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塵美術
① 宋朝繪畫的主要藝術特徵
1、繪畫題材和表現體裁的多樣化。宋代繪畫題材擴大,繪畫分科變細,計有佛道、人物、山水、屋木、走獸、花卉、翎毛、墨竹、龍水等門類。繪畫形式中工筆繪畫有突出成就,青綠重彩仍然流行,水墨著色在山水畫中佔有重要地位,寫意畫開始出現。宋代繪畫體裁有巨幅壁畫、高屏大幃、長卷立軸、小幅繪畫、冊頁形式、白描粉本小樣等多種樣式。
2、文人參與繪事,文人繪畫漸成潮流。科舉制提高了整個官僚的文化水平,以科舉進身的文人力圖強調自己的文化英雄地位,將繪畫視為文化修養和風雅生活的重要部分。
宋代不少文人士大夫將繪畫看成文化修養和風雅生活的重要部分,他們在繪畫中以墨竹、墨梅、山水樹石及花卉等為題材,追求主觀情趣的表現,反對過分拘泥於形似的描繪,藝術上主張寧和平淡,追求天真清新的風格。米氏父子、蘇軾等人為典型代表。
3、在宋代,宮廷繪畫承載著宣傳教化、籠絡重臣、粉飾太平的主要功能。宮廷畫家在藝術上必須附和帝王的審美趣味,因此,宮廷繪畫的主要表現風格為:造型准確,格法嚴謹,精微細膩;賦色濃艷,華貴富麗;既有精密不苟之長,某些作品又有萎靡柔媚的傾向,形成「院體」畫的獨特風格。宋徽宗趙佶為典型代表。
4、出現了職業畫家。畫工解除了對貴族的人身依附,成為獨立的手工業者。宋代城市經濟繁榮,文化生活活躍,繪畫的需求增加,繪畫的服務對象有所擴大,為繪畫的發展提供了物質條件和群眾基礎。一些畫師們的創作進入城市商業市場,不少技藝卓絕的畫家活躍在社會上,對促進宋代繪畫起重要作用。
這時期的職業畫家的創作具有明顯的商品畫性質。繪畫作為固定行業與社會建立更廣泛的聯系,突破了宗教題材與貴族題材的羈絆。擴大了視野,使世俗美術有了很大發展。宋代風俗畫的發展可以為證。
(1)墨塵美術擴展閱讀:
宋代繪畫是中國繪畫藝術發展的高峰。它所反映的廣泛的現實生活內容,在古代繪畫史上是極為突出的。運用多採的優美的藝術形式,創造了很多的藝術表現手法,和社會有著密切的聯系,元明清繪畫中的風格樣式及理論大多可在宋代繪畫中找到根據,表現了中國繪畫的成熟與高度繁榮。
宋代繪畫藝術在技巧上有許多重要創造。著重挖掘人物的精神狀貌及動人的情節,注重塑造性格鮮明的藝術形象。花鳥畫、山水畫追求優美動人的意境情趣,注意真實而巧妙的藝術表現,並努力進行形象提煉,有著高度的寫實能力。
文人士大夫繪畫對於繪畫藝術的繁榮提高也有促進作用,他們在主觀的表達和筆墨效果的探索上尤有貢獻。宮廷繪畫在整個社會繪畫的繁榮基礎上得到高度發展,其藝術成就也不容忽視。
宋代繪畫進入手工業商業行列,與更多的群眾建立較為密切的聯系。在五代南唐、西蜀建立畫院的基礎上,宋代繼續設立翰林圖畫院,以培養宮廷需要的繪畫人才。民間繪畫、宮廷繪畫、士大夫繪畫各自形成體系,彼此間又互相影響、吸收、滲透,構成宋代繪畫豐富多採的面貌。
② 關於插畫和繪畫的區別
插畫 是繪畫的一種!
插圖是運用圖案表現的形象,本著審美與實用相統一的原則,盡量使線條,形態清晰明快,製作方便。插圖是世界都能通用的語言,其設計在商業應用上通常分為人物,動物,商品形象。
2現代插畫的分類
2.1 繪畫性插畫
彩色攝影給人的可信度是其它藝術形式不可比擬的,但繪畫的手法卻有更自由的空間,它在創造理想、誇張及超寫實的設計形象與意境方面有自由構思、想像力的充分發揮,和強調特點等表現上的優勢.這些是彩色攝影難以超越的。
繪畫性插畫可以根據不同的設計意圖有不同的切人點:形象、顏色、質感、肌理⋯8943 .可以不表現寫實的空間.只是比例相對的寫實。可以藉助象徵、裝飾、構成、漫畫、擬人、卡通等形式綜合表現。從某種意義上講,繪畫藝術成了基礎學科.插畫藝術成了應用學科。繪畫性插畫運用繪畫作為表現創意的手段.只要繪畫中分多少類,插畫中也可以分多少類。如運用版畫(木刻、石版、銅版畫)、國畫(水墨畫、白描)、油畫、水彩、水粉、鉛筆淡彩、鋼筆素描等形式表現的插畫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繪畫性插畫對技法的多樣性進行探求,同時表現出更深刻的主題.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從而更具表現力。
2.1.1 在我國古代書籍就重視插畫
最早出現的是手繪線描或木刻版畫單色印刷的形式。晉朝陶潛詩雲:「流觀山海圖,是古書無不繪圖。」清人徐康《前塵夢影錄》記載「古人以圖書並稱,凡有書必有圖。」宋元時代的書籍插畫,隨著雕版印刷的發達而非常流行。如《宣和博古圖》、《烈女傳》、以及《營造法式》等書。此時宋刻本的插畫有了套色印刷。明代插畫的製作更是達到了極盛時期,小說戲曲等文藝作品,科技書籍大都配上了插畫,如《西廂記》、《水滸記》、《西遊記)、等書。書籍插畫發展至今,大多分為文藝性書籍插畫和科技讀物插畫。文藝性書籍插畫選擇書中有意義的人物和場景用形象描繪出來,可以增加讀者閱讀書籍的興趣,使可讀性和可視性二者結合起來相得益彰,並且還能通過藝術的形象增強文藝作品的感染力,使讀者得到「美的享受」,對書中的主人公留下更深刻更形象化的印象。
③ 獨特繪畫技法有哪些
一、拼貼挖補法
1、把一幅畫切割、分解,然後換位或原位(如將一個圓變換角度或反過來貼上)重新組合。
2、或把別的畫面某一部分拼在此畫面上國畫視頻,構成新的關系,如用金箔直接貼在畫面等。
3、穿插拼貼法
④ 關於國畫
呵呵,此類問題可以直接搜網路就行了,給你轉載過來吧:
中國畫又稱「國畫」。它依照中華民族特有的審美趨向及因此而產生的藝術手法而創作。
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和審美情趣,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識。國畫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創制意境,要求「意存筆先,畫盡意在」,達到以形寫神,形神兼備,氣韻生動。由於書畫同源,兩者在達意抒情上都強調骨法用筆、因此繪畫同書法、篆刻相互影響,相互促進。近現代的中國畫在繼承傳統和吸收外來技法上,有所突破和發展。
侯子墓帛畫(西漢)中國畫歷史悠久,遠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就出現了畫在絲織品上的繪畫——帛畫,這之前又有原始岩畫和彩陶畫。這些早期繪畫奠定了後世中國畫以線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礎。兩漢和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由穩定統一到分裂的急劇變化,域外文化的輸入與本土文化所產生的撞擊及融合,使這時的繪畫形成以宗教繪畫為主的局面,描繪本土歷史人物、取材文學作品亦佔一定比例,山水畫、花鳥畫亦在此時萌芽,同時對繪畫自覺地進行理論上的把握,並提出品評標准。隋唐時期社會經濟、文化高度繁榮,繪畫也隨之呈現出全面繁榮的局面。山水畫、花鳥畫已發展成熟 ,宗教畫達到了頂峰,並出現了世俗化傾向;人物畫以表現貴族生活為主,並出現了具有時代特徵的人物造型。五代兩宋又進一步成熟和更加繁榮,人物畫已轉入描繪世俗生活,宗教畫漸趨衰退,山水畫、花鳥畫躍居畫壇主流。而文人畫的出現及其在後世的發展,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畫的創作觀念和表現方法。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寫意花鳥得到突出發展,文人畫成為中國畫的主流,但其末流則走向因襲模仿 ,距離時代和生活愈去愈遠。中國畫自19世紀末以後在近百年引入西方美術的表現形式與藝術觀念以及繼承民族繪畫傳統的文化環境中出現了流派紛呈、名家輩出、不斷改革創新的局面。
