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歷史學科能力

歷史學科能力

發布時間: 2020-11-25 02:09:19

如何培養學生歷史學科能力

歷史學科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它包含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思維能力、想像能力、記憶能力、表述歷史問題的能力等一般能力,也包含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原理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等的特殊能力。所有這些能力可歸並為閱讀理解、語言和文字表述、整理和歸納、分析與運用四大類。它們指向的目標各有側重,其培養訓練的方式也不一樣。
1 閱讀是獲得新知識的重要途徑
歷史學科的閱讀不同於一般語文課,它要求學生領會教科書的篇章結構、大小子目和內在聯系,哪些是基本史實,哪些是基本原理或觀點。學生在閱讀教材的過程中通過感知,參與了觀察、思維、想像分析、歸納、綜合等多種思維活動。教師在指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時,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①介紹閱讀方法,要求學生帶著問題去看書,可把每個歷史事件分成背景、經過和結果三個方面進行,從閱讀中尋找答案;②指出閱讀內容中的重點與難點,講解閱讀過程中學生不夠明確的概念;③設計一些旨在提高能力的問題,幫助他們通過閱讀去進行思維、分析、判斷、提高閱讀能力;④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從單純地按課本順序看書,提高到從各個角度看;從基本史實上升到概念,最終進行理論概括。閱讀能力是各種能力形成的基礎。學生閱讀能力的體現與提高是通過表達來進行的。
2 日常的教學活動應貫穿表達能力的系統訓練
歷史學科的表達能力就是用口頭或書面形式將閱讀與聽講後掌握的歷史知識表述出來。表達的對象不同,其表達的構成也不盡相同。例如歷史人物情況的表達要結合所處的時代背景與活動作出概括和評價;歷史事件的表達要概括其發展過程,尤其是發生的原因及帶來的結果和影響。要通過表達達到再現或再認的目的,且向表達的全面、快捷、正確方向努力。訓練其表達能力時應注意以下幾點:①強化學生主體意識。教師要表現出耐心與熱情,以營造課堂表達的良好環境和氛圍;②精心設計課堂提問與練習。俄國民主主義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善於提出問題,並能逐漸增加答案的復雜性和難度,這是最主要和極其必要的教學技巧之一」。教師所提問題必須具有思考性且有一定的思維層次,即通過歷史基礎知識的再現上升到概念推理,分析並作出評述的思維過程。表達能力是考試水平高低的直接反映,表達能力的提高又依賴於對知識整理歸納的訓練程度。
3 整理歸納是歷史學習中能力形成的重要一環
歸納整理就是要求學生按類別將分散的歷史知識整理成板塊或線索。通過整理,從中概括出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它所反映的實質內容。例如通過對中國封建社會歷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加強措施的整理,可了解封建社會產生、發展、強盛到衰亡的歷史發展過程。培養學生的歸納整理能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做:①整理歸類必須強調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去完成,不使用現成答案,也不贊成抄襲資料,否則無益於學生能力的培養;②整理的類別由教師列出提綱。歸類方法可按大專題進行,以便系統把握歷史知識。如中國古代史可分政治改革、中央集權、賦稅制度、民族關系、對外關系、科技文化等專題作知識歸類;中國近現代史可按屈辱史、抗爭史、探索史進行歸類;世界近現代史按國別史、國際共運史等方面進行歸類。歸類方法也可按小專題進行,以便從微觀上系統掌握歷史知識。如同一地區、同一時期發生的大事,同一目的知識等進行歸類。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自己進行分類整理,讓學生舉一反三,學會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整理歸納線索越多,對歷史知識網路熟悉的程度就越深,其能力也會同步提高,在知識的運用中就能駕輕就熟。對學生自己的歸納,教師要進行批閱或指導,及時糾正可能出現的錯誤;③整理歸納的最好形式是列提綱,或制圖表。
4 分析與運用是能力體現的關鍵
在培養學生歷史學習能力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最困難的既不是閱讀理解、背誦記憶,也不是整理歸納,而是對材料的取捨和歷史知識的運用。分析與運用是學生諸多能力是否能發揮出來的關鍵能力。運用能力的訓練和培養是一個艱苦而復雜的過程,為此需要做到這樣幾點:①教師精選精講典型例題,並作深刻而全面的剖析,尋找答題有關規律;②認真審題,精選與題目有關的素材;③結合政治課教學,講清常用的哲學原理,加深對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解;④結合課本加強馬克思主義史學觀的滲透,尤其要突出那些理論性較強的章節和段落。如中國古代史上的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的發展對當時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產生的影響,正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這一原理最好的體現。
以上論述了能力培養的四個方面,其中閱讀理解與整理歸納是基礎,表達與運用是結果。歷史學習能力的培養除學生因素之外,教師還必須進一步鑽研教學大綱和課本內容,加強業務學習,尤其是教學理論的進修,提高教師自身素質,這是教學能力培養能否成功的主要制約因素。

