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對話
『壹』 有什麼對話的短古文
1.兩小兒辯日
原文: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yú),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cāng)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shú)為汝(rǔ)多知(同「智」)乎?」
(1)辯斗:辯論,爭論。
(2)故:原因,緣故。
(3)以:以為,認為。
(4)去:離。
(5)日中:中午。
(6)車蓋:古時車上的篷蓋,像雨傘一樣,呈圓形。
(7)及:到了。
(8)則:就。
(9)盂:一種裝酒食的敞口器具。
(10)為:是。
(11)滄滄涼涼:陰陰冷冷,天氣涼爽的樣子。
(12)探湯:把手伸到熱水裡去。意思是天氣很熱。
(13)決:裁決,判斷。
(14)孰:誰,哪個。
(15)汝:你。
譯文:孔子到東方游學,途中遇見兩個小孩兒在爭辯,便問他們爭辯的原因。
第一個小孩兒說:「我認為太陽剛升起來時離人近,而到中午時離人遠。」
另一個小孩兒則認為太陽剛升起時離人遠,而到中午時離人近。
第一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升起時大得像一個車蓋,到了中午時小得像一個盤盂,這不是遠小近大的道理嗎?」
另一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涼而略帶寒意,到了中午時就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熱,這不是近熱遠涼的道理嗎?」
孔子聽了不能判定他們誰對誰錯,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知識淵博呢?」
2.瞳子何必在大
原文:嵇中散語趙景真①:「卿瞳子白黑分明,有白起之風②,恨量小狹③。」 趙雲
:「尺表能審璣衡之度④,寸管能測往復之氣⑤。何必在大,但問識如何耳⑥。」
①稽中散:嵇康,嵇康曾任中散大夫。趙景真:趙至,字景真,曾隨嵇康學習,
有才氣。
②白起:戰國時秦大將。
③恨:遺憾。小:稍微。
④表:古代測量太陽影子來計算時間的標竿。璣衡:古代觀測天象的儀器。
⑤管:古代校正樂律的工具。
⑥識:才智。
譯文:稽中散(嵇康)對趙景真說:「你的眼睛黑白分明,有大將白起的風采,遺憾的是器量狹窄啊。」「趙景真說:「尺長的標桿可以測定太陽運行的精確度,寸長的竹管可以測定音樂的高低。何必要大呢,只看才智如何就可以了。」
『貳』 古人在平時的交流對話中說的是文言文嗎
文言指在「五四」之前通行的以古漢語為規范的漢語書面語。很明顯,文言是別於白話的古漢語書面語。這里強調的是書面語,只用於寫作,不用於口語交流。
中國古代自文字產生,「書面語」就自成一套系統。在古人的生活中,閱讀,是文言文,說話,是口語與方言。古人的口語(白話)另成系統,與文言不盡相同,倒和我們今天所通行的口語有相似之處。
文言文的最大特點,是異常簡潔,概括力非常強;缺點是表達上容易概念化,不容易寫出豐富的層次和細膩飽滿的細節。所以古書長於約略記事,而十分缺乏場景及人物心理的詳細描寫,更沒有出現像《伯羅奔尼撒戰爭史》那樣的史學巨著,古書讀來,並不那麼夠味。明清時期,小說創作主要使用白話文,才在藝術上達到新的高峰,如果沿用文言,那就很難了,而且不大會出現長篇小說。
但由於文言簡潔,規范性強,是一種易於推廣的標准化文字,這對於我們這個疆域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家的大一統局面的形成與維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中國方言太多了,俗話說「三里不同音」,然而不論走到哪裡,文字都是相同的,大家讀的書是一樣的,而且這些書一讀幾千年,先秦時人寫的書,明清時代的人照樣認得,這是異常神奇的!而中國統一的共同文化及心理基礎,由此而形成。
例如《孔雀東南飛》是南北朝廣泛傳頌的民歌,因此其中的語言也就和當時的口語極為接近,請看第一句:「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這句比較淺顯,雖和今天的口語雖有差異,但不大。這就能反映出但是口語的特點。
另外,四大名著除了《紅樓夢》之外,其它三部都是在民間故事或說書藝人說書的基礎上創作的,其語言特點也帶有一定的口語性質,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半文半白」。
五四之後直接用口語進行創作,其書面語與口語是基本保持一致,所以我們可以從今天,或者是解放前的書面語去判斷我國近現代的口語和我們今天的口語是相近的。
