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俎代庖文言文翻譯
⑴ 越俎代庖」怎麼解釋啊,包括它的故事!
越俎代庖,成語,典出《莊子》,語出許由,引伸為「放低自己慨職責去理其他人做事」。
【讀 音】yuè zǔ dài páo
[1]
【解 釋】越:跨過;俎:古代祭祀時擺祭品的禮器;庖:廚師。主祭的人跨過禮器去代替廚師辦席。比喻超出自己業務范圍去處理別人所管的事。
【用 法】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結 構】連動式
【近義詞】包辦代替
【反義詞】自力更生
【押韻詞】鳳毛麟角、康衢之謠、戴角披毛、路遠迢迢
【燈 謎】最急於表現的人
成語出處
《莊子·逍遙游》:「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典故】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傳說中,有一位傑出的領袖叫唐堯。在唐堯的領導下,人民安居樂業。可是唐堯很謙虛,當他聽說隱士許由很有才能的時候,就想把領導權讓給許由。
【原文】堯讓天下於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於澤也,不亦勞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屍之,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
許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翻譯】唐堯對許由說:「日月出來之後還不熄滅燭火,它和日月比起光亮來,不是太沒有意義了嗎?及時雨普降之後還去灌溉,對於潤澤禾苗不是徒勞嗎?您如果擔任領袖,一定會把天下治理得更好,我占著這個位置還有什麼意思呢?我覺得很慚愧,請允許我把天下交給您來治理。」
許由說:「您治理天下,已經治理得很好了。我如果再來代替你,不是沽名釣譽嗎?我現在自食其力,要那些虛名干什麼?鷦鷯(一種體型小、善於築巢的鳥)在森林裡築巢,也不過佔一棵樹枝;鼴鼠喝黃河裡的水,不過喝飽自己的肚皮。天下對我又有什麼用呢?算了吧,廚師即使不做祭祀用的飯菜,管祭祀的人也不能越位來代替他下廚房做菜。」 [2]
刨根問底
「越俎代庖」,出自《莊子》里許由與唐堯的對話。
透過許由貌似謙虛的話,隱約看見頗多迷霧。
第一個問題:許由的話謙虛嗎?
唐堯要把帝位禪讓給許由。
許由說:你乾的不錯了,我不願越俎代庖。(簡譯)
此話看似謙遜,不願奪人之美。可是展開「越俎代庖」,發現並非如此。
上古政治,祭祀是頭等大事,許由把自己定位為祭祀儀式中的祭司,天道的化身。而唐堯是庖廚,人道的代表。
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按照這個劃分,天地之道大於聖人之道。天道與天子(聖人),是形而上學層面的主僕關系。
由此看來,許由的話毫不客氣:我的江湖輩分比你高,怎會跟你換位子!
把這個貌似孤立的寓言,跟《莊子》里相關的記載聯系起來,會發現,許由顯然不是自視清高,吹牛。而是在談一個嚴肅的,上古政治體制問題。
由此產生第二個疑問:許由是隱士嗎?
許由是傳說中的著名隱士,「著名隱士」一詞頗矛盾,更矛盾的是,如果認真的統計一下,會發現,歷史上「著名隱士」的名單,比那些們青史留名的顯赫人物拉的還長。
比方說,按《莊子》內篇和外篇的記載,唐堯時期,留下姓名的顯赫人物,不過堯舜二人。「著名的隱士」卻有四人:披衣,許由,王倪,齧缺(雜篇里還有善卷,石戶之農二人)。
《莊子.逍遙游》里,緊接著許由與唐堯的上述對話,就講了上述「藐姑射山四子」,並且說:
堯治天下之民,平海內之政,往見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陽,窅然喪其天下焉。
意思說:唐堯在一代成為聖君之後,去拜訪藐姑射四子,頓悟天道,步四子後塵,棄世而去。
尋訪歷史遺跡和民間傳說,發現《莊子》里的「藐姑射山四子」,人物原型並非平民百姓。
其中,許由和披衣都是上古著名的部落首領,一方諸侯。領地在今天的中原地區和東南沿海。
他們是一方諸侯,為什麼要隱居。
即便是隱居,為何不圖個清凈,要集體跑那麼遠,到當時的首都(今山西臨汾一帶)附近(汾水之陽)的藐姑射山呢?
民間傳說中,許由曾擔任唐堯帝國的「萬國長」,大致是現在的國會領袖。
把這些信息放在一起,會發現上古時期,政教合一的宗教政治體制的端倪。
如果是這樣,「越俎代庖」這個成語的背後,就不再是帝王和隱士的對話,很可能是帝國元首和議會領袖之間的博弈。
這使得我們不得不再次審視中國上古的「禪讓」制,它究竟是源於高尚的人格,還是源於體制制約?