Ⅱ 美國歷史課程標准中關於歷史學科能力包括哪些主要內容

三、簡答題(每題15分,共45分)1、如何處理教科書與《初中歷史課程標准》的關系?2、對學生歷史學習業績的評價方法有哪些?3、歷史學科有哪些豐富的課程資源?宣城市梅林實驗學校初中歷史課程標准測試卷參考答案一、填空題:1、

Ⅲ 歷史老師應具有哪些技能

歷史是過去發生的歷史史實,這要求歷史教師具有崇高的師德。第一,要客觀分清歷史史實,不要帶有主觀感情色彩講授給學生。因為中學生現階段的思想意識發展還不完善,此時教師的思想會對學生起到重要的影響,歷史教師要分清楚主客觀的歷史觀,實事求是,要正確客觀的評價歷史。,因為教師是作為學生學習的傳授者和塑造者,歷史教師可以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觀點,但一定要保證遵循客觀的歷史史實,不要篡改歷史;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不能在授課中歪曲事實,融入個人情感。歷史是求真,客觀公正。例如:講到希特勒的時候,不要因為他是侵略者就毀滅他自身的軍事領導才能,要客觀地辯證地教給學生正確的歷史觀。第二,要有一定的政治理論基礎高素質修養。歷史一定要遵循歷史唯物主義,要把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有機的集合起來,做到客觀辯證,對中學生形成高度的、正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是極其重要的。第三,要充分客觀的認識歷史學科的德育功能,要有效將考試與教育素質聯系起來,將其中孕育的思想教育於歷史教育知識的傳授之中。
二、有廣博的專業知識
唐代史學家劉知幾在《史通》中,提到史學家治史應具備「才、學、識」。「學」,即史學,便要求史學家們應該具備系統淵博扎實的歷史知識。優秀的歷史老師之所以優秀,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老師本身具有廣博過硬的專業基礎知識,了解並能跟上專業領域的變化。首先,面對中學生,他們的歷史基礎知識儲備還不完善,囫圇吞棗式的講授給中學生,這會給正在處於記憶力發展期的中學生來帶不利影響,也會阻礙孩子們的正確歷史觀的形成,因此歷史教師擁有過硬的專業基礎知識是十分重要的。對教材內容要有深刻認識,善於對教材進行分析,才能正確客觀處理教材,准確地講解歷史,解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出的各種棘手問題。其次,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師的知識越深湛,視野越寬廣,各方面的學科知識越深厚,他就在更大程度上不僅是一名教師,而且是一名受歡迎的教育工作者。」一個教師有廣泛的視野,有和學生們一樣的興趣和愛好,那樣的教師無疑是受歡迎的。學生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慾望,接觸新事物的能力強,要求教師知道的新鮮事物廣泛,才能使學生們引起興趣。歷史這門學科包容性強,多接觸書本以外的新鮮事物也是極其必要的,這對學生們提高學習興趣起到了重要作用,間接的提高了教學質量,增強學生們學習主動性,使學生們對歷史學科產生興趣進而增長知識。如,歷史教師在講到「蹴鞠」,可以講解它的歷史意義,另外,教師對體育這方面感興趣,便更好的講解足球的相關知識,可以讓學生們容易接受,產生聯想記憶,使講解更吸引人,可以使學生們和教師產生共同語言,使學生對教師樹立崇拜思想,擁有良好的師生間的關系,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第三,要有連貫、系統的歷史專業素質。歷史課堂,存在講授內容過多。講授時,學生們對知識掌握的不好,記憶內容容易混亂。因此,歷史教師要有扎實、系統、廣博的歷史專業基礎知識,可以間接幫助學生更好的縷清線索,整理歷史時間發展順序。例如:在講牧野之戰,這是歷史上典型的以少勝多的歷史戰爭,就可以將以少勝多的戰役事件連貫起來。俗話說:「需要你到一瓢水,那麼你最好就准備一缸水。」歷史教師有系統的專業知識,以防學生們課外的需求。
三、掌握全面教學技能
