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判斷句例句
① 判斷文言文句式
判斷句抄、省略句
這句話應襲該譯為:(某某人)果然是個超過平凡人的英雄,都是平生所學的東西。
1、譯出「是」就是判斷句。
2、省略句省略成分。
3、被動句:見——於,為——所兩式
4、賓語前置:疑問句疑問代詞做賓語前置,如:何厭之有?
否定句,有否定副詞,代詞做賓語前置,如:忌不自信。
5、定語後置:之,之——者,者,而——者,四種形式。
6、狀語後置:於——,以——,兩種形式。
以上是簡便的記憶方法,不煩瑣,以後在學習過程中慢慢體會吧。
一、判斷句的定義:
判斷句是根據謂語的性質給句子分類得出的一種句型,一般是用名詞或名詞性片語作謂語,對事物的屬性作出判斷,即說明某事物是什麼,或不是什麼.
理解判斷句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1、 動詞謂語句不是判斷句
尤其是用「為」構成的句子有時與判斷句十分相似.例如:
「潁考叔為潁谷封人.」
「夫執輿者為誰?」
這兩句中的「為」似乎都可以譯成「是」,因此有人把這樣的句子理解成判斷句.這是一種誤解.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漢語里,「為」是一個意義十分廣泛的及物動詞,對它的解釋應該根據文意而定.用「為」的句子屬於敘述句.有些意思上很像是判斷句的「為」字句,如上面所列例句,其實都還是敘述句.
2、 語義上不表示判斷的句子不是判斷句
例如下面的文句: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蟹六跪而二螯.」
這兩句都是名詞充當謂語的句子.但是很顯然,這兩句的意思並不表示判斷,而是進行描寫.因此盡管它們是名詞謂語句,但卻不是判斷句.
二、古代漢語判斷句的特點
古代漢語的判斷句和現代漢語 不同,一般不用系詞「是」,而是用名詞性謂語直接表示判斷.在句子的末尾,常常可以加上語氣詞「也」加強判斷句的肯定確認語氣.
例如:
「南冥者,天池也.」
「是社稷之臣也.」
後句的「是」是句子的主語,而不是判斷詞.
「是」在古代漢語里本是一個指示代詞,它的基本意思是「此」(這).可以充當句子的主語、謂語、定語等.
「是」充當主語的如上句.
「是」充當謂語的如:
「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是」的意思是「認為……是對的」,即認為汲黯的意見是對的.
「是」充當定語的如:
「是歲,元和四年也.」
作為系詞的「是」,是後來發展而成的.判斷「是」成為系詞的標準是,在「是」的前面另有名詞性(或代詞)成分存在.
「此是何種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這是戰國時期的用例.
「是是帚彗,有內兵,年大孰.」(《馬王堆三號漢墓帛書》)這是漢代的用例.
很顯然,這兩句的「是」已經成為系詞.
三、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基本形式
構成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基本條件是名詞性詞語直接充當謂語.並且,可以在謂語後面用語氣詞「也」加強判斷語氣.還可以在主語後面用代詞「者」復指主語.這樣,根據用不用「者」、「也」的各種情況來看,古代漢語的判斷句共有四種基本形式.
1、 主語,謂語+「也」.(「制,岩邑也.」)
2、 主語+「者」,謂語+「也」.(「兵者,凶器也.」)
3、 主語+「者」,謂語.(「兵者,凶器.」)
4、 主語,謂語.(「兵,凶器.」)
在判斷句的主謂語之間還經常出現副詞充當狀語.例如,用副詞「非」表示否定判斷.
否定判斷例如:「身非草木」;「是非君子之言也」.這里的「非」雖然可以譯作「不是」,但它的詞性為副詞,而不是系詞.
又如用語氣副詞「則」、「即」、「誠」、「乃」等加強判斷語氣,用范圍副詞「皆」表示判斷的范圍等,也是判斷句常見的情況.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梁父即楚將項燕.」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吾乃梁人也.」
「是皆秦之罪也.」
有個別帶動詞「為」的句子也表判斷,如:「余為伯儵」
四、古代漢語判斷句的表達功能
1、 表示類屬關系.
「滕,小國也.」
2、 表示等同關系.
「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紂之三公也.」
3、 表示比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4、 表示主語同謂語之間有某種邏輯關系.
「夫戰,勇氣也.」「曹公,豺虎也.」
5、 表示造成某種結果的原因.
