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於文言文翻譯

於文言文翻譯

發布時間: 2020-11-19 04:57:09

❶ 「削跡於衛窮於齊圍於陳」文言文翻譯。

意思是:在衛國被人鏟削掉所有足跡,在齊國被逼得走投無路,在陳國蔡國之間遭受圍困。

出自:《莊子 雜篇 盜拓》

原文選段:

子自謂才士聖人邪?則再逐於魯,削跡於衛,窮於齊,圍於陳蔡,不容身於天下。子之道豈足貴邪?

釋義:

你不是自稱才智的學士、聖哲的人物嗎?卻兩次被逐出魯國,在衛國被人鏟削掉所有足跡,在齊國被逼得走投無路,在陳國蔡國之間遭受圍困,不能容身於天下。

而你所教育的子路卻又遭受如此的禍患,做師長的沒有辦法在社會上立足,做學生的也就沒有辦法在社會上為人,你的那套主張難道還有可貴之處嗎?

(1)於文言文翻譯擴展閱讀

「盜跖」為一人名,指稱一個名叫跖的大盜,本篇以人物之名為篇名。《盜跖》內容的中心是抨擊儒家,指斥儒家觀點的虛偽性和欺騙性,主張返歸原始,順其自然。

作者思想成就:

莊周喜托寓言以廣其意,「東施效顰」、「邯鄲學步」等著名寓言就出自他的著作。他在哲學思想上繼承和發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觀點,使道家真正成為一個學派,他也成為了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莊子在哲學上,繼承發展了老子的思想,認為「道」是客觀真實的存在,把「道」視為宇宙萬物的本源。他說:「道之真以修身,其緒余以為國家,其土苴以為天下。」(《莊子·讓王篇》)意思是,大道的真髓、精華用以修身,它的余緒用以治理國家,它的糟粕用以教化天下。

他繼承和發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觀點,認為「道」是無限的、「自本子根」、「無所不在」的,強調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認有神的主宰。

❷ 怎樣翻譯文言文啊、

翻譯文言文有以下幾個手段:

1、錄: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號、官名、書名、物名、度量衡單位、器具、數量詞、廟號、謚號、特殊稱謂、專門術語等專有名詞,都可照原文抄錄。

2、釋:這是用得最多的一種手段;運用現代漢語的雙音節詞語來解釋古文中的單音節詞語。對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的活用,用法多樣的一些虛詞等要特別注意,一定要聯繫上下文,選准它的確切解釋。

3、理:調整、理順譯文的詞序。大多數文言詞句的詞語排列次序和現代漢語是一致,但也有一些文言句式。

4、添:在原文有省略的地方,增添必要的內容,使譯文通順、明確。

5、刪:有些詞語僅有語法作用而無法譯出的,可刪去不譯。

(2)於文言文翻譯擴展閱讀

常見虛詞

1、而:表並列、遞進、承接、轉折、假設、修飾、因果關系。

2、且:相當於「啊」。

3、何:什麼怎麼樣;哪裡;多麼;為什麼;怎麼;啊;通「呵」,喝問。

4、若:如同,像。

5、乎:表疑問;相當於「嗎」;表感嘆;表祈使或命令,相當於「啊」「呀」。

6、其:他(的),她(的),它(的);其中;難道;怎麼。

常見的虛詞還有:也、則、以、者、因、之、為、於、兮、焉、與、莫等。

❸ 文言文里翻譯為「剛剛」的意思的詞有哪些

剛剛:[gang gang]

方、才、剛、適、方才、適才,古文中都可以翻譯成剛剛。

❹ 文言文翻譯

翻譯如下:

趙朔的妻子是成公的姐姐,有趙朔留下的身孕,她逃到景公宮里躲藏起來。趙朔的一位門客名叫公孫杵臼,杵臼對趙朔的朋友程嬰說:「你為什麼不死?」程嬰說:「趙朔的妻子有身孕,如果有幸是男孩,我就奉養他;如果是女孩,我再慢慢去死。」過了不久,趙朔的妻子分娩,生下男孩。屠岸賈聽到後,到宮中去搜查。