19世紀以後,在政治、經濟(特別是商業、文化發達的上海、北京(含天津)、廣州等中心城市,匯聚了一大批畫家,即以上海為中心的江浙畫家群,如任頤、虛谷、吳昌碩、黃賓虹、劉海粟、潘天壽、朱瞻、張大千、傅抱石、錢松喦、陸儼少等人;以北京為中心的北方畫家群,如齊白石、陳師曾、金城、陳半丁、王雪濤、李苦禪、蔣兆和、李可染等;以廣州為中心的嶺南畫家群,如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何香凝、趙少昂、關山月、黃君璧等人。隨著形勢的變化和時代的更迭,上述地區的畫家亦有流動,如抗日戰爭時許多畫家來到西南地區,1949年後又有許多畫家如張大千、黃君璧、趙少昂等人移居國外和港台地區。今全國大多數省市成立了畫院,在3個中心之外,又出現了許多新的中心 ,畫家隊伍空前擴大。
在現代中國畫家中,許多畫家繼承並堅持傳統繪畫的基本模式,他們或以模仿、傳承前代畫家技巧、風范為原則,或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力圖變革,在保存、發展傳統的同時,形成自己的風格。前者有金城、顧麟士等人,後者以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等人為代表。
自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隨著西方美術的大量引入和反封建斗爭的深入,改革中國畫成為新的時代潮流。以留學日本、歐美的高劍父、高奇峰、劉海粟、徐悲鴻、林風眠等人為代表,倡導將西方美術的寫實及近代西方美術的創作觀念與傳統的中國畫像融合,走出了一條改革、創新中國畫的新路子,使傳統的中國畫煥發了新的生機。其中高劍父、高奇峰等嶺南畫派畫家,提倡折衷中外,融合古今,將日本畫法與傳統的撞水、撞粉法和沒骨法相糅合,創造出了一種雄勁奔放、具有時代感的新風格。徐悲鴻將西方繪畫的寫實手法融入傳統的筆墨之中,豐富了中國畫的表現性。林風眠則調和中西,並汲取民間美術的質朴與剛健,形成了自己意境深邃,形式新穎的獨特風格。另外,陳之佛將中外裝飾藝術中的色彩融入工筆花鳥畫的創作,張大千借鑒西方抽象表現主義的某些手法,創出潑彩畫法;李可染受西方畫寫生的啟發,直接對景寫生對景創作;吳冠中用中國畫的工具材料和西方現代藝術的形式、觀念等表現中國畫傳統的詩情與境界等等,均取得了重要成就。
隨著時代的變遷,中國畫由過去士大夫和貴族娛樂自賞的貴族藝術轉向為「民眾的藝術」,由過去的象牙之塔,走向十字街頭。使中國畫在題材內容上產生了深刻的變化。畫家們將視角投向社會現實,創作了一大批具有時代特徵的優秀作品。
20世紀中國畫的創新與繼承
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高舉起了反對封建文化的新文化運動大旗。在美術領域,主張革新的美術家們紛紛響應新文化運動的號召,通過變革傳統中國畫來創造新的,適應時代需要的新美術。在這一變革過程中,一部分美術家積極引進西方美術的寫生,寫實方法,在世紀初形成了學習西方繪畫,興辦美術學校的熱潮。「寫實改造中國畫」,主要針對明清時期文人墨畫模擬古人筆法,缺少新的創造而進行變革。以徐悲鴻為代表的寫實風格畫家與古代畫家作品的比較中,可以部分了解這種變革的特點。
中國畫的「畫分三科」,人物、花鳥、山水,表面上是以題材分類,其實是用藝術表現一種觀念和思想。所謂「畫分三科」,即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個方面:人物畫所表現的是人類社會,人與人的關系;山水畫所表現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將人與自然融為一體;花鳥畫則是表現大自然的各種生命,與人和諧相處。三者之合構成了宇宙的整體,相得益彰。這是由藝術升華的哲學思考,是藝術之為藝術的真諦所在。
當代國畫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按其題材和表現對象大致可分為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界畫、花卉、瓜果、翎毛、走獸、蟲魚等畫科;按表現方法有工筆、寫意、鉤勒、設色、水墨等技法形式,設色又可分為金碧、大小青綠,沒骨、潑彩、淡彩、淺絳等幾種。主要運用線條和墨色的變化,以鉤、皴、點、染,濃、淡、干、濕,陰、陽、向、背,虛、實、疏、密和留白等表現手法,來描繪物象與經營位置;取景布局,視野寬廣,不拘泥於焦點透視;按表現形式有壁畫、屏幛、卷軸、冊頁、扇面等畫幅形式,輔以傳統的裝裱工藝裝潢之。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現方法,又可細分為水墨畫、重彩、淺絳、工筆、寫意、白描等;中國畫的畫幅形式較為多樣,橫向展開的有長卷(又稱手卷)、橫披,縱向展開的有條幅、中堂,盈尺大小的有冊頁、斗方,畫在扇面上面的有摺扇、團扇等。
人物畫
(1)人物畫的歷史進程:
以人物形象為主體的繪畫之通稱。我國的人物畫,歷史悠久。據記載,商、周時期,已經有壁畫。東晉時的顧愷之專尚畫人物畫,在我國繪畫是上第一個明確提出"以形寫神"的主張。唐代閆立本也擅長人物畫。還有吳道子、韓斡等等。都為人物畫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唐以後畫人物畫的畫家就更多了,歷代都有。
徐悲鴻的《泰戈爾像》中國的人物畫,是中國畫中的一大畫科,出現較山水畫、花鳥畫等為早;大體分為道釋畫、仕女畫、肖像畫、風俗畫、歷史故事畫等。人物畫力求人物個性刻畫得逼真傳神,氣韻生動、形神兼備。其傳神之法,常把對人物性格的表現,寓於環境、氣氛、身段和動態的渲染之中。故中國畫論上又稱人物畫為「傳神」。歷代著名人物畫有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卷,唐代韓滉的《文苑圖》,五代南唐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北宋李公麟的《維摩詰像》,南宋李唐的《採薇圖》、梁楷的《李白行吟圖》,元代王繹的《楊竹西小像》,明代仇英的《列女圖》卷、曾鯨的《侯峒嶒像》,清代任伯年的《高邕之像》,以及現代徐悲鴻的《泰戈爾像》等。在現代,更強調「師法化」,還吸取了西洋技法,在造型和布色上有所發展。
(2)人物畫的畫法和表現方法:
要畫好人物畫,除了繼承傳統外,還必須了解和研究人體的基本形體、比例、解剖結構,以及人體運動的變化規律,方能准確的塑造和表現人物的形和神。 畫人物有幾種表現方法,各有所長,如:白描法,勾填法,潑墨法,勾染法。
山水畫
(1)山水畫的歷史進程:
