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建學科
A. 2018重慶選調生報名時如何區分「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專業畢業生
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畢業生在報名系統信息採集項「考生類別」中選擇「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一流學科專業畢業生在信息採集項「考生類別」中選擇「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一流學科專業」。
考生選擇了相應「考生類別」後,並在網上報名系統信息採集「所學專業名稱」欄規范填寫所學具體專業。
B. 一流建設學科高校不屬於雙一流建設高校嗎
雙一流包括兩個層次,第一個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名單,第二個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嚴格來講,只有那42所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名單范圍內的學校才是雙一流,因為他們既進入了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名單,也進入了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只進入了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的學校,嚴格來講不能說自己是雙一流
2017年1月,經國務院同意,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以下簡稱三部委)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以下簡稱《實施辦法》),「雙一流」建設進入實施操作階段。
日前,「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正式公布,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A類36所、B類6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
附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名單:具體請移步教育部網站。
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
(按學校代碼排序)
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
1. A類36所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2. B類6所
東北大學、鄭州大學、湖南大學、雲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疆大學
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
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中醫葯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外交學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體育大學、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國政法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天津中醫葯大學、華北電力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內蒙古大學、遼寧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延邊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東北農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上海海洋大學、上海中醫葯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體育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上海大學、蘇州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南京郵電大學、河海大學、江南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中醫葯大學、中國葯科大學、南京師范大學、中國美術學院、安徽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福州大學、南昌大學、河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暨南大學、廣州中醫葯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海南大學、廣西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石油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四川農業大學、成都中醫葯大學、西南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貴州大學、西藏大學、西北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長安大學、陝西師范大學、青海大學、寧夏大學、石河子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寧波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第二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
二、「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 (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
(按學校代碼排序)