夫人把嬰兒放在褲子里,禱告說:「趙氏宗族要是滅絕,你就大哭;如果不會滅絕,你就不要出聲。」搜查到這里的時候,嬰兒竟然沒有聲音。脫險以後,程嬰對公孫杵臼說:「今天一次搜查沒有找到,以後一定要再來搜查,怎麼辦呢?」公孫杵臼說:「扶立遺孤和死哪件事更難?」

程嬰說:「死很容易,扶立遺孤很難啊。」公孫杵臼說:「趙氏的先君待您不薄,您就勉為其難吧;我去做那件容易的,讓我先死吧!」於是兩人設法得到別人家的嬰兒背著,給他包上漂亮的小花被,藏到深山裡。

程嬰從山裡出來,假意對將軍們說:「我程嬰沒出息,不能扶養趙氏孤兒,誰能給我千金,我就告訴他趙氏孤兒藏在哪裡。」將軍們都很高興,答應了他,就派兵跟隨程嬰去攻打公孫杵臼。杵臼假意說:「程嬰,你這個小人哪!當初下宮之難你不能去死,跟我商量隱藏趙氏孤兒,如今你卻出賣了我。

即使你不能撫養,怎能忍心出賣他呢!」他抱著嬰兒大叫道:「天哪!天哪!趙氏孤兒有什麼罪?請你們讓他活下來,只殺我杵臼可以吧。」將軍們不答應,立刻殺了杵臼和孤兒。將軍們以為趙氏孤兒確實已經死了,都很高興。然而真的趙氏孤兒卻仍然活著,程嬰終於和他一起隱藏到深山裡。

過了十五年,程嬰、趙武攻打屠岸賈,誅滅了他的家族。景公重又把原屬趙氏的封地賜給趙武。到趙武行了冠禮,已是成人了,程嬰就拜別了各位大夫,然後對趙武說:「當初下宮的事變,人人都能死難。我並非不能去死,我是想扶立趙氏的後代。如今趙武已經承襲祖業,長大成人,恢復了原來的爵位,我要到地下去報告給趙宣和公孫杵臼。」

趙武啼哭叩頭,堅持請求說:「我寧願使自己筋骨受苦也要報答您一直到死,難道您忍心離開我去死嗎?」程嬰說:「不行。他認為我能完成大事,所以在我以前死去;如今我不去復命,就會以為我的任務沒有完成。」於是就自殺了。

(4)於文言文翻譯擴展閱讀:

文章選取與司馬遷的《趙世家》。

《趙世家》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創作的一篇文言文,收錄於《史記》中。本篇主要講述了「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數百年的興亡史。趙人的先祖是華夏族的一支,國君為嬴姓,趙氏。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周威烈王封趙烈侯趙籍為諸侯立國。趙國先後都晉陽(今山西太原)、中牟(今河南鶴壁)和邯鄲。公元前222年,滅於秦國。

在《史記》三十世家中《趙世家》是頗具特色的一篇。全文洋洋萬言,如長江大河,波瀾起伏,精彩片斷時有所見。其敘事之生動,人物之逼真,章法之多變,剪裁之精妙,都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兩件大事,其一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其二是關於趙氏孤兒的故事。

趙朔(生卒年不詳):即趙莊子。嬴姓,趙氏,名朔,謚號為「庄」。春秋時期晉國大夫。趙衰之孫、趙盾之子。其妻為晉成公之女趙庄姬(趙庄姬的稱謂構成:夫氏+夫謚+姓。《史記·趙世家》記載其為晉成公之姊,並非事實,屬司馬遷之誤)。