「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③ 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有多少種類型
「者也」句式制
南冥者 ,天池也 。「皆」「乃」句式
吾乃常山趙子龍。「為」「是」句式
余為伯儵。
「非」「否」「莫」否定判斷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
語意判斷句
劉備天下梟雄。
在判斷句的主謂語之間還經常出現副詞充當狀語。例如,用副詞「非」表示否定判斷。
否定判斷例如:「身非草木」;「是非君子之言也」。這里的「非」雖然可以譯作「不是」,但它的詞性為副詞,而不是系詞。
又如用語氣副詞「則」、「即」、「誠」、「乃」等加強判斷語氣,用范圍副詞「皆」表示判斷的范圍等,也是判斷句常見的情況。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梁父即楚將項燕。」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吾乃梁人也。」
「是皆秦之罪也。」
有個別帶動詞「為」的句子也表判斷,如:「余為伯儵」
④ 文言文中的各種句式及例句
文言文的句式
一、判斷句
現代漢語的判斷句用「是」作謂語,連接前後的名詞、代詞以及相應的短語進行判斷,形式簡捷單一;可是古漢語中的判斷句的形式就比較多,有助詞判斷句、副詞判斷句、詞序判斷句以及動詞判斷句等。下面分別予以介紹。
(一)助詞判斷句
這類判斷句就是所謂的「『者』『也』判斷句」,實際上它是用詞序來表判斷的,助詞「者」「也」只是用來錶停頓和語氣的,我們也可以把「者」「也」看作是這類判斷句的標志。
1、前「者」後「也」句。「……者,……也。」
主語後面用「者」表提頓,謂語後面用「也」表判斷語氣。這是古漢語判斷句的最基本格式,後面介紹的三種形式,都是這種句式的變形。翻譯時在主謂之間加「是」。如: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這個句子的主語謂語都是名詞。譯為:廉頗是趙國優秀的將領。
此五者,知勝之道也。(《謀攻》)
這個句子的主語是數詞。譯為:這五點是預測勝利的方法。
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主謂短語加「者」作主語,判斷原因或解釋情況。譯為:強大的秦國不敢出兵侵略趙國的原因,只是因為有我們兩人在啊。
2、有「者」無「也」句。「……者, ……」
主語後加「者」,謂語後無「也」。如:
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記•魏其武侯列傳》)
主語是名詞充當的。譯為:天下是高祖的天下。
至如信者,國仕無雙。(《史記•淮陰侯列傳》)
主語是動賓短語充當的。譯為:至於像韓信,是國家獨一無二的人才。
3、無「者」有「也」句。「……,……也。」
主語後「者」省去,謂語後用「也」煞尾。主語一般是名詞、代詞、動詞,謂語是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翻譯時主謂間加「是」。如:
夫戰,勇氣也。(《曹劌論戰》)譯為:打仗,靠的是勇氣啊。
我,子瑜友也。(《赤壁之戰》)譯為:我是子瑜的朋友。
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廉頗藺相如列傳》)譯為:和氏璧是天下所公認的寶貝。
此謀攻之法也。(《謀攻》)譯為:這是用謀略攻取的方法。
4、「者」「也」在後句。「……,……者也。」
主語後的「者」,移到謂語後和「也」連用,加強了語氣。翻譯時主謂間加「是」。如:
晏嬰,齊之習辭者也。(《晏子春秋》)譯為:晏子是齊國善於辭令的人。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鄒忌諷齊王納諫》)譯為:城北的徐公是齊國最漂亮的人。
(二)副詞判斷句
主要有副詞「乃」「即」「則」「誠」「本」「非」等等。實際上這類判斷句仍舊用詞序來表示判斷的,這些副詞只是起了強調作用或否定作用。我們也可以把這些副詞看作是這些判斷句的一個標志。
1、「乃」字判斷句
用副詞「乃」放在主謂之間,強調肯定性判斷。翻譯時把「乃」換為「是」。如:
當立者乃公子扶蘇。(《史記•陳涉世家》)譯為:應該被擁立為皇帝的是公子扶蘇。
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赤壁之戰》)譯為:如果事情不成功,這是天意啊。
2、「即」字判斷句
「即」是副詞,放在主謂之間,表示肯定判斷,譯為「就是」。如:
梁父即楚將項燕。(《史記•項羽本紀》)譯為:項羽的父親就是楚國的大將項燕。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記》)譯為:就是現在一個挨一個地在墓中的這五個人。
3、「則」字判斷句
用「則」這個副詞,放在主謂之間,加強肯定判斷。譯為「就是」。如: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譯為:這就是岳陽樓的宏大景觀啊。
此則余之罪也。譯為:這就是我的罪過呀。
4、「誠」字判斷句
用「誠」這個副詞,放在主謂之間,強調肯定判斷。譯為「確實是」。如: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譯為:這確實是危急存亡的關鍵時刻啊。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譯為:我確實知道不如徐公漂亮。
5、「本」字判斷句
用「本」放在主謂之間,表示追本求原的判斷。譯為「本來是」。如:
臣本布衣。(《出師表》) 譯為:我本來是一個平民百姓。
問其人,本長安倡女。(《琵琶行》) 譯為:問她是什麼地方的人,她回答說她本是長安的歌女。
6、「非」字判斷句
用「非」放在主謂之間,否定謂語,形成一個否定判斷句。譯為「不是」。如: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秋水》)譯為: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的快樂呢?
此物固非西產。(《促織》)譯為:蟋蟀這東西本來不是陝西的出產。
此外,副詞「固」「皆」「亦」有時也用於判斷句中幫助判斷,我們可以從上下文的關系中來判斷。
(三)動詞判斷句
1、「為」字判斷句
「為」,動詞,一般用在不以「也」字煞尾的判斷句中,相當於現代漢語的「是」。如: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譯為:如今人家正好是刀和案板,我們是魚和肉,還告辭什麼呢?
此為何若人?(《公輸》)譯為:這是怎麼樣的人?