描寫山川自然景色為主體的繪畫。山水畫(俗稱風景畫、風光畫或彩墨畫),是專門的藝術學科,歷史悠久。山水畫在魏晉、南北朝已逐漸發展,但仍附屬於人物畫,作為背景的居多;隋唐始獨立,如展子虔的設色山水,李思訓的金碧山水,王維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潑墨山水等;五代、北宋山水畫大興,作者紛起,如荊浩、關仝、李成、董源、巨然、范寬、許道寧、燕文貴、宋迪、王詵、米芾、米友仁的水墨山水,王希孟、趙伯駒、趙伯驌的青綠山水,南北競輝,形成南北宗兩大派系,達到高峰。自唐代以來,每一時期,都有著名畫家,專尚從事山水畫的創作。盡管他們的身世、素養、學派、方法等不同;但是,都能夠用過筆墨、色彩、技巧,靈活經營,認真描繪,使自然風光之美,欣然躍於紙上,其脈相同,雄偉壯觀,氣韻清逸。元代山水畫趨向寫意,以虛帶實,側重筆墨神韻,開創新風;明清及近代,續有發展,亦出新貌。表現上講究經營位置和表達意境。傳統分法有水墨、青綠、金碧、沒骨、淺絳、淡彩等形式。主要代表畫家有:明代的董其昌,清代石濤近代黃賓虹和傅抱石、李可染,當代賈又福、范揚、方駿、張凡等。
(2)山水畫的組成:
山水畫的組成包括:山、水、石、樹、房、屋、樓台、舟車、橋梁、風、雨、陰、晴,雪、日、雲、霧及春、夏、秋、冬氣候特徵等。
(3)山水畫主要代表:
◆ 青綠山水
山水畫的一種。用礦物質石青、石綠作為主色的山水畫。有大青綠、小青綠之分。前者多鉤廓,少皴筆,著色濃重,裝飾性強;後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礎上薄罩青綠。清代張庚說:「畫,繪事也,古來無不設色,且多青綠。」元代湯垕說:「李思訓著色山水,用金碧輝映,自為一家法。」南宋有二趙(伯駒、伯驌),以擅作青綠山水著稱。中國的山水畫,先有設色,後有水墨。設色畫中先有重色,後來才有淡彩。
◆ 淺絳山水
蔡彥才淺絳山水畫山水畫的一種。在水墨鉤勒皴染的基礎上,敷設以赭石為主色的淡彩山水畫。《芥子園畫傳》說:「黃公望皴,仿虞山石面,色善用赭石,淺淺施之,有時再以赭筆鉤出大概。王蒙復以赭石和藤黃著山水,其山頭喜蓬蓬鬆鬆畫草,再以赭色鈞出,時而竟不著色,只以赭石著山水中人面及松皮而已。」這種設色特點,始於五代董源,盛於元代黃公望,亦稱「吳裝」山水。
◆ 金碧山水
中國畫顏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綠。凡用這三種顏料作為主色的山水畫,稱「金碧山水」,比「青綠山水」多泥金一色。泥金一般用於鉤染山廓、石紋、坡腳、沙嘴、彩霞,以及宮室、樓閣等建築物。但明代唐志契《繪事微言》中另持一說:「蓋金碧者:石青石綠也,即青綠山水之謂也。後人不察,加以泥金謂之金筆山水,夫以金碧之名而易以金筆之名可笑也!」
水墨畫
中國畫的一種。指純用水墨所作之畫。基本要素有三:單純性、象徵性、自然性。相傳始於唐代,成於五代,盛於宋元,明清及近代以來續有發展。以筆法為主導,充分發揮墨法的功能。「墨即是色」,指墨的濃淡變化就是色的層次變化,「墨分五彩」,指色彩繽紛可以用多層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北宋沈括《圖畫歌》雲:「江南董源傳巨然,淡墨輕嵐為一體。」就是說的水墨畫。唐宋人畫山水多濕筆,出現「水暈墨章」之效,元人始用干筆,墨色更多變化,有「如兼五彩」的藝術效果。唐代王維對畫體提出「水墨為上」,後人宗之。長期以來水墨畫在中國繪畫史上占著重要地位。
院體畫
簡稱「院體」、「院畫」,中國畫的一種。一般指宋代翰林圖畫院及其後宮廷畫家比較工緻一路的繪畫。亦有專指南宋畫院作品,或泛指非宮廷畫家而效法南宋畫院風格之作。這類作品為迎合帝王宮廷需要,多以花鳥、山水,宮廷生活及宗教內容為題材,作畫講究法度,重視形神兼備,風格華麗細膩。因時代好尚和畫家擅長有異,故畫風不盡相同而各具特點。魯迅說:「宋的院畫,萎靡柔媚之處當舍,周密不苟之處是可取的。」(《且介亭雜文·論「舊形式的採用」》) 以張銓、江宏偉、賈廣鍵、趙蓓欣、喻慧等為代表的現代中青年畫家為現代院體畫的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工筆畫
工筆畫在唐代已盛行起來。所以能取得卓越的藝術成就的原因,一方面繪畫技法日臻成熟,另一方面也取決於繪畫的材料改進。工筆畫須畫在經過膠礬加工過的絹或宣紙上。初唐時期因絹料的改善而對工筆畫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據米芾《畫史》所載:「古畫至唐初皆生絹,至吳生、周、韓斡,後來皆以熱湯半熟,入粉捶如銀板,故作人物,精彩入筆。」
工筆畫一般先要畫好稿本,一幅完整的稿本需要反復地修改才能定稿,然後復上有膠礬的宣紙或絹,先用狼毫小筆勾勒,然後隨類敷色,層層渲染,從而取得形神兼備的藝術效果。如陳之佛所作秋艷圖。
當代具有影響力的工筆名家有劉大為、林凡、何家英、馮大中、王泰戈、蘇若閑等。
文人畫
亦稱「士夫畫」。中國畫的一種。泛指中國封建社會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畫。以別於民間畫工和宮廷畫院職業畫家的繪畫,北宋蘇軾提出「士夫畫」,明代董其昌稱道「文人之畫」,以唐代王維為其創始者,並目為南宗之祖(參見「南北宗」)。但舊時也往往藉以抬高士大夫階層的繪畫藝術,鄙視民間畫工及院體畫家。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曾說:「自古善畫者,莫非衣冠貴胄,逸士高人,非閭閻之所能為也。」此說影響甚久。近代陳衡恪則認為「文人畫有四個要素:人品、學問、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通常「文人畫」多取材於山水、花鳥、梅蘭竹菊和木石等,藉以發抒「性靈」或個人抱負,間亦寓有對民族壓迫或對腐朽政治的憤懣之情。他們標舉「士氣」、「逸品」,崇尚品藻,講求筆墨情趣,脫略形似,強調神韻,很重視文學、書法修養和畫中意境的締造。姚茫父的《中國文人畫之研究·序》曾有很高的品評:「唐王右丞(維)援詩入畫,然後趣由筆生,法隨意轉,言不必宮商而邱山皆韻,義不必比興而草木成吟。」歷代文人畫對中國畫的美學思想以及對水墨、寫意畫等技法的發展,都有相當大的影響。
漫畫
水墨漫畫,即構思上具有漫畫的特點,題材廣泛,或諷刺或贊美,但表現手法上運用中國傳統水墨畫技巧,兼具其雅緻。較之一般的漫畫,水墨漫畫更具有觀賞價值。它的出現 擴展了漫畫的表現、觀賞領域與品種。中國的水墨漫畫也涌現了很多優秀作者,如豐子愷、華君武、黃永玉、韓羽、方成、王成喜、梅湘涵、畢克官、徐鵬飛、蔣文兵、何韋、常鐵鈞、徐進、白善誠、等人,同時也涌現了許多優秀作品。
花鳥畫
(1)花鳥畫的歷史進程
在魏晉南北朝之前,花鳥作為中國藝術的表現對象,一直是以圖案紋飾的方式出現在陶器、銅器之上。那時候的花草、禽鳥和一些動物具有神秘的意義,有著復雜的社會意蘊。人們圖繪它並不是在藝術范圍內的表現,而是通過它們傳達社會的信仰和君主的意志,藝術的形式只是服從於內容的需要。
