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故的用法
A. 以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①<動>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賢不必~。」
②<動>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如或知爾,則何~哉?」
③<動>認為。《鄒忌諷齊王納諫》:「皆~美於徐公。」
④<介>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借的工具、方法,可視情況譯為「拿」、「用」、「憑」、「把」等。《廉頗藺相如列傳》:「願~十五城請易璧。」
⑤<介>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廉頗藺相如列傳》:「秦亦不~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⑥<介>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於」等。《捕蛇者說》:「而吾~捕蛇獨存。」《廉頗藺相如列傳》:「且~強秦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
⑦<介>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地點,可譯為「在」、「從」。《蘇武傳》:「武~始元六年春至京師。」
⑧<介>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用法同「與」,可譯為「和」、「跟」;有時可譯為「率領、帶領」。《戰國策?周策》:「天下有變,王割漢中~楚和。」《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欲~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
⑨<連>表示並列或遞進關系,可譯為「而」、「又」、「並且」等,也可省去。《游褒禪山記》:「夫夷~近,則游者眾;險~遠,則至者少。」
⑩<連>表示承接關系,「以」前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後一動作行為的手段和方式,可譯為「而」,也可省去。《游褒禪山記》:「予與四人擁火~入。」
⑾<連>表示因果關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由於」。《廉頗藺相如列傳》:「吾所以為此者,~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⑿<連>表修飾和被修飾關系。《歸去來辭》:「木欣欣~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⒀<連>表目的關系,可譯為「而」「來」「用來」等。《師說》:「作《師說》~貽之。」
⒁<連>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或范圍,用法同現代漢語。《張衡傳》:「自王侯~下,莫不逾侈。」
⒂<連>表示在敘述某件事時又轉到另一件事上,可譯為「至於」。《柳毅傳》:「然自約其心者,達君之冤,余無及也。~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豈有意哉!」
⒃<副>通「已」。已經。《陳涉世家》:「座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怪之矣。」
B. 文言文中」所以」的用法都有哪些
1、可以。《易·乾》:「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莊子·知北游》:「人倫雖難,所以相齒。」 王引之 《經傳釋詞》卷九:「言可以相齒也。」《文子·上仁》:「貴以身治天下,可以寄天下;愛以身治天下,所以托天下。」
2、所作,所為。《論語·為政》:「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康有為 註:「以,為也。」
3、連詞。表示因果關系。上半句用「因」或「緣」,下半句用「所以」。後來發展為「因為……所以……」的句式。 唐 劉肅 《大唐新語·諧謔》:「只因心溷溷,所以面團團。」 前蜀 貫休 《蜀王入大慈寺聽講》詩:「只緣 支遁 談經妙,所以 許詢 都講來。」《老殘游記》第一回:「因八股文章做得不通,所以學也未曾進得一個。」 老舍 《黑白李》:「 黑李 是我的好友,因為常到他家去,所以對 白李 的事兒也略知一二。」
