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物理學科故事

物理學科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25 10:15:04

物理學家的故事8個

1.牛頓

他年幼時,曾一面牽牛上山,一面看書,到家後才發覺手裡只有一根繩;看書時定時煮雞蛋結果將表和雞蛋一齊煮在鍋里;有一次,他請朋友到家中吃飯,自己卻在實驗室廢寢忘食地工作,再三催促仍不出來,當朋友把一隻雞吃完,留下一堆骨頭在盤中走了以後,牛頓才想起這事,可他看到盤中的骨頭後又恍然大悟地說:「我還以為沒有吃飯,原來我早已吃過了」。

牛頓不僅對於力學,在其它方面也有很大貢獻。在數學方面,他發現了二項式定理,創立了微積分學;在光學方面,進行了太陽光的色散實驗,證明了白光是由單色光復合而成的研究了顏色的理論,還發明了反射望遠鏡。

2.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因斯坦小時候,老師讓同學們做工藝品,大家做的都很好,只有愛因斯坦拿出的是個很醜陋的小板凳。老師和同學們嘲笑他,說世界上還有比這更醜陋的板凳嗎?愛因斯坦說有,他真拿出兩個更醜陋的。他說雖然前一個板凳很醜陋,但是比後來兩個要好的多。

愛因斯坦除在光電效應、相對論等方面作出舉世皆知的傑出貢獻外,他關於布朗運動的研究成果,由於對大量無序因子的規律性把握,成為當今最熱門的金融數學的基礎;他提出的激光受激輻射的概念,在幾十年後的今天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他與玻爾進行的論戰中提出的EPR佯謬,至今仍是理論物理學和科學哲學界不斷探討的話題……

3. 阿基米德
關於阿基米德,流傳著這樣一段有趣的故事。相傳敘拉古赫農王讓工匠替他做了一頂純金的王冠,做好後,國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摻了假,但這頂金冠確與當初交給金匠的純金一樣重,到底工匠有沒有搗鬼呢?既想檢驗真假,又不能破壞王冠,這個問題不僅難倒了國王,也使諸大臣們面面相覷。

後來,國王請阿基米德來檢驗。最初,阿基米德也是冥思苦想而不得要領。一天,他去澡堂洗澡,當他坐進澡盆里時,看到水往外溢,同時感到身體被輕輕拖起。他突然悟到可以用測定固體在水中排水量的辦法,來確定金冠的比重。他興奮地跳出澡盆,連衣服都顧不得跑了出去,大聲喊著「尤里卡!尤里卡!」。(Fureka,意思是「我知道了」)。

他經過了進一步的實驗以後來到王宮,他把王冠和同等重量的純金放在盛滿水的兩個盆里,比較兩盆溢出來的水,發現放王冠的盆里溢出來的水比另一盆多。這就說明王冠的體積比相同重量的純金的體積大,所以證明了王冠里摻進了其他金屬。

他是物理學家、數學家,靜力學和流體靜力學的奠基人。

4.錢學森

在錢學森提出回過後,美國人大為生氣,並對他嚴加看守,甚至施加刑罰.
美國人曾經給錢學森一個莫須有的罪名,使他一人前往荒無人煙的小島,用各種各樣的刑罰折磨他,據說半年就少了50斤.可是錢學森回國的決心從未動搖,美國人放出話,只要錢學森願意留在美國,不回中國,就馬上給予他最優良的設施,比原來更好,更美的生活,給他更大的榮譽.錢學森沒有放棄.依然意決回國.

錢學森(1911.12.11--)應用力學、航天技術和系統工程科學家。生於上海市,原籍浙江省杭州市。1934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36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碩士學位。1938年獲加州理工大學博士學位。1955年回國。曾任中國力學學會、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國系統工程學會、中國宇航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等職。現任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研究員。早年在應用力學和火箭、導彈技術的許多領域都做過開創性的工作。獨立研究以及和馮.卡門合作研究提出的許多理論,為應用力學、航空工程和火箭導彈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回國後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衛星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為創建和發展我國的導彈、航天事業作出了傑出貢獻。在工程式控制制論、系統工程和系統科學、思維科學和人體科學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等許多理論領域都進行過創造性研究,作出了重大貢獻。1956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91年被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模獎章。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5.麥克斯韋
麥克斯韋從小就有很強的求知慾和想像力,愛思考,好提問。據說還在他兩歲多的時
候,有一次爸爸領他上街,看見一輛馬車停在路旁,他就問:「爸爸,那馬車為什麼不走
呢?」父親說:「它在休息。」麥克斯韋又問:「它為什麼要休息呢?」父親隨口說了一
句:「大概是累了吧?」「不,」麥克斯韋認真地說,「它是肚子疼!」還有一次,姨媽
給麥克斯韋帶來一籃蘋果,他一個勁地問:「這蘋果為什麼是紅的?」姨不知道怎麼回答
,就叫他去玩吹肥皂泡。誰知他吹肥皂泡的時候,看到肥皂泡上五彩繽紛的顏色,提的問
題反而更多了。上中學的時候,他還提過象「死甲蟲為什麼不導電」,「活貓和活狗摩擦
會生電嗎」等問題。父親很早就教麥克斯韋學幾何和代數。上中學以後,課本上的數學知
識麥克斯韋差不多都會了,因此父親經常給他開「小灶」,讓他帶一些難題到學校里去做
。每當同學們歡蹦亂跳地玩的時候,麥克斯韋卻進入了數學的樂園,他常常一個人躲在教
室的角落裡,或者獨自坐在樹蔭下,入迷地思考和演算著數學難題。

麥克斯韋主要從事電磁理論、分子物理學、統計物理學、光學、力學、彈性理論方面的研究。尤其是他建立的電磁場理論,將電學、磁學、光學統一起來,是19世紀物理學發展的最光輝的成果,是科學史上最偉大的綜合之一

6.法拉第
法拉第1791年9月22日生於薩里郡紐因頓的一個鐵匠家庭。13歲就在一家書店當送報和裝訂書籍的學徒。他有強烈的求知慾,擠出一切休息時間貪婪地力圖把他裝訂的一切書籍內容都從頭讀一遍。讀後還臨摹插圖,工工整整地作讀書筆記;用一些簡單器皿照著書上進行實驗,仔細觀察和分析實驗結果,把自己的閣樓變成了小實驗室。在這家書店呆了八年,他廢寢忘食、如飢似渴地學習。他後來回憶這段生活時說:「我就是在工作之餘,從這些書里開始找到我的哲學。這些書中有兩種對我特別有幫助,一是《大英網路全書》,我從它第一次得到電的概念;另一是馬塞夫人的《化學對話》,它給了我這門課的科學基礎。」

法拉第主要從事電學、磁學、磁光學、電化學方面的研究,並在這些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發現。1820年奧斯特發現電流的磁效應之後,法拉第於1821年提出「由磁產生電」的大膽設想,並開始了艱苦的探索。1821年9月他發現通電的導線能繞磁鐵旋轉以及磁體繞載流導體的運動,第一次實現了電磁運動向機械運動的轉換,從而建立了電動機的實驗室模型。接著經過無數次實驗的失敗,終於在1831年發現了電磁感應定律。這一劃時代的偉大發現,使人類掌握了電磁運動相互轉變以及機械能和電能相互轉變的方法,成為現代發電機、電動機、變壓器技術的基礎。

7. 伽利略

有一次,他站在比薩的天主教堂里,眼睛盯著天花板,一動也不動。他在干什麼呢?原來,他用右手按左手的脈搏,看著天花板上來回搖擺的燈。他發現,這燈的擺動雖然是越來越弱,以至每一次擺動的距離漸漸縮短,但是,每一次搖擺需要的時間卻是一樣的。於是,伽利略做了一個適當長度的擺錘,測量了脈搏的速度和均勻度。從這里,他找到了擺的規律。鍾就是根據他發現的這個規律製造出來的

、主要貢獻
1、對力學的貢獻
1.1科學描述了運動
經院哲學家主要關注的是「終極原因」,所以主要藉助於質料、形式、目的、自然位置等模糊概念對運動作因果的和定性的描述,而且把運動分為自然運動和強迫運動,伽利略認為這種描述和分類方法,實際上是把運動的研究引入絕境. 他不相信自然運動和強迫運動的區別,他認為應該依據運動的基本特徵量———速度對運動進行分類,由此提出了勻速運動和變速運動的分類方法.
伽利略對運動基本概念,包括重心、速度、加速度 等都作了詳盡研究並給出了嚴格的數學表達式。尤其是 加速度概念的提出,在力學史上是一個里程碑。有了加 速度的概念,力學中的動力學部分才能建立在科學基礎 之上,而在伽利略之前,只有靜力學部分有定量的描述。 伽利略曾非正式地提出過慣性定律(見牛頓運動定 律)和外力作用下物體的運動規律,這為牛頓正式提出 運動第一、第二定律奠定了基礎。在經典力學的創立上, 伽利略可說是牛頓的先驅。
1.2 建立落體定律
通過伽利略得出結論,這個規律在自由下落的極限情況下也一定成立. 上面得到的結果可以用另一數學形式來表達,即在一定的時間內圓球所走過的總距離與這段時間的平方成正比,或用伽利略自
1.3 確定慣性定律
慣性定律:勻速運動和靜止因為不是強加的,所以永恆. 正是這種永恆運動維持著地球以及整個宇宙的井然秩序.伽利略還明確指出,物體的速度無須外力維持,但外力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的速度,即產生加速度,這使得人們得以從亞里士多德的謬論「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中解脫出來,從而把動力學的研究引上了正確的方向.
1.4研究拋體運動
在對拋物體的研究中,伽利略用幾何方法證明了一個平拋物體可以分解為水平方向和垂直下落兩種運動。他證明了在拋物體初速度相同的條件下,拋射角為45度時,射程最遠。
1.5提出相對性原理
伽利略在《對話》中進而寫道:「運動作為運動而言,並作為運動在起作用,只是對沒有這種運動的物體才存在,在所有具有相等運動的物體中間,運動是不起作用的,而且看上去就彷彿不存在似的.」伽利略是在論證地球上的人不能覺察地球的運動時講這段話的,所以講的「運動」自然是勻速運動,而勻速運動的體系就是慣性定律能夠成立的體系,所以也就是慣性體系,伽利略的這段話精闢地闡述了相對性原理:在慣性系中所做的一切力學實驗都不能證明體系本身的運動.
1.6首創科學的研究方法
伽利略關於運動理論的研究工作,採用了一個對近代科學的發展很有效的程序,即對現象的一般觀察→提出工作假設→運用數學和邏輯的手段得出特殊推論 →通過物理實驗對推論進行檢驗→對假設進行修正和推廣,等等.
2、對天文學的貢獻
伽利略在傳播和捍衛哥白尼天文學中的決定性作用。
1543年,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出版了他不朽的著作《天體運動論》,建立了太陽中心學說,這一學說的建立是科學史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標志著近代科學的開端。但這一學說在當時並未引起廣泛的注意。經過布魯諾特別是伽利略的傳播後,情況有了很大的不同。1609年,伽利略用他自己製造的、放大率的呵0倍的天文望遠鏡觀察天天,看到了太陽上有黑子、月球表面有高低不平的現象,木星有四顆衛星,金星有盈虧等等。這些成果直接和間接地證明了哥白尼學說的正確性。
3、科學實驗方法的貢獻
所謂科學實驗,就是人們根據研究的目的,利用科學儀器設備人為地控制、模擬、創造或純化某種自然現象 過程,排除干擾、突出主要因素,在有利的條件下去研究自然規律的一種科學活動.在伽利略的科學生涯中,不僅強調觀察和實驗的重要性,而且同時強調理性與經驗的同等重要,是在經驗的基礎上,通過理性的數學建構來達到對客觀自然界的認識.伽利略通過其畢生的努力,創立了科學實驗方法.
由於伽利略卓有成效的工作和精闢的科學思想,把科學實驗方法發展到了一個完
全新的高度,使物理學走上了真正科學的道路,也為近代自然科學系統地、全面地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前景.伽利略把理論和實驗緊密而和諧地結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學研究方法,有力地推動了近代科學的發展.正是這種新方法———邏輯推理與科學實驗相結合———使物理學擺脫了依靠形而上的思辨、自覺、猜測和定性的議論的狀況,走上了堅實的科學的道路,盡管伽利略沒有把實驗作為理論的唯一支點,但實驗還是改變了科學的性質和方向.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伽利略被稱為科學實驗方法的創始人和近代科學的奠基人.愛因斯坦和英費爾德在
《物理學的進化》一書中曾作了這樣的評論:「伽利略的發現以及他所應用的數學的推理方法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偉大成就之一,而且標志著物理學的真正開端.」這個評價,至今對於我們仍有深刻的教益.
4、對哲學的貢獻
他一生堅持與唯心論和教會的經院哲學作 斗爭,主張用具體的實驗來認識自然規律,認為經驗是理 論知識的源泉。他不承認世界上有絕對真理和掌握真理 的絕對權威,反對盲目迷信。他承認物質的客觀性、多 樣性和宇宙的無限性,這些觀點對發展唯物主義的哲學 具有重要的意義。但由於歷史的局限性,他強調只有可 歸納為數量特徵的物質屬性才是客觀存在的.

