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池
㈠ 明張岱的 放生池 文言文翻譯
宋時有放生碑,在寶石山下。蓋天禧四年,王欽若請以西湖為放生池,禁民網捕,郡守王隨為之立碑也。今之放生池,在湖心亭之南。外有重堤,朱欄屈曲,橋跨如虹,草樹蓊翳,尤更岑寂。古雲三潭印月,即其地也。春時游舫如鶩,至其地者,百不得一。其中佛舍甚精,復閣重樓,迷禽暗日,威儀肅潔,器缽無聲。但恨魚牢幽閉,漲膩不流,劌鬐缺鱗,頭大尾瘠,魚若能言,其苦萬狀。以理揆之,孰若縱壑開樊,聽其游泳,則物性自遂,深恨俗僧難與解釋耳。昔年余到雲棲,見雞鵝豚羖,共牢飢餓,日夕挨擠,墮水死者不計其數。中國古籍全錄
余向蓮池師再四疏說,亦謂未能免俗,聊復爾爾。後見兔鹿猢猻亦受禁鎖,余曰:「雞鳧豚羖,皆藉食於人,若兔鹿猢猻,放之山林,皆能自食,何苦鎖禁,待以胥縻。」蓮師大笑,悉為撤禁,聽其所之,見者大快。中國古籍全錄
㈡ 文言文中「池」的解釋,要詳細的並寫上出處和哪句話謝了!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1、(形聲。從水,從也,也亦聲。「也」意為「向前後左右延伸」。「水」與「也」聯合起來表示「水在觀察者前後左右延伸開去」。本義:面積相當於亭子及其周圍附屬地面的水體。說明:《廣韻》說「停水曰池」,意思是假設人站立在亭子里,那麼亭子及其周邊土地的所佔面積就是「池」被定義的大小)
2、水塘[pool;pond]
池,停水曰池。——《廣韻》
穿地畜水,圓者曰池,方者曰塘。——《中文大辭典》
池之竭矣。——《詩·大雅·召》
或飲於池。——《詩·小雅·無羊》
毋漉陂池。——《禮記·月令》。註::穿地通水曰池。」
掌溝瀆澮池之禁。——《周禮·雍氏》。註:「謂陂障之水道也。」
囿有林池。——《國語·周語》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唐·賈島《題李凝幽居》
3、又如:游泳池;池苑(池林園。有池水與林木的地方);池閣(位於池畔的樓閣)。
4、護城河[moat]。城堡或其他築壘地方圍牆外面深而寬的壕溝,通常注滿水。
城郭溝池以為固。——《禮記·禮運》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公孫丑下》
無水曰隍,有水曰池。——《易·泰虞》注
湯池百步。——《漢書·食貨志》
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宋·姜夔《揚州慢》
5、又如:池隍(古代掘土築城,城下之地,有水稱池,無水稱隍。因以「池隍」借指城市。);池塹(護城河)。
6、某些四周圍起象水池形狀的處所 [floor]
節方圓以定形,鍛金鐵而為池。——傅玄《硯賦》
7、又如:花池;舞池;池子(劇場正廳的座席);樂池。
8、衣被等物的緣飾[trim]
池者,緣飾之名,今所謂被池裝池是也。——《匡繆正誤》
9、通「飾」「池、飾——它們因同音,故亦同義。宋代有人問趙德麟:『今以卧氈著里施緣者,何以呼為池氈?』答曰:『禮[《禮記》]雲魚躍拂池。池者,緣飾之名,謂其形象水池耳。左太沖嬌女詩雲:衣被皆重池。即其證也。今人被頭別施帛為緣者,猶呼為被池。此氈亦有為緣,故得名池耳。』(宋趙德麟《侯鯖錄》卷一)按氈面或被頭的花紋,好像池中水起波紋式樣,故名為池氈。因此,池與飾通用。這是由於宋代氈面花紋式樣如此,因而得名。這樣的花紋,也只限於宋代。而宋朝恐只限於京都。別的朝代或別的地方,氈被沒有這種花紋,『池』也就不能與『飾』通假,因為它們沒有『約定俗成』的社會群眾基礎。」(引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
10、如:池氈(有邊緣綴飾的一種毛氈)
11、姓
㈢ 人有魚池文言文翻譯
1.人有魚池文言復文翻譯:制