4、連詞。表示因果關系。用在上半句,由果探因。《史記·魏公子列傳》:「 勝 所以自附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義,為能急人之困。」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異日, 種 諫曰:『臣所以在(早)朝而晏罷若身疾作者,但為 吳 耳!』」《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所以相邀相公遠來者,正要相公游此間耳。」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 李自成 之所以敢於向東奔竄,是因為他聯絡 羅汝才 到 潼關 接應。」
5、用以,用來。《莊子·天地》:「是三者,非所以養德也。」《史記·孟嘗君列傳》:「若急,終無以償,上則為君好利不愛士民,下則有離上抵負之名,非所以厲士民彰君聲也。」 宋 蘇洵 《幾策·審勢》:「故威與惠者,所以裁節天下強弱之勢也。」
C. 文言文死和亡的不同用法
死:
【動】
本義:生命終止
死,民之卒事也。——《說文》
死者,人之終也。——《列子·天瑞》
庶人曰死。——《禮記·曲禮》
小人曰死。——《禮記·檀弓》[3]
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奮心。——《左傳·哀公十六年》
楚令尹死。—《左傳·昭公二十三年》
予之及於死者不知其幾矣!——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又孰過於魏黨盜國之死如焚如棄者乎?——明 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袁可立)家廟記》
亡何國變,寧南死。——清·黃宗羲《柳敬亭傳》
又如:死生(死亡和生存);死過(死去,去世);死限(死期,壽命的期限);死卻(死去;死掉);死不殘(半死不活;不中用);死去還魂(死去活來);死費盡殘(半死不活);死數里算帳(離死期不遠);死耗(死亡的消息);死君(死去的國君)
為某事或某人而犧牲性命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史記·陳涉世家》
又如:死義(為信守節義而死);死難;死節(以一死保全節操);死士(誓死效勞之士)
窮,盡
戰余落日黃,軍敗鼓聲死。——常建《吊王將軍墓》
訛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後漢書》
拚死,拚命
於是乃廢文任武,厚養死士,綴甲厲兵,效勝於戰場。——《戰國策·秦策》
上欲陵死戰,召陵母及婦,使相者視之,無死喪色。——《漢書·李廣傳》
又如:死戰:死守;死殺(死命拼殺)
固守;抱著不放。如:心還沒死;你就死了這條心吧
【形】
死板,不靈活
人畫竹梢死羸垂,蕭畫枝活葉葉動。——白居易《畫竹歌》
又如:死水;死法(固定、死板的方法);死心眼;死畫(呆板而不具靈性的畫);死規矩;死教條;死口(不可改變的話);死格(死板的格式);死辦法;死臨侵(亦作「死淋侵。」死獃獃毫無生氣的樣子)
不可調和的。如:死對頭;死敵;死讎仇(死對頭)
不能通過的。如:把漏洞堵死;死胡同;死角;死路。
牢牢固定的;移動不了或極難移動的〖fast〗
與頓丘李獎一面,便定死交。——《北齊書·宋游道傳》
又如:死扣兒;窗子釘死了;死結;死心搭地(死心落地。不作他想,實心實意);死樁(死木頭;木頭疙瘩)
表示愛憐的。如:死丫頭,你快過來
無用的。詈詞。如:死狗;死公;死貨(無用的人);死老頭子。
【副】
甚;極
這添添小哥哥,如今十三歲,天生的甚是聰明,父親歡喜死他。——楊文奎《兒女團圓》
又如:死急(極其急迫);死要面子;高興死了;累得要死;累死了;死沉
死
【名】
死刑
君子以議獄緩死。——《易·中孚》
屍體
生拘白乞而問白公之死焉。——《左傳·哀公十六年》
漢遣使三輩至唐居,求谷吉等死。——《漢書·陳湯傳》
安所求子死?——《漢書·尹賞傳》
主,主管〖chief;inchargeof〗
一愛相若,其類在死也。——《墨子》
==========================================================================
亡:
亡 wáng
〈動〉
1、 本義:逃離,出走
2、 同本義
亡,逃也。——《說文》
晉公子生十七年而亡。——《國語·晉語四》
子牟有罪而亡。——《國語·楚語上》
懷其璧,從徑道亡。——《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史記·陳涉世家》
或以為亡。
數言欲亡。
亡而入胡。——《淮南子·人間訓》
奴驚,各亡去。——高啟《書博雞者事》
是時桓楚亡在澤中。——《史記·項羽本紀》
3、 又如:亡歸(逃回);逃亡(逃走在外);亡虜(逃亡的犯人);亡民(逃亡在外的百姓);亡子(亡人。逃亡的人);亡奔(逃奔);亡臣(逃亡之臣);亡逸(逃亡);亡匿(逃跑並躲藏起來)
4、 死
存亡不可知。——《漢書·李廣蘇建傳》
劉表新亡,二子不協。——《資治通鑒》
身在身亡。——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長者先亡。——清·袁枚《祭妹文》
5、 又如:亡人(死人。罵人的話);陣亡(在作戰中犧牲);亡醮(為死者設壇祭禱);亡友(死去的友人);亡死(死亡);亡歿(死亡);亡化(死亡;去世)
6、 丟失;喪失