8.焦耳

英國著名科學家焦耳從小就很喜愛物理學,他常常自己動手做一些關於電、熱之類的實驗。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遊。聰明好學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時候,也沒有忘記做他的物理實驗。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馬,由他哥哥牽著,自己悄悄躲在後面,用伏達電池將電流通到馬身上,想試 一試動物在受到電流刺激後的反應。結果,他想看到的反應出現了,馬收到電擊後狂跳起來,差一點把哥哥踢傷。
盡管已經出現了危險,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愛做實驗的小焦耳的情緒。他和咯咯又劃著船來到群山環繞的湖上,焦耳想在這里試一試回聲有多大。他們在火槍里塞滿了火葯,然後扣動扳機。誰知「砰」的一聲,從槍口裡噴出一條長長的火苗,燒光了焦耳的眉毛,還險些把哥哥嚇得掉進湖裡。
這時,天空濃雲密布,電閃雷鳴,剛想上岸躲雨的焦耳發現,每次閃電過後好一會兒才能聽見轟隆的雷聲,這是怎麼回事?
焦耳顧不得躲雨,拉著哥哥爬上一個山頭,用懷表認真記錄下去每次閃電到雷鳴之間相隔的時間。
開學後焦耳幾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實驗都告訴了老師,並向老師請教。
老師望著勤學好問的焦耳笑了,耐心地為他講解:「光和聲的傳播速度是不一樣的,光速快而聲速慢,所以人們總是想見閃電再聽到雷聲,而實際上閃電雷鳴是同時發生的。」
焦耳聽了恍然大悟。從此,他對學習科學知識更加入迷。通過不斷地學習和認真地觀察計算,他終於發現了熱功當量和能量守恆定律,成為一名出色的科學家

焦耳一生都在從事實驗研究工作,在電磁學、熱學、氣體分子動理論等方面均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是靠自學成為物理學家的。

=.=累死我了~

Ⅱ 著名物理學家的故事

牛頓

牛頓,偉大的英國物理學家,1642年12月25曰生於林肯郡伍爾索普村的一個農民家庭。12歲他在格蘭撒姆的公立學校讀書時,就表現了對實驗和機械發明的興趣,自己動手製作了水鍾、風磨和曰晷等。1661年,牛頓就讀於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成了一名優秀學生。1669年,年僅27歲,就擔任了劍橋的數學教授。1672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1685~1687年,在天文學家哈雷的鼓勵和贊助下,牛頓發表了著名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完成了具有歷史意義的的發現——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對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1703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長。1727年3月27曰,逝世於倫敦郊外的一個小村落里。

牛頓不僅對於力學,在其它方面也有很大貢獻。在數學方面,他發現了二項式定理,創立了微積分學;在光學方面,進行了太陽光的色散實驗,證明了白光是由單色光復合而成的研究了顏色的理論,還發明了反射望遠鏡。

牛頓(Isaac Newton,1643~1727)偉大的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數學家,經典力學體系的奠基人。牛頓自小熱愛自然,喜歡動腦動手。8歲時積攢零錢買了錘、鋸來做手工,他特別喜歡刻制曰晷,利用圓盤上小棍的投影顯示時刻。他還做過帶踏板的自行車;用小木桶做過滴漏水鍾;放過自做的帶小燈籠的風箏(人們以為是彗星出現);用小老鼠當動力做了一架磨坊的模型,等等。他觀察自然最生動的例子是15歲時做的第一次實驗:為了計算風力和風速,他選擇狂風時做順風跳躍和逆風跳躍,再量出兩次跳躍的距離差。牛頓在格蘭瑟姆中學讀書時,曾寄住在格蘭瑟姆鎮克拉克葯店,這里更培養了他的科學實驗習慣,因為當時的葯店就是一所化學實驗室。牛頓在自己的筆記中,將自然現象分類整理,包括顏色調配、時鍾、天文、幾何問題等等。這些靈活的學習方法,都為他後來的創造打下了良好基礎。
牛頓的偉大成就與他的刻苦和勤奮是分不開的。他的助手H.牛頓說過,「他很少在兩、三點前睡覺,有時一直工作到五、六點。春天和秋天經常五、六個星期住在實驗室,直到完成實驗。」他有一種長期堅持不懈集中精力透徹解決某一問題的習慣。他回答人們關於他洞察事物有何訣竅時說:「不斷地沉思」。這正是他的主要特點。對此有許多故事流傳:他年幼時,曾一面牽牛上山,一面看書,到家後才發覺手裡只有一根繩;看書時定時煮雞蛋結果將表和雞蛋一齊煮在鍋里;有一次,他請朋友到家中吃飯,自己卻在實驗室廢寢忘食地工作,再三催促仍不出來,當朋友把一隻雞吃完,留下一堆骨頭在盤中走了以後,牛頓才想起這事,可他看到盤中的骨頭後又恍然大悟地說:「我還以為沒有吃飯,原來我早已吃過了」。
通過以上材料思考:牛頓的學習方法對自己有什麼啟示?學習牛頓的刻苦和勤奮的精神。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97年3月14曰出生在德國西南距離慕尼黑八十五哩的烏耳姆城(Ulm)。父母都是猶太人。父親赫爾曼.愛因斯坦和叔叔雅各布.愛因斯坦合開了一個製造電器設備的小工廠。母親玻琳是受過中等教育的家庭婦女,非常喜歡音樂,在小愛因斯坦六歲時就教導他拉小提琴。這是一個和睦、愉快的家庭。親人們深愛著小愛因斯坦,但都為他的智力發育感到擔憂。愛因斯坦小時候並不活潑,三歲多還不會講話,父母很擔心他是啞巴,帶他去給醫生檢查。還好小愛因斯坦不是啞巴可是直到九歲時講話還不很通暢,所講的每一句話都必須經過吃力但認真的思考。小愛因斯坦是一個誠實的孩子,從不做違心的或騙人的事。為此,他受到同學們的譏笑,給他起了一個綽號叫「誠實的約翰」。普通孩子喜歡玩帶有競爭性的游戲,可是他卻不喜歡參加。孩子喜歡打仗的游戲,喜歡看士兵操練,但是他卻從小到大不喜歡任何和軍事有關的東西。他是一個不想看到人類互相殘殺的和平主義者。

愛因斯坦家的住房周圍有花園,他經常一個人長時間地蹲在花園角落的灌木叢里,用手撫摩著小葉片或者凝視著匆匆跑動的螞蟻。他很小就喜歡冥想,想了解大自然的奧秘。一次,在依薩爾河岸野餐時,一位親戚說,小愛因斯坦很嚴肅,當其他的孩子都在互相玩耍、逗樂時,他卻獨自坐著看湖的對岸。母親玻琳深情的為自己的孩子辯護:「他是沉靜的,因為他在思索。等著吧,總有一天他會成為一個教授!」那位親戚感到可笑,但也理解母親的心情。教授!在人們的心目中,只有那些聰敏的人才有可能得到這個榮譽的稱號,這個連話都說不好的笨孩子能成為一個教授嗎?

