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品格
小學生良好道德行為習慣是其道德水平或道德人格品質的體現,道德人格是一個和一種自由自覺智慧的實踐,是之所以區別其他動物的關鍵所在.因此,改革我國道德教育思路和方法,把「道德灌輸」與「德性養成」有機的結起來,是當前德育建設的重要課題。
在古希臘特爾阿波羅神殿牆上,刻有這樣的文字:「了解你自己」。然而千百年來,人們對自身的認識仍然是一個謎。美國著名高等學府哈佛大學心理學家指出:盡管有腦力風暴、心智革命、智商、情商、心理分析和心理健康等人類研究課題風靡全球,但是我們還遠遠做得很不夠。
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在論述要建設我們高度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時明確指出:把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人才,作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顯然,「四有」都屬於思想道德素質培養范疇,都屬於道德教育任務,培養中小學生良好道德行為習慣是當前學校教育的首要任務。下面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特別是在新課改下《思品與社會》教學,談談小學生道德行為培養的幾種途徑。
一、對小學生要重視德性認知教育
加強小學生認知教育是道德行為養成的重要途徑之一。一方面要形成科學的、系統的現代化德育課程體系,開展德性知識學習活動,做好德育教材建設。當前我們正面臨新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此時我們更應該把學生的德育任務擺在首位,從小學到時中學把德育內容注入各學科教學的始終,並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構成完整體系,使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有的放矢的進行道德行為教育。另一方面,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做好德育認知應與小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和道德發展水平相適應,並注重開發和調動學生心理潛能,從而去實現德育的內化。目前,有的教師自身道德素養和業務素質不高,超前、過高、或不按教育規律進行德育,導致學生無法接受、無法承受;有的教師脫離學生生活的環境,脫離現實生活,脫離學生實際,想當然的進行道德行為教育,只求形式、不講內函。致使學生無法接受,達不到內化的效果,也就取不到培養學生良好道德行為的目的。
二、增強學生強化與內化統一的自我意識
良好道德行為的養成是強化與內化的統一,強化包括認知強化,文明行為訓練和良好品德強化。例如:如何使學生學會待人接物,富有公德心,熱愛集體,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等,都需要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或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強化訓練。尤其要對學生進行行為方式示範,組織示範或模仿性道德實踐,讓小學生在直觀形象地強化過程中,領悟和掌握正確的道德行為方式示範,達到內化的目的,從而自覺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
三、挖掘學科教學中的德育素材
各學科的教材中,都有向學生進行道德行為教育的材料、內容,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積極、主動、有創造性的去挖掘、發現,並及時有效地加以滲透、利用。例如:《思品與生活》、《思品與社會》課是專門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就應充分的把它利用發好,它的育人作用是得天獨厚的。因此,教師應把《思品與生活》和《思品與社會》課的育人作用放在首位,使其充分發揮它的育人作用,而不應把灌輸知識目標、政治常識放在第一位。同樣《語文》課是向學生實施德育的重要學科,其它的一些學科中也蘊含著很多的德育因素,都應把它作為對學生進行道德行為教育的素材挖掘出來,用於教學之中。
四、加強課外延伸,滲透德育行為
英國學者萊基在《歐洲倫理生活晚》一書中,曾將人的德性分為四類,第一類是嚴肅德性;第二類是壯烈德性;第三類是溫和德性;第四類是實用德性。尤其是第四類德性,它是促使人們走向事業成功的德性。因此,我們除在學科教育中進行道德行為習慣的培養,還應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如:開展課內外活動或各種實踐活動。比如:舉行一次「清潔沱江河——共創美好家園」為主題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社會公德。可能會比一些反復灌輸道德觀念或社會意識的特定課程更能也更好地使學生去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
五、重視學生社會公德建設在道德養成中的重要作用
外國哲學家黑格爾說過:「人的品格就是人的一連串列為,人格的偉大和剛強只有藉助矛盾對立的偉大與剛強才能衡量出來。
按照「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公民道德規范,去塑造良好文明的社會形象,制定學生道德行為規范和文明語言、文明行為公約等。號召學生開展「與文明握手,告別陋習」、「為貧困學生獻一份愛心」等主題活動,這種延伸於課外的德育活動,融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教育性於一體,深受學生歡迎,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養成良好道德行為習慣。六、提高教育工作者德育水平,形成良好育人環境
前蘇聯偉大教育家加里寧說:「教師世界觀,他的一言一行,都會使學生受到那樣這樣的影響。」學博為師,德高是范;教師完美人格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懲罰和獎勵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種教育力量,它會對學生成長起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親其師,信其道」,「身教重於言教」,教師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師德形象在課堂教學中有著深刻的意義。教師的舉止言行,儀表服飾,神態氣質,甚至習性無一不作為信息傳導給學生的大腦,反饋於教學的過程之中。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特別注意規范自己的形象。教師要嚴於律已、率先垂範,帶動學生自我教育和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所以,要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就必須努力提高小學教師的道德修養,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
七、實行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網路德育