劉知幾在《史通》中提到「才」,即史才,是指語言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第一,具有較強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歷史的過去性和時序性決定了歷史學科表述的特性,讓學生成功了解和掌握史實,教學的成敗便是以語言優先。清晰系統的掌握史實,可以抓住學生的興趣點,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人際的溝通能力;另外,板書書寫能力,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還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識理論水平和教學實踐能力。第二,具有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高科技時代,熟練運用信息化教學的手段,合理充分的利用現有的高科技資源,有效的增強歷史課堂的趣味性,與時俱進,利用多媒體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歷史課堂。第三,要有很強的科研創新教學素質。歷史要有創新,要鑽研發展。要求歷史教師的思維創新的能力。日新月異的現代化的發展,時刻的關心歷史科研研究成果的變化,使自己知識結構得到完善,開拓學生視野,增長自己教育創新素質,提高教學質量。第四,完善自己教學方法。正確的教學方法有效率的節省時間達到最高效果。首先,掌握學生興趣點,有效的增強歷史課堂的趣味性;其次,尊重學生,樂觀感染學生。適當的使用批評態度,不要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用自己樂觀幽默的教學方式和生活樂觀態度感染學生學習興趣,教師是一面鏡子,才能更好促進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然後,與時事相聯系。歷史不是一成不變的,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是變化的,這要求我們結合時事,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使歷史與當今時事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學生增強對歷史政治觀的培養和形成。再者,系統的進行比較式的學習。歷史無非不是縱向就是橫向的發展線索展開的,可以適當的將類似的歷史事件竄在一起,類似比較記憶,增加學生知識儲備。最後,教師進行個人的能力提升和正確的方法指導。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和專業教學素養,對學生們進行正確方法指導,樹立正確歷史價值觀。第五,注重自己的衣著站姿。中學生的模仿能力強,不要奇裝異服,要做到為人師表~

Ⅳ 歷史學科的五大素養是什麼

1.唯物史觀:是揭示人類社會歷史客觀基礎及發展規律的科學歷史觀和方法,包含: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生的真正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貢獻等。

2.時空觀念:是指對事物與特定時間及空間的聯系進行觀察、分析的觀念,以歷史紀年、歷史時序、年代尺、階段特徵、歷史大事年表、歷史地圖等形式呈現。

3.史料實證:是指對獲取的史料進行辨析,並運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現歷史真實的態度和方法,以史料分類、史料辨析、史料運用、觀點論證的形式進行呈現。

4.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以歷史理解為基礎,對歷史事物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的態度、能力與方法,以材料整理、對史料的解讀、追溯起源、探討因果、分析趨向、說明影響、判定地位等形式進行考查,培養敘述歷史和形成歷史認識的能力。

