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高中文言文实词

高中文言文实词

发布时间: 2020-11-18 16:22:33

①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及常见意思

1、哀
①伤心,悲痛,哀叹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前赤壁赋》
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并序》
②同情,怜悯
君将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说》
③伤悼(为……哀叹)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 《秦晋崤之战》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阿房宫赋》
2、爱
①喜欢,喜爱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 《种树郭橐驼传》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阿房宫赋》
②爱护,爱惜,顾惜
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指南录〉后序》
③吝惜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
④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
⑤爱戴
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 《书博鸡者事》
○6吝啬
百姓甚以王为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
3、安
①安定,安逸,安适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谏太宗十思疏》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归去来兮辞》
②使……安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种树郭橐驼传》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谏太宗十思疏》
哪里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前赤壁赋》
怎么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梦游天姥吟留别》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史记·陈涉世家》
庶人安得共之 《黄州快哉亭记》
⑤安慰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容
京中安不得身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4、按
①用手压或摁
项王按剑而跽曰(按剑:以手抚剑,预示击剑之势)《鸿门宴》
按剑坐于席上 《群英会蒋干中计》
②压抑,止住
偃然按兵不动 《荀子·王制》
③巡行,巡视
按榆溪旧塞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④追究,查究
按诛五人 《五人墓碑记》
5、案
①几案,短长桌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项脊轩志》
②通"按"审察,察看
召有司案图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古代一种短腿的托盘
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 《长亭送别》
6、拔
①超越,超过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攻下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拔出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 《鸿门宴》
因拔刀斫前奏案 《鸿门宴》
③提拔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陈情表》
是以先帝间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
7、白
①白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
白首不见招 《咏史》
不知东方之既白(白:显出白色,指天亮)《前赤壁赋》
②清楚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训俭示康》
③下对上告诉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苏武传》
④洁白
要留清白在人间(以石灰等等洁白喻作者正直的人生)《石灰吟》
⑤明白,昭雪
然使君冤未白 《书博鸡者事》
8、败
①破败
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 《促织》
②败坏,毁坏
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训俭示康》
③失败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过秦论》
抑本其成败之迹《伶官传序》
④打败
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肴 《秦晋肴之战》
⑤凋残,衰落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秋声赋》
9、拜
①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
问者爇香于鼎,再拜……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促织》
拜送书于庭(拜:行过叩拜礼)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拜谢
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拜:拜领)《秦晋肴之战》
③拜见,拜会
拜夫人于堂上 《左忠毅公逸事》
④授予名位或官职
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陈情表》
⑤接受任命
于是辞相印不拜 《指南录后序》
○6拜上,呈上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陈情表》

② 几个高中文言文实词翻译

1.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鄙*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3鄙人不知忌讳。(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责备、羞辱)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
3虽不能察 ,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察察 ,洁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
朝cháo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朝北(对、向)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乘chéng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四)

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
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
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③ 高中常见的文言文实词有哪些

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

1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欣赏)
6.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通“薆”,隐蔽,躲藏)

2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6.衣食所安(养生)
7.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3 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4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3.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5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单位)
6.此之谓失其本心(天生具有的)
7.本未倒置(树根,引申主次,先后等)
8.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6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3.鄙人不知忌讳。(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7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8 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益深(疾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缺点)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5.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

9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
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洁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徒(精明)

10 朝cháo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朝北(对、向)
(此文出自《网络文库》详细请参阅《网络文库》。)

