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之母文言文答案
❶ 請大神翻譯下面一段文言文,在線等,有加分,謝謝!
1、第一段出自《宋史·卷四百五十六·列傳第二百一十五·孝義·洪文撫傳》。
試譯如下:
洪文撫是南康軍建昌縣人,本姓弘,因為犯宋太祖趙匡胤父親趙宣祖趙弘殷的偏諱,改姓洪。曾祖弘諤是唐代的虔州司倉參軍,子孫眾多,因為孝順父母兄弟友愛而著稱。六世同堂,沒有分家。在他所居住的雷湖北邊創建書舍,招來求學的人。宋太宗至道年間,南康軍官員把他的事跡報告給了朝廷,(於是朝廷)派內侍裴愈賞賜皇帝御筆親題的書法一百幅給他家。洪文撫派他的弟弟洪文舉到朝廷貢獻土特產表示感謝,宋太宗又親筆題寫了一幅飛白書「義居人」來賞賜他家,任命洪文舉做江州助教。至道三年八月,又下詔表彰他的門庭。從此每年派子弟入京進貢,(皇帝)必定賞賜豐厚來答謝他。洪文撫哥哥的兒子洪待用,咸平二年考中進士,官至都官員外郎。
注釋:
偏諱:名字有兩個字的,偏舉其中的一個字,也要避諱,稱「偏諱」。《禮記·曲禮》:「二名不偏諱。」鄭玄註:「謂二名不一一諱也。孔子之母名徵在,言在不稱徵,言徵不稱在。」《南齊書·薛淵傳》:「(薛淵)本名道淵,避太祖偏諱改。」按太祖指齊高帝蕭道成。宋洪邁《容齋三筆·帝王諱名》:「唐太宗名世民,在位之日不偏諱。故戴胄、唐儉為民部尚書,虞世南、 李世勣在朝。」
義居:舊指孝義之家世代同居。
異爨:分開起灶。指親屬分家。詣闕:指赴京都或赴朝堂。
飛白:亦作「飛白書」。一種特殊的書法。相傳東漢靈帝時修飾鴻都門,匠人用刷白粉的帚寫字,蔡邕見後,歸作「飛白書」。這種書法,筆畫中絲絲露白,像枯筆所寫。漢魏宮闕題字,曾廣泛採用。
門閭:這里指家門;家庭;門庭。
2、本段文字出自《宋史·卷四百五十六·列傳第二百一十五·孝義·易延慶傳》。試譯如下:
易延慶字余慶,筠州上高縣人。他的父親易贇,憑借勇武有力出仕南唐,官至雄州刺史。易延慶年幼聰慧,(廣泛)涉獵經史典籍,尤其擅長聲律,憑借父親的庇蔭做了奉禮郎。顯德四年,後周軍隊攻克淮南,易贇歸順本朝(這里指後周),被朝廷授予道州刺史的官職;易延慶也被朝廷授予大名府兵曹參軍的官職,後來做了大理寺評事,兼管臨淮縣。乾德末年,易贇去世,葬在臨淮縣。易延慶在守孝服喪期間,悲傷過度以致損傷了自己的身體,他在父親的墓旁修建廬墓,親手栽植幾百棵松柏,早晨出來守護陵墓,傍晚回家侍奉母親。後來在父親陵墓的西北方長出了紫芝,幾年後又生出十八根玉芝。筠州的官員要上奏他的孝行,易延慶懇切地推辭。有人畫下他父親陵墓上生出的靈芝來到京師,朝廷里的士人官員很多都做作詩作賦,稱頌他的孝行感動天地。服喪期滿後,易延慶因為母親年老稱病不赴任做官。母親死後,殮而未葬,服孝幾年,後來易延慶出任大理寺丞。曾經主管建安郡市場稅收,等到他的母親母下葬日期確定下來,私自回家辦理喪事,將母親的棺木下葬後回到任所。知軍扈繼升上書彈劾他擅自離職,因此而免除了所任的官職,(於是易延慶)又在母親的墓旁修建了廬墓守孝幾年。(他的)母親平生嗜愛吃栗子,易延慶就在母親的墓旁栽植了兩棵栗子樹樹,後來這兩棵樹枝幹連生,交纏在一起了。蘇易簡和朱台符二人為此贊美易延慶的孝行。後來做了端州知州,死在任上。他的兒子易綸,在大中祥符元年考中進士。
注釋:
父蔭:謂因父輩之官爵而得官職。蔭,庇蔭。
居喪:處在直系尊親的喪期中。猶守孝。
摧毀:謂悲傷之極而損及身體。
廬:即廬墓。古人於父母或師長死後,服喪期間在墓旁搭蓋小屋居住,守護墳墓,謂之廬墓。也指指服喪期間居住的墓旁小屋。這里作動詞用。
服闋:守喪期滿除服。闋,終了。漢蔡邕《貞節先生陳留范史雲銘》:「舉孝廉,除郎中君萊蕪長,未出京師,喪母行服。故事,服闋後還郎中君。」
藁殯:殮而未葬。《宋史·吳充傳》:「士大夫親沒,或藁殯數十年,傷敗風化,宜限期使葬。」亦指草率埋葬。蘇軾《與孫叔靜書》之六:「(元修)聞某謫海南,徒步萬里,來相勞問,至新興病亡,官為藳殯,錄其遺物於官庫。」
市征:市場稅收。漢劉向《說苑·尊賢》:「趙簡子曰:『吾門左右客千人,朝食不足,暮收市征;暮食不足,朝收市征,吾尚可謂不好士乎?』」
營葬:辦喪事。
掩壙:《佛學大詞典》:掩土:通稱土葬。即全身埋葬於土。掩土之法,掘地作窖,切石鋪底,且隨龕樣側立,其畔岸塗以泥粉,塞其孔隙,深埋後,立石浮圖而為表。又與「掩壙」同義,壙為墓穴;掩壙,即死者入墓以土掩覆之意。《漢語大詞典》:掩壙:將棺木放入墓穴內,加土掩埋。
連理:異根草木,枝幹連生。舊以為吉祥之兆。漢班固《白虎通·封禪》:「德至草木,朱草生,木連理。」《南史·垣崇祖傳》:「後為竟陵令,惠化大行。木連理,上有光如燭,咸以善政所致。」
❷ 要文言文的答案
1:世態炎涼:
〖解釋〗世態:人情世故;炎:熱,親熱;涼:冷淡。指一些人在別人得勢時百般奉承,別人失勢時就十分冷淡。 指看人的起落做事.形容世界冷淡
〖出處〗元·無名氏《凍蘇秦》第四折:」也索把世態炎涼,心中暗忖。
用 法 主謂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2:曲突徙薪:
選自《漢書·霍光傳》。
原文
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灶直突,傍有積薪。客謂主人:「更為曲突,遠徙積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應。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於是殺牛置酒,謝其鄰人,灼爛者在其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錄言曲突者。人謂主人曰:「鄉使聽客之言,不弗牛酒,終亡火患。今論功而請賓,曲突徙薪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邪?」主人乃悟而請之。
注釋
⑴過:拜訪。⑵傍:同「旁」,旁邊。⑶不者:如果不這樣的話。⑷嘿(m ò)然:不說話的樣子。嘿,同「默」。⑸息:同「熄」,滅。⑹灼(zhuó )爛者:被火燒傷的人。灼,燒。⑺而不錄:卻不邀請。而,卻;錄,錄用,此處指邀請。⑻鄉(xiàng)使:當初如果。鄉,同「向」,從前;使,假如。⑼寤:同「悟」,醒悟,覺悟。 (10)亡(wú):同"無",沒有.