5.家國情懷:是學習和探究歷史應該具有的社會責任和人文情懷,包含:優秀傳統文化、民族精神、民主法治、科學精神、世界意識、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健全的人格、聯系現實等。

Ⅳ 怎樣培養歷史學科的表述能力

1. 拿出課上五分鍾時間讓學生講一個歷史小故事或者是對一個歷史小問題作簡要闡述。這樣做既提高他們當眾口頭表述能力,也提高了他們閱讀、概括總結的能力。
2.課堂教學中對教師設計問題的回答。在日常教學中要規范學生回答問題的條理性,例如對人物及歷史事件的評價要從進步性和局限性兩個方面作答。而且要依據生產力發展的標准。對人物的主要活動必須按經濟、政治、軍事、外交、思想文化幾個固定的順序回答等等。這樣做就是要給學生一個固定的思維模式,以訓練學生的條理表述。
3.在課外還積極運用各種形式培養學生的表述能力。經常組織歷史題材的演講比賽如每年的「七·一」、「八·一」、「十·一」都組織歌頌黨,歌頌祖國的講演會,鴉片戰爭、五四運動、抗日戰爭的勝利等重大事件的紀念日都舉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演講會,通過這些活動也提高了學生的表述能力。

Ⅵ 如何培養歷史學科能力

對於歷史長河中浩如煙海的史料、紛繁復雜的歷史現象來說,中學歷史教科書已作了高度概括。它重點突出,觀點明確,以綱帶目,脈絡清晰。而歷史高考中,為了有效考查學生的能力,增強主觀性試題的效度,也為了減少評分誤差,無論是材料解析題還是問答題,其答案的組織都強調突出重點,簡潔精練、清楚明了。因此歷史概括的外部表現是對語言文字的概括。高考主觀試題考查概括能力必然包含對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考查。但語言文字的概括總是體現著人類思維的特徵。歷史概括的內部實質當為對人類歷史的概括性思維——這是一種高層次的思維能力。
從近些年的高考試題看,概括的對象幾乎包括了所有歷史要素:原因、條件、表現、措施、過程、性質、特點、方式、手段、作用、地位、意義、經驗教訓、啟示、原理等等;從概括的信度看,有在題問中明確提出概括要求的,也有未明確規定概括要求的——有一點是規律性的,那就是問題中要求答性質、特點、方式、結論、啟示、原理等內容的,不管題問中是否明確概括要求,一般都要求概括地作答。概括能力是較高層次的學科能力,它總是包含再認、再現、閱讀理解、分析與綜合、歸納與抽象等學科能力,同時又離不開對材料的整理、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作指導、史論結合、文字表達等學科能力。
1.
歸納和抽象是概括的前提。
概括的過程,首先是歸納的過程。需要概括的知識往往呈現零散分布狀,這不利於概括。但歷史知識本身又具有整體性、系統性的特徵,我們完全可以用系統化思維方式,從宏觀和整體的高度來認識和處理那些零散分布的知識,對歷史教材內容重新整合或類化。行之有效的做法是重視和加強歷史知識結構的教學。所謂加強歷史知識結構的學習,就是要善於把大量分散的相對孤立的歷史史實、歷史概念以及歷史結論納入完整的學科體系之中,多角度、多層次地反映歷史事實和歷史概念之間的普遍性聯系,揭示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和客觀規律。這與概括的第一種涵義以及歸納式概括、點睛式概括、概述式概括的要求,特點是相符合的。因此加強歷史知識結構的教學,是快速提高學生概括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概括的過程,其次是抽象的過程。概括總是在人們的抽象過程中並在抽象的基礎上進行和完成的。因為概括的結果已不是歷史事物、歷史現象的簡單再現或全部羅列,而是對歷史事物、歷史現象的更高層次的認識,是形成一系列穩定的科學的概念,是把感性知識上升為理性知識。這一結果的實現只能通過抽象思維來完成。歷史事物、歷史現象共性或本質屬性的歸結,歷史哲理、歷史規律、歷史基本結論的提煉升華,基本要點、核心內容的得出,無一不是抽象思維的結果。抽象的最初結果是形成一系列比較穩定的、科學的歷史概念。歷史概念源於史實,又高於史實,是歷史事物的本質、全體及內部聯系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歷史概念的這些特點與歷史概括的涵義、特點許多方面是一致的,所以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廣泛地准確地使用歷史概念為歷史概括服務;重視歷史概念的教學和運用是提高學生歷史概括能力的又一有效方法。