(從前)有個人有(個)養魚池,苦於一群鷺鷥(總是)偷偷啄食魚,就綁草做了個(假)人,披蓑衣戴斗笠手持竹竿,放在魚池中用來嚇唬它們.眾鷺鷥開始(在天空)迴旋飛翔不敢馬上下來.後來漸漸注意觀察,(飛)下來啄食.久了,(就)經常飛到竹竿上站著,自自在在不(再)被它所嚇了.有看見這情況的人,(就)偷偷撤去草人,自己披上蓑衣戴上斗笠站在池子中,鷺鷥仍然下來啄食飛停照舊.那人隨手抓住它的腳,鷺鷥脫不了身,拚命飛舞翅膀嘎嘎地叫.人說:「先前的確是假的,現在也還是假的嗎?」
2.諷刺了思想僵化,不知變通的人。
㈣ 文言文中什麼意思是池塘
現代漢語的雙音節詞「池塘」是池和塘的合稱。文言文詞彙多為單音節,只需要其中一個:池或塘。但池和塘有些微區別:中古時圓的叫池,方的叫塘。文言文有時也用統稱:池塘。如謝靈運《登池上樓》:「池塘生春草。」
㈤ 古文,池水朝含墨,流螢夜聚書 什麼意思
這是兩個典故,一個是王羲之把池子水洗筆一黑,一個是用螢火蟲看書,比喻勤奮學習。
㈥ 金龍池文言文翻譯
原文: 於成龍,字北溟,山西永寧人。順治十八年,授廣西羅城知縣。羅城居萬山中,盛瘴癘,民獷悍。方兵後,遍地榛莽,縣中居民僅六家,無城郭廨舍。[u]成龍到官,召吏民拊循之,申明保甲。[/u]盜發即時捕治,請於上官,讞實即處決,民安其居,盡力耕耘。與民相愛如家人父子。牒上官請寬徭役,建學宮,創設養濟院,凡所當興罷者,次第舉行,縣大治。總督盧興祖等薦卓異。康熙六年,遷四川合州知州。四川大亂後,州中遺民裁百餘,而供役繁重。成龍請革宿弊,招民墾田,貸以牛種,期月戶增至千。遷湖廣黃岡同知,駐岐亭,嘗微行村堡,周訪閭里情偽,遇盜及他疑獄,輒蹤跡得之,民驚服。十三年,署武昌知府。吳三桂犯湖南,師方攻岳州,[u]檄成龍造浮橋濟師,甫成,山水發,橋圮,坐奪官。 十七年,遷福建按察使。有民以通海獲罪,株連數千人,獄成,當駢戮。成龍白康親王傑書,言所連引多平民,宜省釋。王素重成龍,悉從其請。十九年,擢直隸巡撫。宣化舊有水沖沙壓地千八百頃,前政金世德請除糧,未行,為民累。成龍復疏請,從之。又以其地夏秋屢被災,請治賑。別疏劾青縣知縣趙履謙貪墨,論如律。二十年,入覲,召對,上褒為「清官第一」,復諭劾趙履謙甚當,成龍奏:「履謙過而不改,臣不得已劾之。」上曰:「為政當知大體,小聰小察不足尚。人貴始終一節,爾其勉旃!」旋賜帑金千、親乘良馬一,制詩褒寵,並命戶部遣官助成龍賑濟宣化等處飢民。未幾,遷江南江西總督。成龍至江南,自奉簡陋,日惟以粗糲蔬食自給。居數月,政化大行。勢家懼其不利,構蜚語。明珠秉政,尤與忤。二十二年,副都御史馬世濟督造漕船還京,劾成龍年衰,為中軍副將田萬侯所欺蔽。命成龍回奏,成龍引咎乞嚴譴,詔留任,萬侯降調。二十三年,命成龍兼攝兩巡撫事。未幾,卒於官。成龍歷官未嘗攜家屬,卒時,將軍、都統及僚吏入視,惟笥中綈袍一襲、床頭鹽豉數器而已。民罷市聚哭,家繪像祀之。賜祭葬,謚清端。內閣學士錫住勘海疆還,上詢成龍在官狀,錫住奏甚清廉,但因輕信,或為屬員欺罔。上曰:「於成龍督江南,或言其變更素行。及卒後,始知其始終廉潔,為百姓所稱。殆因素性鯁直,不肖挾仇讒害,造為此言耳。居官如成龍,能有幾耶?」 (節選自《清史稿·於成龍傳》) 譯文: 於成龍,字北溟,山西永寧人。順治十八年,被任命為廣西羅城知縣。羅城縣處在萬山之中,流行瘴氣瘟疫,民風粗獷兇悍。又正處於戰爭之後,遺地荒草荊棘,縣城中僅有六家居民,縣城也沒有城牆和官署。於成龍到任以後召集官吏百姓安撫他們,明確保甲制度。有強盜出現,就立即抓捕治理,向上級請示,審判清楚後就處決,百姓安居樂業,全力耕作土地。於成龍和百姓相親相愛如同家人和父子一樣。他向上級寫文書請求放寬徭役制度,又興建學舍,創立養濟院,凡是應當興辦和去除的事情,都按次序一件一件實行,全縣治理得很好。總督盧興祖等人以政績「卓異」為理由把他推薦給朝廷。康熙六年,於成龍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四川在大亂之後,合州剩下的百姓只有一百多人,可是賦稅和勞役卻很繁重。於成龍請求革除舊弊,招攬百姓開墾荒地,借給百姓耕牛和種子,滿一個月後,戶口增加到上千。又升任湖廣黃岡的知州,官署設在岐亭,他曾經到村落中去微行私訪,遍訪民間隱情,遇到盜賊以及其他可疑案件,就按其蹤跡抓到案犯,百姓非常驚嘆佩服。