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中西美術學校

中西美術學校

發布時間: 2020-11-25 02:09:05

❶ 中國美術學院的美術史教材(中國美術史和西方美術史)各是什麼樣的

《中國美術史》洪再新編 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中國美術史》是專門為藝術院校以及綜合性大學人文學科本科師生編寫的中國美術史教材,展示了民國以前中國古代美術演變的宏大畫卷。其特色是立足於文化史的高度,運用多學科交叉滲透的研究方法,吸收當代中國與西方中國美術史學以及中國畫論研究的主要成果,呈現出中國美術在人類視覺文化中別具一格的輝煌傳統。

編著者洪再新博士為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在美國通史、專題史和個案研究等方面,均有重要的著述,多次獲得國家圖書獎,為國內外學術界所矚目。他在多年的專業教學中,強調教學方法的改進,使得《中國美術史》的編寫既符合通用教材的規格,又突出了編著者的獨到見解,以適應現代參與式教學的需要。

同時,《中國美術史》顧問、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伯敏先生對此也給予了熱情的關懷和指導。

❷ 關於傅雷的兒子傅聰

傅聰簡介
1934年3月10日生於上海一個充滿藝術氣氛和學術精神的中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傅雷是我國著名的學者、藝術理論家和翻譯家。傅雷對多種中西藝術、文化的淵博學識,獨到見解以及縝密嚴謹的學風,對藝術真理的赤誠追求,直接、長期、深遠地影響著傅聰的演奏藝術。
三四歲時的傅聰,已能感受到音樂的強大吸引力,顯露出對音樂不尋常的熱愛。七歲半開始學鋼琴,拜義大利指揮家、鋼琴家,時任「上海工部局交響樂隊」指揮的梅帕器(Mario Paci)為師。梅帕器是李斯特的再傳弟子。傅聰在其門下受教三年。
傅聰於1951年夏再拜蘇籍鋼琴家勃隆斯丹(Ada Bronstein)夫人為師。傅聰刻苦用功,每天練琴七八個小時,在酷暑天氣,衣褲盡濕,也不稍休。而他對音樂的理解也顯出有獨到之處。
1953年,第四屆「世界青年聯歡節」在羅馬尼亞舉行。經國內選拔,傅聰作為唯一的中國選手參加「聯歡節」 的鋼琴比賽,結果獲三等獎。當時他演奏的斯克里亞賓的《前奏曲》,曾將蘇聯選手感動得不禁淚下。
1955年3月,第五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在華沙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74名選手齊聚波蘭首都。傅聰是唯一的中國選手,也是音樂資歷最為薄弱的一位選手,經三輪比賽,他以與前兩名相近的分數獲第三名,還獲《瑪祖卡》演奏最優獎。這是東方人首次在肖邦比賽中取得的突出成績。雖為第三,但傅聰的演奏魅力,足以使他成為該屆比賽之中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
經賽後傅聰繼續在波蘭就學於傑維埃茨基教授門下,直到1958年底提前畢業。這期間,傅聰曾於1956年8—10月返回中國休假,在北京舉行了個人獨奏會,在上海與上海交響樂團合作,舉行了莫扎特協奏曲音樂會。此外,還在東歐各國許多城市演奏,到1958年離開波蘭前,已達五百餘場。這些國家的廣大聽眾領略了中國青年鋼琴家的風采,傅聰也積累了寶貴的專業鋼琴家的舞台經驗。
1958年12月傅聰離開波蘭,移居英國倫敦。在六、七十年代的二十年間,舉行了約2,400場獨奏音樂會;與包括梅紐因、托塔里、巴倫鮑伊姆、鄭京和等等在內的許許多多國際著名演奏家合作過;錄制了約50張唱片;擔任過肖邦國際鋼琴比賽、比利時伊麗莎白皇太後國際音樂比賽以及挪威、義大利、瑞士、葡萄牙、東南亞等等國家和地區的音樂比賽的評委;演奏的足跡遍及幾乎整個歐洲、美洲、中東、東南亞、日本、大洋洲各地。如此廣泛、持久、頻繁的藝術活動本身,已經是高度藝術成就的證明。他以辛勤的勞動贏得了「有分量的巨匠」的評價。時代周刊亦曾譽其為「當今最偉大的中國音樂家」。
1976年,傅聰在中央音樂學院舉行了音樂會。同年的12月傅聰再度返國。以後,他幾乎每年都回國演奏、講學,已經到過北京、上海、西安、成都、昆明等地。主講過肖邦、莫扎特、德彪西等專題,演奏過這些作曲家的以及舒伯特、斯卡蒂等人的作品。還與中央樂團合作,演奏了貝多芬的協奏曲;與中央音樂學院大學生樂隊合作,演奏了莫扎特的協奏曲,並兼任指揮;還專門指導過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室內樂小組的訓練。他的豐富的藝術經驗,孜孜不倦的教學態度,博得廣大師生及音樂愛好者的贊揚和尊敬。