在四、五歲時,愛因斯坦有一次卧病在床,父親送給他一個羅盤。當他發現指南針不斷地指著固定的方向時,感到非常驚奇,覺得一定有什麼東西深深地隱藏在這現象後面。他一連幾天很高興的玩這羅盤,還糾纏著父親和雅各布叔叔問了一連串問題。盡管他連「磁」這個詞都說不好,但他卻頑固地想要知道指南針為什麼能指南。這種深刻和持久的印象,愛因斯坦直到六十七歲還能鮮明的回憶出來。

愛因斯坦在念小學和中學時,一般功課屬平常,唯有數學成績遠在全班同學之上。由於他舉止緩慢,不愛同人交往,老師和同學都不喜歡他。教他希臘文和拉丁文的老師對他是那麼厭惡,曾經公開罵他:「愛因斯坦,你長大後肯定不會成器。」而且因為怕他在課堂上會影響其他學生,竟想把他趕出校門。

愛因斯坦的叔叔雅各布在電器工廠里專門負責技術方面的事務,而愛因斯坦的父親則負責商業的往來。雅各布是一個工程師,自己就非常喜愛數學,當小愛因斯坦來找他問問題時,他總是用很淺顯通俗的語言把數學知識介紹給他。

有一天愛因斯坦跑來問叔叔:「什麼是代數」?叔叔就這樣解釋:「在算術中有很多問題不容易解決,要算又很難。而代數是一門『快樂』的數學,能很容易的幫人們解答困難的計算。我們把我們不知道的數叫著X,然後來捕捉它。你把它當作已知道的東西,建立一些關系,最後你就可以容易地得到它了。」然後叔叔給了他一本有代數問題的小冊子,愛因斯坦很快就學會了解決裡面的問題。 有一次雅各布叔叔給他講了幾何中一個很美麗的定理——畢達哥拉斯定理:任何直角三角形的長邊平方一定等於兩短邊平方的和。叔叔沒有告訴他這個定理的證明,但是愛因斯坦在畫了許多直角三角形後發現這關系一直成立,感到非常的驚奇。

父親的生意做得並不好,但卻是一個樂觀和心地善良的人,家裡每星期都有一個晚上要邀請來慕尼黑念書的窮學生吃飯,這樣等於是救濟他們。其中有一對來自立陶宛的猶太兄弟麥克斯和伯納德,他們都是學醫科的,都喜歡閱讀書籍,興趣廣泛。他們被邀請來愛因斯坦家裡吃飯,並和羞答答、長著黑頭發和棕色眼睛的小愛因斯坦交成了好朋友。 麥克斯可以說是愛因斯坦的「啟蒙老師」,他借了一些通俗的自然科學普及讀物給他看,看完後就和愛因斯坦討論,並且再繼續提供給他新的讀物。麥克斯點燃了愛因斯坦自學的興趣火花,還不斷地輔導他。

麥克斯在愛因斯坦十二歲時給了他一本施皮爾克的平面幾何教科書,一下子攫取了愛因斯坦的心靈。愛因斯坦晚年時回憶這本神聖的小書時說:「這本書里有許多斷言,比如,三角形的三個高交於一點,它們本身雖然並不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可以很可靠地加以證明,以致任何懷疑似乎都不可能。這種明晰性和可靠性給我造成了一種難以形容的印象。」 這時愛因斯坦又想起了畢達哥拉斯定理,於是想要**證明這個定理。他花了三個星期最後找到一個方法,就是從直角三角形最長邊所面對的頂點作這邊的垂直線,於是把三角分成相似三角形,由此很容易證明這個定理。雖然這是一個古老得有二千多年歷史的定理,但是愛因斯坦經過一番努力總算得到了結果,他第一次體會到科學發現時的欣喜。

麥克斯每星期來時,都會幫他改一些習題,並且輔導他作一些較難的問題。過不久又引導他學習高等數學,十三歲時他已自學微積分了。當他的同班同學為那些平面幾何簡單問題和循環分數而皺眉頭時,愛因斯坦靠自學已經進入到無窮級數這些美麗神奇的「無窮世界」去了。 很快小愛因斯坦的數學程度超過了讀大學的麥克斯,比他大十一歲的醫科大學生再也跟不上這個十二、三歲的小孩子了。為了以後有共同談話的話題,麥克斯開始借哲學書給他看,愛因斯坦在十三歲就能看懂康德的《純理性批判》。這是一本對許多成人來說都算是枯燥艱深的書。這時候愛因斯坦閱讀的書就是數學、物理和許多哲學家的書。他不看小說,唯一的消遣就是拉小提琴。

麥克斯認為他已發現了一個神童,他說:「一個偉大的科學家或哲學家,將從愛因斯坦身上成長起來。」

Ⅲ 物理科學家的故事

你好,我搜到了以下這些物理大牛的故事,希望你能從中獲益。
偉人們在少年或青年時往往顯得「大智若愚」一些,不過他們都有共同點,那都是非常愛思考、愛探索、求知慾極其強烈、他們對真理的熱愛比一切都要高。對我影響最深的是古希臘最偉大的數學家、物理學家阿基米德的故事。當時羅馬和希臘正在交戰,阿基米德在思考一道數學圓的問題,羅馬兵破城而入用刀對著他時,他只說了一句話:「不要破壞我的圓」,而這也成了他最後的一句話,也是最經典的一句激勵人的話。
希望樓主能從這些人那裡激發自己學習的熱情!以下是一些物理科學家的故事:

阿基米德秤皇冠發現浮力定律

在一般人看來,阿基米德是個「怪人」。用羅馬歷史學家普魯塔克的話說:「他象是一個中了邪術的人,對於飯食和自己的身體全不關心。」有時候,飯擺在桌子上叫他吃飯,他好象沒聽見,仍舊在火盆的灰里畫他的幾何圖形。他的妻子,要時時看守他。譬如他用油擦身的時候,便呆坐著用油在自己身上畫圖案,而忘記原來是作什麼事的了。他的妻子更怕送他到浴堂里去洗澡,這個笑話是因為國王的一個新冠冕而引起的。

國王在前不久,叫一個工匠替他打造一頂金皇冠。國王給了工匠他所需要的數量的黃金。工匠的手藝非常高明,製做的皇冠精巧別致,而且重量跟當初國王所給的黃金一樣重。可是,有人向國王報告說:「工匠製造皇冠時,私下吞沒了一部分黃金,把同樣重的銀子摻了進去。」國王聽後,也懷疑起來,就把阿基米德找來,要他想法測定,金皇冠里摻沒摻銀子,工匠是否私吞黃金了。這次,可把阿基米德難住了。他回到家裡苦思苦想了好久,也沒有想出辦法,每天飯吃不下,覺睡不好,也不洗澡,象著了魔一樣。

有一天,國王派人來催他進宮匯報。他妻子看他太臟了,就逼他去洗澡。他在澡堂洗澡的時候,腦子里還想著稱量皇冠的難題。突然,他注意到,當他的身體在浴盆里沉下去的時候,就有一部分水從浴盆邊溢出來。同時,他覺得入水愈深,則他的體量愈輕。於是,他立刻跳出浴盆,忘了穿衣服,就跑到人群的街上去了。一邊跑,一邊叫:「我想出來了,我想出來了,解決皇冠的辦法找到啦!」

他進皇宮後,對國王說:「請允許我先做一個實驗,才能把結果報告給你。」國王同意了。阿基米德將與皇冠一樣重的金子、一塊銀子和皇冠,分別一一放在水盆里,看金塊排出的水量比銀塊排出的水量少,而皇冠排出的水量比金塊排出的水量多。

阿基米德對國王說:「皇冠摻了銀子!」國王看了實驗,沒有弄明白,讓阿基米德給解釋一下。阿基米德說:「一公斤的木頭和一公斤的鐵比較,木頭的體積大。如果分別把它們放入水中,體積大的木頭排出的水量,比體積小的鐵排出的水量多。我把這個道理用在金子、銀子和皇冠上。因為金子的密度大,而銀子的密度小,因此同樣重的金子和銀子,必然是銀子的體積大於金子的體積。所 以同樣重的金塊和銀塊放入水中,那麼金塊排出的水量就比銀塊的水量少。剛才的實驗表明,皇冠排出的水量比金塊多,說明皇冠的密度比金塊的密度小,這就證明皇冠不是用純金製造的。」阿基米德有條理的講述,使國王信服了。實驗結果證明,那個工匠私吞了黃金。

阿基米德的這個實驗,就是「靜水力學」的胚胎。但他並不停留在這一點上,繼續深入研究浮體的問題。結果發現了自然科學中的一個重要原理——阿基米德定律。即:把物體浸在一種液體中時,所排開的液體體積,等於物體所浸入的體積;維持浮體的浮力, 跟浮體所排開的液體的重量相等。

牛頓科學探索的中止

牛頓雖然在科學探索領域里成果豐碩,但在他從事科學探索的漫長歲月里,經濟收入卻一直很不寬裕。1692 年,50 歲的牛頓被富裕的物質生活所吸引,決定拋棄科學探索的艱辛生活,尋找一個能夠帶來更多經濟收入的職位。消息傳出,人們紛紛為牛頓推薦去處。開始有人推薦他去擔任倫敦查特蒙斯公立學校校長,但當牛頓問清這個職位的月薪不夠高時,便辭掉了這個職位。1696年,好心的哈利發克斯爵士推薦牛頓去當英國皇家造幣廠督辦,這個職位的年薪可觀,牛頓欣然同意遷居倫敦,當上了皇家造幣廠的督辦。

牛頓走馬上任後毫不停歇,把他那偉大的頭腦從此轉到了鑄造貨幣之上。在財政部花園後面,牛頓派人建起了10 座大熔爐,先是一爐爐地把舊幣熔化掉,然後把熔化後的貴金屬運送到倫敦塔,在那裡重新鑄成貨幣。牛頓就這樣投身於熔舊鑄新工作,一晃到了1699 年,才告結束。牛頓的熱情工作受到了皇家的贊許,因而被皇家授予終生「造幣廠廠長」職銜。造幣廠廠長這個職銜給牛頓帶來了豐碩的薪俸,他每年可以得到一筆多達2000英鎊的可觀經濟收入。我們說這筆收入可觀,是因為當時建立格林尼治天文台,即所謂弗拉姆斯蒂德大廈,才花去500英鎊的資金。

牛頓把整個身心都投入到了貨幣鑄造之中,因而整日為此奔忙,使得他無法繼續擔任劍橋大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不得不於1701年辭去了劍橋大學教授職務,退出了三一學院。這樣,就使得牛頓後半生生活發生了巨變:即從清貧之境變成了富裕之境,與此同時也使他從一個在劍橋大學過著相當寧靜隱居生活的學者,一舉變成了一個在倫敦官場上頗有影響的人物,同英國皇室結成了日益密切的聯系。牛頓生活事業的這一急劇變化,當然成了當時人們的笑談。在一出話劇中,一個逗人發笑的丑角說:「牛頓嗎?唉——我是聽過伊薩克先生的名字的——誰都知道伊薩克先生的大名。偉大嘛,鑄幣大臣!」牛頓的全名叫做伊薩克·牛頓。

生活道路的如此巨變,導致了牛頓科學探索道路的閉塞,使其科學探索工作徹底中止了下來。

高斯的話柄

高斯雖然被譽為18世紀是偉大的數學家,贏得了同代人的廣泛尊敬,但與此同時他也給同代和後代人留下了不可避開的話柄。即他雖然在1824 年以前,已經獨立地得到了非歐幾何學的令人滿意結果,但由於康德的唯心主義空間觀念占據著統治地位,高斯沒有勇氣去突破它,因而一直沒有把研究結果發表出來,造成了他的一大失誤。康德說,空間觀念是天賦的,人生下就有空間觀念,這種空間就是歐幾里德空間,它是惟一的空間。康德說的歐幾里德空間觀念在當時占據著統治地位,人們都相信它,認為不可突破。高斯發現在非歐幾何學則突破了這一傳統的空間觀念,所以高斯害怕他的非歐幾何學與傳統空間觀念相違背,引起不理解者的反對,因此這一研究成果到他死後才被人們披露出來。

