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無常文言文

無常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1-25 13:28:51

A. 人世間百態無常,我卻對平平淡淡情有獨鍾。翻譯成古文怎麼

在生活中,我們愛說大白話,也愛說流行語。

流行語一年一個變,而 詩詞古文已經流傳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歷久彌香。

詩詞君發現,當白話文或流行語「翻譯」成古詩文時,原來這么美。好吧,不說了,我去背古詩了。

1

【原文】

小時候想逃離的地方,是長大後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古詩文】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李覯《鄉思》)

2

【原文】

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古詩文】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

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晏幾道《鷓鴣天》)

3

【原文】

不拋棄,不放棄

【古詩文】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離騷》)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王昌齡《從軍行》)

4

【原文】

心痛到無法呼吸

【古詩文】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李清照《聲聲慢》)

5

【原文】

我太難了

【古詩文】

屋漏更遭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

(馮夢龍《醒世恆言》)

6

【原文】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古詩文】

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7

【原文】

越長大,越孤單

【古詩文】

等閑老去年華促,只有江梅伴幽獨。

(孫道絢《滴滴金·梅》)

8

【原文】

我竟無言以對

【古詩文】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柳永《雨霖鈴》)

9

【原文】

人生就是一場旅行

【古詩文】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蘇軾《臨江仙·送錢穆父》)

10

【原文】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古詩文】

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木蘭辭》)

11

【原文】

想要傾訴卻無處傾訴

【古詩文】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岳飛《小重山》)

12

【原文】

陽光總在風雨後

【古詩文】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劉禹錫《浪淘沙》)

13

【原文】

藍瘦香菇

【古詩文】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虞美人》)

14

【原文】

主要看氣質

【古詩文】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蘇軾《和董傳留別》)

15

【原文】

懂我的人不需要解釋

【古詩文】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詩經·黍離》)

16

【原文】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古詩文】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

17

【原文】

分手快樂

【古詩文】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放妻書》)

18

【原文】

好嗨喲

【古詩文】

漫卷詩書喜欲狂。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19

【原文】

確認過眼神,我遇上對的人

【古詩文】

只緣感君一回顧,使我思君朝與暮。

(《古相思曲》)

20

【原文】

做人,最重要是開心啦!

【古詩文】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羅隱《自遣》)

B. 關於寫人無常的文言文

前後赤壁賦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C. 求抒發人生無常之感、時不我待的古詩文!急!

1、《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

作者:宋代-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譯文:

惱人的風雨停歇了,枝頭的花朵落盡了,只有沾花的塵土猶自散發出微微的香氣。抬頭看看,日已高,卻仍無心梳洗打扮。春去夏來,花開花謝,亘古如斯,唯有傷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腸百結,一想到這些,還沒有開口我就淚如雨下。

聽人說雙溪的春色還不錯,那我就去那裡劃劃船,姑且散散心吧。唉,我真擔心啊,雙溪那葉單薄的小船,怕是載不動我內心沉重的憂愁啊!

2、《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作者:南宋-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7。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譯文:

江山千古依舊,割據的英雄孫仲謀,卻已無處尋覓。無論繁華的舞榭歌台,還是英雄的流風余韻,總被無情風雨吹打而去。那斜陽中望見的草樹,那普通百姓的街巷,人們說寄奴曾經居住。遙想當年,他指揮著強勁精良的兵馬,氣吞驕虜一如猛虎。

元嘉帝多麼輕率魯莽,想建立不朽戰功封狠居胥,卻落得倉皇逃命,北望追兵淚下無數。還記得四十三年前,我戰斗在硝煙彌漫的揚州路。真是不堪回首,拓跋燾的行宮下,神鴉叫聲應和著喧鬧的社鼓。有誰會來尋問,廉頗將軍年紀已老,他的身體是否強健如故?