如果學校、家庭、社會教育標准不統一,則會使受教育者產生許多不必要的倒行心理沖突,增加其混亂性,從而影響小學生的道德品性的養成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我們今天之所以高度重視小學生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其根本原因在於道德在塑造人的心靈、秩序和人格結構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面對當今社會要盡可能地優化當今的德育環境,去實現學校、家庭、社會教育三者有效協調,使小學生成為新世紀道德健全、人格健全的可造人才。當前,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有的家長為追逐眼前的利益,外出打工,把子女單獨留家就讀或實行隔代管理,給學校管理帶來諸多不便,致使部分學生從小養成不好的道德行為習慣。特別是現代社會的單親子女的增多,給德育工作者增大了教育的難度。為培育合格建設人才,全社會都應動員起來,實行學校、家庭、社會為一體的網路教育。
『貳』 什麼是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註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
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生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它是關於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要求的結合體;它指向過程,關注學生在其培養過程中的體悟,而非結果導向。
核心素養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化,是連接宏觀教育理念、培養目標與具體教育教學實踐的中間環節。
黨的教育方針通過核心素養這一橋梁,可以轉化為教育教學實踐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於理解的具體要求,明確學生應具備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從中觀層面深入回答「立什麼德、樹什麼人」的根本問題,引領課程改革和育人模式變革。
(2)學科品格擴展閱讀:
核心素養課題組歷時三年集中攻關,並經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審議,最終形成研究成果,確立了以下六大學生核心素養。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礎,重在強調能習得人文、科學等各領域的知識和技能,掌握和運用人類優秀智慧成果,涵養內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統一,發展成為有寬厚文化基礎、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自主性是人作為主體的根本屬性。自主發展,重在強調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認識和發現自我價值,發掘自身潛力,有效應對復雜多變的環境,成就出彩人生,發展成為有明確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質的人。
社會性是人的本質屬性。社會參與,重在強調能處理好自我與社會的關系,養成現代公民所必須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則和行為規范,增強社會責任感,提升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個人價值實現,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發展成為有理想信念、敢於擔當的人。
『叄』 學業質量標準的定義
這個各有不同,例如核心素養的學業質量標準定義如下:
1. 圍繞核心素養開發課程體系要落實培養目標,需要依靠課程。
2. 核心素養已成為當前許多國家教育改革的支柱性理念,對研製課程標准、開發教材與課程資源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3. 據歐盟統計資料顯示,歐盟核心素養提出後,對3/4以上成員國的課程改革產生了直接影響,這些國家都實施了針對核心素養的教育政策和行動計劃。
4. [3]歐盟將信息素養、創業能力和公民素養等跨學科核心素養整合到小學和中學的多門課程中。
5. 跨學科素養的課程形態趨向於多樣化,可以以獨立學科的形式存在,也可以作為更廣泛的課程或學習領域的一部分,還可以貫串於整個課程體系,由全體任課教師負責。
6. 在開發課程時,一定要強調課程的整體性,注重學科之間的相互融合,以整體性之課程培育整體性之素養。
7. 2.圍繞核心素養改進教學方法核心素養的培育,要求改進教學方法。
8. 死記硬背、題海戰術是難以培育出核心素養的。
9. 美國在培育學生的「21世紀素養」時,力做到教學設計與課程相匹配,由教師引導轉向學生獨立應用、說明和解釋,發展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
『肆』 小學生應學習的道德品質有哪些
在古希臘特爾阿波羅神殿牆上,刻有這樣的文字:「了解你自己」。然而千百年來,人們對自身的認識仍然是一個謎。美國著名高等學府哈佛大學心理學家指出:盡管有腦力風暴、心智革命、智商、情商、心理分析和心理健康等人類研究課題風靡全球,但是我們還遠遠做得很不夠。
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在論述要建設我們高度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時明確指出:把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人才,作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顯然,「四有」都屬於思想道德素質培養范疇,都屬於道德教育任務,培養中小學生良好道德行為習慣是當前學校教育的首要任務。下面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特別是在新課改下《思品與社會》教學,談談小學生道德行為培養的幾種途徑。
一、對小學生要重視德性認知教育
加強小學生認知教育是道德行為養成的重要途徑之一。一方面要形成科學的、系統的現代化德育課程體系,開展德性知識學習活動,做好德育教材建設。當前我們正面臨新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此時我們更應該把學生的德育任務擺在首位,從小學到時中學把德育內容注入各學科教學的始終,並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構成完整體系,使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有的放矢的進行道德行為教育。另一方面,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做好德育認知應與小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和道德發展水平相適應,並注重開發和調動學生心理潛能,從而去實現德育的內化。目前,有的教師自身道德素養和業務素質不高,超前、過高、或不按教育規律進行德育,導致學生無法接受、無法承受;有的教師脫離學生生活的環境,脫離現實生活,脫離學生實際,想當然的進行道德行為教育,只求形式、不講內函。致使學生無法接受,達不到內化的效果,也就取不到培養學生良好道德行為的目的。