康熙十三年,代理武昌知府。吳三桂進犯湖南,朝廷軍隊正進攻岳州時,有公文命令於成龍修造浮橋渡過軍隊,浮橋剛修造好,山洪暴發,浮橋被沖塌了,於成龍獲罪被免除了官職。康熙十七年,遷官為福建按察使。有百姓因為與海外有來往而獲罪,株連了幾千人,案件審訊完畢,判處統統斬首。於成龍寫信告訴康親王傑,認為所株連的多是平民,應該查清以後釋放他們。康親王平素很敬重於成龍,就全部答應了他的請求。康熙十九年被提拔為直隸巡撫。宣化以前有因被洪水沖上泥沙覆蓋的田地一千八百頃,前任長官金世德請求免除田賦,沒有得到批准,成為百姓的負擔。於成龍又上奏章請求,朝廷聽從了。又因為這地方夏秋兩季節屢次遭受災害,請求朝廷賑災。又另外寫奏章彈劾青縣知縣趙履謙貪污,趙履謙被按律懲治。康熙二十年,進京朝覲,回答皇帝垂問,皇上褒獎他是「清官第一」。又說他彈劾趙履謙很恰當,於成龍回答說:「趙履謙了過錯卻不改正,我不得已才彈劾他。」皇上說「處理政務應該懂得大體,小處明白不值得提倡。做人貴在始終如一,你可一定要自勉呀!」隨著賞賜給他國庫銀一千兩,皇帝自己乘坐的駿馬一匹,還做詩表達對他的褒揚和恩寵,並命令戶部派官員協助於成龍賑濟宣化等地的飢民。不久,升任江南江西總督。於成龍到了江南,自己衣食住行很簡陋,每天只吃糙米和蔬菜。在那裡幾個月後,政令教化使江南民風大改變。權勢之家擔心對自己不利,就編造出一些流言蜚語。明珠在朝廷內當政,尤其與於成龍不和。康熙二十二年,副都御史馬世濟監督修造漕運船隻返回京城,彈劾於成龍年老體衰,被中軍副將田萬侯欺騙蒙蔽。皇帝命令於成龍就此事回奏,於成龍引咎請求嚴厲處罰,皇帝下詔書於成龍繼續任職,田萬侯降職調離。康熙二十三年,朝廷命令於成龍兼管兩地巡撫的政事。不久,在任上去世。於成龍歷任各種官職從未帶過家屬,他去世的時候,將軍、都統以及幕僚屬吏入內檢點遺物,竹箱內只有一身絲綢棉袍,床頭鹽制豆豉和一些日常用具罷了。百姓聽到噩耗,罷市,很多人聚在一起痛哭,家裡繪制他的畫像祭祀他。皇帝賞賜公祭安葬的禮遇,謚號為清端。內閣學士錫住勘察海疆回到京城,皇上詢問於成龍為官的情況,錫住回奏說他很清廉,只是因為輕信別人,有時候被下屬欺騙。皇上說:「於成龍在江南作總督,有人說他改變了樸素之風,等他死後,才知道他始終很廉潔,被百姓稱贊。大概因為秉性梗直,那些不肖之徒帶著私仇以讒言陷害他,才編造出這樣的話罷了。當官像於成龍一樣的人,能有幾個呀?」
㈦ 古文『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的翻譯
有肥沃的土地,美麗的池塘,桑樹竹林這類景觀。(桃花源記中的一句)
㈧ 文言文龍噴池的翻譯
龍噴池
龍噴池
經《網路文言文翻譯》結果沒有變化,依然是龍噴池。
㈨ 文言文浥池道上翻譯及原文
【《澠池道上》原文】
澠池道中,有車載瓦瓮,塞於隘路。屬天寒,冰雪凌滑,進退不得。日向暮,官私客旅群隊,鈴鐸數千,羅擁在後,無可奈何。有客劉頗者,揚鞭而至,問曰:「車中瓮值幾錢?」答曰:「七八千。」頗遂開囊,取縑,立償之。命童僕登車,斷其結絡,悉推瓮於崖下,須叟,車輕得進,群噪而前。
【注釋】
澠池:地名,在河南省澠池縣西。
屬:適逢,剛巧。
向:將近。
鈴鐸:原系在牲口頸下鈴,此處代指「牲口」。
縑:細絹。
結絡:捆紮用的繩網。
悉:全部。
塞:阻塞。
凌:升,登。
羅:分布,排列。
群:眾人。
噪:喧嘩,很多人一起叫嚷。
【翻譯】
澠池途中,有一輛車載著瓮,阻塞在狹窄的路上。剛巧是天寒,人在冰雪上走很滑,進退都不能。天接近傍晚,官吏旅客成群結隊,牲口有幾千,排擠在裝瓦瓮車子的後面,一點辦法也沒有。有一個路客人叫劉頗,舉著鞭子來到前面,問道:「車里的瓦瓮值多少錢?」回答說:「值七八千。」劉頗就打開袋子,拿出細絹,立即償還給他。叫僕人上車,割斷那些綁瓮的繩子,把瓮全部推到山崖下。一會兒,車輕了能夠前進,眾人叫嚷著向前走去。
㈩ 被池水沖刷 用文言文怎麼說
答案是:以池水漱之。
沖刷用「漱」表示。
祝你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