2、「是」字判斷句
「是」,在古漢語中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動詞很少見,僅在接近當時口語的文學作品中出現,漢魏以後漸多。如:
此必是豫讓也。(《史記•刺客列傳》)
(吳)巨是凡人。(《赤壁之戰》)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木蘭辭》)
問今是何世……(《桃花源記》)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琵琶行》)
翩翩兩騎來是誰?(《賣炭翁》)
自言本是京城女。(《琵琶行》)
二、被動句
被動句的最大特點是,它的主語是受事。即謂語動詞所發出的動作行為要涉及到主語,要落實到主語的頭上,主語是動作行為的承受者。(如:球被我打。「球」這個主語承受了謂語「打」的動作。)這個特點和現代漢語是完全相同的,只不過古漢語被動句的形式要多得多。下面分別予以介紹。
(一)「見」「於」被動句。
1、見+動+於+施動者。
這是「見」「於」被動句的基本格式。「見」,助詞,用在動詞謂語前;「於」介詞,用在動詞謂語後引出施動者,和施動者組成介賓短語作補語,翻譯時一般要挪到動詞謂語前。如:
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譯為:我確實擔心被您欺騙而辜負了趙國。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秋水》)譯為:我常常被內行的人恥笑。
2、見+動。
「見」,助詞,用在動詞前表被動。這是「見」「於」被動句基本格式的一種變形。如:
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屈原列傳》)眾人都醉了惟獨我醒著,因此被流放。
3、動+於+施動者。
「於」介詞,用在動詞謂語後引出施動者,和施動者組成介賓短語作補語,翻譯時一般要挪到動詞謂語前作狀語。這是「見」「於」被動句基本的另一種變形。如: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孟子•滕文公上》)譯為:勞心的人統治別人,勞力的人被別人統治。
外欺於張儀,內惑於鄭袖。(《屈原》譯為:在外被張儀欺騙,在內被鄭袖迷惑。
4、受+動+於+施動者
也是「見」「於」被動句基本格式的一種變形,只是用「受」替換了「見」,其它未變。如: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赤壁之戰》)譯為:我不能拿整個吳國的土地,上十萬的軍隊,被人控制。
(二)「為」「所」被動句
1、為+施動者+所+動
這是「為」「所」被動句基本格式,「為」是介詞,引出施動者,「所」是助詞,用在動詞謂語前,翻譯時「為」翻譯為「被」,「所」刪去不譯。如:
如姬父為人所殺。(《信陵君竊符救趙》)譯為:如姬的父親被人殺害。
汝等怯懦,為蛇所食。(《搜身記•李寄》)譯為:你們這些人怯懦軟弱,被蛇吃掉。
2、為+所+動
這是「為」「所」被動句基本格式一種變形,「為」「所」連用,並不引出施動者。如:
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譯為:你們都將被俘虜。
官軍加討,屢為所敗。(《舊唐書•黃巢傳》)譯為:官軍討伐他們,但多次被打敗。
3、為+施動者+動
這是「為」「所」被動句基本格式另一種變形,「為」是介詞,引出施動者,用在動詞謂語前,翻譯時「為」翻譯為「被」。如:
身客死於秦,為天下笑。(《屈原列傳》)譯為:他自己客死在秦國,被天下人恥笑。
4、為+動
這是「為」「所」被動句基本格式又一種變形,「為」是介詞,直接用在動詞謂語前,翻譯時「為」翻譯為「被」。如:
厚者為戮,薄者見疑。(《韓非子•說難》)譯為:情節重大的被殺掉,情節輕微的被懷疑。
(三)被字被動句
被字被動句先秦時比較少見,漢代以後,逐漸發展,成為現代漢語被字句的主要形式。
1、被+動
「被」是介詞,直接用在動詞謂語前,不引出施動者,用法和現代漢語相同。如: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原列傳》)譯為:誠信卻被懷疑,忠誠反被誹謗,能不怨憤嗎?
2、被+動+於+施動者
「被」是介詞,用在動詞謂語前;「於」也是介詞,用在動詞謂語後引出施動者,和施動者組成介賓短語作補語,翻譯時一般要挪到動詞謂語前。如:
燕以萬乘之勢被圍於趙。(《戰國策•齊策》)譯為:燕國憑著萬輛戰車的實力,卻被趙國圍困。
(四)意合被動句
這類被動句不藉助任何錶被動的介詞,完全以主動句的形式表達被動句的內容,我們只能通過「主語是受事」這一被動句的特點來判斷它。翻譯時加「被」就行了。如:
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史記•屈原列傳》)「屈原」這個主語承受了謂語「放逐」這個動作,主語是受事。所以這個句子是被動句。全句譯為:屈原被放逐,才寫出了《離騷》。
帝感其誠。(《愚公移山》)主語「帝」可以發出「感」這個動作,但我們往後分析一下,「其誠」這個賓語不是「感」支配的對象,而是「感」的施動者,由此可見,主語「帝」是受動者,即主語是受事。所以,這個句子是被動句。譯為:天帝被他的誠意所感動。
三、變式句
變式句就是倒裝句,現在講一些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倒裝句,常見的有賓語前置、定語後置、介賓後置等等。
(一)賓語前置句
賓語前置句就是把動詞的賓語提到動詞之前或把介詞的賓語提到介詞之前的一種句式。有以下四種情況。
1、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時前置。如:
日月逝矣,歲不我與。(《論語•陽貨》)本句有否定否詞「不」,說明它是否定句,代詞「我」是賓語,兩個條件都符合,那麼代詞賓語「我」就提到了動詞謂語「與」前。譯為:時間一天
天地流逝,再也不會有更多的光陰給我。
諸侯之禮,我未之學也。(《孟子•滕文公上》)譯為:諸侯的禮儀,我沒有學過它。
世溷濁而莫余知也,吾方高馳而不顧。(《涉江》)譯為:社會一片混濁,沒有人了解我啊,我將昂首闊步,不予理睬。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禮記•大學》)譯為:所說的讓一個人思想誠實,就是不欺騙自己。
2、疑問句中,代詞作賓語時前置。如:
這條規則是比較嚴格的,在古漢語中疑問代詞作動詞的賓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都要前置。如:
項王曰:「沛公安在?」(《鴻門宴》)這個句子是疑問句,疑問代詞「安」提到了動詞「在」之前,常式句應是「在安」,這個句子卻變成了「安在」。譯為:項王問:「沛公在哪裡?」
大王來何操?(《鴻門宴》)「何操」即「操何」。譯為:大王來帶了什麼禮物?