二、增強學生強化與內化統一的自我意識
良好道德行為的養成是強化與內化的統一,強化包括認知強化,文明行為訓練和良好品德強化。例如:如何使學生學會待人接物,富有公德心,熱愛集體,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等,都需要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或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強化訓練。尤其要對學生進行行為方式示範,組織示範或模仿性道德實踐,讓小學生在直觀形象地強化過程中,領悟和掌握正確的道德行為方式示範,達到內化的目的,從而自覺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
三、挖掘學科教學中的德育素材
各學科的教材中,都有向學生進行道德行為教育的材料、內容,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積極、主動、有創造性的去挖掘、發現,並及時有效地加以滲透、利用。例如:《思品與生活》、《思品與社會》課是專門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就應充分的把它利用發好,它的育人作用是得天獨厚的。因此,教師應把《思品與生活》和《思品與社會》課的育人作用放在首位,使其充分發揮它的育人作用,而不應把灌輸知識目標、政治常識放在第一位。同樣《語文》課是向學生實施德育的重要學科,其它的一些學科中也蘊含著很多的德育因素,都應把它作為對學生進行道德行為教育的素材挖掘出來,用於教學之中。
四、加強課外延伸,滲透德育行為
英國學者萊基在《歐洲倫理生活晚》一書中,曾將人的德性分為四類,第一類是嚴肅德性;第二類是壯烈德性;第三類是溫和德性;第四類是實用德性。尤其是第四類德性,它是促使人們走向事業成功的德性。因此,我們除在學科教育中進行道德行為習慣的培養,還應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如:開展課內外活動或各種實踐活動。比如:舉行一次「清潔沱江河——共創美好家園」為主題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社會公德。可能會比一些反復灌輸道德觀念或社會意識的特定課程更能也更好地使學生去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
五、重視學生社會公德建設在道德養成中的重要作用
外國哲學家黑格爾說過:「人的品格就是人的一連串列為,人格的偉大和剛強只有藉助矛盾對立的偉大與剛強才能衡量出來。
按照「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公民道德規范,去塑造良好文明的社會形象,制定學生道德行為規范和文明語言、文明行為公約等。號召學生開展「與文明握手,告別陋習」、「為貧困學生獻一份愛心」等主題活動,這種延伸於課外的德育活動,融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教育性於一體,深受學生歡迎,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養成良好道德行為習慣。六、提高教育工作者德育水平,形成良好育人環境
前蘇聯偉大教育家加里寧說:「教師世界觀,他的一言一行,都會使學生受到那樣這樣的影響。」學博為師,德高是范;教師完美人格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懲罰和獎勵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種教育力量,它會對學生成長起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親其師,信其道」,「身教重於言教」,教師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師德形象在課堂教學中有著深刻的意義。教師的舉止言行,儀表服飾,神態氣質,甚至習性無一不作為信息傳導給學生的大腦,反饋於教學的過程之中。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特別注意規范自己的形象。教師要嚴於律已、率先垂範,帶動學生自我教育和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所以,要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就必須努力提高小學教師的道德修養,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
七、實行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網路德育
如果學校、家庭、社會教育標准不統一,則會使受教育者產生許多不必要的倒行心理沖突,增加其混亂性,從而影響小學生的道德品性的養成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我們今天之所以高度重視小學生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其根本原因在於道德在塑造人的心靈、秩序和人格結構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面對當今社會要盡可能地優化當今的德育環境,去實現學校、家庭、社會教育三者有效協調,使小學生成為新世紀道德健全、人格健全的可造人才。當前,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有的家長為追逐眼前的利益,外出打工,把子女單獨留家就讀或實行隔代管理,給學校管理帶來諸多不便,致使部分學生從小養成不好的道德行為習慣。特別是現代社會的單親子女的增多,給德育工作者增大了教育的難度。為培育合格建設人才,全社會都應動員起來,實行學校、家庭、社會為一體的網路教育。
當然,中小學生道德行為培養的途徑還很多,作為新世紀的德育工作者,應在新形勢下,更新德育理念,努力探索新德育途徑,為培育社會主義事業全格人才而奮斗。
『伍』 怎樣在學科教學中提高學生的素質
核心素養是最關鍵、最重要、不可缺的素養。就一門學科而言,核心素養的內涵包括核心知識、核心能力、核心品質,但不是它們的簡單相加。任何一門學科的目標定位和教學活動都要從素養的高度來進行。價值引領、思維啟迪、品格塑造是學校和教師的三大核心任務。
一、核心素養的教學意義
北師大肖川教授認為:「從學科角度講,要為素養而教(用學科教人),學科及其教學是為學生素養服務的,而不是為學科而教,把教學局限於狹隘的學科本位中,過分地注重本學科的知識與內容,任務和要求,這樣將十分不利於培養視野開闊、才思敏捷並具有豐富文化素養和哲學氣質的人才。」實際上,任何學科知識就其結構而言,都可以分為表層結構(表層意義)和深層結構(深層意義)。表層意義就是語言文字元號所直接表述的學科內容(概念、命題、理論)(內涵和意義),深層意義是蘊含在學科知識內容和意義之中或背後的精神、價值、方法論、生活意義(文化意義)。表層結構和意義的存在方式是顯性的、邏輯的(系統的)、主線的。深層結構和意義的存在方式則是隱性的、滲透的(分散的)、暗線的。但它是學生素養形成和發展的根本(決定性的東西)。
任何學科的教學都不是僅僅為了獲得學科的若干知識、技能和能力,而是要同時指向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生成與提升。學科教學要有文化意義、思維意義、價值意義,即人的意義!