2.史論結合法是歷史概括的基本方法和典型形式。

所謂「史」即客觀史實;所謂「論」則是從客觀歷史事物、歷史現象之中抽象出來的帶普遍性、規律性的認識。史論結合既是史學研究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之一,也是歷史高考考查的學科能力之一,更是我們進行歷史概括的基本方法,還是歷史概括的典型形式。

任何一道主觀性試題中有史、論兩部分組成,每一個要點(或每一句話)多數也有史、論兩部分組成。「史」要概括,主要表現為歷史概念的運用;「論」要具體不能空洞,「論」從史出。歷史學科主觀性試題的答案不會有生動的描寫、華麗的洞藻、濃厚的文學味;也不會整段都是深奧的理論說教,濃烈的政治味;而是具體而不繁瑣,朴實而不刻意雕啄,有抽象但不深奧。例如有些學生在解答「1941~1942年中國共產黨是怎樣戰勝困難鞏固抗日根據地的?」(「面」的概述)一題時不會概括作答。在回答「大生產運動」這個要點時寫道「在毛澤東主席『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下,八路軍三五九旅在王震的率領下雄糾糾、氣昂昂地開進雜草眾生的南泥灣。他們揮鋤如飛,汗流夾背;勞動號子傳遍山野,歡聲笑語不斷。經過他們辛勤開墾,南泥灣到處是莊稼,到處是牛羊,南泥灣成為陝北的好江南……」。上述文字就描寫三五九旅開墾南泥灣的情景來說語言已經較概括。但命題卻是「大生產運動」與「鞏固抗日根據地」的關系。南泥灣墾荒僅僅是「大生產運動」的一個「點」,不能以「點」蓋「面」,以偏概全,更不需要對南泥灣墾荒這個「點」作過細的描寫。「大生產運動」又是那麼多鞏固抗日根據地措施中的一個「點」,在此題中對「大生產運動」的情況也不可能也沒必要進行詳細的敘述。此要點可概括為「各敵後抗日根據地開展大生產運動(「史」的概括,實際上是歷史概念的運用),使抗日根據地渡過了嚴重的經濟困難,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具體的
「論」,與「生產運動」相統一的「論」)。其餘要點的概括類同。

3.訓練是提高學生歷史概括能力的基本途徑。

知識可以傳授,能力必須靠平時的訓練逐步培養和提高,非一朝一夕而成。高層次的概括能力的培養更不例外。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主要有:

①借鑒語文學科的一些概括方法加以訓練。

文史不分家。一方面要准確地隨心所欲地表達自己的歷史概括性思維成果需要具備相當深厚的語言文字功底,這離不開語文學科;另一方面,歷史概括性思維和語文概括性思維的特點、要求又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我們完全可借鑒語文學科的一些概括方法為歷史概括所用。如概要式概括可以把語文課中抓關鍵字詞,劃分邏輯層次的知識、方法遷移到歷史概括中來,按題目要求劃分材料的意思層次,妥善地抽取出有關問題的答案要點來。對於概述式概括可以借鑒語文課中撰寫故事梗概的方法。

②提高筆記能力是提高學生概括能力的最實用的方法。通過讓學生課前試編單元或章節課堂教學提綱,課後記錄讀史札記、學史心得,試寫歷史小論文等形式的訓練,可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③以歷年各地高考例題作示範,明確概括類型,掌握概括方法,再重設例題,舉一反三,培養學生獨立概括能力。