吾誰敢怨?(《左傳•昭公二十年》)「誰敢怨」即「敢怨誰」。譯為:我敢怨恨誰呢?
子歸,何以報我?(《左傳•成公三年》)「何以」應是「以何」。這個句子是介詞「以」的賓語「何」前置了。譯為:您回去後,用什麼報答我?
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誰與」應是「與誰」。這個句子也是介詞「與」的賓語「誰」前置了。譯為:如果沒有這樣的人,我和誰是同道呢?
3、助詞「之」或「是」提賓。如:
宋何罪之有?(《公輸》)「何罪之有」即「有何罪」。「之」,助詞,放在動詞「有」前作提賓標志,把賓語「何罪」提到動詞「有」之前。譯為:宋國有什麼罪過?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師說》)「句讀之不知」即「不知句讀」,「之」助詞,將賓語「句讀」提到動詞「知」之前。「惑之不解」同樣。譯為:不懂得文章的句讀,不能解決疑難問題。
戎狄是膺,荊舒是懲。(《孟子•滕文公下》)「戎狄是膺」即「膺戎狄」,「荊舒是懲」即「懲荊舒」。譯為:攻擊戎狄,懲罰荊舒。
求!無乃爾是過與?(《論語•季氏將罰顓臾》)「爾是過」即「過爾」。「過」,責備。譯為:求呀!恐怕該責備你吧?
另外,用「之」「是」提賓後,又常常在前置的賓語前加上副詞「唯」,以強調語氣,構成「唯……是(之)……」的格式。翻譯時調順語序,「是(之)」不譯,「唯」譯為「只」,有時也可不譯。如:
唯陳言之務去。(韓愈《樊紹述墓誌銘》)譯為:只務必去掉陳言。
唯余馬首是瞻。(《左傳•襄公十四年》)譯為:只看我的馬頭。
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曹操《求賢令》)譯為:只推薦有才能的人,我得到他們並且重用他們。
有時,「之」提賓時,在「之」和動詞之間加上一個「為」字。如:
知者無不知也,當務之為急。(《孟子•盡心上》)譯為:聰明的人沒有不應該知道的,但要急於知道當前最重要的事。
4、其它
有時,為了強調賓語或詩歌中音韻的需要,也把賓語前置。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政》) 「一言以蔽之」即「以一言蔽之」。譯為:《詩經》有三百首,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叫做「思想上不邪惡」。
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史記•項羽本紀》)「一以當十」即「以一當十」。譯為:楚國的戰士沒有不用一個人抵擋十個敵人的。
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念奴嬌•赤壁懷古》)「多情應笑我」即「應笑我多情」。
英雄無覓孫仲謀處。(《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英雄無覓」即「無覓英雄」。
(二)定語後置句
古漢語中的定語一般放在中心詞之前,但有時為了強調或行文的需要而把強調的定語或較長的定語移到中心詞之後,這種情況就叫定語後置。定語後置也有一定的格式。
1、「之」「者」後置句。「中心詞+之+定語+者」
這是定語後置句的主要格式。「之」是定語後置的標志,「者」放在定語的後面。翻譯時要調過來。如: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石鍾山記》)「石之鏗然有聲者」即「鏗然有聲之石頭」。譯為:鏗然有聲的石頭,到處都這樣。
於是集謝庄少年之精技擊者。(《馮婉貞》)「少年之精技擊者」即「精技擊之少年」。譯為:於是召集謝庄的精通武術的年青人。
2、「之」字後置句。「中心詞+之+定語」
藉助「之」,把定語移到中心詞之後,以起強調作用。如: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爪牙之利」即「利爪牙」,「筋骨之強」即「強筋骨」。譯為:蚯蚓沒有銳利的爪牙,也沒有強壯的筋骨。
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惠之百畝。(屈原《離騷》)「蘭之九畹」即「九畹蘭」,「惠之百畝」即「百畝惠」。譯為:我已經培育了九畹蘭花啊,又栽種了百畝惠草。
3、「者」字後置句。「中心詞+定語+者」
定語帶上「者」,直接放在中心詞之後。如:
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孟子•離妻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即「有一妻一妾而處室人」。譯為:齊國有一個與妻妾同住一室的人。
亦雁盪具體而微者。(《夢溪筆談•雁盪山》)「雁盪具體而微」即「具體而微雁盪」。譯為:也是形體完備而微小的雁盪山。
4、「而」「者」後置句。「中心詞+而+定語+者」
「而」是定語後置的標志,「者」放在定語的後面。翻譯時要調過來。如:
有一言而可終身行之者乎?(《論語•衛靈公》)「一言而可終身行之者」即「可終身行之之一言」。譯為:有可以終身實行的一句話嗎?