❸ 保定市中西藝術設計中等專業學校屬於哪個

這個學校的地址是,河北省保定市北市區五一九路151,所以應該是北市區。

❹ 吳冠中資料

吳冠中(1919—2010),江蘇宜興人,當代著名畫家、油畫家、美術教育。油畫代表作有《長江三峽》《北國風光》《小鳥天堂》《黃山松》《魯迅的故鄉》等。個人文集有《吳冠中談藝集》《吳冠中散文選》《美醜緣》等十餘種 。



(4)中西美術學校擴展閱讀:

作品拍賣

吳冠中巨幅油畫作品《周庄》2016年4月4日晚在保利香港2016年春拍「中國及亞洲現當代藝術」專場上,經過激烈競逐,最終以2.36億港元高價成交,不僅創造吳冠中本人作品的拍賣紀錄,同時也刷新中國現當代油畫世界拍賣紀錄。

此作畫於1997年,尺寸為148x297cm,畫面以黑、白、灰三種顏色為主,在點、線、面的形式元素組成中,不僅看得到江南的小家碧玉,更看得到江南人的大氣,是藝術市場上所見最大尺幅的吳冠中佳構。

❺ 美術學師范類學什麼

美術學(師范類)

主要基礎課程:藝術學概論、中外美術史、中西藝術比較、素描、速寫、色彩、中國畫基礎、工藝設計及藝術實踐、教育實習等專業實踐課程。

主要選修課程:中國畫、油畫、綜合繪畫、版畫、平面設計、電腦設計、室內設計、攝影、美術理論等。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系統、扎實的美術專業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從事美術教育、美術創作的基本素質和實踐能力,勝任普通學校、社會文化、藝術、出版等單位中與美術相關工作的專門人才。

(5)中西美術學校擴展閱讀

美術學師范類的字體特點:

1.老宋體:端莊大方、筆劃橫細直粗,點上尖下圓,橫劃收筆有頓角,筆劃轉折時頓角明顯。

2.仿宋體:挺直、秀麗,筆劃橫直較細,起筆,收筆都有明顯的頓跡。

3.黑體:筆劃方頭方尾,醒目有力。

4.包括數字,文字,外文都可以設計成美術字體。

5.如今的幾乎和美術方面有關的字體都可以設計成漂亮,美觀,具有藝術色彩的豐富花樣的。

6.一幅美術上配上鮮艷的色彩的美術字,就會給整幅作品錦上添花,更能吸引眼球。

❻ 中外學校的異同之處有哪些

關於中外美術作品比較欣賞王承利1[摘要] 美術作品欣賞特別是繪畫藝術欣賞,傳統上講屬於美術史的學習范疇,是較深入較全面的認識。美術作品比較欣賞,則側重不同,它是以一種全新的文化視角,欣賞、審視不同傳統形式的美。通過對比、參看、交流、勾通的方式,更通俗、更平易的了解認識世界范圍內美的形式、形態。從而更好的挖掘認識我們自己民族的傳統美術。 [關鍵詞] 欣賞;認識方式;比較;審美理想;觀念思維 欣賞,這個詞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認識,其一,個體經驗的角度。其二,典型的,能代表相當部分人共同感受的體驗。畢竟,不論是創作者還是欣賞者都是社會條件下的人,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種族,不但是個體主觀的而且也是客觀社會的。對於藝術作品,我們要學會欣賞,懂得欣賞。這里兩個欣賞,含義略有不同,第一,看,看什麼?第二,作品,怎麼看? 對於美術作品的認識方式,傳統上大多是通過學習美術史的方式,先分中外,後從發源到發展細細密密、美術理論、美術言論、美術年代、美術作品、風格流派等等,精微細致。這對於專業人士和藝術類學生而言是必要而必須的。而對於藝術素質教育來說,它面對了更廣泛的受教育人群,對非專業人群而言,顯然此種方式不合適,不實際。美,人皆愛之,但面對一股腦的大量美術作品,中國的、外國的、古典的、現實的、浪漫的、具象的、抽象的,加上一大堆的年代,讓人不蒙也會被嚇跑的。 普及藝術審美教育,不缺少受惠人群,真正缺少的是一種理念和一種確實可行的方法。這種情況下,中外美術作品比較欣賞,作為選修課程就特別適合,也應該在普通高校,特別是高職、高專類學校中普及開設。 首先比較的出現,說明認識的角度和傳統發生了變化。比較是人類在同外部自然交流勾通中較高的一種認識階段,它可以同時將兩個和兩個以上相對獨立的參照系統建立聯系,從而避免認識上的獨立性、靜止性和片面性。其次,比較可以見出異同。對所比較的事物有更明確、更客觀的認識。而使得在對紛繁浩瀚的藝術作品欣賞時,能夠更為透徹,更加從容自由。再次,比較不是以高低優劣為目的。它通過對大量豐富的美術觀念、美術作品的比較,能從中發現中西美術的不同之處,從而更深刻的認識和保護世界范圍內的文化遺產,更准確、客觀的認識我們民族美術的長處與不足。 中西古代審美理想的異同 從先秦哲學家和美學家的著作中,我們了解到儒家思想是漢文化不同與世界其它民族的基本特質。中國古代審美理想的認識首先要從對儒道思想的認識作為開宗。儒家理想人格的形成是把宗法體制的共同性要求內化於自我人格的形成,「克己復禮」而「成教化,助人倫,」「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是為藝術、教育的目標。使得自我與社會的關系從外在的約束轉化為自在自覺的遵守,實際就是要求藝術的情感須自覺的由道德倫理來節制以達到情與理的和諧統一。那麼道家的審美理想是什麼呢?「夫虛靜恬談寂寞無為者,萬物之本也」。「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一」。明確了在心與物渾然一體的體驗中,人的精神將從實用、利害、因果的束縛中超脫出來,達到一種「虛」、「靜」、「明」的自由審美境界。人作為生命的存在本應與自然一體。「淡然無極而眾美從之,此天地之道,聖人之德也」。「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這里真正的美是一種大美至美是天地之美,宇宙本體所顯現出來的質朴、自然、恬淡之美。這些思想不但內涵豐厚,同時還具有深厚的美學意味,對中國書畫美學產生極大影響,為中國古代審美理想構建了一種獨特的宇宙觀,這種宇宙觀表現在藝術上就是以類取之,以虛帶實,以實帶虛,實中有虛,虛中有實,虛實相生,情理統一,物我和一。 對照西方,從古希臘時代開始,西方造型藝術就是以模仿自然為目的,古希臘哲學家們認為「數」是萬物之源。自然界事物存在就是「數理」的存在。藝術家在模仿事物外在形象的時候,通過比例、對稱、完美、表現存在的本質和規律,從一個物體美的認識到集體的、全部的美的認識,從美的形體到美的制度美的知識,一直到徹悟美的本體。由此,在對和諧美的追求過程中有了「一切立體圖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圖形中最美的是圓形。構成長方形比例協調感的「黃金比」。人體美同樣取決於不同數之間的比例和諧」。從希臘神話到希臘雕刻,大量雕像也佐證了藝術對真實物象立體性的模仿和美化。比較中西美術,如果說中國古代哲人對美的認識,主要側重於審美的「心理」方面,那麼西方則重於對象的外在形式,關注「美」與「真」的聯系,把藝術的審美創作和欣賞看作是追求知識和真理,乃至追求上帝的過程。 中西繪畫創作的觀念和思維特徵的區別 山水一直作為純粹而且重要的精神象徵存在於中國文人藝術家的生活中。古人認為,自然山水在空間形態上豐富多彩、千變萬化,在時間狀態上也是無比生動千姿百態的。從山石、樹木、水澤、雲草中尋找人生存在的道理,寄託心靈、情感,正是中國古代藝術家創作山水畫本源的真實意圖。