤的道理。例如,对于整数乘法计算,学生不仅要掌握如何进行计算,而且要知道相应的算理;对于尺规作图,学生不仅要知道作图的步骤,而且要能知道实施这些步骤的理由。
基本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量的训练,但要适度,不能依赖机械的重复操作,要注重训练的实效性。教师应把握技能形成的阶段性,根据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分层次地落实。
4. 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如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
例如,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分类问题,如数的分类,图形的分类,代数式的分类,函数的分类等。在研究数学问题中,常常需要通过分类讨论解决问题,分类的过程就是对事物共性的抽象过程。教学活动中,要使学生逐步体会为什么要分类,如何分类,如何确定分类的标准,在分类的过程中如何认识对象的性质,如何区别不同对象的不同性质。通过多次反复的思考和长时间的积累,使学生逐步感悟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思想。学会分类,可以有助于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有助于分析和解决新的数学问题。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
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例如,在统计教学中,设计有效的统计活动,使学生经历完整的统计过程,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说明问题。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统计活动经验,加深理解统计思想与方法。
“综合与实践”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在经历具体的“综合与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如何发现问题,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完成的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变成数学问题,如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如何选择合作的伙伴,如何有效地呈现实践的成果,让别人体会自己成果的价值。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会逐步积累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
5. 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根据课程目标,广大教师要把落实情感态度的目标作为己任,努力把情感态度目标有机地融合在数学教学过程之中。设计教学方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当经常考虑如下问题: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如何组织学生探索,鼓励学生创新?
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
如何使他们愿意学,喜欢学,对数学感兴趣?
如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
如何引导学生善于与同伴合作交流,既能理解、尊重他人的意见,又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如何让学生做自己能做的事,并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
如何帮助学生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以强烈的责任心,严谨的治学态度,健全的人格感染和影响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善于挖掘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要在教学实践中善于用本标准的理念分析各种现象,恰当地进行养成教育。
6. 合理把握“综合与实践”的实施
“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它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它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应贯穿整个数学课程之中。“综合与实践”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和有效的载体。“综合与实践”的教学,重在实践、重在综合。重在实践是指在活动中,注重学生自主参与、全过程参与,重视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重在综合是指在活动中,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内部知识的联系和综合应用。
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时应特别关注的几个环节是:问题的选择,问题的展开过程,学生参与的方式,学生的合作交流,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展示与评价等。
要使学生能充分、自主地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选择恰当的问题是关键。这些问题既可来自教材,也可以由教师、学生开发。提倡教师研制、开发、生成出更多适合本地学生特点的、有利于实现“综合与实践”课程目标的好问题。
实施“综合与实践”时,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参与,启发和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组织好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并照顾到所有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不要急于求成,要鼓励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综合与实践”的过程,积累活动经验、展现思考过程、交流收获体会、激发创造潜能。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积累、分析、反思,使“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成为提高教师自身和学生素质的互动过程。
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根据学段目标,合理设计并组织实施“综合与实践”活动。
7. 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
(1)“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教学方案的形成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钻研和再创造。理解和钻研教材,应以本标准为依据,把握好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对教材的再创造,集中表现在:能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贴切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流程,准确地体现基本理念和内容标准规定的要求。
实施教学方案,是把“预设”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
(2)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
教学活动应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注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困难或错误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和思维空间,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恰当评价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
(3)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
推理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推理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需要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义务教育阶段要注重学生思考的条理性,不要过分强调推理的形式。