④ 高中文言实词120个

高中教材文言实词例析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
1.爱本义是悲哀、伤心。用作动词:
(1)爱护,体贴。如: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2)珍惜,爱惜。如:倘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
(3)喜爱。如:予独爱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4)吝啬,舍不得。如:百姓皆以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2.安本义是安静。
(1)用作形容词,意为“安全”“安定”“安稳”。如: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用作动词,意为“安身”“养生”。如: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
附虚词用法:
(1)用作疑问副词。出现在疑问句中,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相当于“怎么”“怎样”。如:
A.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B.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用作疑问代词。用在疑问句中作宾语,置于动词之前。相当于“什么”“哪里”。如:
A.沛公安在?(《鸿门宴》)
B.君谓计将安出?(《隆中对》)
3.被本义指一种睡衣。
(1)用作动词,意为“蒙受”“遭受”“受到”。如:
A.忠而见疑,信而被谤。(《屈原列传》)
B.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C.如被冰雪。(《促织》)
(2)通“披”,意为“披着”“佩戴”“穿戴”。如:
A.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
B.被明月兮佩宝璐。(《涉江》)
C.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4.倍本义是按原数增加,与现代汉语表“多少倍”的“倍”相同。用作动词,通“背”,意为“背弃”“违背”“背叛”。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附虚词用法:
用作副词。意为“加倍”“更加”“愈加”。如: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本本义为树的干、根,与“末”相对。
(1)用作名词,意为“根本(的东西)”“基础(的东西)”,“根源”“来源”。如:
A.本末倒置。(成语,原意为“树根”,这里引申为“根本的”“主要的”。)
B.今背本而趋末。(《论积储疏》,“本”在这里引申为“农业”,“末”在这里引申为“工商业”。)
C.人穷则反本。(《屈原列传》,根源。)
(2)用作量词,或相当于现代汉语作量词的“本”,或可根据实际情况译为“册”“份”等。如:
A.别具本章。(《狱中杂记》,本、份。)
B.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沈括《活板》,册。)
附虚词用法:
副词,意为“原本”“本来”。如:
A.用芽者自从本说……(《采草药》,原本。“本说”指“原来的说法”)
B.本图宦达,不矜名节。(《陈情表》,本来。)
6.鄙本义是边疆、边陲、边远的地方,名词。如:
A.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鄙”在此活用为意动词,意为“以……为边境”,“以鄙远”意即“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东部的边境”。)
(1)用作形容词,意为“庸俗”“浅陋”“地位低下”。如:人贱物亦鄙。(《孔雀东南飞》)
(2)用作动词,意为“看不起”“轻视”。如“鄙视”,“鄙薄”。
7.兵本义是双手拿着武器。用作名词:
(1)兵器,武器。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六国论》)
(2)士兵,军队。如:
A.可汗大点兵。(《木兰诗》,士兵。)
B.秦发兵击之。(《屈原列传》,军队。)
(3)战争,军事。如:
A.兵旱相乘……(《论积储疏》,战争。)
B.纸上谈兵。(成语,军事。)
8.病本义是重病。
(1)用作名词。意为“疾病”“病残”。如:
A.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B.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病梅馆记》)
(2)用作动词:
①怕,担心,忧虑。如: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君子担心的是自己没有才能,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②疲劳,困苦不堪。如: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赤壁之战》)
③名词活用为使动词,意为“使……成为病态”。如: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馆记》)
9.察本义为仔细看、观察。
(1)用作动词
①仔细看、观察。如:徐而察之。(《石钟山记》)
②考察、调查。如:向察众人之议……(《赤壁之战》)
③看清楚、了解明白。如成语“明察秋毫”的“察”,又如: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察今》)
④推荐、选拔。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
(2)双音词“察察”,原意为看得清清楚楚,引申为洁白,形容词。如: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10.朝本义为早晨,与“暮(夕)”相对。
(1)读zhāo,名词,意为“早晨”。如成语“朝三暮四”“朝气蓬勃”,又如:
A.朝闻道,夕可死矣。(《论语•里仁》)
B.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2)读cháo,主要有两个用法:
①动词。意为“朝见”“朝拜”(专指臣见君),“拜见”“拜访”(泛指下对上或平级之间)。如:
A.弱国入朝。(《过秦论》,朝见。)
B.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朝”在这里活用为使动词,“使(让)……朝见(朝拜)”之意。)
C.临邛县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拜见,拜访。)
②名词。意为“朝廷”,“朝代”。如: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朝廷。)
11.曾本义是增加,为“增”的假借字。
(1)读zēng,名词。指与自己相隔两代的家属。如曾祖、曾孙。
(2)通“层”,意为“重叠”。如:荡胸生曾云,决眥入归鸟。(杜甫《望岳》)
附虚词用法:
副词,起加强或延缓语气作用。有两种情况:
(1)表过去发生过,可译为“曾经”。如:
A.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B.……人道寄奴曾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表出乎意料,或已达到某种极限,可译为“竟(然)”“还”等。如:
A.曾不若霜妻弱子。(《愚公移山》)
B.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