屠岸賈(gǔ),屠岸姓,名賈,在戲劇和民間傳說中,屠岸賈一直是以一個大奸臣的面目出現的。元代作家紀君祥創作的《趙氏孤兒》雜劇,影響深遠,以後的許多劇種都據此編出了精品劇目,多年流傳。屠岸賈也因此而成為老百姓耳熟能詳的奸臣形象。

趙朔死於何時,不詳。晉景公十一年(前589年),欒書將下軍,韓厥為司馬,以救魯衛。此時趙朔或已死,故以當時下軍佐欒書升任。晉景公十三年(前587年)記有趙嬰齊與趙庄姬私通一事,並且次年趙同、趙括為此事制裁趙嬰齊時,未見趙朔出面,何況《左傳》又稱朔妻為「趙庄姬」,「庄」即為趙朔謚,均證趙朔此前已死。

總之,趙朔死於趙同、趙括被殺之前,屬於正常死亡。「趙氏孤兒」事件純屬子虛烏有,為司馬遷作《史記》時採取的戰國傳說。

網路-趙世家

❺ 文言文翻譯

出自曾鞏的 與王介甫第二書

古之人有行此者,人皆悅而恐不得歸之。
古時候的賢人有這樣的操行的,
老百姓都心悅誠服,唯恐不能歸附於他。

其政已熄而人皆思,而恨不得見之,而豈至於謗且怒哉!
即使賢人的政事已經終止,人們都還會懷念他,
並且因為見不到而深以為憾,
又怎麼會遷怒而去毀謗他呢?

比懶作書,既離南康,相見尚遠,故因書及此,足下以為如何
我一向懶得寫信,既然已經離開了南康,
相見還遠,因此就寫到這了,您認為怎樣?

❻ 文言文翻譯

【原文】上已封大功臣二十餘人,其餘爭功,未得行封。上居南宮,從復道上見諸將往往耦語,以問張良。良曰:」陛下與此屬共取天下,今已為天子,而所封皆故人所愛,所誅皆平生仇怨。今軍吏計功,以天下為不足用遍封,而恐以過失及誅,故相聚謀反耳。」上曰:」為之奈何?」良曰:」取上素所不快,計群臣所共知最甚者一人,先封以示群臣。」三月,上置酒,封雍齒,因趣丞相急定功行封。罷酒,群臣皆喜,曰:」雍齒且侯,吾屬亡患矣!」
【譯文】高帝已經封賞了大功臣二十多人,其餘的人日夜爭功,一時決定不下來,便沒能給予封賞,高帝在洛陽南宮,從天橋上望見將領們往往三人一群兩人一夥地同坐在沙地中談論著什麼。高帝說:」這是在說些什麼呀?」留侯張良道:」陛下不知道嗎?這是在圖謀造反啊!」高帝說:」天下新近剛剛安定下來,為了什麼緣故又要謀反呢?」留侯說:」陛下由平民百姓起家,依靠這班人奪取了天下。如今陛下做了天子,所封賞的都是像蕭何、曹參這樣的您自己親近喜愛的老友,所誅殺的都是自己生平仇視怨恨的人。現在軍吏們計算功勞,認為即使把天下的土地都劃作封國也不夠全部封賞的了,於是這幫人就害怕陛下對他們不能全部封賞,又恐怕因往常的過失而被猜疑以至於遭到誅殺,所以就相互聚集到一起圖謀造反了。」高帝於是擔憂地說:」這該怎麼辦呀?」留侯道:」皇上平素最憎惡、且群臣又都知道的人,是誰啊?」高帝說:」雍齒與我有舊怨,他曾經多次令我困窘羞辱。我想殺掉他,但由於他功勞很多,所以不忍心下手。」留侯說:」那麼現在就趕快先封賞雍齒給群臣看,群臣看到雍齒受封,這樣一來,群臣也就人人都對自己能受封賞堅信不疑了。」高帝這時便置備酒宴,封雍齒為什方侯,並急速催促丞相、御史論定功勞進行封賞。群臣們赴宴之後,都很高興,說:」雍齒尚且被封侯,我們這些人就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了!」