高斯不僅沒有勇氣發表已經取得的非歐幾何學研究成果,而且在別的數學家得出這一成果之時,他也不敢拿出勇氣進行公開支持。1826 年,俄國數學家羅巴切夫斯基在喀山大學物理學會議上,宣布他創立了非歐幾何。此後,他又連續發表了一系列非歐幾何學著作。羅巴切夫斯基的非歐幾何學動搖了舊的傳統空間觀念,因而引起了教廷的反對,主教宣布他的學說是邪說,更有人用匿名信在反對雜志上嘲笑、謾罵、侮辱羅巴切夫斯基,甚至宣布他是瘋子,最好的態度也不過是「對一個錯誤的怪人的寬容的惋惜態度」。高斯是了解羅巴切夫斯基非歐幾何學正確的人,而且這時他已大名鼎鼎,完全有能力站出來為新生的非歐幾何學進行辯護,但羅巴切夫斯基的遭遇正是高斯先前估計到的,也正是他不敢發表自己的非歐幾何學結論的「怕處」所在。因此,他沒有敢於站出來為之辯護,只在私人通信里說到自己對羅巴切夫斯基的欽佩。

一代數學巨匠高斯,因為缺乏與舊的傳統觀念斗爭的勇氣,不僅一時淹滅了自己也淹滅了他人的非歐幾何學研究成果,給人們留下了奪不去的話柄。

愛因斯坦的否定

愛因斯坦一生科研成果卓著,其中最卓著的是他創立了相對論,並發展了普朗克提出的量子假說。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愛因斯坦雖然在量子力學初創階段,成為第一位率先站出來支持並予以發展的大科學家,但其後不久,他對待量子力學的思想卻倒退僵化起來。結果使眾多科學家在他對量子力學成功探索引導下,紛紛投身量子力學探索並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就之時,他卻從1925 年開始走上自己的反面,成為量子力學的頑固反對者。這一年,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在繼愛因斯坦之後眾多科學家探索量子力學的成就的基礎上,找到了反映量子波粒二象性事實的「測不準原理」。這一原理就是對於微觀粒子來說。要想精確地測定其位置,就無法精確地測定其速度;反過來,要想精確地測定其速度,就無法精確地測定其位置。這一原理為人們後來認識微觀粒子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可是愛因斯坦對這一原理卻給予了否定,說量子力學沒有理論做依據,只是偶然的假說,「不完整」.就像上帝同世人擲骰子似的,而「上帝是不同世人擲骰子的」;他決不拋棄「可見的」因果關系而去接受可能性。他不僅口頭上這樣對量子理論進行批駁,而且在行動上也停止了對量子理論的研究,把精力完全轉移到了相對論研究上,結果使他從此再也沒有獲得量子力學研究成果。

思想僵化,就這樣給愛因斯坦造成了令人遺憾萬分的倒退和失誤,許多人當時都認為「這是一個悲劇——因為他從此在孤獨中摸索前進,而我們則失去了一位領袖和旗手」。大科學家愛因斯坦這令人痛心的失誤。對我們是多麼珍貴的啟示啊!

門捷列夫的黑點

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是化學領域里的一項革命性發現。以後:門捷列夫也曾想進一步弄清元素的性質隨原子量增加呈周期性變化的原因,但是由於他的思想未能從元素不能轉化、原子不可分割等形而上學傳統觀念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因而到19 世紀末人們發現了放射性元素和電子的存在,為揭開原子從量變到質變內幕提供了新的實驗依據之時,他不僅不能利用這些新的科學實驗成果進一步發展他的周期律學說,相反,卻極力否認原子的復雜性和電子的客觀存在,竭盡全力去進行反對。他說,承認電子存在不但「沒有多大用處」,「反而只會使事情復雜化」,「絲毫不能澄清事實」。放射性的發現明明表明元素是可以轉化的,他卻說「我們應當不再相信我們已知的單質的復雜性」,「應當消除任何相信我們已知單質復雜性的痕跡。」並宣布:「關於元素不能轉化的概念特別重要」,「是整個世界觀的基礎」。

然而化學家們正是在19世紀末放射性和電子等一系列偉大發現的基礎上,一步步揭示出了元素周期律的本質,揚棄了門捷列夫的原子不可分和元素不可轉化的陳舊觀念,根據門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的合理內核,制定出了新的元素周期律。在門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基礎上誕生的元素周期律新理論,比門捷列夫的理論更具有真理性。它揭示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排列順序是按原子中的質子數排列的。隨著原子序數的增加,原子的質子數增加,這時一般地說中子數也增加。質子數和中子數總合起來表現為原子量的增加。但實踐證明,並不是有多少種元素就有多少種原子。一種元素中有含中子數多的同位素,也有含中子數少的同位素。元素的原予量是同位素的平均數。這里的所謂質子數,就是原子核外圍的電子數,也就是原子核的電荷數,即原子序數,從而,解決了門捷列夫解決不了的問題。但這些探索元素周期律後來獲得的成果,都被門捷列夫在反對放射性發現和電子存在中喪失了。

僵化思想,就這樣使大化學家門捷列夫在探索元素周期律奧秘的前進道路上走向了倒退,喪失了應該根據新的科學實驗成果發展元素周期律的良機,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啟示。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97年3月14曰出生在德國西南距離慕尼黑八十五哩的烏耳姆城(Ulm)。父母都是猶太人。父親赫爾曼.愛因斯坦和叔叔雅各布.愛因斯坦合開了一個製造電器設備的小工廠。母親玻琳是受過中等教育的家庭婦女,非常喜歡音樂,在小愛因斯坦六歲時就教導他拉小提琴。這是一個和睦、愉快的家庭。親人們深愛著小愛因斯坦,但都為他的智力發育感到擔憂。愛因斯坦小時候並不活潑,三歲多還不會講話,父母很擔心他是啞巴,帶他去給醫生檢查。還好小愛因斯坦不是啞巴可是直到九歲時講話還不很通暢,所講的每一句話都必須經過吃力但認真的思考。小愛因斯坦是一個誠實的孩子,從不做違心的或騙人的事。為此,他受到同學們的譏笑,給他起了一個綽號叫「誠實的約翰」。普通孩子喜歡玩帶有競爭性的游戲,可是他卻不喜歡參加。孩子喜歡打仗的游戲,喜歡看士兵操練,但是他卻從小到大不喜歡任何和軍事有關的東西。他是一個不想看到人類互相殘殺的和平主義者。

愛因斯坦家的住房周圍有花園,他經常一個人長時間地蹲在花園角落的灌木叢里,用手撫摩著小葉片或者凝視著匆匆跑動的螞蟻。他很小就喜歡冥想,想了解大自然的奧秘。一次,在依薩爾河岸野餐時,一位親戚說,小愛因斯坦很嚴肅,當其他的孩子都在互相玩耍、逗樂時,他卻獨自坐著看湖的對岸。母親玻琳深情的為自己的孩子辯護:「他是沉靜的,因為他在思索。等著吧,總有一天他會成為一個教授!」那位親戚感到可笑,但也理解母親的心情。教授!在人們的心目中,只有那些聰敏的人才有可能得到這個榮譽的稱號,這個連話都說不好的笨孩子能成為一個教授嗎?

在四、五歲時,愛因斯坦有一次卧病在床,父親送給他一個羅盤。當他發現指南針不斷地指著固定的方向時,感到非常驚奇,覺得一定有什麼東西深深地隱藏在這現象後面。他一連幾天很高興的玩這羅盤,還糾纏著父親和雅各布叔叔問了一連串問題。盡管他連「磁」這個詞都說不好,但他卻頑固地想要知道指南針為什麼能指南。這種深刻和持久的印象,愛因斯坦直到六十七歲還能鮮明的回憶出來。

愛因斯坦在念小學和中學時,一般功課屬平常,唯有數學成績遠在全班同學之上。由於他舉止緩慢,不愛同人交往,老師和同學都不喜歡他。教他希臘文和拉丁文的老師對他是那麼厭惡,曾經公開罵他:「愛因斯坦,你長大後肯定不會成器。」而且因為怕他在課堂上會影響其他學生,竟想把他趕出校門。

愛因斯坦的叔叔雅各布在電器工廠里專門負責技術方面的事務,而愛因斯坦的父親則負責商業的往來。雅各布是一個工程師,自己就非常喜愛數學,當小愛因斯坦來找他問問題時,他總是用很淺顯通俗的語言把數學知識介紹給他。

有一天愛因斯坦跑來問叔叔:「什麼是代數」?叔叔就這樣解釋:「在算術中有很多問題不容易解決,要算又很難。而代數是一門『快樂』的數學,能很容易的幫人們解答困難的計算。我們把我們不知道的數叫著X,然後來捕捉它。你把它當作已知道的東西,建立一些關系,最後你就可以容易地得到它了。」然後叔叔給了他一本有代數問題的小冊子,愛因斯坦很快就學會了解決裡面的問題。 有一次雅各布叔叔給他講了幾何中一個很美麗的定理——畢達哥拉斯定理:任何直角三角形的長邊平方一定等於兩短邊平方的和。叔叔沒有告訴他這個定理的證明,但是愛因斯坦在畫了許多直角三角形後發現這關系一直成立,感到非常的驚奇。

父親的生意做得並不好,但卻是一個樂觀和心地善良的人,家裡每星期都有一個晚上要邀請來慕尼黑念書的窮學生吃飯,這樣等於是救濟他們。其中有一對來自立陶宛的猶太兄弟麥克斯和伯納德,他們都是學醫科的,都喜歡閱讀書籍,興趣廣泛。他們被邀請來愛因斯坦家裡吃飯,並和羞答答、長著黑頭發和棕色眼睛的小愛因斯坦交成了好朋友。 麥克斯可以說是愛因斯坦的「啟蒙老師」,他借了一些通俗的自然科學普及讀物給他看,看完後就和愛因斯坦討論,並且再繼續提供給他新的讀物。麥克斯點燃了愛因斯坦自學的興趣火花,還不斷地輔導他。

麥克斯在愛因斯坦十二歲時給了他一本施皮爾克的平面幾何教科書,一下子攫取了愛因斯坦的心靈。愛因斯坦晚年時回憶這本神聖的小書時說:「這本書里有許多斷言,比如,三角形的三個高交於一點,它們本身雖然並不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可以很可靠地加以證明,以致任何懷疑似乎都不可能。這種明晰性和可靠性給我造成了一種難以形容的印象。」 這時愛因斯坦又想起了畢達哥拉斯定理,於是想要**證明這個定理。他花了三個星期最後找到一個方法,就是從直角三角形最長邊所面對的頂點作這邊的垂直線,於是把三角分成相似三角形,由此很容易證明這個定理。雖然這是一個古老得有二千多年歷史的定理,但是愛因斯坦經過一番努力總算得到了結果,他第一次體會到科學發現時的欣喜。

麥克斯每星期來時,都會幫他改一些習題,並且輔導他作一些較難的問題。過不久又引導他學習高等數學,十三歲時他已自學微積分了。當他的同班同學為那些平面幾何簡單問題和循環分數而皺眉頭時,愛因斯坦靠自學已經進入到無窮級數這些美麗神奇的「無窮世界」去了。 很快小愛因斯坦的數學程度超過了讀大學的麥克斯,比他大十一歲的醫科大學生再也跟不上這個十二、三歲的小孩子了。為了以後有共同談話的話題,麥克斯開始借哲學書給他看,愛因斯坦在十三歲就能看懂康德的《純理性批判》。這是一本對許多成人來說都算是枯燥艱深的書。這時候愛因斯坦閱讀的書就是數學、物理和許多哲學家的書。他不看小說,唯一的消遣就是拉小提琴。

麥克斯認為他已發現了一個神童,他說:「一個偉大的科學家或哲學家,將從愛因斯坦身上成長起來。」

希望樓主能從這些人那裡激發自己學習的熱情!