更多
http://tieba..com/f?kz=369619920

⑤ 高中文言文实词

详细字义
◎ 强
强、彊 jiàng
〈形〉
(1) 倔强;固执 [stubborn]
申生甚好仁而彊。——《国语·晋语》
(2) 又如:强气(倔强脾气);强颜(指人不知羞耻);强团练(宋代杭州俗谚。指性情倔强,对人倔傲的人);强头别脑(形容倔强的神气)
(3) 僵硬 [stiff]
一连吃了四五剂,口不歪了,只是舌根还有些强。——《儒林外史》
(4) 另见 qiáng,qiǎng
常用词组
强嘴
基本词义
◎ 强
强 qiáng
〈名〉
(1) (形声。从虫,弘声。本义:米中小虫)
(2) 同本义 [a black insect]
(3) 通“襁”。襁褓 [swadding clothes]
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史记·鲁周公世家》
词性变化
◎ 强
彊 qiáng
〈形〉
(1) (通彊。弱的反义词)
(2) 弓有力 [strong;forceful]
彊,弓有力也。——《说文》
强,健也。——《广韵》
材官引彊。——《史记·绛侯世家》
强弩之末。——《汉书·李广苏建传》
(3) 又如:强弩(用机括发射的强弓)
(4) 强盛;势力大 [strong and prosperous]
不可谓强。——《墨子·公输》
兵革之强。——《战国策·秦策》
天下强国无过齐者。——《战国策·齐策》
自胜者强。——《老子》
赵强而 燕弱。——《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弱为强。——《三国志·诸葛亮传》
少年强则国强。——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5) 又如:强家(势力强盛的卿大夫);强雄(强盛);强寿(强盛而长久);强对(强大的对手);强元(以强大立足天下);强兵(强大的军队);强阵(强大的军队);强旅(强大的军队);强弱(强大与弱小)
(6) 强健;健壮,有力 [strong;powerful]
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以强壮出。——《汉书·李广苏建传》
刚健强力。——宋· 苏轼《教战守》
(7) 又如:强仕(四十岁。这年龄的人各方面已经成熟,正好出仕做官);身强力壮;强死(人尚壮健而死于非命)
(8) 刚强;坚决 [firm]
四十曰强。——《礼记·曲礼》
强立而不反。——《礼记·学记》。注:“临事不惑也。”
彊而义。——《书·皋陶谟》。传:“无所屈挠也。”
彊忍不义。——《国语·楚语》
申生甚好仁而彊。——《国语·晋语》
(9) 又如:强果(坚强果敢); 强执(坚强固执)
(10) 强横 [brutal and unreasonable]
凶强侠气。——《世说新语·自新》
(11) 又如:强悍(强横勇猛);强戾(强横凶暴);强虐(强横暴虐);强狠(强横凶狠)
(12) 强暴 [violent]
彊,暴也。——《尔雅》
侯彊侯以。——《诗·周颂·载芟》
曾是彊御。——《诗·大雅·荡》
(13) 又如:强俊(强暴而又才智出众);强虏(强暴的敌人);强塞(强暴固执);强鸷(强暴凶狠)
(14) 优越;好 [better;surpass]
博闻强志。——《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5) 又如:强起(强如。胜过;比…更好);比他强;比昨天强;我们的劳动条件一年比一年强;博闻强记;强处
(16) 略多于…的 [slightly more than]
策勋十二转,赏赐千百强。——《木兰诗》
(17) 又如:三分之一强
◎ 强 qiáng
〈名〉
(1) 强有力的弓 [powerfulbow]
挽弓当挽强。——杜甫《前出塞》
(2) 强者 [powerhouse]
弱固不可以敌强。——《孟子》
(3) 姓
◎ 强 qiáng
〈动〉
(1) 使强,加强 [reinforce;strengthen]
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彊体适腹而已矣。——《墨子·辞过》
(2) 另见 jiàng;qiǎng