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孟子•梁惠王下》)「窮民而無告者」即「無告之窮民」。譯為:這四種人,是天下走投無路而又無依無靠的老百姓。
(三)介賓後置句
從嚴格意義上講,介賓後置並不是變式句,只不過是古人習慣用介賓短語作補語,而今人喜歡用它作狀語罷了。因此,翻譯時,我們把古人的介賓短語補語挪到狀語位置就行了。如:
李氏子蟠……不拘〈於時〉,學〈於余〉。(《師說》)「拘於時」即「於時拘」,「學於余」即「於余學」,介賓短語補語調到狀語的位置。譯為:李家的孩子蟠……不[受時俗]約束,[向我]學習。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取之於藍」即「於藍取之」,「青於藍」即「於藍青」。譯為:靛青,[從藍草中]取得,卻[比蓼藍]更深。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孟子•寡人之於國也》)「樹之以桑」即「以桑樹之」。譯為:五畝住宅大的土地,[把桑樹]種在上面。
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也。(《孟子•寡人之於國也》)「申之以孝悌之義」即「以孝悌之義申之」,「負戴於道路」即「於道路負戴」。譯為:[把孝悌的道理]反復講給百姓聽,頭發花白的老人就不會[在路上]背著或頂著東西了。
(四)主謂倒裝句
這類句子和現代漢語相同,一般在感嘆句、疑問句中出現,翻譯時仍保留倒裝語序,不調整。如:
賢哉,回也!(《論語•雍也》)謂語是「賢」,主語是「回」,把謂語提到了主語前,強調
謂語。譯為:多麼高尚啊,顏回!
誰歟,哭者?(《苛政猛於虎》)譯為:誰呢,哭的人?
四、省略句
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只要不發生歧義,就可以省去句子的某些成分。這些省去了某些成分的句子就叫省略句。
古漢語省略句的省略方式和現代漢語相同,都是承前省、蒙後省、對話省,但省略的成分卻要廣得多,如主語省略、謂語省略、賓語省略、兼語省略、介詞省略、分句省略等等。
(一)主語省略
古漢語第三人稱代詞「之」不能作主語,當需要第三人稱作主語時,或重復前句名詞,或乾脆省略,所以古漢語中主語省略就比較多。
1、承前省。如:
疾在腠里,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扁鵲見蔡桓公》)是承前主省主。譯為:病發生在皮膚,是湯熨所能治好的;(病)發生在肌肉;用針砭就能治好;(病)發生在腸胃,可以用火劑湯葯來治療。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捕蛇者說》)是承前賓省主。譯為:永州的野外出產怪蛇,(蛇)身黑色的底子上有著白色的花紋。
2、蒙後省。如:
()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蒙後主省主。譯為:(您)估計我到了咱們軍營中,您再進去。
3、對話省。如:
藺相如固止之,():「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廉頗藺相如列傳》)由於是對話環境,對話的主語都省略了,甚至連對話內容里的主語也省略了。譯為:藺相如堅決制止住他們,(藺相如)說:「你們比一下廉將軍和秦王,誰厲害?」(舍人們)說:「(廉將軍)不如秦王。」
(二)謂語省略
一般情況下,謂語省略較少,但古漢語時有所見。譯時一般要補出。
1、承前省。如:
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陳涉世家》)承前謂省謂。譯為:陳勝封自己為將軍(封)吳廣為都尉。
2、蒙後省。如:
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鴻門宴》)蒙後謂省謂。譯為:殺人(唯恐)不能殺盡,處罰人唯恐不能用盡酷刑。
3、對話省。如:
齊威王欲將孫臏,孫臏謝曰:「刑餘之人不可()。」(《孫臏》)對話環境中省略謂語「將」。譯為:齊威王想拜孫臏為主將,孫臏推辭說:「我是受過臏刑的人,不能(擔任主將)。」
(三)賓語省略
1、動詞的賓語的省略
動詞賓語的省略,一般都是承前省,省略的往往都是多次「之」。如:
葉公見之,棄()而還走。(《葉公好龍》)承前賓省賓。譯為:葉公看見它,連忙躲開(它)逃走。
如果動詞後已有介賓短語作補語,它的賓語(代詞)也往往省略。如:
權起更衣,肅追()於宇下。(《赤壁之戰》)譯為:孫權起身上廁所,魯肅追(他)到檐下。
否定句中,代詞作的賓語也常省略。
如:揚州城下,進退不由()。(《〈指南錄〉後序》)譯為:在揚州城下,進退不由(自己)。
2、介詞的賓語的省略
介詞「以」「與」「為」等之後的代詞賓語常常被省略。(「於」後的不省。)如:
齊使以()為奇,竊載與()之齊。(《孫臏》)譯為:齊國的使者把(他)當作奇才,秘密的用車子載著,同(他)一起到齊國。
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廉頗藺相如列傳》)譯為:在這種情況下,秦王很不高興,給(趙王)敲了一下缶。
(四)兼語省略
在兼語句中,使令動詞「使」「令」等後的代詞兼語常常省略。如:
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譯為:扶蘇因為多次勸諫的緣故,皇上就派(他)到邊境去帶兵打仗。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桃花源記》)譯為:就邀請(漁人)到家裡,擺酒殺雞做飯來招待他。
(五)介詞省略
現代漢語的介詞一般不省略,但古漢語的「以」「於」在構成介賓短語作補語時,常被省略,如果同時有賓語,更易於被省略。
1、介詞「於」的省略。如: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過秦論》)「於咸陽」作「聚」的補語,同時有賓語「之」,因此,介詞「於」省略。譯為:收沒天下的武器,把這些武器集中(到)咸陽。
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廉頗藺相如列傳》)譯為:現在我到了,大王(在)偏殿接見我。
屈原至於江濱,被發行吟()澤畔。(《屈原列傳》)譯為:屈原來到江濱,披散著頭發(在)湖邊,一邊走著一邊吟詩。
2、介詞「以」的省略。如:
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戰國策•燕策》)譯為:死馬尚且(用)五百金買它,何況是活馬呢?