望採納!

Ⅳ 科學家有趣的物理故事,簡短一點的也行。

牛頓科學探索的中止牛頓雖然在科學探索領域里成果豐碩,但在他從事科學探索的漫長歲月里,經濟收入卻一直很不寬裕。1692 年,50 歲的牛頓被富裕的物質生活所吸引,決定拋棄科學探索的艱辛生活,尋找一個能夠帶來更多經濟收入的職位。消息傳出,人們紛紛為牛頓推薦去處。開始有人推薦他去擔任倫敦查特蒙斯公立學校校長,但當牛頓問清這個職位的月薪不夠高時,便辭掉了這個職位。1696年,好心的哈利發克斯爵士推薦牛頓去當英國皇家造幣廠督辦,這個職位的年薪可觀,牛頓欣然同意遷居倫敦,當上了皇家造幣廠的督辦。牛頓走馬上任後毫不停歇,把他那偉大的頭腦從此轉到了鑄造貨幣之上。在財政部花園後面,牛頓派人建起了10 座大熔爐,先是一爐爐地把舊幣熔化掉,然後把熔化後的貴金屬運送到倫敦塔,在那裡重新鑄成貨幣。牛頓就這樣投身於熔舊鑄新工作,一晃到了1699 年,才告結束。牛頓的熱情工作受到了皇家的贊許,因而被皇家授予終生「造幣廠廠長」職銜。造幣廠廠長這個職銜給牛頓帶來了豐碩的薪俸,他每年可以得到一筆多達2000英鎊的可觀經濟收入。我們說這筆收入可觀,是因為當時建立格林尼治天文台,即所謂弗拉姆斯蒂德大廈,才花去500英鎊的資金。牛頓把整個身心都投入到了貨幣鑄造之中,因而整日為此奔忙,使得他無法繼續擔任劍橋大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不得不於1701年辭去了劍橋大學教授職務,退出了三一學院。這樣,就使得牛頓後半生生活發生了巨變:即從清貧之境變成了富裕之境,與此同時也使他從一個在劍橋大學過著相當寧靜隱居生活的學者,一舉變成了一個在倫敦官場上頗有影響的人物,同英國皇室結成了日益密切的聯系。牛頓生活事業的這一急劇變化,當然成了當時人們的笑談。在一出話劇中,一個逗人發笑的丑角說:「牛頓嗎?唉——我是聽過伊薩克先生的名字的——誰都知道伊薩克先生的大名。偉大嘛,鑄幣大臣!」牛頓的全名叫做伊薩克·牛頓。生活道路的如此巨變,導致了牛頓科學探索道路的閉塞,使其科學探索工作徹底中止了下來。高斯的話柄高斯雖然被譽為18世紀是偉大的數學家,贏得了同代人的廣泛尊敬,但與此同時他也給同代和後代人留下了不可避開的話柄。即他雖然在1824 年以前,已經獨立地得到了非歐幾何學的令人滿意結果,但由於康德的唯心主義空間觀念占據著統治地位,高斯沒有勇氣去突破它,因而一直沒有把研究結果發表出來,造成了他的一大失誤。康德說,空間觀念是天賦的,人生下就有空間觀念,這種空間就是歐幾里德空間,它是惟一的空間。康德說的歐幾里德空間觀念在當時占據著統治地位,人們都相信它,認為不可突破。高斯發現在非歐幾何學則突破了這一傳統的空間觀念,所以高斯害怕他的非歐幾何學與傳統空間觀念相違背,引起不理解者的反對,因此這一研究成果到他死後才被人們披露出來。高斯不僅沒有勇氣發表已經取得的非歐幾何學研究成果,而且在別的數學家得出這一成果之時,他也不敢拿出勇氣進行公開支持。1826 年,俄國數學家羅巴切夫斯基在喀山大學物理學會議上,宣布他創立了非歐幾何。此後,他又連續發表了一系列非歐幾何學著作。羅巴切夫斯基的非歐幾何學動搖了舊的傳統空間觀念,因而引起了教廷的反對,主教宣布他的學說是邪說,更有人用匿名信在反對雜志上嘲笑、謾罵、侮辱羅巴切夫斯基,甚至宣布他是瘋子,最好的態度也不過是「對一個錯誤的怪人的寬容的惋惜態度」。高斯是了解羅巴切夫斯基非歐幾何學正確的人,而且這時他已大名鼎鼎,完全有能力站出來為新生的非歐幾何學進行辯護,但羅巴切夫斯基的遭遇正是高斯先前估計到的,也正是他不敢發表自己的非歐幾何學結論的「怕處」所在。因此,他沒有敢於站出來為之辯護,只在私人通信里說到自己對羅巴切夫斯基的欽佩。一代數學巨匠高斯,因為缺乏與舊的傳統觀念斗爭的勇氣,不僅一時淹滅了自己也淹滅了他人的非歐幾何學研究成果,給人們留下了奪不去的話柄。愛因斯坦的否定愛因斯坦一生科研成果卓著,其中最卓著的是他創立了相對論,並發展了普朗克提出的量子假說。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愛因斯坦雖然在量子力學初創階段,成為第一位率先站出來支持並予以發展的大科學家,但其後不久,他對待量子力學的思想卻倒退僵化起來。結果使眾多科學家在他對量子力學成功探索引導下,紛紛投身量子力學探索並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就之時,他卻從1925 年開始走上自己的反面,成為量子力學的頑固反對者。這一年,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在繼愛因斯坦之後眾多科學家探索量子力學的成就的基礎上,找到了反映量子波粒二象性事實的「測不準原理」。這一原理就是對於微觀粒子來說。要想精確地測定其位置,就無法精確地測定其速度;反過來,要想精確地測定其速度,就無法精確地測定其位置。這一原理為人們後來認識微觀粒子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可是愛因斯坦對這一原理卻給予了否定,說量子力學沒有理論做依據,只是偶然的假說,「不完整」.就像上帝同世人擲骰子似的,而「上帝是不同世人擲骰子的」;他決不拋棄「可見的」因果關系而去接受可能性。他不僅口頭上這樣對量子理論進行批駁,而且在行動上也停止了對量子理論的研究,把精力完全轉移到了相對論研究上,結果使他從此再也沒有獲得量子力學研究成果。思想僵化,就這樣給愛因斯坦造成了令人遺憾萬分的倒退和失誤,許多人當時都認為「這是一個悲劇——因為他從此在孤獨中摸索前進,而我們則失去了一位領袖和旗手」。大科學家愛因斯坦這令人痛心的失誤。對我們是多麼珍貴的啟示啊!門捷列夫的黑點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是化學領域里的一項革命性發現。以後:門捷列夫也曾想進一步弄清元素的性質隨原子量增加呈周期性變化的原因,但是由於他的思想未能從元素不能轉化、原子不可分割等形而上學傳統觀念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因而到19 世紀末人們發現了放射性元素和電子的存在,為揭開原子從量變到質變內幕提供了新的實驗依據之時,他不僅不能利用這些新的科學實驗成果進一步發展他的周期律學說,相反,卻極力否認原子的復雜性和電子的客觀存在,竭盡全力去進行反對。他說,承認電子存在不但「沒有多大用處」,「反而只會使事情復雜化」,「絲毫不能澄清事實」。放射性的發現明明表明元素是可以轉化的,他卻說「我們應當不再相信我們已知的單質的復雜性」,「應當消除任何相信我們已知單質復雜性的痕跡。」並宣布:「關於元素不能轉化的概念特別重要」,「是整個世界觀的基礎」。然而化學家們正是在19世紀末放射性和電子等一系列偉大發現的基礎上,一步步揭示出了元素周期律的本質,揚棄了門捷列夫的原子不可分和元素不可轉化的陳舊觀念,根據門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的合理內核,制定出了新的元素周期律。在門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基礎上誕生的元素周期律新理論,比門捷列夫的理論更具有真理性。它揭示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排列順序是按原子中的質子數排列的。隨著原子序數的增加,原子的質子數增加,這時一般地說中子數也增加。質子數和中子數總合起來表現為原子量的增加。但實踐證明,並不是有多少種元素就有多少種原子。一種元素中有含中子數多的同位素,也有含中子數少的同位素。元素的原予量是同位素的平均數。這里的所謂質子數,就是原子核外圍的電子數,也就是原子核的電荷數,即原子序數,從而,解決了門捷列夫解決不了的問題。但這些探索元素周期律後來獲得的成果,都被門捷列夫在反對放射性發現和電子存在中喪失了。僵化思想,就這樣使大化學家門捷列夫在探索元素周期律奧秘的前進道路上走向了倒退,喪失了應該根據新的科學實驗成果發展元素周期律的良機,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啟示。

Ⅳ 物理學家的故事50字

1、牛頓的小故事:1665年,正當牛頓在劍橋大學完成了學士課程之際,歐洲蔓延著恐怖的鼠疫,於是牛頓便回故鄉了。在鄉間,牛頓利用自製的三棱鏡分析出太陽光的七種色彩,並發現了各單色光的曲折率的差異。在鄉間的那段期間,牛頓更創立了積分的方法,並將之廣泛應用在物理和幾何學上。有一夜,牛頓坐在鄉間的一棵蘋果樹下沉思。

忽然一個蘋果掉落到地上。於是他發現所有的東西一旦失去支撐必然會墜下,繼而他發現任何兩物體之間都存在著吸引力,而這引力更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總結出萬有引力定律。1687年牛頓發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標志著經典力學體系的建立,牛頓成了經典物理學的創始人。

2、愛因斯坦的小故事:愛因斯坦具有創新和探索精神。就在愛因斯坦走出校園,初涉世事的幾年裡,他作為伯爾尼專利局裡默默無聞的小職員,利用業余時間進行科學研究,在物理學三個未知領域里,齊頭並進,大膽而果斷地挑戰並突破了牛頓力學。