⑥ 高中文言文实词总汇

高中教材文言实词例析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
1.爱本义是悲哀、伤心。用作动词:
(1)爱护,体贴。如: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2)珍惜,爱惜。如:倘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
(3)喜爱。如:予独爱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4)吝啬,舍不得。如:百姓皆以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2.安本义是安静。
(1)用作形容词,意为“安全”“安定”“安稳”。如: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用作动词,意为“安身”“养生”。如: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
附虚词用法:
(1)用作疑问副词。出现在疑问句中,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相当于“怎么”“怎样”。如:
A.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B.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用作疑问代词。用在疑问句中作宾语,置于动词之前。相当于“什么”“哪里”。如:
A.沛公安在?(《鸿门宴》)
B.君谓计将安出?(《隆中对》)
3.被本义指一种睡衣。
(1)用作动词,意为“蒙受”“遭受”“受到”。如:
A.忠而见疑,信而被谤。(《屈原列传》)
B.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C.如被冰雪。(《促织》)
(2)通“披”,意为“披着”“佩戴”“穿戴”。如:
A.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
B.被明月兮佩宝璐。(《涉江》)
C.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4.倍本义是按原数增加,与现代汉语表“多少倍”的“倍”相同。用作动词,通“背”,意为“背弃”“违背”“背叛”。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附虚词用法:
用作副词。意为“加倍”“更加”“愈加”。如: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本本义为树的干、根,与“末”相对。
(1)用作名词,意为“根本(的东西)”“基础(的东西)”,“根源”“来源”。如:
A.本末倒置。(成语,原意为“树根”,这里引申为“根本的”“主要的”。)
B.今背本而趋末。(《论积储疏》,“本”在这里引申为“农业”,“末”在这里引申为“工商业”。)
C.人穷则反本。(《屈原列传》,根源。)
(2)用作量词,或相当于现代汉语作量词的“本”,或可根据实际情况译为“册”“份”等。如:
A.别具本章。(《狱中杂记》,本、份。)
B.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沈括《活板》,册。)
附虚词用法:
副词,意为“原本”“本来”。如:
A.用芽者自从本说……(《采草药》,原本。“本说”指“原来的说法”)
B.本图宦达,不矜名节。(《陈情表》,本来。)
6.鄙本义是边疆、边陲、边远的地方,名词。如:
A.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鄙”在此活用为意动词,意为“以……为边境”,“以鄙远”意即“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东部的边境”。)
(1)用作形容词,意为“庸俗”“浅陋”“地位低下”。如:人贱物亦鄙。(《孔雀东南飞》)
(2)用作动词,意为“看不起”“轻视”。如“鄙视”,“鄙薄”。
7.兵本义是双手拿着武器。用作名词:
(1)兵器,武器。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六国论》)
(2)士兵,军队。如:
A.可汗大点兵。(《木兰诗》,士兵。)
B.秦发兵击之。(《屈原列传》,军队。)
(3)战争,军事。如:
A.兵旱相乘……(《论积储疏》,战争。)
B.纸上谈兵。(成语,军事。)
8.病本义是重病。
(1)用作名词。意为“疾病”“病残”。如:
A.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B.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病梅馆记》)
(2)用作动词:
①怕,担心,忧虑。如: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君子担心的是自己没有才能,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②疲劳,困苦不堪。如: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赤壁之战》)
③名词活用为使动词,意为“使……成为病态”。如: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馆记》)
9.察本义为仔细看、观察。
(1)用作动词
①仔细看、观察。如:徐而察之。(《石钟山记》)
②考察、调查。如:向察众人之议……(《赤壁之战》)
③看清楚、了解明白。如成语“明察秋毫”的“察”,又如: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察今》)
④推荐、选拔。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
(2)双音词“察察”,原意为看得清清楚楚,引申为洁白,形容词。如: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10.朝本义为早晨,与“暮(夕)”相对。
(1)读zhāo,名词,意为“早晨”。如成语“朝三暮四”“朝气蓬勃”,又如:
A.朝闻道,夕可死矣。(《论语•里仁》)
B.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2)读cháo,主要有两个用法:
①动词。意为“朝见”“朝拜”(专指臣见君),“拜见”“拜访”(泛指下对上或平级之间)。如:
A.弱国入朝。(《过秦论》,朝见。)
B.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朝”在这里活用为使动词,“使(让)……朝见(朝拜)”之意。)
C.临邛县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拜见,拜访。)
②名词。意为“朝廷”,“朝代”。如: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朝廷。)
11.曾本义是增加,为“增”的假借字。
(1)读zēng,名词。指与自己相隔两代的家属。如曾祖、曾孙。
(2)通“层”,意为“重叠”。如:荡胸生曾云,决眥入归鸟。(杜甫《望岳》)
附虚词用法:
副词,起加强或延缓语气作用。有两种情况:
(1)表过去发生过,可译为“曾经”。如:
A.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B.……人道寄奴曾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表出乎意料,或已达到某种极限,可译为“竟(然)”“还”等。如:
A.曾不若霜妻弱子。(《愚公移山》)
B.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
12.乘本义是登高。如:乘鄂渚而反顾兮……(《涉江》)
(1)用作动词

