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寫瘟疫
⑴ 關於瘟疫的詩句有什麼
關於瘟疫的詩句有如下:
曹操的詩歌《蒿里行》,描述了建安初年戰爭、瘟疫、版飢荒下的百姓遭遇,其中「權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便是瘟疫的真實寫照。建安二十二年(217),瘟疫肆虐整個北方。這一年,曹植在他的《說疫氣》一文中這樣寫道:「癘氣流行,家家有僵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
蘇軾的「門薪饋無米,廚灶炊無煙」「未敢扣門求夜話,時叨送米續晨炊」,艱辛可見一斑。當時的惠州,在蘇軾的詩文里是什麼樣的呢?《惠州謝表》中有「但以瘴癘之地,魑魅為鄰」;《與王庠書》中有「瘴癘之邦,僵仆者相屬於前,然亦皆有以取之;非寒暖失宜,則飢飽過度,苟不犯此者,亦未遽病也。」《與林天和長官》中有「瘴疫橫流,僵仆者不可勝計,奈何!奈何!」
⑵ 古文中傳染病有哪幾種說法
佛經里有,就拿剛發的什麼冠狀來說,現代科學的指向是野生動物,這只是媒介,是個緣,不是真正的原因。真因是共業所感,人類與大自然相處不和諧產生的結果。
⑶ 描述大疫後屍橫遍野的文言文
《宋史·五行志》紹興元年,辛亥年,六月,浙西大疫,平江府以北,流屍無算
《宋史·五行志》 隆興二年,甲申年,冬淮甸流民二三十萬,避亂江南,結草舍遍山谷,暴露凍綏,疫死者半,僅有還者亦死。是歲浙之鎧飢民疫者尤眾
《明史·五行志》永樂六年,戊子年,正月,江西建昌、撫州、福建建寧、邵武,自去年至是月,疫死者七萬八千四百餘人,摘自
《明史·五行志》 永樂十一年,癸巳年,六月,湖州三縣疫;七月,寧波五縣疫;邵武大疫,絕死者萬二千戶
《明史·五行志》正統九年,甲子年,冬,紹興、寧波、台州瘟疫大作;及明年死者三萬餘人
《清史稿·災異志》康熙四十二年,癸未年,春,瓊州、靈州大疫;五月,景州大疫,人死無算;六月,曲阜大疫,東昌疫,巨野大疫;八月,文登大疫,民死幾半
《清史稿·災異志》康熙四十三年,甲申年,春,南樂疫,河間大疫,塊獻縣大疫,人死無算;六月荷澤疫;秋,章邱、東昌、青州大疫,福山瘟疫,人死無算,昌樂疫;羌州寧海、濰縣大疫
⑷ 把以下現代文翻譯成文言文,謝謝! 過了一星期,鄰居的羊群內發生了瘟疫,所有的羊都死了,這時那丟失
奸人造冤、社會藏冤
《流著淚的你的臉》歌詞原創不是王明輝,他是篡名盜用 ……
王明輝是 原創道德的可恥 !
15年前漢中市民寄給中唱製作部,被寄上門暗坑了……無通知 盜名換用
漢中市民 的創作被真相含冤15年。
⑸ 求描寫古代城池旱災並瘟疫後的情景~
「散吏馳驅踏旱丘,沙塵泥土掩雙眸。山中樹木減顏色,澗畔泉源絕細流。處處桑麻增太息,家家老幼哭無收。下官雖有憂民淚,一擔難肩萬姓憂。」這是南宋隆興元年(1163年)時任平江主簿的王夢雷在親眼目睹湖南大旱引起飢荒,農民顆粒無收、生活無著的凄慘景象後寫下的一首《勘災詩》,為我們留下了旱災發生後社會生活面貌的真實記錄。
《漢書·王莽傳》載:王莽時,「連年久旱,亡有平歲,北邊及青徐地,人相食……飢民死者十七八。」又如,《明英宗實錄》載:天順三年,「辰州、永州、常德、衡州、岳州、銅鼓、五開等府衛自五月至七月不雨,民之飢殍者不可勝記。」