人類早期對花鳥的關注,是孕育花鳥畫的溫床。史書記載,魏晉南北朝時期已有不少獨立的花鳥畫作品,其中有顧愷之的《鳧雁水鳥圖》、史道碩的《鵝圖》、陸探微的《半鵝圖》、顧景秀的《蟬雀圖》、袁倩的《蒼梧圖》、丁光的《蟬雀圖》、蕭繹的《鹿圖》,如此等等可以說明這一時期的花鳥畫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雖然現在看不到這些原作,但是通過其他人物畫的背景可以了解到當時的花鳥畫已具有相當高的水平,如顧愷之《洛神賦圖》中的飛鳥等。
墨僧寫意花鳥畫 這一時期的花鳥畫較多的是畫一些禽鳥和動物,因為它們往往和神話有一定的聯系,有的甚至是神話中的主角。如為王母搗葯的玉兔,太陽中的金烏,月宮中的蟾蜍,以及代表四個方位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等。一般說花鳥畫在唐代獨立成科,屬於花鳥范疇的鞍馬在這一時期已經有了較高的藝術成就,現在所能見到的韓乾的《照夜白》、韓滉的《五牛圖》以及傳為戴嵩的《半牛圖》等,都表明了這一題材所具有的較高的藝術水準。
而記載中曹霸、陳閎的鞍馬,馮紹正的畫鷹,薛稷的畫鶴,韋偃的畫龍,邊鸞、滕昌佑、刁光胤的花鳥,孫位的畫松竹,不僅表現了強大的陣容,而且各自都有傑作。如薛稷畫鶴,杜甫有詩贊曰:「薛公十一鶴,皆寫青田真。畫色久欲盡,蒼然猶出塵。低昂各有意,磊落似長人。」
(2)花鳥畫的畫法
花鳥畫的畫法大致可分為二類:工筆花鳥;寫意花鳥。昆蟲亦有工、寫之分。表現的方法有:白描(又稱雙勾)、勾勒、勾填、沒骨、潑墨等等。他和山水一樣,有悠久的歷史。花鳥畫的學習步驟不外乎臨摹、寫生、創作。表現的主題有:竹、蘭、梅、菊、牡丹、荷花等;禽鳥有:雞、鵝、鴨、仙鶴、杜鵑、翠鳥、喜鵲、鷹;昆蟲有:鸚鵡、蝴蝶、豐、蜻蜓、蟬,雜蟲有:蟈蟈、蟋蟀、螞蟻、蝸牛、蜘蛛等。
新文人畫
新文人畫,即「中國新文人畫」指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國藝術界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
1996年北京畫家邊平山經常同福州畫家王和平、河北畫家北魚在邊平山先生的「平山書屋」聚晤聊天,由於在藝術見解和追求上有許多共同之處,故萌發了發起中國畫聯展的想法。後又與南京畫家王孟奇、方駿等商定,由天津畫家霍春陽在天津美院展覽館操辦此次展覽,這樣,便是「新文人畫」的開端。
後來全國各地的畫家如:朱新建、劉二剛、王鏞、徐樂樂、朱道平、陳平、田黎明、江宏偉、梅湘涵等響應並加入進來,成為一種在全國很有影響的文化現象。「新文人畫」同「』85新潮」、「星星畫展」等成為20世紀80年代、90年代中國藝術史的輝煌一頁。
⑤ 請問關於畫畫的專業有哪些要全哦!
大類分為純藝類和設計類。
不用說,純藝類當然就是往藝術家方面走的,這條路比較辛苦,但是許多想當畫家的人寧可餓死也要畫畫,這種我比較佩服。
設計類比較實用,主要為商所用,限制性比較多,但是收入穩定,適合普通人學習。
比較偏向純藝類的有國畫、油畫、壁畫、雕塑、還包括現今流行的實驗藝術類和新媒體等等,不過這方面我不太懂,但讓也不是說學這些就一定搞純藝。
還有就是設計,那當然也很多類,有工業設計、產品設計、書籍裝幀、動畫製作、插圖設計。這些的應用比較普遍,可以針對普通的設計公司,游戲製作公司等等。
繪畫專業 概述: 本專業培養具有一定的繪畫藝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藝術思維與繪畫造型的基本訓練,並具備繪畫藝術創作、教學、研究等方面的能力,能在文化藝術領域、教育、設計、研究、出版、管理單位從事教學、創作、研究、出版、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一、專業基本情況 1、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素養,並具備繪畫藝術創作、教學、研究等方面的能力,能在文化藝術領域、教育、設計、研究、出版、管理單位從事教學、創作、研究、出版、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2、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繪畫藝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藝術思維與繪畫造型的基本訓練,具有繪畫創作的基本能力,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 掌握繪畫的、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 掌握繪畫創作的專業技術; ◆ 具有專業藝術創作的基本能力; ◆ 了解文化藝術事業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 了解國內外美術發展的動態; ◆ 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3、主幹學科 藝術學。 4、主要課程 素描、色彩、專業技法、創作、中外美術史。 5、實踐教學 社會實踐、藝術考察,每年1—2次,一般安排4—6周。 6、修業時間 4年。 7、學位情況 文學學士。 8、相關專業 雕塑、美術學。 9、原專業名 中國畫、油畫、版畫、壁畫。 二、專業綜合介紹 繪畫學是美術類院校的重點學科之一。該專業一般可分為中國畫(簡稱國畫)、油畫、版畫三個方向,要求學習國畫、素描、色彩、油畫技法、中外美術史等幾方面內容。 繪畫屬於造型藝術的一種,是用筆、刷、刀等工具,黑墨、顏料、油脂、溶劑、稀釋劑等物質材料,在紙、木板、紡織品、器皿、牆壁或其他平面上繪制可見形象的藝術。繪畫有東方畫系和西方畫系之分。以中國畫為代表的是東方繪畫,偏重寫意傳神和線條造型。傳統的西方繪畫是以素描為基礎,油畫為正宗,用近遠法、描影法等各種技法精深地畫出立體感,注意形態的寫實性。一些現代派繪畫則追求抽象表現,與傳統繪畫藝術有著很大的不同。 關於中國繪畫的起源,新編《三字經》概括說:「中國畫,起源古,象形字,奠基礎;文與畫,在當初,無歧異,本一途。」中國畫是在中華民族的土壤上長期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民族繪畫,已經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一派。西洋畫(包括油畫、水彩、水粉、版畫、鉛筆畫等等,其中,油畫是西洋畫的主要畫種)傳到中國雖然不過百年,也已經在各大藝術院校普及開來。從遠古的岩洞壁畫到現代的電腦藝術,繪畫學已經走過了一段很長也很艱難的發展歷程。繪畫學主要在美術學院開設,分工越來越細;一些綜合性大學利用人文學科齊全的優勢,開設此專業,注重學生文化理論水平的提高和繪畫創作能力的訓練,培養既有較強繪畫能力,又有深厚文化知識素養的高水平藝術人才。 藝術的大門永遠對所有人敞開,相信只要有點美術知識的人,都會知道拉菲爾、達芬奇、梵高、莫奈和齊白石,也可能對印象派、抽象派、達達派產生過興趣,對空間感、體積感、明暗、透視這些繪畫學術語,你也可能並不陌生。然而,如果沒有切身地從事過繪畫,如果不了解繪畫學,你就永遠只能是個繪畫藝術的局外人。藝術無邊界但藝術學有阻隔,你並不是喜歡什麼就可以報考什麼,因此,想報考繪畫學的考生還須具備相當的美術知識和一定的繪畫才能。 