Ⅶ 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包含哪幾個部分

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包括:

1、時空觀念

對事物與特定時間及空間的聯系進行觀察和分析的觀念。

2、史料實證

對獲取的史料進行辨析,並運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現歷史真實的態度與方法。

3、歷史理解

將對史事的敘述提升為理解其意義的理性認識和情感取向。

4、歷史解釋

以史料為依據,以歷史理解為基礎,對歷史事物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的態度與能力。

5、歷史價值觀

對歷史的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的辯證統一,是從對歷史真實和歷史意義的追求中凝練出來的價值取向。

(7)歷史學科能力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

自遠古以來中國國土開辟、社會進化、經濟文化發展、政治演變的簡明過程。最晚在百餘萬年以前,中國先民就已在東亞大陸棲息繁衍。大約到公元前2070年,出現了有階級和國家組織的夏朝。前221年,中國第一次出現大一統局面,從此以後,又經歷了兩千餘年的王朝統治。

中國地境遼闊,孳生人口眾多,文化廣被四鄰,有文字的歷史延綿不斷近六千年之久。沒有別的國家同時具備這些條件。

中國歷史是中國各民族誕育和發展的歷史。它的發達的封建社會,曾創造了同時代世界最高的文明。但是當西方某些地區跨入資本主義,特別是當西方資本主義列強入侵中國之後,中國越來越落後了。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創立民國,中國獲得了前進的新起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開辟了在社會主義道路上振興中華的前景。20世紀80年代,中國開始改革開放。

