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小學科學的概念

小學科學的概念

發布時間: 2020-11-25 12:03:36

1. 小學科學前概念 調查內容有哪些

學生並不是腦袋空空地進入學習情境的.他們在接受正式教育之前,就已經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現象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認識.這些先入為主的概念,對於他們的學習,有相當大的干擾.當新學習的概念與他們先前存有的概念相沖突時,自然而然會產生一股抗衡力量,而兩相沖突之下,當然會對學習的成效有所不利.已有的知識經驗對學習新知識的影響可以通過培根的一段話來形容:「一旦人們接受某一觀點就會去尋求所有的論據去支持已有的觀點而忽略或輕視與之相反的事實或證據以維護其原有的觀點不受侵犯.」(nissani,1992) 這個學生先入為主的概念,通常有別於專家的科學概念,且非常難以改變.由於學生的這些概念,以科學家的觀點來看都是不正確的,而稱之為迷思概念(misconception).在國外也有稱之為先前概念(preconception)、直覺概念(intuition)、另有概念(alternative conception)等.不幸的是這些迷思概念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卻是運用自如.只有在課堂上,老師才會指出他們的錯誤概念;考試時,學生才會填上他們所「學習到」的正確觀念,其他時候,他們寧可相信他們自己自成一格的理論,當然他們也不反對其他理論的存在.只是寧可多種理論並存,也不願意放棄自己的迷思概念.新鮮!

2. 小學 科學 概念總結

科學復習
1.同放大倍數的放大鏡觀察同一物體,隨著放大倍數的增加,觀察物體的(圖像)變大,獲得的(物體信息)更多,同時(視野)變小,球形放大鏡放的最大,特別是(玻璃球)。
2、 鏡的特點是(透明,中央厚邊緣薄)。放大鏡也叫(凸透鏡)。放大鏡的放大倍數和鏡面的(凸度)有關,凸度越大,放大倍數越大。(球形透明體)放大倍數是最大的,例如(裝滿水的玻璃球、燒瓶)。
3、 顯微鏡至少要(兩)個放大倍數不同的放大鏡。
4、透鏡看到的(面積或區域)叫做透鏡的(視野)。
5、晶體的方法是有(減少水分)和(降低溫度)兩種。我們在課堂上利用(蒸發)來減少水分。
6、然界中的(大部分)固體物質都是(晶體或由晶體組成的)。
7、蘭生物學家(列文虎克)發明了(顯微鏡)。後來人們又研製出(電子顯微鏡)和(掃描隧道顯微鏡)。
8、國科學家(羅伯特胡克)發現了(細胞)。事實說明生命體都是由(細胞)由組成的。
9、細胞學說)的建立被譽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
10、水稻之父是(袁隆平)。人類研究微小世界的最新成果是(克隆羊)。
11、整個世界都是由(物質)構成的,包括空氣、電、火、聲音。
12、(物質)總是不斷地變化,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形態、大小,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
13、蠟燭變成蠟燭油是(物理變化),油燃燒了變成氣體是(化學變化)。
14、白糖熔化是由(物理變化),熔化後變黃、變黑,有焦味是(化學變化)。
15、建築用的水泥,包含一系列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
16、含澱粉的食物有(米飯、土豆、麵粉、紅薯、玉米、豆類、包子、饅頭、餅類)。
17、鐵生銹與(空氣和水的共同作用)有關。
18、化學變化伴隨的現象有(改變顏色、發光發熱、產生氣體、產生沉澱物)。
19、澱粉遇到碘酒變成藍色、鐵生銹、小蘇打和白醋混合、硫酸銅溶液與鐵釘的反應、蠟燭燃燒、白糖加熱、煤和石油的燃燒、美麗的煙花、製作檸檬汽水是化學變化。
20、鐵絲變彎\水結冰和水變成水蒸氣、折紙、易拉罐壓扁、混合沙和豆子、鹽或糖在水裡溶解是物理變化。
21、物理變化的特點:不產生新物質。化學變化的特點:產生了新物質。
22、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包括圍繞它轉動的八大行星(包含圍繞行星轉動的衛星)、矮行星、小天體(包括小行星、彗星)等組成的天體系統。
23、 第一個在月球上著陸的載人飛船是美國的(阿波羅11號);第一個登上月球的美國人叫(阿姆斯特朗)。
24、 第一個進入宇宙太空的宇航員是(加加林)。
25、 世界公認的火箭發源地是(中國)
26、 我的載人飛船是(神舟5號和神舟6號)圓了中國人的飛天夢。現在(嫦娥一號)探月又發射成功
27、 光的傳播速度是每秒(30萬千米),光年是用來計量(恆星間距離)的單位。
28、 月球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的的各種形狀叫做(月相)。
29、 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極星)。
30、 (大熊座)的明顯標志是由七顆亮星組成的(北斗七星),利用大熊座能很快找到北極星。
31、 (天津四、織女星、牛郎星)三個星構成了一個巨大的三角形,稱為(夏季大三角)。天津四屬於(天鵝座),織女星屬於(天琴座),牛郎星屬於(天鷹座)。
32、 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徵:(分布著許多大大小小的環形山)
33、(減少垃圾的數量)是從源頭上解決垃圾問題的辦法。
34、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廚余垃圾:剩餘飯菜、果皮和蔬菜莖葉等廚房垃圾。
可回收垃圾:各種金屬、紙、塑料、玻璃、橡膠、布等製品。
有害垃圾:廢電池、廢日光燈、廢水銀溫度計、注射器、過期葯品。
其他垃圾: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
35、(重新使用)是減少垃圾數量的重要方法。
36、處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和( 焚燒) 兩種。
37、絕大多數的水污染都是由(人類活動)引起。
38、(垃圾分類、分裝)是垃圾回收利用的前提。
39、污水的處理包括三步:初步處理(物理方法)、再處理(生物方法)、追加處理(化學方法)
40、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有:垃圾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白色污染、物種滅絕速度加快、土地沙漠化、溫室效應、臭氧空洞……