又試之()雞,果如成言。(《促織》)譯為:又(用)雞試驗鬥蟋蟀,果真像成名說的。
(六)分句的省略
古漢語中,有時也出現分句省略的情況,要通過上下文來分辨,翻譯時要補出來。如:
嘩然而駭者,( ),雖雞狗不得寧焉。(《捕蛇者說》)譯為:嚇得亂叫亂嚷的,(不僅是人),即使是豬狗也不得安寧呀。
項伯殺人,( ),臣活之。(《鴻門宴》)譯為:項伯殺了一個人,(按律當斬),我救活了他。
五、比較句
就兩種或兩種以上同類的人或事物辨別異同或高下叫比較,這樣的句子就叫比較句。
比較句由比較的前項——比較者、比較的後項——參照系、比較動詞——比、於、視、比較的標准這四部分組成。
————————
貼吧原帖中還有些練習。
⑤ 高中文言文句式, 例句.、、
一、判斷句「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汝是大家子
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梁將即楚將項燕。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且相如素賤人。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予本非文人畫士。 二、被動句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巨)偏在遠郡, 行將為人所並。」(《資治通鑒》)
「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忠心卻被別人誹謗,能不怨恨嗎?)
用「見」或「見......於......」表被動
「……徒見欺」(……白白地被欺騙)「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
「不能容於遠近。」 (張溥《五人墓碑記》「吾不能舉金吳之地,十萬之從,受制於人。」(《資治通鑒》)
「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張溥《五人墓碑記》三、省略句
永州之野產異蛇,(蛇)黑質而白章……
「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藺相如)為上卿。」(《廉頗藺相如列傳》 此人一一為(之)具言所聞
將軍戰(於)河北,臣戰(於)河南 倒置
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譯文:「你太不聰明了」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竊符救趙》)譯文:「公子能為別人困難而急的地方在哪裡呢?」三歲貫汝,莫我肯顧(《碩鼠》) 譯文:「莫我肯顧」應理解成「莫肯顧我」。時人莫之許(《隆中對》) 譯文:「可當時的人並不贊許他(這么看)」秦人不暇自哀(《過秦論》) 譯文:「秦人來不及哀嘆自己」。忌不自信(《鄒忌諷齊王納諫》) 譯文:「鄒忌不相信自己」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齊桓晉文之事》)譯文:「這樣還不能稱王天下,沒有這樣的事」良問曰:「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譯文:「張良問公道:『大王來的時候拿了什麼?』」問女何所思?(《木蘭辭》) 譯文:「問女兒在思考什麼?」王見之曰:「牛何之?」 (《晏子使楚》)譯文:「大王看見了問道:『把牛牽到哪裡?』」何傷乎? (《齊桓晉文之事》) 譯文:「妨礙什麼呢(有什麼妨礙呢)?」王曰:「縛者曷為者也?」(《晏子使楚》)譯文:「大王問:『綁著的人是干什麼的?』」吾誰敢怨?(《捕蛇者說》) 譯文:「我敢埋怨誰呢?」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譯文:「況且把土石放置在哪裡?」不然,籍何以至此?(《鴻門宴》) 譯文:「不這樣,我(項羽)憑什麼到這個地步呢?」誰為哀者?(《五人墓碑記》) 譯文:「(你們在)替誰哀哭呢?」長安君何以自托於趙?(《蟹龍說趙太後》)譯文:「長安君憑什麼在趙國站住腳呢?」國胡以相恤?(《論積貯疏》) 譯文:「國家用什麼來救濟老百性呢?」臆!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譯文:「哦!除了這樣的人,我能同誰在一起呢?」雖生,何面目以歸漢?(《蘇武傳》)譯文:「即使活著,(我)憑什麼臉面回漢朝去呢?」鉤以寫龍,鑿以寫龍(《葉公好龍》) 譯文:「用鉤子來畫龍,用鑿子來雕刻龍」余是以記之 (《游褒禪山記》) 譯文:「我因此記下了這件事」一言以蔽之 譯文:用一句話來概括它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勾踐滅吳》) 譯文:楚國的戰士沒有誰不用一個抵擋十個來拚命的作戰的。成語有:夜以繼日
⑥ 怎樣辨別文言文中的判斷句請說明。
一、判斷句的定義:
判斷句是根據謂語的性質給句子分類得出的一種句型,一般是用名詞或名詞性片語作謂語,對事物的屬性作出判斷,即說明某事物是什麼,或不是什麼。
理解判斷句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1、 動詞謂語句不是判斷句
尤其是用「為」構成的句子有時與判斷句十分相似。例如:
「潁考叔為潁谷封人。」
「夫執輿者為誰?」
這兩句中的「為」似乎都可以譯成「是」,因此有人把這樣的句子理解成判斷句。這是一種誤解。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漢語里,「為」是一個意義十分廣泛的及物動詞,對它的解釋應該根據文意而定。用「為」的句子屬於敘述句。有些意思上很像是判斷句的「為」字句,如上面所列例句,其實都還是敘述句。
2、 語義上不表示判斷的句子不是判斷句
例如下面的文句: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蟹六跪而二螯。」
這兩句都是名詞充當謂語的句子。但是很顯然,這兩句的意思並不表示判斷,而是進行描寫。因此盡管它們是名詞謂語句,但卻不是判斷句。
二、古代漢語判斷句的特點
古代漢語的判斷句和現代漢語 不同,一般不用系詞「是」,而是用名詞性謂語直接表示判斷。在句子的末尾,常常可以加上語氣詞「也」加強判斷句的肯定確認語氣。
例如:
「南冥者,天池也。」
「是社稷之臣也。」
後句的「是」是句子的主語,而不是判斷詞。
「是」在古代漢語里本是一個指示代詞,它的基本意思是「此」(這)。可以充當句子的主語、謂語、定語等。
「是」充當主語的如上句。
「是」充當謂語的如:
「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是」的意思是「認為……是對的」,即認為汲黯的意見是對的。
「是」充當定語的如:
「是歲,元和四年也。」
作為系詞的「是」,是後來發展而成的。判斷「是」成為系詞的標準是,在「是」的前面另有名詞性(或代詞)成分存在。
「此是何種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這是戰國時期的用例。
「是是帚彗,有內兵,年大孰。」(《馬王堆三號漢墓帛書》)這是漢代的用例。
很顯然,這兩句的「是」已經成為系詞。
三、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基本形式
構成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基本條件是名詞性詞語直接充當謂語。並且,可以在謂語後面用語氣詞「也」加強判斷語氣。還可以在主語後面用代詞「者」復指主語。 這樣,根據用不用「者」、「也」的各種情況來看,古代漢語的判斷句共有四種基本形式。