譯文:
有一個拜訪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家)爐灶的煙囪是直的,旁邊還堆積著柴草,便對主人說:「把煙囪改為拐彎的,使柴草遠離(煙囪)。不然的話,將會發生火災。」主人沉默不答應。不久,家裡果然失火,鄰居們一同來救火,幸好把火撲滅了。於是,(主人)殺牛置辦酒席,答謝鄰人們。被火燒傷的人安排在上席,其餘的按照功勞依次排定座位,卻不邀請提「曲突」建議的客人。有人對主人說:「當初如果聽了那位客人的話,也不用破費擺設酒席,始終也不會有火患。現在評論功勞,邀請賓客,(為什麼)提『曲突徙薪』建議的人沒有受到答謝、恩惠,而被燒傷的人卻成了上客呢?」主人這才醒悟去邀請那位客人。
寓意:
對可能發生的事故應防患於未然,消除產生事故的因素 ,還應該多多聽取別人正確的建議,問題解決時也不要忘了恩人.
3:寒之於衣,不待輕暖:出自《論貴粟疏》 〔西漢〕晁 錯
原文:
聖王在上,而民不凍飢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為開其資財之道也。故堯、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
(眾〕多。
〔不避〕不讓,不亞於。
〔遺利〕餘利,這里指未經開發的潛力。
〔山澤之利未盡出也〕意思是山林湖泊的財富沒有完全開發出來。
〔游食之民〕不以農業為生的人,包括從事手工勞動、商業的人與學者。
〔歸農〕回歸農業生產。農,用如動詞,從事農業生產,務農。
〔不地著(zhuó)〕不著於土,即不在一個地方定居。著,附著。
〔民如鳥獸〕老百姓如鳥獸一樣[四處奔走求生]。
〔之〕助詞,用於實詞與介詞之間。
〔輕暖〕指輕柔而暖和的衣服。
〔甘旨〕味美可口的食物。
〔不顧〕不考慮。
〔人情〕指一般人的情況。
〔再食〕吃兩頓飯。再,兩次。
〔終歲〕整年。
〔保〕撫養,養育。
〔務〕用作使動用法,使……致力於。
〔薄賦斂〕減少田賦稅收。
〔倉廩(lǐn)〕倉,谷倉。廩,米倉。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趨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擇也。夫珠玉金銀,飢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眾貴之者,以上用之故也。其為物輕微易臧,在於把握,可以周海內而亡飢寒之患。此令臣輕背其主,而民易去其鄉,盜賊有所勸,亡逃者得輕資也。粟米布帛,生於地,長於時,聚於力②,非可一日成也;數石之重,中人③弗勝④,不為姦邪所利⑤,一日弗得而飢寒至。是故明君貴五穀而賤金玉。
〔在上所以牧之〕意思是老百姓在於國君如何管理他們。上,指國君。牧,牧養,這里指治理。所以牧之,指用以統治老百姓的方法。
〔趨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擇也〕就像水往低處流,不選擇方向,哪裡有利,就奔向哪裡。
〔貴〕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貴。〔臧(cáng)〕通「藏」,保藏。
〔在於把握〕可以放在手裡拿著。
〔可以周海內而亡飢寒之患〕可以周遊全國而不會有挨凍受餓的顧慮。
〔勸〕鼓勵,這里指誘惑。
〔輕資〕便於攜帶的輕便物資。
〔長於時〕按一定的時節生長起來。
〔聚於力〕靠一定的人力積聚。
〔中人〕平常的人,一般的人。
〔勝(shēng)〕勝任,拿得動。
〔不為姦邪所利〕不會為姦邪的人所貪求。
今農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過百畮;百畮之收,不過百石。春耕夏耘,秋獲冬臧,伐薪樵,治官府,給繇役,春不得避風塵,夏不得避暑熱,秋不得避陰雨,冬不得避寒凍,四時之間,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來,弔死問疾,養孤長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復被水旱之災,急政暴賦,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當具,有者,半賈而賣;亡者,取倍稱之息,於是有賣田宅、鬻子孫以償責者矣。而商賈大者積貯倍息,小者坐列販賣,操其奇贏,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賣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蠶織,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農夫之苦,有仟伯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過吏執,以利相傾。千里游敖,冠蓋相望,乘堅策肥,履絲曳縞。此商人所以兼並農人,農人所以流亡者也。
〔服役〕給官府從事勞役盡義務的人。
〔畮(mǔ)〕同「畝」。
〔耘(yún)〕除草。
〔伐薪樵〕砍伐柴草。
〔治官府〕修理官府的建築物。
〔給(jǐ)繇(yáo)役〕應官差。
〔私自〕私人之間。
〔送往迎來〕指人際往來。
〔弔死問疾〕悼念死者,探望病人。
〔長〕用如動詞,養大。
〔在其中〕(以上各種費用)從這不過百石的收入中(支出)。
〔急政〕急政,指緊急徵收賦稅。政,通「征」,征稅。
〔賦斂不時〕不定期徵收田賦、稅款,毫無節制。
〔當具〕這里指當繳納賦稅的時候。具,交納。
〔半賈(jià)而賣〕漢初各種賦稅都以錢繳納,由於徵收無定期,農民只好半價出售糧食。賈,價錢,這個意義後來寫作「價」。
〔亡者,取倍稱(chèn)之息〕沒有糧食的人,(要向人借貸),任其收取極重的利息。倍稱,借一償二為倍稱。稱,舉債,借貸。
〔責(zhài)〕債務,這一意義後來寫作「債」。
〔商賈(gǔ)〕泛指商人。
〔積貯倍息〕囤積貨物,獲取加倍的利息。
〔坐列販賣〕擺設貨攤,販賣貨物。
〔操其奇(jī)贏〕牟取餘利。奇,余物。贏,余財。
〔上〕政府,朝廷。
〔所賣必倍〕所賣之物的價格一定要加倍。
〔衣必文采〕穿的一定是華美的衣服。
〔粱〕上等米。
〔有仟伯之得〕有比農夫多千倍百倍的收入。有的本子「仟伯」作「阡陌」,意謂享有田地里的收獲。
〔因〕憑借。
〔交通〕結交,來往。
〔力過吏執〕指大商人和地方勢力相勾結,其勢力超過了朝廷委派的官吏。執,同「勢」。
〔相傾〕互相排擠。
〔游敖〕即「遨遊」,遊玩。敖,通「遨」。
〔冠蓋相望〕冠,帽子。蓋,車蓋。相望,指前後相望、相向,這里指接連不斷。
〔乘堅策肥〕坐好車,乘肥馬。堅、肥,這里形容詞用作名詞,指堅固的車、肥壯的馬。
今法律賤商人,商人已富貴矣;尊農夫,農夫已貧賤矣。故俗之所貴,主之所賤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惡乖迕,而欲國富法立,不可得也。