3、《長歌行》

作者:漢代-無名氏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譯文:

園中的葵菜都鬱郁蔥蔥,晶瑩的朝露陽光下飛升。

春天把希望灑滿了大地,萬物都呈現出一派繁榮。

常恐那肅殺的秋天來到,樹葉兒黃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騰著東流到大海,何時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時努力,到老來只能是悔恨一生。

4、《陶淵明雜詩十二首·其一》

作者:東晉-陶淵明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譯文:

人生在世就像路上的塵土,原本就像飄泊風塵,沒有根蒂。生命隨風飄轉,此身歷盡了艱難,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了。世間人人都應當視同兄弟,何必非要親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親呢?遇到高興的事就應當及時行樂,有酒就要邀請鄰里朋友一起共飲。

人生就如同時光一樣,只要過去了,就不會重新再來,因此,要趁著年富力強,勉勵自己,多做些應該做的事。

5、《勸學》

作者:唐朝-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譯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少年時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後悔自己年少時為什麼不知道要勤奮學習。

D. 描寫世事無常的古詩詞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流光最易拋人去,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E. 求 表示人生無常的詩句

回前詩 曹雪芹

浮生著甚苦奔忙,盛席華筵終散場。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夢盡荒唐。
漫言紅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長。
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夏日宿靈岩寺宗公院 羅鄴

寺入千岩石路長,孤吟一宿遠公房。
卧聽半夜杉壇雨,轉覺中峰枕簟涼。
花界已無悲喜念,塵襟自足是非妨。
他年縱使重來此,息得心猿鬢已霜。

哭趙州和尚 王鎔

佛日西傾祖印隳,珠沈丹沼月沈輝。
影敷丈室爐煙慘,風起禪堂松韻微。
只履乍來留化跡,五天何處又逢歸。
解空弟子絕悲喜,猶自潸然對雪幃。

滿江紅 劉敏中

北去南來,凡幾度、風沙行李。離又合、新歡舊恨,古今何已。風*俄瞻衡宇外,月明照見寒江底。問朱絲白雪尚依然,知音幾。無所作,誰成毀。非所望,何悲喜。謂人生得失,卷舒天耳。病骨支離羈思亂,此情正要公料理。但無言、手捉玉連環,東南指。

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毛澤東

鍾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F. 感慨人性善變復雜無常的古文

人心難測
世事無常
時光易逝
光陰難返
生無所戀
死亦難安
天地不仁
出自哪裡我忘記了 宇宙七大憾事

G. 解釋文言文的翻譯 常者無常,易者恆易 心者無心,如去如來

常者無常,易者恆易,心者無心,如去如來。翻譯成現代漢語是: 經常存在的事物會慢慢改變,研究《易》的人在認識世界、探索奧秘時總是容易的。用心的人往往不把心思用在平常事情上,怎麼去的就會怎麼回來。

