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文言文
① 乃在古文中的解釋有哪幾種
乃
乃
⑴於是,就。例:①乃取一葫蘆置於地。②乃入見。③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④曰:「諸將吏敢復有言當迎操者,與此案同!」乃罷會。⑤良乃入,具告沛公。⑥懷王乃悉發國中兵。
⑵才,這才。例:①雖理想派之作,亦先有所本,乃增損而潤色之。(乃:然後才。)②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③悉使蠃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④度我至軍中,公乃入。⑤泛彭蠡口,四望無際,乃知太白「開帆入天境」之句為妙。
⑶卻。例:①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②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強步。③今君乃亡趙走燕。④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⑷是,就是,原來是。例:①視之,乃龐德也,②當立者乃公子扶蘇。③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乃:一說這里有「在」的意思)④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⑤諸葛亮真乃神人。⑥路旁一歧東上,乃昔所未至者。⑦嬴乃夷門抱關者也。⑧謂獄中語乃親得之於史公雲。⑨是乃仁術也。
⑸竟然。例:①問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漢。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⑹他的。例:是芋視乃婦也。⑺乃至,甚至。例:蒙沖斗艦乃以千數。(乃:一說竟然。)
⑻可是。例:①零落難堪,似成棄物;乃摘而藏之,雙備經年裹物之用。②時夫仆俱陰險行後,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覺引余獨往。(乃:一說只是,表示輕微的轉折。)
⑼而,又。例: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⑽這樣。例:夫我乃行之。
[11]你,你的。例: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② 乃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1、(代詞)你,你的;他的;此,這個;
2、(動詞)是,就是專
3、(副詞)剛剛,才;竟,竟然屬;卻;於是
組詞如下:
不乃、至乃、乃眷、乃才、普乃、乃耳、乃往、乃情、既乃、焉乃、便乃、乃誠、然乃、此乃、亦乃、乃纔、乃比、乃老、來乃、你乃
(2)乃文言文擴展閱讀
字形演變
字源解說
文言版《說文解字》:乃,曳詞之難也。象氣之出難。凡乃之屬皆從乃。古文乃。籀文乃。
白話版《說文解字》:乃,說話措詞遲鈍。字形像語氣出口很難的樣子。所有與乃相關的字,都採用「乃」作邊旁。這是古文寫法的「乃」字,這是籀文寫法的「乃」字。
組詞解釋:
1、不乃
無乃,豈不。
2、至乃
連詞。提出突出事例,表示達到某種程度。猶言甚至,竟至。
3、乃眷
他的妻子。
4、普乃
鮮卑的姓氏。
5、乃往
從前,以前。
③ 文言文中乃的用法
1、用作副詞。表示前後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可譯為「就」「這才」等;也可表示前後兩事在情理上是逆轉相背的,可譯為「卻」「竟(然)」「反而」「才」等;還可表示對事物范圍的一種限制,可譯為「才」「僅」等。例如:
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曹劌論戰》)
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故燕王欲結於君。今君乃亡趙走燕。(《廉頗藺相如列傳》)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石鍾山記》)
臣乃敢上壁。(《廉頗藺相如列傳》)
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項羽本紀》)
2、用作代詞。只用作第二人稱,常作定語,譯為「你的」;也作主語,譯為「你」。不能作賓語。例如: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3、用在判斷句中,起確認作用,可譯為「是」「就是」等。例如:
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赤壁之戰》)
嬴乃夷門抱關者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乃」有時還作連詞用,釋為「若夫」、「至於」「如果」等。例略。
④ 乃有幾種古文翻譯
乃有8種古文翻譯,具體如下:
1.是,是的,就是
2.連詞。於是。
3.副詞。才。
4.文言副詞。竟。
5.文言人稱代詞。
6.可是,然而。
7.剛剛,才,表示事情發生得晚或結束得晚。
8.只,僅僅 。
乃拼音:nǎi,注音:ㄋㄞˇ,部首:丿部,部外筆畫:1畫,總筆畫:2畫
五筆:86ETN,五筆:98BNT,倉頡:NHS,鄭碼:YMVV,四角:17227,結構:單一
電碼:0035,區位:3643,統一碼:4E43,筆順:フ、ノ
(4)乃文言文擴展閱讀
漢字演變:
相關組詞:
1.既乃[jì nǎi]
於是。
2.乃者[nǎi zhě]
從前;往日。
3.至乃[zhì nǎi]
連詞。提出突出事例,表示達到某種程度。猶言甚至,竟至。
4.已乃[yǐ nǎi]
副詞。旋即,不久。
5.到乃[dào nǎi]
「去哪裡?上哪裡去」。
6.何乃[hé nǎi]
怎能,何能。
⑤ 乃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乃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以下幾種:
一是作代詞
(1)
你,你的。例如:王師專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屬告乃翁(父親)。——陸游《示兒》
(2)他的。例如:乃心在咸陽。—— 曹操《蒿里行》