1、 主語,謂語+「也」。(「制,岩邑也。」)
2、 主語+「者」,謂語+「也」。(「兵者,凶器也。」)
3、 主語+「者」,謂語。(「兵者,凶器。」)
4、 主語,謂語。(「兵,凶器。」)
在判斷句的主謂語之間還經常出現副詞充當狀語。例如,用副詞「非」表示否定判斷。
否定判斷例如:「身非草木」;「是非君子之言也」。這里的「非」雖然可以譯作「不是」,但它的詞性為副詞,而不是系詞。
又如用語氣副詞「則」、「即」、「誠」、「乃」等加強判斷語氣,用范圍副詞「皆」表示判斷的范圍等,也是判斷句常見的情況。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梁父即楚將項燕。」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吾乃梁人也。」
「是皆秦之罪也。」
有個別帶動詞「為」的句子也表判斷,如:「余為伯儵」
四、古代漢語判斷句的表達功能
1、 表示類屬關系。
「滕,小國也。」
2、 表示等同關系。
「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紂之三公也。」
3、 表示比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4、 表示主語同謂語之間有某種邏輯關系。
「夫戰,勇氣也。」「曹公,豺虎也。」
5、 表示造成某種結果的原因。
「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⑦ 文言文判斷句詳細
所謂判斷句,就是以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為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的句式。其常見的形式有以下幾種: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如:「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我們學過的文言文中的此類判斷句有:
①陳勝者,陽城人也。
②項脊軒,舊南閣子也。
③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
④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
⑤七略四庫,天子之書。
⑥宮中府中,俱為一體。
⑦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⑧此三者,吾遺恨也。
⑨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⑩斯用兵之效也。
2.採用副詞「乃」「即」「則」「皆」「是」「誠」「為」等表示判斷。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我們學過的文言文中的此類判斷句有:
①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②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④梁父即楚將項燕。
⑤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⑥非死,則徙爾。
⑦此皆良實,志慮忠純。
⑧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⑨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⑩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3.採用否定副詞「非」表示否定判斷。如:「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我們學過的文言文中的此類判斷句有: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
③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
4、語義上主謂直接判斷:
①劉備天下梟雄。
②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
⑧ 在文言文中,怎麼判斷句子是判斷句
……者……也
此乃……
文言文判斷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斷詞"是"來表示,而往往讓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直接充當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其句式有如下幾種表示法:
第一、「......者,......也。」這是文言判斷句最常見的形式。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有舒緩語氣的作用,謂語後用「也」結句,對主語加以肯定的判斷或解說。如:
「陳涉者,陽城人也。」(《史記.陳涉世家》)——陳勝是陽城人。
第二、「......,......也。」判斷句中,有時「者」和「也」不一定同時出現,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斷。如:
「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資治通鑒》)
第三、「......者,......。」有的判斷句,只在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這種情況不常見。如: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第五、「......者也。」在句末連用語氣詞「者也」,表示加強肯定語氣,這時的「者」不表示提頓,只起稱代作用。這種判斷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較常見。如: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戰國策.齊策》)——城北徐公是齊國的美麗的人。
第六、無標志判斷句。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有的沒有任何標志,既不用判斷詞,也不用語氣詞,通過語意直接表示判斷。例如:
「劉備天下梟雄。」(司馬光《赤壁之戰》)
「劉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第七、在文言文中有時為了加強判斷的語氣,往往在動詞謂語前加副詞「乃、必、亦、即、誠、皆、則、耳」等表判斷。這種形式也較為多見。例如:
「當立者乃公子扶蘇。」(司馬遷《陳涉世家》)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范仲淹《岳陽樓記》)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張溥《五人墓碑記》)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蘇洵《六國論》)