作者:c10511102008-5-4 17:18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高中文言文120个实词例析
①乘坐(船、车),驾(车)。如:
A.独与迈乘小舟……(《石钟山记》)
B.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赤壁之战》)
②趁着,凭借。如成语“乘虚而入”。
(2)用作名词,读shèng,指兵车。如:公与之乘。(《曹刿论战》)
(3)用作量词,读shèng,辆。如:然而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过秦论》,“万乘”原指“一万辆(兵车)”,后在文言中常用来比喻天子的地位和权势。)
(4)用作数词,意为“四”(古代一辆兵车配备四匹马,因以引申为“四”。)如:以乘韦(四张牛皮)先牛十二犒师。(《左传•崤之战》,乘韦,四张牛皮。)
13.诚本义指说话诚实、不虚伪。词义扩大,引申为“诚实”“真诚”,形容词。如: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附虚词用法:
副词。有两种情况:
(1)表确凿语气,可译为“确实”“的确”“实在”等。如: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果真”“如果确实”等。如: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曹必矣。(《赤壁之战》)
14.除本义指宫殿的台阶。用作动词:
(1)拜官,授职,任命。如:除臣洗(xián)马。(《陈情表》)
(2)消除,除掉。如: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3)整治,整理。如: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
15.辞本义是诉讼的供词、口供。
(1)用作名词
①言词、词句、语言。如:其辞微……(《屈原列传》)
②托辞、借口。如:动以朝廷为辞。(《赤壁之战》)
③命令。如: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④古代一种诗体,与“赋”同类。如:楚辞,《归去来兮辞》。
(2)用作动词
①推托,推辞,不接受。如“不辞辛劳”。又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告别、告辞、辞别、离开,如:
A.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告辞。)
B.我从去年辞帝京……(《琵琶行》,离开。)
16.从本义是跟随。
(1)动词
①跟随,跟着,跟从。如:
A.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于境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B.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C.乘牛车,从吏卒。(《赤壁之战》,这里是使动用法,意为“使……跟从”“(后面)跟着”。)
②顺从、听从。如:臣从其计。(《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傍着、挨着。如:樊哙从良坐。(《鸿门宴》)
④参加、参与。如“从政”。
(2)通“纵”,特指“合纵”,战国时指南北六国联合抗秦。如:
A.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作名词,合纵的盟约。)
B.齐与楚从亲……(《屈原列传》,作动词,结盟。)
附虚词用法:
用作介词。表方向、地点、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译为“由”“自从”“在”等。如:问所从来。(《桃花源记》)
17.殆本义是危险,形容词。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谋攻》
附虚词用法:
副词,有两种情况:
①表推测或不肯定,可译为“大概”“也许”“恐怕”等。如:
A.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记》)
B.殆与余同。(《石钟山记》)
②表接近,相差很少,可译为“将近”“几乎”“差不多”等。如:
A.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B.进退不由,殆例送死。(《〈指难录〉后序》)
18.当本义是(两者)相抵。
(1)读dàng,动词。
①抵、相抵。如:以一仪而当汉中地……(《屈原列传》)
②当作,算是。如成语“安步当车”。
(2)读dāng,动词。
①抵挡、抵御、阻挡。如:
A.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赤壁之战》)
B.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②占着、立着。如:有大石当中流。(《石钟山记》,立着。)
③应当、应该。如: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掌管,主持。如:当室者死,三年释其征。(《勾践灭吴》)——家中嫡长子死了,免除他家中的征税三年。
(3)读dàng,形容词,意为“恰当”“适合”。如:惴惴恐不当意。(《促织》)
附虚词用法:
读dāng,用作虚词,有两种情况:
(1)介词,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方位,可译为“在”“对”“向着”等,如: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望》)
B.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鸿门宴》,译为“在”。)
(2)副词,表肯定或推断,可译为“就”“必定”“大概”等,如:
A.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就。)
B.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出师表》,必定。)
C.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石钟山记》,大概。)
19.道本义是道路。如成语“任重道远”。
(1)用作名词
①道理、真理、规律。如: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道