(3)
此,這個。例如:吾聞之,五子不滿隅,一子可滿朝,非乃子耶?——《晏子春秋》
二是作動詞
(1)
是,就是。例如: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 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我乃非人也中的乃,就是這個意思。
三是作副詞
(1)
剛剛,才,表示事情發生得晚或結束得晚。例如: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聊齋志異·狼三則》
(2)
竟,竟然。例如: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何怪也!——唐· 韓愈《師說》
(3)
卻,表轉折。例如:乃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卻每天尋找可買的合適的土地房屋。)——漢· 劉向《列女傳》
(4)
於是;就。例如:屠乃奔倚其下。——《聊齋志異·狼三則》
四是作連詞,可是,然而。例如:時夫仆具阻險行後,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覺引余獨往。——《徐霞客游記》
⑥ 乃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乃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以下幾種:
一是作代詞
(1) 你,你的。例如: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父親)。——陸游《示兒》
(2)他的。例如:乃心在咸陽。—— 曹操《蒿里行》
(3) 此,這個。例如:吾聞之,五子不滿隅,一子可滿朝,非乃子耶?——《晏子春秋》
二是作動詞
(1) 是,就是。例如: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 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我乃非人也中的乃,就是這個意思。
三是作副詞
(1) 剛剛,才,表示事情發生得晚或結束得晚。例如: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聊齋志異·狼三則》
(2) 竟,竟然。例如: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何怪也!——唐· 韓愈《師說》
(3) 卻,表轉折。例如:乃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卻每天尋找可買的合適的土地房屋。)——漢· 劉向《列女傳》
(4) 於是;就。例如:屠乃奔倚其下。——《聊齋志異·狼三則》
四是作連詞,可是,然而。例如:時夫仆具阻險行後,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覺引余獨往。——《徐霞客游記》
⑦ 文言文中乃字的意思
1、你(的);你們(的)。
《示兒》:「家祭無忘告乃翁。」
譯文: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消息告訴你們的父親!
2、這;這樣。
《齊桓晉文之事》:「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譯文:我這樣做了,回頭再去想它,想不出是為什麼。
3、表判斷,是。
《赤壁之戰》:「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
譯文:如果事情不能成功,那是天意啊!
4、竟然;卻。
《桃花源記》:「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譯文: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用說魏、晉兩朝了。
5、才。
《祭十二郎文》:「聞汝喪之七日,乃能銜哀致誠。」
譯文:聽說你已經死了七天的時候,才能懷著哀痛之情表達對你的誠意。
6、僅僅;只。
《垓下之戰》:「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
譯文:到了東城,只有28個騎士。
7、於是;就。
《岳陽樓記》:「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
譯文:於是(滕子京)就重新修整岳陽樓,擴大它舊時的規模。
⑧ 文言文中「乃」字的意思是什麼
一、<用作代詞>
你(的);你們(的)。《示兒》:「家祭無忘告乃翁。」
這;這樣。《齊桓晉文之事》:「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二、<用作動詞>
表判斷,是。《赤壁之戰》:「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
三、<用作副詞>
竟然;卻。《桃花源記》:「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才。《祭十二郎文》:「聞汝喪之七日,乃能銜哀致誠。」
僅僅;只。《垓下之戰》:「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
又。《庖丁解牛》:「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甚至。《赤壁之戰》:「蒙沖斗艦乃以千數。
於是;就。《岳陽樓記》:「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
⑨ 乃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 才:今~得之。「斷其喉,盡其肉,~去」。
◎ 是,為:~大丈夫也。
◎ 竟:~至如此。
◎ 於是,就:「因山勢高峻,~在山腰休息片時」。
◎ 你,你的:~父。~兄。「家祭無忘告~翁」。
⑩ 帶乃字的文言文句
乃不知有漢(桃花源記)乃:竟然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相當於你,你的,你們的
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陳涉世家)於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