H. 文言文翻譯

說符第八

子列子學於壺丘子林。壺丘子林曰:「子知持後,則可言持身矣。」列子曰:
「願聞持後。」曰:「顧若影,則知之。」列子顧而觀影:形枉則影曲,形直則
影正。然則枉直隨形而不在影,屈申任物而不在我。此之謂持後而處先。關尹謂
子列子曰:「言美則響美,言惡則響惡;身長則影長,身短則影短。名也者,響
也;身也者,影也。故曰:慎爾言,將有和之;慎爾行,將有隨之。是故聖人見
出以知入,觀往以知來,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度在身,稽在人。人愛我,我必
愛之;人惡我,我必惡之。湯武愛天下,故王;桀紂惡天下,故亡,此所稽也。
稽度皆明而不道也,譬之出不由門,行不從徑也。以是求利,不亦難乎?嘗觀之
神農、有炎之德,稽之虞、夏、商、周之書,度諸法士賢人之言,所以存亡廢興
而非由此道者,未之有也。」
嚴恢曰:「所為問道者為富。今得珠亦富矣,安用道?」子列子曰:「桀紂
唯重利而輕道,是以亡。幸哉余未汝語也!人而無義,唯食而已,是雞狗也。強
食靡角,勝者為制,是禽獸也。為雞狗禽獸矣,而欲人之尊己,不可得也。人不
尊己,則危辱及之矣。」
列子學射中矣,請於關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對曰:
「弗知也。」關尹子曰:「未可。」退而習之。三年,又以報關尹子。尹子曰:
「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關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
非獨射也,為國與身亦皆如之。故聖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列子曰:「色盛者驕,力盛者奮,未可以語道也。故不班白語道,失,而況
行之乎?故自奮則人莫之告。人莫之告,則孤而無輔矣。賢者任人,故年老而不
衰,智盡而不亂。故治國之難在於知賢而不在自賢。」
宋人有為其君以玉為楮葉者,三年而成。鋒殺莖柯,毫芒繁澤,亂之楮葉中
而不可別也。此人遂以巧食宋國。子列子聞之,曰:「使天地之生物,三年而成
一葉,則物之有葉者寡矣。故聖人恃道化而不恃智巧。」
子列子窮,容貌有飢色。客有言之鄭子陽者曰:「列禦寇蓋有道之士也,居
君之國而窮,君無乃為不好士乎?」鄭子陽即令官遺之粟。子列子出見使者,再
拜而辭。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聞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
樂。今有飢色,君過而遺先生食。先生不受,豈不命也哉?」子列子笑謂之曰:
「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遺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
受也。」其卒,民果作難而殺子陽。
魯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學,其一好兵。好學者以術干齊侯;齊侯納之,以為
諸公子之傅。好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王悅之,以為軍正。祿富其家,爵榮其
親。施氏之鄰人孟氏,同有二子,所業亦同,而窘於貧。羨施氏之有,因從請進
趨之方。二子以實告孟氏。孟氏之一子之秦,以術干秦王。秦王曰:「當今諸侯
力爭,所務兵食而已。若用仁義治吾國,是滅亡之道。」遂宮而放之。其一子之
衛,以法干衛侯。衛侯曰:『吾弱國也,而攝乎大國之間。大國吾事之,小國吾
撫之,是求安之道。若賴兵權,滅亡可待矣。若全而歸之,適於他國,為吾之患
不輕矣。」遂刖之,而還諸魯。既反,孟氏之父子叩胸而讓施氏。施氏曰:「凡
得時者昌,失時者亡。子道與吾同,而功與吾異,失時者也,非行之謬也。且天
下理無常是,事無常非。先日所用,今或棄之;今之所棄,後或用之。此用與不
用,無定是非也。投隙抵時,應事無方,屬乎智。智苟不足,使若博如孔丘,術
如呂尚,焉往而不窮哉?」孟氏父子舍然無慍容,曰:「吾知之矣。子勿重言!」
晉文公出會,欲伐衛,公子鋤仰天而笑。公問何笑。曰:「臣笑鄰之人有送
其妻適私家者,道見桑婦,悅而與言。然顧視其妻,亦有招之者矣。臣竊笑此
也。」公寤其言,乃止。引師而還,未至,而有伐其北鄙者矣。
晉國苦盜,有郄雍者,能視盜之貌,察其眉睫之間,而得其情。晉侯使視盜,
千百無遺一焉。晉侯大喜,告趙文子曰:「吾得一人,而一國盜為盡矣,奚用多
為?」文子曰:「吾君恃伺察而得盜,盜不盡矣,且郄雍必不得其死焉。」俄而
群盜謀曰:』吾所窮者郄雍也。「遂共盜而殘之。晉侯聞而大駭,立召文子而告
之曰:「果如子言,郄雍死矣!然取盜何方?」文子曰:「周諺有言:察見淵魚
者不祥,智料隱匿者有殃。且君欲無盜,莫若舉賢而任之;使教明於上,化行於
下,民有恥心,則何盜之為?」於是用隨會知政,而群盜奔秦焉。
孔子自衛反魯,息駕乎河梁而觀焉。有懸水三十仞,圜流九十里,魚鱉弗能
游,黿鼉弗能居,有一丈夫方將厲之。孔子使人並涯止之,曰:「此懸水三十仞,
圜流九十里,魚鱉弗能游,黿鼉弗能居也。意者難可以濟乎?」丈夫不以錯意,
遂度而出。孔子問之曰:「巧乎?有道術乎?所以能入而出者,何也?」丈夫對
曰:『始吾之入也,先以忠信;及吾之出也,又從以忠信。忠信錯吾軀於波流,
而吾不敢用私,所以能入而復出者,以此也。」孔子謂弟子曰:「二三子識之!
水且猶可以忠信誠身親之,而況人乎?」
白公問孔子曰:「人可與微言乎?」孔子不應。白公問曰:「若以石投水,