一般藝術類院校在招生時都會有具體規定,繪畫學也不例外。考生除符合《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標准》外,還須符合該專業的相關要求,即非色盲、色弱。有意從事繪畫學的考生,除參加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文史類統一考試外,還需進行相關的繪畫類考試,一般都要求測試素描(包括速寫)、創作,部分學校還要求口試。由於中國畫要在畫面上題寫詩文,書法的優美也相當重要。因此報考時要特別注意相關院校具體專業的具體要求。此外要特別重視速寫,速寫畫得不好,素描也會受影響。雖然有些院校對此不做要求,但清華大學和中央美術學院特別看重,速寫在素描中佔到了30%的比例,要求有繪畫性和表現力。 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繪畫人才,國內目前招生,學制四年,畢業後授予文學學士學位。在教學上,一般採取綜合性基礎訓練、工作室學習與綜合性創作相結合的學習方式,具體時間調配由各大院校自己決定。旨在培養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素養,具備繪畫藝術創作、教學、研究等方面能力的人才。畢業生既能在文化藝術領域大展宏圖,甚至自稱派系,也能在教育機構、研究機構、設計單位、新聞出版單位找到一席之地,或從事教學、研究,或搞設計、出版。有志去企事業單位和管理機構發展的同學,也同樣能成為美工、廣告策劃、文秘、管理等方面的美術專門人才。 繪畫專業代碼:050404。 三、專業教育發展狀況 我國第一所國立美術學校於1918年在北京成立,設有中國畫和西洋畫兩個本科繪畫專業,這也是近代我國美術院校繪畫學科的開始。第一任校長是鄭錦,在該校任教的陳師曾、李毅士、吳法鼎、嚴智開、趙太侔等曾歷盡艱辛,培養出了一批美術專業人才。在南方,國立藝術院校於1928年在杭州成立,院長是林鳳眠,設有國畫和西畫兩個繪畫專業,師資上除少數中國畫教授外,幾乎都是留法的藝術家和學者,後來由於社會環境的多變,學院五易其名,十遷其址,歷盡滄桑,但學院的教學從未間斷。至1947年,該院中國畫和西畫兩個專業共有學生132人。抗日戰爭勝利後,徐悲鴻於1946年出任國立北平藝專校長,在教學中提出「素描為一切造型藝術之基礎」,把素描列為各專業的必修基礎課程,葉淺予、李撣、李可染等都是當時中國畫、西畫專業的著名教師;在解放區的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美術系的江豐、蔡若虹、王式廓等主倡,在艱苦的條件下發展了具有傳統特色的版畫和民間美術。 建國後,我國於1950年成立中央美術學院,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早建立的最高美術學府,由吳作人負責繪畫系,招收3年制學員,建校第一年,繪畫系招生100餘人,分甲、乙、丙、丁4個班授課。 自1952年起,中央美術學院開始建立5年本科制,將繪畫分為油畫、彩墨和版畫3個系,分別由艾中信、葉淺予和李樺任系主任。到50年代,我國在學習國外藝術創作時實行「一邊倒」政策,建立了以蘇聯模式為標準的教學體系,中央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等均建立畫室制。繪畫專業自建國至「文革」前的主要成就有李可染的《土改分到了大黃牛》、董希文的《開國大典》、羅工柳的《地道戰》、王式廓的《血衣》、魯迅美術學院師生創作的《攻克錦州》以及中南美術專科學校胡一川的《前夜》等。 「文革」期間,全國各美術院校均被下放,由部隊代管,專業停滯,各院校有影響的人物如江豐、胡一川等受到錯誤批判,使專業發展遭受重大打擊。 改革開放打開了中國塵封的國門,當人們再次環顧西方繪畫時,一切都已改變。此時,國外繪畫專業已經步入了新的發展方向,傳統寫實主義的表現方法被現代大師們幾乎全部拋棄,在教學上,繪畫專業重視學生個人創造能力的培養,鼓勵在創作中探索新方法和新材料的應用。西方反傳統的傾向已經引起了評論家的重視,用塗塗抹抹的這種荒唐的方法去創造的所謂「藝術品」,已經把繪畫推向了無原則狀態。如今,傳統方法已喚起了西方的注意,這也許就是新世紀「藝術復興」的開始。 在我國,改革開放後各藝術院校紛紛恢復專業並開始招生,在校生人數逐年增加,日前,開設繪畫專業的院校有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等,活躍在各院校從事教學工作的吳冠中、靳尚誼、張訂、劉文西、韋爾申、羅中立等都在這一時期創作了很多反映改革開放時代風貌的作品。鑒於各院校繪畫類專業設置不規范等現象,國家教委在1998年調整專業目錄時,將中國畫、油畫、版畫專業合為繪畫專業,注重各專業之間的相互學習和吸收,加強了基礎訓練,各院校在招生人數上一般都限制在每個專業15人左右,這主要是為了人才培養的需要。在西方教學方法和創作觀念迅速更新的今天,我國在美術學院中沿用的仍是蘇聯的教學模式和創作方法,國家在文藝創作上提倡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繪畫學科的發展提供了寬松的社會環境。 在國際上,繪畫專業採取比較靈活的教學方法,提倡學生的個人創作,同時,社會也為繪畫新觀念、新方法的產生提供了寬松的條件。而這觀念式的發展趨勢對於中國大眾來說是難以接受的,當前我國社會需求的仍以是否具備較強的寫實能力做為一個畫家成敗的標准,改革開放後,外國的畫廊產業傳入中國,然而畫廊業在中國的發展並不受青睞。購買者的審美趣味在很大程度上支配著畫家,並決定著他們的生存狀況。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以及中國與世界接軌,西方的現代藝術將會被更多地介紹給大眾,並逐漸被中國人所部分認同,傳統的寫實方法將會在這次中西文化的撞擊中接受挑戰。應當說其調整是發展的必然,繪畫專業培養的不應是一個個克隆出來的畫家,藝術更需要個性的追求。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繪畫專業在融合中西方上能取得更大突破,在汲取新的養料的同時繼續前進,為國家和人民創造出反映新時代特色的、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的優秀作品。 四、專業就業數據分析 五、專業就業狀況及趨勢 本專業就業領域包括畫廊、個人創作及執教等。畫廊業是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由國外引進的一種藝術經營方式,目前在大中城市已比較普及,對繪畫人才有較大需求,根據近年就業狀況,畫廊業已成為許多繪畫專業學生謀職的重要領域。畫廊與畫家的合作,不僅使本行業得到發展,同時還能為畫家提供創作的資金支持,使其能夠創作出更好的作品。個人創作行業的投身者主要是那些不願為迎合購買者的趣味而專心致力於純美術創作的人,憑著對藝術的執著從事自己的合作和銷售活動。在學校執教現已成為本專業就業的一個熱點,就業者逐年增加,學校為畢業生提供了一個比較穩定的職業,同時也使其在教學中總結經驗,不斷發展個人創作;就人才需求狀況來看:油畫專業的就業率要超過中國畫專業和版畫專業;在版畫專業上現在存在著師資後備不足的現象,社會對本專業人才需求量的下降也是其就業形勢不被看好的一個重要原因。 