徐光啟雲:「水旱為災,尚多倖免之處,惟旱極而蝗。數千里間,草木皆盡,或牛馬毛幡幟皆盡,其害尤慘過於水旱也。」(《農政全書》卷四四)長時間持續的旱災往往還會導致大規模瘟疫的流行,嚴重威脅生命財產安全。如《史記·孝景本紀》載後元二年「大旱。衡山國、河東、雲中郡民疫」,《舊唐書· 德宗本紀》載貞元六年夏「福建等道旱,井泉多涸,人渴乏,疫死者眾」。
王莽地皇三年(22年)四月,「枯旱霜蝗,飢饉薦臻,百姓睏乏,流離道路。」而當年夏天「蝗從東方來,蜚蔽天」,「流民入關者數十萬人」(《漢書·王莽傳下》)。東漢安帝初,「連年水旱災異,郡國多被飢困……時飢荒之餘,人庶流迸,家戶且盡」(《後漢書·樊宏列傳》);桓帝延熹九年(166年),「青、徐炎旱,五穀損傷,民物流遷」(《後漢書·陳王列傳》)。
別的找不到了,LZ將就一下吧
⑹ 鍾離意傳 全文翻譯
譯文:
鍾離意字子阿,會稽山陰人。
建武十四年(公元39年)會稽瘟疫大爆發,病死的人以萬計數,鍾離意隻身(赴疫區)親自撫恤(難民),供給醫葯,他所管轄地區大都蒙受救濟。
鍾離意被舉薦為孝廉,再次升遷,應召到大司徒侯霸公府供職。他奉詔指揮解送囚徒到河內,時值冬寒,囚徒患病不能行走。路過弘農縣時,鍾離意便傳下文書讓縣里替囚徒製做衣服,縣里不得已給囚徒製作了衣服,但上書朝廷奏明此事。鍾離意也將全部情況上報,讓皇帝了解(實情)。光武帝見到奏章後,將奏章給侯霸看,並說:「你任用的屬下怎麼如此盡心仁義呢?這個人的確是良吏。」鍾離意又在路上解除囚徒的枷鎖,任憑他們到想探訪的地方去,(但與囚徒約定)在規定的日期都要到達(目的地),(結果)沒有人違約。
後來,鍾離意被授職作瑕丘縣令。縣吏中有個叫檀建的,偷竊縣衙里的東西,鍾離意屏退左右悄悄地詢問,檀建叩頭服罪,鍾離意不忍心施以刑罰,便遣送他回家,令他長期賦閑。檀建的父親了解(真相後),為檀建安排了酒席,對他說:「我聽說無道之君用刀殺人,有道之君用義殺人。你的罪過當以命抵。」於是令檀建服葯而死。建武二十五年(公元50年)。鍾離意調任堂邑縣令。縣民防廣為父報仇,吃了官司。他的母親病亡,防廣哭泣不食。鍾離意哀憐他,於是(打算)任憑防廣歸家,使他能為母親辦喪事。屬下都規諫鍾離意(認為不宜這樣處理),鍾離意說:「罪人是由我釋放的,(此舉合宜道義)不會連累你們。」於是就把防廣放走了。防廣安葬母親後,果然回來坐牢。鍾離意暗中將此事上報,使上司知道此事,防廣最終被免除死罪。
顯宗即位,鍾離意被征拜為尚書。這時交趾太守張恢,因貪贓千金,被追究押回京師伏法。(貪賄的)錢物等記錄在案,(一並)沒收,交予大司農。朝廷下詔將這些財物分賜給群臣。鍾離意得到珠寶,將(珠寶)全部放到地上而不接受賞賜。顯宗很奇怪,便問他這樣做的原因,鍾離意回答說:「我聽說孔子忍耐著乾渴,也不飲盜泉的水。這些貪贓受賄得到的寶物,(我)確實不敢接受。」顯宗感嘆道:「尚書的話真清正啊!」於是改變作法,賜給鍾離意庫錢三十萬。又將他提升為尚書卜射。當時,皇帝下詔賜予投降的胡人後代細絹,負責文案的尚書把細絹數量的十誤寫為百,皇帝看到司農呈上的文章,大怒,召來尚書郎,准備杖打他,鍾離意於是進來叩頭說:「失誤,常人都能夠容忍,如果把懶散大意當作過失,那麼我的職位高,罪責應較重;尚書郎職位低,罪責應輕一些,錯誤全在我一人,我應當首先被定罪,」於是脫去衣服接受杖打。皇帝怒意消除,讓鍾離意戴好帽子並赦免了尚書郎。
鍾離意做官五年,用仁愛感化人,百姓多富足,後因長久得病死於任職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