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美術欣賞論文

美術欣賞論文

發布時間: 2020-11-19 04:55:42

❶ 關於美術欣賞的論文

淺談美術鑒賞

美術鑒賞課是給學生介紹美術知識、剖
析美術作品、揭示美術規律、指導美術欣賞
的課程。它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認知技巧,提
高他們辨別、分析、反省、判斷的能力並開
闊知識視野,陶冶情操。筆者從以下幾個角
度來探討如何上好美術鑒賞課。
一、讓學生多欣賞優秀的美術作品
正如我國南北朝時期著名文藝理論家劉
勰所說的:「凡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
識器。」只有學生多看、多思考,對一些藝術
語言(如點、線、面、體、空間、光、色、材
質、肌理)和藝術流派(如現代中國的嶺南
派、西方的印象派)等美術知識才能逐步由
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可通過欣賞展子虔的《游春圖》、閻立本
的《步輦圖》、韓滉的《五牛圖》、徐渭的《雜
花圖卷》、蔣兆和的《流民圖》等眾多名家的
作品體會中國畫融詩詞、歌賦、書法、繪畫、
印章於一爐,詩、書、畫、印相映生輝,這
也是任何繪畫藝術都沒有的獨特藝術形式。
另外中國畫的墨色變化和以線條為主的勾、
皴、點、染、濃、淡、干、濕、陰、陽、向、
背、虛、實、疏、密和留白等多種表現手法,
具有高度的提煉概括技巧,充分體現了民族
的精神,因而成為光輝燦爛的民族繪畫藝
術。中國畫線條的美感是油畫所沒有的。
二、多給學生介紹美術的類別及基本知識
給學生介紹美術基本知識,特別是有關
美術的分類和各類美術的主要特點,以及美
術的主要藝術語言以及作用的知識。只有這
樣,才能根據各類美術的特點和美術的主要
藝術語言,去理解各類美術作品,真正領會
各類美術作品各自不同的藝術魅力。
例如,從大的方面講,美術包括繪畫、雕
塑、工藝美術和設計美術以及建築和園林藝
術等四大類。也可將書藝(書法、篆刻等)和
攝影藝術歸入美術的范圍共六大類。繪畫藝
術,從繪畫的社會功能和表現形式來分,繪
畫可分為招貼畫、年畫、連環畫、漫畫、組
畫、插圖等。從繪畫的題材來分,繪畫可分
為肖像畫、風俗畫、歷史畫、風景畫、靜物
畫等。從繪畫使用的工具、材料和技法來分,
繪畫分為中國畫、油畫、水彩畫、水粉畫、粉
畫、版畫、壁畫、素描等畫種。其中一些畫
種根據使用的材料和工具的不同,又可分為
更細的藝術樣式。如版畫又可分成木刻、銅
版畫、石版畫、絲網版畫、膠版畫等。其中
木刻又可分成黑白木刻、套色木刻、水印套
色木刻等。
三、多介紹藝術作品的歷史文化背景
在給學生介紹美術作品時,多介紹一些
美術作品的作者及歷史文化背景,培養學生
學習興趣,讓學生來理解和體會作者特定
生活經驗和生活閱歷。
例如,羅中立的《父親》是1980年根據
畫家在大巴山生活的體驗以及與農民結下的
深情,創作了這幅超級寫實主義作品。
《父親》中的藝術形象來源於一位淘糞
的農民「。20世紀70年代農民進城主要是淘
糞,把糞作肥料。為了這個肥料,生產隊、
公社之間經常發生爭斗,就是為了這個肥
料,畫家附近的廁所里都有農民住在裡面,
那時候城裡面每一個廁所都有農民住在里
面。農民過年的時候也守在那個地方,年三
十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在團圓,那個農民家
就住在那個廁所,一年四季都住在那個地
方,吃飯燒火都在那個地方!所以他的那個
神態和姿勢引起我很大的震動,這個農民一
年四季都沒有回家。」畫家羅中立回憶說:
「我的一生跟農民肯定是分不開的。《父親》
這幅畫創作出來的時候,我沒有想到它會引
起社會上這樣大的反響,《父親》這幅畫實
際上是宣告一個神的時代結束,一個人的時
代開始……《父親》畫了近30年了,它的
主題概括了我們民族的歷史、滄桑,繪畫語
言和表現手法上首次借用了西方超級寫實主
義(照相寫實)手法,所以當時會引起那麼
多關注。但它持續引起關注許多年,我想是
因為那件作品內含的主題,它已是一個時期
的文化符號。」
只有讓學生了解《父親》的創作背景,才
能更深刻地了解長期的艱辛歲月造成父親這
一形象的一條條皺紋、柴耙似的雙手,以及
缺牙的嘴巴,為什麼會立即引起社會的強烈
反響。為什麼能代表中國一代人的形象。
四、多講解美術史方面的知識
我國新興木刻運動的產生,是新民主主
義革命的需要,其作品具有極強的革命性和
明確的傾向性。在當時物質條件非常艱苦情
況下,魯迅先生介紹歐洲版畫,組織木刻青
年和提倡新興木刻運動,其目的是將木刻作
為有力的武器向敵人發動進攻。用刻刀和生
命堅持其主張,為了精神和理想,這些木刻
家們不僅僅是藝術家,更主要的是革命的斗
士。他們用自己手中的刻刀直接介入到政治
斗爭中去,以至於被查封展覽,或是被捕

❷ 求美術欣賞類論文一篇,1500字,謝謝!