望採納噢
~

❼ 文言文翻譯

譯文:
南朝宋謝晦任右衛將軍,權勢很大,從彭城(今江蘇徐州)回京接家眷,賓客車馬擁擠。他的哥哥謝瞻很害怕,說:「你名聲地位都不高,別人就如此巴結討好,這哪裡是家門的福分呢?」於是就用籬笆隔開庭院,說:「我不願看到這種情況。」又請求宋公劉裕對自己降級或免職,以便保住即將衰落的家門。等到謝晦立了建國大功,謝瞻又憂又怕,得了病,不去治療,於是就死去了。謝晦後來果然被滅族。顏竣為送孝帝立了大功,官位很高,他父親顏延之常對他說:「我平生不喜歡看到有權勢的人,現在卻不幸見到了你。」有一天早晨去看顏竣,見賓客滿門,可顏竣還沒有起床,顏延之大為惱火,說:「你出身於糞土之中,卻升到雲霄之上,現在竟如此驕傲,難道能長久嗎?」顏竣最終被孝帝殺死。顏延之、謝瞻都可以稱得上是賢明父兄了。
隋高穎被封為僕射,他母親告誡他說:「你富貴已經達到頂點,只能等一個砍頭罷了。」隋高穎因此常怕有禍變發生,等到罷官為民,欣喜異常,絲毫沒有怨恨的顏色,但後來還是難免被隋煬帝殺害。唐朝潘孟陽任侍郎時,還不到四十歲,他母親說:「以你的才能,竟當了丞郎,這實在讓我擔驚受怕。」嚴武去世,他母親哭著說:「從今以後,我知道不會當官家的奴婢了。」這三位可算是賢明的母親了。
褚淵幫助蕭道成篡奪皇位,建立齊國,褚淵的堂弟對褚淵的兒子褚賁說:「我不知道你家司空把一家的東西送給另一家,是什麼意思?」等到褚淵當了司徒,褚炤嘆息說:「家門不幸,竟又有今天的封官。」褚淵死後,他的兒子以父親失節為恥辱,服喪期滿,不再做官,把爵位讓給弟弟,自己終身隱居。王晏幫助齊明帝奪取了帝位,堂弟王思遠說:「兄將來怎麼立身?如果能現在就自殺,還可以保住門戶。」王晏被任命為驃騎將軍後,又召集子弟對王思的哥哥王思微說:「隆昌元年(494年)底,思遠弟勸我自殺,如果聽了他的話,哪裡會有今天?」王思遠說:「依我看,今天還不晚。」王晏嘆息說:「世界上竟有勸人自殺的。」王晏後來果然被齊明帝殺死。褚炤、褚賁、王思遠可以說是賢明的子弟了。

❽ 文言文翻譯!急!

原文:
昔有一國,國中一水,號曰狂泉,國人飲此水,無不狂,唯國君穿井而汲,獨得無恙回,國人既並狂答,反謂國主之不狂為狂,於是聚謀,共執國主,療其狂疾,火艾針葯,莫不畢具,國主不任其苦,於是到泉所酌水飲之,飲畢便狂,君臣大小,其狂若一,眾乃歡然。
譯文:
從前有一個國家(今天所謂城市),全國只有一眼泉水,名叫「狂泉」。全國的人都飲這水,沒有不瘋的;唯有國家的君主打井取水,唯一可以沒有疾病。全國的人既然都瘋了,於是聚集在一起想辦法,一起抓住國王,治療國王的瘋病,用艾葉燒熏、扎針、吃葯,沒有不全部用上的。國王受不了那苦,於是來到泉邊,舀水喝了,喝完就瘋了。(全國)君臣、大人小孩,他們的瘋病都一樣,大家便興高采烈。

❾ 文言文《與長子受之》翻譯

翻譯:

如果你努力學習,在家裡也可以讀書寫文章,弄明白言論或文章的內容和道理,用不著遠離父母,千里迢迢地去跟從老師學習。

你既然不能這樣,就是自己不好學,也不能指望你懂得這個道理。但是現在讓你出外從師的原因,是擔心你在家裡為俗務所纏身,不能專心讀書學習。同時,父子之間,我也不希望日夜督促責備你。

在家裡也沒有朋友和你一起探討,增長見識,所以要讓你出去走一走。你要到了那裡,能奮發努力有所作為,用心改去以前的不好的習慣,一心勤奮謹慎,那麼我對你還有希望。

若不是這樣,則是徒勞費力,和在家裡沒有兩樣,以後回來,又僅僅是以前那樣的小人物,不知道你准備用什麼樣的面目來見你的父母親戚同鄉和老朋友呢?

記住!記住!「勤奮學習,不要愧對了父母」這一次行程,要千萬努力呀!

原文:

蓋汝好學,在家足可讀書作文,講明義理,不待遠離膝下,千里從師。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學,已無可望之理。

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於俗務,不得專意。又父子之間,不欲晝夜督責。及無朋友聞見,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奮然勇為,力改故習,一味勤謹,則吾猶可望。

不然,則徒勞費。只與在家一般,他日歸來,又只是伎倆人物,不知汝將何面目。歸見父母親戚鄉黨故舊耶?

念之!念之!「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在此一行,千萬努力。

蓋:如果。汩:攪亂,擾亂他,沉沒。伎倆:原指不正當的手段,這里是不務正業的意思。夙:早晨。

出自:宋 朱熹《與長子受之》

(9)於文言文翻譯擴展閱讀

主旨:

朱熹教導兒子珍惜學習機會,對兒子的良苦用心清楚可見;希望兒子改掉舊習,發奮學習,有所作為;語重心長,發人深醒。

作者成就影響:

在宋朝,學術上造詣最深、影響最大的是朱熹。他總結了以往的思想,尤其是宋代理學思想,建立了龐大的理學體系,成為宋代理學之大成,其功績為後世所稱道,其思想被尊奉為官學,而其本身則與孔子聖人並提,稱為「朱子「。

元朝皇慶二年(1313年)復科舉,詔定以朱熹《四書章句集注》為標准取士,朱學定為科場程式。明洪武二年(1369年),科舉以朱熹等「傳注為宗」。

朱學遂成為鞏固封建社會統治秩序的精神支柱。它強化了「三綱五常」,對後期封建社會的變革,起了一定的阻礙作用。朱熹的學說,也對後來明朝王陽明的心學有深刻的影響。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正是在朱熹哲學基礎上的突破。

朱熹在總結前人教育經驗和自己教育實踐的基礎上,基於對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徵的初步認識,把一個人的教育分成「小學」和「大學」兩個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階段,並提出了兩者不同的教育任務、內容和方法。

朱熹認為8~15歲為小學教育階段,其任務是培養「聖賢坯璞」。鑒於小學兒童「智識未開」,思維能力薄弱,因此他提出小學教育的內容是「學其事」,主張兒童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具體行事,懂得基本的倫理道德規范,養成一定的行為習慣,學習初步的文化知識技能。

熱點內容
小學班主任的成長故事 發布:2024-10-19 11:36:21 瀏覽:19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編制要求 發布:2024-10-19 10:58:05 瀏覽:469
內江歷史 發布:2024-10-19 10:50:55 瀏覽:209
廣平教師招聘2017 發布:2024-10-19 10:24:33 瀏覽:95
化學品海運 發布:2024-10-19 08:39:32 瀏覽:608
手機怎麼使用北斗導航 發布:2024-10-19 06:22:07 瀏覽:492
關於教育論文 發布:2024-10-19 06:13:50 瀏覽:821
英語演講比賽稿 發布:2024-10-19 04:08:45 瀏覽:776
語文字音題 發布:2024-10-19 03:20:03 瀏覽:134
股指期貨歷史 發布:2024-10-19 03:16:24 瀏覽: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