〔今法律賤商人〕漢代本來實行重農抑商政策,商人的社會地位不高,比如漢初曾禁止商人穿絲綢衣服和騎馬。賤,意動用法,輕視。
〔乖迕(wǔ)〕違背,不諧調。
方今之務,莫若使民務農而已矣。欲民務農,在於貴粟。貴粟之道,在於使民以粟為賞罰。今募天下入粟縣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農民有錢,粟有所渫。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餘者也。取於有餘以供上用,則貧民之賦可損②,所謂損有餘,補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順於民心,所補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賦少,三曰勸農功③。
〔方今〕當今。
〔莫若〕沒有什麼比得上。
〔以粟為賞罰〕以糧食作為賞罰的依據。
〔募〕招募,這里指號召。〔縣官〕官府朝廷。〔得以拜爵〕通過「入粟縣官」可以獲得朝廷爵位的封賞。拜爵,封爵位。拜,授給官職。〔除罪〕免罪。
〔渫(xiè)〕疏通,分散。
〔損〕減輕,減少。
〔勸農功〕鼓勵農業生產。
今令:「民有車騎馬一匹者,復卒三人。」車騎者,天下武備也,故為復卒。神農之敎曰:「有石城十仞、湯池百步、帶甲百萬,而亡粟,弗能守也。」以是觀之,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務。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復一人耳,此其與騎馬之功相去遠矣。爵者,上之所擅,出於口而亡窮;粟者,民之所種,生於地而不乏。夫得高爵與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於邊,以受爵免罪,不過三歲,塞下之粟必多矣。
〔今令〕現在的法令(規定)。
〔車騎馬〕戰馬。
〔復卒三人〕免除三個人的兵役。復,免除。卒,兵,這里指兵役。
〔武備〕軍事裝備。
〔神農〕傳說中的古代帝王,始教民為耒耜,務農業,故稱神農氏。又傳他曾嘗百草,發現葯材,教人治病。也稱炎帝。下面的話當為先秦時代農家學者假託神農的言論。
〔湯池〕貯滿沸水的護城河。
〔步〕古代的一種長度單位,約等於當時的六尺。
〔帶甲〕披掛鎧甲的人,這里指軍隊。
〔以是〕由此。
〔大用〕大有用處的東西。
〔本務〕根本的大事。
〔五大夫〕漢朝沿襲秦朝制度,爵位自侯爵以下共分二十五級,五大夫是第九級的爵號。
〔乃〕才。
〔此其與騎馬之功相去遠矣〕意思是,入粟多而復卒少,入馬少而復卒多,二者相去甚遠,可見,以粟為賞罰,對國家來說是非常劃算的。此其,代詞連用,指入粟受爵之功。
〔擅〕專有。
〔出於口而亡窮〕爵位出於皇帝之口,無窮無盡。意謂只要皇帝開口,爵位要封多少有多少。
〔塞下〕邊防地區,邊塞。
有這樣一句話:「谷賤傷農」,意思就是說,糧食太便宜了,就會挫傷農民種糧食的積極性,導致產量減少,這對國家的長治久安是有很大影響的。因為我國在歷史上一直就是一個農業國,所以歷代的統治者都很重視農業的發展問題。西漢初年,久經戰亂,生產凋敝,人民生活貧困,四處流亡,影響到了漢王朝的安定。針對這種情況,晁錯上書提出了自己的對策,他認為蓄積多,則民心穩,統治穩固;而要增加蓄積,必須想辦法使農民盡心於農業生產。但現狀是農民忙活了一年,到頭來卻只有很少的收益,為了應付各種賦斂,有的甚至「賣田宅,鬻子孫」;而商人無農民之勞,卻能「衣必文采,食必粱肉」。這種差距不可能使農民安心於農業,作者由此提出「欲民務農,在於貴粟」的觀點。應該說他的觀點對於扭轉「谷賤傷農」的狀況是有好處的,對我們今天解決「三農」(指農村、農業、農民)問題,也是有借鑒意義的,但他尊崇傳統的「重農抑商」政策,對待商業和商人也有一些偏頗和不公正之處,閱讀時要注意。
【譯文】
賢明的君主在上面(管理國家),老百姓之所以沒有受凍挨餓,並不是君主能種出糧食供給老百姓吃,織出布帛供給老百姓穿,(而是能夠)為百姓開發那物資財富的途徑。所以堯、禹的時代有過九年水災,湯的時候有過七年旱災,但國內沒有被遺棄和瘦得不成樣子的人,(是)由於糧食儲備得多,防備的措施事先就做得很充分。如今全國統一,土地、人口之多不亞於湯、禹的時代,加上沒有接連幾年的水旱災害,但糧食儲備趕不上禹、湯的時代,是為什麼?土地還有遺留下的利益(即土地還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百姓還有多餘的潛力,能生產糧食的土地沒有被完全開墾,山林湖澤的資源沒有被完全利用起來,游盪寄食的百姓(指商賈、技藝、游說等為業謀生而不從事農業生產的人)還沒有完全歸到農業生產上來。
百姓貧困,就會出現犯上作亂、違法亂紀的壞人壞事。貧困是由於糧食不足,糧食不足是由於沒有從事耕種。不從耕種,就不會在農村長期安家落戶。不在長期在農村安家落戶,便會離開家鄉把家看得輕。老百姓象鳥獸一樣四處流竄、飛翔,不受約束。即使有高高的城牆,深深的護城河,嚴格的法律,很重的刑罰,還是不能禁止。人在寒冷的時候,對於衣服的要求,不一定要有了既輕便又暖和的(衣服)才穿;人在飢餓的時候,對於事物的要求,不一定要有了美味才吃(即飢不擇食)。人在飢寒的時候,就不顧廉恥了。人們的常情是一天不吃兩頓飯就會飢餓,年終不添做衣服就會受凍。肚子餓弄不到食物,身子冷弄不到衣服,即使是慈愛的母親也不能保有自己子女(意謂子女也不得不離開父母而去),君主又怎麼能擁有他的百姓呢?英明的君主知道那道理是這樣的,所以使百姓盡力從事農業生產,減輕賦稅,增加積蓄,用來充實糧倉,防備水旱災害,因此可以得到百姓並擁有人心(按,前者側重於得人而言,後者側重於得心而言)。
老百姓,在於皇上用什麼樣的方法去治理他們,奔赴財富的地方,就像水奔流向低下的地方,對於東西南北是沒有選擇的。那珠玉金銀,餓了不能吃,冷了不能穿,但是眾人以之為貴,(是)因為君主使用它的緣故。這些東西作為物品,輕小容易收藏,(可以)放在手掌里,可以走遍全國也沒有挨餓受凍的憂患。這使臣子輕易地背離自己的國君,而百姓輕易地離開自己的鄉土,盜賊受到鼓勵,逃亡的人得到容易攜帶的輕便資產。糧食桑麻之類的農產品生長在地里,成長起來在於天時,積聚起來在於力氣,不是一天可以完成的。幾石的重物,一般人不能擔負起來,(因而)不被壞人看重,(但)一天得不到它,飢寒就產生了,因此英明的君主把五穀看得很貴重而把金玉看得很輕賤。