核心素養的培育需要良好的教育。遺憾的是,在我們中小學,經常可以看到有些學生學科知識掌握得很熟練很牢固,解題能力也很強,但是你跟他相處,馬上就會感受到他身上缺了什麼東西,這東西就是素養!學科教學要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為知識豐富、思維深刻、人性善良、品格正直、心靈自由的人。
二、學校教育要重點培養學生三大核心素養
我們把閱讀能力、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看成學生的三大核心能力,我們也把正確的價值觀、科學(先進)的思維方式和優秀(良好)的品格(品性)看成是學生的三大核心素養。
價值觀是一個人心靈的風向標(管「心」的)。一個人首先應該對什麼是有價值的,什麼是有意義的、好的、對的,什麼東西是值得追求的、堅守的、效仿的,有正確的基本的認識和判斷,這是為人之根本(是人的觀念系統的「根目錄」,其他觀念都是「子目錄」),學校教育若不在這上面紮根,就會迷失方向,人的素養就會有根本的缺陷。
思維方式是一個人腦力勞動(認識活動)的武器(媒介)(管「腦」的)。它是由思維方向、思維品質、思維方法和思維能力等構成的綜合體。科學的思維方式決定一個人腦力勞動的水平和質量。學校教育教學不能只在知識點和能力點、知識和能力的細節上做文章,而是要在引導和啟迪學生學會正確的思維上下功夫。
品格是一個人的行為(廣義)表現和為人形象(管「行」的)。它是一個人素養的直接反映。價值觀和思維方式是內隱的,那麼品格則是外顯的。一個人言行粗俗、舉止不端、品性不良,缺乏基本的禮貌、禮節、涵養、教養,其他一切又有什麼意義呢?「若失品格,一切皆失。」這三大核心素養是學生整體素養的三根支柱,缺失會造成人的素養大廈的坍塌。
學校教育教學要不遺餘力地培養學生的三大核心素養。價值引領、思維啟迪、品格塑造是學校和教師的三大核心任務。
(一)價值引領(正確價值觀的培養)
價值引領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從學校教育的角度講,價值觀是關於如何做人做事的觀念、准則、規范,它是一個人信念、信仰、理想的基石(內核),決定一個人的精神品性。教師要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價值引領,必須做好以下三點。
第一,要對價值觀有較全面的認識。從價值指向的范圍來看,我們可將價值分為:(1)人類基本價值,即為全人類所普遍認可和提倡的價值,如人道關懷、同情感恩、自由平等、公平正義、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等,雖然不同國家在意識形態、政治理念、社會觀念上有著較大差異,但在倫理價值、行為價值特別是善惡區分上卻有基本的共識,有著一定的同一性,從而形成人類的基本價值。(2)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價值,它是中華民族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所積淀下來的積極的、健康的並被全民族共同認可的基本價值原則,如愛國、孝親、仁愛、勤奮、禮讓謙遜、恪守誠信等。(3)現代社會價值,它是與當代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價值觀,如個體獨立與自主、社會公正與平等、經濟市場化等。教師要充分理解各類價值的內涵和意義,並在這個基礎上形成和構建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理解、價值准則,這樣才能以鮮明的價值追求和價值立場引領學生、啟發學生,幫助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第二,要著力提高自身的價值判斷能力。在價值多元和社會實踐日趨復雜的今天,要引領學生做出理性的、正當的、合適的價值選擇和判斷,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事。教育教學中如果缺乏理性的觀照,缺乏價值判斷的基本能力,價值引領可能淪為一種盲從,失去正確方向,甚至陷入「非價值」或「反價值」的誤區。所以,教師要全面正確地理解各種價值並擁有價值判斷能力。教師本人對做人、做事推崇什麼樣的價值觀都外顯或內隱地傳遞著價值,影響著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價值引領從「正面」的角度講,就是價值引導,直接引導學生接受社會認可的主流價值觀;從「側面」的角度講,就是價值澄清,即對學生不正確、片面的價值觀進行澄清。
第三,要結合學科教學有機地進行價值引領。學校里的各門學科知識都是學生建立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基礎,不同學科中蘊含著具體豐富、不盡相同的價值內容及形態。學科教學內容按照蘊含價值目標的程度可分為三大類:「一是含有顯性價值目標的教學內容,即教材通過文字材料直接體現出價值目標,比如高中語文《包身工》一文,該內容直接體現出的是反抗壓迫,維護與熱愛正義的價值觀。二是內隱價值目標的教學內容,這類內容主要反映客觀事實和規律,似乎不含價值因素,但在反映客觀現實、揭示客觀規律的過程中同樣蘊含著價值目標,這就要求教師善於發現教學內容背後的價值因素,把教學內容中內隱的價值因素挖掘出來,形成價值目標。比如,進行生物學《遺傳病》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描述病人患病時生理上的痛苦以及他們心靈上遭受到的折磨,從而引發學生的同情心,並培養學生的愛心。還有一類教學內容,本身並未隱含價值目標,對這一類內容的教授,如果教師具有價值教育的意識與能力,可以通過師生交往、教學組織形式等方式,在行動中達成價值目標。」
(二)思維啟迪(科學思維方式的培養)
從認識論的角度分析,可以把思維方式看作人的認識定勢和認識運行模式的總和;從個體的角度分析,思維方式是個體思維層次(深度)、結構(類型)、方向(思路)的綜合表現,是一個人認知素質的核心。美國教育學家克羅韋爾指出:「教育面臨的最大挑戰,不是技術,不是資源,不是責任感,而是……去發現新的思維方法。」