北京大學: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地球物理學、地質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軟體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葯學、護理學、藝術學理論、現代語言學、語言學、機械及航空航天和製造工程、商業與管理、社會政策與管理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新聞傳播學、中國史、統計學、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公共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註:1.不加(自定)標示的學科,是根據「雙一流」建設專家委員會確定的標准而認定的學科;
2.加(自定)標示的學科,是根據「雙一流」建設專家委員會建議由高校自主確定的學科;
3.高校建設方案中的自主建設學科按照專家委員會的咨詢建議修改後由高校自行公布。
清華大學:法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力學、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學、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軟體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設計學、會計與金融、經濟學和計量經濟學、統計學與運籌學、現代語言學
北京交通大學:系統科學
北京工業大學:土木工程(自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力學、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
北京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兵器科學與技術
北京科技大學:科學技術史、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礦業工程
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農業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畜牧學、獸醫學、草學
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學、林學
北京協和醫學院: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臨床醫學、葯學
北京中醫葯大學: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葯學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地理學、系統科學、生態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戲劇與影視學、語言學
首都師范大學:數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語言文學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戲劇與影視學
中央財經大學:應用經濟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應用經濟學(自定)
外交學院:政治學(自定)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公安學(自定)
北京體育大學:體育學
中央音樂學院:音樂與舞蹈學
中國音樂學院:音樂與舞蹈學(自定)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學、設計學
中央戲劇學院:戲劇與影視學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
南開大學:世界史、數學、化學、統計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天津大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
天津工業大學:紡織科學與工程
天津醫科大學:臨床醫學(自定)
天津中醫葯大學:中葯學
華北電力大學:電氣工程(自定)
河北工業大學:電氣工程(自定)
太原理工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內蒙古大學:生物學(自定)
遼寧大學:應用經濟學(自定)
大連理工大學:化學、工程
東北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
大連海事大學:交通運輸工程(自定)
吉林大學:考古學、數學、物理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延邊大學:外國語言文學(自定)
東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世界史、數學、化學、統計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哈爾濱工業大學: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
東北農業大學:畜牧學(自定)
東北林業大學:林業工程、林學
復旦大學:哲學、政治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中西醫結合、葯學、機械及航空航天和製造工程、現代語言學
同濟大學:建築學、土木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藝術與設計
上海交通大學:數學、化學、生物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葯學、電子電氣工程、商業與管理
華東理工大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東華大學:紡織科學與工程
上海海洋大學:水產
上海中醫葯大學:中醫學、中葯學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生態學、統計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外國語言文學
上海財經大學:統計學
上海體育學院:體育學
上海音樂學院:音樂與舞蹈學
上海大學:機械工程(自定)
南京大學: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大氣科學、地質學、生物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礦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蘇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自定)