現在一個五口人的農民家庭,他家為官府服役的人不會少於二人,他們能耕種的田不會超過一百畝。一百畝田的收成,不超過一百石。春季播種,夏季中耕鋤草,秋季收獲,冬季貯藏,砍伐柴草,修治官府的房舍,服勞役。春不能躲避風沙塵土,夏不能躲避酷暑炎熱,秋不能躲避陰雨,冬不能躲避寒冷冰凍,一年四季,沒有哪一天休息過。又有私人方面(相對公家而言)的送往迎來,吊念死者、慰問病人,撫養孤兒弱子等事都得包括在無日休息的四季之中,像這樣辛勤勞苦。還又遭受水旱災害,急迫地抽稅,殘酷地壓榨,徵收賦稅沒有一定的時間(按,意謂徵收非常頻繁,常常不在一定的時期來徵收),早上命令,晚上修改。遇到備辦,手頭有粟米的就半價賣出,沒有糧食的農民被索取與本錢相等的高利息。於是有賣田賣屋、賣子孫來還債的人。而大的商人屯積貨物,使利潤成倍增長(即牟取暴利),小的商人開設店鋪坐店販賣,控制那些多餘的,每天在市面上到處窺伺物價行情,趁著朝廷官府的急需,出售商品的價格必然加倍提高。所以他們男的不從事農業生產,女的不養蠶織布,穿的一定是華麗的錦綉衣服,吃的一定是精米魚肉,沒有農民的辛苦,卻坐享種地所獲得的利益。憑著富有,與王侯權貴交結往來,能力超過一般官吏的權勢,(商賈之間)憑著個人的財力相互競爭。遨遊千里,商人乘坐於馬車往來於道路,絡繹不絕,乘坐著堅實的車子,鞭趕著肥壯的馬匹,腳穿絲鞋,身披絲綢長衣,這就是導致商人兼並農民,農民流離失所的原因。現在法律上把商人看得卑賤(即輕視之意),可是商人已經富貴了;把農民看得尊貴,可是農民已經處於貧困、卑賤的境地了。所以世俗社會所看中的(商賈),正是國君所輕視的人;官吏所瞧不起的(農民),卻是法律所尊重的人。上下相反,上、下對務農、經商的愛憎態度相沖突,卻希望國家富強、法制建立,這是不可能的。
當今的重要事情,沒有什麼能比使百姓從事農業生產更為重要的。要百姓從事農業生產,在於使糧食貴重。重視糧食的方法,在於利用糧食來體現賞罰。如今號召全國人民把糧食獻給朝廷,使獻糧的人得到受封爵位,可以免除罪刑。這樣,富人有了爵位,農民有了錢,糧食得以流通。能夠獻出糧食得到爵位的,都是有多餘糧食的人。從有多餘糧食的人手中得到一些糧食,供政府使用,那貧窮農民的賦稅就可以減少,這就是所謂削減有餘的來彌補不足的,命令一出,老百姓就會得到好處。(這樣)符合老百姓的心願,增加的好處有三點:一是國君需用的東西(這里指粟米之類的糧食)充足了,二是老百姓的賦稅少了,三是鼓勵農業生產。現在的法令規定:老百姓有戰馬一匹的人家,可以免除三個人的徭役。車騎,這是國家的軍備(戰爭需要的物資),所以給(他們)免除徭役。神農教導說:「有十仞高的石頭砌的城牆,貯有沸水的城壕百步之遙,身穿甲衣的兵士百萬,可是沒有糧食,不能守住。」由此來看,糧食是治理天下的人最需要的東西,是治國安邦的根本要務。讓老百姓交納糧食,授予他五大夫以上的爵位,才免除一個人的徭役,這與為國家提供戰馬所獲得的功效相差太遠了(意謂入粟比入馬更重要)。爵位這東西,是皇上所專有的,只要皇上開開口,就可以無窮無盡地拿來封賜給人們。糧食,是老百姓種出來的,生長在地里也沒有窮盡。而得到高的爵位與免除罪刑,人們非常希望獲得的。讓天下的人將糧食送到邊地,用這來得到爵位、免除罪刑,不超過三年,邊塞的糧食就一定會多起來。
《論貴粟疏》主旨:本篇從正反連論說了重農貴粟對於國家的富強和人民的安定生活所具有的決定性意義。特色:作者在說明問題時運用古今對比,農夫與富商大賈的對比,法令與實際情況的對比,使自己的主張得到更鮮明的表現,讓統治者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其中特別是對農民現實生活的貧困窮苦的描寫,揭露性很強。
4:孔子閑居原文:
孔子閑居,喟然而嘆曰①:「銅鞮伯華而無死②,天下其有定矣③!」子路曰④:「願聞其為人也何若⑤?」孔子曰:「其幼也,敏而好學⑥;其壯也,有勇而不屈;其老也,有道而能以下人⑦。」子路曰:「其幼也敏而好學則可,其壯也有勇而不屈則可,夫有道又誰下哉⑧?」孔子曰:「由不知也!吾聞之:以眾攻寡,而無不消也⑨;以貴下賤,無不得也。昔者周公旦制天下之政⑩,而下士七十人,豈無道哉?欲得士之故也。夫有道而能下於天下之士,君子乎哉!」
——《說苑》
翻譯:
孔子隱居在家時,有一天感嘆道:「如果銅鞮伯華還沒有死,天下就能夠安定了。」子路說:「希望知道他們都是什麼樣的人。」孔子說:「他們小時候聰敏好學,壯年時有勇氣有骨氣,老的時候雖然明白事理但也願意親近別人。」子路說:「小時候聰敏好學也就罷了,壯年時候有勇不屈也就算了;可得道後還怎麼親近不如自己的人呢?」孔子說:「這你就不知道了。我聽說,以多數人攻打少數人沒有不勝利的;以尊貴的身份去親近不如自己的人,沒有不得到他們尊重的。過去周公旦執政天下的時候禮賢下士七十多人,難道能說他不是明白事理的人嗎?這是因為他希望得到士的幫助啊!所以說能禮賢下士的有道之人是真正的君子啊!」
注釋:
①喟(kuì)然:長嘆的聲音。然,詞尾。②銅鞮(tí)伯華:春秋時晉國大夫羊舌赤,銅鞮是他的封地,伯華是他的字。而,如果。③其:大概。表揣度的語氣副詞。④子路:孔子的弟子,姓仲,名由。⑤何若:何如,怎麼樣。⑥敏:聰明。⑦下:對......謙下,意動用法。⑧誰下:對誰謙下。誰,疑問代詞作賓語而位於動詞"下"的前面,屬賓語前置。⑨消:消滅。⑩昔者:從前。"者"助詞,與時間詞構成雙音詞。周公旦:姓姬,名旦,周武王的弟弟,成王年幼,他攝政。制:掌握。
❸ 《孔子之母》文言文該如何翻譯
《孔子之母》翻譯:
孔子的親生母親,十七歲時嫁給六十六歲的叔梁紇為妾。內其時叔梁紇妻子容施氏生有九女,一妾生一子孟皮(又名伯尼,腳有毛病)。
孔子三歲時,叔梁紇卒,孔家成為施氏的天下,施氏為人心術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紇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為施氏所容,孔母顏征在只好攜孔子與孟皮移居曲阜闕里,生活艱難。孔子17歲時,孔母顏征在卒。
《孔子之母》原文
叔梁紇娶魯之施氏,生九女,無子。有一妾,生男曰孟皮,病足,為廢人。乃求婚於顏氏。顏氏姬姓,與孔氏家同在郰邑尼丘山麓,相距近,素相知。顏氏季女名征在,許配叔梁紇,生孔子。
(3)孔子之母文言文答案擴展閱讀:
顏徵(zhēng)在(前568-前537年),今作「顏征在」,孔子的母親。其被後人加封為啟聖王夫人。
孔子的父親是叔梁紇(叔梁為字,紇為名)。叔梁紇先娶妻施氏,生九女而無子;又娶妾,得一子,名孟皮,有足疾;依當時禮儀不宜繼嗣。於是與顏徵在野合生孔子,時叔梁紇已66歲,顏徵在15歲。顏徵在生孔子時,曾去尼丘山祈禱,然後懷下孔子,故起名為丘,字仲尼。
孔子3歲時,叔梁紇去世,孔子17歲時,32歲的母親去世。
❹ 孔子描寫母親的文言文是什麼怎麼翻譯
孔子長十尺,海口尼首方面,月角日准河目,龍顙斗唇,昌顏均頤,輔喉駢齒,龍形龜脊虎掌,
胼肩修肱參膺,圩頂山臍林背,翼臂汪頭阜,堤眉地足,谷竅雷聲,澤腹修上趨下,末僂後耳,面如蒙共,手垂過膝,耳垂珠庭
眉十二采,目六十四理,立如鳳崎,坐如龍蹲,手握天文,足履度宇,望之如林,就之如升 腰大十圍,胸應矩,舌理七重,鈞文在掌。
胸文曰:『製作定世符運』。
孔子之母:孔子的親生母親,十七歲時嫁給六十六歲的叔梁紇為妾。
其時叔梁紇妻子施氏生有九女,一妾生一子孟皮(又名伯尼,腳有毛病)。
孔子三歲時,叔梁紇卒,孔家成為施氏的天下,施氏為人心術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紇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