在他剛剛26歲的時候,就提出並建立了狹義相對論,緊接著提出廣義相對論,並發表了著名的能量公式,是原子彈的理論公式,開創了物理學的新紀元,為人類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在科學史冊上留下了深深的閃光的足跡。愛因斯坦是近代物理學的創始人。

3、錢學森的小故事:錢學森1935年海外求學,錢學森寫出了有關高速空氣動力學方面的博士論文,在28歲成為世界知名的空氣動力學物理學家。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錢學森興奮極了,他放棄在美國的優厚待遇,回到祖國,為新生的祖國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回國後,錢學森受命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他主持完成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劃,參與了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等一系列重要工作。是我國偉大的物理學家。

4、伽利略的小故事:有一次,伽利略用脈搏測量教堂天花板上燈的擺動時間。他發現,雖然擺動的距離漸漸縮短,但是每一次搖擺的時間卻是一樣的。帶著疑問,他反復試驗,終於找到了擺的規律——擺的等時性。鍾就是根據這個規律製造出來的。

5、法拉第:法拉第1791年9月22日生於薩里郡紐因頓的一個鐵匠家庭。13歲就在一家書店當送報和裝訂書籍的學徒。他有強烈的求知慾,擠出一切休息時間貪婪地力圖把他裝訂的一切書籍內容都從頭讀一遍。讀後還臨摹插圖,工工整整地作讀書筆記;用一些簡單器皿照著書上進行實驗,仔細觀察和分析實驗結果,把自己的閣樓變成了小實驗室。在這家書店呆了八年,他廢寢忘食、如飢似渴地學習。

Ⅵ 有關物理學上的歷史故事

牛頓
被譽為近代科學的開創者牛頓,在科學上作出了巨大貢獻。他的三大成就——光的分析、萬有引力定律和微積分學,對現代科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牛頓為什麼能在科學上獲得巨大成就?他怎樣由一個平常的人成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不禁要聯想到 他刻苦學習和勤奮工作的幾個故事。

「我一定要超過他!」

一談到牛頓,人們可能認為他小時候一定是個「神童」、「天才」、有著非凡的智力。其實不然,牛頓童年身體瘦弱,頭腦並不聰明。在家鄉讀書的時候,很不用功,在班裡的學習成績屬於次等。但他的興趣卻是廣泛的,游戲的本領也比一般兒童高。 平時他愛好製作機械模型一類的玩藝兒,如風車、水車、日晷等等。他精心製作的一隻水鍾,計時較准確,得到了人們的贊許。 有時,他玩的方法也很奇特。一天,他作了一盞燈籠掛在風箏尾巴上。當夜幕降臨時,點燃的燈籠借風箏上升的力升入空中 。發光的燈籠在空中流動,人們大驚,以為是出現了彗星。盡管如此,因為他學習成績不好,還是經常受到歧視。
當時,封建社會的英國等級制度很嚴重,中小學里學習好的學生,可以歧視學習差的同學。有一次課間游戲,大家正玩得興 高采烈的時候,一個學習好的學生借故踢了牛頓一腳,並罵他笨蛋。牛頓的心靈受到這種刺激,憤怒極了。他想,我倆都是學生 ,我為什麼受他的欺侮?我一定要超過他!從此,牛頓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早起晚睡,抓緊分秒、勤學勤思。
經過刻苦鑽研,牛頓的學習成績不斷提高,不久就超過了曾欺侮過他的那個同學,名列班級前茅。

籬笆下的樂趣

世界上有許多著名的科學家的家境是清貧的。他們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都曾與困苦的境遇作過頑強的斗爭。牛頓少年時代的境遇也是十分令人同情的。
牛頓一六四二年出生在英國一個普通農民的家裡。在牛頓出生前不久,他的父親就去世了。母親在他兩歲那年改嫁了。當牛頓十四歲的時候,他的繼父不幸故去了,母親回到家鄉,牛頓被迫休學回家,幫助母親種田過日子。母親想培養他獨立謀生,要他經營農產品的買賣。
一個勤奮好學的孩子多麼不願意離開心愛的學校啊!他傷心地哭鬧了幾次,母親始終沒有回心轉意,最後只得違心地按母親的意願去學習經商。每天一早,他跟一個老僕人到十幾里外的大鎮子去做買賣。牛頓非常不喜歡經商,把一切事務都交託老僕人經辦,自己卻偷偷跑到一個地方去讀書。
時光漸漸流逝,牛頓越發對經商感到厭惡,心裡所喜歡的只是讀書。後來,牛頓索性不去鎮里營商了,僅囑老僕人獨去。怕家裡人發覺,他每天與老僕人一同出去,到半路停下,在一個籬笆下讀書。每當下午老僕人歸來時,再一同回家。
這樣,日復一日,籬笆下的讀書生活倒也其樂無窮。一天,他正在籬笆下興致勃勃地讀書,趕巧被過路的舅舅看見。舅舅一看這個情景,很是生氣,大聲責罵他不務正業;把牛頓的書搶了過來。舅舅一看他所讀的是數學書,上面畫著種種記號,心裡受到感動。舅舅一把抱住牛頓,激動地說:「孩子,就按你的志向發展吧,你的正道應該是讀書。」
回到家裡後,舅舅竭力勸說牛頓的母親,讓牛頓棄商就學。在舅舅的幫助下,牛頓如願以償地復學了。

在暴風中研究和計算風力

時間對人是一視同仁的,給人以同等的量,但人對時間的利用不同,而所得的知識也大不一樣。
牛頓十六歲時數學知識還很膚淺,對高深的數學知識甚至可以說是不懂。「知識在於積累,聰明來自學習」。牛頓下決心靠自己的努力攀上數學的高峰。在基礎差的不利條件下,牛頓能正確認識自己,知難而進。他從基礎知識、基本公式重新學起,扎扎實實、步步推進。他研究完了歐幾里德幾何學後,又研究笛卡兒幾何學,對比之下覺得歐幾里德幾何學膚淺,便悉心鑽研笛氏幾何學,直到掌握要領、融會貫通。遂之發明了代數二項式定理。傳說中牛頓「大暴風中算風力」的佳話,可為牛頓身體力學的佐證。有一天,天刮著大風暴。風撒野地呼號著,塵土飛揚,迷迷漫漫,使人難以睜眼。牛頓認為這是個准確地研究和計算風力的好機會。於是,便拿著用具,獨自在暴風中來回奔走。他踉踉蹌蹌、吃力地測量著。幾次沙塵迷了眼睛,幾次風吹走了算紙,幾次風使他不得不暫停工作,但都沒有動搖他求知的慾望。他一遍又一遍,終於求得了正確的數據。他快樂極了,急忙跑回家去,繼續進行研究。有志者事竟成。經過勤奮學習,牛頓為自己的科學高塔打下了深厚的基礎。不久,牛頓的數學高塔就建成了,
二十二歲時發明了微分學,二十三歲時發明了積分學,為人類科學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萬有引力和光的秘密

牛頓二十三歲時,鼠疫流行於倫敦。劍橋大學為預防學生受傳染,通告學生休學回家避疫,學校暫時關閉。牛頓回到故鄉林肯郡鄉下。在鄉下度過的休學日子裡,他從沒間斷過學習和研究。萬有引力、微積分、光的分析等發明的基礎工作,都是這個期間完成的。那時,鄉下的孩子是常常用投石器打幾個轉轉之後,把石拋得很遠。他們還可以把一桶牛奶用力從頭上轉過,而牛奶不掉下來。
這些事實使他懷疑起來:「什麼力量使投石器裡面的石頭,以及水桶里的牛奶不掉下來呢?對於這個問題,他曾想到刻卜勒伽利略的思想。他從浩瀚的宇宙太空,周行不息的行星,廣寒的月球,直至龐大的地球,進而想到這些龐然大物之間力的相互作用。這時,牛頓一頭扎進「引力」的計算和驗證中了。牛頓計劃用這個原理驗證太陽系各行星的行動規律。他首先推求月球距地球的距離,由於引用的資料數據不正確,計算的結果錯了。因為依理推算月球圍繞地球轉,每分鍾的向心加速度應是十六英尺,但據推算僅得十三點九英尺。在失敗的困境中,牛頓毫不灰心和氣餒,反而以更大的努力進行辛勤地研究。整整經過了七個春秋寒暑,到三十歲時終於把舉世聞名的「萬有引力定律」全面證明出來,奠定了理論天文學、天體力學的基礎。
這時期牛頓還對光學進行了研究,發現了顏色的根源。一次,他在用自製望遠鏡觀察天體時,無論怎樣調整鏡片,視點總是不清楚。他想,這可能與光線的折光有關。接著就實驗起來。他在暗室的窗戶上留一個小圓孔用來透光,在室內窗孔後放一個三棱鏡,在三棱鏡後掛好白屏接受通過三棱鏡折進的光。結果,大出意外,牛頓驚異地看到,白屏上所接受的折光呈橢圓形,兩端現出多彩的顏色來。對這個奇異的現象,牛頓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得知光受折射後,太陽的白光散為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因此,白光(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 靛、紫七色光線匯合而成。自然界雨後天晴,陽光經過天空中余圍的雨滴的折射、反射,形成五彩繽紛的虹霓,正是這個道理。經過進一步研究,牛頓指出世界萬物所以有顏色,並非其自身有顏色。太陽普照萬物,各物體只吸收它所接受的顏色,而將它所不能接受的顏色反射出來。這反射出來的顏色就是人們見到的各種物體的顏色。這一學說准確地道出顏色的根源,世界上自古以來所出現的各種顏色學說都被它所推翻。
牛頓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早年苦學所打下的深厚數學基礎起了重要作用。

進入忘我的境界

在一個崎嶇的山路上,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牽著一匹馬在緩緩登山。人在前面慢慢地走,馬在後面一步步地跟,山谷中響著單調的馬蹄聲。走啊,走啊,馬突然脫韁而跑,老人由於沉浸在極度的思索之中,竟沒有發覺。老人依然不畏艱難地登著山,手裡還牽著那根馬韁繩。當他登到較平坦的地方想要騎馬時 一拉韁繩,拽到面前的只是一根繩,回頭一看馬早已沒有了。
牛頓每天除抽出少量的時間鍛煉身體外,大部分時間是在書房裡度過的。一次,在書房中,他一邊思考著問題,一邊在煮雞蛋。苦苦地思索,簡直使他痴呆。突然,鍋里的水沸騰了,趕忙掀鍋一看,「啊!」他驚叫起來,鍋里煮的卻是一塊懷表。原來他考慮問題時竟心不在焉地隨手把懷表當做雞蛋放在鍋里了。
還有一次,牛頓邀請一位朋友到他家吃午飯。他研究科學入了迷,把這件事忘掉了。他的傭人照例只准備了牛頓個人吃的午飯。臨近中午,客人應邀而來。客人看見牛頓正在埋頭計算問題,桌上、床上擺著稿紙、書籍。看到這種情形,客人沒有打攪牛頓,見桌上擺著飯菜,以為是給他准備的,便坐下吃了起來。吃完後就悄悄地走了。當牛頓把題計算完了,走到餐桌旁准備吃午飯時,看見盤子里吃過的雞骨頭,恍然大悟地說:「我以為我沒有吃飯呢,我還是吃了。」
這些故事究竟是真是假,並不關重要,不過表明了牛頓是一個怎樣沉思默想,不修邊幅,虛己斂容的人,他對科學極度的專心,總是想著星辰的旋轉,宇宙的變化,而進入了忘我的境界。