亡趙自危。——《戰國策·秦策五》
非其所以與人而與人,謂之亡。——《穀梁傳·定公八年》
秦無亡矢遺鏃之費。—— 漢· 賈誼《過秦論》
亡其六郡。——《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大道以多歧亡羊。——馬中錫《中山狼傳》
為蛇足者,終亡其酒。——《戰國策·齊策》
諸侯之所亡。——宋· 蘇洵《六國論》
7、 又如:亡逸(散失);亡軀(喪身);亡闕(亡缺。喪失殘缺);亡缺(散失殘缺);亡家犬(喪家犬);亡書(散失的書籍)
8、 滅亡
國恆亡。——《孟子·告子下》
大亡其則。——《韓非子·說難》
彼固亡國之形也。——《韓非子·初見秦》
秦飢而宛亡。——《戰國策·西周策》
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 蘇洵《六國論》
亡無日矣。——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坐而待亡。
9、 又如:興亡(興盛和滅亡);亡破(國破家亡);亡君(亡國之君);亡絕(國家敗亡,宗廟絕祀);亡征(滅亡的徵兆)
10、 外出;出門
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論語·陽貨》
11、 沉迷於宴飲
樂酒無厭謂之亡。——《孟子》
12、 通「忘」 [forget]
曷維其亡?——《詩·邶風·綠衣》
聖人之法死亡親,為天下也。厚親分也。以死亡之。——《墨子·大取》
人不能自止於足,而忘其富之涯乎。——《韓非子·說林下》
知而亡情,能而不為,真知真能也。——《列子·仲尼》
是亡楚國之社稷,而不率吾眾也。——《淮南子》
13、 輕視 [neglect]。如:亡如(瞧不起,不放在眼裡)
14、古同「荒」,亡與荒,同韻同義。此為同韻之字代本字之例。《尚書·微子》:「天毒降災,荒殷邦……」《史記·宋微子世家》引 作:「天篤下災,亡殷國……」——黃現璠《古書解讀入門》
〈名〉
1、 過去
追亡事、今不見,但山川滿目淚沾衣。——《木蘭花慢》
亡 wú
〈動〉
1、 古同「無」
2、 通「無」。沒有
河曲智叟亡以應。——《列子·湯問》
予美亡此,誰與獨處。——《詩·唐風·葛生》
亡則以緇,長半幅。——《儀禮·士喪禮》
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論語·子張》
人莫大焉亡親戚君臣上下。——《孟子·盡心上》
自苦亡人之地。——《漢書·李廣蘇建傳》
大且亡罪夷滅。
君子積學當日知其所亡。——《後漢書·列女傳》
3、 副詞,通「毋」可譯為「不」、「不要」等,表示否定 [don't]
幸亡阻我。——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
亡論長者。
法令亡常。——《漢書·李廣蘇建傳》
亡何國變。——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2]
D.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之的用法
熟記幾個常見的文言虛詞的用法,對文言文的學習大有益處。"之"在文言文中是用法最多、出現頻率最高的文言虛詞之一,下面總結一下"之"的常見用法。
一、代詞
1.可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指第三人稱代詞,可譯為他、她、它(們)。
例如:①我見相如,必辱之。(《廉頗藺相如列傳》)②暮寢而思之。(《鄒忌諷齊王納諫》)③秦人視之,亦不甚惜。(《阿房宮賦》)
以上三句中的"之":①代藺相如,可譯為"他"。全句的意思是:我見到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②代這件事。全句的意思是:晚上睡覺時反復考慮這件事。③代擲棄的珍寶,可譯為"它"。全句的意思是:秦人看到它,也不感到很可惜。
2.指示代詞表近指,可譯為"這"。
例如:①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游褒禪山記》)②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廉頗藺相如列傳》)
以上兩句中的"之"都譯為"這"。①句的意思是:唐浮圖慧褒開始在這里住舍定居,死後就埋葬在這里。②句的意思是:衡量這兩種辦法,寧肯答應下來,讓秦承擔理虧(的責任)。
二、助詞
1.結構助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的"。
例如:①此則寡人之罪也。(《勾踐滅吳》)②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六國論》)以上兩句中的"之"都譯為"的"。
2.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
例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銘》)
--有什麼簡陋的呢?
②何後之有?(《勾踐滅吳》)
--有什麼遲的呢?