向藝術更進進一步
通過對西方美術史的學習,我可以解決一些藝術方面的問題。
首先是藝術究竟為了什麼?
藝術的性質,古來說者不一,亞理士多德說"藝術是模仿自然",這話現在已不能完全成立。盡管藝術需用自然的材料藉以表現,或者取自然的現象做象徵,取自然的形體做描寫的對象,但他決不是一味的模仿自然。
有人說藝術就是"人類的一種創造技能,創造出一種具體的客觀的感覺中的對象,這個對象能引起我們精神界的快樂,並且有悠久的價值"。這是就客觀方面言.。若就主觀方面,藝術就是藝術家理想情感的具體化,客觀化,即所謂自己表現。所以藝術的目的並不是在實用,乃是在純潔的精神的快樂,藝術的起源並不是理性知識的構造,乃是一個民族精神或一個天才底自然沖動的創作。他處處表現民族性或個性。藝術創造的能力乃是根於天成,雖能受理性學識的指導與擴充,但不是專由學術所能造成或完滿的。藝術的源泉是一種極強烈深濃的,不可遏止的情緒,挾著超越尋常的想像能力。這種由人性最深處發生的情感,刺激著那想像能力到不思議的強度,引導著他直覺到普通理性所不能概括的境界,在這一剎那間產生的許多復雜的感想情緒底聯絡組織,便成了一個藝術創作的基礎。
再次是美學與藝術的關系
雨果說過:「沒有藝術,人類生活便會黯然失色。」席勒動情地呼喚過:「啊!人類有你才有藝術。「人人都神往藝術,嚮往他那種藝術美的感受,正是如此,人們需要真正的藝術家來創造藝術美。而藝術需要現實生活,需要藝術家的創造,沒有這些又何來藝術美呢?美術中的藝術美,離不開美術作品,藝術美指的就是美術作品中的美,是由創作主體的審美認識而產生的按照美的規律、並為著美的目的而創造的事物的美。因此,藝術作品的藝術美也是真、善、美的統一。
「任何事物,凡是我們在那裡面看得見依照我們的理解就當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東西,凡是顯示出生活或使我們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如果說成「一件事物如果能夠完全表現出該事物的觀念來,它就是美的,」也就是說,「凡是出類拔革的東西,在同類中無與倫比的東西,就是美的。」 這種說法顯然是不準確的。一件東西必須出類拔萃,方才稱得上美,這是千真萬確的。比方,一座森林可能是美的,但它必須是「好的」森林,樹木高大,矗立而茂密,一句話,一座出色的森林,布滿殘枝斷梗,樹木枯萎、低矮而又疏落的森林是不能算美的。但並非所有出類拔草的東西都是美的,沼澤在它的同類中愈好,從美學方面來看就愈丑 。 盡管 「美」不完全等於藝術,但藝術必須是「美」,中外美學史和群眾的審美實踐表明,作為意識形態的藝術,雖不是美學的唯一對象,卻是美學的重要的對象,藝術的門類眾多。但就藝術與生活,創作動機與藝術效果、審美對象與審美主體的關系等方面來說它們之間具著互相一致的共同本質。
還有藝術與科學的問題, 藝術與科學的關系問題是一個古老而年輕的話題,在此,最具說服力的就是西方的文藝復興了.無論是中國古代 「六藝」 之內涵,還是古希臘的「藝術」概念,都深刻體現出藝術與科學技術之間的密切關系。古希臘人把能夠憑專門知識學會的技能都叫「藝術」,音樂、雕刻、繪畫、詩歌是藝術,手工業、農業、醫葯、騎射、烹調之類也叫藝術。這種藝術與科學技術相統一的「藝術」觀念到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達到了頂峰,而文藝復興科學、文化、藝術的發展也是人類文明史上最輝煌的時期。達·芬奇、米開朗基羅、丟勒等不但是藝術家,也是科學家、工程師,他們創造了卓越的藝術作品,同時在科學發展、技術發明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藝術與科學作為人類文化的兩翼,人們一直在探討它們之間的關系。愛因斯坦說:「真正的科學和真正的音樂需要同樣的思維過程。」藝術與科學的關系曾經是非常密切的,它們的分離是工業革命前後的事情,這與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深化,各種職業化行為的出現有著密切關系。但二者的有機結合對藝術和科學的發展是大有益處的,文藝復興時期的科學文化成就,就是藝術與科學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的最佳體現,可見藝術與科學是息息相通的,
以上的三點是我由這期課而產生的一點思考和收獲,當然其實遠不止這些,但重要的還是可以用理論知識回答和解決一些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總之,對西方美術史的學習使我的知識面更加開闊,所了解的東西更多了
一、美術欣賞教學的特徵
許多教師有這樣的體會,欣賞教學難於藝術實踐教學,而現代作品欣賞則更難。這也許因為在欣賞傳統的再現性作品時,有關史料和作品內容豐富了教學內容,符合了學生追求現實意識和經驗的需求,故而造成一種課堂秩序和教學效果良好的假象。而現代表現性作品欣賞的著眼點不能直接為日常意識所接受,學生一時無法超出現實經驗和欣賞習慣的閾限,因而使教學發生了困難。對「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體驗並不是日常意識和習慣所能企及的,審美意識的形成需要有個學習的過程。這並不是說對再現性作品的欣賞不是一種審美意識的活動,但一個不具有較強審美意識的人,往往能欣賞前者而不能欣賞後者。曾在上海舉辦「法國250年繪畫作品展」會上,從男女老少、 各界人士的交流中我發現,人們似乎都能順利地欣賞這類寫實作品。然而,另一個事實卻讓我吃驚,在「畢加索」、「米羅」的畫展上,許多學美術專業的學生都向我提出這樣疑問:「這些畫好在哪裡?」而不是提出「我感覺到了什麼」等評價性的意見。他們大有乘興而來、敗興而去的情緒。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即觀者的評價標准尚未建立在審美價值的基礎上,當面對著新的審美現象時,其評價標准就失去了有效性。
以上列舉的事實可以說明,從審美意識出發去評價和把握作品形式的情感意味,或剖析作品所激發審美體驗的形式因素是個非常棘手的問題。一旦我們認識到,教學必須要達到這一目的時,那麼再現性作品欣賞和表現性作品欣賞教學所碰到的困難是相同的。
我們已經知道,欣賞教學具有三個主要功能——認識、教育、審美。然而,這個屬於審美范疇的教學離開了審美功能,專注於認識和教育功能是否符合欣賞教學的要求?假如,我們從倫勃朗作品中感知到銅盔的金屬質感,能否成為幫助學生認識某種物理屬性的輔助教材;假如,一幅畫講述的是某些倫理道德、社會思想和時代精神性的內容,是否可以作為一種傳達思想觀念的工具去完成德育課的教學內容,回答是肯定的。但不禁要問,欣賞教學本身的特徵是什麼?也許我們教學最終都是一種手段,所要達到的目的並不僅僅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健康美好的趣味,但通過藝術形式的直接感知和審美體驗是欣賞教學的主要特徵。從欣賞中不斷獲取多種功用是審美欣賞中繼發性的作用。正如在其它學科教學中,偶爾得到一些類似藝術中審美感知的內容一樣也是繼發性的作用,並不是該教學的主要特徵。
二、藝術的審美價值與評價
1.審美價值的客觀性
藝術的審美價值是建立在實踐價值基礎上的,具有客觀性。在欣賞中,由於地區和民族等文化差別,會出現價值觀的差異,甚至會有完全不同的價值標准。但這不意味審美價值無客觀性,因價值不等於評價,它們之間可以統一,也可以對立。文化習俗和個人特殊經驗是造成不統一的主要原因。在對某一作品實際判斷中,不同主體會出現不同感受。如,一個人在喪失親人時,熱烈歡快的形式也不會被其感知為愉快的東西。反之,一個時逢喜事的人,在陰雨連綿的天氣里也會感受到歡慶的氣氛。由於文化習慣的差異,一幅山水國畫也難以被一個西方人所接受,主體的評價與價值客觀性符合與否,還要看主體所操持的欣賞媒介是否符合主體的欣賞習慣,一個不會下圍棋的人,無論其有多少美學方面的知識和經驗,也很難感知到棋盤中形式之美。同時,還要看主體能否在理智的作用下將普通情感升華至審美情感。一個具有欣賞水平的人,能感知和體驗各種媒介的審美現象,甚至能將日常信息轉換成審美信息進行體驗。從中我們看到,減弱客體媒介中所粘附的非審美信息和壓抑主體的非審美情感是評價符合審美價值的客觀性的重要條件。所以在教學中,欣賞材料的選擇和教師的講評是極為重要的。倘若欣賞材料選擇不當,教學就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如果在學生鑒賞力尚處於低水平時,讓他們欣賞人體藝術,可能使教學無法開展。同時,需要教師在課前查閱多方面的史論資料和作品分析的文章,從中抽繹出普遍性的規范和准則,這樣才能使評價標准更符合審美價值的客觀性。
2.審美評價的功利性
在美術欣賞中,對作品的審美感知具有社會功利性。一方面,審美意象和信息在激發主體審美經驗的同時,也可能激發起個人的現實意識,即審美判斷中潛伏著利害判斷。如,對畫中蘋果的色彩和形狀產生美感時,也可以作為「望梅止渴」的情感體驗。即是純粹幾何形所傳達一種普遍情感也能激起個人無意識的利害判斷。另一方面,美感中包含著人類社會有益的內容,如果將壯觀的戰爭場面看成是一種總體藝術,那麼人們是不會想往那種藝術的。因為審美價值的判斷要受認識價值和倫理價值的制約,即對人類社會有益的內容制約著審美價值判斷。如,有時代和地區風格的作品或為某集團的個人情感所認可的形式規范,都可以作為審美評價的標准。
在欣賞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以及學生之間存著知識和經驗的差異,這些都會影響審美判斷和評價,故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修養和豐富的知識,理解作品形式和內容最普遍的審美意義,以寬容的態度容納學生的感受和評價,啟發引導學生以審美意識去感知作品,將日常情感升華至審美的判斷。
3.審美評價是主客觀的統一
審美價值的客觀性並不排斥主體感受在審美現象上的多樣性。欣賞是在主體參與下進行的,個人的視野和知識經驗決定了評價具有主觀成份,這些成份造成欣賞活動的復雜性,也造成評價難於統一。教師在講解作品前,首先對自己的判斷作內省的理性分析,理清情感中審美的和非審美的成份。在教學中,把自己的判斷從推測性的語言引導學生去感知和評價作品。如,「我體驗到……」和「我感覺到……」等非定性語氣。使學生覺得教師的評價也並非是權威的和終極的。於是,學生也會進行自我分析,使他了解他的哪些反應代表自己個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暫時的情緒和突變的東西,或是片面的判斷。將自己的判斷和他人的判斷進行對照,使其看到自己的評價哪些方面符合多數人的意見。如此反復開展教學評價活動,使學生養成自覺驗證判斷,減少盲目沖動的評價,使評價達到主客觀的統一。
誠然,教師對作品的評價總具有一定的權威性,並在教學中表現為一種灌輸性。但任何評價都是對客體價值的主觀選擇和解釋。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灌輸」是疏通走向人性中共同的自由本質和理性精神的渠道。一種培養審美鑒賞力的教學,離開主體從個別至一般的評判過程,任何定性的灌輸有可能造成學生在欣賞上的「偽敏感」,即缺乏主見的泛泛而談和人雲亦雲的假象。這是教學另一個偏頗之處。
三、繪畫欣賞中的評價
1.作品內容與形式
一般認為,再現性作品形式服務於內容,而表現性作品內容往往體現於形式的本體之中。盡管二者的側重有所不同,但任何繪畫都具有表現性和再現性的多重性內容。在具象繪畫中,再現性內容處於顯處,而表現性內容處於隱處。如,達芬奇和丁托萊托所創作的《最後的晚餐》,其再現性的內容相同,但因形式處理(構圖、人物造型、透視等)不同,就有了隱藏著的另一種不同的內容,即不同的形式因素給觀者造成不同的心理感受。試想,讓一個不知此聖經故事的人去欣賞這兩幅畫時就出現這樣的情況,達芬奇的畫透視焦點居中,呈一種對稱式構圖,加之空間處理的平板裝飾性,給人一種平靜穩定之感。在平衡中人物的動態變化,略使畫面產生從靜到動、從安穩走向騷動之感,使觀者體驗到一種事物處萌芽狀態,但預示著即將來到的運動最普遍的經驗。而丁托萊托的畫,由於透視焦點偏向一邊,長形餐桌向縱向消失產生傾斜的縱深感。不對稱的畫面失去了穩定性,加之人物的前俯後爺相互重疊,以及畫面上方飛動著的小天使,更加劇了動盪不安的感覺,使觀者體驗到事物發展中矛盾對抗即將解體的一種普遍經驗。而在表現性繪畫中,表現性內容處於顯處,再現性內容則相反。如蒙德里安的《百老匯的爵士音樂》,乍一看,使我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種理性秩序下的歡快氣氛。這種錯落有致的點線面構成失去了現實形象的支持,使我們感受而不是看到,事物在運動中處於一種均衡縝密的網路系統監控下的普遍經驗。在冷色調中透出澄黃的直線;在線與線之間點綴著大小不一的深紅、深藍的色塊,彷彿象五線譜上的音符,給人一種機械性跳躍的節奏感。對這些表現性內容的體驗,只要放棄從畫中索取現實形象的要求就能得到。然而,另一種再現性內容通過想像也時常從畫中迸發出來。如井字形直線象街道、大小色塊象建築物等。由於繪畫具有多重性內容,在教學中必須分清它們的主次關系,使我們的感知和評價有的放矢。
2.欣賞與形式分析
在這一階段的評價,需要我們把注意力比較長久地固定在作品上,並試圖把握其中那些相互作用著的主要成份。如塞尚的《蘋果與桔子》,產生順暢、和諧及愉快情緒的形式機制是由那些主要成份造成的,線條是流暢的、形狀是柔滑圓潤的、色彩是暖調的;靜物在大面積白襯布映襯下,整個明度是高調的。構圖是由各種大小方向不一的三角形組成,變化而統一。桌面向左傾斜造成圓滑的果子不穩定感,但似乎又在右傾斜的果盆強力牽制下取得了平衡。這樣畫面既有歡快的動感,又有祥和定靜的均衡感。但這些定性的分析必須後於學生的評價,教學應當首先引導學生充分感受,因為對形式因素的剖析是勝不過對形式的直覺,直覺是對形式全面綜合性感知,是動態的。而剖析是將形式分解後逐一定格,是靜態的。在教學中,兩者缺一不可。一方面,我們需要直覺形式,但不能把直覺神化。另一方面,直覺後的理性分析幫助我們了解所能直覺的東西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我們要求學生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盡管對形式的剖析會使欣賞失去了愉悅性,但對提高形式的直覺水平是極為重要的。整個教學是一個從引導感知→分析(史、概念、形式因素)→再感知的循環過程。通過這一過程,使學生的直覺水平從感性階段發展到理性的高度。
對形式因素的剖析是教學的重要部分已毋容置疑了,然而,在對作品分析時所使用的語言、方法及教具還需要進一步探究。如,在構圖分析時,可將相似和相反的作品進行比較,卡爾夫的《有銀水壺的靜物》是一個「金字塔」形的構圖與塞尚的靜物畫不同,具有穩重的矜持感。再如色彩分析,可以將色彩強烈的作品製成黑白燈片或教具畫進行對照,使學生體會色彩在畫中的作用。如果要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構圖的均衡作用,可以抽掉畫中某一部分的色彩和形象進行試驗。這種視覺實驗性教學對高中生來說,是不會感到枯燥和乏味的。當然,教具的設計必須是經濟又合理的。隨著教學不斷深入,形式的分析從籠統簡單向細微復雜發展。可以說,對整體形式意味的感悟和對局部形式因素的體察和剖析都具有非生物學的意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教師對作品的分析和評價應該是一種建設性的,而不是指令性的。任何作品都是某一時代和社會文化心理結構的反映,作品審美價值的各種現象都有其局限性,或側重於技法、或側重於觀念;或側重於唯美性、或側重於文學性等等。只有用歷史的辯證唯物的態度,才能較全面而客觀地評價作品,一味迷信和排斥都不能揭示多種現象背後的審美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學的過程就在於使學生成長為具有審美鑒賞力的評論高手。
綜上所述,使我們明白了欣賞教學是一個復雜的綜合性活動。教學的開展都必須依據學生前一階段的基礎,提出具體教學目標的側重點。盡管教學活動的各階段和各層次都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但都必須圍繞著以提高學生對形式的審美感知水平和對形式意味的直覺能力為宗旨。對實際作品進行多維的和有效的審美評價,是達到這一宗旨的唯一途徑。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列·斯托洛維奇《審美價值的本質》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托馬斯·門羅《走向科學的美學》中國文藝聯合出版公司
閻增武《美學原理導論》黃河出版社
高中美術選修課(實驗本)《欣賞基礎》、《美術欣賞》人民美術出版社