參考資料:中國歷史_國史網

Ⅷ 歷史學科能力如何落實

有自信,多看歷史書,多做題,練出題感來

Ⅸ 如何培養高中生歷史學科的比較能力

所謂歷史的比較能力是指在歷史思維過程中,對歷史現象、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進行比較,找出異同,發現本質,探尋歷史發展規律的能力。它既是歸納、概括、綜合、評價等更高思維能力的基礎,又是提高學生記憶能力的重要手段。現行《中學歷史教學大綱》和《考試說明》都對比較能力作了明確的界定。歷史高考試題中考學生比較能力的試題每年均佔有相當大的比例。因此,在歷史教學中,必須重視學生比較能力的培養。
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比較能力呢?筆者的做法是:
一、循序漸進,由易到難
循序漸進是我們必須遵循的認識規律,學生比較能力的培養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一般說,應先具體、後抽象;先簡單、後復雜;由局部到整體;由現象到本質。為此,在教學中,我先引導學生就具體歷史事件、人物、現象的某一個方面進行比較,從而得出較為正確的結論,以加深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如講王莽改制時,我讓學生與商鞅變法進行比較。因其內容較多,學生一下子無從下手,我只讓學生比較其改革的內容。由於這些內容很具體,學生兩相對比,很快就發現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是廢井田,即廢除奴隸社會的土地國有制,允許土地買賣;而王莽改制則是實行王田制,即土地國有,不許土地買賣,經過比較從而得出「商鞅變法適應了地主階級土地私有制的需要,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王莽改制是要恢復井田,違背了社會發展潮流」這一歷史結論。又如,在講歐洲封建君主的改革一節時,我先讓學生比較法、俄、普、奧四國封建君主改革的措施,然後再進一步讓他們比較改革的作用。通過比較,不難發現:四國君主都不同程度地加強了中央集權,建立專制統治;都推行重商主義的經濟政策,鼓勵和發展工商業;都積極推行對外擴張政策的措施等共同點以及這些改革都不同程度地增強了國家經濟軍事實力;客觀上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的作用的相同點。從而對四國改革有了一個較正確的認識,也為進一步認識這些改革是歐洲封建群主被迫適應世界資本主義潮流而進行的這一結論打下基礎。隨著學生知識的積累和比較能力的逐步提高,再開始讓學生比較整個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的異同點,進而透過歷史現象看本質。就這樣,學生的比較能力逐步得到了提高。
二、明確要求,把握規律
長期以來,學生對比較題都害怕。從學生答題的情況看,比較題的失分也嚴重。之所以會造成這種局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並未真正掌握比較題的答題要領。事實上,比較題的回答是有規律可循的,教學中,教師應盡量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把握各種題的比較規律,開拓學生的解題思路,從而掌握解答比較題的要領。一般說來,對歷史事件的比較,應主要從事件發生的原因、事件的性質、簡單經過及其結果等方面去著手比較;對歷史人物的比較應從其生活的時代背景、主要主張、主要活動對歷史所產生的影響等方面去進行比較;對歷史現象主要應從現象產生的原因、現象的特點、現象所反映的本質及出現這種現象的歷史意義等方面去比較。掌握了一般規律,還應對具體的比較對象作具體分析,確立相應的比較角度。如對新民主主義革命和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比較,可引導學生從社會性質、革命的對象、革命的性質、革命的領導階級、革命的指導思想、革命的范疇、革命的前途及徹底性等方面進行比較。在這里,從大的方面來說,它是屬於歷史事件的比較,但比較項目的設置,則不完全拘泥於教師所歸納的一般方法,必須根據事件的本身去增減一些項目。又如對工業革命前後的世界的比較,則應從生產力、階級關系、城市化進程、世界格局、意識形態等方面去設置比較項目,由此可見,項目的設置既要遵循一般規律,又要靈活運用,同樣是屬歷史事件的革命和改革,其比較項目的設置就不可能完全一樣,但不管怎樣改變,認識事物的規律是不會變的。
三、精選試題,舉一反三
學生比較能力的提高,要有適當的訓練,在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讓學生練習一些精選試題,或口頭作答,或討論作答,並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為此,筆者認真研究了近年高考試題,體會命題者的意圖。通過研究發現:高考題中,考學生比較能力的試題一般都是考的重點內容。如重要歷史人物,重大歷史事件或重要的歷史概念。這些試題大都不是讓學生整體比較,而只要求學生比較其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但必須透過現象看本質。基於對高考試題的這種認識,在教學中,筆者精選了一些試題,有針對性地訓練學生。如在講西漢時,筆者讓學生比較漢高祖與漢武帝的政策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會有這些不同?從而使學生明白漢高祖實行休養生息政策,分封同姓王,對匈奴搞和親政策是為了鞏固劉家的天下,漢武帝大肆徵兵征稅,興修水利,實行推恩令,剝奪王國勢力,對匈奴採取戰爭政策也是為了鞏固西漢的統治。之所以有這種不同是與當時的國力分不開的。然後,讓學生舉一反三,把漢武與秦始皇進行比較,比較他倆在軍事行動、役使百姓和加強思想控制三方面的相似之處,進而說明秦亡漢興的道理。
總之,歷史比較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遵循認識的規律,把握比較的原則,並配合其它方法,長期堅持,才能真正把能力的培養落到實處。

熱點內容
輔助教學 發布:2024-11-02 05:51:57 瀏覽:246
英語見證 發布:2024-11-02 05:41:05 瀏覽:991
綠色苗圃教育網 發布:2024-11-02 05:33:43 瀏覽:579
元江縣地理 發布:2024-11-02 05:28:02 瀏覽:534
星媽教學 發布:2024-11-02 05:21:45 瀏覽:652
優勝教育網 發布:2024-11-02 04:31:43 瀏覽:460
教師資格歷年真題及答案 發布:2024-11-02 03:49:24 瀏覽:119
破壞生物膜 發布:2024-11-02 02:29:55 瀏覽:730
四年級書法教學計劃 發布:2024-11-02 00:36:41 瀏覽:240
陳亮老師 發布:2024-11-01 23:42:58 瀏覽: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