③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師說》)
--不懂得斷句,不理解疑難問題,有的從師學習,有的卻不向老師學習。
3.結構助詞,定語後置的標志。
例如:①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
--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堅強的筋骨。
②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赤壁之戰》
--歸附曹操的荊州百姓,只不過是被武力所逼迫罷了。
4.放在主語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例如: ①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燭之武退秦師》)
--我壯年的時候,尚且還不如一般人;現在老了,不能做什麼了。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客人認為我美,是對我有所求。
5.音節助詞,起湊足音節的作用,無實在意義。
例如: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時間長了,(那隻狼)的眼睛似乎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項脊軒志》)
--時間長了,能根據外面人們走路的腳步聲辨別是誰。
三、動詞,往,到……去。
例如:①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宮賦》)
--轆轆的車聲越來越遠,不知道宮車到什麼地方去了。
②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鴻門宴》)
--項伯於是連夜騎馬趕到劉邦軍營。
E. 文言文里「因」的所有用法
基本字義
1.
原故,原由,事物發生前已具備的條件:原~。~素。~果。病~。
2.
理由:~為(wéi )。~而。
3.
依,順著,沿襲:~此。~之。~循(a.沿襲;b.遲延拖拉)。~噎廢食。陳陳相~。
詳細字義
〈名〉
1.
(會意。從囗( wéi)大。大,人。甲骨文字形,象人在車席子上。本義:「茵」的本字,坐墊,車墊)
2.
同本義 [mat;cushi on]
因,就也。——《說文》。朱駿聲注:「囗大俱非義。 江氏永曰:『象茵褥之形,中象縫線文理。』按即茵之古文。 江說是也。」
3.
原因 [cause]
貴賤雖復殊途,因果竟在何處?——《梁書·范縝傳》
自謂得其勢,無因有動搖。——白居易《有木》詩
4.
又如:因果報應(佛教指物有起因必有結果,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前因後果
5.
機會 [opportunity;chance]
於今無會因。——《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6.
姓
〈動〉
1.
依靠;憑借 [depend on;rely on]
誰因誰極。——《詩·佣風·載馳》
論世之事,因為之備。——《韓非子·五蠹》
因人成事者。——《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2.
又如:因緣(憑借;依據)因贓假位(利用賄賂買得官職);因公假私(借公家的名義以謀取私利);因依(倚傍;依託);因附(依附);因國(可以依靠、利用的國家)
3.
沿襲,承襲 [follow]
殷因於 夏禮,所損益可知也。——《論語·為政》
因遺策。——漢· 賈誼《過秦論》
因秦宮室,據其府庫。—— 張衡《東京賦》
4.
又如:因承(承襲,因襲);因習(相沿成習,沿襲)
5.
連接 [connect]
水邊小丘因古城,上有巨竹數百個。——宋· 陸游《城西接待院後竹下作》
6.
順;順應 [comply with;conform to;obey]
因其固然(因:順著。固然:本來的樣子。指牛的自然結構)。——《莊子·養生主》
以徑寸之木…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因勢象形,就著木頭的原樣來模擬形狀。因,就著,順著。勢,形勢,這里指材料本身的形狀特徵。象,動詞,模擬。形,形狀)。——明· 魏學洢《核舟記》
7.
又如:因便(順便);因風吹火(比喻順勢行事,用力不多)
8.
相就;趨赴 [go to]
其民沓貪而忍,不可因也。——《國語·鄭語》
〈介〉
1.
由於,因為 [because of]
因前使絕國功,封騫博望侯。——《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2.
又如:因地(原委;因由);因是(因此)
3.
從…出發 [from]。如:因命守時(依照命運的安排,守候時機);因敵取資(從敵人那裡取得所需物質)
4.
趁著;乘便 [take advantage of;while]
因利乘便。——漢· 賈誼《過秦論》
游於三輔,因入京師。(因,乘便)。——《後漢書·張衡傳》
〈形〉
1.
親,親近 [intimate]
因心則友。——《詩·大雅·皇矣》
親有禮,因重固,閑攜貳,覆昏亂,霸王之器也。——《左傳》
2.
又如:因心(親善仁愛之心);因母(親母)
<連>
1.