何如?」孔子曰:「吳之善沒者能取之。」曰:「若以水投水何如?」孔子曰:
「淄、澠之合,易牙嘗而知之。」白公曰:「人固不可與微言乎?」孔子曰:
「何為不可?唯知言之謂者乎!夫知言之謂者,不以言言也。爭魚者濡,逐獸者
趨,非樂之也。故至言去言,至為無為。夫淺知之所爭者末矣。」白公不得已,
遂死於浴室。
趙襄子使新稚穆子攻翟,勝之,取左人、中人;使遽人來謁之。襄子方食而
有憂色。左右曰:「一朝而兩城下,此人之所喜也;今君有憂色,何也?」襄子
曰:「夫江河之大也,不過三日;飄風暴雨不終朝,日中不須臾。今趙氏之德行
無所施於積,一朝而兩城下,亡其及我哉!」孔子聞之曰:「趙氏其昌乎!夫憂
者所以為昌也,喜者所以為亡也。勝非其難者也;持之,其難者也。賢主以此持
勝,故其福及後世。齊、楚、吳、越皆嘗勝矣,然卒取亡焉,不達乎持勝也。唯
有道之主為能持勝。」孔子之勁能拓國門之關,而不肯以力聞。墨子為守攻,公
輸般服,而不肯以兵知。故善持勝者以強為弱。
宋人有好行仁義者,三世不懈。家無故黑牛生白犢,以問孔子。孔子曰:
「此吉祥也,以薦上帝。」居一年,其父無故而盲,其牛又復生白犢。其父又復
令其子問孔子。其子曰:「前問之而失明,又何問乎?」父曰:「聖人之言先迕
後合。其事未究,姑復問之。」其子又復問孔子。孔子曰:「吉祥也。」復教以
祭。其子歸致命。其父曰:「行孔子之言也。」居一年,其子又無故而盲。其後
楚攻宋,圍其城;民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丁壯者皆乘城而戰,死者大半。
此人以父子有疾皆免。及圍解而疾俱復。
宋有蘭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以雙枝,長倍其身,屬其脛,
並趨並馳,弄七劍迭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又有蘭子又
能燕戲者,聞之,復以干元君。元君大怒曰:「昔有異技干寡人者,技無庸,適
值寡人有歡心,故賜金帛。彼必聞此而進復望吾賞。」拘而擬戳之,經月乃放。
秦穆公謂伯樂曰:「子之年長矣,子姓有可使求馬者乎?」伯樂對曰:「良
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馬者,若滅若沒,若亡若失,若此者絕塵弭轍。臣之
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馬,不可告以天下之馬也。臣有所與共擔纆薪菜者,有
九方皋,此其於馬非臣之下也。請見之。」穆公見之,使行求馬。三月而反報曰:
「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馬也?」對曰:「牝而黃。」使人往取之,
牡而驪。穆公不說,召伯樂而謂之曰:「敗矣,子所使求馬者!色物、牝牡尚弗
能知,又何馬之能知也?」伯樂喟然太息曰:「一至於此乎!是乃其所以千萬臣
而無數者也。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而忘其外;見其所見,
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皋之相者,乃有貴乎馬者也。」
馬至,果天下之馬也。
楚莊王問詹何曰:「治國奈何?」詹何對曰:「臣明於治身而不明於治國也。」
楚莊王曰:「寡人得奉宗廟社稷,願學所以守之。」詹何對曰:「臣未嘗聞身治
而國亂者也,又未嘗聞身亂而國治者也。故本在身,不敢對以末。」楚王曰:
「善。」
狐丘丈人謂孫叔敖曰:「人有三怨,子知之乎?」孫叔敖曰:「何謂也?」
對曰:「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惡之;祿厚者,怨逮之。」孫叔敖曰:
「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祿益厚,吾施益博。以是免於
三怨,可乎?」
孫叔敖疾,將死,戒其子曰:「王亟封我矣,吾不受也。為我死,王則封汝。
汝必無受利地!楚、越之間有寢丘者,此地不利而名甚惡。楚人鬼而越人禨,
可長有者唯此也。」孫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子辭而不受;請寢丘,與之,
至今不失。
牛缺者,上地之大儒也,下之邯鄲,遇盜於耦沙之中,盡取其衣裝車,牛步
而去。視之歡然無憂厷之色。盜追而問其故。曰:「君子不以所養害其所養。」
盜曰:「嘻!賢矣夫!」既而相謂曰:「以彼之賢,往見趙君,使以我為,必困
我。不如殺之。」乃相與追而殺之。燕人聞之,聚族相戒,曰:「遇盜,莫如上
地之牛缺也!」皆受教。俄而其弟適秦。至關下,果遇盜;憶其兄之戒,因與盜
力爭。既而不如,又追而以卑辭請物。盜怒曰:「吾活汝弘矣,而追吾不已,跡
將箸焉。既為盜矣,仁將焉在?」遂殺之,又傍害其黨四五人焉。
虞氏者,梁之富人也,家充殷盛,錢帛無量,財貨無訾。登高樓,臨大路,
設樂陳酒,擊博樓上。俠客相隨而行。樓上博者射,明瓊張中,反兩<木翕>魚而笑。
飛鳶適墜其腐鼠而中之。俠客相與言曰:「虞氏富樂之日久矣,而常有輕易人之
志。吾不侵犯之,而乃辱我以腐鼠。此而不報,無以立慬於天下。請與若等戮
力一志,率徒屬必滅其家為等倫。」皆許諾。至期日之夜,聚眾積兵以攻虞氏,
大滅其家。
東方有人焉,曰爰旌目,將有適也,而餓於道。狐父之盜曰丘,見而下壺餐
以哺之。爰旌目三哺而後能視,曰:「子何為者也?」曰:「我狐父之人丘也。」
爰旌目曰:「嘻!汝非盜耶?胡為而食我?吾義不食子之食也。」兩手據地而
歐之,不出,喀喀然,遂伏而死。狐父之人則盜矣,而食非盜也。以人之盜因謂