東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學、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風景園林學、藝術學理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力學
南京理工大學:兵器科學與技術
中國礦業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礦業工程
南京郵電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
河海大學:水利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江南大學:輕工技術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
南京林業大學:林業工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
南京農業大學: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
南京中醫葯大學:中葯學
中國葯科大學:中葯學
南京師范大學:地理學
浙江大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農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軟體工程、園藝學、植物保護、基礎醫學、葯學、管理科學與工程、農林經濟管理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學
安徽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自定)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科學技術史、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安全科學與工程
合肥工業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自定)
廈門大學:化學、海洋科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
福州大學:化學(自定)
南昌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山東大學:數學、化學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科學、水產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鄭州大學:臨床醫學(自定)、材料科學與工程(自定)、化學(自定)
河南大學:生物學
武漢大學:理論經濟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測繪科學與技術、礦業工程、口腔醫學、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華中農業大學:生物學、園藝學、畜牧學、獸醫學、農林經濟管理
華中師范大學:政治學、中國語言文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自定)
湖南大學:化學、機械工程
中南大學:數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礦業工程
湖南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學(自定)
中山大學:哲學、數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葯學、工商管理
暨南大學:葯學(自定)
華南理工大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農學
廣州中醫葯大學:中醫學
華南師范大學:物理學
海南大學:作物學(自定)
廣西大學:土木工程(自定)
四川大學:數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
重慶大學:機械工程(自定)、電氣工程(自定)、土木工程(自定)
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工程
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
西南石油大學: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成都理工大學:地質學
四川農業大學:作物學(自定)
成都中醫葯大學:中葯學
西南大學:生物學
西南財經大學:應用經濟學(自定)
貴州大學:植物保護(自定)
雲南大學:民族學、生態學
西藏大學:生態學(自定)
西北大學:地質學
西安交通大學: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西北工業大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長安大學:交通運輸工程(自定)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
陝西師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自定)
蘭州大學:化學、大氣科學、生態學、草學
青海大學:生態學(自定)
寧夏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新疆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自定)、化學(自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自定)
石河子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安全科學與工程、礦業工程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寧波大學:力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國防科技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第二軍醫大學:基礎醫學
第四軍醫大學:臨床醫學(自定)
D. 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是如何遴選認定的