於是,就 [then]
因以諷諫。——《後漢書·張衡傳》
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唐· 柳宗元《三戒》
因出己蟲,納比籠中。——《聊齋志異·促織》
因跳踉大闞,斷其喉,盡其肉,乃去。——唐· 柳宗元《三戒·黔之驢》
2.
因而 [thus;as a result]
因以其伯。——《詩·大雅·韓奕》
因使唐雎使於 秦。——《戰國策·魏策》
常用片語
1.
因材施教 yīncái-shījiào
[teach according to what the student is good at;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根據不同對象,也就是針對學習者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體情況施行不同的教育
別類分門,因材施都。——清· 鄭觀應《女教》
2.
因此 yīncǐ
[therefore;for this reason;consequently] 因為這個
減了稅,因此怨聲也少些了
3.
因地制宜 yīndì-zhìyí
[take such measures as one suitable to local conditions;adapt the working methld to local conditions] 根據不同地區的具體條件,制定相應的妥善措施
夫築城郭,立倉庫,因地制宜。——漢· 趙曄《吳越春秋》
4.
因而 yīn』ér
[as a result;with the result that;thus] 表示下文是上文的結果
我們的事業是正義的,因而是不可戰勝的
5.
因果 yīnguǒ
(1)
[cause and effect]∶原因和結果,合起來說,指二者關系
因果關系
(2)
[preordained fate;karma][佛教]∶今生種因,來生結果。指事物的起因和結果,種什麼因,結什麼果
因果報應
6.
因禍得福 yīnhuò-défú
[a fault on the right side] 因遭災禍,反倒獲得了好處
此乃是個義夫節婦一片心腸,感動天地,所以毒而不毒,死而不死,因禍得福,破泣為笑。——明· 馮夢龍《醒世恆言》
7.
因利乘便 yīnlì-chéngbiàn
[employ favourable situation] 因、乘:憑借、依靠。乘著有利的形勢
吾儕小人也,若不因利乘便,以求富貴,畢世以來,未可得志也。——《舊五代史·王繼弘傳》
8.
因陋就簡 yīnlòu-jiùjiǎn
[make do with what ever local resources one can lay hands on;do things simply and thriftily] 指將就原有的簡陋條件 [辦事]。比喻任其簡陋、不求改進
當豐亨豫大之時,而為因陋就簡之說,君臣上下,動以此借口,於是安意肆志,無所不為,而大禍起矣。——宋· 朱熹《朱子全書》
9.
因人成事 yīnrén-chéngshì
[accomplish sth.through the help of others] 依憑別人辦成事情
毛遂曰:「眾等錄錄,所謂因人成事者也。」——《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10.
因時制宜 yīnshí-zhìyí
[adopt measures according to time] 根據不同時期的具體情況,採取與之相適應的措施
所遇不同,故當因時制宜。——《晉書·劉頌傳》
11.
因式 yīnshì
[multiplier;factor] 亦稱「因子」。多項式被另一多項式整除,後者即是前者的因式,如 a+b 和 (a 2 -ab+b 2 )都是 a 3 +b 3 的因式
12.
因勢利導 yīnshì-lìdǎo
[make the best of;adroitly guide action according to circum stances] 順著發展的趨勢加以引導
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13.
因數 yīnshù
[factor] 亦稱「因子」。一整數被另一整數整除,後者即是前者的因數,如1,2,4都為8的因數
14.
因素 yīnsù
[factor;element] 決定事物成敗的原因或條件
學習先進經驗是提高生產的重要因素之一
15.
因為 yīnwéi
[because;for;on account of] 連詞。表示原因或理由
因為工作需要,他很樂意去了
16.
因襲 yīnxí
[follow;;carry on as before;continue in the same old rut] 效仿。指沿用過去的規章制度或方式方法
法度無所因襲。——《漢書·劉歆傳》
因襲陳規
17.
因循 yīnxún
(1)
[follow;continue in the same old rut]∶沿襲按老辦法做事
因循守舊
(2)
[procrastinate]∶遲延拖拉
因循坐誤
(3)
[indiscreet]∶輕率;隨便
苟或因循,何由體悟。——《五燈會元》
18.