孔子母子也不為施氏所容,孔母顏征在只好攜孔子與孟皮移居曲阜闕里,生活艱難。
孔子17歲時,孔母顏征在卒
❺ 上編,孔子之母文言文翻譯
《孔子之母》文言文的翻譯為:
孔子的親生母親,十七歲時嫁給六十六歲的叔梁紇為妾。其時叔梁紇妻子施氏生有九女,一妾生一子孟皮(又名伯尼,腳有毛病)。孔子三歲時,叔梁紇卒,孔家成為施氏的天下,施氏為人心術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紇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為施氏所容,孔母顏征在只好攜孔子與孟皮移居曲阜闕里,生活艱難。孔子17歲時,孔母顏征在卒。
❻ 孔思晦文言文以及答案
孔思晦(1267年-1333年),字明道,山東曲阜人,孔子五十四代孫。生於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少年天姿穎秀,從孔顏孟三氏學教授張篆,講求義理,尊尚德行,不拘泥於詞章之學。至元二十年(1283年),其父孔浣去世,家貧,下田親耕而不廢學業,深受張篆器重。 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游學於京師,得國子監祭酒耶律有尚賞識,欲舉為官,以老母年高為由,謝絕耶律氏好意。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居母喪期滿,薦為孝廉,授范縣(今屬河南)儒學教諭。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轉任甯陽縣(今屬山東)教諭,儉約自律,盡職盡責,深受生員愛戴。
翻譯:孔思晦,字明道,元曲阜人,孔子第五十四代孫。他天姿穎秀,少年人三氏學,受業於潯江張受,講求義理,尊尚德行,鄙薄詞章之學。至元二十年(1283),其父親孔浣去世,孔思晦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他一邊堅持學習,一邊下地耕種,一邊侍奉母親。大德七年(1303),孔思晦游學於京師,得國子監祭酒耶律有尚賞識,欲推舉他出來做官,孔思晦以老母年事已高,身邊無人照料為由,謝絕了耶律氏的一番好意。至大三年(1310),孔思晦居喪期滿,被薦舉為孝廉,授范縣(今屬河南)儒學教諭。延右二年(1315),又調至寧陽縣(今屬山東)做教諭。孔思晦則儉約自律,盡職盡責,深受生員們愛戴。
❼ 求幾個文言文答案
三、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通『汝』)還,顧反為女殺彘(讀音四聲,豬)。」
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
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翻譯:曾子(孔子的弟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兒子跟著她哭。他的母親說:「你回去,回來給你殺豬(吃)。」
妻子從集市回來,曾子(正)准備抓豬來殺。妻子制止他說:「只是跟孩子的戲言嗎。」曾子說:「孩子不能對他
戲言啊。孩子什麼都不懂,是向父母學習的啊,聽父母的教導的。今天你欺騙他,是教導他欺騙。母親欺騙兒子,兒子
就不相信他的母親了,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於是煮豬肉(吃)。
感:所謂言傳身教嗎!語言只能是傳達意思,真正教導孩子做人的辦法,還是自己身體力行啊!世人都像曾子這
么教孩子,這個世界上恐怕就沒有丑惡了。世上大、小爾虞我詐實在是太普遍了,孩子即使不從父母那受這種影響,也
難以擺脫受周圍眾多人的影響。
突然想到:一個人不可能一生不說謊,根本的是他是否能保持善良的心。再就是能否有足夠的智慧和自製力面對
謊言。
四、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得得,而身為宋國笑。
注釋
耕——耕田種地。耕者,耕田的人,農民。
株——樹木被砍伐後,殘留下來露出地面的樹根。
走——跑的意思。
頸——音井,脖頸,就是脖子。
釋——釋放,把東西從手裡放下來的意思。
耒——音累,耒耜,古代耕田用的農具,就是犁耙。
冀——音計,希冀,就是希望的意思。
評點
這個故事包含著兩種意義,既諷刺了懶漢思想,也批判了經驗主義。這告訴我們,切不可把偶然的僥幸作為做事的根據,如果抱著僥幸的心理,片面地憑著老經驗去辦事,一般是不會成功的。
宋國有個農夫種著幾畝地,他的地頭上有一棵大樹。一天,他在地里幹活,忽然看見一隻兔子箭一般地飛奔過來,猛的撞在那棵大樹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斷了,蹬蹬腿就死了。這個農夫飛快的跑過去,把兔子撿起來,高興地說:「這真是一點勁沒費,白撿了個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頓了。」他拎著兔子一邊往家走,一邊得意地想:「我的運氣真好,沒准明天還會有兔子跑來,我可不能放過這樣的便宜。」
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幹活,只守著那棵大樹,等著兔子撞過來。結果,等了一天什麼也沒等到。他卻不甘心,從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樹下等著兔子來撞死。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長得比莊稼都高了,連個兔子影也沒有再見到。
「守株待兔」的成語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人們用它來比喻不想努力,而希望獲得成功的僥幸心理。
五、嗟來之食
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年,齊國發生了一次嚴重的飢荒,一大批窮人由於缺糧少食,而被活活地餓死。
有一位名叫黔敖的貴族奴隸主在大路旁擺上一些食物,等著餓肚子的窮人經過,施捨給他們。
一天,一個餓得不成樣子的人用袖子遮著臉,拖著一雙破鞋子,搖搖晃晃地走過,黔敖看到後,便左手拿起食物,右手端起湯,傲慢地吆喝道:「喂!來吃吧!」那個餓漢抬起頭輕蔑地瞪了他一眼,說道:「我就是因為不吃這種『嗟來之食』才餓成這個樣子的。」 黔敖也覺得自己做得有點過分,便向餓漢賠禮道歉,但那餓漢最終還是不肯吃而餓死於路旁。