3. 小學生科學概念形成的過程有哪些特點

1、例子化:
受思維發展水平的限制,學生一般難以對觀察到的現象或數據進行歸納、抽象和推理。
2、虛假順應性:
一部分學生對與他們已有的「前概念」相悖的科學概念會產生「虛假順應」的現象。
3、對抗性:
與「虛假順應」相對的另一個現象是,在科學概念與他們的前概念發生沖突時,有時他們還會表現出強烈的對抗性。

4. 小學科學活動設計中的設計概念是什麼

這活動設計中,設計概念是什麼?小學科學活,設計概念是,為了提高小學生的創新意識

5. 小學科學新課標究竟新在哪兒

天津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科學教育系原主任楊書遠看來,新課標的重大變化是明確了科學課在一、二年級開設。根據小學生的知識結構、年齡特點、認知規律以及學習進階理論,新課程標准把小學六個年級劃分成:低(一、二年級)、中(三、四年級)、高(五、六年級)三個學段,特別是課程標准對不同學段的學生分別設計了不同層級的學段目標,體現了科學教育的階段性和連續性。

楊書遠分析說,新課標對小學科學課程的性質作了新的定位,具體表述為:「小學科學課程是一門基礎性課程、實踐性課程、綜合性課程。」新課標中提出「早期的科學教育……為(小學生)今後的學習、生活以及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是對「基礎性」的詮釋。「實踐性」則體現在學生使用探究式學習方式像科學家研究科學問題那樣親身經歷、動手動腦等實踐活動,理解科學知識,學習科學方法,並能夠嘗試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科學問題。「綜合性」則表現為: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和宇宙科學、技術與工程這四大領域知識之間的相互滲透和相互聯系;小學科學課與數學語文、綜合實踐等並行開設課程之間的關聯與互動;在技術與工程領域,新課標要求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創造發明、設計製作自己的「產品」,養成動手、動腦解決實際問題的習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來源:中國教育報

6. 什麼叫小學科學概念

小學科學的核心是探究,探究就是教師用問題引導,學生自主交流、互動合作、多方提出問題和尋求答案的過程。
科學是反映自然、社會、思維等客觀規律的分科知識體系。主要表現為:從事實中發現規律,得出結論。
小學科學就是教師用問題引導,學生回答,動手實驗,得出結論,聯系生活,學以致用,培養創新。
小學科學

7. 小學科學課程24個核心概念是什麼

小學科學課程24個核心概念是
物質科學領域:
1.物質(材料)具有不同的特徵和特性(7)
2.物態變化 (6)
3.空氣是一種由不同氣體混合成的物質 (7)
4.自然界的物體總在運動 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來表示物體的運動狀態(4)
5.力作用於物體 會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2)
6.聲是能量的一種形式(10)
7.光是能量的一種形式(8)
8.熱是能量的一種形式(8)
9.電是能量的一種形式(9)
10.磁是能量的一種形式(5)
生命科學領域:
1.為了維持生存,生物體需要不斷和外界交換物質、能量和信息(7)
2.植物能夠製造養分以維持自身的生存,並為動物和人類提供生存需要的氧氣和養分。 (4)
3.動物能適應環境,通過獲取植物和其他動物的養分來維持生存(4)
4.人類有一個具有高級功能的腦。(3)
5.植物和動物都能繁殖後代,使各自的物種得以延續。(6)
6.動植物之間的依存關系 (4)
7.地球上存在著不同的植物和動物——生物的多樣性 (4)
地球科學領域:
1.在太陽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按一定的規律運動 (5)
2.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很有特色的行星(9)
3.人類生存需要不同形式的能源(5)
4.人類的活動會影響我們生存的環境(3)
技術領域:
1.人們設計不同的儀器和工具來滿足各種用途(4)
2.人們設計不同的工具來移動物體 (7)
3.人們設計不同的結構來實現不同的功能。(8)
註:後面的括弧內為該核心概念之下的具體概念數。