因循守舊 yīnxún-shǒujiù
[lockstep;follow the beaten track old routine] 死守老一套,不圖更新
19.
因噎廢食 yīnyē-fèishí
[cut off one's nose to spite one's face;stop eating for fear of choking] 因吃飯噎住而索性不吃,引申為怕出麻煩而不敢去做
若是後人 問來由,一律的奉以為法,豈不是因噎廢食了么?——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20.
因由 yīnyóu
(1)
[reason;origin] [口]∶理由;由頭
有因由
(2)
[predestined relationship]∶因緣;緣分
夙世因由
(3)
[cause]∶原委;原因
有原多因由
21.
因緣 yīnyuán
(1)
[principal and subsidiary causes] [佛教]∶產生結果的直接原因和輔助促成其結果的條件
灑家在五台山真長老處,學得說因緣,便是鐵石人也勸得他轉。——《水滸傳》
(2)
[predestined relationship]∶緣分
他倆真有因緣
22.
因子 yīnzǐ
[agent;multiplier;factor] 因素;成分
影響農作物收成的因子很多
F. 而文言文用法
【而】
(一)用作連詞.
1.表示並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勸學》)②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
③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2.表示遞進關系.可譯為\"並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②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屈原列傳》)
③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皜駁色,而皆若僂(《登泰山記》)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
3.表示承接關系.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陳情表》)②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鴻門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4.表示轉折關系.可譯為\"但是\"\"卻\".
①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 ②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陳情表》)
5.表示假設關系.可譯為\"如果\"\"假如\".
①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②死而有知,其幾何離(《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飾關系,即連接狀語.可不譯.
①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於國也》)
③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鴻門宴》)
7.表示因果關系,
①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②表惡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戰》)
8.表示目的關系,
①縵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 ②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
(二)通「爾」,用作代詞,第二人稱,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
①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 ②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於茲(《項脊軒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軍驚而壞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於「罷了」.
①未幾而搖頭頓足者,得數十人而已(《虎丘記》) ②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③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逍遙游》)
【而後】才,方才.
①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②三月而後成.
【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
①今以鍾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②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
③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諫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會兒.
①既而以吳民之亂請於朝,按誅五人(《五人墓碑記》)
②既而得其屍於井,因而化怒為悲,搶呼欲絕(《促織》)
③既而將訴於舅姑,舅姑愛其子,不能御(《柳毅傳》)
G. 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以】
(一)介詞
1.表示工具。譯為:拿,用,憑著。
①願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璧之下。(《石鍾山記》)
2.表示憑借。譯為:憑,靠。
①以勇氣聞於諸侯。(《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項脊軒志》)
③皆好辭而以賦見稱。(《屈原列傳》)
3.表示所處置的對象。譯為:把。
①操當以肅還付鄉黨。(《赤壁之戰》)
4.表示時間、處所。譯為:於,在,從。
①以八月十三斬於市。
②以崇禎十七年夏,自京師徒步入華山為黃冠。
③果予以未時還家,而汝以辰時氣絕。
5.表示原因。譯為:因為,由於。
①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卒以吾郡這發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五人墓碑記》)
③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屈原列傳》)
6.表示依據。譯為:按照,依照,根據。
①今以實校之。(《赤壁之戰》)
②余船以次俱進。(《赤壁之戰》)
說明:「以」字的賓語有時可以前置,有時可以省略。
①以一當十(成語)
②夜以繼日(成語)
③秋以為期(《詩經·氓》)
(二)連詞。
1.表示並列或遞進關系。可譯為「而」「又」「而且」「並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則游者眾。(《游褒禪山記》)
②忽魂悸以魄動。(《夢游天姥吟留別》)
2.表示承接關系,前一動作行為往往是後一動作行為的手段或方式。可譯為"而"或省去。
①余與四人擁火以入。(《石鍾山記》)
②樊噲側其盾以撞。(《鴻門宴》)
③各各竦立以聽。(《促織》)
3.表示目的關系,後一動作行為往往是前一動作行為的目的或結果。可譯「而」「來」「用來」「以致」等。
①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當求數頃之田,於伊、潁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與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六國論》)
4.表示因果關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例如:
①不賂者以賂者喪(《六國論》)
②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游褒禪山記》)
③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餘年。(《信陵君竊符救趙》)
5.表示修飾關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語,可譯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陶淵明《歸去來辭》)
(三)助詞
1.作語助,表示時間、方位和范圍。例:
①受命以來,夙夜憂嘆。(以:表時間)(《出師表》)
②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以:方位)(《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圍)
2.作語助,起調整音節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懷。(《孔雀東南飛》)
(四)動詞
1.以為,認為。
①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觸龍說趙太後》)
②皆以美於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
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涉江》)
(五)名詞。譯為:緣由,原因。
①古人秉燭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經。
①固以怪之矣。
②日以盡矣。
2.通「已」,止。
①無以,則王乎?