食為盜而不敢食,是失名實者也。
柱厲叔事莒敖公,自為不知己,去,居海上。夏日則食菱芰,冬日則食橡栗。
莒敖公有難,柱厲叔辭其友而往死之。其友曰:「子自以為不知己,故去。今往
死之,是知與不知無辨也。」柱厲叔曰:「不然;自以為不知,故去。今死,是
果不知我也。吾將死之,以丑後世之人主不知其臣者也。」凡知則死之,不知則
弗死,此直道而行者也。柱厲叔可謂懟以忘其身者也。
楊朱曰:「利出者實及,怨往者害來。發於此而應於外者唯請,是故賢者慎
所出。」
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子之豎追之。楊子曰:「嘻!亡一羊何
追者之眾?」鄰人曰:「多歧路。」既反,問:「獲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楊子戚然
變容,不言者移時,不笑者竟日。門人怪之,請曰:「羊,賤畜,又非夫子之有,
而損言笑者,何哉?」楊子不答。門人不獲所命。弟子孟孫陽出以告心都子。心
都子他日與孟孫陽偕入,而問曰:『昔有昆弟三人,游齊魯之間,同師而學,進
仁義之道而歸。其父曰:『仁義之道若何?』伯曰:『仁義使我愛身而後名。』
仲曰:『仁義使我殺身以成名。』叔曰:『仁義使我身名並全。』彼三術相反,
而同出於儒。孰是孰非邪?」楊子曰:「人有濱河而居者,習於水,勇於泅,操
舟鬻渡,利供百口。裹糧就學者成徒,而溺死者幾半。本學泅,不學溺,而利害
如此。若以為孰是孰非?」心都子嘿然而出。孟孫陽讓之曰:「何吾子問之迂,
夫子答之僻?吾惑愈甚。」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學
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末異若是。唯歸同反一,為亡得喪。子長先生之門,習
先生之道,而不達先生之況也,哀哉!」
楊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緇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
吠之。楊而怒,將撲之。楊朱曰:「子無撲矣!子亦猶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
黑而來,豈能無怪哉?」
楊朱曰:「行善不以為名,而名從之;名不與利期,而利歸之;利不與爭期,
而爭及之:故君子必慎為善。」
昔人言有知不死之道者,燕君使人受之,不捷,而言者死。燕君甚怒,其使
者將加誅焉。幸臣諫曰:「人所憂者莫急乎死,己所重者莫過乎生。彼自喪其生,
安能令君不死也?」乃不誅。有齊子亦欲學其道,聞言者之死,乃撫膺而恨。富
子聞而笑之曰:「夫所欲學不死,其人已死而猶恨之,是不知所以為學。」鬍子
曰:「富子之言非也。凡人有術不能行者有矣,能行而無其術者亦有矣。衛人有
善數者,臨死,以訣喻其子。其子志其言而不能行也。他人問之,以其父所言告
之。問者用其言而行其術,與其父無差焉。若然,死者奚為不能言生術哉?」
邯鄲之民以正月之旦獻鳩於簡子,簡子大悅,厚賞之。客問其故。簡子曰:
「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故競而捕之,死者眾矣。
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過不相補矣。」簡子曰:「然。」
齊田氏祖於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獻魚雁者,田氏視之,乃嘆曰:「天之於
民厚矣!殖五穀,生魚鳥以為之用。」眾客和之如響。鮑氏之子年十二,預於次,
進曰:「不如君言。天地萬物與我並生,類也。類無貴賤,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
迭相食;非相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豈天本為人生之?且蚊蚋<蟲替>膚,
虎狼食肉,非天本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
齊有貧者,常乞於城市。城市患其亟也,眾莫之與。遂適田氏之廄,從馬醫
作役而假食。郭中人戲之曰:「從馬醫而食,不以辱乎?」乞兒曰:「天下之辱
莫過於乞。乞猶不辱,豈辱馬醫哉?」
宋人有游於道,得人遺契者,歸而藏之,密數其齒。告鄰人曰:「吾富可待
矣。」
人有枯梧樹者,其鄰父言枯梧之樹不祥,其鄰人遽而伐之。鄰人父因請以為
薪。其人乃不悅,曰:「鄰人之父徒欲為薪而教吾伐之也。與我鄰,若此其險豈
可哉?」
人有亡鈇者,意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鈇也;顏色,竊鈇也;言語,竊鈇
也;作動態度無為而不竊鈇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復見其鄰人之子,
動作態度無似竊鈇者。
白公勝慮亂,罷朝而立,倒仗策,錣上貫頤,血流至地而弗知也。鄭人聞
之曰:「頤之忘,將何不忘哉?」意之所屬箸,其行足躓株埳,頭抵植木,而
不自知也。
昔齊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適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
之,問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對曰:「取金之時,不見人,徒見金。」