推理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设计适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尝试、估算、归纳、类比、画图等活动发现一些规律,猜测某些结论,发展合情推理能力;通过实例使学生逐步意识到,结论的正确性需要演绎推理的确认,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
在第三学段中,应把证明作为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要发展,使学生知道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是相辅相成的两种推理形式。“证明”的教学应关注学生对证明必要性的感受,对证明基本方法的掌握和证明过程的体验。证明命题时,应要求证明过程及其表述符合逻辑,清晰而有条理(参见例63)。此外,还可以恰当地引导学生探索证明同一命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进行比较和讨论,激发学生对数学证明的兴趣,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4)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能有效地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有条件的地区,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使用计算器、计算机以及有关软件;暂时没有这种条件的地区,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改善教学设施,另一方面广大教师应努力自制教具以弥补教学设施的不足。
在学生理解并能正确应用公式、法则进行计算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计算器完成较为繁杂的计算。课堂教学、课外作业、实践活动中,应当根据内容标准的要求,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还应当鼓励学生用计算器进行探索规律等活动(参见例28,例51)。
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不能完全替代原有的教学手段,其真正价值在于实现原有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甚至达不到的效果。例如,利用计算机展示函数图像、几何图形的运动变化过程;从数据库中获得数据,绘制合适的统计图表;利用计算机的随机模拟结果,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随机事件以及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等等。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教师还应注重课堂教学的板书设计。必要的板书有利于实现学生的思维与教学过程同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的脉络。
3. 什么学科用什么知识结合什么经验什么技能解决问题
在日常生抄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即使将问题的范围限定在课堂教学的内容中,这样的问题也是丰富多样的:有大的或小的,有简单的或复杂的,有相对具体的或比较抽象的;对处理问题的人而言,有的问题可能比较熟悉,有的则比较生疏;即使在解决问题的心态上,也有主动和被动的区分等。因此,如果仅仅通过解决问题的成功率来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进行评价可能并不准确。本章拟根据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对问题解决策略(一般领域问题解决的策略、特殊领域问题解决的策略)的使用情况来评价问题解决能力。
4. 怎样进行学校教学质量分析
学校的教学质量分析是站在全局和纵向发展的角度进行的。学校领导的质量分析主要也是四个方面。一是对试卷内容的分析,二是成绩统计和对成绩情况的分析,三是成绩问题的分析,四是建议及措施。重点是后三个。
1、对试卷内容的分析。主要分析试卷特点、试卷考查的内容、试题分数权重、试题的难度等。
2、成绩统计和成绩的分析。成绩统计一定要准确,这是所有老师最为关注的地方,所以首要的要求是准确。分析前必须经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校对,不容许出任何的疏漏。分别以教师和班级为单位,划分的越细越好,对比度越清晰越好。包括全校各科最高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各分数段人数(或优秀、合格人数,下同),各班各科最高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各分数段人数,全校总体成绩、年级组成绩统计,年级班级达标情况,与区均值比较统计,各班与全校总体情况的比较等。例如初二数学张老师、王老师、李老师所教班级成绩情况对比(两率一分绝对值情况、最高最低分情况、校及区名次及变化、与校区平均值之差,差值的变化,年级前50名后50名分别有多少名等)。对班级也可以采取上述办法,在这一环节上不用评价,只列数据就可说明问题。为使统计结果一目了然,对一分两率的统计与分析时建议使用饼图、表格、曲线、柱状图等来表示。
通过比较本校某学科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最高分、最低分等可以看出本校某学科的总体情况和分化情况。
通过比较某班总分各分数段人数占全校总分各分数段人数的比例,总分平均分和全校人平均分、总分优秀率、全及率等可以看出该班各层次学生情况。
还可以纵向比较------本次考试与上次考试成绩相比较等。
3、成绩问题的分析。关于成绩问题分析一定是结合上面的成绩来说明。原因一定要结合教学实际来进行查找,要有理有据,能够令大家信服。
作为学校领导必须明确教学质量是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全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就必须要加强对教学工作全过程的了解和分析。
了解的办法主要有平日观察记录(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深入教学第一线,勤到教室课堂,勤到办公室备课组,积极参加教师的教学活动)和调查了解(了解教导主任、备课组长、班主任、学生,抽查教案、作业、考卷等)两种方法。
由于影响教学质量的人为因数主要有:学生自身、科任教师的工作、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学校领导的教学管理等几方面。因此教学成绩及问题的分析主要也是从这四方面来进行。
(1)分析学生。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兴趣态度、学习习惯、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分析时,可以着重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考虑。
(2)分析科任教师。教师是学生的第一责任人。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学生。学生的学习成绩怎样,总能从教师身上找到根源与佐证。分析教师时,着重从学科知识、工作态度、教研能力、工作能力(备考、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指导预习与复习、课外辅导、测试等)、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师生关系等方面去考虑。
(3)分析班主任。主要从影响班级成绩的主要原因----班主任的责任心、工作能力、工作方法、管理水平、班风建立等方面来进行。
(4)分析学校管理。可以着重从学校日常教学常规管理、教科研工作、教师队伍培养建设、教学质量考核方法等方面去考虑。学校领导是学校教学规章制度的制订者,学校教学工作实施的研究者、指导者和管理者。学校领导只要研究到位、指导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教师就能落实到位。
(5)分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借分析表扬好的,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树标杆,同时批评差的现象,促进转变。
②优势与问题要并存,既要让老师充满信心,又要清醒地认识到问题。
③不能简单的罗列各学科问题,必须整合提炼。
④分析要具体,切忌空洞。所谓具体,就是要分析到年级组、班级、任课教师,甚至分析到某一个学生。不仅要对考试的整体情况作出分析评价,还要对学生进行个体化的了解和分析。
4、建议及措施。
建议及措施一定要结合上面的全面分析,既要关注整体(全校或年级),又要关注个体(教师或学生)。优势要说够,问题要说透。提出提高学科成绩和班级成绩的有效具体可行的办法,另外还可提出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备课、上课、教法、实验等)、制度(集体备课、师带徒、上研究课、及时检测、有效布置作业等)或学校教学考核办法(例如考核以备课组为单位、同一备课组教师考试成绩不能超过某以定值等)等。
5、学校领导教学质量分析的特点
(1)要有针对性:教学质量分析是在某种考试或考查结束后针对试题或考试效果所作的实事求是的分析,一定要解决教师所关心的问题,我考的怎么样?今后应该怎么办?