【以為】
1.認為,把……當作或看作。
①虎視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
②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⑵把……作為或製成。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以為:把它設為。)
②鑄以為金人十二。
【以是】【是以】相當"因此",引出事理發展或推斷的結果。
①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鍾山記》)
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復返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有以】【無以】意思分別是「有什麼辦法用來……」「沒有什麼辦法用來……」
①項王未有以應,曰:「坐。」(《鴻門宴》)
②王語暴以好樂,暴未有以對也(《庄暴見孟子》)
③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勸學》)
④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陳情表》)
H. 文言文里「所以」的用法
【「以」字當「因為」講,「所以」相當於「……的原因」、「……的緣故」,用來表示原因。】
1.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前出師表》)————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先漢興盛發達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後漢衰敗滅亡的原因。
2.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強暴的秦國不敢出兵侵犯趙國的緣故,僅僅是因為有我們兩個在呀。
3.此世所以不傳也。(《石鍾山記》)————這就是世上不能流傳(石鍾山命名)的緣故。
【「以」字當「拿」、「用」或「憑借」講,「所以」相當於「……的辦法」或「用來……的」,用來表示手段、方法、根據、工具等。】
1.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墨子·公輸》)————我知道怎樣抵禦你的辦法了,我不說。
2.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前出師表》)——這是我用來報答先帝,盡忠陛下的職責和本分啊。
3.先王之所以為法者,民也。(《呂氏春秋·察今》)————先王制定法律的根據,是老百姓。
4.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師說》)————教師是用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難問題的人。
【在文言文里,「所以」是兩個詞。「所」是特殊指示代詞,作介詞「以」的前置賓語,表示動作行為的手段、方式、工具或產生的原因。由於介詞「以」具有表原因、憑借等功能,因此,「所以」這個凝固結構大致有兩種情形。】
I. 文言文中獲、素、則、之、故的用法
獲-得到
或-或許,或者;有些人,某人
素- 平時,向來
則
1.用作連詞,可表示多種關系。
(一)表示承接關系。一般用來連接兩個分句或緊縮復句中的前後兩層意思,表示兩件事情在時間上、事理上的緊密聯系。可譯為「就」「便」,或譯為「原來是」「已經是」。例如:
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鴻門宴》)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勸學》)
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石鍾山記》)
子燦寐而醒,客則鼾睡炕上矣。(《大鐵椎傳》)
(二)表示假設關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設的情況,相當於「假使」「如果」;有的用於後面的分句,表示假設或推斷的結果,相當於「那麼」「就」。例如: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捕蛇者說》)
(三)表示並列關系。這種用法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則」連用,每個「則」字都用在意思相對、結構相似的一個分句里,表示兩個(或兩個以上)分句之間是並列關系(不是表示兩個詞之間)。可譯為「就」,或不譯。例如: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師說》)
入則孝,出則弟。(《論語·學而》)
(四)表示轉折、讓步關系。表示意思有轉折時,「則」字用在後一分句,可譯為「可是」「卻」;表示姑且承認一件事,預備下句轉入正意時,「則」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譯為「雖然」「倒是」。例如: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師說》)
其室則邇,其人甚遠。(《詩經·東門之》)
2.用作副詞。用在判斷句中,起強調和確認作用,可譯作「是」「就是」。例如: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非死則徙爾。(《捕蛇者說》)
之
1.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例如:
作《師說》以貽之。(《師說》,代人,作賓語。)
輮使之然也。(《勸學》,代物,作兼語。)
人非生而知之者。(《師說》,代事理,作賓語。)
(二)指示代詞,表近指。可譯為「這」,通常作復指性定語。如:
均之二策。(《廉頗藺相如列傳》)
2.用作助詞,也分幾種情況:
(一)結構助詞,定語的標志。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如: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