對於山水畫創作來說,中國山水畫的空間特徵,更接近於一種時空的轉換,畫家不僅考慮的是看見了什麼,更關心人自身內心的變化過程,想到什麼。用生命的狀態表達對象。由於沒有象西方繪畫中光影、質感、透視的約束,中國山水畫更多地依靠虛實、遮擋以及不規范的大小比例關系來暗示行雲、流水、山石、樹木的空間,而使得對自然的表現更加肆意、主觀、淋漓盡致。所謂「 低仰自得,心游太空,心融融於玄境,意飄飄於白雲,忘情勿我之表,縱志於有無之間。」一幅畫可以從山前到山後,從山頂到山腳,一幅長卷可容下一年四季、陰晴、雨雪。它不是特定的山,特定的水。它有明暗、有表情、有靈性、更有生命,可以使欣賞者與之一起喜怒哀樂。這種神奇這種中國哲學文化所獨特的眼光和心靈,你是無法在西方風景繪畫中看到的。 為了栩栩如生的描繪再現自然,西方繪畫努力發明著種種技巧和手法來實現這一目的,尤其在以人物為題材的繪畫中表現突出。對人類自身的認識及興趣自古希臘起由來已久。古希臘人鍾情於人體的表現,他們對於人體結構的精通、體積空間的塑造,完全在於解剖學、光學、色彩學等各門科學意識的滲透。在健康美麗的人體藝術表現中,飽含著人類的生命力,寄託著對美好生活的強烈願望,是人性的一種自然流露。而這種題材在古代中國畫中絕對少有。此中反映著中西文化深層次的差異。人體與著衣人物畫從文藝復興之時起迅猛發展,除因人文主義精神對人自身價值肯定之外,還有一個因素很重要,就是模特。若無模特,西方人物繪畫單憑記憶想像,也不會有如此高的成就。模特兒為畫家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創作靈感和依據。但光有模特還不夠。畫家必須深入學習人體解剖,甚至自己動手去研究,隨著西方科學的進步發展,人體透視學與人體運動解剖學進一步幫助畫家創作更具生動性和挑戰性的人物繪畫。對比中國古代人物繪畫在既無人文科學環境的支持,又無內在觀念思想的幫助下,大致我們就可以理解中國傳統人物繪畫中造型不準、解剖不對、不畫人體的原因了。中國人物畫的主要目標和追求是「美」與「惡」的分辨,「氣韻生動」是繪畫所要達到的最終標准,並且形成傳統,彰示後世,中國人物畫的這種追求使得它和西畫表現真實准確的美在造型要求上突顯區別。這里絕無對中西繪畫褒貶評論之意。而只有認識到中西繪畫的各自特點及其產生的原因背景之後,我們會發現,西方繪畫的物質性、再現性,相對中國傳統繪畫的精神性、表現性之間的巨大差異了。 現在看來,中西繪畫比較欣賞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其價值在於,一方面,使受教育者得到美術文化意識的培養。美術的發展歷程體現著一定社會歷史階段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進程。美術作為一種文化其外在形式具有物質性,而創造方式和水平又體現著審美的精神性,美術文化所包含的這些東西需要挖掘和揭示。系統的繪畫藝術欣賞教育,一定會涉及美術現象所反映的特定歷史時代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而且會啟發學生深入領悟美術現象的內在文化底蘊,引導了解繪畫與人素質和發展的關系。認識繪畫作品所展現的境界、技能、觀念永遠是人素質的體現。其二,人文精神的陶冶。雖然繪畫欣賞不同於德育課,但以德育和文化成長為中心的人文精神的教育,也是繪畫藝術教育的使命之一。古往今來,在時空長河中,得以積淀的美術作品,必然是人類優秀文化遺產的代表,通過對這些作品的欣賞、挖掘和弘揚,達到揚善、育德、益智的目的。同時,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欣賞態度,掌握正確的方法成為一個心理結構健全的具有審美判斷能力的欣賞者。其三,繪畫欣賞的再創造性。欣賞,表面現象上看是一個直觀掌握的過程,實際上一件美術作品之所以流傳,除了作品本身所具備的品質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欣賞者的主觀態度。它需要想像力、體驗力和感悟力,通過對作品語言的應悟,把作品所包含的內容復顯出來。而這個過程必然滲透著欣賞者個體的人格特徵、心理內涵和精神理解,這種特殊的心理活動,獨特的心理感受和情感意志,甚至欣賞者所處的時代特性,都會使得美術作品本身有新的開拓補充,甚至是重構,從而使藝術形象成為活的有生命的形象。 中西美術最大最本質的區別究竟是什麼呢?不要急於給出答案,實際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也非三言兩語可以說清,但它的確是認識和理解中西繪畫不同的關鍵核心。

熱點內容
輔助教學 發布:2024-11-02 05:51:57 瀏覽:246
英語見證 發布:2024-11-02 05:41:05 瀏覽:991
綠色苗圃教育網 發布:2024-11-02 05:33:43 瀏覽:579
元江縣地理 發布:2024-11-02 05:28:02 瀏覽:534
星媽教學 發布:2024-11-02 05:21:45 瀏覽:652
優勝教育網 發布:2024-11-02 04:31:43 瀏覽:460
教師資格歷年真題及答案 發布:2024-11-02 03:49:24 瀏覽:119
破壞生物膜 發布:2024-11-02 02:29:55 瀏覽:730
四年級書法教學計劃 發布:2024-11-02 00:36:41 瀏覽:240
陳亮老師 發布:2024-11-01 23:42:58 瀏覽: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