❸ 求一篇美術作品鑒賞論文!拜託!

鑒賞達芬奇之《岩間聖母》
藝術是人類自我情操陶冶的良葯,是感知生命中絢麗華章的劑方,人之所以為人,其最大特點在於人有一雙發現美的慧眼。早在石器時代的遠古,聰慧的祖先們便在陶器上繪上五彩的花紋,在歷史長河的進程中,誕生出一顆顆璀璨的明星畫匠,在群星閃耀之中,有一顆最為美麗的彗星,它的劃過,照亮了時代之空。。。。。。
在義大利佛羅倫薩附近的海濱小鎮——芬奇鎮,有一個叫安奇亞諾的小村莊。1452年4月15日,偉大的畫家萊昂納多·達·芬奇就在這個美麗的地方降臨人世。
列奧納多·達·芬奇,作為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之一,也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一位思想深邃,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的畫家、寓言家、雕塑家、發明家、哲學家、音樂家、醫學家、生物學家、地理學家、建築工程師和軍事工程師。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熱心於藝術創作和理論研究,研究如何用線條與立體造型去表現形體的各種問題;另一方面他也同時研究自然科學,為了真實感人的藝術形象,他廣泛地研究與繪畫有關的光學、數學、地質學、生物學等多種學科。他的藝術實踐和科學探索精神對後代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達芬奇興趣廣泛,涉獵甚廣,在其眾多佳作中,我最情有獨鍾的則是《岩間聖母》了。這幅畫的主題是小施洗者約翰在聖母瑪利亞與天使面前參拜基督,達芬奇將他們安頓在幽美神秘的岩石風景間,聖母、孩子和天使直接坐在山岩地上,漸濃漸淡的輕煙薄霧呈現出朦朧畫意,整個景象如幽遠的夢境。充滿了詩一樣的溫情,祥和而且典雅:畫中人物被一種刻意營造出的神秘氣氛所籠罩,奇怪形狀的懸石從濕漉漉的岩體上垂下,幾叢花草從岩縫里穿鑿而出,能辨別出鳶尾花,銀蓮花,紫羅蘭和一些蕨類植物。遠處藍色的天空透過岩體之間的孔洞和夾縫呈現在人們的眼前,年輕的母親以溫柔的手摟抱著下跪的幼嬰約翰,他的另一隻手則向兒子伸過去,天使面向著觀眾,把他們引向畫中,用手指示著這個場面。一連串手勢代表保護、指示、祝福。。。。。。
在這種穩定和諧畫面上,風景不再是簡單的背景,逼真的景物環繞於人物四周,自然的和人物融為一體,這種真實感賦予畫面一種別具一格的生動。以至於曾在一本書上看到,有人認為《岩間聖母》充滿了暗示與象徵,顯示了達芬奇謎樣的心靈,天使以明顯的手勢指著聖約翰有何含義?被聖母保護著的聖約翰是否代表人類需要聖靈的保護?而被描繪得像子宮般造型的洞穴,是不是暗示著生命的起源?。。。。。
這幅巨作無論在畫面設計還是色彩搭配,結構建設還是背景繪制,都讓人驚嘆絕倫。色調上,全畫是以棕褐色為基調的,聖母身上的深青與天使披風上的紫紅、金黃和銀灰色構成對比;耶穌與約翰的肌膚,與約翰的金黃色鬈發構成對比;洞穴外的風景表現了空氣透視,眾人物形成了金字塔結構,其頂端則是聖母的頭部。天使的面容表達出了達芬奇的理想美,是散發自內心甜美的聖靈;將人物置於陰暗的環境中,以賦予光亮中涌現的景物真正的啟示力量,這種嶄新的繪畫方式使人物、光線和「次要光線」交織在一起,畫布上彌漫著濃重的宗教氣息。。。。
總而言之,這幅巨作屬傳統題材,表達手法和構圖布局都體現出了藝術水平之高深:人物,背景的微妙刻畫煙霧狀筆法的運用,令人為之驚嘆,實在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瑰寶!
後續:
第一次接觸這幅巨作時我還是個懵懂小孩兒,但當打開畫冊的那一刻,我不禁仍被她的美所震撼。。。。。看來,藝術的美是超越了時間的界限,是唯物般永恆之美!

❹ 如何欣賞美術作品論文

優秀繪畫作品欣賞是貫穿初中美術較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所選編的都是中外優秀繪畫作品的代表作。盡管美術史的發展源遠流長,所選篇的優秀作品十分有限,但我們可以從這有限的幾十幅作品中領略到美術的精髓,領略到時代的變遷。它不同於抽象的理論教育,我們通過對這些作品的欣賞來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來陶冶我們的思想情操;通過這些作品,將會對我們進行很好的美育教育。馬克思說:「藝術對象創造出懂得藝術和能夠欣賞美的大眾。」按照美的原則創造出來的藝術品,反過來也會對人們起著美的教育作用。
1.了解歷史,加強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鄧小平說:「現在小學一年級的娃娃,經過十幾年的學校教育,將成為開創二十一世紀大業的生力軍。」(見《鄧小平文選》第三卷)。要成為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就必須了解歷史,加強自己的品德修養。所以「我們要用歷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鄧小平語)。通過史實,來樹立我們民族自豪感,形成一種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幾千年來,從戰國時期的楚墓帛畫,到明清、到近代、到現代的優秀作品,層出不窮,如明朝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它以廣闊的畫面描繪了北宋首都汴京繁榮的社會生活景象,還有明朝沈周的《廬山高圖》、五代董源的《龍宿郊民圖》等,它們都是中國古代繪畫史的一顆顆璀璨明珠,使我們深深感到古代文化的燦爛和社會的繁榮以及歷史的悠久,從而增強我們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到了近代現代,這些優秀的繪畫又使我們領略到中國的苦難與先輩們為中國的獨立與強大所付出的艱辛與代價。《狼牙山五壯士》這幅繪畫,描繪了五壯士在寡不敵眾的情況下捨身跳崖的英雄事跡。它表現了中國人民在抗擊外敵入侵中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從1840年鴉片戰爭起,帝國主義就對我國進行侵略,從此,中國人民為趕走侵略者,進行了長期不屈不撓的抗爭。《蔣家王朝的覆滅》這幅繪畫給我們講述這樣的史實:抗戰勝利後,國民黨統治集團不顧中國人民要求和平建國的要求,發動了全面內戰。毛澤東同志指出,真正強大的力量,不屬於反對派,而是屬於人民。1949年4月23日,解放了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解放軍戰士在總統府樓頂升起了五星紅旗,宣告了國民黨反動派的覆滅。隨著國民黨反對派的覆滅和中國革命的勝利,建立新中國的時機也成熟。《開國大典》是再現這一神聖時刻的見證,看到這幅歌頌新中國前程似錦和無限生機的繪畫作品,我們的心情是何等的激動。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這是全國各族人民和無數革命先烈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長期奮斗犧牲的結果。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我們應好好地珍惜現在安定和平的社會環境,認真學習,我們要記得鄧小平所講的話:「這個歷史告訴我們,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不行,中國除了走社會主義道路沒有別的道路可走。一旦中國拋棄社會主義,就會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不要說實現『小康』,就連溫飽也沒有保證。」(見《鄧小平文選》第三卷)
2.加強美育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這是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所說的一句話。美育可以凈化人們的心靈,陶冶情操,完善道德的作用。通過美育教育,可以培養學生對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的感受能力,培養學生鑒賞美、欣賞美的能力,使學生懂得區別美與丑、高尚與庸俗、健康與頹廢,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
宋朝畫家梁楷所作的中國畫《李白行吟圖》,畫家只是用簡單的幾筆,但這幾筆線條的粗細、干濕、濃淡及轉折等變化全俱備,使人物神形兼備,一個活生生的李白就站在我們面前,畫家能用輕重不一的筆觸,豐富多樣的墨汁變化,做到豐富而不雜亂,簡潔而不單調,讓欣賞者在作品裡強烈地感受到不同方向力度、速度的筆觸交替運用所形成美感、所產生的藝術魅力。明朝畫家沈周的《廬山高圖》把我們帶進了風光秀麗的廬山中。我們都知道廬山是著名的風景區,畫家用豐富多彩的顏色再現了廬山的美。但這僅僅是一種自然美,一種藝術美,還有一種更深層次的美——社會美。人的美是社會美的核心,畫家用廬山的美來比喻他的老師人品的美、人品的高尚。現代畫家董希文的名畫《開國大典》更是美的化身,是自然美、社會生活美、藝術美的綜合體現。畫家把畫面處理成晴朗的天氣,藍天中白雲朵朵;紅地毯、紅燈籠與遠方的紅旗;神采奕奕的領導人與興高采烈的群眾等等,所有的一切既相融合又成對比,處理成美的典範,以他宏偉壯闊的場面,輝煌燦爛的色彩,歌頌了新中國的前程似錦。初中課本優秀的繪畫作品還很多,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但願這些能起到拋磚引玉、以點帶面的作用。
優秀繪畫作品可以通過人的視覺,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內容,再現作品所蘊含的美,再現作品所蘊涵的歷史軌跡。但是,不是所有的同學都能感受體會到,正如羅丹所說那樣。初中生閱歷面窄,欣賞水平有限,對美術作品只有一些膚淺的認識,對作品所展示的內涵認識不夠,這就必須要求我們老師認真鑽研、讀懂作品,才能引導學生進入到這美的領域,才能加強學生的品德修養。