还有很多,写不下啦,在这里
http://tieba..com/f?kz=369619920

⑦ 高考文言文300个常见实词及解释

文言文300个常见文言实词(高中1—160)
1、哀
①伤心,悲痛,哀叹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前赤壁赋》
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并序》
②同情,怜悯
君将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说》
③伤悼(为……哀叹)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 《秦晋崤之战》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阿房宫赋》
2、爱
①喜欢,喜爱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 《种树郭橐驼传》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阿房宫赋》
②爱护,爱惜,顾惜
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指南录〉后序》
③吝惜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
④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
⑤爱戴
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 《书博鸡者事》
○6吝啬
百姓甚以王为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
3、安
①安定,安逸,安适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谏太宗十思疏》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归去来兮辞》
②使……安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种树郭橐驼传》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谏太宗十思疏》
③哪里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前赤壁赋》
④怎么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梦游天姥吟留别》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史记?陈涉世家》
庶人安得共之 《黄州快哉亭记》
⑤安慰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容
京中安不得身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4、按
①用手压或摁
项王按剑而跽曰(按剑:以手抚剑,预示击剑之势)《鸿门宴》
按剑坐于席上 《群英会蒋干中计》
②压抑,止住
偃然按兵不动 《荀子?王制》
③巡行,巡视
按榆溪旧塞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④追究,查究
按诛五人 《五人墓碑记》
5、案
①几案,短长桌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项脊轩志》
②通“按”审察,察看
召有司案图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古代一种短腿的托盘
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 《长亭送别》
6、拔
①超越,超过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攻下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拔出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 《鸿门宴》
因拔刀斫前奏案 《鸿门宴》
③提拔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陈情表》
是以先帝间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
7、白
①白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
白首不见招 《咏史》
不知东方之既白(白:显出白色,指天亮)《前赤壁赋》
②清楚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训俭示康》
③下对上告诉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苏武传》
④洁白
要留清白在人间(以石灰等等洁白喻作者正直的人生)《石灰吟》
⑤明白,昭雪
然使君冤未白 《书博鸡者事》
8、败
①破败
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 《促织》
②败坏,毁坏
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训俭示康》
③失败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过秦论》
抑本其成败之迹《伶官传序》
④打败
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肴 《秦晋肴之战》
⑤凋残,衰落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秋声赋》
9、拜
①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
问者爇香于鼎,再拜……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促织》
拜送书于庭(拜:行过叩拜礼)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拜谢
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拜:拜领)《秦晋肴之战》
③拜见,拜会
拜夫人于堂上 《左忠毅公逸事》
④授予名位或官职
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陈情表》
⑤接受任命
于是辞相印不拜 《指南录后序》
○6拜上,呈上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陈情表》
10、报
①报告,告诉
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鸿门宴》
似报主知 《促织》
②回答,答复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报复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过秦论》
④报答,酬谢
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苏武传》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陈情表》
未报秦施而伐其师 《秦晋崤之战》
⑤报效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 《滕王阁序》
○6通“赴”,到……去
吾今且报府 《孔雀东南飞》
11、暴
①突然
屡撩之,虫暴怒 《促织》
②同“曝”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劝学》
③暴躁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④凶恶,残酷
暴秦之欲无厌 《六国论》
⑤暴露,显露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六国论》
12、备
①具备,完备,齐全
而神明白得,圣心备焉 《劝学》
②防备,准备
行则备一夕之卫 《秦晋崤之战》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 《秦晋崤之战》
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 《〈指南录〉后序》
③周到
备极护爱 《促织》
④备有
左佩刀,右备荣臭(此处为挂着) 《送东阳马生序》
13、被
①覆盖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
②表示被动
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妆成每被秋娘妒 《琵琶行(并序)》
操吴戈兮被犀甲 《国殇》
③被子
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训俭示康》
④遭受,蒙受
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 《左忠毅公逸事》
14、倍
①加倍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 《过秦论》
②同“背”,违背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
15、悲
①哀痛,伤心
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黄州快哉亭记》
②眷顾
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 《史记?高祖本纪》
③思念,同情
悲予志焉 《〈指南录〉后序》
④叹息,感慨
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 《游褒禅山记》
16、北
①北方
将军战河北,臣哉河南 《鸿门宴》
②特指元军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指南录〉后序》
③向北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阿房宫赋》