這個成語來源於《禮記·檀弓》:齊大飢。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屢,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餓者)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
解釋
"嗟來之食"這則成語的意思是指帶有侮辱性的或不懷好意的施捨。嗟:不禮貌的招呼聲,相當於現在的"喂"。
六、這是成語「葉公好龍」的出處。
解釋: 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愛好。
出處: 漢·劉向《新序·雜事》記載:葉公子高非常喜歡龍,器物上刻著龍,房屋上也畫著龍。真龍知道了,來到葉公家裡,把頭探進窗子。葉公一見,嚇得拔腿就跑。
故事: 春秋時期,楚國葉地諸侯子弟沈諸梁自稱葉公,他特別喜歡龍,他的屋樑、柱子、門窗及所有傢具甚至連衣服上都雕刻或綉制龍的圖案。天上的真龍得知後,專程去探望葉公,從窗戶上探進頭去。葉公一見真龍,嚇得魂不附體,連忙逃跑.
七、【譯文】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牆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來讀。同鄉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的,是個有錢的人,家中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又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書,通讀一遍。」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把書借給他讀。於是匡衡成了大學問家。
啟示:文言文『鑿壁借光』表現了匡衡人窮志堅,發奮讀書的精神
這段記載的意思是,西漢時著名的經學家匡衡,幼年時期,家裡貧窮,買不起蠟燭,他常常讀書讀到黃昏日暮,才遺憾地收起書本。有一天晚上, 他突然感到什麼地方有微弱的光亮射來。睜眼搜尋,他發現原來是自家牆破,鄰家燭光由牆的縫隙中透出。於是他找來鑿子,把牆上的縫隙鑿大,果然有了一束亮光。他拿書就著光束去看,直讀到鄰家熄燈之後。由於勤學苦讀,匡衡的學問長進很快,後來受到漢元帝賞識,被封為安樂侯,當上了宰相。
❽ 文言文孔子勸學的答案啊,急!!!!
原文
子路見孔子,孔子問曰:「汝何好樂?」對曰:「好長劍。」子曰:「吾非此之問也,徒謂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學問,豈①可及乎?」子路曰:「學豈②益哉也?」子曰:「夫人君而無諫臣則失正,士而無教友則失聽。御狂馬不釋③策,操弓不反檠④。木受繩則直,人受諫⑤則聖,受學⑥重問,孰不順哉。毀仁惡仕,必近於刑。君子不可不學。」子路曰:「南山有竹,弗揉⑦自直,斬而用之,達於犀革⑧。以此言之,何學之有?」孔子曰:「括⑨而羽之,鏃⑩而礪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⑾受教哉。」 選自<孔子家語.子路初見篇>
編輯本段注釋
①豈:同「其」,代詞,相當於「誰」。 ②豈:表示反詰語氣,相當於「難道」。 ③釋:放。策:馬鞭。 ④檠:(qíng)矯正弓弩的器具。反:反對,引申為「丟棄」。 ⑤諫:直言規勸,批評。聖:通達,明智。 ⑥受學:從師學習。重:重視,注重。 ⑦揉:加工。 ⑧犀革:犀牛的皮製品。 ⑨括:箭的末端。羽:作動詞用,指裝上箭羽。 ⑩鏃:(zú):箭頭,用作動詞,指「裝上箭頭」。礪:磨刀石,作動詞用,即「磨礪」。 ⑾敬:感謝。
編輯本段譯文
子路拜見孔子。孔子對子路說:「你有什麼喜好?」子路回答說:「我喜歡長劍。」孔子說:「我不是問這個,以你的天賦,再加上學習,應該能有好的才能。」子路說:「學習能夠增長我們的能力嗎?」孔子說「好比君王如果沒有敢進諫的大臣,政事就會有錯失;讀書人如果沒有能夠指正自己缺點的朋友,品德就容易有缺失。對性情狂放的馬不能放下鞭子,操弓射箭則不能隨便更換輔正的檠。樹木如果以墨繩來牽引就能長得筆直,人能接受善言規勸就能品格高尚。接受教導認真多問,沒有什麼學不成的。違背仁德專行惡事的人,隨時要接受國法的制裁。所以說君子不能不學習。」子路說:「南山有一種竹子,不須揉烤加工就很筆直,削尖後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些東西天賦異秉又何必經過學習的過程呢?」孔子說:「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頭磨得銳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遠嗎?」子路聽後拜謝說:「真是受益良多。」
編輯本段簡析
本篇選自《孔子家語》,記載了孔子與子路最初相見時的一段對話,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孔子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的教育思想。「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面對子路的疑惑和反問,孔子因利勢導,語言簡明而深入地糾正了子路的觀點,讓人無可辯駁。孔子的教育家、思想家之謂由此可見一斑。 寓意:人不能光憑天資,還要勤奮學習,多加實踐,才能提高自我! 在開篇中,孔子的學生就把一段貌似前言不搭後語的話擺出來。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子要表達什麼思想呢?在初中時,老師把三句話分開講,通俗易懂:常復習學過去的東西,朋友從遠方來看我,都是快樂的事;有人不了解自己,但是自己不生氣,這不也是君子所為?更值得高興。的確,能成為君子在孔子看來是很榮耀的,盡管現在看來可能有點傻。實際上,中國人做學問很多時候是善於分析的,但是綜合能力往往欠缺。南懷謹先生的《論語別裁》中對這句話作了一番解釋,聽起來更符合邏輯,只不過是否與本意相符就不得而知了。他說,這是因果相連的三間事:復習以使英名淵博,遠方的朋友慕名前來,不料,朋友的觀點與自己的不合,我也不著急上火。這樣在高興中成了君子,「不亦樂乎」? 學習要有兩個行為——學與思。《為政篇第二》中,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是說,只學習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思考不學習就會懈怠而無所得。這是學習過程中的兩個極端。高中時,這句話一直是我的座右銘。我能考上大學真該好好謝謝孔老夫子。而我的同桌落榜了,但他和我一樣刻苦。不是我的運氣比他好,我想就在這句話上。他很能問題,卻很少獨立思考。實際上,思考也是要學會的一項本事。我的同桌應該是迷茫了吧。