生命是一種開放性、生成性的存在,人的思維也應該具有開放性、生成性的特點。這是人的能力不斷發展的內在機制。思維一旦模式化、格式化,就不可能有創新,能力發展也就停止了。
學校和教師要將學生科學思維方式的培養提升到奠基學生能力基礎、關乎學生人生長遠發展的高度來認識。當前,要從以下兩個維度著力:第一,從客觀性、科學性的角度講,要注重科學精神和客觀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即培養學生學會用事實、實證、邏輯、推理和論證進行思維的能力。以《論語》中的「勿意、勿必、勿固、勿我」要求自己。「勿意」是指做事不能憑空猜測主觀臆斷,一切以事實為依據。「勿必」是指對事物不能絕對肯定或否定,要有辯證思維。「勿固」就是不能拘泥固執。「勿我」就是不要自以為是。第二是從主觀性、主體性的角度講,要注重學生批判精神和質疑能力的培養,即培養學生獨立、獨特、個性、新穎的思維和想像能力。
從教學的角度講,第一,要積極倡導原生態的教學(學習)。要從根本上改變我們以知識授受為任務和以「記—練—考」為特徵的教學方式、模式,這種教學幾乎把思維都剪輯和閹割了,學生沒有多少再思維的意義和含量。要把原生態的核心性的學習還給學生,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直接面對原生態的問題情境和文本本身,從而有更多自己原生態的思維介入。「例如,語文需要直接的讀和想,而不是進行語言分析、搞字詞句篇的拆零研究,前者才是人的語文素養形成的基本過程。」
第二,要積極倡導有高階思維的深度教學。沒有高水平的思維參與和投入,知識學習就永遠只能停留在符號知識(表層結構)的學習上,而不能深入知識內涵(深層結構),獲得知識的價值和意義,進而使知識和思維能力獲得良性循環的發展。思維水平的發展主要包括思維能力的提高、思維品質的提升和科學思維態度的養成。實施深度教學,是實現知識教學的豐富價值、使學生知識學習與思維能力實現同步發展的必經之路。深度教學是指「超越表層的符號教學,由符號教學走向邏輯教學和意義教學的統一」。也就是說,教師要引導學生超越表層的符號知識學習,進入知識的邏輯形式和意義領域,將符號學習提升為深層意義的獲得,使學生學會思維、學會做人。
第三,要注重原生態的問題。一是根據提問概念的性質不同,提問可以分為「生活提問」和「邏輯提問」。前者主要是以現實的生活實踐為基礎,後者則以抽象的邏輯思維為主要方式。我們知道,教科書知識本身和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的知識是有根本區別的。教科書的編寫主要遵循學科知識體系邏輯,它是從現實生活中抽離出來並加以概括的,更多偏向於「邏輯提問」。從學生的知識學習任務來看,需要將學科知識還原並運用於學生的現實生活世界,而不是僅僅學習孤立、靜止的學科知識內容。二是原始問題與課本習題。原始問題是指對自然界及社會生活、生產中客觀存在、能夠反映科學概念、規律本質且未被加工的科學現象和事實的描述。而課本習題則是把科學現象和事實經過一定程度抽象後加工出來的練習作業。
(三)品格塑造(優秀、良好品格的培養)
有一名記者采訪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問:「您在哪所大學學到了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那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平靜地回答:「在幼兒園。」記者接著問:「您在幼兒園學到了什麼呢?」諾貝爾獎獲得者說:「學到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飯前便後要洗手;要誠實,不撒謊;打擾了別人要道歉;做錯了事要改正;大自然很美,要仔細觀察大自然。我一直是按幼兒園老師教的去做的。」這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答記者問告訴我們:一是良好的品行和習慣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基本條件,二是小時候受到的教育對人的終身發展作用非常大。我認為,這兩點是學校和家庭教育特別要重視的問題。孩子品格形成的關鍵期在少兒時期,少兒時期忽視甚至放棄對孩子的品格教育,必然給孩子留下隱患甚至危險。
有專家指出,衡量一個人是否是「受過教育的人」的根本標准,不在知識,而在美德,除了各種良好的行為習慣,還包括那些更具有道德意味的品德,如仁慈、公正、誠實、寬容、講信用等。
從廣義的角度講,品格可分為:行為習慣、個性修養、道德品質(風范)三大組成部分。品格突出一個「品」字,一定要把學生培養成有品質、有品位的人,這才是「受過教育的人」的形象。「謝謝你、對不起、請原諒」應該成為每個學生常說的話語;「誠信、寬容、感恩」應該成為每個學生常懷的意識。
多年的教育實踐已經證明張揚個性的必要性,但決不能忽略對孩子的公德教育,必須從小培養孩子禮讓仁和、合作共進的為人智慧。值得強調的是,品格只能由品格來塑造,人格只能由人格來培養,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必須先做到。教師的勞動有特殊性,在引導學生認識周圍世界的同時,自己也作為周圍世界的一個重要成分(活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參與到學生的認識過程之中。這是因為教學不僅是知識的輸出,也是教師內心世界的展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自然流露的思想、品德、風貌、學識、才能、作風、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無不潛移默化地影響、感染和熏陶學生的心靈。學生有向師性,從幼兒園兒童到大學生都有模仿教師的傾向。所以,無論教師是否意識到,事實上教師的言談行為、為人處世的態度都被學生視為榜樣,被學生竭力模仿。