④败逃,败逃的人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 《过秦论》
⑤相背
食人炊骨,士无反北之心 《战国策》
17、背
①脊背,背面,反面
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 《左忠毅公逸事》
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苏武传》
②背上背着
草屦,背筐,手长镵 《左忠毅公逸事》
③背离,背叛
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鸿门宴》
而皆背晋以归梁 《伶官传序》
④离开,引申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陈情表》
⑤背诵
因使人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三国志?王粲传》
18、奔
①跑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黄州快哉亭记》
②逃亡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 《〈指南录〉后序》
19、本
①草木的根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谏太宗十思疏》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种树郭橐驼传》
②本来,原来
予本非文人画土,甘受诟厉 《病梅馆记》
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 《苏武传》
③来源
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 《诸子喻山水》
④探求,考察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伶官传序》
⑤抄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 《〈指南录〉后序》
20、彼
①指示代词,那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前赤壁赋》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师说》
②他,他们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师说》
彼实构吾二君 《秦晋崤之战》
③别人,对方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
21、逼
①接近,迫近
细赡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 《促织》
②强迫,威胁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兄弟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2、辟
①开,打开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项脊轩志》
②开垦,开辟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病梅馆记》
③同“避”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秦晋崤之战》
23、蔽
①遮住,遮掩,掩护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前赤壁赋》
常以身翼蔽沛公 《鸿门宴》
②掩饰,隐藏,蒙蔽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谏太宗十思疏》
24、毕
①完,完成,结束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项脊轩志》
六王毕,四海一(此处为完结,指为秦所灭)《阿房宫赋》
公阅毕,即解貂覆生 《左忠毅公逸事》
②使……结束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全部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兰亭集序》
25、便
①有利,便利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沦》
②(piáan)能说会道
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③就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④合适
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6、遍
①到处,普遍
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促织》
②全,全部
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 《训俭示康》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 《诸子喻山水》
27、表
①外,与“里”相对
山河表里潼关路 《潼关怀古》
②表明,表白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寸心 《在狱咏蝉》
③给皇帝的奏章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陈情表》
④标记,作标记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雍水 《察今》
28、并
①合并,吞并
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过秦沦》
②并行,并列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谏太宗十思疏
③一起,都,一并
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促织》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苏武传》
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苏武传》
④并且
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不能行捉矣 《促织》
29、伯
①排行第一,老大,伯父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陈情表》
②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三等
晋侯秦伯田郑 《左传?僖公二十年》
③古代一方的 首领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陈情表》
④同“霸”
桓公,五伯之上也 《韩非子?难四》
30、薄
①微薄,薄弱
不终岁,薄产累尽 《促织》
②迫近,逼近,靠近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陈情表》
③轻视,看不起
不薄今人爱占人 《戏为六绝》
④(土地)贫瘠
薄田五十顷 《三国志?诸葛亮传》
⑤与“厚”相对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小曼》
○6浅薄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陈情表》
31、泊
①停船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石钟山记》
②恬静,淡泊
非淡泊无以明志 《诫子书》
32、博
①宽广,广博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
②换取,讨取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 《促织》
33、步
①行走,步行(专指不借车马徒步行走)
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 《秦晋崤之战》
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鸿门宴》
②脚步,步伐
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 《促织》
③举足两次为 一步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阿房宫赋》
34、栽
①裁衣服,剪裁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②同“才”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促织》
③裁决
唯大王裁其罪 《韩非子》
35、苍
①深绿色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前赤壁赋》
②灰白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
36、操
①拿着
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
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苏武传》
②从事,担任
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促织》
③掌握,控制, 操作
津人操舟若神 《列子?黄帝》
④操守,品德
虽贾人,有贤操 《汉书?张汤传》
37、草
①草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苏武传》
②在草间
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 《〈指南录〉后序》
③初稿.
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 《左忠毅公逸事》