學和思哪個更重要呢?《衛靈公篇第十五》中,子曰:「吾償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草草地理解這句話,好像學比思重要。實則不然。孔子這樣說,我也可以反過來說,吾償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學,無益,不如思也。學和思是學問長進的兩個輪子,缺一不可。 孔子很重視學習過程復習的重要性。「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亦。」復習學過的東西而獲得新的體驗,就可以做老師了。「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亦。」每天記住將要忘記的,每月不忘記所學到的,就可以說是好學的。在高中時,老師曾給我們談及遺忘規律。學過去的東西要在24小時內溫習一遍,才會記到腦子里形成長久性記憶。在第二天或第三天再看,就會記得更長一些。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每天都省察自己是否做好了三件事:替別人謀劃是否忠心?與朋友交往是否守信?老師講的東西是否復習了?每個好學之人都在與遺忘作斗爭,孔子在幾十年的求學路上摸索到的方法毫無保留的傳授給自己的學生。 學習態度方面,首先,孔子認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也就是說,知道的不如愛好的,愛好的不如以之為樂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也注意引導學生培養學習的興趣,這比學習本身更重要。態度決定一切。被強迫的學到知識不如自己喜歡去搞明白;喜歡又比不上以學習為樂。我們應該明白自己的興趣在哪裡,同時,要學會培養興趣。孔子是個博學之人,他對自己的評價是:「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有了興趣就會有行動的原動力。行動了就會有結果。其次,孔子對學習的目的有自己的見解。《憲問篇第十四》中,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說的是古人作學問是為了提升自己,而當今人為了向別人顯耀。在孔子看來,人心不古,當今人的精神層面上有淺陋之處。《里仁篇第四》,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未可知也。」不擔心沒有地位,只擔心憑什麼有那樣的地位;不擔心自己不被別人了解,但求未知的學問。此類的話孔子說過不止一遍。這不僅是一種如海闊的胸懷,還是求學的精神。真能做到這點,可去浮躁之氣,學問故能更扎實。 學習還要有謙遜的精神。曾子曰:「以能聞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孔子也提出「不恥下問」。這種謙遜的精神再學習的過程里十分常重要的。正所謂「滿招損,謙得益」。謙遜並不是一味的收斂鋒芒。生活不能缺少激情,也少不了競爭。《八佾篇第三》,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射」居六藝,所以也是學問,而對我們來說就是學習成績了。君子不避爭,但爭也有爭的風度。 關於學習的重要性,在《陽貨篇第十七》中最明顯。子曰:「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盪;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不好學可以毀滅一切美好的東西。誰還會不好學呢? 我不是偶像崇拜者,在我的眼裡,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不管是華盛頓、拿破崙,還是秦始皇、毛澤東,只要肯努力,任何人都可以達成一樣的成就。所以,我一直在尋找著偉人的腳印。孔子是我尋找的一個。在學習過程中,我也得到過不少的啟發。於丹說《論語》是想讓人們過上快樂的生活。我不同意這個說法。孔子主張「克己以復禮」,怎麼會快樂呢?在我看來,孔子像一個虔誠的苦行僧,赤足徒步化緣。他想得到施捨,但不能因為能得到施捨就說苦行僧是快樂的。當然,孔子化的是「禮」,是個人精神的升華。 孔子的一生是不平坦的,但是他依然樂觀達世,終於成就偉名,成為中國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是應該得到當代人的重視。於丹盡管有些地方誤讀了孔子,但是她把孔子的思想拿到電視前面,這個功勞是不小的。課程到此就結束了,但是,對孔子思想的思考是沒有止境的。
❾ 孔子古文翻譯
翻譯如下:
孔子認為,顏回、子貢、子路都有他們過人之處,而且這些長處在某種意義上都是他孔子所趕不上的(「丘弗如也」),但由於不善於守中,不善於掌握恰當的分寸,因而都未能盡善盡美。他自己則兼有眾人之長,而又能無過與不及,因此,雖然在具體方面不及諸人,卻有綜合優勢。
原文:《淮南子·人間》篇記載說:人或問孔子曰:「顏回何如人也?」曰:「仁人也。丘弗如也。」「子貢何如人也?」曰:「辯人也。丘弗如也。」「子路何如人也?」
曰:「勇人也。丘弗如也。」賓曰:「三人皆賢於夫子,而為夫子役,何也?」孔子曰:「丘能仁且忍,辯且訥,勇且怯。以三子之能易丘一道,丘弗為也。」
(9)孔子之母文言文答案擴展閱讀:
出自《淮南子》,作者為淮南王劉安。
《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是西漢淮南王劉安(前179—前122)及其門客集體撰寫的一部哲學著作。內容原分為內中外篇,現僅存內篇21篇。書中以道家思想為主,糅合了儒法陰陽五行等家的思想,所以又一般認為它是雜家著作。書中保存了不少自然科學史料和神話寓言故事,也記載了不少秦漢間的軼事,內容比較豐富。
網路- 淮南子·人間訓
❿ 《孔子勸學》文言文答案
子路見孔子,子曰:"汝何好樂?"子路曰:「好長劍。」孔子曰:「吾非此之問也,徒請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學問,豈可及哉?".子路曰:「學豈益哉也?孔子曰:」夫人君無諫臣則失正,士無教友則失德。狂馬不釋其策,操弓不返於檠。木受繩則直,人受諫則聖。受學重問,孰不順成。毀人惡士,且近於刑。君子不可以不學。「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斬而用之。以此言之,何學之有?孔子曰:「栝而羽之,鏃而礪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
①豈:同「其」,代詞,相當於「誰」。
②豈:表示反詰語氣,相當於「難道」。
③釋:放。
④檠:(qíng)矯正弓弩的器具。
⑤諫:直言規勸,批評.