深圳市教育局《關於進一步提升中小學生綜合素養的指導意見》在國內尚屬首創。《指導意見》將八大素養的提升列為主要任務:覆蓋品德、身心、學習、創新、國際、審美、信息、生活八個方面;具體提出了構建新型課程體系、建立綜合素養「陽光評價」體系、建設新型育人隊伍、發揮家庭教育積極作用,以及營造良好社會環境等五大主要路徑和保障措施。《指導意見》秉承「兒童優先」和「一切為了學生健康成長」的核心理念,旨在培養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社會責任感強,具備國際視野、較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特區新一代青少年。深圳小學校長王海林表示,「八大素養」的准確定位和深刻闡述,表明了深圳基礎教育的三個回歸:回歸兒童、回歸生活、回歸審美,並最終指向幸福。
「八大素養」和全國小語會會長崔巒認為的語文素養是相互通融的,語文素養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其要素包括語文知識、語言積累、語文能力、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以及思維能力、人文素養等。那麼,該怎麼尋求一種合適的方式進行融入我們的語文課程呢?
其一,語文教學要確立「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語文是人類「詩意地棲居」的精神家園。於漪說:「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而民族語言負載民族文化,是根之根。」「漢語言文字負載著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古老文化,它不是沒有生命的符號,而是蘊涵著中華民族獨特性格的精靈。」語文教學除了讓學生學習祖國語言及其各種表現形態(口頭語、書面語等),學習利用語言進行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之外,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習祖國語言,繼承民族精神和人類遺產,提高文化修養,培養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塑造高尚的靈魂。語文教學應當高揚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傳播先進文化,為學生的發展打下「精神的底子」。這里的先進文化不能單純地理解為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也包括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以及富有時代氣息的現代文化。這一點跟「八大素養」中的「品德」、「身心」、「國際」素養不謀而合。
其二,語文教學要貫徹終身教育思想,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放到重要地位。語文是一個人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人們正是通過聽、說、讀、寫,與外部世界(自然、他人、社會)進行交流,不斷地豐富和發展自己的內心世界,開拓精神的自由空間,開發自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在未來的信息社會,知識更新速度加快,社會發展加速,人們的職業、地位以及所扮演的角色,呈現出多變性和多樣化的特點。因此,語文教學要從以知識積累為取向,轉向以促進學生能力發展為取向,立足於促進學生一生的可持續發展。教學中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最基本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喜歡語文,學會學習語文,為他們終身學習打下基礎。這點與「八大素養」的「學習」、「信息」素養培養密切融合。
其三,語文教學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語文教學必須改變學生被動聽講。機械操練的學習方式,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提倡自主閱讀、自主寫作,提倡啟發式教學、會話式教學,提倡研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鼓勵學生採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重視學生個性發展,允許學生有自己的見解,允許每個學生朝不同方向發展,要求對不同的學生作不同的評價。
其四,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強調語文學習的整體性和實踐性。一些新的語言學理論,尤其是文化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的先進理論在語文教學界得到廣泛認同,語文教學要重視傳統語文教學的成功經驗,體現漢語教學的基本規律。突出體現在,閱讀教學要重視對文章的整體感知,加強綜合,突出重點;要重視誦讀、感悟和積累,重視語文運用能力和語感的培養,淡化語言知識教學要求,減少單項的、機械重復的練習,避免繁瑣分析和形式主義。作文教學要聯系學生生活,重觀察、重思考、重真情實感;淡化文體,強化體驗,鼓勵想像和幻想,鼓勵有創意的表達。這點與「八大素養」當中的「生活」、「創新」密切聯系著。其五,高雅的言談舉止。「八大素養」將品德素養提升排在首位,並明確提出「傳承深圳精神」的任務:語文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儒雅氣質和文明舉止。與人交往態度要大方,談吐要文雅,能根據不同場合選擇合適的措辭。要敢於提出自己的想法,也要耐心傾聽他人意見,尊重他人的觀點。要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欣賞他人的優點和長處,學會文明地和他人溝通和交際。品德素養的培養才是第一位的。一個人道德不行,才能再高也枉然!而品德素養的提升我個人認為,我們傳承民族文化的語文學科,責無旁貸,任重道遠。綜上所述,語文作為一門母語教育課程,既是一種交際工具,也是一扇認識人類文明的窗戶。語文學科在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上,起著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原先限於認知領域的「語文能力」已不能全面概括新時期語文教學的目標和功……