❺ 求一篇關於美術欣賞的論文

齊白石作品收藏與鑒賞

論及近現代中國繪畫,假如讓您只說出一個人的名字作為代表,筆者
想人們都會不約而同地想到一個人,那就是——齊白石。
曾幾何時,中國藝術品市場十年來的發生、發展,幾乎就是以齊白石的
作品為先導的。從嘉德楊永德收藏齊白石作品拍賣專場的滑鐵盧到2003年
中貿聖佳白石山水冊頁1650萬元的天價成交,齊白石的作品像是一架天
平,衡量導引著中國近現代畫作的市場走勢,也標榜著收藏家與投資人的
趣味和取向一直沒有離開這位集書法、篆刻、繪畫、詩歌為一身的通才、大
才。因為他是齊白石,也只有齊白石才會有著如此大的感召力,而這種感召
力之大正是基於白石老人藝術創作的偉大。這種偉大是一種至「簡」至
「朴」、至「拙」至「厚」的,尤其是他的山水畫,構圖出奇出新,無常法而又合
法,貌似平淡的筆調,大氣磅礴、純凈明麗。在似與不似之間,把山水靈性的
本質,或輕或重、或明或暗地表現出來,大開大合中又見細膩、樸素的善良
與樂觀的堅強。在白石老人的山水畫中,每一筆似乎都含著家鄉的泥土氣
息,每一根線條似乎都凝結著大自然的露珠,清新而華滋、深厚而通俗。
白石老人的書法之好,在中國近現代畫家中是少有的,好得讓我再看
白石以後「畫家」們的字款簡直不好恭維。白石老人專臨「爨龍顏碑」,後學
「鄭文石碑」,五齣五歸後又學李北海、何紹基、金農和「天發神讖碑」。他的
繪畫成就如此之高是與他的書法水平高密不可分的。古往今來,大畫家沒
有一個不是大書家,董其昌、八大山人、齊白石無不是這樣的人物。
他的字,氣魄雄強而峻朗、舒峭,但不失拙意。他擅使長鋒,故可以充分
利用筆鋒吸水墨多的特點,氣貫而神完,一氣呵成。由於有好的書法根底,
在白石老人的作品中,幾乎沒有經不住推敲的線條,他的線條質量表現在:
綿而挺。「棉里裹針」、細中寓柔、柔中見剛。
潤而滿。不滯、不滑,骨力洞達卻將霸悍之氣藏於水墨之間不露痕跡。
雄而強。他的字款在所有的轉折處都是留得住筆、留得住墨的,特別是他書
法線條的過渡,如錐畫沙般的筆鋒似乎能把紙切開。他的飛白也極有個人
氣質,特別是他的「撩筆」,峭拔中雖然略帶習氣。
論及齊白石對近現代中國繪畫的貢獻,半個世紀以來,無論是美術史
學界的專家,還是畫家、收藏家,甚至普通的百姓,齊白石的藝術成就是公
認的。齊白石就像一座高峰,就像一把標尺,他的繪畫是中國畫筆墨情趣的
絕對體現,更是中國文人繪畫近現代的高峰。他的繪畫在走進市場後,更是

當今中國藝術市場的晴雨表、風向標。
這樣可以么?

❻ 美術鑒賞論文範文

克勞德•莫奈

莫奈(Claude Monet, 1840-1926)1840年生於巴黎,童年在阿佛爾渡過。他沒有按照畫家的常路走,而是以畫漫畫起家,在畫漫畫方面有了一些名聲,並受到歐•布丹(Eugène Boudin, 1824-1898)的注意。布丹曾對莫奈說「當場畫下的任何東西,總是有一種以後在畫室里所不可能取得的力量、真實感和筆法的生動性。」莫奈在他今後的繪畫生涯中也是按布丹說的話去做的,因為在他的內心裡充滿了對大自然的熱愛。
不久,莫奈又被荷蘭的畫家約翰•巴托爾•德•瓊康的創作所吸引。這位畫家以動盪、興奮、活潑而且比他同時代的法國人更為活躍的筆觸畫小橋、村景、河岸和破舊的茅草屋。莫奈就是從布丹和瓊康那裡接受到了基本藝術修養的。
1859年,莫奈來到巴黎,在那裡見識到了居斯塔夫•庫爾貝(Gustave Courbet,1819-1877)、讓-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羅(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1796-1875)以及愛德華•馬奈(Edouard Manet1832-1883)的創作。他認真鑒賞了他們的繪畫長處,並且以驚人的速度運用了他們的成就。但莫奈並不是他們的追隨者,而是一個反叛者。莫奈並不想在學院完成他的學畫過程,他只在1863年在格萊爾學院的畫室里呆了一段時間。當他遇到了巴齊依(Bazille)、阿爾弗萊德•西斯萊(Alfred Sisley,1839-1899)和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以後,他便勸說他們也放棄那些學字派課程。當格萊爾學院的畫室停辦後,他便把他的夥伴們帶到楓丹白露林邊的一個小村莊——舍依,在那裡畫戶外寫生。
當莫奈離開了格萊爾學院畫室後,他並沒有去充實他那相當貧乏的藝術修養,而是懷著火熱的信念投入了自然生活的純直覺觀察;他根本不買各種理論學說的帳,而是發展出自己的一套繪畫方法。

莫奈一生對造型漠不關心,他關心的是正確的層次關系。正是因為莫奈對造型格格不入,所以他能夠輕而易舉地表現出他所確實看見的事物,但也正因為此,他卻表現不出事物的幻覺真實感。
莫奈不只滿足於能夠畫他所看到的事物和按照他所看見的那種方式來做畫;他想要創造一種獨特的效果,達到一種在繪畫上似乎是不可能達到的目的。他喜歡所有使人眼花繚亂的東西,他描繪的河水、天空、房屋和樹木都洋溢著非同尋常的生命感。他的內心滿懷著難以遏止的激動;從他的觀念看他是一個現實主義者,然而從他本性看,他卻是一個幻想家。
1864年,莫奈完成了「翁費勒的塞納河口」,此畫是1865年的官方沙龍上展出,並受到了熱烈的歡迎,當評論家評論此畫時說:「用調子所組成的和諧色彩……頗能吸引觀眾們的大膽感覺」。這表現出官方對人們很喜歡這幅畫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油畫表現了豐富的中間調子和那種暗淡、沉著的色階。向深處展開的空間,通過河岸線而處理得十分成功按照傳統,河岸線標志著中景和遠景。在這幅畫上,出於莫奈自己的東西,就是表現在前景水的筆觸和雲的筆觸上的「頗能吸引觀眾的大膽感覺」;這些筆觸加強了畫面的傳統效果。
在1866年,莫奈用了幾天功夫完成並展出了他未來夫人的肖像「穿綠衣的女士——卡美伊」。這幅肖像引起了爭論,但總的說來是成功的;有人甚至把它同馬奈的肖像畫相媲美。這幅肖像充分顯示出了莫奈的個性:他對造型的淡漠態度,以及這個女人的動勢和她的裙子上顫動的光都賦予整幅畫特殊的說服力;由此而產生了一種動力感和生動性。
同年,莫奈展出了「聖日爾曼•俄塞羅瓦教堂」一畫,這幅畫對於他未來風格的發展具有更大的意義。油畫是他從羅浮宮的一個陽台上畫的,這幅畫是要表現樹葉上的反光。並排的筆觸生動地表現了空氣的振動,依靠這些筆觸的結合而取得了綠黃色的光和綠黑色的影的生動效果。這里的用筆方法已經省印象主義①的了,但色彩還不夠透明,甚至藍色的陰影也還是渾濁的;它們畫得就像是黑色。教堂和房子在顫動的樹葉相比之下顯得過於密集了。畫中沒有整體的形象,但樹葉的畫法卻給我們透露出一點莫奈的色彩理想來
「穿綠衣的女士——卡美伊」是在畫室里完成的人物畫;「聖日爾曼•俄塞羅瓦教堂」是在外光下畫成的風景畫。「花園中的女人」一畫把這兩種觀察方法結合起來了。這里的畫面基本上是根據一幅照片安排的,這說明莫奈並不介意使構圖服從了自然景物的偶然性。照片本來也該使莫奈想到空間的深遠效果的,然而,莫奈對此也並未介意。使他感興趣的僅僅是平面和色彩對比而已。正因為這幅畫的人物沒有立體感和起伏,色彩才能在這里大放其光彩和充分顯示其多樣性。婦女衣裙上的花飾,草坪上的鮮花,突出在大片濃綠之中的葉子,從樹葉的空隙之間透露出來的天空,穿透陰影的光線,這一切造成了一幅色彩妍麗的鑲嵌畫的效果。但這幅油畫缺乏色調效果:光線和陰影落在了人物所佔據的同一個平面上,因此,光線不能滲透人體,不能成為形的實體。大片固有色起了過多的作用。所有這些合在一起,與其說是真實表現了所見的事物,不如說是一種公式,但這種公式正是一個空前大膽的綱領。這一綱領的公式化一旦消失,光線便將滲入中間調子,生命也將滲透每一個筆觸,而整體的統一也就將要形成,那時,藝術就會變得花團錦簇,印象主義就要完全成熟了。
1872年,莫奈創作了揚名於世的 「印象,日出」。這幅油畫描繪的是透過薄霧觀望阿佛爾港口日出的景象。直接戳點的繪畫筆觸描繪出晨霧中不清晰的背景,多種色彩賦予了水面無限的光輝,並非准確地描畫使那些小船依稀可見。這幅畫在1874年3月25日開幕的印象派畫家第1次聯合展覽會上展出,這幅作品是莫奈畫作中最具典型的一幅。
莫奈在視覺觀察方面無疑是一個富有創造性的天才。他善於從光與色的相互關系中發現前人從未發現的某種現象。他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光與色上,從而找到了最適於表達光與色的明度差別變化的形式,他把這種光色明度差別變化從繪畫的各種其它因素中抽象出來,把它提到了不可攀登的高度。莫奈的視覺觀察是天才的、創造性的、非凡的,可是在這種觀察的背後又是什麼呢?他所看見的東西同他所感覺和他所想像的東西之間關系又是如何的呢?
莫奈在1874-78年間在阿爾讓特依所畫的一些畫可以回答這些問題。如創作於1872年的「阿爾讓特依的帆船」。在這幅圖里中間調子代替了色彩對比,但不是借了色彩的混合,而是通過形成一種光的綜合作用的色彩分解或組合。黑色已不再出現於畫家的調色板,剩下的只是造成明與暗的光譜色彩,它們形成了形的實體。統一的色彩風格很自然地遍及整個畫面:遠景和近景,物體、水和天空,把這一切改造成為一種美妙動人的景象,而渾然一片、不分層次的空間透視,則把這遠景和近景聯成一個整體。紫色和黃色的調子同河水和天空的蔚藍色交織在一起,這些顏色的調子差別把這些自然現象區分得清清楚楚,而且平靜如鏡的河面,彷彿就成了天穹的基礎。幾何學的透視已被忘卻;它已讓空氣的不斷運動代替了。每一種顏色單獨看來十分柔和,它們的整體卻又是強烈的;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天邊焰火彌漫,白晝即將消逝的圖景,一條大帆船靜靜地停在一片灰色的半陰影之中。這是一個幻想家的直觀,在這煙霧繚繞、夕陽西下、一片憂郁的氣氛之中,莫奈彷彿就是那光的生命,直接參與著它的逐漸熄滅。這是莫奈創作中的豐收時期,是他創作了色彩的傳奇。
聖拉查爾火車站繪於1877年的「聖拉查爾火車站」是一幅表現巴黎火車站的畫,這是一個日常生活場面的實際「印象」。莫奈神往於光線穿過玻璃頂棚射向蒸氣煙雲的效果,神往於從混沌之中顯現出來的機車和車廂的形狀。莫奈相信光線和空氣的神奇效果是最為重要的,他巧妙的平衡了畫面的調子和色彩,這幅畫出色的表現了力量、空間、對比和運動。
1883年莫奈過日維爾尼定居,他在那裡建造了一座小花園,以便在那裡畫畫;他在池溏里種了許多蓮花,這使他發現了實現他綱領的主題:畫一些堅硬的形體、水和空氣,盡量使它們融合在一起。這便產生的組畫「睡蓮」,「仙女池,玫瑰色的和諧」就是這組畫其中之一。這幅畫反映了莫奈一種物我兩融的願望,但它沒有一點悲愴的情調。
每一個研究莫奈創作活動發展的人都會發現,如果說最初的命運促成了莫奈的發展趨勢,那麼後來就是他自已創造了他的命運。之所以莫奈成為「印象主義」風格奠基人、被他的朋友公認為「班首」,是因為莫奈不可動搖的堅強意志。從所周知,印象主義意味著感覺和觀察方式的變革,它不僅改變了繪畫,而且改變了雕塑、音樂、文學,就是到了今天,它也沒有失去影響力,仍然改變著我們。