「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功。」(《廉頗藺相如列傳》)
「翩翩兩騎來是誰?」(《賣炭翁》)
第八、用動詞「為」「是」表判斷。需要注意的是,判斷句中謂語前出現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而有些判斷句中的「是」也並非都不表示判斷,「是」在先秦古漢語中少作判斷詞,在漢以後作判斷詞則多起來,要注意和用作代詞的「是」的區別。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張溥《五人墓碑記》)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司馬遷《鴻門宴》)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巨是凡人,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並。」(司馬光《赤壁之戰》)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是,代詞,這樣。)(蘇軾《石鍾山記》)
第九、肯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副詞和否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否定副詞「非」,都不是判斷詞。
⑨ 文言文中判斷句的翻譯或講解
一、……者,……也。
這是古漢語里最典型的判斷句式,它相當於現代漢語「……是……」。如:
1.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廉頗是趙國的良將。
2. 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蘇軾《石鍾山記》)
——那噌吰的聲音,象是周景王的無射鍾發出的鍾聲啊。
3.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司馬遷《鴻門宴》)
——楚的左項伯是項羽的叔父。
4.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教師是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人。
5.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現在叫做慧空禪院的地方,就是慧褒和尚的房舍和墳墓了。
6.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現在念「華」字念成「華實」的「華」,大概是讀音讀錯了。
二、……,……也。
主語後面不用「者」,只在謂語後面用「也」來表示判斷,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是……」。如:
1.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歐陽修《伶官傳記》)
——憂慮操勞可以使國家興盛,安逸享樂可以使自身滅亡,這是自然的道理。
2、此世所以不傳也。(蘇軾《石鍾山記》)
——這就是(石鍾的真像在社會上)不能流傳的原因了。
3.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蘇洵《六國論》)
——所以燕雖然是小國,卻最後滅亡,這就是用武力抵抗的成效啊。
4.和氏璧,天下所供傳寶也。(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和氏璧是天下共知的寶物。
5.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荀子•勸學》)
——君子不是本性和一般人不同,只是善於利用外啊也。
6.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杜牧《阿房宮賦》)
——一個人的心,也是千萬人的心啊。
三、……者,……。
在主語後面用語氣詞 「者」表示停頓,在謂語不用「也」,也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是」。不過,這種句式比少。如:
1.粟者,民之所種。(晁錯《論貴粟疏》)
——糧食是老百姓種的。
2.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同游的四個人,就是廬山陵的蕭圭,字君玉;長樂的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國,字平父,安上,字純父。
四、……,……者也。
在謂語後面「者也」連用,也相當於「……是……」。如:
1.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司馬遷《鴻門宴》)
——他是沛公車旁任警衛的樊噲。
2.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城北的徐公是最美麗的人。
3.晏子,齊之習辭者也。(《晏子•晏子使楚》)
——晏子是齊國最善於辭令的人。
這種句式,有時前面也用「者」。如:
4.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韓愈《師說》)
——那些孩子的老師,只是教他們念書,學習書上的句讀,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和解答疑難問題的老師。
⑩ 文言文判斷句
亦
yì
〔副〕
(1) 也;也是 [also]
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也不過是摘了帽子,光著腳回,把頭往地上撞罷了。答搶,撞。)——《戰國策·魏策》
亦盛矣哉。(也真是盛大隆重的事啊!)——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亦以明死生之大。(也就是為了用它表明死生的重大意義。以,用,後面省略了賓語「之」)。——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攻一時,敵退,三保亦自喜。——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2) 又如:亦許(也許);亦然(也是這樣)
素:
一向,向來。古文中常後跟事實表肯定。
「單於素聞廣賢」
「且相如素賤人」
「匈奴素聞郅都節」
「延年素輕霸為人」
「湯數行丞相事,知此三長史素貴,常凌折之。」
即:就是。
例句:
那就是說,那就是 [that is;namely]
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左傳·襄公八年》
梁父即 楚將 項燕。——《史記·項羽本紀》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即此愛汝。——清· 林覺民《與妻書》
即如忠烈遺骸。—— 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身外即戰場。——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又如: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