④结草:报恩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陈情表》
38、策
①计策,策略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
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过秦论》
归而求救国之策 《〈指南录〉后序》
②竹制的马鞭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
③拄着拐杖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归去来兮辞》
39、曾
①曾经
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 《训俭示康》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并序)》
②竟,竟然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兰亭集序》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前赤壁赋》
③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此儿当及其曾祖 《晋书》
40、差
①差别
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 《史记?萧相国世家》
②差错,错误
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礼记?经解》
③稍微地,比较地
吴公差强人意 《后汉书?吴汉传》
④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阿房宫赋》
41、尝
①品尝
尝之而甘于口 《荀子?荣辱》
②试探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权术?心术》
③副词,曾经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 《过秦论》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项脊轩志》
吾尝终日而思矣 《劝学》
42、长
①长(与“短”相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蒹葭》
方首长胫 《促织》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过秦论》
②擅长
敢问夫子恶乎长? 《孟子二章》
③长久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前赤壁赋》
④一直,经常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秋水》
⑤生长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而茂之也 《种树郭橐驼传》
⑥增长,成长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谏太宗十思疏》
⑦年长的人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兰亭集序》
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 《训俭示康》
⑧列在首位的
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石钟山记》
⑨年纪大,辈分或职位高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鸿门宴》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师说》
⑩长久的,久远的
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 《诸子喻山水》
○11长句:指七言诗,唐代的习惯说法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琵琶行(并序)》
43、超
①一跃而上
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 《秦晋崤之战》
②遥远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促织》
平原忽兮路超远 《国殇》
③超过
听言则远超于上圣 《十渐不克终疏》
44、朝
①朝拜,朝见,上朝
先轸朝,问秦囚 《秦晋肴之战》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项脊轩志》
②使……朝拜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过秦论》
③朝代(朝廷)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陈情表》
④早晨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阿房宫赋》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 《苏武传》
45、陈
①陈列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过秦论》
②陈述
陈情表 《陈情表》
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 《苏武传》
③陈旧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兰亭集序》
④通“阵”,交战时的战斗队列
勿击堂堂之陈 《孙子兵法?军争》
46、称
①声称
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 《训俭示》
②号称,称作
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黄州快哉亭记》
③称颂,赞许
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
④适合,符合, 相称
称心快意,几家能够 《与妻书》
⑤称量
度而取长,称而取重 《商君书》
47、诚
①确实,的确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诚既勇兮又以武 《国殇》
此为宰相厅事诚隘 《训俭示康》
②真心,真诚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陈情表》
③如果,果真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谏太宗十思疏》
48、出
①出,出来
备他盗出人与非常也 《鸿门宴》
②出去,外出
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左忠毅公逸事》
③逃出
果以富得罪出亡 《训俭示康》
④拿出,交纳
因山己虫,纳比笼中 《促织》
⑤产生,发生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⑥出现,显露
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古之圣人 《〈指南录〉后序》
⑦超出,超过
其出人也远矣 《师说》
⑧出任,调任
予出官二年 《琵琶行(并序)》
⑨出兵,出征
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秦晋肴之战》
⑩使……流出
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苏武传》
49、除
①台阶
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 《苏武传》
②去掉,清除
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 《左忠毅公逸事》
③授官。除去旧职,授予新职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陈情表》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
50、辞
①言辞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 《〈指南录〉后序》
②告别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我从去年辞帝京 《琵琶行(并序)》
③遣去
臣等不肖,请辞去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推辞,不接受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鸿门宴》
莫辞更坐弹一曲 《琵琶行(并序)》
⑤口供,讼词(受辞:受审讯)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苏武传》
⑥文体的一种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
⑦辞谢:婉言谢绝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廉颇蔺相如列传》

热点内容
德州地理中考试题 发布:2024-09-19 17:55:25 浏览:802
师生同台心语 发布:2024-09-19 16:34:58 浏览:267
无线怎么设置 发布:2024-09-19 15:49:14 浏览:640
甘肃教育信息 发布:2024-09-19 14:31:52 浏览:496
怎么去眼下皱纹 发布:2024-09-19 13:48:43 浏览:931
留学的历史 发布:2024-09-19 13:22:06 浏览:469
浮生物语5下 发布:2024-09-19 13:17:18 浏览:786
批图教学 发布:2024-09-19 11:56:09 浏览:988
语文特级教师王君 发布:2024-09-19 10:04:07 浏览:121
合肥上元教育 发布:2024-09-19 09:37:59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