國家在就業政策上對繪畫專業採取鼓勵創新的方針,針對目前繪畫人才過多過濫的狀況,現在已經強調了創新對於繪畫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在繪畫專業有影響的人物依然是各美術院校在社會上知名的美術家,如吳冠中、靳尚誼、姚有多、聞立鵬等,繪畫專業成就的獲得很多都在於評說家的鼓吹以及全國美展中涌現出來的畫家。在就業方面需注意的是:我國的繪畫教學依舊是傳統的方法,有人士提出要改變這一狀況,但社會上對於繪畫的評判標准則是以寫實的眼光來判斷,公眾的審美標准需要長期去改變,故繪畫基礎掌握的狀況以及創新的能力已成為畫廊及公司對畢業生考察的重要方面,事關今後的就業情況,藝術市場總是一種低投入高回報的現象,畫家的名聲與收入有著很大關聯,適應市場是畢業生的一項首要任務。 繪畫專業學生將最終投身於藝術市場,因此有必要對中國的藝術市場有個整體認識。藝術市場的迅猛發展在我國是改革開放以後的事,藝術市場經過政府的規范、指導,一批專業人士介入藝術品的策劃、經營活動,如當前繪畫界的陳逸飛立足於傳統,利用西方油畫的嫻熟技巧來表現我國清末民初的人文景觀,受到經濟人的重視和青睞。與此同時,國內一批高水平畫家也拋頭露面與市場正式接軌,藝術市場日趨完善。在沿海發達城市,藝術品投資已成為僅次於股票、房地產的第三大投資熱門。 藝術市場的繁榮和發展為繪畫從業者提供了良好的市場環境,激發他們創作出了大量優秀作品,在藝術形式、風格、流派上具有更多選擇的餘地。但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偽劣藝術品已對藝術市場產生了巨大沖擊,市場的走勢已超過人們的預想,許多人都在持觀望態度。而許多改行學繪畫者也不得不為自己的前途感到憂慮,畫廊慘淡經營,不少曾經火爆的畫廊也不得不關門。 有了這些了解,我們就應當對繪畫專業就業的狀況有大致的認識。畫廊作為一種新興產業,有它自身相關的歷史和發展規律,它的形成和發展是靠藝評家、經濟人、收藏家、基金會以及圍繞在畫廊周圍的大眾共同努力的結果。目前,一家畫廊一般保持12到15名簽約畫家,以保證每年至少為每名畫家安排一次畫展的時空,展期為1至3個月,畫廊視作品銷售情況提升作品售價。目前本行業發展存在一定問題,但伴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人們的藝術消費將大幅度提高,畫廊業必將作為與文化的成功聯姻繼續發展下去。 教師職業是相對穩定的行業。隨著社會辦學的增加以及美術院校的發展,對繪畫專業學生的需求很大,一些從美院畢業的學生經過幾年的努力已完全可以成為一個美術系的骨幹力量。現在許多繪畫專業學生因不願進入情況復雜的藝術市場而紛紛進入各美術院校,以求得平衡的發展空間,教師行業正日益成為繪畫專業的就業熱點。 在今後的就業趨勢上,有創新能力,具備較強的繪畫基礎的學生將日益受到重視。環境、社會的發展要求學生走出校園,通過與社會的接觸鍛煉自己的能力,及時發現存在的不足。我們應當看到,藝術家的真正追求不能是唯一的金錢,金錢會使藝術走向墮落。藝術可以成為商品,但藝術本身並不是商品,真正的發展需要自己用心去表現生活,表現時代的精神體驗,這才是成功就業的正確心態。 畢業後一切與美相關的工作。 在社會上就業前景十分廣泛,可以成為: 畫家——用靈感表現生活,表現自我; 工藝美術師——用實用的美裝點生活(陶瓷工藝、玻璃工藝等、剪紙工藝等); 教師——教書育人。 六、專業院校分布(部分) 四川美術學院 貴州大學 雲南藝術學院 西安美術學院 天津美術學院 山西大學 內蒙古大學 魯迅美術學院 吉林藝術學院 上海大學 南京藝術學院 山東藝術學院 河南大學 湖北美術學院 廣州美術學院 廣西藝術學院 中央民族大學 西北民族大學 中央美術學院 中國美術學院 南開大學 四川大學 淮北煤炭師范學院 清華大學 哈爾濱師范大學 延邊大學
不過就像前兩位說的,所有的一切基礎都是素描色彩,還有豐富的想像力!
⑥ 誰能介紹一下學美術能用到的筆
我總結下,繪畫工具(筆)主要分軟、硬兩種
軟包括:毛筆、排刷、油畫棒、水彩筆(以毛質筆為主)
硬包括:鉛筆、鋼筆、炭條、有色筆、(以及其他書寫筆)、
也可使用特殊材料在媒介上作畫 比如:油畫刀、乾枯的畫棒(筆)、橡皮擦等等、甚至直接用手也可,這些繪畫硬體方面可以自由發揮,不要被書本的規矩蒙蔽你的天分哦!
⑦ 簡述羅馬式美術、哥特式美術、拜占庭美術的基本特徵
拜占庭美術:君士坦丁堡時期(330~395)的羅馬帝國美術和東羅馬帝國(395~1453)美術
拜占庭美術首先是宗教美術。拜占庭建築是基督教教會的建築,繪畫作品多取材於《聖經》,其形式和人物表情處理都須遵循具有神學意義的傳統模式。拜占庭美術也是封建帝國的藝術。它炫耀帝國的強大和帝王的威嚴,把帝王表現為基督在塵世的代理人。拜占庭美術還被看作東西方融合的藝術。它注重色彩的燦爛,裝飾的華麗,強調人物精神的表現。在拜占庭建築中,大理石鑲嵌畫、壁畫和其他藝術品的繽紛色彩互相輝映,造成一派壯麗華貴的景象。
羅馬式美術:11~12世紀的西歐藝術風格
11世紀時,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封建制度日趨穩固,修道院制度也更加完備。隨著1096年的十字軍東征及大規模的傳道活動,在歐洲掀起了宗教的熱潮。統治者都為各自的城市興建宏偉的教堂和修道院,建築史上稱這種新形制為羅馬式。而此期的其他造型藝術如雕刻、繪畫等,也都成為與建築不可分割的裝飾部分。美術史上遂將這個時期的藝術風格統稱為羅馬式。其成熟於11世紀中葉,盛行於12世紀末,但有些國家則延續到13世紀以後。
哥特式美術:12~15世紀的中世紀歐洲美術
義大利文藝復興學者認為此期美術野蠻怪誕,缺乏藝術趣味,故用「蠻族」——哥特人一詞,稱之為哥特式。其最早產生於法國,之後風靡整個歐洲。哥特(Gothic)這個特定的詞彙原先的意思是西歐的日耳曼部族。在18世紀到19世紀的建築文化與書寫層面,所謂「哥特復興」(Gothic Revival)將中古世紀的陰暗情調從歷史脈絡的墓穴中挖掘出來哥特式建築是11世紀下半葉起源於法國,13~15世紀流行於歐洲的一種建築風格。主要見於天主教堂,也影響到世俗建築。哥特式建築以其高超的技術和藝術成就,在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哥特式教堂的結構體系由石頭的骨架券和飛扶壁組成。其基本單元是在一個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雙圓心骨架尖券,四邊和對角線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頂。採用這種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頂重量輕,交線分明,減少了券腳的推力,簡化了施工。
⑧ 國畫裡面的燕子怎麼畫
國畫燕子的畫法,下面舉幾個例子:
第一種畫法:
1、先調中等墨版色,筆尖蘸濃墨。一筆點頭(權圖1)。
⑨ 兒童美術唯美句子
唯美的句子(兒童):1、春天是碧綠的天地,秋天是黃金的世界。願你用青春的綠色去釀造未來富有的金秋!