I. 翻譯成文言文

吾與汝幼時來相識,感情篤甚源。後為衣食各奔東西,備嘗人世艱辛。然君披肝瀝膽,終有所成,榮歸鄉里,幸又重逢,終不改吾等志趣,共度韶華。吾常惜得君為知己,幸甚。然天妒美緣,不測橫生,君未遂人間凌雲志,竟先登天上白玉樓。惜哉!痛哉!悲哉!

J. 古代文言文中形容一個人反復無常的句子有哪些

古代文言文中形容一個人反復無常的句子有「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等。
(一)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出自《孟子·梁惠王下》,這也是出爾反爾這一成語的出處。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原指你怎樣對付人家,人家就會怎樣對待你。現人多用出爾反爾來形容一個人自己說了或做了後,又自己反悔,比喻言行前後自相矛盾;反復無常。說話不算數。
(二)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出自唐代杜甫的古詩《貧交行》。詩曰:」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該詩是一首抨擊黑暗的詩,其主要目的,還在於鞭撻現實:古人以友情為重,重於磐石,相形之下,「今人」的「輕薄」越發顯得突出。詩開篇「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主要是描述的是一些勢力小人,反復無常,變化翻臉就像翻翻手掌那樣隨意,這樣紛紛雜雜的事和人,是如此之多,何必去計較數落呢?」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是說像鮑叔牙對待管仲的這種貧富不移的交道,今人已經視如糞土。古人以友情為重,重於磐石,而相形之下,「今人」的「輕薄」越發顯得突出。
(三)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出自孔子的《論語·述而》。《論語·述而》中記述有孔子的一句話,子曰:「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今意為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盪,小人則斤斤計較、患得患失。也就是說,坦盪之人不為事擾,面無懼色依度而行;戚戚之人則反復無常,踱於事,瞻於事,形容枯槁於事,變壞於事。無獨有偶,在《論語集注》記載有程子的一句話,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於物,故多憂戚」,也是說君子按照天地的規律要求自己,所以舒適安寧。小人則被外物所奴役,求名逐利,常常憂慮算計,心無常態。

熱點內容
新教育論壇 發布:2024-11-02 20:04:13 瀏覽:45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實驗 發布:2024-11-02 18:51:57 瀏覽:321
英語必修一教案 發布:2024-11-02 18:42:57 瀏覽:856
數學必修一目錄 發布:2024-11-02 14:44:47 瀏覽:858
身上有靜電怎麼辦 發布:2024-11-02 14:34:51 瀏覽:127
吉他散步教學 發布:2024-11-02 13:36:21 瀏覽:139
肥城市第六高級中學 發布:2024-11-02 11:49:45 瀏覽:287
花藝老師招聘 發布:2024-11-02 11:49:01 瀏覽:509
白絲襪中學生 發布:2024-11-02 11:48:03 瀏覽:830
非普通教育 發布:2024-11-02 10:32:35 瀏覽: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