(2)指导性: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指出的是学科教学中所出现的确确实实的问题,提出的是实实在在的改进措施,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帮助作用,分析试题特点、教学效果时要抓准典型试题,典型问题。分析典型时,要与教育发展的形势及教育理念相结合,要与学校存在的倾向性问题结合起来,使分析报告具有普遍意义和指导作用。一次成功的教学质量分析,能引起反思、引起改进、引起调整教学思路和学习策略,对下一步提高质量有很好促进作用。
(3)及时性:教学质量分析的目的是针对试卷中出现的问题,改进今后的教学工作,为进一步提高质量奠定基础,时间性很强。因此分析要及时,如果时过境迁,就失去了指导意义。
5. 大学:用熟悉的学科教学内容的实例,分别说明知识、技能和策略在解决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而教师如何合理又有效的使用信息技术,这就需要教师充分理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本文试着从以下方面来论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分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帮助学生获取技能和经验;使课堂练习方式多样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制作具有实效性的教学课件;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计算机使用技能;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思。
6.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如何运用幼儿发展知识 学科知识和教学法知识去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
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关于社会网络方面论文是我们特长, 服务保障:支持支付宝交易,保证你的资金安全。3种服务方式,文章多重审核,保证文章质量。附送抄袭检测报告,让你用得放心。修改不限次数,再刁难的老师也能过。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7. 事业单位考试科目具体是哪些
公务员考试笔试北京市和国家均只考行测、申论,个别省有公共基础和专业课,警察加心理测验和体能测试;事业单位考试一般考行测(多数包含公共基础)、申论,或行测、公共基础,个别考公文写作,部分加专业测试 。
公务员考试笔试和面试基本上各占一半,有的46开,少数37开。一般设置总分最低线,个别设单科最低线;事业单位考试笔试和面试基本上各占一半,有的46开,一般无最低分数线。
(7)运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扩展阅读:
一、试题难度
公务员考试较难(试题难不意味着难以考取,难度仅是因为报考人数多而必须增加考试的区分度);事业单位考试较容易(试题简单不意味着容易考取,因针对具体每次考试的报考人数少,试题简单即可区分优劣。
二、考试用书
全国各省市事业单位考试教材没有统一的标准,且国家不指定教材,市面上的所有关于事业单位考试的教材都是各个培训机构自己编写的。
三、面试
面试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的指导下,由招聘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按备案的面试方案组织实施,面试方案的备案应在面试前一周完成。
达到笔试 合格分数线的应聘人员,根据招聘计划和招聘岗位由高分到低分按比例依次确定面试人选。笔试合格人数出现空缺的岗位,取消招聘计划;达不到规定招聘比例的,按实有合格人数确定。面试人选确定后,由招聘单位张榜公布并通知本人。
面试结束后,按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计算应聘人员考试总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考试总成绩均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尾数四舍五入。根据考试总成绩,确定进入考核体检范围人选。
8. 关注时事政治的重要性
1、关注时事政治有助于我们增强公民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帮助我们提高自身政治素质,提高政治参与能力。
2、关注时事政治还有助于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3、在当代,我国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应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身在校园,心系天下是我们青年学生的高尚情怀。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维护我国的利益,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使我们参与政治生活的一部分。
4、了解时事政治,有助于人们放眼世界风云,紧扣时代脉搏,开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眼界。
5、有助于人们知道世界运行的规则,知道了世界的真实运行规则,人们才能知道国家为什么要发展这个战略,才知道国家一定会往什么方向加入投入,那么作为国家的公民也进入到国家投资的方向,即“顺势而为”,响应国家号召。
(8)运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扩展阅读:
了解关注时事政治是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离开世界而单独存在和发展,国际社会的竞争与合作对每个国家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属于时事政治的有:
1、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5个核武器国家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5个《中亚无核武器区条约》缔约国6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中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签署仪式。
2、美国财政部发言人5日表示,根据2010年出台的《美国海外账户税收合规法案》(简称《合规法案》),美国已经同新加坡政府就税务信息共享达成实质性协议,正式的政府间协议预计将在年底前签订。此前美国已经与包括瑞士在内的60余个国家和地区达成了类似的政府间协议。
3、世界银行国际比较计划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按照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2014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将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这项成果一经发布,立刻引发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