2、孩子,願你快快脫去幼稚和嬌嫩,揚起創造的風帆,駛向成熟,駛向金色的海岸。
3、明天,這是個美麗燦爛、輝映著五光十色的迷人的字眼。願你的明天無限美麗、無限燦爛、無限迷人!
4、磨一根開心的針,抽一根愉悅的線,穿起如意吉祥,為寶寶縫制一件好運的衣裳,祝福寶寶百日快樂,千時如意,萬事順心!
5、你長著一對翅膀。堅韌地飛吧,不要為風雨所折服;誠摯地飛吧,不要為香甜的蜜汁所陶醉。朝著明確的目標,飛向美好的人生。
6、你是泊於青春的港口的一葉小舟,願你揚起信念的帆,載著希望的夢幻,駛向遼闊的海洋。
7、親愛的孩子,你有著最令人羨慕的年齡,你的面前條條道路金光燦燦,願你快快成長起來,去獲取你光明的未來。
8、身體強壯,快快長大,越長越可愛哦。
9、生活是一本精深的書,別人的注釋代替不了自己的理解,願你有所發現,有所創造。
感謝欣賞本文,更多唯美的句子請關註:祝福別人幸福的話 祝福好友的經典句子
祝福寶寶的句子 未來富有的金秋(2)
10、生活像廣闊的海洋一樣深,在它未經測量的深度中保存著無數的奇跡。願你是這些奇跡的勇敢者探秘者!
11、天道酬勤,人世間沒有不經過勤勞而成為天才的,願你日夜勤奮,早日成才!
12、我九分慶幸,一分妒嫉,你們睜開眼就是花的世界,一下子就沉浸在幸福里;我一聲祝賀,九聲期冀,願你為後人創造更美的天地!
13、願你是風,鼓起白色的帆;願你是船,剪開藍色的波瀾。生活正在你的前方微笑,勇敢地走上前去,將彩色的人生擁抱。
14、願你是一棵樹:春天,吐一山淡淡的香味;夏天,灑一抹如泉的涼蔭;秋天,舉一樹甜甜的青果;冬天,做一個養精蓄銳的好夢!
15、願你像顆種子,勇敢地沖破泥沙,將嫩綠的幼芽伸出地面,指向天空。
16、願你像松柏一樣堅定,像楊柳一樣柔韌,像花朵一樣嫵媚。
17、在嫉妒的浪尖越過,是強者;在吹捧的峽谷中沖出,是智者。願你智勇雙全,心中「無我」。
18、衷心地祝賀你,用智慧、才情、膽略和毅力,開辟出一塊屬於你自己的土地。
望採納謝謝。
⑩ 最能體現出兩晉南北朝時期繪畫和雕塑綜合特點的是什麼呀。
這個時期,北方各地無名工匠創作的石窟寺藝術----龍門石窟,雲岡石窟,是雕塑和繪畫的綜合,是這一時期最高的藝術成果。 石窟寺藝術,是隨著佛教東傳而在北方各地由西向東陸續發展起來的。反映了我國魏晉南北朝的佛教藝術,主要有幾個特點: 1、神性與人性的融合:造像介於人神之間 2、環境與心境的結合:選擇在遠離鬧市的山清水秀之處,環境本身就給人一種世外桃源的感覺 3、佛門等級與造像布局:形象的處理上卻採取不平等的形式 4、裝彩與眼神:石窟造像最初都是裝彩的,雕像的目光都比較固定 5、象徵性與藝術處理:佛教形象與生活原形明顯有別 三國兩晉南北朝藝術(繪畫 書法 雕塑概況) 《洛神賦》圖卷 東晉 顧愷之(約348~409) 三國時代魏文學名家曹植(曹子建)的浪漫主義愛情名篇《洛神賦》。《洛神賦》原名《感甄賦》。其寫作牽涉到曹植與魏文帝曹丕之妃甄氏之間的一段錯綜復雜的感情。 《洛神賦》原文: 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其辭曰: 余從京域,言歸東藩。背伊闕,越轘轅,經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傾,車殆馬煩。爾乃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容與乎陽林,流眄乎洛川。於是精移神駭,忽焉思散。俯則末察,仰以殊觀,睹一麗人,於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爾有覿於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艷也!」御者對曰:「臣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則君王所見,無乃日乎?其狀若何?臣願聞之。」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襛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瑰姿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媚於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圖。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遠游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於山隅。於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蔭桂旗。壤皓腕於神滸兮,采湍瀨之玄芝。余情悅其淑美兮,心振盪而不怡。無良媒以接歡兮,托微波而通辭。願誠素之先達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習禮而明詩。抗瓊珶以和予兮,指潛淵而為期。執眷眷之款實兮,懼斯靈之我欺。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收和顏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於是洛靈感焉,徙倚彷徨,神光離合,乍陰乍陽。竦輕軀以鶴立,若將飛而未翔。踐椒塗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爾乃眾靈雜遢,命儔嘯侶,或戲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從南湘之二妃,攜漢濱之游女。嘆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揚輕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佇。休迅飛鳧,飄忽若神,陵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眄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於是屏翳收風,川後靜波。馮夷鳴鼓,女媧清歌。騰文魚以警乘,鳴玉鸞以偕逝。六龍儼其齊首,載雲車之容裔,鯨鯢踴而夾轂,水禽翔而為衛。於是越北沚。過南岡,紆素領,回清陽,動朱唇以徐言,陳交接之大綱。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抗羅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悼良會之永絕兮。哀一逝而異鄉。無微情以效愛兮,獻江南之明璫。雖潛處於太陽,長寄心於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悵神宵而蔽光。於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遺情想像,顧望懷愁。冀靈體之復形,御輕舟而上溯。浮長川而忘返,思綿綿督。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僕夫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攬騑轡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 《女史箴圖》顧愷之 長卷 絹本 設色 縱24.8厘米 橫348.2厘米 (英)大英博物館藏 此圖系作者根據西晉張華《女史箴》一文而畫的,是我國尚能見到的最早專業畫家的作品之一。畫面主要描寫古代宮廷仕女的節儀行為,宣揚封建社會的女性道德。全圖按題材劃分,共12段,現存9段,均各有箴文。每段都相對獨立,但又通過提款及人物服飾的處理等手法,使段與段之間有一種內在的聯系,形成散而不亂、疏密得當的有機整體。圖中人物神態宛然,所畫仕女端莊嫻靜,符合封建箴文內容。