簡歷
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 1840年2月14日生於法國巴黎。父親庫路多•阿多洛夫•莫奈是位商人。
1845年 來到法國北部港口阿佛爾,在那時上學。在上學期間,莫奈唯一的愛好就是繪畫,故此學習成績不佳。
1855年 莫奈在當地已小有名氣,他的漫畫在文具店裡展出並出售,價格為每幅20法郎。由畫商介紹結識風景畫家歐•布丹(Boudin),受布丹影響莫奈對大自然充滿著熱愛,開始學慣用油畫和素描來畫風景。
從1858年 莫奈開始從布丹那裡接受了不同於學院派的繪畫思想,學習並動筆畫外光畫,並魯昂的展覽會上展出一幅作品。
1859年5月 來到巴黎,在巴黎他見識到了居斯塔夫•庫爾貝(Gustave Courbet,1819-1877)、讓-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羅(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1796-1875)以及愛德華•馬奈(Edouard Manet1832-1883)的創作。
1860年 莫奈進了斯維賽學院,練習人體寫生。在這里,他接觸了後來成為印象派的一些畫家,比如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1830-1903)等。同年秋天,莫奈被編入法國的非洲軍團到阿爾及爾服兵役。在服兵役期間,部隊允許他作畫,在那裡,他曾為隊長的夫人畫了肖像。
1862年初 因為貧血,莫奈從軍營回到阿佛爾家裡養病。這時,他認識了荷蘭畫家瓊康,並與瓊康及布丹(Boudin)一起從事創作。
1863年 借復活節的休假之機,莫奈將同窗的畫友帶到了巴黎南郊巴比松村附近的楓丹白露森林,在那裡進行創作。在外光下,大家創作了一批具有巴比松風格的作品。
1864年 莫奈來到了昂弗勒作畫。在這里,莫奈的兩幅描繪塞納河的風景畫《落潮的埃沃海角》與《昂弗勒港》被選入1865年的官方沙龍。
1866年 以戀人卡繆為模特的、全身大幅肖像畫《穿綠衣的女仕》在沙龍展出,該畫受到了評論家埃米爾•左拉(Emile Zola l841-1902)的好評。同年夏天,莫奈創作的《庭院里的女人們》,在1867年的沙龍中落選。1866年的秋天,為了避開討債的人,莫奈自毀了約200幅作品後,回到阿佛爾。
1867年 懷孕的卡繆為莫奈的父親所不容,留在了巴黎,莫奈住在姑母家。7月卡繆生下第一個孩子,只好請在巴黎的巴齊依作教父代為照顧。此後的幾年中,莫奈始終在阿佛爾及其附近,與布丹、瓊康,有時與庫爾貝一起作畫。在這個時期里,由於與父親的關系緊張,經濟拮據、生活艱難。為此,莫奈曾一度有過輕生的念頭。
1869年 他回到巴黎,參加了"蓋爾波瓦咖啡館"里藝術家的聚會。可能因為很早就離開了學校,自感在受教育方面的不足,故而很少參與爭論。這時他已經非常窮困。
1870年6月 莫奈與卡繆正式結婚。9月,莫奈將妻、子託付給布丹照顧,隻身一人去了倫敦。在那裡與杜比尼(Charles-Francois Daubigny,1817-1878)、畢沙羅相會,然後,和畢沙羅一起在泰晤士河及公園中作畫。在參觀美術館時,英國畫家威廉•透納(William Turner,1775-1851)、約翰•康斯特布爾(John Constable,1776-1837)的作品,使其為之傾倒。為了給莫奈的作品找到銷路,經杜比尼介紹,在這里認識了畫商丟朗•呂厄。此人對於窮畫家們表示了同情,在經濟方面從此一直在支援著他們。
1871年初 莫奈的父親去世,他離開英國。在杜比尼的動員下,到了荷蘭並滯留到年底。
1872年 莫奈創作了日出後揚名於世的《日出•印象》,並在1874年3月25日開幕的印象派畫家第1次聯合展覽會上展出。
1873年 回到巴黎後,在馬奈的幫助下,莫奈在巴黎以北的阿讓特伊定居。並在塞納河上建造了船上的畫室。此時,與他一起創作的還有阿爾弗萊德•西斯萊(Alfred Sisley,1839-1899)、愛德華•馬奈(Edouard Manet,1832-1883)、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
1875年 莫奈在經濟上再次跌入窘境的。
1876年 在第2次聯合展覽會上,展出莫奈作品18件。
1877年 第3次聯合展覽會在丟朗•呂厄的畫店中舉辦,展出莫奈作品30件。
1878年3月 下第2個孩子,莫奈又面臨困境。
1879年 卡繆生去世。
1880年 大海成了莫奈新的創作源泉。此後的幾年當中,在英法海峽的海岸、埃托塔等地,莫奈多次捕捉光與影的瞬間效果,創作了一批較之以前更富有沖擊力的作品,為此有人將這一時期稱作莫奈的"埃托塔時代",《埃托塔的崖》、《埃托塔的曼努普特》是這個時期作品中的兩件。
1882年3月1日 第7次聯合展覽會開幕,這次展覽會中有莫奈作品35件。
1883年 莫奈開始在日維爾尼定居後,再也沒有遷居。畫家晚年的許多作品都是在這里完成的。 1886年 第8次聯合展覽,也是最後的一次,莫奈沒有參加。它標志著印象主義運動的解體。
1889年6月 為了紀念法國大革命一百周年,莫奈與奧古斯特•羅丹(Auguste Rodin,1840-1917)兩
位大師舉辦了作品的聯合展出,其中包括1864-1889年莫奈的作品66件,博得了好評。
1890年後 莫奈創作了若干組作品,即"組畫"。
1890-1891年間 創造了"乾草垛組畫"。
1891-1892年間 同樣的作法創作了"白楊組畫"。
1890-1894年間 創作了"倫敦風光組畫"。
1892-1894年間 創作"魯昂大教堂組畫"。
1900年11月 在丟朗?呂厄的畫廊展出莫奈的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創作的《池中睡蓮》組畫26件,獲得極大成功。
1904年 又在該畫廊展出了剛剛完成的有關泰晤士河風光的組畫。
1908年9-12月 莫奈與夫人阿里斯一起前往威尼斯旅行。在那裡他創作的作品達30多件。
1911年5月 莫奈的第2位妻子阿里斯又先他而去。莫奈深陷於悲痛之中,視力也隨之下降。
1914年 47歲的長子在長期患病後不幸亡故,已是高齡的莫奈更是形單影孤。莫奈在自己的庭院中建成了長23米、寬20米、高15米的大畫室,並著手創作大型裝飾畫《睡蓮》系列。
1922年3月 他決定將完成後的該大型裝飾畫捐給自己的祖國。4月12日,他在"贈與書"上簽了名。不久,由於白內障,畫家幾乎喪失了視力。9月,被醫生禁止作畫。轉年後,經過手術,視力有所恢復。
1925年 85歲的老畫家獨自一人,又在畫室、室外投入了大型壁畫的創作之中。2月4日,在人們期待的目光里,大型壁畫《睡蓮》終於完成。
1926年2月6日 就在這件巨作完成的第2天莫奈永遠地告別了人間。

❼ 美術鑒賞論文(急)

《大衛》雕塑品味男人性魅力

大衛是矯健的,因為他是男性美的化身。

而風度翩翩、瀟灑千態的大衛,有必要是袒露的嗎?