舉一個誤解的例子,好比「朕」。不少人會說,朕當然是口語,皇帝都是自稱為「朕」的,其實,「朕」是書面語,而且是歷史非常悠久的文言。這個詞可以上溯到先秦時期。最先用於一般人,從秦始皇起,才為皇帝的專用詞——是書面的專用詞。
好比朝廷發詔令,都是以皇帝的名義發布,通篇文言,怎麼可以夾雜一個口語「我」?皇帝在詔書中就自稱「朕」。古代的詔誥敕諭都不是皇帝本人寫的,而是由大臣代筆,不過他們需用皇帝的口吻,所以歸了包齊,「朕」是皇帝本人和大臣都可以用的字眼,但它只在具有法律地位的朝廷文書中使用。為了凸顯皇帝的金口玉言,多數古書在引述皇帝之言時,也用「朕」這個字。
可見古人主要用書面語寫作、記事時,給今人造成很大的困惑。
談詩論道的時候可能會用較文言的話,但平時和人交談肯定不會。古代文人平時對話雖然用的文辭比較優雅,但也是平常人能聽懂的古白話。所謂古白話,也不過是大白話中夾雜一些我們現在看不太懂的幾個字詞而已。我們看明代的許多聖旨甚至都用的最通俗易懂的白話。
即使是文人,日常使用的語言也不會過於文言化。譬如宋代朱熹,是典型的儒者,平日里和學生們講話是這樣的:
聖人教人,大概只是說孝弟忠信日用常行底話。人能就上面做將去,則心之放者自收,性之昏者自著。如心、性等字,到子思孟子方說得詳。
這也不太用翻譯,如果非要翻譯,就是說「底」是現在的「滴(的)」:
聖人教人,大概只是說孝、弟、忠、信,日用常行滴話。人能就上面做將去,則心放者自收,性之昏者自著。如心、性等字,到子思、孟子,方說得詳。
因此古代人日常交流時使用與我們現在的口語相近的語言,只是寫文章時才用那些之乎者也的文言文,以示很有學問,區別於普通的、沒讀過書的老百姓。
『叄』 有對話的文言文是說明文嗎
不是的。很多有對話描述的文言文其實是記述文。
例如:兩小兒辯日
孔子專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屬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肆』 關於對話的現代文言文
老師要我們回家寫一
段孔子與老子先生對於
和平的看法的對話。
我很認真地寫了可是卻沒過。
老師給的評價:
「請用文言文對話」
你妹啊
『伍』 文言文《梟與鳩對話》的全文翻譯
梟逢鳩,鳩日:[子將安之?]梟日:[我將東徒。]鳩日:[何故?]梟日:[鄉人皆惡我鳴,以故東徒。]鳩日:[子能更鳴可矣;不能更鳴,東徒,猶惡子之聲。]
貓頭鷹遇見了斑鳩,斑鳩說:[你要到那裏去?]貓頭鷹說:[我要搬到東面去。].斑鳩說:[為甚麽緣故呢?] 貓頭鷹說:[村裏的人都討厭我叫的聲音,為了這個緣故,我要搬到東面去。]斑鳩說:[你要是能改變了叫的聲音,那就好了; 要是不能改變叫的聲音,就是搬到東面去,人還是討厭你的聲音的。]
《梟逢鳩》又名《梟將東徙》,是一則動物寓言。「梟」即貓頭鷹,是傳說中的一種不吉祥的鳥。因其鳴聲多在夜半時分,而且叫聲凄厲,故而不受人們喜歡。梟意識到這一點於是決定搬家。可是斑鳩告訴它:除非它改變自己的叫聲,也就是改變它們的生活習性,否則不管搬到哪裡,都不會受到別人的歡迎。
【說明】這則寓言故事告誡人們,對待自己的重大缺點和某些重大問題,要從根本上加以解決,不能像貓頭鷹搬家那樣,就事論事,迴避矛盾,這樣問題是解決不了的。
『陸』 有趣的古文對話
《世說新語》,對白都是機智詼諧的,應該是你想要的。
舉一則給你吧:
晉明帝年數歲,坐元帝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問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問:「何以致泣?」具以東渡意告之。因問明帝:「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答曰:「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元帝異之.明日,宴群僚,又問之。對曰:「日近。」元帝失色,曰:「何故異昨日之言邪?」對曰:「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柒』 文言文對話,很搞笑
賣
糕
有叫賣糕者,聲甚啞,人問其故,曰:「我餓耳。」又問:「既餓,何不食糕?」
曰:「是餿的。」(兩曰皆低聲而說)
——(明)浮白主人輯《笑林》
『捌』 古代人平時說話都是文言文嗎
中國古人是很聰明的,為了讓文化不流失,所以寫文章的時候用文言文做記內錄,不管你口頭怎麼說話記錄容的都是文言文,這樣免去了很多麻煩,不會因為文化的變遷而導致記錄發生變化。還有關於唐以前或者再以前他們說話是否是只說文言文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不必深究,因為我們只有記載,也穿越不回去,或者說穿越回去了也回不來,而且中國的古代很少詞彙量,都是單字為主,好多白話文其實來源於日本,還有好多詞來源於佛經等等,中國文化包容性很大。但是文言文,是祖宗的筆記卻不是說話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