線條勻細而流動,如「春蠶吐絲」,富有韻律之美,設色典麗秀潤,全畫呈現出「春雲浮空、流水行地」式的運動感和飄逸氣息。此畫為宋代繪畫摹本。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英軍大尉基勇從圓明園盜出攜往國外。 顧愷之(約345~406),東晉畫家。字長康,小字虎頭,晉陵無錫(今屬江蘇)人。工詩賦、書法,尤精繪畫。時有「才絕、畫絕、痴絕」之稱。與曹不興、陸探微、張僧繇合稱「六朝四大畫家」。精通畫論,其「遷想妙得」、「以形寫神」等論點,對我國傳統繪畫的發展影響很大。傳世作品有《洛神賦圖》、《女史箴圖》等。 敦煌莫高窟壁畫 舉世瑰寶 北周、縱60cm、橫50cm、壁畫 敦煌290窟 昆瑟紐天 www.shwbbs.c 西魏大統年間、壁畫 敦煌莫高窟285洞 《蘭亭序》 王羲之 王羲之是東晉偉大書法家,他一變漢魏朴質書風,開晉後妍美勁健之體,創楷、行、草之典範,後世莫不宗法。他行書字帖《蘭亭序》是他的的代表作,被書法界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千百年來傾倒了無數習書者。王羲之亦因此被後人尊稱為「書聖」。 王羲之《喪亂帖》 行草書 現藏日本皇室 帖文:羲之頓首:喪亂之極,先墓再離(遭遇)荼毒,追惟酷甚,號慕摧絕,痛貫心肝,痛當奈何奈何!雖即修復,未獲賓士,哀毒益深,奈何奈何!臨紙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頓首頓首。 《喪亂帖》行草書尺牘,縱28.7厘米,橫63厘米,八行,五十九字。為唐摹勾填本,摹填精良。 《喪亂帖》是王羲之給友人的書信, 從《喪亂帖》中,我可以了解他當時書寫的心情是「痛貫心肝,痛當奈何奈何」,「臨紙感哽,不知何言」。書信反映了王羲之對北方故鄉的祖墳被破壞的憤怒和悲傷。在「羲之頓首」之後,有喪亂之極四個字。意思是說,世間的動亂已經到了極點。在先墓之後,有塗毒兩個字。 該帖為抒發作者悲痛之情的作品,故揮灑淋漓,流貫不羈,與《蘭亭序》的流暢與渾然一體不同,寫《蘭亭集序》時的心情以輕松歡快為主,《喪亂帖》中字跡潦草,時有滯頓的痕跡,由此可以看到王羲之書寫這副作品時的悲憤與郁悶之情。這讓我們感悟到書法是心靈和性格的表現這一藝術法則。 <曹真碑>三國魏 《中嶽嵩高靈廟碑》為北魏著名碑刻之一。是由隸書向楷書過渡書體。康有為評此碑書為「體兼隸楷,筆互方圓。」由於它脫胎於魏晉隸書,所以隸書森嚴;又因為是尚未成熟的楷書,故結體自由,用筆無拘無束。此碑以其獨特的風格,世人所重視。美術,書法,繪畫,設計,收藏,拍賣,攝影,美術高考,篆2f&C6`#J6c D8l 爨(cuàn)寶子碑位於雲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學。 爨寶子碑在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出土於曲靖揚旗田村,咸豐二年(1852年)移至曲靖城內武候祠,1937年移到曲靖第一中學。 爨寶子碑俗稱「小爨」碑,立於東晉大亨四年(404年),碑身長方形,通高1.83米,寬0.68米,厚0.21米。碑首半圓形,碑額題「晉故振威將軍建寧太守爨府君之墓」,5行15字。碑文400字,13行,每行7~30字。碑尾有題名13行,每行4字,均為正書。除最後一字缺損外,其餘都清晰可辨。碑的主要內容是敘述爨寶子的生平、家世及其政績,爨寶子是釁部族首領,世襲建寧郡太守。爨氏是漢末至唐代中期著名的「南中大姓」之一。建寧(今曲靖地區)、晉寧(今滇池地區)兩郡,是爨氏管轄的中心地區。碑末的職官題名,記載了當時建寧太守的屬官名稱,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碑的左下方刻有清咸豐二年(1852年)七月南寧府鄧爾恆題跋,記載了此碑的出土和流傳情況。 碑文字體雄勁古樸,用筆方折,反映了漢字由隸書向楷書過渡的跡象,是研究中國書體演變的重要實物例證。書法史上常將此碑稱為「小爨」,與南朝爨龍顏碑並稱為「二爨」。 梁武帝蕭衍修陵石獸 敦煌莫高窟雕像 中國從三國鼎峙開始至隋王朝建國為止,處於長期分裂混亂之中,戰爭頻繁,民生疾苦,歷時369年,此間的繪畫在整個中國繪畫發展歷程中卻佔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在中國繪畫史上,有可靠記載的知名畫家相繼出現,是從三國兩晉時開始的。三國時吳國的曹不興,以善畫著稱當時,與皇象的善書同列為吳國八絕之一。西晉時有著劃時代意義的畫家是衛協,其次則有張墨、荀勖。衛協與張墨當時曾被葛洪並推為「畫聖」。至東晉,出現了更為重要的畫家顧愷之。顧愷之對中國繪畫的發展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他在道釋畫、故實畫、肖像畫等方面均有高度造詣,同時他也是中國最早的繪畫理論批評家。戴逵的佛像畫與他的佛像雕塑同樣有名,在創造佛像樣式上作出過重要貢獻。 南北朝時,南朝劉宋一代的畫家成就最高的是陸探微,畫人物創造出秀骨清像的典範,對當時與後世的影響極大,可與顧愷之媲美,因此後世經常將「顧陸」相提並論。陸探微之子陸綏,也被當時稱為畫聖。中國最早的山水畫家宗炳、王微,也並時出現在劉宋一代。此外,顧駿之始畫蟬雀,顧景秀、劉胤祖也以善畫蟬雀著稱;吳暕、張則在當時也頗有畫名。南齊一代的著名畫家,有善畫婦人的劉瑱,善畫馬的毛惠遠,善畫鬼神的姚曇度,善畫人馬的蘧道愍,以及人物畫家謝赫,以善肖像畫及時妝仕女擅名於時。梁代成就最高的畫家是張僧繇,他以「善圖寺壁」著稱,他的具有獨創性的繪畫風格技法給予了唐代閻立本、吳道子以極大影響。北齊時有被當時人們號為畫聖的楊子華,還有以善畫「曹家樣」佛像(梵像)著稱的曹仲達。北周時有以善畫柴車野服著稱的田僧亮和以善畫塞北風土著稱的馮提伽。其他如鄭法士、展子虔等皆是由北周入隋的畫家,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三國兩晉南北朝苦難的時代給佛教提供了傳播和發展的土壤,佛教美術勃然興盛,遍及南北。在漢代繪畫發展的基礎上,這一時期人們對繪畫特點和功能有了進一步認識,繪畫史和繪畫理論著作開始出現。漢代流行的經史故事等題材的繪畫雖仍佔一定比重,但反映士族名士的生活及人物形象的作品卻迅速增多,以文學為題材的繪畫創作也日趨活躍。山水畫和花鳥畫開始萌芽。此期繪畫在塑造人物形象上追求精神狀態的刻畫及氣質的表現,體現了這一時期繪畫的水平。 這一時期有關繪畫的理論及史料著作相繼出現,並不斷有所發展。東晉時顧愷之有《論畫》、《魏晉勝流畫贊》、《畫雲台山記》3篇著作。南朝劉宋時宗炳《畫山水序》及王微《敘畫》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古的關於山水畫的美學專著。齊梁時謝赫《畫品》是一部以品評古今畫家畫藝優劣的專著,可是此書的意義卻遠遠超出它對具體畫家所一一作出的品評,實際上它是一部概括了中國古代繪畫的藝術性准則的重要著作。謝赫的六法論對後世中國繪畫的理論與創作產生著不可磨滅的深遠影響。梁隋間姚最有《續畫品》,是追隨謝赫之後,對畫家畫藝進行品評的又一部專著。 總的來說,漢代以前的繪畫,筆墨賦彩比較簡略,構圖也比較簡單,直到西晉才開始初步成熟。東晉以後出現了顧愷之、戴逵、陸探微、張僧繇、楊子華、曹仲達等大家,此時的人物畫和走獸畫已達到成熟階段,而山水、花卉、鳥禽之類則遠未成熟,有待發展。山水還只是作為人物故事畫的襯景,描繪方法尚存「人大於山,水不容泛」的特點。畫山則「群峰之勢若鈿飾犀」,畫樹石則「伸臂布指」。這一時期的繪畫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說兩漢以前的作品大都是為政教服務的,而自東晉南朝以來,雖然宣揚政教的作品偶然有之,但主流是與文藝佳篇相配合的故事畫或以現實為題材的風格畫之類。另外,除佛畫多作於廟壁上外,已開始有卷軸畫的出現,因而使收藏欣賞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