回答是肯定的!男性美當然與女性美有所不同--不僅是性別特徵的不同,而且是美的風 格不同,但是,男女是對應的。從人體美的角度來看,男性決不亞於女性。

其實,在早期繪畫和雕塑藝術中,裸體男性的形象多於女性。16世紀義大利人對"裸體" 的美有一種特殊的崇愛,而原因之一,就在於美的裸體是表達力量、表達英雄主義精神的一 種習慣。

早在公元之前,希臘人就推出了自己認為是完美男人形象的阿波羅神象,而作為神的阿波羅,也是赤身裸體的。而正是裸體人像,竟然符合某種數學的幾何美學。希臘第一位偉大的 數學家和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就宣稱自己是阿波羅之王子。

這奇怪嗎?不奇怪!正是男性赤裸的身體,閃爍著理性之光、正義之光。

米開朗基羅--這位偉大的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創造了第一個大理石的大衛。在米開 朗基羅的手下,大衛不僅是男性和力量的化身,而且毫不掩飾地向世人展示自己肉體的美感 。大衛的胸部隱見的肋骨和顯見的肌肉共同組成起伏的波紋。而大衛的頭部是緊張而機警的 、帶有挑戰性的,頭部、頸部與身體的和諧,隱含著一個驕傲的男性在袒露自己身軀時所特 有的、像雄雞或雄性鳳凰一樣的自豪感、誇耀感。大衛的雙手是巨大的,巨大的雙手在炫耀 著男性力度的同時,也誇張著男性在性美感、肉體美感指向外在時所具有的付出、奉獻、自 信的心理感覺。

大衛似乎在說,當你領略我的軀體時,我是無私的!看吧!我的輪廊,我的骨骼,我的曲線 ,我的肌肉,我的活力……都屬於你!

美學家評價米開朗基羅有一付不可能想像得到的"飢渴的靈魂",他超越了奧林匹亞式的 純力度的安詳,超越了阿波羅式的純理性的冷靜,他用男性自然屬性的美,去充實一切神聖 的、正義的、威嚴的、智慧的美。正如一位美學家所說:"米開朗基羅強烈地感受到男性美 的刺激力量。"

大衛的腰部極具魅力,"腰部成了塑像的主要興趣所在,從那裡放射出身體的所有其它平 面"。評論家的高論,的確啟發了我們的審美眼光:大衛的腰部並不是完全挺直的,而是略 有側屈。男性的腰部決不像女性一樣纖細,但仍然充滿了力度的曲線美。這是挺拔的腰,是 男性軀體最柔軟、然而卻是上體和下體力度交匯的部位,是肌肉排列緊湊而規則的部位。這 是男性的腰,越是承受重壓越堅強不屈,而恰恰相反,越是面對溫柔越軟屈。當兩腿從腰部 伸展出來時,好象獲取了無窮的力量,能夠站穩腳跟,也能夠跨越障礙。

徹底袒露的大衛並未遮掩生殖部位。只要不可否認男性生殖器是性別標志最突出、最基本 的表現,就不難理解,男性生殖器也是陽剛之美、雄健之氣、堅毅和活力的集中代表部位。 它的挑戰性、突兀性、付出性、堅韌性,它的隨時處於勃起預備狀態的那種潛在的充實,它 的與高昂的頭顱相呼應的隱蔽的傲氣,實際上為大衛默默地、迂迴地注入著活力和魅力。

實際上,男性人體美的各個部位都是可貴的,都有無窮無盡的美的寶藏,經得起任何無休 止的發掘。生殖部位決不例外。即使按照最基本的審美觀,男性生殖器的美也不亞於任何一 種曲線豐富的、結構和諧的、排列對稱的藝術圖案。

大自然在賦予人類男性一切自然屬性時,沒有忘記賦予他最精湛的生殖部位;

大自然在賦予人類男性生殖部位時,沒有忘記賦予它真正的美。

是的,我們過多地觸到一個神秘的領域--性。毋須諱言!

為什麼不呢?在談到無論是男性和女性的人體美時,在鑒賞任何以人體美為題材的藝術珍 品時,性當然無可迴避。

這是因為人的所有審美心理都無可避免地與性心理有著直接或間接的滲透;

這是因為一切美的事物都是給人以愉悅和快感的感受的事物,而其中必然含蘊著人們在性 追求和性吸引、性審美和性生活中感受到的愉悅快感體驗的那種"條件反射";這是因為一切性行為和性心理,如果離開美和藝術的領略都會變得低質、劣等和愚昧,從 而造成辜負人生的最實質的浪費和缺憾。

其實,歷史上對此早有定論。還讓我們看一看藝術大師--實際上也是思想大師們精闢的 見解吧。

"亞歷山大教授說,如果裸像會喚起觀者對於肉體對象的某些想法或慾念,它就是偽藝術 ,是傷風敗俗。這種清高的理論是與實際情況相悖的。觀看魯本斯的'安德羅墨達'或雷諾 阿的'浴者',其中的裸像不免引起(觀者的)私情雜念,多半傾心於'肉體題材'。這里有 必要引用一句經常被引用的某著名哲學家的話:任何一個裸像,無論它如何抽象,從來沒有 不喚起觀者的零星情慾,即使是最微弱的念頭。如果不是這樣,它反而是低劣的藝術,是虛 偽的道德。"

任何一個畫家或學畫者,在面對異性裸體進行素描或藝術創作時,如果內心沒有絲毫的" 情慾",那就不僅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會使畫筆笨拙呆滯,缺乏藝術靈感。

任何一位觀賞者在看到精湛的異性裸像藝術時,如果沒有絲毫的"情慾雜念",那就不會 有真正完善的審美滿足。

即使是觀賞同性裸像藝術,也會有出於性心理"情慾雜念"的某種同性美自豪感、比較感 或某種與性相關的聯想。這也正是女性也會喜歡女性裸像藝術,男性也會喜歡男性人體藝術 的原因之一。

既然人的肉體和精神同時誕生,既然人的各種需要層次不可能孤立存在,所以人不可能永 遠地、徹底地拋棄、否認性慾需求。當我們把性心理和審美心理完全割裂開來追求美,尤其 是關於人體美時,就陷入了一種愚蠢的誤區。

男性美在男性人體美上的滲透和折射,男性人體美沖破宗教式虛偽束縛而首先在精神肉體 相結合意義上引導人們升華的偉大力量,使大衛脫去衣服,用自身的肉體鑄成"美的鎧甲" ,赫然袒露自己矯健的身軀。

阿波羅在昂首眺望遠方,阿波羅在靜靜地沉思冥想,"結勝利帶"者優雅中卻面帶笑容, 持槍者平靜的目光也許面對獵物或仇敵,殺死蜥蜴的阿波羅竟然像女人一樣秀氣俊俏,佩爾 修斯用刀割下人的頭顱……面對這男性裸體群像,人們感到,透露陽剛之氣的雄性美散發給 西方女性太多太多,而賦予西方男性也太多太多了。這是他們應有的偏得嗎?

《美醜的糾纏與裂變》對男性人體美作了如下的概括:

男人體之美。

男人體以陽剛之美取勝,給人以強烈的力感、量感和動感。

那濃眉大眼和棱顎凸起的肌肉、黝黑的皮膚蘊蓄著巨大的爆發力、抵抗力、張力和應力。

男人身體魁梧高大,呈倒三角形,上寬下窄,不穩平衡,適宜於動:

站起來像一座挺拔的高山,躺下去像一條壯闊的大河,奔走像一串滾動的驚雷。

男人體之美並不限於表面的強悍。那種處變不驚,不屈服於命運,面對痛苦有信心、有毅 力、有智慧、能忍耐的氣質,也是一種特有的美。

呵,男子漢!"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海明威

把上面的用自己的語言改編一下就可以了.

我夠速度了吧.知道你著急.

❽ 美術作品鑒賞論文

欣賞《蒙娜麗莎的微笑》有感
「蒙娜麗莎她是誰,她是否也曾為愛尋覓好幾回,她的微笑那麼神秘那麼美。」曾經風靡一時的歌聲,我們都已經淡淡的忘記,現在想起那個微笑,是否你還會去疑惑這中間的迷,是和藹可親的溫婉的微笑,是多愁善感的傷感的微笑,還是內在快樂的標志?
《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幅名畫,又稱為「微笑」。畫中的蒙娜麗莎確有其人。她是佛羅倫薩一位富有的女市民。達芬奇剛開始為她畫像時,她年僅二十四歲。據說,在此前不久,蒙娜麗莎心愛的女兒剛剛夭折,因此她整天悶悶不樂。為了喚起模特兒發自內心的微笑,畫家一邊為她畫像,一邊請人在她身邊奏樂,如此這般千方百計引出了這位美人的一剎那的微笑,彷彿稍縱即逝。你看:蒙娜麗莎嘴角微皺,眉宇舒展,臉部則顯示出了剛可察覺的微笑。這微笑似乎是從臉上掠過似的,既顯示了她內心的激動,又沒有失去安詳的表情,顯露了人物內心深處微妙的心理活動,引人遐想,令人神往。蒙娜麗莎微笑的神秘之處在於:當你注視她的笑容時,先是看到微笑,既而似乎隱去,然後微笑重新出現,過一會兒再次神秘地隱去。
蒙娜麗莎的微笑,有時候讓你覺得溫文爾雅令人陶醉;有時彷彿內涵哀愁似顯凄楚;有時候又略呈諷刺之狀,雖則美麗動人卻又有點不可接近。這種朦朧又若隱若現的感覺,就是一種藝術吧。