而《莊子》里,另有例證。
一是《莊子.齊物論》的記載:
堯問於舜曰:「我欲伐宗、膾、胥敖,南面而不釋然。其故何也?」
舜曰:「夫三子者,猶存乎蓬艾之間。若不釋然,何哉?昔者十日並出,萬物皆照,而況德之進乎日者乎!」
唐堯想出兵宗、膾、胥敖三國,虞舜提出了不同意見。
雖然莊子把虞舜的不同政見寫的很隱晦,「昔者十日並出……」。
我們結合其它的國學典籍,依然可以大致的解讀出來。
《山海經.大荒南經》里說: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山海經.海外東經》:有扶桑,十日所浴……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山海經.大荒西經》: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由此可見,所謂「十日並出」,「十二月」,指的是發源於伏羲時期的天乾地支《歷法》。上古鴻蒙初開,有了《歷法》,就有了時間觀念,是人類認知世界的開始,也是天道的化身。
古人靠天吃飯,《歷法》就相當於現在的《憲法》,高於其它法律。從這個角度上講,虞舜其實是告誡唐堯:您違憲了!帝王只是上天的仆從,您不能替天行道,想滅誰滅誰。生死興衰,有天道,不能由帝王決定。
這個故事是「越俎代庖」的另一個版本。
而且,在民間傳說中,虞舜出身貧苦,正是披衣、善卷、許由等人推薦他為唐堯的繼承人的。
《莊子》里,還有一些跟「越俎代庖」主題關聯的記載,限於篇幅,不一一解析,把這些記載融合起來,構成一段鮮活宏大的歷史主題。
在這個宏大的背景下,堯帝一廂情願的想舉賢任能,許由義正詞嚴的堅持體制高於政治。
根據「藏天下於天下(<莊子.大宗師>),天地等同人身」的國學觀念,天道不正是現在所謂的民主嗎!
越俎代庖,意境由此寬泛無邊。
而隱士這個群體的存在,也迫使我們思考:難道在世俗視野之外,真的存在另一個「江湖」?在那裡,帝王只是仆從,隱士才是主角。《莊子》,您究竟是本玄幻小說,還是一部江湖秘笈!
⑵ 《越俎代庖》全文翻譯
越俎代庖 ( yuè zǔ dài páo )
越:超過。俎:古代祭祀時盛牛羊祭品的器具。代:代替。庖:廚師。
解 釋:主祭的人跨過禮器去代替廚師辦席。比喻超出自己職務范圍去處理別人所管的事。
出 處:《莊子·逍遙游》:「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治:從事。祝:主持祭祀的人。樽:盛酒的器具。
用 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示 例:1、孩子能做的事,父母不要越俎代庖。
2、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只要學生自己能乾的事,就不要越俎代庖。
近義詞:包辦代替
反義詞:自力更生
英 文:1、put words into somebody's mouth
2、take sb's job into one's own hand
3、exceed one's ties and meddle in others' affairs
圖片出處:國際政治漫畫:越俎代庖
[編輯本段]典故
語出《莊子·逍遙游》:「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原意謂人各有專職,庖人雖不盡職,主祭等人也不越過樽俎去代他辦席。後因以「越俎代庖」比喻越權辦事或包辦代替。 宋 秦觀 《代謝中書舍人啟》:「一時承乏,方慙越俎以代庖;數月為真,更愧操刀而制錦。」 宋 陳亮 《又與呂伯恭正字書》:「大著何不警其越俎代庖之罪,而乃疑其心測井渫不食乎?」 郭沫若 《天地玄黃·兵不管秀才》:「秀才還不便越俎代庖,軍人理應少管閑事。」崑曲《十五貫·見都》:「本院既委貴府監斬,就當謹守職責。為何擅離職守,越俎代庖。」亦省作「 越俎 」。《明史·許士柔傳》:「未有追咎元年之史官,詆為越俎者也。」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聲容·習技》:「描鸞刺鳳之事,閨閣中人人皆曉,無俟予為越俎之談。」 蔡東藩 《慈禧太後演義》第二九回:「朝廷自由權衡,不必他們越俎。」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傳說中,有一位傑出的領袖叫唐堯。在唐堯的領導下,人民安居樂業。可是唐堯很謙虛,當他聽說隱士許由很有才能的時候,就想把領導權讓給許由。唐堯對許由說:「日月出來之後還不熄滅燭火,它和日月比起光亮來,不是太沒有意義了嗎?及時雨普降之後還去灌溉,對於潤澤禾苗不是徒勞嗎?您如果擔任領袖,一定會把天下治理得更好,我占著這個位置還有什麼意思呢?我覺得很慚愧,請允許我把天下交給您來治理。」