謙虛謹慎、一絲不苟的學風

「寬闊的河流平靜,學識淵博的人謙虛。」凡是對人類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偉大人物,都有謙虛的美德。牛頓每當在科學上獲得偉大成就時,從不沾沾自喜,自以為很了不起,急忙出版著作,以揚名於世。
當牛頓費盡心血算出「萬有引力定律」後,沒有急於發表。而是繼續孜孜不倦地深思了數年,研究了數年,埋頭於數字計算之中,從未對任何人講過一句。後來,牛頓的朋友,大天文學家哈雷(彗星的發現者),在證明一個關於行星軌道的規律遇到困難時,專程登門請教牛頓。牛頓把自己關於計算「萬有引力」的書稿交給哈雷看。哈雷看後才知道他所要請教的問題,正是牛頓早已解決、早已算好了的問題,心裡欽羨不已。
在一六八四年十一月某一天,哈雷又到牛頓的寓所拜訪。當談到有關天文學的學術問題時,牛頓拿出寫好的關於論證「萬有引力」的論文,請哈雷提意見。哈雷看後,對這一巨著感到非常驚訝。他欣喜地對牛頓說:「這真是偉大的論證、偉大的著作!」他再三奉勸牛頓盡快發表這部偉大著作,以造福於人類。可是牛頓沒有聽信朋友的好意勸告,輕易地發表自己的著作。而是經過長時間的一絲不苟的反復驗證和計算,確認正確無誤後,才於一六八七年七月將《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發表於世。
牛頓是個十分謙虛的人,從不自高自大。曾經有人問牛頓:「你獲得成功的秘訣是什麼?」牛頓回答說:「假如我有一點微小成就的話,沒有其它秘訣,唯有勤奮而已。」他又說:「假如我看得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上。」這些話多麼意味深長啊!它生動地道出牛頓獲得巨大成就的奧妙所在.

故事之一:簡朴生活

1895年,居里夫人和比埃爾·居里結婚時,新房裡只有兩把椅子,正好兩人各一把。比埃爾·居里覺得椅子太少,建議多添幾把,以免客人來了沒地方坐,居里夫人卻說:「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來就不走啦。為了多一點時間搞研究,還是算了吧。」
從1913年起,居里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萬法郎,但她照樣「吝嗇」。她每次從國外回來,總要帶回一些宴會上的菜單,因為這些菜單都是很厚很好的紙片,在背面寫字很方便。難怪有人說居里夫人一直到死都「像一個匆忙的貧窮婦人」。
有一次,一位美國記者尋訪居里夫人,他走到村子裡一座漁家房舍門前,向赤足坐在門口石板上的一位婦女打聽居里夫人的住處,當這位婦女抬起頭時,記者大吃一驚:原來她就是居里夫人。

故事之二:淡泊名利

居里夫人天下聞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獲得各種獎金10次,各種獎章16枚,各種名譽頭銜107個,卻全不在意。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來她家做客,忽然看見她的小女兒正在玩英國皇家學會剛剛頒發給她的金質獎章,於是驚訝地說「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國皇家學會的獎章,是極高的榮譽,你怎麼能給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說:「我是想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榮譽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絕不能看得太重,否則就將一事無成。」

故事之三:「教女有方」

居里夫人有兩個女兒。「把握智力發展的年齡優勢」是居里夫人開發孩子智力的重要「訣竅」。早在女兒不足周歲的時候,居里夫人就引導孩子進行幼兒智力體操訓練,引導孩子廣泛接觸陌生人,去動物園觀賞動物,讓孩子學游泳,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孩子稍大一些,她就教她們做一種帶藝術色彩的智力體操,教她們唱兒歌、講童話。再大一些,就讓孩子進行智力訓練,教她們識字、彈琴、搞手工製作等等,還教她們騎車、騎馬。 繼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獲諾貝爾獎之後,由居里夫人培養成才的兩對後輩也相繼獲得諾貝爾獎:長女伊倫娜,核物理學家,她與丈夫約里奧因發現人工放射物質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次女艾芙,音樂家、傳記作家,其丈夫曾以聯合國兒童基金組織總幹事的身份榮獲1956年諾貝爾和平獎。

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義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哲學家,近代實驗科學的先驅者。
1590年,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了「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的著名實驗,從此推翻了亞里斯多德「物體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學說,糾正了這個持續了1900年之久的錯誤結論。
1609年,伽利略創制了天文望遠鏡(後被稱為伽利略望遠鏡),並用來觀測天體,他發現了月球表面的凹凸不平,並親手繪制了第一幅月面圖。1610年1月7日,伽利略發現了木星的四顆衛星,為哥白尼學說找到了確鑿的證據,標志著哥白尼學說開始走向勝利。藉助於望遠鏡,伽利略還先後發現了土星光環、太陽黑子、太陽的自轉、金星和水星的盈虧現象、月球的周日和周月天平動,以及銀河是由無數恆星組成等等。這些發現開辟了天文學的新時代。
伽利略著有《星際使者》、《關於太陽黑子的書信》、《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和《關於兩門新科學的談話和數學證明》。
為了紀念伽利略的功績,人們把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和木衛四命名為伽利略衛星。
人們爭相傳頌:「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伽利略發現了新宇宙」。

19世紀,隨著物理學界一系列偉大發現相繼產生,許多科學家宣稱物理學的大廈已基本建成,留給後人的只是補充與完善。然而,20世紀初,一位年輕的物理學家幾乎僅靠單槍匹馬之力便讓這座經典物理學大廈轟然倒塌。他就是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相對論的創始人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烏爾姆市一個猶太人家庭。次年,全家遷往慕尼黑。愛因斯坦幼年並未表現出過人的才華。他先在慕尼黑讀高中,未畢業就退學,後轉入瑞士阿勞市的州立中學。1896年,愛因斯坦進入瑞士蘇黎世聯邦工業學院學習數學和物理學,畢業後成為一名老師。愛因斯坦喜愛教書育人,但成為一名物理學家卻是他無法放棄的夢想。
1902年,愛因斯坦在瑞士首都伯爾尼當上了一名專利局的審查員。專利局工作的輕松讓愛因斯坦得以繼續致力於科學研究。1905年,年僅26歲的愛因斯坦發表了三篇論文,在物理學三個不同領域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特別是狹義相對論的提出,使人類對於空間、時間和物質運動的認識發生了革命性變化,標志著物理學新紀元的到來。
1914年,愛因斯坦返回德國,進入普魯士科學研究所從事科學研究,兼任柏林大學教授。1915年,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這是繼狹義相對論之後,近代科學的又一個重大成就。1919年,英國天文學家愛丁頓的日全食觀測結果證實了愛因斯坦所作的光線經過太陽引力場會彎曲的預言。愛因斯坦由此聲名鵲起,相對論成為人們家喻戶曉的名詞。
1921年,愛因斯坦因在光電效應方面的研究而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1933年由於納粹德國反猶太主義狂潮,愛因斯坦被迫移居美國,1940年獲得美國國籍。1955年4月18日,愛因斯坦在美國普林斯頓辭世。
愛因斯坦除在光電效應、相對論等方面作出舉世皆知的傑出貢獻外,他關於布朗運動的研究成果,由於對大量無序因子的規律性把握,成為當今最熱門的金融數學的基礎;他提出的激光受激輻射的概念,在幾十年後的今天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他與玻爾進行的論戰中提出的EPR佯謬,至今仍是理論物理學和科學哲學界不斷探討的話題……
愛因斯坦不僅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還是一位和平主義者。他目睹了兩次世界大戰中對人類文明的摧殘,認為和平是人類的首要問題。1955年4月,彌留之際的愛因斯坦簽署了《羅素—愛因斯坦宣言》,呼籲人們團結起來,防止新的世界大戰爆發。

Ⅶ 關於初三物理學科的小故事200--300字

關於阿基米德,流傳著這樣一段有趣的故事。相傳敘拉古赫農王讓工匠替他做了一頂純金的王冠,做好後,國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摻了假,但這頂金冠確與當初交給金匠的純金一樣重,到底工匠有沒有搗鬼呢?既想檢驗真假,又不能破壞王冠,這個問題不僅難倒了國王,也使諸大臣們面面相覷。

後來,國王請阿基米德來檢驗。最初,阿基米德也是冥思苦想而不得要領。一天,他去澡堂洗澡,當他坐進澡盆里時,看到水往外溢,同時感到身體被輕輕拖起。他突然悟到可以用測定固體在水中排水量的辦法,來確定金冠的比重。他興奮地跳出澡盆,連衣服都顧不得跑了出去,大聲喊著「尤里卡!尤里卡!」。(Fureka,意思是「我知道了」)。

他經過了進一步的實驗以後來到王宮,他把王冠和同等重量的純金放在盛滿水的兩個盆里,比較兩盆溢出來的水,發現放王冠的盆里溢出來的水比另一盆多。這就說明王冠的體積比相同重量的純金的體積大,所以證明了王冠里摻進了其他金屬。

這次試驗的意義遠遠大過查出金匠欺騙國王,阿基米德從中發現了浮力定律:物體在液體中所獲得的浮力,等於他所排出液體的重量。一直到現代,人們還在利用這個原理計算物體比重和測定船舶載重量等。

「假如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推動地球」

阿基米德不僅是個理論家,也是個實踐家,他一生熱衷於將其科學發現應用於實踐,從而把二者結合起來。在埃及,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前左右,就有人用杠桿來抬起重物,不過人們不知道它的道理。阿基米德潛心研究了這個現象並發現了杠桿原理。阿基米德曾說過:「假如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推動地球。」

當時的赫農王為埃及國王製造了一條船,體積大,相當重,因為不能挪動,擱淺在海岸上很多天。阿基米德設計了一套復雜的杠桿滑輪系統安裝在船上,將繩索的一端交到赫農王手上。赫農王輕輕拉動繩索,奇跡出現了,大船緩緩地挪動起來,最終下到海里。國王驚訝之餘,十分佩服阿基米德,並派人貼出告示「今後,無論阿基米德說什麼,都要相信他。」