❾ 美術藝術鑒賞論文

呵呵 可以直接選擇一個方面寫 我原來就是這樣寫的……一下例文 祝你好運

蒙娜麗莎,這是一個永遠探討不完的問題。自問世至今,將近五百年,後人不知做過多少品評和揣測,留下越來越多的迷局。當今,世上有研究《蒙娜麗莎》的專著數百部,而有近百名學者將此畫作為終身課題。時間的推移不會使疑團得到解決,只會隨著研究的深入,將更多的疑惑留給後人。
人們過分地喜愛她。無止境地探討她那難以覺察的、轉瞬即逝然而亘古不變的微笑,那洞察一切而又包容一切的眼神,那端莊沉穩的姿態,高貴而樸素的裝束,以及無懈可擊的完美構圖。人們驚嘆:列奧納多,惟有列奧納多,上帝一樣的智慧,才能採集那麼多美的元素,將眾多美好合為一個完美。於是,美、智慧、永恆,三位一體,極致的搭配,再無超越的可能。就這樣,蒙娜麗莎帶給人們無限美好的遐想,也給人們無限沉重的壓力。人們既願意棲身她的庇蔭,吸取滋潤的營養;又渴望走出她的陰影,呼吸自由的空氣。多少年了,無數醉心繪事的人,都為這一重矛盾所困擾。
這是一個神話,它與達·芬奇無關,完全是後人製造的。神話像雪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滾動,無限膨脹,最終連神話的製造者也被吞沒。如今,蒙娜麗莎坐在盧浮宮一處顯要的位置,隔著厚厚的防彈玻璃,每天以我們熟知的、神秘而永恆的微笑迎候數以萬計的來訪者。這些朝聖般的觀眾心中裝著各式疑問,他們渴望通過這一張溫柔嫻靜的臉龐讀出答案,然而離開時卻將更多的問題帶走。問題是五花八門,許多與蒙娜麗莎並無關系。有人會問:蒙娜麗莎究竟是畫中人的名字,還是微笑的別稱?畫中人究竟是銀行家喬.貢多的妻子,還是伊薩貝爾王妃?此畫確有真人模特,還是憑想像畫成?畫中人物沒有眉毛,這是當年佛羅倫薩的審美時尚,還是像某人所說,其人正在懷孕,是妊娠反應?畫中人是否剛經歷流產的傷痛,所穿衣裳是喪服?蒙娜麗莎那令人迷惑的表情真的是微笑嗎?難道不是面部麻痹症造成?蒙娜麗莎到底是男是女?其原型是否就是達.芬奇本人?問題越問越離奇,距離畫本身越來越遙遠,不僅無助於解讀該畫,反而將人不斷引向迷途。
其實,有些問題已經構成了對《蒙娜麗莎》的褻瀆,只是提問者尚未覺察。蒙娜麗莎是男是女,這還用得著問嗎?任何一個對性別有感知的人都不該對此產生疑問,可是有人偏要提出如此荒唐的問題。有人說蒙娜麗莎給人的感覺是中性的,至少她不會給人產生性的誘惑。試問,難道惟有性感才能構成女性美嗎?如此,一幅肖像畫與一幅色情照片又有多大區別?無疑,蒙娜麗莎是美的,她的美充分體現在人性美上,而不局限於女性特徵;或者說,她的美已經超越了性別阻隔,但這並不等於連性別都分辯不出。對於顯而易見的事實還要發出荒唐的疑問,若不是別有用心也是無聊之極了。面對一幅分明令人愉悅的肖像卻偏要說甚麼面部麻痹症,這簡直令人憤慨。蒙娜麗莎表情是僵化的嗎?瞬間的表情被定格就說成僵化,那真是荒唐透頂。微笑是難以描述的,專注中不自覺的微笑,友善的微笑,欣慰的微笑,或是略帶嘲諷的微笑,那是每個人不同情緒下的感受,但笑意是毫無疑問的。至於有人感到蒙娜麗莎的微笑是常人難以企及的,因而斷定此畫不是以真人為模特,而是完全憑想像畫成,這種論斷也純屬多餘。人們驚嘆達.芬奇卓越的繪畫技巧:畫中人由面部五官到雙手,再到身體的其他部分,包括衣著穿戴,每一處都那麼真實可感,幾乎伸手可及,這是憑空想像無法完成的。倘若沒有真實人物作參照,達.芬奇縱然有天大的才氣也不可能畫得如此生動細膩。有人要問,畫中人的眼神、她的笑意是那麼遙遠和不辯深意,那是其人所獨有的嗎?為什麼今人就摹仿不出?其實這樣的問題很好解答。每一個了解繪畫的人都懂得,肖像畫並不等同於人物原型。一幅好的肖像畫首先要體現作者與表現對象間的互動;畫家將自己的智慧、情感、人生理念、精神渴求等等都融鑄進了畫中人物,這樣觀眾從畫面上讀到的肯定比真實人物要豐富的多。我們了解了達.芬奇的生平,認識了他在諸多領域的非凡造詣之後,上述問題也就迎刃而解。既如此,那麼畫中人究竟是誰的妻子、叫什麼名字就不重要了,她是達·芬奇全部藝術才情的匯聚,也是他理想人格的集中體現。從這個意義上說,她不是任何人的妻子,她是一個超乎常規限定的完美人性。我們可以理解蒙娜麗莎為達.芬奇的精神肖像,但要說是以他本人為模特就顯得太庸俗化了。有人通過電腦技術將達.芬奇的自畫像與蒙娜麗莎作以對照,發現兩者的基本結構驚人地相似,於是斷定該畫是以他本人為模特。其實這是吹毛求疵。相似不等於吻合,當然完全吻合是不可能的,正如畫中人與真實人物也非完全相同;然而不同的人總有相似之處,並且相似性是主要的,差異卻是微小的;更何況每一個畫家描繪他人時總會不自覺地把自己的形象帶進畫面,因為畫家對自己最熟悉;這點想來達.芬奇也不會例外。說到這些,其餘的問題也就無須解釋了。如果我們多讀一些畫,多接觸一些畫家,那麼不著邊際的問題就不會提出來了。
駁斥了上述一些問題,不是說圍繞《蒙娜麗莎》的研究都是無意義。作為世界美術史上最具知名度的一件作品,必然會有無盡的問題為後人探討。對於《蒙娜麗莎》人們過分熟悉,很難再產生新鮮感;然而醉心於此畫的人,卻是每看必有新得,各中奧妙怕是只可意會了。《蒙娜麗莎》不但是盧浮宮的鎮館之寶,簡直是法國人的驕傲。當年《蒙娜麗莎》曾經失竊,千萬人為之痛不欲生,政府則把當日定為「國難日」;而當它失而復得時,則舉國歡騰,其盛況不啻於國家重獲新生。法國人莫非忘記了,《蒙娜麗莎》本不該屬於他們。在蒙娜麗莎的故鄉義大利,擁有無法估量的藝術寶藏;卻不曾擁有《蒙娜麗莎》,不能不說是巨大遺憾。這是世界上擁有最多發燒友的一幅畫,不要說藝術界,單就政界要員對她的迷戀就令人詫異:大名鼎鼎的戴高樂總統每當心緒煩躁時,必驅車前往盧浮宮欣賞《蒙娜麗莎》,出來後便滿面春風,原先的煩惱盪然無存;而蓬皮杜總統則公開承認無法克制對《蒙娜麗莎》的心馳神往之情。世紀偉人邱吉爾可謂是曾經滄海了,可他晚年有幸親撫《蒙娜麗莎》時,竟無法控制顫抖的手指;鐵娘子撒切爾夫人亦對《蒙娜麗莎》情有獨鍾,無緣享有真跡,就收藏了4幅贗品。看到這些事實,我們會產生疑問:一幅不大的肖像畫為何竟有如此巨大的魅力或是震懾力,難道不是有一種神秘的無形力量在驅動么?
有些問題是難以回答的,我們先從《蒙娜麗莎》自身來認識。舉世公認的真跡現藏盧浮宮,那是流傳有序的。當年達.芬奇遷居法國,身邊就帶著這幅畫;達.芬奇死後,《蒙娜麗莎》即為法國王室所擁有;盧浮宮建成後,此畫就被永久收藏。然而,人們不解,現今看到的《蒙娜麗莎》與當初描述的不盡相同。莫非已經過他人做手腳了?的確,我們今天看到的畫與當年達.芬奇初畫的已經有了不小的差距。據說,當年拿破崙得到《蒙娜麗莎》,為了將它裝進現成的鏡框,裁去了畫面左右各三厘米;原先的畫上兩側有石柱,現在看不到了,只能看見一點柱礎。按說拿破崙給此畫造成了極大破壞,可我們今天卻不會這么認為。在今人看來,《蒙娜麗莎》的構圖是完美無缺的,人物身後的風景拓展了畫面空間,又很好地烘託了人物內心世界,人物形象也極為突出;相反,兩側增加了立柱反倒覺得構圖沉悶,視野欠開闊,人物形象也失去了單純。拿破崙戎馬一生,未曾對藝術有過特殊的關注,卻在美術史上留下了顯著的一筆,真是不可思議。看來神聖也不見得是不可動搖的。
我們現在看到的《蒙娜麗莎》是棕褐色調,略帶些青綠色相,色彩簡潔而沉靜,樸素而凝重。我們以為畫向來如此,其實不然。據達.芬奇同時代人對此畫的描述,當時的畫是色彩鮮艷,調子明快的,什麼時候變成了現在的樣子呢?當年法王得到了《蒙娜麗莎》,為了更好地保護它,在表面塗了過多的光油;歷經數百年光陰,光油變成了暗褐色,像我們目前看到的色彩;畫表面已經開裂,形成了蛛網般的細密紋理。保存狀況不佳,那是令人惋惜的;然而,我們寧願承認當今的《蒙娜麗莎》。單純渾厚的色調與人物沉靜內斂的精神氣質相得益彰;深暗的衣飾、迷濛的背景將人物臉龐及雙手襯托得響亮動人;而均勻的裂紋則給人物增添了神秘氣息,讓我們欣賞她時帶上更多的崇敬與神往。有人想通過現代科技手段除去表面油垢,恢復原先明麗的色彩;只是擔心技術不過關,怕損傷畫面。其實,倘若真的修復了,我們反倒會覺得陌生以至難以接受。
臨摹名畫是一種喜愛的表現,《蒙娜麗莎》就擁有世界上最多的臨本。且不說今人的臨摹,僅在達.芬奇時代就有好幾個版本的《蒙娜麗莎》,那多半是達.芬奇的學生或助手臨的。有幾幅技巧拙劣,放在原作跟前不堪入目,不過其中也不乏佳作。在美國新澤西州也有一幅《蒙娜麗莎》,和盧浮宮的原作極為相似,只是構圖略大一些,露出左右兩側的石柱(原作構圖本來如此)。畫上的蒙娜麗莎秀麗、清純,更具人間氣息。專門研究《蒙娜麗莎》的學者雷特認為這幅也是達.芬奇所作,而且是最初作品,該作表現出了人物的青春魅力;而收藏於盧浮宮那幅大約作於1513年。達.芬奇到了晚年技藝愈加爐火純青,但多年過去,蒙娜麗莎已不再年輕,而多了些許成熟與深沉。這種說法頗耐人尋味,但畢竟只是推測,難以得到證實。多數人對此持否定意見,反對者認為:達.芬奇一生中創作的繪畫屈指可數,他從未重復過自己的作品。不過,這種論斷也缺乏說服力,達.芬奇本人就曾經畫過兩幅同樣的《岩間聖母》 。既如此,那麼他留下兩幅《蒙娜麗莎》也非絕對不可能。據稱達.芬奇畫《蒙娜麗莎》前後耗費了四年時間或更久,那他在這其間畫過一幅或多幅變體畫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真偽鑒定會有專人去考據,而我們將新澤西州的《蒙娜麗莎》與盧浮宮的原作放在一起欣賞是別有趣味的。兩幅畫看去幾乎一模一樣,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兩者風格截然不同。新澤西的蒙娜麗莎看去更活潑些,嫻靜溫柔中透出靚麗與清新;人物動態是平靜自然的,毫無刻意臨摹的那種拘謹與呆板;背景色彩反差較大,不似原作那般含蓄沉穩,卻與該畫的氣氛極為協調。無疑,這是一幅佳作,但與原作相比就顯得單薄了。當我們面對《蒙娜麗莎》原作時,不會有驚艷之感;那不是一位絕代佳人,似乎也不大年輕。蒙娜麗莎的手也被稱為世界上最美麗的手。
但是,我們會長久端詳著畫面,不忍轉移視線。我們首先會被那絕妙的光影效果所折服,層層退暈呈現出豐富的空間以及逼真的質感,無界線的形體轉折及色彩變化,比同時代人領先了幾個世紀。真正讓人驚嘆的還不是技巧,那時隱時現的神秘微笑才令人銷魂。那笑容太淺淡了,離得再近也看不真切;然而,只要你看到畫,無論距離多遠,都能感到微笑的存在。微笑不僅體現在翹起的嘴角,而是遍及臉上每一部分肌膚,甚至畫面的各個角落,以至觀者在欣賞蒙娜麗莎的同時,內心也裝滿了微笑。面對真跡的感受是別處無法取代的,盧浮宮的《蒙娜麗莎》註定會被永久保存。
《蒙娜麗莎》就這樣占據著人們的心靈。幾個世紀過去了,蒙娜麗莎幾乎成了一項法則,為無數藝術家所遵循。然而在藝術界,有了法則的設立者,就會有顛覆者。20世紀是藝術走向自由與多元的世紀,許多原本神聖的法則都發生了動搖。且看《蒙娜麗莎》近一個世紀的遭遇:先是杜桑用鉛筆在她那美麗的臉上畫上小鬍子和山羊須,並題上L.H.O.O.Q字母;而後攝影師哈爾斯曼將蒙娜麗莎的臉龐換成了達利那怪異的面容:鼓瞪的雙目,翹過眉毛的鬍子,青筋突起的手中塞滿錢幣;再是南美畫家博特羅將蒙娜麗莎畫得肥胖無比,臉部像是充氣球幾乎占滿畫面而手卻小得幾乎看不見。此後衍化風盛行,各式各樣的「蒙娜麗莎」紛紛出籠。裁剪了的蒙娜麗莎、肢解了的蒙娜麗莎、污損的蒙娜麗莎甚至燒毀的蒙娜麗莎都成了獨立的藝術創造;還有人將蒙娜麗莎置換成動物頭像,讓人哭笑不得。隨著衍化的普及,具有經濟頭腦的企業家看中了《蒙娜麗莎》的商業價值,於是蒙娜麗莎搖身一變,成了商品推銷員。來自世界各地、形形色色的商品經「蒙娜麗莎」之手而身價倍增。蒙娜麗莎或握滑鼠,或持飲料,或叼煙卷,或著泳裝,或披婚紗,形象千奇百怪。無論人們贊嘆其想像獨特,還是因其歪曲名畫而不齒,廣告卻因此為人注目,商家藉此達到了促銷的目的。與此同時,還有不少人喜愛裝扮蒙娜麗莎,有的國家還舉辦「蒙娜麗莎模仿大賽」,獲獎的女士總是無比榮幸。正因有了此類活動,某些男士也產生了裝扮蒙娜麗莎的念頭,有人還真的實踐了,男士扮演的「蒙娜麗莎」讓人看了實在是忍俊不禁。
關於《蒙娜麗莎》還有一個傳說。公元前817年,古埃及有一個叫哈歌布蘇的女祭祀,非常美麗,可以預測未來。她為了給法老祈福並獲得永生,她自願被做成木乃伊,葬在胡夫金字塔的石棺中。2003年,考古隊開啟了她的石棺,可裡面什麼也沒有!他們還發現,墓室牆上的古老文字,是女祭祀給自己留下的預言:她在300年後會復活,然後會有一個來自芬奇鎮的畫家萊昂納多把她的微笑畫下來,難道這正是達·芬奇畫中的蒙娜麗莎?!這種說法很離奇,但願在不久的將來,真相會讓我們釋懷。
這都是近些年的事情。在這個高速運轉的、文化快餐統治的世界裡,再神聖的經典也擺脫不了被解構的命運。對此我們很難做出評判,也許我們會為設計家天才的創意而贊賞有加,或因玩世者褻瀆神聖而憤慨不已;然而,這都是確實的存在,我們除了承認別無他途。幾百年來,《蒙娜麗莎》受到太多的贊譽,超出了它自身的承載力;當人們對它的推崇達到了飽和,不再有更新的創意時,歪曲、嘲弄和揶揄就應運而生。而正本清源,又有專門研究和品評《蒙娜麗莎》的文章或專著不斷問世,包括各種推斷與猜測;就這樣,一幅畫成了一門學科,許多人願意耗費畢生的精力。未來的科學研究也許會為我們解答許多關於此畫的疑問,然而神秘一旦消失,一切便如同猜破的啞謎般索然乏味。畢竟,《蒙娜麗莎》是一幅畫,一幅美麗的肖像,我們帶著虔誠,也帶著無需解答的疑問去欣賞她,這就夠了。