總之,素養導向的教學要求教師:首先要具有積極的生命情態,是心地善良、有情有愛、充滿生命活力的人,對社會肩擔道義,對工作愛崗敬業,對生活樂觀向上,對困難愈挫愈勇,對他人團結合作,對自我勤奮進取。其次要具有強烈的育人情懷。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教書是途徑、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是根本。
『陸』 初中數學的學科品格是什麼,能幫忙簡短的概括下嗎
培養學生堅強的學習的毅力、意志,刻苦探究新知的精神,以及實事求是嚴謹地內科學的容治學態度,更重要地是使學生從中領悟到:初中數學知識的內在的結構和諧美與統一美的交錯輝映,從而培養學生對數學的鑒賞能力,和對數學知識的高尚的審美情操。
數學題的結構的和諧統一,對稱等,讓學生真正領略到數學的統一美、對稱美。
強化邏輯訓練,體悟數學的邏輯美
數學之美,尤以邏輯性強,思維有序為特徵,這種美的特點是數學本身,所固有的,但必須通過人的艱苦勞動才能體驗到數學之美。
『柒』 教育心理學:論述 結合德育相關理論分析如何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
一、對小學生要重視德性認知教育
加強小學生認知教育是道德行為養成的重要途徑之一。一方面要形成科學的、系統的現代化德育課程體系,開展德性知識學習活動,做好德育教材建設。當前我們正面臨新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此時我們更應該把學生的德育任務擺在首位,從小學到時中學把德育內容注入各學科教學的始終,並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構成完整體系,使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有的放矢的進行道德行為教育。另一方面,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做好德育認知應與小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和道德發展水平相適應,並注重開發和調動學生心理潛能,從而去實現德育的內化。目前,有的教師自身道德素養和業務素質不高,超前、過高、或不按教育規律進行德育,導致學生無法接受、無法承受;有的教師脫離學生生活的環境,脫離現實生活,脫離學生實際,想當然的進行道德行為教育,只求形式、不講內函。致使學生無法接受,達不到內化的效果,也就取不到培養學生良好道德行為的目的。
二、增強學生強化與內化統一的自我意識
良好道德行為的養成是強化與內化的統一,強化包括認知強化,文明行為訓練和良好品德強化。例如:如何使學生學會待人接物,富有公德心,熱愛集體,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等,都需要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或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強化訓練。尤其要對學生進行行為方式示範,組織示範或模仿性道德實踐,讓小學生在直觀形象地強化過程中,領悟和掌握正確的道德行為方式示範,達到內化的目的,從而自覺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
三、挖掘學科教學中的德育素材
各學科的教材中,都有向學生進行道德行為教育的材料、內容,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積極、主動、有創造性的去挖掘、發現,並及時有效地加以滲透、利用。例如:《思品與生活》、《思品與社會》課是專門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就應充分的把它利用發好,它的育人作用是得天獨厚的。因此,教師應把《思品與生活》和《思品與社會》課的育人作用放在首位,使其充分發揮它的育人作用,而不應把灌輸知識目標、政治常識放在第一位。同樣《語文》課是向學生實施德育的重要學科,其它的一些學科中也蘊含著很多的德育因素,都應把它作為對學生進行道德行為教育的素材挖掘出來,用於教學之中。
四、加強課外延伸,滲透德育行為
英國學者萊基在《歐洲倫理生活晚》一書中,曾將人的德性分為四類,第一類是嚴肅德性;第二類是壯烈德性;第三類是溫和德性;第四類是實用德性。尤其是第四類德性,它是促使人們走向事業成功的德性。因此,我們除在學科教育中進行道德行為習慣的培養,還應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如:開展課內外活動或各種實踐活動。比如:舉行一次「清潔沱江河——共創美好家園」為主題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社會公德。可能會比一些反復灌輸道德觀念或社會意識的特定課程更能也更好地使學生去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
五、重視學生社會公德建設在道德養成中的重要作用
外國哲學家黑格爾說過:「人的品格就是人的一連串列為,人格的偉大和剛強只有藉助矛盾對立的偉大與剛強才能衡量出來。
按照「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公民道德規范,去塑造良好文明的社會形象,制定學生道德行為規范和文明語言、文明行為公約等。號召學生開展「與文明握手,告別陋習」、「為貧困學生獻一份愛心」等主題活動,這種延伸於課外的德育活動,融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教育性於一體,深受學生歡迎,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養成良好道德行為習慣。六、提高教育工作者德育水平,形成良好育人環境