.牛頓

他年幼時,曾一面牽牛上山,一面看書,到家後才發覺手裡只有一根繩;看書時定時煮雞蛋結果將表和雞蛋一齊煮在鍋里;有一次,他請朋友到家中吃飯,自己卻在實驗室廢寢忘食地工作,再三催促仍不出來,當朋友把一隻雞吃完,留下一堆骨頭在盤中走了以後,牛頓才想起這事,可他看到盤中的骨頭後又恍然大悟地說:「我還以為沒有吃飯,原來我早已吃過了」。

牛頓不僅對於力學,在其它方面也有很大貢獻。在數學方面,他發現了二項式定理,創立了微積分學;在光學方面,進行了太陽光的色散實驗,證明了白光是由單色光復合而成的研究了顏色的理論,還發明了反射望遠鏡。

2.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因斯坦小時候,老師讓同學們做工藝品,大家做的都很好,只有愛因斯坦拿出的是個很醜陋的小板凳。老師和同學們嘲笑他,說世界上還有比這更醜陋的板凳嗎?愛因斯坦說有,他真拿出兩個更醜陋的。他說雖然前一個板凳很醜陋,但是比後來兩個要好的多。

愛因斯坦除在光電效應、相對論等方面作出舉世皆知的傑出貢獻外,他關於布朗運動的研究成果,由於對大量無序因子的規律性把握,成為當今最熱門的金融數學的基礎;他提出的激光受激輻射的概念,在幾十年後的今天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他與玻爾進行的論戰中提出的EPR佯謬,至今仍是理論物理學和科學哲學界不斷探討的話題……

3. 阿基米德
關於阿基米德,流傳著這樣一段有趣的故事。相傳敘拉古赫農王讓工匠替他做了一頂純金的王冠,做好後,國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摻了假,但這頂金冠確與當初交給金匠的純金一樣重,到底工匠有沒有搗鬼呢?既想檢驗真假,又不能破壞王冠,這個問題不僅難倒了國王,也使諸大臣們面面相覷。

後來,國王請阿基米德來檢驗。最初,阿基米德也是冥思苦想而不得要領。一天,他去澡堂洗澡,當他坐進澡盆里時,看到水往外溢,同時感到身體被輕輕拖起。他突然悟到可以用測定固體在水中排水量的辦法,來確定金冠的比重。他興奮地跳出澡盆,連衣服都顧不得跑了出去,大聲喊著「尤里卡!尤里卡!」。(Fureka,意思是「我知道了」)。

他經過了進一步的實驗以後來到王宮,他把王冠和同等重量的純金放在盛滿水的兩個盆里,比較兩盆溢出來的水,發現放王冠的盆里溢出來的水比另一盆多。這就說明王冠的體積比相同重量的純金的體積大,所以證明了王冠里摻進了其他金屬。

他是物理學家、數學家,靜力學和流體靜力學的奠基人。

4.錢學森

在錢學森提出回過後,美國人大為生氣,並對他嚴加看守,甚至施加刑罰.
美國人曾經給錢學森一個莫須有的罪名,使他一人前往荒無人煙的小島,用各種各樣的刑罰折磨他,據說半年就少了50斤.可是錢學森回國的決心從未動搖,美國人放出話,只要錢學森願意留在美國,不回中國,就馬上給予他最優良的設施,比原來更好,更美的生活,給他更大的榮譽.錢學森沒有放棄.依然意決回國.

錢學森(1911.12.11--)應用力學、航天技術和系統工程科學家。生於上海市,原籍浙江省杭州市。1934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36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碩士學位。1938年獲加州理工大學博士學位。1955年回國。曾任中國力學學會、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國系統工程學會、中國宇航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等職。現任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研究員。早年在應用力學和火箭、導彈技術的許多領域都做過開創性的工作。獨立研究以及和馮.卡門合作研究提出的許多理論,為應用力學、航空工程和火箭導彈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回國後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衛星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為創建和發展我國的導彈、航天事業作出了傑出貢獻。在工程式控制制論、系統工程和系統科學、思維科學和人體科學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等許多理論領域都進行過創造性研究,作出了重大貢獻。1956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91年被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模獎章。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5.麥克斯韋
麥克斯韋從小就有很強的求知慾和想像力,愛思考,好提問。據說還在他兩歲多的時
候,有一次爸爸領他上街,看見一輛馬車停在路旁,他就問:「爸爸,那馬車為什麼不走
呢?」父親說:「它在休息。」麥克斯韋又問:「它為什麼要休息呢?」父親隨口說了一
句:「大概是累了吧?」「不,」麥克斯韋認真地說,「它是肚子疼!」還有一次,姨媽
給麥克斯韋帶來一籃蘋果,他一個勁地問:「這蘋果為什麼是紅的?」姨不知道怎麼回答
,就叫他去玩吹肥皂泡。誰知他吹肥皂泡的時候,看到肥皂泡上五彩繽紛的顏色,提的問
題反而更多了。上中學的時候,他還提過象「死甲蟲為什麼不導電」,「活貓和活狗摩擦
會生電嗎」等問題。父親很早就教麥克斯韋學幾何和代數。上中學以後,課本上的數學知
識麥克斯韋差不多都會了,因此父親經常給他開「小灶」,讓他帶一些難題到學校里去做
。每當同學們歡蹦亂跳地玩的時候,麥克斯韋卻進入了數學的樂園,他常常一個人躲在教
室的角落裡,或者獨自坐在樹蔭下,入迷地思考和演算著數學難題。

麥克斯韋主要從事電磁理論、分子物理學、統計物理學、光學、力學、彈性理論方面的研究。尤其是他建立的電磁場理論,將電學、磁學、光學統一起來,是19世紀物理學發展的最光輝的成果,是科學史上最偉大的綜合之一

Ⅷ 物理學家的小故事

牛頓被蘋果砸到腦袋就悟出了萬有引力定理。
富蘭克林為了收集雷電而在打雷時冒著生命危險放風箏。
特斯拉為了告訴大家交流電很安全而給自己通上電,用手點亮燈泡。
愛因斯坦小時侯手工課上做的小板凳很醜陋。

Ⅸ 物理學家的小故事(300字)

彭桓武
在《我的一生和我的觀點》一書中玻恩提到:「在我的學生中有四個很有才華的中國人;其中之一是黃昆...」,另外三人是彭桓武、程開甲和楊立銘。
彭桓武1915年生於吉林長春市,1938年秋赴英在愛丁堡大學隨玻恩學習,1940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45年獲科學博士學位,1947年底回國。玻恩在他的著作《我的一生》中回憶說:「我的第一個中國學生是個矮小而強壯的小夥子,名叫彭(桓武)。他天賦出眾...我記得有一次他在一個理論問題上出了一個錯,錯誤找出來後,他非常沮喪,以致決定放棄科學研究,代之以為中國人民撰寫一部大《科學網路全書》,包括西方所有重要的發現和技術方法。當我說到我以為這對單個人來說是個太大的任務時,他回答道,一個中國人能做10個歐洲人的工作。...他被任命為愛爾蘭都柏林薛定諤高級研究院的教授,作為亥特勒(W.Heitler)的繼任,...我想彭是得到歐洲教授職位的第一個中國人。幾年以後他決定回中國,在走以前他來看望我們並和我們(指玻恩一家,本文作者注)一路到蘇格蘭西北高地的尤拉浦爾去,我們在那裡度假。...我們一起度過了美好的幾天。然後他離開了我們再沒見過他,他也沒寫信來。」玻恩說:「彭除了他那神秘的才幹外是很單純的,外表象一個壯實的農民。」從玻恩的字里行間滲透出他對這位倔強的中國北方小夥子的喜愛欣賞與想念。彭先生在英國時與亥特勒合作做介子理論方面的研究,並由於在理論物理方面的貢獻1945年與玻恩分享了英國愛丁堡皇家學會麥支杜加爾---布列斯班獎。回國後繼續進行核物理研究,對分子結構提出了以電子鍵波函數為基礎的計算方法。1956-1957年在他的領導下鄧稼先與何祚庥、徐建銘、於敏等合作發表一系列重要論文,為中國核物理研究做了開拓性工作。
彭先生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楊振寧
楊振寧(1922—),美籍華人,理論物理學家,1922年10月1日生於安徽省合肥縣(今合肥市)。
在西南聯合大學物理學系吳大猷指導下完成學士論文,1942年畢業後即入研究院深造,在王竹溪指導下研究統計物理學。1945年赴美,入芝加哥大學做研究生,
受E

Ⅹ 著名物理學家的小故事

1、愛迪生的故事

愛迪生是世界聞名的發明家。他小時候因為家裡窮, 只上了3 個月學, 十一二歲就開始賣報.他熱愛科學, 常常把錢節省下來, 買科學書報和化學葯品.他做實驗的器具, 是從垃圾堆里揀來的一些瓶瓶罐罐。

愛迪生12 歲的時候, 在火車上賣報.火車上有一節給乘客吸煙的專用車廂, 車長同意他在那裡佔用一個角落.他把化學葯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裡, 賣完了報,就做各種有趣的實驗。

有一次, 火車開動的時候猛地一震, 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磷一遇到空氣馬上燃燒起來.許多人趕來, 和愛迪生一起把火撲滅了.車長氣極了, 把愛迪生做實驗的東西全扔了出去, 還狠狠打了他一個耳光, 把他的一隻耳朵打聾了。愛迪生鑽研科學的決心沒有動搖.他省吃儉用, 重新做起化學實驗來。有一次, 硫酸燒毀了他的衣服; 還有一次, 硝酸差一點兒弄瞎了他的眼晴。他沒有被危險嚇倒, 還是頑強地做實驗。

愛迪生試制電燈, 為了找到一種價錢便宜、使用時間長的燈絲, 不知做了多少次實驗.他常常在實驗室里一連工作幾十個小時, 實在太累了, 就躺在實驗台上睡一會兒.他這樣不懈地努力, 終於找到了合適的燈絲, 發明了電燈.後來, 愛迪生又發明了電影、留聲機......他一生中發明的東西有1000多種。

熱點內容
張江生物晶元 發布:2024-11-01 14:02:26 瀏覽:33
真的嗎英語 發布:2024-11-01 13:30:06 瀏覽:503
師德事跡簡要 發布:2024-11-01 11:16:50 瀏覽:24
班主任設備 發布:2024-11-01 10:39:53 瀏覽:384
七八年級數學 發布:2024-11-01 10:37:56 瀏覽:863
什麼是烏木 發布:2024-11-01 03:59:52 瀏覽:119
顧丹老師 發布:2024-11-01 03:47:18 瀏覽:145
大學班主任班會 發布:2024-11-01 03:47:09 瀏覽:579
婦科唐老師 發布:2024-11-01 01:57:00 瀏覽:268
交往教學論 發布:2024-11-01 01:39:57 瀏覽: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