⑥受學:從師學習。
⑦揉:加工。
⑧犀革:犀牛的皮製品。
⑨括:箭的末端。羽:作動詞用,指裝上箭羽。
⑩鏃:(zú):箭頭,用作動詞,指「裝上箭頭」。
⑾敬:感謝。
⑿失德:在品德方面有失檢點。
(13)繩:繩墨。
(14)毀:毀謗.
(15)重:重視,注重.
(16)聖:通達,明智。
(17)反:反對,引申為「丟棄」。
(18)策:馬鞭。
(19)礪:磨刀石,作動詞用,即「磨」
(20) 徒:是,只是
編輯本段譯文
孔子對子路說:你有什麼喜好?子路回答說:我喜歡長劍。孔子說:我不是問這方面。以你的天賦,再加上學習,誰能比得上呢?子路說:學習能夠增長我們的能力嗎?孔子說:好比君王如果沒有敢進諫的大臣,政事就會有錯失;讀書人如果沒有能夠指正自己缺點的朋友,品德就容易有缺失。對性情狂放的馬不能放下鞭子,操弓射箭則不能隨便更換輔正的檠。樹木如果以墨繩來牽引就能長得筆直,人能接受善言規勸就能品格高尚。接受教導認真多問,沒有什麼學不成的。違背仁德專行惡事的人,隨時要接受國法的制裁。所以說君子不能不學習。子路說:南山有一種竹子,不須揉烤加工就很筆直,削尖後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些東西天賦異秉又何必經過學習的過程呢?孔子說: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頭磨得銳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遠嗎?子路聽後拜謝說:真是受益良多。
編輯本段簡析
簡析:本篇選自《孔子家語》,記載了孔子與子路最初相見時的一段對話,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孔子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的教育思想。「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面對子路的疑惑和反問,孔子因利勢導,語言簡明而深入地糾正了子路的觀點,讓人無可辯駁。孔子的教育家、思想家之謂由此可見一斑。
寓意:人不能光憑天資,還要勤奮學習,多加實踐,才能提高自我!
在開篇中,孔子的學生就把一段貌似前言不搭後語的話擺出來。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子要表達什麼思想呢?在初中時,老師把三句話分開講,通俗易懂:常復習學過去的東西,朋友從遠方來看我,都是快樂的事;有人不了解自己,但是自己不生氣,這不也是君子所為?更值得高興。的確,能成為君子在孔子看來是很榮耀的,盡管現在看來可能有點傻。實際上,中國人做學問很多時候是善於分析的,但是綜合能力往往欠缺。南懷謹先生的《論語別裁》中對這句話作了一番解釋,聽起來更符合邏輯,只不過是否與本意相符就不得而知了。他說,這是因果相連的三間事:復習以使英名淵博,遠方的朋友慕名前來,不料,朋友的觀點與自己的不合,我也不著急上火。這樣在高興中成了君子,「不亦樂乎」?
學習要有兩個行為——學與思。《為政篇第二》中,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是說,只學習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思考不學習就會懈怠而無所得。這是學習過程中的兩個極端。高中時,這句話一直是我的座右銘。我能考上大學真該好好謝謝孔老夫子。而我的同桌落榜了,但他和我一樣刻苦。不是我的運氣比他好,我想就在這句話上。他很能問題,卻很少獨立思考。實際上,思考也是要學會的一項本事。我的同桌應該是迷茫了吧。學和思哪個更重要呢?《衛靈公篇第十五》中,子曰:「吾償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草草地理解這句話,好像學比思重要。實則不然。孔子這樣說,我也可以反過來說,吾償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學,無益,不如思也。學和思是學問長進的兩個輪子,缺一不可。
孔子很重視學習過程復習的重要性。「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復習學過的東西而獲得新的體驗,就可以做老師了。「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亦。」每天記住將要忘記的,每月不忘記所學到的,就可以說是好學的。在高中時,老師曾給我們談及遺忘規律。學過去的東西要在24小時內溫習一遍,才會記到腦子里形成長久性記憶。在第二天或第三天再看,就會記得更長一些。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每天都省察自己是否做好了三件事:替別人謀劃是否忠心?與朋友交往是否守信?老師講的東西是否復習了?每個好學之人都在與遺忘作斗爭,孔子在幾十年的求學路上摸索到的方法毫無保留的傳授給自己的學生。
學習態度方面,首先,孔子認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也就是說,知道的不如愛好的,愛好的不如以之為樂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也注意引導學生培養學習的興趣,這比學習本身更重要。態度決定一切。被強迫的學到知識不如自己喜歡去搞明白;喜歡又比不上以學習為樂。我們應該明白自己的興趣在哪裡,同時,要學會培養興趣。孔子是個博學之人,他對自己的評價是:「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有了興趣就會有行動的原動力。行動了就會有結果。其次,孔子對學習的目的有自己的見解。《憲問篇第十四》中,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說的是古人作學問是為了提升自己,而當今人為了向別人顯耀。在孔子看來,人心不古,當今人的精神層面上有淺陋之處。《里仁篇第四》,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未可知也。」不擔心沒有地位,只擔心憑什麼有那樣的地位;不擔心自己不被別人了解,但求未知的學問。此類的話孔子說過不止一遍。這不僅是一種如海闊的胸懷,還是求學的精神。真能做到這點,可去浮躁之氣,學問故能更扎實。
學習還要有謙遜的精神。曾子曰:「以能聞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孔子也提出「不恥下問」。這種謙遜的精神再學習的過程里十分常重要的。正所謂「滿招損,謙得益」。謙遜並不是一味的收斂鋒芒。生活不能缺少激情,也少不了競爭。《八佾篇第三》,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射」居六藝,所以也是學問,而對我們來說就是學習成績了。君子不避爭,但爭也有爭的風度。
關於學習的重要性,在《陽貨篇第十七》中最明顯。子曰:「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盪;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不好學可以毀滅一切美好的東西。誰還會不好學呢?
我不是偶像崇拜者,在我的眼裡,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不管是華盛頓、拿破崙,還是秦始皇、毛澤東,只要肯努力,任何人都可以達成一樣的成就。所以,我一直在尋找著偉人的腳印。孔子是我尋找的一個。在學習過程中,我也得到過不少的啟發。於丹說《論語》是想讓人們過上快樂的生活。我不同意這個說法。孔子主張「克己以復禮」,怎麼會快樂呢?在我看來,孔子像一個虔誠的苦行僧,赤足徒步化緣。他想得到施捨,但不能因為能得到施捨就說苦行僧是快樂的。當然,孔子化的是「禮」,是個人精神的升華。
孔子的一生是不平坦的,但是他依然樂觀達世,終於成就偉名,成為中國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是應該得到當代人的重視。於丹盡管有些地方誤讀了孔子,但是她把孔子的思想拿到電視前面,這個功勞是不小的。課程到此就結束了,但是,對孔子思想的思考是沒有止境的
夫人君無諫臣則失正,士無教友則失德。狂馬不釋其策,操弓不返於檠。木受繩則直,人受諫則聖。受學重問,孰不順成。毀人惡士,且近於刑是原文中比喻說理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