❿ 大學美術鑒賞論文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列賓(俄)
1863年在人民群眾反對沙皇專制制度、爭取自由的影響下,俄國彼得堡美術學院14名學生拒絕按照學院硬性規定的題目進行畢業考試,他們走向社會,組成了巡迴展覽學會。他們創作了許多揭露農奴制度、反映俄羅斯人民苦難生活的美術作品。這些作品內容新穎,形式活潑,富於戰斗性,在俄國各地巡迴展覽,影響很大,被稱為「巡迴畫派」。其中列賓和蘇里柯夫是傑出代表。

列賓(1844-1930)著名的油畫《伏爾加河上的纖夫》,畫的是在炎熱的夏天,一群衣著破爛不堪的纖夫邁著沉重而疲憊的步伐拖著貨船,艱難地走在伏爾加河畔的沙灘上。沙灘上的幾只破籮筐,增添了畫面的凄慘景色。畫中共有11名纖夫,經過畫家精心刻畫,反映出他們各自不同的年齡、經歷、性格和氣質。領頭的纖夫叫卡寧,穿著滿是補丁的衣服,兩手下垂,身上的纖繩綳得很緊,忍受著體力上和精神上的痛苦。

中間突出的人物是那位身著淺色衣服的少年,他緊蹙著眉頭,吃力地用手調整壓在肩上的纖繩,從他那昂起頭的姿勢看得出,在他身上蘊藏著一種潛在的反抗力量。最後兩位人物動態對比鮮明。一位低垂著頭茫然地向前移動著身軀,一副聽天由命的樣子;一位回頭怒視著後面船上的船主,臉上是憤憤不平的表情。

列賓是十九世紀俄羅斯最傑出的畫家。他擅長社會風俗畫和肖像畫,他的許多優秀作品直接而又廣泛地反映了他所處的那個時代。列賓從小就喜歡繪畫,後來經過努力考上了美術學院。《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是列賓的第一幅成名之作,這幅畫共畫了三年多時間。為了創作這幅畫,列賓親自到伏爾加河邊居住,和纖夫們交朋友。他尋找了各種不同類型的纖夫形象,認真觀察,並畫了許多人物寫生畫,表現不同年齡、個性、姿態的纖夫。正是通過大量的人物寫生,列賓抓住了伏爾加河纖夫的典型特徵,把他們表現的十分真實、深刻又各具特色。

這幅畫以狹長的橫幅展現了一群纖夫的形象:遠處伏爾加河畔的陽光酷烈,沙灘荒蕪。近景只有埋在沙里的幾只破籃筐作點綴,景色十分悲涼。一隊穿戴破爛不堪的纖夫正拉著重載貨船,緩慢地沿著河岸沙灘向前走著。畫面上的纖夫,有強壯的,有體弱的,有年老的,有年青的。他們的步子是那樣的沉重,令人似乎可以聽到「伏爾加船夫曲」那壓抑低沉而又雄壯的回聲。纖夫共有11人、約略分成三組。這里每一個形象都經過列賓仔細推敲,並畫過人物寫生。他們的年齡、經歷、性格、體力以及他們的精神氣質各有差別。為了更好地展示纖夫們的性格特徵和內心世界,列賓採用了畫幅較寬的橫構圖,把眾多的人物安置在與伏爾加河幾乎平行的位置上.人物的高低錯落,使畫面形成一種有力的節奏。遼闊壯麗的伏爾加河與衣衫襤縷但又顯示出雄厚力量的纖夫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幅畫是受到了詩人涅克拉索夫同名詩歌的啟發而創作的:

到伏爾加河邊去,
是誰在偉大約俄羅斯河上呻吟,
這呻吟聲是一支沉痛的歌曲,
那就是拉纖夫們在痛苦的行進。
以此展開擴寫

熱點內容
小學班主任的成長故事 發布:2024-10-19 11:36:21 瀏覽:19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編制要求 發布:2024-10-19 10:58:05 瀏覽:469
內江歷史 發布:2024-10-19 10:50:55 瀏覽:209
廣平教師招聘2017 發布:2024-10-19 10:24:33 瀏覽:95
化學品海運 發布:2024-10-19 08:39:32 瀏覽:608
手機怎麼使用北斗導航 發布:2024-10-19 06:22:07 瀏覽:492
關於教育論文 發布:2024-10-19 06:13:50 瀏覽:821
英語演講比賽稿 發布:2024-10-19 04:08:45 瀏覽:776
語文字音題 發布:2024-10-19 03:20:03 瀏覽:134
股指期貨歷史 發布:2024-10-19 03:16:24 瀏覽: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