根據《總體方案》《實施辦法》,「雙一流」建設高校通過競爭優選、專家評選、政府比選、動態篩選產生。在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以增量方式統籌推動建設,以存量改革激發建設活力。「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的認定遴選程序主要分為四個步驟:
其中,專家委員會根據國家需求、布局、區域發展以及政策連續性等因素,建議部分高校自主確定了一批建設學科,考慮到這批學科的特殊性,在名單中特予註明。
需要說明的是,此次遴選認定所產生的是「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重點在「建設」,是邁向世界一流的起點,而不是認定這些學校和學科就是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能否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還要看最終的建設成效。
期待未來的效果。
E. 學科建設中,最有優勢的學科是哪些
高校優勢學科:內涵、意義與建設
劉國瑜
摘要: 作為實體化的學術組織,高校優勢學科應具有高水平的學科隊伍、完備的物質技術基礎、良好的運行機制並做出重要的社會貢獻。優勢學科對於高校發展的意義突出表現在:支撐學校美譽度,吸引優秀師生,贏得社會支持,帶動其他學科發展。推進高校優勢學科建設,需創新管理體制機制,引育青年領軍人才,組建優勢學科群,大力推進協同創新,著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 高校 優勢學科 學科建設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相繼實施了「211工程」「985工程」以及「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和「特色重點學科」等項目,與此同時,許多省市也對高校的學科建設進行了重點投入,這些舉措有力地促進了優勢學科與高水平大學建設。目前,大力推進優勢學科建設,盡快建成一批高水平大學,已成為全國上下的廣泛共識。並且,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建設優勢學科和高水平大學的任務愈加緊迫。為更好地促進高校優勢學科建設,本文試就高校優勢學科的內涵、意義與建設作一探討。
一、高校優勢學科的內涵
高校優勢學科是指高校在長期辦學過程中形成的、相對其他高校同類學科處於優勢地位、並得到社會公認和好評的學科。然而,這種籠統而模糊的認識既無助於人們把握高校優勢學科的內涵,也無益於高校優勢學科的建設。高校中的學科既指以知識系統為基礎的學科,又指以具體的院系建制為依託的學科。作為前者,它是一個按知識門類劃分的學術體系;作為後者,它是一個組織實體,有自己的機構建制、力量配置、運行機制等[1]。也正是基於後者,不同高校中的同類學科表現出不同的發展水平和特色。因此,我們可結合學科組織的要素,對高校優勢學科的內涵作進一步的分析。
(一)擁有高水平的學科隊伍
學科隊伍是學科的第一資源,是決定學科質量的關鍵因素。學科隊伍包括學科帶頭人和學術梯隊,其中學科帶頭人是核心,決定著一個學科的興衰。優秀的學科帶頭人是學科的旗幟,因其具有較高的學術造詣和較強的組織才能,能夠提出本學科的發展願景,並能帶領學科隊伍搶抓發展機遇佔領學術制高點。當然,一個學科的進步與發展僅靠學科帶頭人的個人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有圍繞學科帶頭人形成的學術梯隊,它們能使學科帶頭人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彰顯,是推動學科發展的堅實力量。因此,擁有國際或國內公認的優秀學科帶頭人和高水平的學術梯隊是高校優勢學科的首要特徵。
(二)具有完備的物質技術基礎
高校學科組織的運行是以學科帶頭人為代表的學科隊伍,藉助於一定的物質技術基礎,圍繞一定的學科方向,實現知識的生產、傳遞、融合與應用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一定的物質技術基礎是學者進行學術活動必不可少的支撐條件。特別是現代科學研究對高性能儀器、設備以及資金、信息等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能否取得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研究所需的支撐條件是否得到滿足。因此,充足的學術活動經費、先進的儀器設備、良好的現代化信息保障體系等是學科不斷發展和壯大的重要保證,也是高校優勢學科實力和水平的象徵。
(三)具有良好的運行機制
高校學科組織的運行機制是學科組織內部要素之間相互作用的運作方式,或者說是協調學科組織內部各要素之間相互關系的一種運作方式[2]。良好的運行機制不僅能凝聚學科成員的智慧和力量,使不同的學術個體組成更為有效的整體,實現目標協同,朝著既定的學科發展目標前行,而且能有效整合學科要素,促進學科組織內部各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提高學科要素投入的效率與效益。因此,良好的運行機制,既是實現學科發展目標的重要保障,也是高校優勢學科的重要特徵。
(四)做出重要的社會貢獻
為了解不同高校中同類學科的綜合實力和比較優勢,人們常藉助於一定的指標體系對學科進行綜合評價。雖然對高校學科的評價可以從師資隊伍與資源、科學研究水平、人才培養質量、經濟文化貢獻、國際學術聲譽等方面進行,但歸根結底取決於學科的社會貢獻,即學科的學術創新能力、人才培養能力和直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因此,只有培養出社會需要的高質量人才,產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提供高質量的社會服務,對國家和民族乃至全人類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並得到同行和社會認可的學科,才能被稱為優勢學科。
二、優勢學科之於高校發展的意義
高校依賴於學科而建立,提升高校辦學水平,關鍵是抓好學科建設。一所高校如果沒有合理的學科結構和若干個在國內外有影響的優勢學科,是建不成高水平大學的。優勢學科之於高校發展的意義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支撐學校美譽度
發展自身優勢,樹立良好形象,提高學校知名度和美譽度,是高校走向成功的關鍵因素,而這取決於其學科特別是優勢學科的水平。優勢學科是一所高校被社會認可的重要標志,無論是在學術界還是其他領域,當人們談及某一所高校時,都會有意或無意地與其擁有的優勢學科聯系起來。縱觀世界許多著名大學,它們都是因為優勢學科的顯現及其實力的不斷提升而擴大了學校的社會影響,且因在某些學科領域取得了獨特成就而贏得了較高的社會聲譽。如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就是因為其生物原子工程學科的迅速崛起而很快世界著名的。所以,有特色、高水平的學科是高校的代表性「名片」,在標示學校相對優勢,顯示學校辦學實力,彰顯學校辦學特色,贏得社會的信任和贊美等方面,起著決定性作用。