許由說:「您治理天下,已經治理得很好了。我如果再來代替你,不是沽名釣譽嗎?我現在自食其力,要那些虛名干什麼?鷦鷯在森林裡築巢,也不過佔一棵樹枝;鼴鼠喝黃河裡的水,不過喝飽自己的肚皮。天下對我又有什麼用呢?算了吧,廚師就是不做祭祀用的飯菜,管祭祀的人也不能越位來代替他下廚房做菜。」
⑶ 越俎代庖原句的解釋
「越」是超出本分的意思。
翻譯:廚師即使不下廚,主祭的人也不會超出本分代替他。
⑷ 初中文言文翻譯——《越俎代庖》
①堯:我國歷史上傳說時代的聖明君主。許由:古代傳說中的高士,宇仲武,隱於箕山。相傳堯要讓天下給他,他自命高潔而不受。②爝(jué)火:炬火,木材上蘸上油脂燃起的火把。
③時雨:按時令季節及時降下的雨。
④浸灌:灌溉。
⑤澤:潤澤。
⑥勞:這里含有徒勞的意思。
⑦立:位,在位。
⑧屍:廟中的神主,這里用其空居其位,虛有其名之義。
⑨缺然:不足的樣子。
⑩致:給與。
(11)子:對人的尊稱。
(12)賓:次要的、派生的東西。
(13)鷦鷯(jiāoliáo):一種善於築巢的小鳥。
(14)偃鼠:鼴鼠。
(15)休:止,這里是算了的意思。
(16)為:句末疑問語氣詞。
(17)庖人:廚師。
(18)屍祝:祭祀時主持祭祀的人。樽:酒器。俎:盛肉的器皿。「樽俎」這里代指各種廚事。成語「越俎代庖」出於此。
堯打算把天下讓給許由,說:「太陽和月亮都已升起來了,可是小小的炬火還在燃燒不熄;它要跟太陽和月亮的光亮相比,不是很難嗎?季雨及時降落了,可是還在不停地澆水灌地;如此費力的人工灌溉對於整個大地的潤澤,不顯得徒勞嗎?先生如能居於國君之位天下一定會獲得大治,可是我還空居其位;我自己越看越覺得能力不夠,請允許我把天下交給你。」許由回答說:「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經獲得了大治,而我卻還要去替代你,我將為了名聲嗎?『名』是『實』所派生出來的次要東西,我將去追求這次要的東西嗎?鷦鷯在森林中築巢,不過佔用一棵樹枝;鼴鼠到大河邊飲水,不過喝滿肚子。你還是打消念頭回去吧,天下對於我來說沒有什麼用處啊!廚師即使不下廚,祭祀主持人也不會越俎代庖的!」
這里有更多:http://tieba..com/f?kz=225812311
⑸ 越疽代苞翻譯
首先,是越俎代庖而不是越疽代苞。
越俎代庖的意思是即使廚師不做菜,執掌祭祀的人也不會代替他去烹調的。常用來比喻處理超過自己職權范圍的事情。
⑹ 「越俎代庖」是什麼意思
比喻處理超過自己職權范圍的事情。
《莊子·逍遙游》:「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意思是廚師不做飯,掌管祭祀的人(屍、祝)也不能放下祭器代他下廚房。後比喻越權辦事或包辦代替。越:超過。俎(zǔ):指樽俎,古代祭祀時盛酒食的器具。庖(páo):廚師。
[拼音]:[yuè zǔ dài páo]
[出處]:先秦·莊周《莊子·逍遙游》。
(6)越俎代庖文言文翻譯擴展閱讀:
原文:
堯讓天下於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於澤也,不亦勞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屍之,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
許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⑺ 越殂代皰文言文翻譯
堯打算把天下讓給許由,說:「太陽和月亮都已升起來了,可是小小的炬回火還在燃燒不熄;它要跟太答陽和月亮的光亮相比,不是很難嗎?季雨及時降落了,可是還在不停地澆水灌地;如此費力的人工灌溉對於整個大地的潤澤,不顯得徒勞嗎?先生如能居於國君之位天下一定會獲得大治,可是我還空居其位;我自己越看越覺得能力不夠,請允許我把天下交給你。」許由回答說:「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經獲得了大治,而我卻還要去替代你,我將為了名聲嗎?『名』是『實』所派生出來的次要東西,我將去追求這次要的東西嗎?鷦鷯在森林中築巢,不過佔用一棵樹枝;鼴鼠到大河邊飲水,不過喝滿肚子。你還是打消念頭回去吧,天下對於我來說沒有什麼用處啊!廚師即使不下廚,祭祀主持人也不會越俎代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