(二)結構助詞,補語的標志。用在中心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可譯為「得」。如: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
(三)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後,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輸》,即「宋有何罪」)
(四)結構助詞。當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為主語、賓語或一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譯時也可省去。如: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師說》)
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捕蛇者說》)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隆中對》)
(五)音節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如:
頃之,煙炎張天。(《赤壁之戰》)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毛遂自薦》)
故
⑴原因,緣故。例:①馬無故亡而入故。②問其故。③楚王問其故④既克,公問其故。⑤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⑥議事每不合,所操之術多異故也。⑦人問其故。⑧講中外之故,力主變法。⑨何故而至此?⑩然議者必以為無故而動民。
⑵本來,原來。例:①兩狼並驅如故。②宋將軍故自負。③此物故非西產。
⑶舊的。例:①溫故而知新。②以故法為其國與此同。③君安與項伯有故?(故:這里指舊交情。)④暮去朝去顏色故。(故:這里有衰老的意思。)⑤故例,謫者移順天府羈候。⑥始復上街頭理其故業。⑦故壘西邊。(故:這時有古老的意思。)⑧故國神遊。(故國:舊地,這里指赤壁古戰場。)⑨惠文、武、昭襄蒙故業。(故業:這里指原有的先人的基業。)
⑷特意。例:①桓侯故使人問之。②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③今公子故過之。
⑸所以,因此。例:①故嘗與過宋將軍。②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③故治國無法則亂。④故木受繩則直。⑤故上兵伐謀。⑥故不為苟得也。⑦故王之不王之不不為也,非不能也。⑧故憂思而作《離騷》。
⑹故意。例:①廣故數言欲亡。②凡殺人,獄詞無謀、故者,經秋審入矜,疑即免死。③蓋以律非故殺,必久系。④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⑤則再拜,故遲不起。
⑺仍然。例:①累官故不失州郡也。②三日斷五四,大火故嫌遲。
⑻事。例:鄉園多故。(故:這里指事故,災禍。)
「故鄉」家鄉。例:送兒還故鄉。
「故人」
⑴老朋友。例:①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②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③特示故人意耳。
⑵指前夫 例外:知是故人來。
「故事」先例,前例。例:⑴傳上言謂康熙、乾隆、咸豐三朝有開懋勤殿故事。⑵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故爾」因此,所以。例:荊州水軍。久不操練,青、徐之軍,又素不習水戰,故爾致敗。
「故常」常例。例:則天道變化,不主故常是已。
J. 文言文中之的意思和用法
一、施行、進展。
例句: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白話譯文: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有賢德、有才能的人選出來(給大家辦事),
(人人)講求誠信,崇尚和睦。
出處:西漢·戴聖《禮記》
二、出,生出,滋長。
例句:枝莖益大,有所之。
白話譯文:枝莖逐漸生長壯大,有所增高。
出處:東漢·許慎《說文》
三、去,到,前往。
例句:吾欲之南海,何如?
白話譯文:我准備到南海去,你覺得怎麼樣?
出處: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四、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稱,相當於他、她、它、他們。
例句:鄭商人弦高將市於周,遇之。
白話譯文:鄭國的一個叫弦高的商人正要去周朝的管轄地做買賣,半路上遇到了他們(秦國的部隊)。
出處:春秋末年·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五、之拼音:zhī
釋義:
1、助詞,表示領有、連屬關系:赤子之心。
2、助詞,表示修飾關系:緩兵之計。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用在主謂結構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4、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閑視之。
5、代詞,這,那:「之二蟲,又何知」。
6、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
7、往,到:「吾欲之南海」。
(10)文言文故的用法擴展閱讀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假之[jiǎ zhī]
假若。
2、之適[zhī shì]
前往;往來。
3、久之[jiǔ zhī]
很久,許久。
4、之卦[zhī guà]
《周易》卦變之稱。
5、之往[zhī wǎng]
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