(二)吸引優秀師生
「一所大學要實現卓越,第一或許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決定因素就是擁有眾多的優秀教師和學生」[3]。對於任何一所追求卓越的大學來說,必須增強對高水平師資和優秀生源的吸引力,而這依賴於高水平的學科平台。首先,高水平的學科平台有利於吸引、匯聚高水平師資。因為學者們深知,只有置身於高水平的學科平台,才可能形成人才聚集效應,才容易產生創造性成果,進而實現自身持續的學術進步。這種判斷和預期,無疑會使高水平學科平台對高水平人才產生強大吸引力。其次,高水平的學科平台有利於吸引具有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一方面,優秀考生在選擇高校時都會了解各高校的學科水平,盡可能地選擇那些學科排名靠前、聲望較大的高校。另一方面,高水平的學科擁有出色的科學家,這對任何要進入該研究領域的年輕人無疑是一種無法抗拒的力量。總之,優勢學科有利於實現「卓越吸人才,人才促卓越」的滾雪球效應,促進學校卓越發展。
(三)贏得社會支持
高校作為一種公共服務機構,其生存與發展必須以提供服務(人才、知識)的數量和質量為依據取得社會(政府、企業等)的支持(資金、信譽、期望等),這些支持作為收益(經濟收益或信譽收益)又進一步擴大了高校服務數量和質量的「可能性邊緣」,從而促進高校的建設與發展[4]。也就是說,高校必須通過提供服務取得社會的支持而求得自身的生存與發展。然而,高校在多大程度上贏得社會的支持則取決於其提供服務的能力,而這又依賴於學科優勢。因為優勢學科在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方面具有較高的水平,它們既容易贏得政府的青睞和支持,也更容易從政府部門爭取到競爭性科研與學科建設經費。此外,優勢學科在運用知識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難題等直接服務社會方面也具有優勢,這也使得其更容易贏得政府、行業、企業等的支持。總之,優勢學科更容易贏得社會各界的支持,從而使其領先地位得到進一步強化。
(四)帶動其他學科發展
提升整體學科實力,是全面提升高校辦學質量和水平的基礎。然而,辦學資源有限,一所高校不可能在很多領域同時取得優勢。這就決定了高校的學科建設必須考慮先後和有所側重,這既是建成優勢學科的前提和基礎,也是有效提升學校整體學科水平的有效途徑。因為,通過選擇幾個學科,集中力量,重點建設,使其率先形成優勢,成為優勢學科後,其他學科的水平也會得到提升。一方面,優勢學科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成功經驗,可以為其他學科的建設提供借鑒,促使其他學科提高思想認識,明確學科建設思路,形成有效的建設措施,加快建設與發展;另一方面,優勢學科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既能拓展自身的研究領域,促進自身的發展,又能發揮優勢學科的輻射作用,帶動其他學科的建設。
三、高校優勢學科建設的主要路徑
優勢學科並不是凝固不變的,而是一個動態的概念。現有的優勢學科既會因優勢的不斷發展與完善而繼續保持優勢地位,也會因優勢的逐漸削弱甚至喪失而衰退為一般學科。因此,優勢學科建設「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需要長期不懈地努力和堅持。加強優勢學科建設,關鍵在於進一步培育學科優勢,讓其優勢更加突出。具體地說,應著力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創新管理體制機制
優勢學科建設不僅涉及到學科方向凝練、隊伍建設、平台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等環節,而且還包括學校與主管部門、地方政府及社會之間的溝通與協調。也就是說,優勢學科建設不是某個部門、某個院系、某個學科的事情,牽涉到眾多部門和人員。這就要求高校創新學科管理體制機制,努力形成從校領導到相關職能部門、院系和學科通力合作的局面。首先,要落實優勢學科建設領導責任,建立由校長牽頭、分管校領導具體負責、相關職能部門和學院負責人及學科帶頭人參加的領導小組,負責優勢學科建設的協調推動、過程管理和督查考核,保證優勢學科建設工作在常態下有條不紊地進行。其次,要建立起以打造學科新優勢為主線的學科資源配置機制,保障優勢學科建設所需的人力、財力與物力資源。第三,要努力營造有利於人才成就事業的良好環境,為他們充分施展才華提供機會和平台,使他們的創新潛能得到充分釋放,更大程度地激發學科建設活力。
(二)引育青年領軍人才
人才特別是青年科技英才是學科建設的關鍵資源,關乎學科的長遠發展和命運。有學者對1500年—1960年全世界1249名傑出自然科學家和1928項重大科學成果進行統計分析後發現,自然科學發明的最佳年齡段是25~45歲,峰值為37歲[5]。因此,高校優勢學科建設應充分利用國家、部、省(市)各類人才計劃,把引進和培育青年領軍人才作為重點任務,促進高水平學科隊伍建設。一是積極從海外引進學科急需、享有較高學術聲譽的青年科學家,以其為領軍人物凝聚一批海內外學術骨幹,構建起結構合理的人才梯隊,真正開展學科前沿問題的研究,推進知識體系的不斷豐富和發展,以理論創新強化學科的學術優勢地位;二是對已表現出很好的學術實力和發展潛力的優秀青年教師,資助他們到相應學科領域水平突出的國家和地區的高水平大學、科研機構進行學術研修和交流,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和國際化水準,培養和造就一批富有創新能力的青年骨幹教師和具有國際影響的學科領軍後備人才,不斷壯大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隊伍。
(三)組建優勢學科群
學科融合不僅是學科發展的趨勢,也是學術研究產生重大創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徑。因為,「學科研究本身在越來越深入自己的對象時,就接近這樣一個界限,這個界限表明,構成其他學科對象的屬性和過程在客觀上包含在這一對象中……不去考察似乎與這一對象完全無關的屬性和現象,就不可能認識構成該學科本身對象的那些現象」[6]。高校中的各個學科雖因研究對象的不同而有著各自的邊界,但這種邊界並不是絕對的,相互之間存在不同程度的共生關系,它們在爭奪有限資源的同時,也能從對方獲得各自發展所需的學術「營養」。學科群是在高校組織內部,根據學科發展的內在聯系,將若干關系密切、互動性強的學科以一定形式結合而成的學科群體。作為消解學科邊界的一種組織設計,學科群適應了科學技術綜合化發展的需要,是學科建設的有效模式。因此,高校優勢學科建設應按照內在聯系緊密、優勢互補的原則,積極組建由優勢帶頭學科、基礎支撐學科、相關配套學科、新興交叉學科同存共榮的學科群,促進學科間的協同與互動,增強學科的群體效應和共生效應,為優勢學科的建設營造良好的學科生態。通過各學科之間的互相支撐、互為補充、深度融合,在進一步提升優勢學科水平的同時,帶動相關學科的發展,最終實現學科的整體優化和可持續發展。