8. 小學科學和初中科學的區別

一、出版單位不同

1、小學科學:長春出版社。

2、初中科學:浙江大學出版社。

二、內容不同

1、小學科學:雜志的辦刊宗旨,是配合小學科學課的教學,為小學生課內外探究與科學閱讀提供平台。

2、初中科學:根據新課標精神,按照《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准》由浙江省特高級教師精心編寫,在形式上做到跟課堂教學同步,方便學生課堂同步學習和階段測試使用。

三、特點不同

1、小學科學:是國內唯一一份以小學生為讀者對象,與小學科學課教學緊密關聯的課外讀物。辦刊過程中,得到了各省市科學課教研專家的熱情關注和支持。

2、初中科學:緊扣新教材,貫徹新理念;選擇新素材,設計新題目;扎實打基礎,全力求創新。


9. 關於小學科學課堂核心概念教學的幾點思考

1.把握學生的前概念
現在的學生處於一個多媒體時代,他們可能會通過電視、書籍、報刊、網路等渠道了解到自然現象和人類的一些科學產品,當然在他們的日常活動中也會產生一些自己的認識了解,而這些印象必然會被他們帶入課堂。這些印象就是他們在學習科學概念之前的「日常概念」,也可以稱之為前概念。在幫助學生構建科學核心概念之前,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前概念。了解學生前概念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書面測試、訪談分析、個別交流、畫圖等。這些方法的採用可以視實際情況有選擇地使用。當然這些方法並不是隨意用的,要針對實際情況有選擇性地使用。
比如,畫圖非常適合在課堂上暴露學生的前概念,這個方法比前幾種方法簡單易行,一張白紙,一支筆,不會對學生產生一些暗示,而且這個方法已被大多數老師運用在課堂上了解學生的前概念,因為有時學生的想法是很難只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利用畫圖的形式可以讓我們更加貼切地了解學生的想法。因為有時學生所說的並不完全符合他們的所想,並不能完全表達他們所要表示的全部意思。利用畫圖可以更多地暴露他們隱藏於大腦中的隱性思維。
2.找准概念生長點,引導感知科學核心概念
基於學生並不是空著腦袋走進課堂的,他們的腦袋中存在著一些前概念,這些前概念有的可能是錯誤的,但它包含著學生原有的經驗和假設,這些原有的經驗和假設正是核心概念的生長點。科學教學活動過程就是要改變學生原有的前概念,通過深入地探究活動讓學生直面自己的錯誤概念引發認知沖突,通過各種構建活動,建立起新的概念體系,達到核心概念建構目標。這些活動可以是通過讓學生獲得必要的感性認識來消除錯誤的前概念,也可以是讓學生經歷認知沖突,消除錯誤的前概念,還可以是為學生提供符合客觀事實的事物,發展學生不完整的前概念。但是科學核心概念的建構還要藉助完整的探究過程來實現。
3.通過探究幫助學生構建核心概念
幫助學生核心概念的建構過程也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順序以及他們個體科學概念發展的水平。近年來,為了改變以知識傳授為主的現狀,培養學生對科學學習的興趣,廣泛提倡採用基於探究的教學方法。在教學活動中發現通過探究活動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構建核心概念。當然探究活動的設計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設計好的探究活動才能很好地達到目的。
4.促進學生深化科學核心概念
深化科學核心概念,就是把科學知識技能內化為學生自己的東西,轉變成他的一種素養,通過實踐發現有這樣兩種深化方法。
概念圖構建法,它利用圖示的方法來表達人腦中的概念思想,把隱藏於人腦中的東西變得現行化、可視化,便於交流與表達。這種方法可以幫助學生理清他所掌握的科學概念,加深記憶。並且可以區分出大概念和小概念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熱點內容
化學方程式配平口訣 發布:2024-11-02 08:52:23 瀏覽:75
淘寶大學教學 發布:2024-11-02 08:49:04 瀏覽:687
大學物理學張三慧答案 發布:2024-11-02 07:26:02 瀏覽:13
輔助教學 發布:2024-11-02 05:51:57 瀏覽:246
英語見證 發布:2024-11-02 05:41:05 瀏覽:991
綠色苗圃教育網 發布:2024-11-02 05:33:43 瀏覽:579
元江縣地理 發布:2024-11-02 05:28:02 瀏覽:534
星媽教學 發布:2024-11-02 05:21:45 瀏覽:652
優勝教育網 發布:2024-11-02 04:31:43 瀏覽:460
教師資格歷年真題及答案 發布:2024-11-02 03:49:24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