前蘇聯偉大教育家加里寧說:「教師世界觀,他的一言一行,都會使學生受到那樣這樣的影響。」學博為師,德高是范;教師完美人格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懲罰和獎勵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種教育力量,它會對學生成長起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親其師,信其道」,「身教重於言教」,教師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師德形象在課堂教學中有著深刻的意義。教師的舉止言行,儀表服飾,神態氣質,甚至習性無一不作為信息傳導給學生的大腦,反饋於教學的過程之中。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特別注意規范自己的形象。教師要嚴於律已、率先垂範,帶動學生自我教育和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所以,要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就必須努力提高小學教師的道德修養,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
七、實行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網路德育
如果學校、家庭、社會教育標准不統一,則會使受教育者產生許多不必要的倒行心理沖突,增加其混亂性,從而影響小學生的道德品性的養成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我們今天之所以高度重視小學生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其根本原因在於道德在塑造人的心靈、秩序和人格結構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面對當今社會要盡可能地優化當今的德育環境,去實現學校、家庭、社會教育三者有效協調,使小學生成為新世紀道德健全、人格健全的可造人才。當前,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有的家長為追逐眼前的利益,外出打工,把子女單獨留家就讀或實行隔代管理,給學校管理帶來諸多不便,致使部分學生從小養成不好的道德行為習慣。特別是現代社會的單親子女的增多,給德育工作者增大了教育的難度。為培育合格建設人才,全社會都應動員起來,實行學校、家庭、社會為一體的網路教育。
『捌』 地理學科的必備品格有哪些
必備的是大局觀,平衡觀聯系觀。其實地理就是研究人地關的,關注自然怎樣變化,這是長時間尺度的問題,關注人都活動怎樣和環境和諧。所以需要必備以上品格
『玖』 > 1)從學科屬性,對象任務和學科品格三個角度來說明文學理論的性質。
http://bbs.gxsd.com.cn/?fromuid=45866
這上面有很多很好的文學理論電子書籍,你可以下載來看看
『拾』 如何對小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進行培育
這段時間里,關於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專家論談、專家視角等方面的文章已經是比比皆是了,大多數老師也都明白了學科核心素養的涵義。我個人覺得,這學科核心素養也不是什麼全新的東西,只是將原來的一些要求進一步理論化,提升到另一個高度罷了。
我們且來看我國當前提出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語言能力;
文化品格;
思維品質:辨析語言和文化表現的各種現象;分類、概括信息,構建新概念;分析、推斷信息的邏輯關系;正確評判各種思想觀點,更改表達自己的觀點。形成英語思維習慣,提高多元思維能力。
學習能力。
魯子問大師對我國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見解是:
英語語言作為工具能力與品格:以英語為工具獲取信息、分析價值、做出判斷、開展行動、進行學習等的能力與品格
跨文化行動能力與品格:基於英語社會文化特性開展跨文化行動(領導、合作、執行等)的能力與品格
英語特性思維能力與品格:運用英語語言思維特性進行思維的能力與品格
綜合國家的要求和魯大師的觀點,我個人覺得這與之前我們在課標中看到的「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的要求有許多共同之處。我們英語教學的目標應該是培養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
可是在最近的聽課中,卻聽得頗為郁悶。
部分老師,還是剛剛參加工作時間不長的年輕老師,竟然也學起了某些老得不能再老的老師的做法,直接採取翻譯式教學。整節課中,老師一直在使用漢語組織教學,無論是指令語,還是講解文本、知識點,除了教材的文本中的原文外,全是漢語。
這樣的教學,何談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
其實,我覺得,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關鍵在老師,但現在的問題是,老師自身都沒有英語思維的品質,沒有運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與意識,又如何去培養學生呢?
所以,當前我們面臨的任務,不是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而是如何培養老師的英語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