(四)大力推進協同創新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主體協同創新已成為提升高校學科建設水平的新途徑。實踐中,我們也經常看到,許多學科依循原有學科傳統,不溫不火,一旦通過產學研協同創新,就能發現新的學科前沿領域和新的知識增長點,就能迅速實現學科知識的更新、發展成優勢研究領域,在已有學科基礎上生發出「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有我精」的特色和優勢[7]。因此,高校優勢學科建設應以需求導向驅動學科創新,密切關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需求,主動加強與科研機構、企業的聯系,通過開展深度合作,建立協同創新的戰略聯盟,在更大范圍內整合資源,促進學科建設從封閉式向開放式轉變,在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中,不斷拓展研究的問題域,激發創新活力,使學科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不斷鞏固和強化學科的優勢領先地位。
(五)著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隨著社會經濟、科技以及高等教育的發展,高校學科建設的功能已經歷了從早期的單一教學功能到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等多項功能並存的演進。從表面上看,這一發展過程是學科功能的豐富或分化,但從教育的本質上看,這一發展過程是一個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方式的過程。人才培養是高校學科建設的本質要求和根本使命,衡量高校學科建設水平的第一標准就是看人才培養質量尤其是研究生教育質量。正如有學者指出的,「學科乃是集教學、研究等活動和師資與其他條件為一體的育人平台,學科建設的重要性是無可置疑的,但大學的學科建設必須以『育人為本』」[8]。因此,高校優勢學科建設應牢固樹立育人為本的理念,著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優勢學科的獨特育人優勢,使良好的學術研究條件和氛圍成為一種重要的教育力量,特別是要深度挖掘科研中的教育因子,促進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的結合,彰顯優勢學科建設之根本理念與內在靈魂,實現優勢學科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要加強學科間的相互配合,積極開展跨學科教育教學活動,並為本科生尤其是研究生開展跨學科研究提供必要的條件和支持,以充分發揮學科間綜合育人功能,不斷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馮向東.張力下的動態平衡:大學中的學科發展機制[J].現代大學教育,2002,(2):67-71.
[2] 龐青山.大學學科論[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6:154.
[3] [摩洛哥]賈米爾·薩米.世界一流大學:挑戰與途徑[M].孫薇,王琪,譯校.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16.
[4] 王英.學科建設以合作為基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3):24-26.
[5] 王通訊.人才成長的八大規律[J].社會觀察,2006,(3):14-15.
[6] [前蘇聯]斯米爾諾夫.現代科學中跨學科發展的某些趨勢[J].黃德興,譯.現代外國哲學社會科學文摘,1986,(8):15-18.
[7] 李克敏.發揮產學研合作反哺效應加快大學學科特色發展[J].中國高等教育,2012,(1):28-30.
[8] 龔克.素質教育知與行[J].中國高教研究,2015,(5):7-8.
F. 「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如何遴選認定
9月21日,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公布,其中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如何遴選認定?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進行了權威解讀。
第三步,確定擬建設高校的建設方案。
第四步,三部委根據專家委員會意見,研究確定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報國務院批准。
G. 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啥是b類
最重要的就是留住人才啦。
H. 工學國家重點建設的學科有什麼
重點學科一般是指高校或學術性科研機構,將有限的資源用於某些學科,以實現人才和技術上的突破,在激烈的競爭中佔領專科建設與發展的一席之地,這些專科被稱為「重點學科」。以下為教育部2007年公布的國家重點學科第三次評估結果,包括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和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其中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所覆蓋的二級學科均為國家重點學科。請查看全國高校國家重點學科名單:https://www.eol.cn/e_html/gk/gjzdxk/index.shtml
I. "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是怎麼樣的呢
9月21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於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一共42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一共95所。貴州大學入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
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
A類36所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B類6所
東北大學、鄭州大學、湖南大學、雲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疆大學